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啤酒公司日常质量控制检查项目
啤酒厂质量控制检查
一.酿造用水、蒸汽及冷凝水的检查
1. 主供水管道:定期取样,确定日与日,月与月,季与季之间的水质是否一致,如若
基本一致,只需:
1)每天对水的外观、口味和气味进行一次检查;
2)每周做一次平板培养,记好好氧和厌氧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
3)每月定期对水中沉淀物的微生物镜检一次,观察记录其变化;
4)根据需要水质全分析;
5)将加入25%水稀释的瓶装啤酒,经巴氏灭菌后品尝,进行不定期检查。
如若不一致,则需对可能受到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染的水源上游或水源井中进行检查,要弄清所在地区所有水源质量。
2. 贮水罐、水塔(包括冷、热水贮罐)
1)每周次频率检查水的外观、口味和气味;
2)每周次频率做平板培养: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计数,对粘稠物的生长进行记录
分析;
3)每月次频率对水中沉淀物、微生物(硅藻、变形虫等)进行显微检查。
3. 酿造用水
1)至少每日或每班一次对酿造用水的口味、气味和油污染情况进行检查;
2)至少每日对PH值和碱度进行一次检查;
3)加氯处理过的水要进行氯含量检查;
4)对用石膏或酸处理过的酿造用水,则需每批次进行检查分析。
4. 蒸汽及冷凝水
如在酿造过程中直接使用蒸汽和冷凝水则需仔细检查,因为大多数厂家都使用添加剂处理锅炉用水,所产蒸汽有可能带这些成分,质量管理部门需对锅炉添加剂和蒸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如糖化和包装车间的冷凝水回收供做锅炉用水,则需确认水中未含麦汁和巴氏灭菌用添加剂后才可使用。
二.糖化原料的检查
啤酒厂可按照自己的内控标准做一些必要的项目检测,麦芽进行以下检测:
1)物理检查:品种、发芽率、粉状率、夹杂物、霉变粒等;
2)浸出物:最大细粉浸出率、粗细粉差、糖化时间、过滤速度、麦汁透明度、麦汁口
味和气味、PH值及粘度;
3)酶活力:DP值(糖化力)、蛋白质分解能力;
4)蛋白质:总氮、可溶性氮、蛋白分解率;
大米进行新鲜度、碎米粒含量、黄米粒含量、水分和浸出率等检查。
三.酒花及酒花制品的检查
压缩酒花按包数的平方根数抽查;颗粒酒花每批抽查10%;酒花浸膏每批进行检查,并保证批与批之间的均一性。另外每半年对贮存的压缩酒花和颗粒酒花的外观、香味和α-酸含量复检一次。
四.添加剂的检查
1. 石膏:常规检查,包括外观、碱度、酸度、直接溶解度。当石膏的来源发生变化时
需要进行全分析,包括PH值、溶解度、粉碎度、铁及其它金属元素。
2. 酸:包括磷酸、乳酸、盐酸等,必须用食用级酸,因为其铁、镉、汞等含量较低。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浓度和金属离子含量。对于乳酸应检查其气味,并做平板试验。
3. 澄清剂:包括卡拉胶、单宁,检查外观、色泽、溶解性及PH值等。
4. 过滤助剂:应为惰性不溶性物质,包括硅藻土、硅胶、PVPP等,检查内容:
1)筛分试验:常用600目以上的细目筛;
2)对刚进货的助剂做平板培养,以检查是否受到污染;
3)从添加罐取样做平板试验,看是否受到污染;
4)对啤酒酒体进行检查,包括PH值、口味、可溶性铁、钙含量等是否有变化。
5. 杀菌剂:应选择高效低毒,残余痕量低的杀菌剂。检查项目主要是进货时的浓度、使用时的浓度PH值。
五.生产过程控制检查
1. 糊化锅:检查项目为糊化用水的PH值及碱度,糊化醪的PH值、气味及碘反应。
不定期用显微镜和粘度计检查淀粉糊化和液化质量。
2. 糖化锅:糖化时间、温度、糖化醪的PH值、糖化用水的成分、麦芽和辅料的特性
都将影响麦汁的最终组成。检查项目有:
1)定期检查糖化用水的PH值、口味、碱度、钙镁离子;
2)定期检查糖化反应各阶段的醪液PH值,特别是原料批次发生变化时;
3)每批次糖化醪进行碘检。
3. 过滤槽
1)过滤各阶段的麦汁清亮度,并与标准麦汁作对比;
2)洗糟水的PH值、碱度、口味和外观;
3)过滤结束清洗过滤槽后,检查滤板下和麦汁流出管里的麦汁是否变酸。
4. 煮沸锅
1)检查每批次麦汁的清亮度、PH值及“结块”效果;
2)定期检查加热盘管和内加热器表面结垢情况;
3)不定期抽取麦汁样品,冷热麦汁均可,重新加热,观察记录其生成“结块”过程。
5. 旋涡沉淀槽
1)检查麦汁清亮度,麦汁循环泵和麦汁清亮度是否有影响;
2)热凝固物沉淀程度是否达到要求;
3)热麦汁即将排尽时是否带走过量的热凝固物;
4)对旋涡沉淀槽的清洗是否有效、达标。
6. 薄板冷却器:定期打开薄板冷却器,检查薄板的冷媒面的结垢情况,及时清洗;检
查密封圈是否渗漏;采用棉拭和刮剥的方法取样做平板试验。
7. 麦汁的检查:麦汁的技术质量要求,直接影响啤酒的质量。麦汁分析能了解所用原
料质量和糖化操作水平以及麦汁的组成成分。原麦汁(第一麦汁)检查浓度、碘反应;混合麦汁检查残糖、PH值和混合麦汁浓度。冷却麦汁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一般在冷却中期取样,因为进麦汁开始和结束时都有一部分管道水。冷却麦汁检查内容为:
1)化验室常规分析包括浓度、碘反应、PH值、色度、α-氨基氮、浊度、还原糖、苦
味值及快速发酵试验;
2)平板培养试验:营养琼脂有氧培养;
3)麦汁溶解氧含量:在发酵罐入口处、酵母添加前检测;
4)麦汁稳定性试验:冷却开始5分钟充氧后、酵母添加前取样,一般用每日或每周第一班麦汁;
5)每周检测一批麦汁中的钙、镁、铁、铜等离子含量。
8. 发酵液的检查:一般是指主发酵全过程和结束时的检查。检查内容;
1)发酵罐满罐浓度、满罐和三天后酵母细胞数,定期检查发酵液浓度;
2)发酵液满罐48小时后,取发酵液做厌氧培养作为是否回收该罐酵母的参考依据;
3)化验室常规分析:浓度、实际浓度、酒精度、双乙酰、PH值、苦味值、色度、二
氧化碳、口味及香味。另外过滤前检查待过滤酒液的口味、香味和细胞数。
9. 清酒的检查:常规分析,包括浓度、酒精度、浊度、二氧化碳、溶解氧、色度、口
味和香味;平板培养,平行做好氧和厌氧培养,将结果与过滤机样品及未杀菌瓶装啤酒相比较,以确定可能污染的细菌及野生酵母的位置。
10回收酒的检查:啤酒经过全部或部分的贮藏和包装后,因为某些问题而不合要求,但还有一定的价值,所以被回收利用。这些啤酒一般已受到严重污染,而且已严重氧化有异味,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检查内容:风味、溶解氧、总酸、浊度、ITT指示剂时间检测,了解啤酒氧化状态;平板培养,对细菌及野生酵母进行检查。
11.发酵罐、酵母添加罐、清酒罐及管阀:它们是污染微生物的大本营,它们良好的卫生状况是保证啤酒风味和生物稳定性的关键,应经常对发酵罐等进行卫生检查,定期采用棉拭、括削样品及清洗水样作平板培养试验。
第二篇:浅谈项目质量控制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5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要素 1前言
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和建设生产的特点来决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①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②产品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③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④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具有隐蔽性,终检有局限性,评价方法有特殊性等特点。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作业和活动对各个过程实施控制的,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包括了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围绕产品形成全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如何能保证做好,应对影响其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2人的因素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施工能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选优,进行岗位技术练兵。所以,人的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行业实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人员持证上岗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人的因素主要指决策者的素质,管理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以主动控制、事前控制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3材料因素
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等,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感观,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
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4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过去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条件受限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同时,应当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5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可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泵机、通风设备等,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或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安全设备,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简称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
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6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是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质量控制的“环”还有另外一种含义,也就是环节的控制,工程
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械、材料来保证,如何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是按照设想的目标来实施,需要将控制流程可以进一步抽象为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五个基本环节。
6.1 控制流程的每一循环始于投入。对于建设工程的目标控制流程来说,投入首先涉及到的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建筑材料、工程设备、施工机具、资金等;此外还包括施工方法、信息等。要使计划能够正常实施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应当保证将质量、数量符合计划要求的资源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投入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去。
6.2所谓转换,是指由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如建设工程的建造过程,设备购置等活动。转换过程,通常表现为劳动力运用劳动资料(如施工机具)将劳动对象(如建筑材料、工程设备等)转变为预定的产出品,如设计图纸、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最终输出完整的建设工程。
转换过程中的控制工作是实现有效控制的重要工作。监理工程师应当跟踪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分析偏差原因、确定纠偏措施提供依据;对于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6.3控制部门和控制人员需要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而这就需要通过反馈信息来实现。
控制部门和人员需要什么信息,取决于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工程的具体情况。为了使整个控制过程流畅地进行,需要设计信息反
馈系统,预先确定反馈信息的内容、形式、来源、传递等,使每个控制部门和人员都能及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反馈方式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信息反馈应当适时转化为正式信息反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控制的作用。
6.4对比是将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偏离。目标的实际值来源于反馈信息。在对比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内涵。从目标形成的时间来看,在前者为计划值,在后者为实际值。
(2)合理选择比较的对象。在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是相邻两种目标值之间的比较。
(3)建立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建设工程的各项目标都要进行适当的分解,目标的计划值分解较粗,目标的实际值分解较细。要求目标的分解深度、细度可以不同,但分解的原则、方法必须相同,从而可以在较粗的层次上进行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的比较。
(4)确定衡量目标偏离的标准。
6.5根据偏差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进行纠偏:(1)直接纠偏。所谓直接纠偏,是指在轻度偏离的情况下,不改变原定目标的计划值,基本不改变原定的实施计划,在下一个控制周期内,使目标的实际值控制在计划值范围内。
(2)不改变总目标的计划值,调整后期实施计划。这是在中度偏离情况下所采取的对策。
(3)重新确定目标的计划值,并据此重新制定实施计划。这是在重度偏离情况下所采取的对策。
只要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有差异,就发生了偏差。纠偏一般是针对正偏差(实际值大于计划值)而言,如投资增加、工期拖延。出现负偏差不会采取纠偏措施,但是要仔细分析其原因,排除假象;对于确实的负偏差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扩大其应用范围,更好地发挥其在目标控制中的作用
7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中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里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
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则加以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3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8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相飞,梁珍培,王统利.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见解 [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4):29-30.[2]赵学伟,鲁玺,王哲,任伟.谈施工现场管理[J].陕西建筑.2007,(9):60-61.[3]黄宝松.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把持钻研 [J].中国建设信息.2006,(4):
第三篇:车辆日常检查项目
车辆日常检查项目
1、检查、补充发动机机油;
2、检查、补充发动机冷却液;
3、检查、补充挡风玻璃清洗器液量;
4、检查、并清除散热器的污物,紧定软管管箍,检查老化情况;
5、检查、补充制动总泵和离合器液压主缸储液罐的液量;
6、检查发动机排气系统固定和其它变化情况。
第四篇:项目质量管理日常检查
项目质量管理及日常检查应关注的事项
1、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及人员到位情况;
2、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
3、项目质量目标分解情况;
4、质检、检验试验人员资格情况;
5、执行的规程、规范配备情况;
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审、批情况;
7、开工报告的报批情况;
8、质量计划、各专业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编、审、批情况;
9、技术交底、施工日记、施工记录(砼浇筑记录、测温记录、养护记录、隐蔽签证记录、取样送检见证记录、自检记录等)检查;
10、验评资料同步完成情况;
11、测量器具台帐、检验报告、有效期检查;
12、各类材料检验、试验报告台帐的检查;
13、质量缺陷(设备、材料、工程实体)记录、处理情况台帐;
14、设计变更统计台帐(包含收到的数量、变更内容描述及完成情况等);
15、质检员的日常验收、巡检记录检查;
16、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记录检查;
17、设备、材料的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的报审情况检查;
18、合格供方名录检查;
19、现场成品、半成品、设备保护情况;
20、材料、设备的到货质量情况及标识情况;
21、质量检查及质量例会的开展情况;
22、技术培训的开展情况;
23、质量报表;
24、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记录;
25、顾客满意度调查;
26、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整改关闭情况(要分专业建立台帐记录)
第五篇:医疗机构日常检查项目
督导: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依法执业意识。
医疗机构日常检查项目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过期限未按时校验的;新增诊疗科目后未及时变更执业许可证的;法人、地址变化后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机构名称不规范的、科室名称不符合规定的。
2、无急诊急救药品、设备的(氧气包、氧气瓶等)。
3、医护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查:资格证、执业证。执业地点是否注册在本工作单位)。
4、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不能全部到位或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比例不合格的(对照卫生局备案的医务人员花名册查验)。
5、医疗设备证件不齐(发票、说明书)和不能满足开设诊疗科目需求的。
6、超出批准的诊疗科目,超范围执业的。
7、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诊疗操作的。
8、违法出售终止妊娠药品及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
9、各种医疗文书(门诊日志、处方、消毒记录本、医疗废物登记本等)缺失或项目记录不完整的。
10、规范消毒管理:未定期开展消毒,检测试纸过期,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11、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项目不完整,患者的电话、地址等登记不详;有的无传染病登记本、无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有的存在传染病漏报、缓报和误报现象。
12、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是否符合要求,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是否达标,未使用医疗废物专用收集容器、未进行分类放置,13、污水无害化处理情况。
14、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产品管理情况:是否建立进货台账,登记项目是否完整;是否实行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产品采购索证制度。
15、医疗规章制度未张贴上墙的。
16、建筑面积不达标的。
17、消防、环保不达标的(消防通道堵塞、空气不流通)。
18、流动资金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的。
19、性别比治理情况:是否出售终止妊娠药品,私设B超,非法开展终止妊娠手术、上取环等。
20、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禁止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