第一篇:2013年中国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经营模式
2013年中国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经营模式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属于高端测试仪器,技术含量较高,客户对不同种类的测试仪器接受和了解必须依赖强大的技术服务体系。
不同于传统制造业,本行业内的企业竞争力主要依赖研究开发实力和销售服务能力。
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的灵敏度、精确度、分析速度等不断提高,这些技术性能的提高对于产品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必须依赖大规模的技术研发,国际知名的检测设备制造商均非常重视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
本行业的生产环节主要是以对产品技术含量有重大影响的核心部件装配为主导,外购一般部件,进行组装、调试。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白光LED产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属于高端测试仪器,技术含量较高,客户对不同种类的测试仪器接受和了解必须依赖强大的技术服务体系。国内外知名检测设备制造商均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为客户提供销售前的技术咨询以及售后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以此提高企业产品信誉和企业竞争力。此外,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还有利于收集客户反馈信息,从而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第二篇:2013年中国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2013年中国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国内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产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逐步缩小,部分产品的关键指标甚至优于国外产品,而国外设备价格则是国产设备的数倍,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选择中国厂商的产品,中国设备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会逐步增强,市场份额也会逐步扩大。
国内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市场主要有两类竞争者,一类竞争者是国际检测设备制造商,另一类则是国内的设备制造商。目前我国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与LED 和照明应用产品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小到光度计、照度计,大到光度分布计,国内厂商均可以制造,其中,部分国产设备的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差无几,而价格相对便宜,因此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深受欢迎。正是由于性价比优势的突出,国内设备制造商占据着国内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国际知名厂商在国内高端市场上仍占据着优势地位。
随着国内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产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逐步缩小,部分产品的关键指标甚至优于国外产品,而国外设备价格则是国产设备的数倍,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选择中国厂商的产品,中国设备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会逐步增强,市场份额也会逐步扩大。由于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光、色、热、电、磁、辐射、生物安全等诸多方面,技术门槛较高,因此目前国内专业从事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研发和生产的厂商不超过15 家;而且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涵盖数十种精密光电测试仪器,且各仪器之间的相同性较小,能够同时提供各类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的国内厂商很少,因而绝大多数国内厂商的规模较小。国内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的生产企业主要聚集在杭州。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照明设备塑料零件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三篇:2014年中国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
2014年中国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国内照明行业的飞速发展、产品自主研发与检测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为代表的专业研发和生产企业,改变了以前仅有少数高等院校开展理论研究的格局。
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新兴行业,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光源种类的革新,尤其是半导体照明的出现,逐渐发展成为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设备到系统集成的发展历程。
受经济发展等历史原因制约,我国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90 年代,随着国内照明行业的飞速发展、产品自主研发与检测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为代表的专业研发和生产企业,改变了以前仅有少数高等院校开展理论研究的格局。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专业照明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从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过程来看,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检测设备以光电倍增管为探测器件、以机械结构为主,单机人工操作。在此阶段,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精度不高,速度较慢。
第二阶段,随着新型光电探测器件的应用、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的出现等,检测设备逐步发展成为集光、机、电与一体的单机自动化设备,检测精度进一步提高,并开拓出许多新的检测领域。
第三阶段,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即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手段,对单机自动化设备进一步集成和提升。目前,LED 和照明光电检测已形成了采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光电探测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集光度、色度、电学、热学、可靠性、生物安全等各项检测指标于一体的综合性检测。
第四篇:中国LED光电行业人才状况分析报告
聚焦:中国LED光电行业人才状况分析报告
huke
(一)序
中国LED光电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让每一个从事该领域的企业和个人都兴奋不已。
然而,群雄而起的从业者涌入,这场世纪性行业大战的“LED光电产业战场”,已经让所有的“角斗士”卷起千层浪,硝烟弥漫的市场格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显得扑朔迷离。看泱泱中华,举环球视野,早已有“先驱者”战死沙场。
机遇尚存,战争还未分出胜负。成功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谁能在这场优胜劣汰的角逐战争中取胜,谁必将赢得未来硕果累累的市场份额。
目前,LED光电产业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本世纪“LED光电产业战场”的角逐中,这个“粮草”就是人力资源。谁能取得人才战争的胜利,谁就奠定了坚实的获胜基础,就有可能打赢一场“论持久战”的行业战争。
(二)再看LED行业发展趋势
LED光电行业的发展,正逐年获得巨大突破。无论来自于世界各国政府的支持力度,还是LED应用产品的普及范围,以及公众的认识程度,都获得了很好的提升。然而,自2011年一些LED企业出现资金断链继而倒闭以后,国内LED光电企业基本进入一种低潮期,投资热潮也相应得到抑制。估且不论这种市场投入预期与实际回报周期间的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或说这种困境要维持多久,但我们都坚信一点,LED行业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是不可估量的,是令人振奋的。而且随着LED光电应用技术的突破,国内LED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亦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和培育亦愈来愈紧迫。
(三)LED企业的困惑和行业人才的尴尬局面
缺少核心 人才
市场竞争激烈 业绩难突破 产品设计不 新颖
缺少核心技术和专利
资金紧缺和融资困难
LED企业困境
战略规划模糊和营销无策
国内LED企业的迅速扩张,生产产能急剧膨胀,而由于以照明为主的LED终端应用市场成熟期还需较长一段时间,所以目前的市场供需矛盾已经彰显并较为突出。而由于进入LED光电产业的门槛不高,绝大多数的LED产品生产厂家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其它产业来支撑LED项目的长期发展,加上近几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融资相对更为困难,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企业经营难以维继。
在这样的局面下,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就显得尤其紧迫。自去年以来,我们不难发现LED行业人才市场开始出现跳槽频繁、人才难以沉淀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方面除了人才本身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和认可的主观因素以外;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本身的问题应属主要原因。比如说现在受LED产品市场还不成熟的影响,销售渗透率和份额还很低,大众消费群体的观念还没有普及,因而还处在一个引导式消费的阶段,而与此相反的是,一踊而上的LED企业太多,导致国内LED产品生产产能远远大于当前的市场购买量,所以同行业竞争显得尤其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销售型人才肩负的压力和竞争态势是残酷的,往往都很难完成公司交给的销售任务。于是,企业经营者就想到换人,更寄托在找所谓的“高手”,不惜高薪猎取。然而,我们所要说的是,如果以当前形势下的业绩考核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国内这方面真正的“高手”确实是罕有。所以,这也直接催生了营销型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现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经营者对人才观念的变化和发展预期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国内LED人才发展过程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上来说,国内现在LED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我们没有掌握太多的核心专利和技术。自从大功率LED应用技术获得突破以后,国内LED光电产业的兴起从2007年正式开始了,如勤上光电当时进入LED大功率应用领域,主要做户外路灯和隧道灯,还有江苏的史福特、宁波燎原等,除了个别专家以外,当时国内LED人才几乎屈指可数;2008,先期进入的LED企业开始摇旗呐喊,国内LED进入一个引导期热潮,来自政府与民间的响应一浪高过一浪,个别LED稀有人才更是灸手可热;进入2009,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投资商都蜂拥而上LED项目,比较早的已经开始涉入室内照明领域,人才开始抢夺性竞赛,直至2010,薪酬待遇也是越拉越高;到了2011以后,由于市场并未如许多乐观人士所估计的那样爆发,因而没有几家真正赢利的企业,业内人才的争夺开始趋于一种理性状态,投资人对人才的考评开始回归以业绩为导向,LED人才的异动和跳槽现象非常频繁,尤以销售性人才为主。
(五)LED光电行业人才发展趋势
结合LED大功率产品应用以来的实际情况,以及从当前的LED行业人才现状来看,国内人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特点:
(1)行业沉淀时间不长,时间久一点的也才五六年左右,经验并非如很多人所吹嘘的那样深厚。
(2)综合性人才和专业性人才欠缺,突出在:
A、技术和销售综合型人才;
B、传统型照明与LED照明均比较精通的技术型专家;
C、LED上游产业的技术型人才;
D、新型营销模式开发的营销人才;
E、既懂技术又兼具营销才能的管理型人才;
F、掌握核心发明专利的技术型人才;
G、亮化、室内设计的高端设计人才;
H、大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I、OLED技术型人才;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未来LED光电行业的发展,此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将逐步增大,同时,掠夺性的人才争抢和流动频率还会进一步加剧,谁能持续拥有这种人才,谁在市场竞争上就更胜一筹。
(六)不同类型的LED光电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LED光电企业,其人才需求特点亦有所不同。(1)原经营传统节能照明、显示屏或亮化工程等产品的企业:
此类企业主要是以维持原有产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为主,逐步涉入 LED关联产品。往往需要着力聘请LED技术研发总监/经理、营销总监、销售经理等岗位人才。
(2)2010年前专注进入LED行业的企业:
主要以LED户外照明产品为涉入点,重点以市政和专业渠道工程项目销售为主,并已经着力在室内照明领域的开发。此类企业通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经营管理团队,需要的中高端人才不多,重点存在营销类的人才需求作为团队替补,以及中低端的技术型人才需求。(3)2011年以后初创型企业:
该类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的,正积极扩招来自全面运营管理、销售、研发、市场推广、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的人才加盟,以完成企业运营组织管理系统的筹建。
(4)已完成上市阶段的LED企业:
完成上市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通常有二类。一类原本不是以LED光电产品上市的企业。此类企业在LED应用产品领域往往筹建了LED封装、照明事业部,往往通过猎头聘请事业部总经理/总监、技术类、营销类人才,一般预算投入不是很多,采取保守发展的理念在运营,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LED产品还只是一种补充型产品。另一类是以专注LED光电产品而上市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中高层核心骨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动现象,原因是多样的,或许企业上市后的“更新换代”已经有更多的意义了,或许需在补充新的力量来实现公司下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与此同时,该类上市公司的人才更容易遭到初创型和发展期企业的挖角,所以人才流动的主动和被动原因很明显。此类企业高端人才有需求,但比较稳健进行。(5)以外贸销售为主的企业: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很多以外贸销售为主的LED光电企业也开始在国内市场布局,但是规划策略比较谨慎,往往以小区域性市场开始涉入国内市场,资金投入规模相对小很多。这类企业需要的一般是国内销售总监、品牌推广、项目销售人员等。
(七)LED光电专业人才服务机构 如前所述,国内LED人才市场的需求,一直面临着供需紧张的问题,也催生了一些专业的人才服务机构。
在专业人才网站的建设和服务上,比如照明专业人才网、中国LED人才网、中国照明招聘网、中国LED人才网、光电英才网、中国光电人才网等专业型人才网站先后进入LED光电领域的人才服务市场。相对来说,照明专业人才网的覆盖面和人才库简历还是不错的,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比较高。
在LED光电人才的猎头服务上来说,也出现了一些专注该领域的猎头公司。比如总部设在深圳的国藩人才猎头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LED光电猎头顾问团队,由于团队成员均是相对资深的LED光电企业HR出身,还有专业咨询顾问公司的专家队伍,所以在LED行业人才资源库的积累和操作手法、渠道上拥有不错的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对行业认识的局限性,一些没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猎头公司也在操作这些人才委托项目,给一些企业也带去困挠。所以,能否寻求在行业内具有专业水准的猎头公司,对于服务的精准性和快捷性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人才决定一切,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才,所带去的经营效益是远远大于付出的猎头服务费用的。
(八)LED光电专业人才培育学校
随着LED光电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人才需求紧缺,国内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也得到更高重视。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早期就有设立光电专业,近二年来,更多的大学院校纷纷增加了这类专业,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福州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设立了光电子技术科学、光电信息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等专业。相信这方面人才的持续培养之后,不久即能解决国内人才贫乏的局面。
第五篇: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格局研究报告
中国LED照明市场格局研究报告(摘要)
作者:照明快车研究中心
从全球布局上看,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形成以美国、亚洲、欧洲三大区域为主导的三足鼎立的产业分布与竞争格局。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各主要厂商纷纷扩产,加快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led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led照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制备、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LED产业的利润分配来看,外资鲸吞70%利润,剩余的30%利润中,20%被芯片封装企业拿到了,只余下10%留给了终端应用环节。
本研究报告主要从LED芯片厂商、封装厂商、应用厂商、设备厂商几个方面做分析(本文仅为研究报告摘要,具体详细数据和资料请登录照明快车网()查询)。
一、LED芯片厂商
LED照明芯片作为上游产业核心链条,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照明市场格局的变化,目前全球LED芯片市场格式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日本、欧美为代表厂商。全球五大LED巨头日亚化学、Cree、Osram、Philips LumiLeds、丰田合成为代表。美国的SemiLEDs’HPLEDs、日本的东芝、松下和夏普在这阵营中也有一席之地,韩国的三星、SSC、LG也在快速崛起。这个阵营技术一流,专利丰厚,在超高亮度LED领域耕耘多年,目标市场是通用照明以及汽车照明。日韩企业会少量兼顾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欧美企业则对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没有多大兴趣。第二阵营:韩国和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厂家。韩国Epivalley、台湾晶元光电、光磊、广镓光电、璨圆、鼎元、泰谷光电、新世纪等为代表。这个阵营的厂家拥有消费类电子完整产业链,关注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其技术与欧日美企业有差距,尤其是通用照明领域,目前正在享受高速成长期。
第三阵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厂家。中国大陆厂家规模小,数量分散,主要从事四元黄绿光LED生产,主要用于户外景观、装饰或广告。
国内分布格局:2009年中国LED芯片行业的总产值为20多亿元人民币,15个省/直辖市都有企业进入LED芯片行业,广东、福建企业数量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广东有10个占16.1%,福建有8个占12.9%。广东、福建、上海、河北、江苏、江西、辽宁7个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所在的省/直辖市LED芯片企业合计41个,约占LED芯片企业总数的2/3。山东、湖北、浙江LED芯片企业数量也都在4个以上。
国内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的主要企业有厦门三安、大连路美、杭州士兰明芯、上海蓝光、上海蓝宝、山东华光、江西晶能光电、河北同辉、沈阳方大、厦门乾照、江西联创、南昌欣磊、上海大晨、上海宇体、深圳世纪晶源、深圳奥伦德、扬州华夏集成、廊坊清芯、甘肃新 天电、武汉迪源、西安中为、广州普光、东莞福地,以及“外资血统”企业如武汉华灿、厦门晶宇、厦门明达和晋江晶蓝等。其中,三安主攻LED背光市场,士兰微主攻LED户外显示屏市场,迪源和蓝宝主攻大功率高亮度照明市场,华灿主攻室内照明市场,蓝光也以小功率LED照明市场为主。
二、LED封装厂商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入led产业较晚,led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与欧、美、日企业有一定差距,因而多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走专业化道路。随着,中国大陆和台
湾地区企业在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在封装领域,发光效率、显色指数等主要指标方面国内外已不存在明显差距。
台湾在外延片及芯片产能上全球最大,Led封装产量全球第一,产值全球第二,以光磊、晶电、光宝、亿光、佰鸿、宏齐、东贝等为代表。
国内led封装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为500家~600家,具有一定规模,销售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约100家,初步形成了GaN基LED外延片生产、LED芯片制备、LED封装和应用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相应的研究体系,以三安光电、杭州士兰明芯、山东华光、佛山国星光电、厦门华联、江苏稳润、广州鸿利、上海三思、深圳联创健和、北京世纪澄通等为代表。
此外,普通led照明市场已处于低价低层次的竞争态势;在中高端市场,高质量照明led和贴片式led的产业化关键生产技术仍只被少数大型企业掌握,行业进入门槛仍然较高。近年来,基于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全球led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台湾亿光、佰鸿及国外行业龙头开始在大陆设厂,预计未来5-10年内,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地区会成为世界led封装中心。
三、LED应用产品企业
国际led企业厂商包括:欧司朗(osram)、ge照明(gelighting)、飞利浦(philips)、库柏照明(cooper)、索恩照明(thorn)等。
国内生产企业包括:勤上光电、TCL照明、史福特、真明丽、国星光电、富士康、佰鸿工业、宁波燎原、德士达光电、中微光电子、上海亚明、通士达、大连路明、中企实业、品能光电、邦贝尔、良业照明、晶日照明、德豪润达、雷曼光电、斯派史光电、浙江名芯等上千家企业。
四、LED设备厂商
MOCVD是LED外延芯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这一设备的企业也不过3到5家,主要包括德国爱思强(Aixtron,70%国际市场占有率)、美国维易科(Veeco,20%国际市场占有率)、日本大洋日酸(Sanso,7%国际市场占有率,主要在本国销售)。
国内LED厂家所需的设备必须进口,而此类设备每台约需1500万元,购置成本约占整个LED生产线成本的2/3。我国掀起一股LED投资热,疯狂采购MOCVD机,2010年单在发改委登记备案的就有近700台,有些厂家不等发改委的补贴而直接购买。
有消息称,昭信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发LED外延芯片核心设备MOCVD已推向市场。
五、LED上市公司
Led主要上市企业包括:600203福日电子、600363联创光电、600460士兰微、600584长电科技、600703ST三安、000055方大A、000725京东方A、002005德豪润达、002449国星光电
涉足LED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600622嘉宝集团、600133东湖高新、600100同方股份、600651飞乐音响、600360华微电子、600608上海科技、600854春兰股份、600336澳柯玛、600199金牛实业、000968煤气化
综上,我国led行业年产值上亿企业已超140家,其中大陆led从业人员超过80万,预计2010-2012年新增人才需求达60万,研究机构 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余家(完整统计62家),封装企业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余家,70%集中于下游产业。中国led照明产业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北方地区、江西及福建地区四大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域,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七大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