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奇台法院汇报材料
奇台县法院一季度工作汇报
2012年第一季度收结案概况:
2012年截至目前我院新收各类诉讼案件759件(含旧存74件),审结531件,结案率70.2%,与去年同期相比结案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新收各类执行案件147件(含旧存),执结114件,结案率78%,与去年同比上升9.9个百分点。
一,工作任务开展情况:
(一)、发挥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第一季度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57件,审结46件,其中给予刑事处罚的33人,判处有期徒刑的33人。工作中,一是注重了财产刑的适用,对一批盗窃、抢劫、诈骗等经济类犯罪依法判处了罚金刑,有效地制裁了犯罪。二是充分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注重了人性化审理,重点开展了回访帮教工作。三是注重了简易程序的适用。公诉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20%。四是对那些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犯罪主观恶性不大的一般伤害案件、侵财案件,在依法判处较轻刑罚的同时,力促刑事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附带民事赔偿协议,以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强了审判的社会效果。
(二)、审理好各类民事案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开展情况。一季度我院共受理民事案件 615件,审结436件。结案率70.8%,一是加快了办案节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继续大力开展了巡回审判工作,结合法制“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活动,对辖区群众开展了深层次的法律宣传教育,加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既方便了当事人诉讼,扩大了办案效果,又提高了办案效率。一季度我院共巡回审理案件88件,其中61件经审判人员和相关组织、人员做工作后撤诉或达成调解协议,其中有48件当庭履行完毕。二是继续把作好诉讼调解工作作为提高民事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措施,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力求穷尽各种方法,促成双方和解,切实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三是继续做好法官判后答疑工作,尽可能通过法院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政策宣讲、法律释明,使当事人胜败皆明。
(三)、加大执行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院在执行工作中继续坚持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努力实现新收执行案件的“零积压”。第一季度共执结各类案件114件,执结标的367.8万元。一是积极建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管理规范、监督有力、工作有序的执行工作体制。二是加大了对“三养”案件、追索抚恤金案件及涉及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案件的执行力度,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实现合法权益;三是加强了执行工作联动协调和内部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执行救助机制建设,建立了立案、审判、执行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四是对审结的有执行内容的案件,努力提高自动履行和当庭履行率,五是加强了执行队伍建设,加强了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纠正了违法执行和消极执行行为,强化了执行人员严格依法执行、文明执行的意识,倡导了人性化的执行理念。
(四)、信访接待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院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双零”工作责任状,坚持“阳光信访”,多渠道、多举措、多部门合力化解信访案件的策略,抓住“公开告知、公开答复、公开听证、案件评查”四个重点环节,巩固去年实现的新收案件“零上访”的工作目标。制定了院党组成员轮流在信访室接待来访群众的制度,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60人次,积极认真办理人大法工委、县政法委以及上级法院的转办案件及人大代表所提的批评、建议和意见。
(五)、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情况。2011年我院制定了《奇台县法院工作目标任务量化考核管理办法》,通过去年一年的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院获得了全州综合考评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评为了昌吉州优秀法院,今年我院继续认真落实《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工作目标任务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将全院干警的工作任务按照不同类别细化量化并与其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充分体现了奖勤罚懒、奖罚分明的管理原则,继续采取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对发回重审和改判的案件采取重罚的措施,使此项制度更科学,更完善。
我院今年强化了首问负责制。对前来立案或咨询的当事人,第一个
接待的立案法官要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告知诉讼程序,提示诉讼风险,对因手续不完备不能立案的,接待法官负责解释清楚,并一次性告知其应补充材料。我院新建的综合办公楼实现了“柜台式”立案。简化了立案环节,符合起诉条件的当即立案并排期开庭,对手续齐全的案件,在20分钟内足不出厅便可办结全部立案手续。设立了立案热线,为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提供便利;对身体残疾、年老和“上班族” 的当事人提供电话预约。
继续加强了基础和物质装备建设,新的审判综合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办公环境由以前的2000多平米增加到5400平米,审判区和办公区实现了分离,更换了新的审判管理软件,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立案、结案和司法统计管理,更换了一批老旧的办公电脑,购置了5台高速扫描仪,为提高审判效率、落实审判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供了物质保障。
(六)、落实司法为民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院进一步健全了司法为民机制,继续开展了预约立案、电话立案、巡回立案等活动,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救助对象开通了立案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强化了速裁法庭的职能,提高了诉讼效率,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始终坚持“司法关注民生,审判贴近群众”的思路,继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不断扩大巡回审判覆盖范围,将矛盾平息在基层,化解在民间,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办案效果。对“三养”案件及追索养老金、社会保险金、抚恤金、劳动报酬、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关注弱势群体,彰显司法人文关怀,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切实解决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官司难的问题,一季度共减免缓交诉讼费8.9万元。使一批生活困难和患病急需医治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
(七)、队伍建设情况。
今年我院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管理体制,在干部提拔任用上以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作为干部任用的主要条件,年初破格提拨了一批法律院校毕业、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且具备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年轻法官,有效缓解了我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为审判执行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激发了干警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结合学习《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组织干
警收听收看了反腐倡廉电教片和典型案例,对干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权利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廉政谈话,及时了解干警的思想动态,发现有苗头和不良倾向的问题,及时提醒、批评和教育,通过警戒谈话,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继续推行了廉政保证金制度,发现违纪问题的一律全额扣发其廉政保证金。
(八)、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优化司法环境方面。
在审判工作中,我院认真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遇重大、疑难、社会影响大,矛盾易激化的案件主动向县委、人大汇报案情,主动接受监督和指导,妥善慎重处理,制定了《奇台县法院与人大代表联络制度》,加强了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强化了外部监督。认真办理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对一些重要事项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了办理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仍然存在着个别案件质量不高,个别审判人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干警服务态度还存在“生、冷、硬、推”的现象,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需进一步解决“执行难”等问题。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各项审判工作,致力在各项司法活动的实践中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继续贯彻严打方针不动摇,努力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注重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平安奇台”创建。
二,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全面整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致力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诉调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和巡回审判工作制度,继续完善诉调审理机制,不断推进社会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坚持创新思维,注重抓好司法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不断推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努力在健全完善审判管理机制上,完善司法公开、司法为民机制上,提高办案效率、完善执行工作机制上、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四,强化制度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现代化司法管理科学机制。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反腐倡廉预防机制、确
保司法廉洁公正、严格落实“五个严禁”“八个必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要求。
第二篇:奇台七中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2012.91
奇台县第七中学创建州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奇台七中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对我校创建州级德育达标校的各项工作给予督导、检查和验收。创建州级德育达标校是我校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的目标,通过以评促建,必将给我校的发展注入动力。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把德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建校背景及基本情况。
奇台县第七中学坐落在县城闹市区犁铧尖北1.5公里,西北湾乡政府东侧200米处,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汉合校的九年制学校。学校占地93亩,有教学班20个,学生669名,现有教职员工95人。奇台县第七中学前身为西北湾中心校,2011正式更名为奇台县第七中学。如今,学校已走过了74年的光辉历程。
二、德育工作理念、思路及目标
以创建有特色的双语示范学校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研兴校和创建德育达标校为切入点,切实抓好四支队伍的建设,提高四支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学校宏观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管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培育校园精神,提高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新课改步伐,突出德育、双语、体艺教育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在德育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一是强化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双线管理机制,即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和工会--团队--学生会;校 委会——德育处--年级部---班主任,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各部门工作有序、协调、高效运行。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和教职工队伍建设。实施师德教育、名师培养、激励奖励、创先争优等教师文化工程,切实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三精”管理(精心、精细、精致)与人本管理、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二)文化立校,环境育人,注重营造浓郁的德育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落实观念文化建设。针对学生民族众多又都在农村,德育教育层次不齐的特点,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一训三风”即:“明理、诚信、厚德、博学”的校训,“明礼、崇德、励志、创优”的校风,“厚德、敬业、爱生、专精”的教风;“乐学、善思、合作、志远”的学风,为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注重行为文化建设。实施幸福德育和规范教育,积极开展“三讲”(讲安全、讲团结、讲形象),“三项工程”(你丢我捡、右行礼让、排队行进)活动,有力促进了师生行为文明和谐以及学校环境的干净、整洁。三是加强课程文化建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根据实际增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体音美、民族团结、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坚持标准化办班(每班不超过45人),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学校师德校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学校主题活动、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等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受教育,提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一是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精心规划。近年来学校自筹资金60余万元,拆除了校内的老旧危房,建设了崭新的校园围栏和师生的自行车棚,并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使校园内外焕然一新。二是对学校内部设施高标准装备。近年来由政府投入20万元,装备三个实验室,一个计算机房(电脑44台);2010年以来,立项修建了2900平方米的小学部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学校自筹资金20万元,装备四个专用多媒体教室;购置教师电脑35台,配发到各办公室。2012年上级部门投入25万元 为我校建立一间微格教室,投入30多万元为我校18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实现校园无线上网工程和校园网络工程。学校阅览室、图书室、体音美活动室等各类功能室齐全,学校装备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与当前“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开展优秀班主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典型的培树活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坚持开展每天“一早操两课间”的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大力普及阳光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坚持结合重大节日、教育日开展主题教育,丰富德育工作的载体;全面开展文艺节目展演、书法绘画作品展示、科技作品创作展示和读书系列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培育、锻炼学生艺术情操和综合能力;抓住开学的入学教育活动,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国防法制教育、卫生环保教育、纪律安全教育、尊师爱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教育”活动,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品质;抓好体育、艺术教育。按兴趣分组开展体育艺术活动,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发展成为校本课程;加强班级管理。落实德育分层教育目标,致力于班风、学风建设,培树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尝试对学生实行富有特色的多元评价体系,坚持开展 “十佳学生”和“十星学生”的评选活动,以积极的评价方式推进素质教育。
(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德育主旋律。一是坚持每天升国旗制度,19个班张贴了中国国旗和中国地图,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开展唱红歌、诵经典、看红色电影、读红色书籍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上进心和爱国热情;三是注重课堂渗透教育。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思想品德课、地方课、并结合新疆实情上好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史等课程,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工作计划、教案中都能通过“三维目标”体现德育教育,并将德育教育的实效做为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四是落实德育分层教育目标。以“五爱、四有”为主题,教学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初步培养良好班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五是依托德育基地和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古城烈士陵园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古城博物馆定为古城文化教育基地,把北部沙漠防风固沙林区定为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把新型工业园区、69332部队荣誉室和古城 酒史馆作为“六史”教育基地。
(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突出学校特色。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一个党员联系一名双语教师、一个汉族骨干教师联系一名双语教师、一个汉语班联系一个双语班、团委和少先队骨干成员分别联系一名双语学生活动,形成浓郁的帮困、帮学、帮带氛围。二是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和党的“六史”教育,坚持开展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等警示教育活动、民族团结月“手拉手、心连心、融情教育”主题班队会、互学语言等主题系列活动,夯实民汉团结基础。三是掀起学双语活动。通过实施“一课双师制”,有力促进了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展双语演讲比赛、手拉手心连心融情教育班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民汉师生间的相互学习,使我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四是通过双语教学的“六统一”(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学生作业、考试测评)、双语教师经验交流会、双语教师讲课赛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形成平安、健康、和谐的学习工作氛围。
(六)构建德育网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畅通渠道,保障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贯彻“安全六十五条”,严格落实“三讲”(讲安全、讲团结、讲形象)和“一日三查”措施,聘请法制副校长,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强化值班制度。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和分级管理责任追究制,坚持“谁值班、谁负责”原则,对重点时间、重点区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采取人防和技防并举措施,严防出现失窃、打架、踩踏等安全事故,确保师生和校园安全;设立“文明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如维持学生上下楼秩序、检查学生仪表、打扫、检查卫生等,活动的开展深受师生好评;实行领导教师值周制度。每周一名领导带四名教师值周,负责检查学生文明礼仪、校园环境卫生、日常行为规范、上下楼梯的安全疏散等工作;做到安全培训和演练长效化。坚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出行活动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各类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演练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维护校园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四、取得的成绩。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七中全体师生人心思上,人心思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截止目前,七中学生参加国家、区、州各类竞赛共获奖264人次,教师优秀辅导奖56人次;教师教学论文获奖57篇;各级讲课赛14人获奖;课题研究立项5项,中考成绩连年攀升。学校先后荣获“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全国语文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先进学校、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并于2011年通过自治区的复验、自治区级“现代远程教育先进学校”、自治区级“口腔健康学校”、昌吉州“先进学校”、昌吉州“基础教育示范学校”、昌吉州“红领巾师范学校”、州级花园式学校、州级绿色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
五、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1、德育工作的特色不足,应结合我校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的特色,积极探索德育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向前发展。
2、对德育科研的研究还需要专家的引领。
3、在德育工作中,个别教师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作法,今后应在德育工作时效性和针对性上下大力气。
六、今后的打算
1、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加强德育理论的研究,用德育理论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
2、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在教师以身作则方面有所提高。
3、学校需要更主动地与派出所和乡政府取得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4、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特别是在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有突破。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我们将在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努力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使 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奇台七中 2012-9-5
第三篇:奇台六中民模创建汇报材料
凝聚民族情 奏响团结歌
——奇台六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汇报材料
奇台县第六中学是奇台县最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双语学校。现有教职工275人,教学班66个,在校生3175人,其中住校生2981人,双语教学班15个,学生722人。学校作为全县最大的民汉混合寄宿制学校,民族团结工作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
为抓好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办公室,配备了专门人员,做到分工细致、职责明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工作责任制度,确定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创建工作“四结合、三贴近、两立足、一创建”的工作思路,即:四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专项教育与其他学科教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情感,开展多项主题教育;两立,立足以人为本、立足引导;一创建,在扎实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创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
根据上级党委的安排,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在原有的《奇台六中民族团结工作方案》、《奇台六中民族团结教育实施办法》、《奇台六中民族团结“六不准、五统一”要求》、《奇台六中民族团结结对方案》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奇台六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学校的规划》《奇台六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学校的实施方案》《奇台六中加强双语教学的要求》等长效机制,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使师生了解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创建的重要性的认识,学校与5月22日召开动员会。动员会后,学校领导多次深入各部门督促、检查、指导工作。7月1日,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就创建工作做了阶段性的总结。7月20日,学校创建办就前一阶段创建工作作了经验交流。一系列扎实的创建准备工作,使奇台六中创建工作有序的开展起来。
三、细处着手,突出重点
1、理论学习扎实,态度坚定识团结。为掌握民族团结的理论知识,认清境内外“三股势力”企图破坏新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的罪恶图谋,学校党总支自建校之初就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都把民族团结知识安排在政治理论学习中,精心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中央和区、州、县党委关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指示和决策部署;学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以及惠及少数民族的政策措施。通过集中、分散、上党课、知识讲座、观看电教片等形式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教职工表现出了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暖昧、行动不动摇、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的态度,形成了争做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先锋模范的共识。
2、校园文化渗透,联手共建促团结。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月,学校立足民汉合校的优势,开展“学英雄,见行动”、“关心身边的民族同学”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利用主题团队会、板报、小手抄报、举行知识竞赛、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同时学校还以“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广泛开展民汉师生“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曲舞”、“同画一幅画”、“同参加一项竟技”系列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推向了高潮,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在校园文化中自然形成一种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
学校积极开展与乡镇民族学校城乡共建活动,帮助农村少数民族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奇台六中先后与半截沟中心校、五马场中心校和乔仁乡中心校开展了帮扶共建活动,签定了共建帮扶协议,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学校定期派领导和教师深人到这些学校搞调研,共同探讨搞好管理的措施。同时,开展送教下乡,深人课堂听课,讲示范课,与这些学校的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共同研究施教方案。六中党总支还指导这些学校开展党建创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共建帮扶,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大幅提高。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加强了城乡学校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
3、主题活动丰富,共学语言显团结。为了能尽快使少数民族师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奇台县六中在抓紧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主要有:优秀班主任、青年骨千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典型培树活动,军营文化进校园活动,阳光体育普及活动,唱红歌、读书赛、书法绘画作品展示、文艺节目汇演和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行为习惯、国防法制、卫生环保、纪律安全、尊师爱教、民族团结“六教育”活动、民汉师生手拉手大结对活动等。通过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活动,统一和规范了师生行为,提高了大家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人原来随意散漫的工作和学习作风扭转了,过去在不经意间的不良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大大减少了。民汉师生相互学习语言,是学校实施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奇台六中专门编印了《“双语”学习手册》,在校园广播站每天播放三次“双语”学习内容,在教师手机设置“双语”手机音频,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双语”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双语”教师讲课赛、“双语”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活动,大力推进“双语”学习。通过互学语言,现在,少数民族师生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少汉族师生也掌握了少数民族的一些日常用语,民汉之间,加强了语言交流,增进了了解沟通,彰显了民族团结。
4、“双语”教学扎实,教育教学助团结。“双语”教学是奇台六中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同时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抓手。为此,奇台六中专门成立了“双语”教育教学领导小组,在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制定了“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双语”教师考核细则和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了“双语”教师师资档案,并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双语”教育教学。目前,汉语少数民族教师参加过县级以上“双语”培训的已达137人次,初中“双语”教师合格率达97%,小学“双语”教师合格率达100%。现在,少数民族学生一迈进这所学校就必须接受“双语”教学,并且全校所有少数民族班级全都实现了“双语”教学。
通过“双语”教育教学的开展,现在奇台六中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学生作业、考试测评“六统一”。将民汉教师统一编人教研组,民汉学生统一编部管理,有力促进了民汉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奇台六中在教育教学效果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全校学生参加国家、区、州各类竞赛共获奖941人次,获得各类教师优秀辅导奖40人次,教师论文获国家级、区级奖19
篇。在今年全州讲课赛中有9人获奖,中考成绩连年攀升。
5、包扶结对丰富,长效机制保团结。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更快提高,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奇台六中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大力气,重点在民汉师生间开展了10个方面的包扶结对活动。具体是:校级领导包扶年级部活动,中层领导包扶班级活动,党员教师帮扶学生活动,党员联系群众活动,党员联系学科组活动,汉族党员教师与少数民族教师结对活动,汉语班级与少数民族班级结对活动,汉语班团员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活动,学校党组织与农村中心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每个汉族党员家庭与两个少数民族家庭结对活动。活动中要求学校领导深人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党员干部人人都有帮扶对象,要求广大教师人人参与民汉结对,要求学生之间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活动。10项活动涉及不同层次的方方面面,并且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内容,有可以实际操作的考核办法,有完整的记录,确保活动的扎实有效。
奇台六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是贫困生,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从2009年开始建立了贫困生救助基金,党员每人每天拿出2角钱、中层领导每人每天拿出4角钱、校级领导每人每天拿出5角钱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通过救助基金和结对帮扶,到现在先后救助贫困生150多人。学校还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转变定向宣传方式的格局,走区串户,详细了解民族贪困户的情况,并在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组织开展了给每户送大米、清油、慰问的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
在结对活动中,民汉教师在一个教研组,面对面办公,一起研讨,一起备课,相互听课,共同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广大教师受益非浅,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教师提高很快。从2009年以来,奇台六中已先后有近20名哈族教师在区州获奖。奇台六中的民汉合校使少
数民族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快速提升。
四、形成特色,成效显著
在广大党员教师中广泛开展结对子、交朋友共建共助活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民汉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学习、娱乐。办公室里民汉教师相互学习,为教学相互切磋,为难题相互争论。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民汉和谐、民汉团结的喜人场景,教师关心不同民族的学生受到家长的好评。学校整体工作也快速前进,近三年来,学校先后三次被奇台县教育局授予“先进学校”、“优秀党组织”称号,获州级文明单位、州级德育示范校、州级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州级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州级模范教工之家、州级校本教研样本校、区级小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奇台六中将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将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拓创新,把学校建成一所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典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强校。
2011年7月20日
第四篇:法院执行汇报材料
某某法院执行局情况汇报
市中级法院执行局:
一、2007年以来执行工作收案数为***件、收案标的为***万元、结案数为***件、结案标的为***万元。
二、被执行人为特殊主体未结案件的数量为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院执行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执行难”问题客观上仍然存在,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造成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
(一)申请执行人方面:
1、市场交易、经营风险意识差。经营和交易时对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信用状况等没有主动和足够的了解,没有防范意识。从一开始,就已为日后难以履行埋下隐患,其实就是等于把自己原本的经营风险转嫁到了法院的身上。
2、诉讼风险意识差。表现在诉讼不及时,诉讼前被执行人就已经下落不明或者诉讼时不知道申请采取诉前财产保全。
3、执行风险意识差。申请人一般认为只要打赢官司,案件到执行阶段法院就得负责还钱,不闻不问,无执行风险意识,或者盲目地要求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稍有不慎就会认为法院是在袒护被执行人。
(二)被执行人方面:
1、被执行人难寻。我县经济相对落后,被执行人主要集中在农村,外出务工较多,这给法院寻找被执行人带来很大的困难。
2、部分被执行人缺乏诚
信意识,故意藏匿、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因为被执行人的财产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存款、股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以及各种收藏等。它们的处所以及流向,只有被执行人自身最清楚,被执行人如把自己的存款以他人的名义进行存储,法院难以取得确切证据。
3、被执行人经济困难,无履行能力。在农村有些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家徒四壁,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比较低,根本无力履行或只能部分履行。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大多已被关押,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家庭共有财产难以分割,这类案件基本上也就随着被执行人的入狱服刑而“冷冻”,难以执结。
4、不动产执行变现难。在处理债权与生存权的矛盾中,我国法律为保障生存权,选择了后者。法律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在实际生活当中,被执行人有两处房产的很少,且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其难以变现,所以造成有财产也不能执行到位。
(三)法院自身的原因:1、审判上的原因。民事案件在审理阶段审判人员一般只注重的实体处理,而往往忽略对被告的财产的注意,没有充分考虑今后案件的执行问题;个别案件由于判决主文语义模糊不清,执行时难度很大。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既判力强,执行率差。2、执行上的原因。我县人口较少,关系比较复杂,打官司拖关系、找熟人,无形中法院办案就受到制肘。加上近年来信访形势日益严峻,少数执行人员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思路不宽,综合办案能力不强,削弱了司法权威,使当事人对执行工作产生不信任或抵触情绪。
3、法院执行力量、经费、装备比较缺乏。对可能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外出下落不明,要经常去寻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法院的人力、物力难以支撑。我院执行局办案只有手拷加上*辆执行用车,有*辆使用年限超过*年,车况很差,其余再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如遇暴力抗法时,显得很无助。目前,*名执行干警中有法官资格的只有*人,执行力量、装备和执行人员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和执行难度不相适应。
(四)执法环境方面:
1、社会诚信度不够。社会诚信缺失、被执行人违法成本较低,有故意拖延履行的情况。以信用社案件为例,相当一部分债务人认为公家的钱全部偿还太“吃亏”,能拖就拖,往往最终是以信用社放弃了部分债权为代价结案,被执行人在违法中尝到了甜头,这在客观上使得执行难度加大。
2、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色彩依然存在。有些案件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但在地方或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或当事人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地方或部门利益往往占上风,法院执行承受着来自各方面所谓“合乎情理”的压力和阻挠。在执行行政机关、村委会等特殊主体是被执行人的案件时,负有法定协助义务的部门,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不积极协助配合,甚至给当事人通风报信,严重制约着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3、司法救助基金机制仍不健全。对于申请
人为弱势群体、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的案件,由于政府财政部门不能及时拨付司法救助基金,致使这类案件长期不能执结,引起当事人不满甚至上访,影响社会稳定。
(五)立法方面:“执行难”虽然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更关键的是缺乏一部专门、系统的民事强制执行法,造成了立法滞后的状况。有些方面需要法律作出相关规定却还是空白;有些规定太过于笼统和抽象,缺乏操作性;有些规定又过于保守和人性化,严重地束缚了执行工作的手脚;而有些规定不太合理。比如作为强制措施的拘留,法律规定拘留的最长期限是十五日,达不到震慑被执行人的效果,有些被执行人认为拘留与履行判决相比还是划算,法院最多也就是把人关个十五天就放出来。还有的更是错误地认为拘留可以代替履行义务,法院既然把我拘留了,那钱也就不用还了。
四、希望人大帮助解决的问题。
1、视察评议法院执行工作。
2、专项调研法院执行工作。
3、个案监督法院执行工作。
4、助力支持法院执行工作。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第五篇:法院纪律作风建设汇报材料
纪律作风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今年来,院党组高度重视纪律作风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研究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工作,要求全院干警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开展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司法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立足我院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好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领导决策用制度推行,干警行为用制度约束,各项工作用制度考评,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既要帮助干部进步,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法院工作,提升法院形象。同时,进一步加强力量保障,成立纪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增加我院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深化教育、强化监督,为确保法官队伍廉洁、法院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进一步创新审判管理
(一)创新案件质量管理。加大司法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建立审判流程机制,加大案件评查力度,每月进行一次案件质量评查,点案点人。制定《案件评查工作实施办法》,建立案件评分机制,实行每案评查评分,每月通报部门和个人案件质量综合成绩,并结合绩效完成情况,对个人的案件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使案件质 量有较好提升。
(二)创新审委会案件讨论管理。建立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制度,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审委会委员参加开庭旁听的规定,让审委会委员提前介入案件,了解整个案情,以便召开审委会讨论案件发表意见时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建立青年优秀法官列席审委会制度,提高审委会案件讨论质量与效率。
(三)创新执法监督管理。探索推行执法记录仪在审判执行工作的运用规则,购置执法记录仪分配给相关庭室,在庭审、执行、送达、立案信访等过程中,充分发挥执法记录仪的摄录功能,详细记录执法过程,做到有证可查,有据可依,既加强了对当事人的监督,又强化了法院工作人员的自身监督。建立案件摇珠制度,凡对当事人管辖约定在我院受理的案件,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且能够明确属于我院管辖的,不能由承办人直接立案受理,采取随机拍案的形式确定案件承办人,杜绝私自提案。对申诉案件认真复查,对上级法院指定再审案件及时办理,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该改判的依法改判。
二、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
(一)强化教育培训。大力加强法官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我们制订了专门的教育培训计划,通过选派人员到高等院校、邀请专家教授到我院讲课,以及采用院长讲课的方式,切实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开展“司法作风建设年”活动,针对一些法官存在的司法不文明,庭审不规范,着装不整洁的问题,着力规范法官行为举止,要求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用语,革除陋习积弊,养成办案讲程序、讲制度的职业习惯,用规范的办案取信于民,用程序的公正确保实体公正。
(二)强化内部督查。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促进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加强了审务督察力度,对干警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章守纪、改进作风等情况开展督察查,通过电话查询、实地督查、确保干警在编在岗在做事。加大对各项工作的考核力度,对案件结案率、工作时间、工作日志、工作车辆GPS、工作人员到岗情况进行考核,年底评先评优、晋职晋级,都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
(三)强化装备管理。人、财、物严格管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办法,坚持一支笔审批,多条线监督的原则。加强后勤保障,规范食堂管理,让干警吃得放心。严格车辆管理,制定车辆管理规章制度,司机进行专门培训,确保警车用车安全,维护法院良好形象。按月公布车辆公里、油费、维修护理、停车过路、洗车等数据,并安排多人负责审签把关,接受全院干警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防微杜渐,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廉政教育 上,教育并引导干警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审判权和执行权,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法律纪律和职业道德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培养法院干警的职业成就感、荣誉感和价值归宿感。一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精神。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全院干警学习贯彻中纪委全会以及最高法院、省、市法院及各级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法院反腐倡廉工作形势,年初召开了全院廉政建设暨作风建设大会,部署全年的反腐倡廉工作,会上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向党组书记、院长递交了廉政责任状,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积极开展贴近思想和工作实际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着力提高教育的时效性。依托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利用法院内网及手机短信打造廉政网络平台,宣传廉政建设规定、反映纪检监察工作动态、公布腐败典型案例,同时将廉政教育融入法院文化建设,制作了廉政建设宣传板报,湖南省“八条禁令”廉政卡片、法官拒礼、拒请、拒托提示手册人手一册,全院公务用车全部张贴“八个严禁”规定。通过这些措施让法官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让法官对待不廉行为从制度层面上的“不敢为”升华为思想层面上的“不愿为”。
(二)强化监督,坚决遏制司法不廉行为。积极主动,开展案件廉政回访。按照及时适时、审访分离的原则,随机 抽取我院审理的案件进行廉政回访,重点了解审判人员遵守最高法院“五个严禁”、湖南省“八条禁令”、省政法委“六个严禁”以及审判纪律作风情况。
(三)有查必果,规范举报投诉工作。以群众信访投诉、上级交办督办为主渠道,不断规范纪检信访举报工作,认真做好初信初访的源头治理。在查办信访投诉案件方面,做到及时快速、严肃认真,有查必果,违纪必究。对存在的司法行为不规范、说情打招呼等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与被投诉人所在部门领导沟通联系,争取部门领导的支持。努力做好投诉息诉工作,积极化解投诉人与法官的矛盾,维护法院和法官形象。
四、进一步接受多方监督
(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坚持重大工作、重大事项、重大案件及时向区委、区人大报告,认真落实好区委各项工作部署和区人大各项决议。自觉把开展“司法公正长沙行”活动作为接受人大监督的新形式,通过落实活动要求,创新活动方式,使全院法官在参与中转变司法理念,提高司法水平。设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院工作室,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视察通行证”,方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指导和监督。
(二)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认真处理信访案件,坚持每周四由院领导接访,其他工作日由各庭室局队中层骨干 轮流值班接访的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各种利益诉求和问题,做到有人应、有人管、有结果、有反馈。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坚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逐案分析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制定清理化解方案,并按排查汇总、会诊研判、责任倒查三项机制及时推进积案清理。
此外,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确保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