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7:4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郑曙光,苗国威,郑银文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射科730050

放射检查是一种常规的检查手段,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体表掩饰物对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判定,需在检查时取下配饰或脱去衣物,同时对患者身体隐私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暴露。因放射检查时隐私部位遮蔽不到位引发诸多纠纷,在各种媒体多有报道[1]。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其有效对策。

1.存在问题:

1.1隐私保护意识欠缺在医疗行业中患者身体的暴露是常见现象,多年的“以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得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只见“病”不见“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各地受理的患者隐私权侵权案件约占全部医患纠纷案件的2%,2006年上升到3%[2]。门诊放射检查环境特殊,不同于病房换药室、手术室等,等候检查患者较多、检查时周围人来人往、检查时间短、医务人员工作量大、模式化的工作形式等因素,使得在放射检查中没有必要的遮挡,往往出现这个患者检查完正在穿衣服,下一个患者就已进入检查室开始脱衣服现象。门诊患者因所穿衣物不符合检查需要,被要求“脱衣服”、“不行,还要脱”、“把内衣脱了”等,简单直接的命令使患者在众目睽睽下暴露身体。而工作量大使医务人 1

员缩短了检查前的准备时间,频繁“下一个”的工作方式使这一切看起来像零件装配车间,忽视了“人”的特殊性。

1.2宣教沟通不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患者法律观念增强与医护法律意识的停滞不前造成了宣教沟通欠缺。在各医院放射检查室都贴有“放射检查须知”,但其内容中普遍反映专业要求,如预约、检查及呼吸配合等,对所穿衣物给出了原则性要求:“不允许穿厚重衣服、不可佩戴金属质地饰物”,但未重点强调。在检查前无有效沟通、解释,待检查时沟通方式简单、直接,检查后造成患者心理不适及身体隐私侵犯反应强烈。

1.3有限医疗资源制约因医疗资源紧缺,放射检查室无专门的更衣间或更衣区。门诊患者在检查前无法预见性准备合适衣着,检查科室未备有清洁、合格的衣物备换,检查时间短、减少成本消耗等因素,使有准备的衣物减少了使用。

2.对策

2.1提高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

2.1.1加强隐私保护意识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在诊疗工作中应享有知情权、选择权,患者到医院就医是基于对医方的特殊信任,不能视作放弃隐私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3]。只有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保护患者隐私的相关规定,了解患者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才能在工作中落到实处。

2.1.2对异性的身体检查在隐私无争议的年代,医学职业伦理要求检查时需有一名同事或护士在场[4],门诊放射检查时除此以外,更应注意勿忽视患者身体被暴露给检查之外第三者,如其他检查者、陪员等。

2.2加强宣教沟通

2.2.1医患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人际关系,而此关系中医方居于主导地位,专业性的理论必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明,如很多人知道金属物品影响放射检查,但不知衣服上的油漆及油印的图案、字迹和亮片等装饰物也影响放射检查效果。有效宣教使检查前能做到合理的着装准备,会减少因此而造成的身体隐私暴露带来的心理不适及纠纷。

2.2.2 在诊疗中,所有的患者都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其人格都应受到尊重。在检查中医师并非要求脱去衣物本身,而是希望在检查部位时不至于出现“伪影”而影响准确性。有报道显示,人际沟通欠佳在所有医疗护理缺陷成因的人文因素中排第三[5]。服务言行当中缺乏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沟通技能欠佳是造成沟通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中针对、有效的沟通尤为重要。解释时间、地点、方式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给予不同倾向说明;提醒、说明、解释应耐心,涉及到身体暴露时专门进行讲解,取得患者理解,征得患者同意尤为重要。

2.3提供有效医疗资源保障

完善门诊放射检查时人性化服务设施,尤其注重隐私保护,提供专门更衣区或更衣室,并有挂帘等方式遮挡;提供可供更换的清洁衣物备换,并及时做好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小结

隐私暴露常常是医疗过程中职业行为上的需要,隐私保护又是患者作为“人”获得人格尊重的需要。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隐私保护成为公众普遍的心理需求,尽管隐私权在法律上缺乏依据,但权利意识的崛起使隐私问题尤为突出,侵害患者隐私权的行为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门诊放射检查患者身体隐私的保护,是现在医学模式下涉及具体工作的一个小点,而对于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医者及管理者意识的转变及实际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并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刘小勤,申吉泓.从患者状告医院侵犯隐私权谈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789(4):31-33

[2]刘志娟,邓暑芳,李小英,医疗护理缺陷成因的人文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32-32

[3] 李文荣,强永乾,张平等,医学影像学检查中的医学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25(5):619-620.[4] 潘传德,卢祖洵.对患者特殊医疗检查知情同意权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35-36.

[5] 翟书会,马金锋,李小玲,张冬纳,JCI标准下医院保护患者隐私策略的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22-23.

第二篇: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落实措施及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沙洋县纪委党风廉政室

几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和党政“一把手”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文件要求,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不断健全落实落实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履行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但在一年一度的责任制检查考核中,无论是接受上级检查考核,还是对下级单位进行考核检查,检查考核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逐步完善。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要做法

1、一把手:做到“五亲自”。(1)亲自组织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领导班子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责任和各牵头单位、协办单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2)亲自主持召开两次以上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听取班子成员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和安排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亲自批阅重要信访件,解决

一、两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4)亲自检查一至两个下属单位执行责任制的情况,对需要追究的要落实责任追究。(5)亲自主持召开本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至少参加一个下属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

2、领导班子成员:做到“三抓好”。(1)抓好自己分管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的落实,每一个班子成员都非常重视自己分管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定期对专项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并将检查督促情况如实记载在党风廉政建设台账中;(2)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政“一把手”的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分工,镇级领导干部,直接对分管办所、所联村及下属职能部门负责,定期听取办所、主任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强化对他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行监督;(3)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突出问题的解决,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和联村、包厂、包下属单位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分管部门、单位出现的问题,由联村、包厂领导及下属单位的主管领导包案解决,不得推诿给他人,此项举措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责任分解中,一要抓好静态责任分解。要按照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各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应负的领导责任。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职责交叉的应明确谁负主要领导责任,谁负重要领导责任。二要进行动态任务分解。把每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并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限、保障措施和监督主体。明确工作标准,就是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每一项任务的具体评价标准,以便于检查、考核和追究。

3、牵头单位:做到“三个必须”。(1)必须结合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2)必须从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计划,强化日常检查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做出工作总结。(3)必须与各 2 协办单位加强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协办单位:做到“两确保”。(1)明确协办任务的责任领导或责任人,确保责任主体到位。(2)积极主动配合工作,确保协办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5、纪检监察机关:做到“总督办”。纪检监察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主动协助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及时与牵头单位、协办单位联系,对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认真检查并加大督办力度,注重信息综合回馈,确保责任制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1、责任制考核主客体不明。部分单位党政领导对责任制考核理解存在误区,把考核工作全部交由纪委来进行,使得本应由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的责任制考核变成了纪委系统的内部考核,失去了考核的根本。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不清。接受上级检查考核全部由纪委组织协调和接待,如果考核不合格,责任全由纪委承担。而交给纪委的检查考核工作,基本上由党风廉政室承担,于是整个检查考核工作由主动考核变成了应付检查,变成了走形式走过场,对上如此,对下亦然;二是责任不明。部分单位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在责任分解方面,有的没有进行责任分解,没有明确领导班子每位成员的责任;有的责任条款过于笼统,责任内容不明确,存在责任交叉和责任空挡现象;有的结合实际不够,基本上是照搬上级的责任分工办法。

2、考核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待改进。一是检查纪委业务工作多,考核党委政府责任工作少。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和其班子成员的责任怎样检查考核等规定不细,操作性不强。二是检查考核的内容多,检查考核的时间短。在短短二天时间要完成覆盖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及落实责任制方面的所有工作,确实存在着任务重、时间紧的矛盾,导致深入基层单位的面还不够宽,有些工作了解的情况也不够准等问题,也很难从根本上掌握工作的薄弱环节。虽然每年都结合实际,对检查考核的内容做调整,但由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覆盖面大,又没有特别突出某一方面的内容,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深层次、不易发现的问题,也容易导致重形式、轻内容,看做法多、看效果少的现象。三是民意调查组织难度大,而且效果比较差。参与人员多确定难(人大代表20人,政协委员20人,企业商界代表20人,干部职工代表20人,是随机抽取还是定人参与?),通知难度大,事项简单,不便参与人员思考,这种民意调查不能完全反映出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被查单位的真实现状。四是扣分项目、特色工作加分,有些还不够细化,所以容易导致标准不好统一掌握。此外,对被查单位出现的违纪违法案件不作具体分析,一律予以扣分,挫伤了下级查办案件的积极性。

3、考核员队伍专业性不强。虽然每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人员都是从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政办等党政机关的中层以上干部中抽调,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业务性较强,涉及面广,所抽调的考核员没有相对固定,且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在考核过程中存在“尺度不一”的问题。

4、考核结果运用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责任制检查考核,往往以肯定成绩为主,正面表扬的多,指出问题的少;有的对考核结果只是发一个简单的内部通报,甚至不发通报,基层反映检查考核时轰轰烈烈,之后就悄无声息,不重视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责任追究的组织实施不规范。有些地方责任追究因人而异,存在“追小不追大、追下不追上、追软不追硬、追疏不追亲”的现象,在量纪上也缺乏刚性。有的对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突发性事件追究比较多,对其他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追究少。二是责任追究不严肃。有的由于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好人主义作怪,对责任追究案件采取“扣压”“护短”态度,致使对有些问题不愿追究。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出了问题地方管不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追究。有的往往是上级督办或领导批办的案件才追究,对其他问题能不追究就不追究,漏追、失追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三是严肃追究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机关小气候,那种“法不责众”、“下不为例”的思想普遍存在,“多种花、少栽刺”的世俗意识大有市场。这种意识和观念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责任追究的正常实施。

三、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体现公正性。

责任制检查考核,是准确地评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落实责任制好坏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对班子集体的评定,采取检查考核组打分、民主测评结果、上级党委纪委综合评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检查考核组打分占50%,民主测评结果占30%,综合评定占20%。考核最后成绩划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凡因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受到上级批评、造成不良影响、班子成员因违纪违法受到党政纪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单位或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而没有进行“一案三查”的,考核结果依次下浮一个等次。

对领导干部的评定,依据查看资料、民主测评、座谈了解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凡领导个人分管范围内发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被查处,而没有进行“一案三查”的,考核结果下浮一个档次。

2、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方法,突出操作性和实效性。一是要扩大抽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落实责任制的人数,解决认识不清、责任不强的问题;二是建议每年检查考核确定1—2个方面的主题,不必面面俱到;三是民意测评不由被查单位组织,解决调查结果不实的问题,建议将民意调查表提前在网上公示,由被查单位纪委组织人员在网上评议,检查组直接查看结果。四是重点在一把手“五个亲自”、班子每个成员“三个抓好”、牵头单位“三个必须”、协办单位“两个确保”的落实程度上加强考核检查,考核检查项目要细化,办法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针对当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任务,确定检查考核内容,制定检查考核标准;依据上普遍存在的不足,确定重点解决的问题,并投入主要的精力;采取集中检查 6 考核与日常跟踪督查相结合,坚持平时重点督办与年中抽查、年底检查相结合;根据单位不同特点,灵活掌握检查方法和程序,对社会关注度高、反腐败牵头任务重的单位,实行重点检查,并适应扩大测评范围。对规模小、又不承担反腐败牵头任务的单位,可以减少一些检查环节,检查程序由从上至下改为自下而上进行,其它程序完成后再听领导汇报,根据发现的问题随时进行询问。

3、充分利用考核结果,体现权威性。检查考核的结果必须与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挂钩,与责任追究挂钩,才能体现检查考核工作的效果。一是设计责任制检查考核评定表,由其本人签字认可,将领导干部个人考核结果归入个人廉政档案。试行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预警相结合,对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领导干部在廉政档案中设“黄色警示”,对被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领导干部在廉政档案中设“红色警示”,凡受到“黄色”、“红色”警示的领导干部,纪委、监察局将进行重点教育和监督。同时,将领导干部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个人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即被评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评先资格;被评为“不称职”等次的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二是领导班子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评先的重要依据。凡在考核中被评为“一般”、“差”等次的领导班子,年终不得评为先进;被评为“差”等次的领导班子,由纪委对其班子发《党风廉政建设告知书》,责令限其整改。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加大检查考核结果的宣传力度,体现奖优罚劣,切实发 7 挥责任制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对各级责任主体的激励和警示作用。

4、建立考核员队伍,实现考核的专业性。考核员应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市直相关单位中聘请热心监督工作、公道正派、作风优良,且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与反腐倡廉建设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干部。经所在单位同意、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颁发聘书。聘任期为每届三年,期满后,因工作需要,可续聘,但连续聘任不超过两届。要加强对考核员的培训,采取定期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重点针对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此外,责任制的检查考核要单独进行,不能和其他工作混在一起考核检查。特别要强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检查考核这一要求。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三篇:我国网络隐私立法和保护对策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与完善

从目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来看,隐私权并未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隐私权仅仅作为附加在名誉权下地法律条款,没有完整的法律条文,只是在刑法,诉讼法及一些司法解释中有零散的规定。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依据仅是《宪法》所确立的保护公民人身权的基本原则和《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个别条款。最高人民法院于1988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以及199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法通则》未直接规定隐私权的不足,但其所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明显不能全面保护个人隐私。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隐含关于隐私权保护的内容,这不失为一种立法的进步,但仍未从法律上明确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民事权利的地位,这又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关于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施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000年10月8日信息产业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关于网络隐私权比较成形的法律,仅是在一些部门规章中有所涉及。因此,目前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本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

P241我国当前一些法律条款

学界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完善的建议:

1、采用综合模式,制定一些行业标准

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趋势上来看,现今主要有立法模式和行业自律模式两种。立法模式可以较好地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但单纯的立法模式又可能束缚网络经济的发展。我国现在的网络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法治体制和一贯的法律传统,应采用综合模式兼采两种模式之长处。可以先由行业自律组织制定一些行业标准。

2、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法律

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利由法律明文确定下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立法一直忽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宪法》也只是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权受保护。《民法通则》也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司法实践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也是侵犯名誉案件处理,公民不能单独以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进行起诉。应加强针对网络隐私权的专门立法,我国现有的法规都是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制定的,法律位阶较低,不能有力的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另外全国各地方也大都有地方性的保护网络隐私安全的法规或规章制度,但我们知道网络是没有区域限制的,很多网络侵权案件甚至是跨国界的,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根本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急需一部全国性的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使得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有法可依,同时也使得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使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补偿。

3、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使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切实可行

首先,在侵权法律责任中增加相关条文,规定侵害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民事责任,任意或者不法侵害公民的隐私权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特别要规定对受害人精神损害的赔偿。其次,建议在我国刑法中增设“侵犯隐私权罪”这一罪名,使严重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受到刑法的制裁以增强其威慑力。最后,行政法律法规应强化工作人员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的原因,行政机关很容易收到公民相关的个人信息,所以强化行政人员对公民隐私的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对其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应予严惩。

4、加强行业自律和政府管理。由于网络信息的虚拟性,以法律法规的刚性去管理必然会影响到网络的顺利发展,所以,在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以政府的管理促成行业自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一方面,经营者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负有绝对的义务,其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收集者的告知义务,合法收集义务,依法使用义务和防范泄密义务。经营者应切实贯彻实施,即一旦违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样从制度上保证网络用户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建立一种真正的互信关系。另一方面,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构架促成市场自治和行业自律的主导型与服务型相结合起来的政府。从政府管理的性质和方式讲,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是管理而不是干预,是作为

一种内部力量,且是作为一种内部领导力量进行管理的,而不是从外部介入干预的,所以,政府重在引导,培育和规范,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看待中国的网络行业的,以网络的方式管理网络,从而实现科学的,经济的,互动的和可操作的管理,实现合法自律。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法律上加以确认和保护,在隐私权的保护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解决隐私权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一些司法解释,包括《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以上这些司法解释或者将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或者将隐私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利益,但都没有将隐私权与其他人格利相并列。在这种立法状况下,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就更谈不上了。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互通性,商家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心理以及公民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意识极为薄,种种原因都使得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日益扩张,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已刻不容缓。

国外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则框架,主要存在两种立法模式:一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模式,主要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如1995年10月24日欧盟议会通过的《欧盟个人资料保护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关于个人资料处理方面的规定。另一种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业界自律组织,制定行业准则来实现对网络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

我们应该在考虑本国国情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的立法经验和措施,努力形成我国网络立法的一般方式和规则。同时争取在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取得主动。想要达到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逐步进行。当务之急是以法律上明确隐私权的独立的人格全地位,制定《隐私权法》,既要加强对隐私权的传统法律保护,也要重视对信息时代下网络隐私权的调整。而眼下应当拟定相关条例、决定和司法解释,以填补我国网络隐私保护方面的空白,做到“有法可依”。

在网络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形形色色,给网民的学习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保护权利人和制止侵权者的呼声愈来愈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为此,研究预防、制止网络中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对策尤其显得紧迫和必要。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从如下方面去考虑:

(一)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完善法制法规

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需要国家的法制保护。就目前来看,已对隐私权进行明确法律规定的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爱尔兰、新西兰、英国、美国和我国的香港。

1.法律文件的出台

随着网络侵权行为的不断增加,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也不断出台。例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 这些法规和法律解释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网络行为,保护了公民在网络环境下的合法权利。但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现有的有关网络侵权方面的法律还有众多的不足,如网络侵权责任认定,超链接侵权责任认定,网络道德建设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8]

路漫漫其修远兮,法制法规仍然有着很大的缺口需要弥补,具体而言:

(1)必须在民法典中确立隐私权的独立权利的地位,使其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由于隐私权还没有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保护以及侵害隐私权的诉讼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法律制度。民法没有确认独立的隐私权的地位,网络隐私保护的立法依据就有所欠缺,在网络立法上规定的也比较笼统。

(2)建议制定比较完善的网络管理法规。目前针对网络上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章立法层次较低,大多数是分散的属于管理性质的行政规章。例如: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布恶意信息,冒用他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 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上述规定为保护网络隐私权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但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不便于具体的操作,也未专门涉及到网络隐私权的问题。

2.修改《民事诉讼法》,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

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电子证据的规定,而网络环境下侵害隐私权的证据是电子证据。修改《民事诉讼法》,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并明确在什么条件下电子证据才是证据。只有这样才会便于这类纠纷的解决,确保实体法的实施。同时也要加强判例的作用,建立一套动态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网络的飞速发展会出现一些全新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静止的、滞后的法律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判例会弥补成文法的某些不足。

网络是没有国界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仅能做的就是利用本国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公民,这是让它的公民在网络上最大程度减少受侵犯机率的唯一方式。[9]

(二)利用科技手段保护隐私权

为有效防止他人利用网络侵犯隐私权,除了法律手段外,使用技术手段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它将促使公民权利保护机制更加完善。笔者认为,应注重如下方面的工作:

1.网络服务器应加强登陆身份认证技术

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鉴别等技术,从而加强对资料访问的控制管理,有效防止网络攻击者利用破解软件轻易破解密码,盗取该网站用户资料。

2.网民自身应广泛使用加密技术

如通过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防止被非法复制和下载。

3.完善网络浏览服务

当消费者进入网站时,应当提醒消费者什么样的个人信息正在被收集,由消费者决定是否继续浏览该网站。[10]利用科技保护隐私权,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尤其需要计算机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对民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各种法律法规比较精通的法学学者、律师、司法人员。拥有这样一支专家型、律师型、网络管理型等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执行各类涉及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公民在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网民自身注重隐私权的保护

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还需网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使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提高自己上网工具的安全,对个人信息时刻注意保密,以保护个人隐私免遭他人侵犯。

1.针对使用暴力破解方式破解他人账号的网络攻击者

网络攻击者,常被称为“黑客”或者“骇客”。“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网民。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目前,通过网络使用的账号主要包括:聊天软件、邮箱、网上银行等等。目前,有些网民的聊天软件(如QQ)的账号往往被网络攻击者所盗,然后通过伪装为该用户,与其QQ好友聊天等方式,获取该用户信息或其QQ好友信息,从而侵犯了其隐私权,甚至利用其隐私信息获取银行存款,进行违法犯罪。

针对此类现象,用户应对自身各类账号的密码使用多种符号,包括数字、英文、标点符号等等,给暴力破解这种方式增加难度。

2.针对通过木马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攻击者

目前,许多木马病毒通过邮件传染,尽管几乎所有类型的邮箱都具有病毒安全扫描等多种功能,但建议邮箱用户在打开信件前仍应谨慎。

3.用户向网络提供个人信息时应谨慎,且勿轻易下载软件

赛门铁克公司曾建议说,职业介绍网站的用户注册时应谨慎填写个人信息,最好使用另外一个备用电子邮箱地址。2007年8月,世界最大职业中介网站Monster.com遭到黑客大规模攻击。黑客窃取在网站注册的数百万求职者个人信息,并用恶意程序攻击其中160多万求职者的电脑,向他们勒索钱财。[11]

其次,可向网站提供假信息。由于网络法制仍不完善,侵犯网民隐私权的网站大有所在,所以许多网民已经习惯胡乱键入邮箱地址和身份证号码。此举虽在目前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当今,欺骗并非值得提倡的手段。

(四)以德育治“网”,从根本上防止网络中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发生

目前网络道德教育方面一直被忽视,这无疑是网络管理的一大隐患。社会媒体、学校等各界,应当大力弘扬文明上网的道德品质,从根本上防止网络侵权的发生。

1.网络道德教育无疑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手段

由于网络诈骗犯罪需要一定的网络知识,因此往往青少年容易成为此类犯罪的主体。学校不仅需要将网络技巧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网上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网上世界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现实社会中既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

2.网络道德的舆论宣传

网络道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舆论宣传的一个紧迫课题。媒介应该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工作,尤其是网络媒介更应积极发挥作用。

网络媒介应把握网络宣传特点,发挥网络宣传优势,正确引导网民的上网行为。[12]进一步做好典型宣传工作,扶正祛邪。同时,要充分挖掘信息网络的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宣传教育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使网络宣传发挥比传统宣传更大的功效。例如,利用网站开设网络德育专题,发布公益广告,等等。

3.网站媒介工作者自身应遵守职业道德,“做好把关人”

首先,对新闻的发布应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时常有网络公司的记者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将明星甚至平民的个人隐私发布到网上,扰乱了被侵权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精神伤害。

其次,不得利用网民的隐私赚取“不义之财”。网站在浏览者注册前都会出示一份合同条款,其中规定了网站在搜集了你的资料后的权利义务。这看似尊重个人自由的“同意”和“不同意”选项却是无可选择的,甚至被承诺予以“保密”的项目可能当天就被转手给此网站以外的人。在欧美,网络公司倒闭前将所掌握的用户资料拍卖给其余网络公司的事也屡见不鲜。[13]就算逃过了cookies文件的陷阱,网上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都有可能被他人劫持被拿作他用。

第四篇: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隐患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达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安全检查工作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将使安全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在安全检查效果上大打折扣。表现在:

一、安全检查人员自身不注重安全,进入危险作业场所不按现场规定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比如进入化工车间不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一旦现场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将会造成安全检查人员化学灼伤或中毒,甚至发生死亡事故。

二、安全检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到现场后只能发现一些皮毛的东西,比如:现场脏乱差等,对生产现场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三、安全检查时间安排不足,由于时间的关系,检查人员到现场只是一走而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检查,很难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

四、为了检查而检查。根据上级要求或制度的要求或领导的安排,不得不到现场安全检查,抱着完成检查任务的态度到现场检查。到现场随便看看后,回来写个简单的报告或者向领导汇报未发现问题就算交差。

五、安排式的检查。比如在开展安全检查之前检查人员事先与被检查单位沟通确定检查时间后再开展安全检查。这样给了被检查单位应付安全检查搞突击整改的时间。等到检查人员到现场时能够发现的问题就很少了,一旦检查人员撤离后,就又马上恢复到了原来的没检查时的状态。实际问题和安全隐患却依然存在。

六、检查频次过高。有的企业安排安全检查人员每日或每周进行巡检,这样检查出的问题没有给被检查单位和有关整改责任部门足够的整改时间,导致能立即整改的小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每日去现场跟踪验证,整改进度也不明显。这样发现不了新的问题,检查报告和检查记录也是千篇一律。

七、安全检查人员只注重检查,不注重对隐患整改措施的跟踪、落实和验证。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后告知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以后,就没有下文了。被检查单位是否落实了整改措施,整改进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无人跟踪和验证。

八、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整改或整改不彻底。有些问题和隐患,比如发现了“三违”行为,“三违”行为当事人当时能够立即进行整改。但是隔断时间再去检查,依然还会发现同样的“三违”行为,造成隐患整改不彻底,治标没有治本。同样的问题反反复复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受隐患整改资金不足的限制,对于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一时不能得到整改,造成隐患长期存在,随时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由于安全检查存在以上问题,经常出现这样的结果:检查人员前脚离开,被检查单位后脚就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丝毫不给安全检查人员面子,还怪被检查单位给检查人员上眼药。

为确保安全检查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安全检查人员应按照现场安全生产特点统一着装,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对安全检查人员的资质事先要进行确认,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专家库。确保安全检查人员是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对不具备安全检查资质的人员不能滥竽充数。

三、可结合被检查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既不局限于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又不脱离安全检查表的内容。从而避免漏掉重要的安全检查内容,又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发现新的问题。

四、要根据被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对于危险性较大,问题较多的部位要重点检查安排足够的检查时间。

五、实行安全检查负责制。对于现场存在的明显重大问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没有检查出来,事后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对安全检查人员进行问责。

六、可以采取“飞检”的形式进行安全检查,即安全检查人员事先不告知被检查单位检查部位和检查内容,以便于掌握真实的现场安全现状,发现更多的现场安全问题。

七、对安全隐患实行闭环管理。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给予被检查单位足够的整改时间,定期跟踪隐患整改进度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直至隐患得到彻底整改和消除。

八、对于隐患整改过程中反复存在的问题,要分析此种现象反复发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而不是纠正,使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整改。比如员工发生“三违”行为,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劳保用品穿戴不舒服就要更换更好的劳动防护用品等。

总之,只有将安全检查工作做实,落实安全检查对策和措施,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第五篇: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申报人:XXX

申报专业:用电检查员 申报等级:技师(二级)

所在单位:国网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 申报时间:2016年5月

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XXX 单位: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

摘要:电力营销工作既关系着供电的质量,更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存亡。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又在营销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用电检查专业的工作内容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会对计量管理、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目前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用电检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策,促进公司用电检查工作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关键词:窃电;装表;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对我们的电力企业来说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电力营销已成为供电企业生产经营较关键的环节,做好电力营销工作。既关系着供电的质量,更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存亡,而用电检查在购销电能销售过程中起着称的特殊作用,涉及到购销双方的经济利益,为了准确计量产、供、销各个环节中流通的电能量,因此用电检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用电检查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切身利益。然而在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实际中,却经常存在的产权电能表更换纠纷问题突出、电能表错误接线、窃电等问题,影响着公司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用电检查管理,分析用电检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供电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产权纠纷问题突出

根据《供电营业规则》要求,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但由于客户对供电企业电能表产权不明确,致使供用电双方产权纠纷增多,95598电话产权维护投诉案件不断上升。在供电事故抢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非供电公司产权的设备故障、如果现场经排查后认定为非供电公司的设备而不进行修理,故障无法排除,将极易引发急迫恢复用电的百姓质疑、甚至直接导致围堵、谩骂等严重舆情事件。如果供电公司越责进行维修,将更加助长设备产权方疏于管理,减少设备运维投资的行为,同时也使供电公司的抢修运维成本大大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使非责任单位的供电公司背负上设备再次故障的责任。2.2电能表更换纠纷问题增多

表计计量故障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切身利益。随着农村电力体制的改革和城乡电网的改造,电能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用户数量的大大增加,特别是卡表改造以后,增加了电能计量管理的难度。许多客户到营业厅来反应他们的表计要比改造以前的表计走的快、电费要比以前付得多。要求对表计进行校验与鉴定。或者怀疑有窃电、漏电情况。供电部门对表计进行校验与鉴定后客户仍然不相信鉴定结果。还有情况是供电部门将其电能表更换,但经常发现办理完故障电能表后,隔一段事件有些客户前来咨询,对故障原因、退补电能量等方面有疑虑,甚至不满。供电所的业务人员只好将该客户故障电能表业务档案搬出来向客户解释,很不直观,客户有时仅是勉强接受。2.3窃电现象频发

客户按时交纳电费是国家法律规定,供电部门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的电价和计量装置的记录按时收取电费。而根据对线损率升高以及零度卡片增多现象的分析,在当前的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客户通过许多投机手段窃电,窃电的方式由原始的擅自在供电企业设施窃电、越表用电、更换互感器铭牌等方式发展到目前的智能化窃电:安装所谓“节能器”,小型遥控装置控制电表的走停。这一系列的窃电行为,不仅扰乱了我国电力的正常秩序,加剧了电能与电费的损失,给国家以及电力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窃电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危害,造成变压器、线路损坏导致大面积停电,甚至发生民事纠纷、火灾,影响社会稳定。2.4接线故障

由于装表接电人员经常会认为单相电能表接线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将相线和零线接反的现象常有发生,致使电表不走,给用户窃电提供了方便,也容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在三相四线制接线中将中性线与任意一相反接,致使电压线圈烧毁,表计错计电量。2.5用电检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工作疲于程式化。目前各班组结构性缺员情况非常严重,多数职工均是临时调整其他岗位工作人员,相关业务技能培训更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导致用电检查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动手能力差,缺乏判断分析检查错误接线的能力。同时几年来的卡表改造工程业务量大且繁琐,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长导致精神疲劳,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错误接线故障时有发生,加剧了供电企业电能与电费的损失。

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处理对策 3.1、处理产权纠纷问题

电力设施产权分界点在供用电合同中占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它是区分电力设施产权归属的基点,也是确定电力设施产权所有者法律责任的分水岭,确定供用电合同履行地点的法律依据,也是供电企业判断事故处理点的法律依据。

加强向设备产权方责任的告知和宣传。对于客户设备疏于管理,缺少设备运维投资的情况,供电公司有能力也有义务向客户告知,但是确无法强令其整改。对于这种问题供电公司首先应该积极教导用户,和他们讲述由于设备隐患带来事故的危害,做到通知到位。如果用户就是不改,或根本无能力改,供电公司应该留下已经尽力告知的证据。例如存档用户签字的《用户设备隐患通知书》,这样在用户在供电方面发生问题后供电公司就有证据证明供电公司已经告知过用户,责任就不在电力公司了。对于包含居民的高压自管用户,供电公司可以针对每个小区制作一批宣传海报,海报上以示意图和实景图的方式明确供电公司与物业或开发商的产权责任划分,并要求物业或开发商留下他们的报修电话,在小区的公示栏、单元门处等明显位置进行张贴告知,引导客户在处理非供电公司产权设备故障时找相应的产权方。3.2防窃电措施

要想控制窃电行为,首先要强化装表接电业务管理工作。防止窃电不仅要从人入手,还要关注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建设。

装设电压失压记录仪;安装在35kV、10kV及以下用户处的计量装置,应配置全国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未配置计量柜的,其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加封印。

根据用户的计量方式,使用计量柜或计量箱。加强箱门的防撬,箱门使用防窃铝封,配置防盗锁。防撬铅封使用应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办法,铅封为校表专用,链接电能表的电压线赢在计量箱内引接,进表导线裸露部分必须插入接线盒内,使表孔不留缝隙,防止客户短接电能表窃电。并对电能表的联合接线盒、端子牌、计量箱、柜、外壳等进行加封,确保有一次性专用编号登记使用,铅封为用电检查专用。严格禁止客户擅自开启供电企业供电设施铅封。明令禁止供电企业工作人员与客户勾结,流失计量柜或计量箱锁或钥匙。

加强《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营造良好的反窃电舆论环境,广泛宣传窃电的社会危害性,利用新闻媒体对所查处的窃电案件进行报道,弘扬正气,使窃电者警醒,在社会上形成威慑力,使反窃电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提高用电检查人员优质服务水平,加故障分析能力

用电检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为电力用户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其工作能力,不仅会影响电力公司的服务形象和客我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同时,也为营销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应依据营销工作的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备合适的人员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用电检查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明确每个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用电检查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明确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们能够在出现的突发事故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保障装表节电工作标准、安全有效。鉴于用电检查工作的复杂性,应加强用电检查的技术培训。根据用电检查的实际环境以及人员岗位配置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应该加大对用电检查培训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用电检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优秀的员工要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激发工作热情,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性强、素质高的用电检查队伍。对三相三线计量客户,可以采用抽中相法,把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相断开,若表计转数或脉冲数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表计正常,否则,接线有错误。

对于三相四线计量客户,可以采用短路试验法,把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A相断开,若表计转数或脉冲数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表计正常,否则,接线有错误;若表计转数或脉冲数不变或不闪,说明A相电流或电压开路,另两相一相正确,一相电流反接。若表计转数或脉冲数变快,说明A相电流反接。结束语

本文观点是基于应用层面提出的,是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着用户用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决定着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分析遇到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举措,才能确保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以促进我国电网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吴安岚.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方法探讨[J].电网与仪表,2004,(4).[2]《供电营业规则》

[3]张巨辉.窃电与反窃电[J].2006,(2).

下载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放射检查中身体隐私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

    [键入文字]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2011年04月16日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为响应全球绿色环保,珍惜人类仅剩的家园,国家政府号召各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从目前天然林保护取得的效果看,这项工程......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城市形象的塑造,关键是规划,如何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应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当务之急......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用地管理无序 1、耕地管理不规范。一是侵占耕地。农民建房,建窑厂、猪厂、果园、坟墓,乱挖鱼塘,乱建水库,退耕还林占用耕......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北京市热力集团为例 一、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一)绩效考核的含义 绩效考核又称为绩效评估,是指考评主体针对企业中的每个员工所承担职务职......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和实现基础,离开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便成了一个空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依法行政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

    浅析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土地使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管理使用的对策和建议。......

    集体合同推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集体合同推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