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1:3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第一篇: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时近年尾,又一轮年终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始了。作为发现隐患,堵塞漏洞,强化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肯定地说,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还会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在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投资力度等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检查质量。

一、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措施,通过安全检查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宣传、警示、教育、禁绝的作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安全检查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安全生产的运行过程来看,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构成了一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整链条,缺一不可。作为安全工作中计划和部署的有效反馈手段,没有安全检查,所有的计划和部署将可能得不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作为总结和评比的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没有检查,总结和评比将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同时缺少检查这一环节,安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之间就要断裂和脱节,形不成整体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也同样无法落实。

2、安全检查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相关法律不断完善,责任划分日益具体,惩罚和治裁的措施愈来愈严格,制度执行越来越认真,安全生产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落实、难落实、假落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高,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安全责任难以履行,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等等,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而上级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大检查,则能督促各级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有力地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认真消除种种弊病。

3、安全检查是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主要方式。不论是上级还是本单位内部进行的安全检查,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险的根本原因,监督危害的控制情况(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制定的相应的整改措施或正确的技术程序等),从而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达到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同时,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引起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和促进作用,这也是其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二、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搞急功近利的突击应付行动(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应对上级的检查上)。在我们黄河系统,每年的上级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都有一定的时间性,大都集中在年初、半年、年终或汛前、入冬等特殊时间。摸清了这一规律后,有的基层单位就形成了紧—松—紧的安全生产工作状态,接近安检时,突击应付:单位从上到下都行动起来,领导高度重视,人员热情高涨,宣传教育氛围浓厚,制度执行一丝不苟,日常工作有板有眼,档案材料完整规范。等检查结束后,又恢复常态,一切如旧。要知道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时之功,而在于日常监管之效。日积月累,形成一种长效地安全管理机制,只有长抓,常抓,才能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工作安全、人员安全。

2、安全生产检查中的形式主义(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本单位进行的自查中)。这种现象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认为安全检查都是老一套,自认为各项制度已制定,资金已投入,工作正常运行,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动用人力再做安全检查,因此对安全生产检查只做表面文章,由于领导不重视,就形成了工作上不深入,行动上不落实,甚至于出现了以会议代替检查,以文件贯彻检查,的现象,通过“开开会议,念念文件,写篇总结,报个材料”和上级玩起了文字和数字游戏。殊不知,工作处在运行的状态,各种因素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设备的运行是否良好,气候条件、人员的身体情况、思想情况等,都是到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经常对工作进行各种或大或小的安全检查,保证生产时常处于安全监管状态,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个别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目前黄河正处于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为增强单位的综合竞争势力,各个单位相继增添了不少新型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机械化程度高,只有那些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和使用,而现在很多基层的安全人员,都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连正常的工作原理、运行程序、操作步骤都搞不清,就谈不上对这些设备进行安检监控了。这些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则只能是“走走看看,跟着转转”,丝毫起不到安全检查的作用。

4、安全检查不能有始有终。众所周知,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查找生产和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违章行为,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但是一些单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检查开展过后,也汇报了,也总结了,问题也查出来了,却以缺乏整改资金或改整改难度太大为等为借口,既不安排专项整改资金,也不明确专人负责整改,久拖不改,以至于有些单位的领导甚至产生了检查是检查,整改是整改的错误思想。也有一些单位,虽然安排了人员负责,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对安全隐患整改不能建立起相应的跟踪、检查、落实和奖惩责任制度,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致使隐患整改拖拖拉拉,不彻底、不完全,从而违背了安全检查初衷。

三、提高安全检查质量,促进安全生产

1、加强宣传,提高领导重视程度。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辩证地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性,要将安全生产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领导班子要常提醒、常过问、常检查、常督促,要坚决杜绝 “轻描谈写地宣传安全,无关紧要地布置安全,不痛不痒地评比安全,拖拖拉拉地整改安全”种种现象的发生,要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各种安全法规、政策,真正地将安全生产放到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狠抓落实、抓宣传、抓整改,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同时要层层发动,营造声势,要不降低标准,不放松要求,不走过场,不折不扣地将检查落到实处,使安全检查深入、达到实效。

2、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方案。要克服安全检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目标,无计划,无措施,随走随查等问题,使安全检查达到标准化、具体化、深入化,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方案,要将工作内容、重点地区、人员的搭配及方法要求等都要详细列明。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分门别类一一登记在册,同时要将发现隐患日期、参检人员姓名、隐患部位、负责部门、负责人、临时处置措施、处置措施完成期限、临时负责人等详细记录下来。安全检查完毕后,要迅速将检查情况形成材料汇报,及时汇总、上报,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对已经形成的整改意见,要迅速整改落实,并监督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3、提高安检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一个合格安全人员,笔者认为,不但需要工作热情,有高度责任感,还要具备丰富而广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不会充当工作中的外行。因此要根据单位机械的配置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以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业水平,使其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所学知识做好安全工作。安全人员也要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种安全专业知识,以不断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同时,各级部门在选择安全检查人员时,要根据检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吸收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这也是提高安全检查质量的一个有效办法。

4、建立隐患整改跟踪运行机制。发现问题、找出隐患并不是安全检查的最终目的,检查的最终目的是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因此,不管要上级检查还是本部门组织的自查,都要将问题的解决和隐患的整改作为一项比检查更重要的活动来对待,对于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制定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隐患整改方案,投入整改资金,落实整改措施,并不定期检查整改的进度,以确保如期完工。在此基础上,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对那些工作进展慢,效果一般化、安全隐患整改并因此造成事故的都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安全生产中重复发生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制定长效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一整到底,长期长效。

第二篇: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共)

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今天通过检查了这几个单位,查看了现场,听取了汇报,我个人感触很深,安检部门在全市安全工作中做的很扎实,也很细致,对安全生产法落实的也很到位,实实在在地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为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我平时所看到的安全生产方面,我个人感觉还存在不少隐患苗头,还存在一些漏洞。强化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肯定地说,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还会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在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投资力度等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检查质量。

一、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措施,通过安全检查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宣传、警示、教育、禁绝的作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安全检查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安全生产的运行过程来看,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构成了一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整链条,缺一不可。作为安全工作中计划和部署的有效反馈手段,没有安全检查,所有的计划和部署将可能得不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作为总结和评比的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没有检查,总结和评比将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同时缺少检查这一环节,安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之间就要断裂和脱节,形不成整体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也同样无法落实。

2、安全检查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相关法律不断完善,责任划分日益具体,惩罚和治裁的措施愈来愈严格,制度执行越来越认真,安全生产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落实、难落实、假落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高,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安全责任难以履行,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等等,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而上级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大检查,则能督促各级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有力地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认真消除种种弊病。

3、安全检查是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主要方式。不论是上级还是本单位内部进行的安全检查,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险的根本原因,监督危害的控制情况(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制定的相应的整改措施或正确的技术程序等),从而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达到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同时,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引起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和促进作用,这也是其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二、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搞急功近利的突击应付行动(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应对上级的检查上)。在我们黄河系统,每年的上级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都有一定的时间性,大都集中在年初、半年、年终或汛前、入冬等特殊时间。摸清了这一规律后,有的基层单位就形成了紧—松—紧的安全生产工作状态,接近安检

时,突击应付:单位从上到下都行动起来,领导高度重视,人员热情高涨,宣传教育氛围浓厚,制度执行一丝不苟,日常工作有板有眼,档案材料完整规范。等检查结束后,又恢复常态,一切如旧。要知道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时之功,而在于日常监管之效。日积月累,形成一种长效地安全管理机制,只有长抓,常抓,才能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工作安全、人员安全。

2、安全生产检查中的形式主义(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本单位进行的自查中)。这种现象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认为安全检查都是老一套,自认为各项制度已制定,资金已投入,工作正常运行,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动用人力再做安全检查,因此对安全生产检查只做表面文章,由于领导不重视,就形成了工作上不深入,行动上不落实,甚至于出现了以会议代替检查,以文件贯彻检查,的现象,通过“开开会议,念念文件,写篇总结,报个材料”和上级玩起了文字和数字游戏。殊不知,工作处在运行的状态,各种因素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设备的运行是否良好,气候条件、人员的身体情况、思想情况等,都是到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经常对工作进行各种或大或小的安全检查,保证生产时常处于安全监管状态,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第三篇: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隐患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达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安全检查工作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将使安全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在安全检查效果上大打折扣。表现在:

一、安全检查人员自身不注重安全,进入危险作业场所不按现场规定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比如进入化工车间不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一旦现场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将会造成安全检查人员化学灼伤或中毒,甚至发生死亡事故。

二、安全检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到现场后只能发现一些皮毛的东西,比如:现场脏乱差等,对生产现场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三、安全检查时间安排不足,由于时间的关系,检查人员到现场只是一走而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检查,很难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

四、为了检查而检查。根据上级要求或制度的要求或领导的安排,不得不到现场安全检查,抱着完成检查任务的态度到现场检查。到现场随便看看后,回来写个简单的报告或者向领导汇报未发现问题就算交差。

五、安排式的检查。比如在开展安全检查之前检查人员事先与被检查单位沟通确定检查时间后再开展安全检查。这样给了被检查单位应付安全检查搞突击整改的时间。等到检查人员到现场时能够发现的问题就很少了,一旦检查人员撤离后,就又马上恢复到了原来的没检查时的状态。实际问题和安全隐患却依然存在。

六、检查频次过高。有的企业安排安全检查人员每日或每周进行巡检,这样检查出的问题没有给被检查单位和有关整改责任部门足够的整改时间,导致能立即整改的小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每日去现场跟踪验证,整改进度也不明显。这样发现不了新的问题,检查报告和检查记录也是千篇一律。

七、安全检查人员只注重检查,不注重对隐患整改措施的跟踪、落实和验证。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后告知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以后,就没有下文了。被检查单位是否落实了整改措施,整改进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无人跟踪和验证。

八、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整改或整改不彻底。有些问题和隐患,比如发现了“三违”行为,“三违”行为当事人当时能够立即进行整改。但是隔断时间再去检查,依然还会发现同样的“三违”行为,造成隐患整改不彻底,治标没有治本。同样的问题反反复复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受隐患整改资金不足的限制,对于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一时不能得到整改,造成隐患长期存在,随时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由于安全检查存在以上问题,经常出现这样的结果:检查人员前脚离开,被检查单位后脚就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丝毫不给安全检查人员面子,还怪被检查单位给检查人员上眼药。

为确保安全检查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安全检查人员应按照现场安全生产特点统一着装,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对安全检查人员的资质事先要进行确认,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专家库。确保安全检查人员是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对不具备安全检查资质的人员不能滥竽充数。

三、可结合被检查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既不局限于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又不脱离安全检查表的内容。从而避免漏掉重要的安全检查内容,又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发现新的问题。

四、要根据被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对于危险性较大,问题较多的部位要重点检查安排足够的检查时间。

五、实行安全检查负责制。对于现场存在的明显重大问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没有检查出来,事后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对安全检查人员进行问责。

六、可以采取“飞检”的形式进行安全检查,即安全检查人员事先不告知被检查单位检查部位和检查内容,以便于掌握真实的现场安全现状,发现更多的现场安全问题。

七、对安全隐患实行闭环管理。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给予被检查单位足够的整改时间,定期跟踪隐患整改进度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直至隐患得到彻底整改和消除。

八、对于隐患整改过程中反复存在的问题,要分析此种现象反复发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而不是纠正,使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整改。比如员工发生“三违”行为,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劳保用品穿戴不舒服就要更换更好的劳动防护用品等。

总之,只有将安全检查工作做实,落实安全检查对策和措施,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第四篇:浅析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历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及村级组织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各类渔业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区稳定的大局。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事故,降低损失,切实保护好渔民利益,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渔业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渔业为例,笔者对近几年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作了分析,不难找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管理谈些粗浅看法,希望此文能对做好渔业安全工作尽微薄之力。

一、主要问题

温岭市石塘镇现有捕捞渔船1600余艘,渔业运输船182艘。几年来,由于上下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该镇的海上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死亡人数)总的呈逐年下降趋势。有资料为证,2002年死亡75人,2003年死亡72人,2004年死亡72人,2005年死亡67人,2006年死亡39人,2007年死亡49人(其中一起就16人),今年1-6月死亡12人。几年来,船只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海洋生产死亡人数在逐年减少。但由于石塘镇渔船数量多,总量有1800艘;生产区域大,北到韩国的济洲岛,南到台湾海峡;作业类型多,有单拖、双拖、流网、涨网、灯光围网等;且船只分散,并受海洋气候、水产资源等各项环境因素制约,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船主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由于水产资源的衰退,生产成本的提高,部分船主受经济利益驱动,渔业辅助船超载,就会造成船翻人亡的重大事故。如2007年12月6日一艘渔业辅助船超载,造成船沉16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还有渔业生产船超航区、抗风力作业。遇上恶劣海况,船只左右摇摆,头颠尾翘,船员站立不稳容易掉入海中,葬身大海。据近6年统计数字,在生产过程中因风浪掉入海中死亡的占47%。

二是渔民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由于船只的盲目发展,海洋渔业劳力极其短缺,大量雇用外地劳力。石塘镇渔船约60%多是内陆临时雇佣人员,一部分人没有经过基本技能培训,脱了鞋子就上了船,成为渔民,不能适应船上生产作业,遇有风浪稍有不慎就掉入海中,或者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在生产作业中,不穿救生衣、不戴安全帽,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死亡人数中,根据连续6年的统计数字,外地人占70%,被渔绳、弹沟、钢丝绳等捕捞工具击中而死亡的占28%。

三是渔船安全科技装备缺乏。随着渔船吨位和功率的不断增大,渔业生产中的一些先进科技产品也得到了应用,如高频单边带、雷达卫星导航等,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可以为渔船安全服务的产品没有得到应用和开发,如卫星定位通讯系统、船只防碰撞、船仓硫化氢报警器等。

四是渔业管理体制不顺。渔业管理体制不同于农业,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属集体所有,而渔业的所有生产资料都是私人投入属私人所有,因此,集体组织很难驾驭。虽然这些船只户口都在村组织名下,名义上由村级组织管理,但村级组织只能提供一些帐务、做证等服务,从法律层面,在管理上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又因海洋渔业的特殊性,分散流动作业,虽然政府明确由村级组织管理渔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但实际上很难管理。即使本村渔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负不了什么法律责任,况且还存在一些船户分离的情况,很难使安全管理到位。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我市先天缺乏天然的避风良港,自古以来避风大部分渔船主要集中在松门的礁山和东海塘,有一部分在路桥的金清港和宁波的象山港、舟山的沈家门港等地。随着工业的发展、用地的紧张,本地的这些天然良港有的被围垦,有的被造船厂所占,渔船避风空间缩小,一旦遇上台风在当地登陆,后果不堪设想。如在今年的6月7日晚上,仅是一场狂风,石塘港内就有好多渔船移锚,其中2艘搁浅,一艘沉没,幸亏没有人员伤亡。同时,我市也没有自己象样的海上救助船只,由于海洋渔业投入不足,一旦发生事故,叫天天不应,叫海海不灵,眼巴巴等死。

二、对策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渔民安全意识。要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以对国家和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贯彻工作,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抓住每年的春节和伏季休渔时间,大力普及渔业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渔民实行“编组生产,结伴航行、同进同出、相互照应”的互助互救安全措施;告诫渔民捕捞作业时要穿好救生衣,戴上安全帽,夜间航行要有专人瞭望;宣传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典型和经验,曝光忽视安全生产、发生重大事故的典型事例。同时,对在生产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决不手软。加大安全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成本和代价,切实扭转一些渔民要钱不要命的思想,尽力遏制主观上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不断完善渔业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制度的落实。实践证明,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预防关键是抓好安全制度的落实。一是安全目标管理制度。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行动上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二是编组生产、进出港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可互相照应,这是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措施。三是渔船安全员制度。每艘渔船必须有一名安全员,要明确安全员职责,落实岗位津贴。在生产作业和航行途中,由安全员负责船上的安全工作,配合船老大做好生产指挥和航行瞭望,发现违反操作规程或船员开小差的,及时提醒和纠正,避免事故的发生。四是进出港签证制度。渔船进出港必须到渔政执法单位办理签证手续,接受渔业执法人员的检查和教育。五是教育培训制度。当地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每年要制定培训教育计划,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六是通讯联络制度。渔船应定时主动与村级组织或公司联系,按时汇报海况和生产地点等情况。

七是生产事故报告制度。渔船一旦发生各种生产事故,要及时逐级上报。八是安全生产台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和生产单位都要建立安全生产台帐,及时记录各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便于接受上级的检查和责任的认定。九是渔业生产安全预案。要制订海上生产安全包括防台抗台应急预案,在制订预案时,应尽量把问题想得复杂点,方案做得完美点,但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以把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为目标。

3、搞好渔船公司化运作,理顺渔船管理体制。随着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深化和发展,渔业生产体制也由集体经营转变为联户、个体经营,生产方式由集体组织转变为分散自由作业。虽然海洋渔业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与农业一样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渔船安全管理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是老一套做法,只是在管理手段上村民委员会组织与船主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别无其他手段。由于渔船是联户或个体生产经营,与村集体没有多少利害关系,且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也无权管理属于村民个人所有的资产和生产经营方式,因此,村级安全生产管理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渔船安全生产管理主体应是渔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为了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法律已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实行公司化管理是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公司法》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生产单位要组建渔业捕捞公司,管理本单位的渔业生产及安全工作,理顺关系,依法实行法人管理。组建公司时要处理好与村组织的关系,并尊重渔民的意愿,引导渔民尽量属地(村)组建,有利于管理,形成当地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公司——生产单位层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关系顺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建公司既可以依法实行对渔船的生产经营及安全的管理,又可以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活动。要因地制宜,尽快落实组建工作。

4、加大科技投入,落实“科技兴安”。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渔民思想工作,防止目前渔业生产差、无效益,渔民不愿在安全生产成本上的更多投入而产生抵触情绪。借鉴外地科技在渔业安全方面中的应用经验,尽快引进渔船卫星定位通讯系统、渔船防碰撞等安全装置,与科研单位挂钩,研发船仓硫化氢报警器。要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和促进渔船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以技术创新来改善渔船安全技术落后的状况,用科技进步促进渔业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伤亡事故。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为渔民及时提供安全技术信息,加大安全装备的引进,以提高渔船安全科技化程度,落实“科技兴安”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各方重视,加快标准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渔港是沿海渔区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渔业安全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渔民的“生命港”。我市沿海又是台风的重灾区,每年均受到台风的边缘和直接影响,如没有可供渔船就近避风的渔港,渔民的生命财产将得不到确切的安全保障。标准渔港建设已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已下发浙政发〔2007〕14号《关于加快标准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10年左右,力争达到全省95%以上海洋捕捞渔船能够就近安全避风的目标。我们要正视渔港建设现状,认真按照浙江省政府的要求,各方重视,筹集资金,组织实施,加快建设进度,使渔民早日实现就近避风的梦想。同时,还要争取省财政补助,建造

一艘抗风力、大功率的能适应用于海上救助的船只。(尚小正)

近几年,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上的扭转。从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压减捕捞能力、推行渔民转产转业以及相应的补贴政策还要继续下去。因而,对渔业补贴政策做出恰当的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渔业补贴的含义近年来,渔业补贴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热门话题。

第五篇:我国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

***、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本届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全国安全生产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一)2003年以来事故总量开始下降,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逐年趋好。

(二)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事故逐年下降,2006年下降幅度较大。

(三)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2006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

(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发生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垮塌、山东省新泰市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河岸决口引发溃水淹井、山东省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铝母线铸造分厂铝水外溢等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严重损失。这些事故说明,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监管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还存在薄弱环节,预警机制很不健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一些相对指标还比较落后,一些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现状尚未扭转。其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二是一些地方安全监管力度层层衰减。三是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在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我们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方面要看到成绩,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认清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

安全生产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周期。研究表明,安全状况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可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达到高峰并逐步得到控制;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业化时代,事故稳中有降,死亡人数很少。

安全生产的这种阶段性特点,揭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快速增长的特定区间时,生产安全事故也相应地较快上升,并在一个时期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但“易发”并不必然等于事故高发、频发。

我国安全生产具有政治、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以取长补短、后来居上。

2004年初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第二阶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依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要求,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规定“十一五”期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35%,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5%,这两大目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纳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三、指导支撑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体系

(一)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

总书记在**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这些都构成了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框架:

一是“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

二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三是“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

四是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五是用科技教育引领支撑安全生产。

六是依靠人民群众,形成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机制。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2002年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开始步入法制轨道。此外在《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十余部专门法律中,都有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国务院相继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近百部行政法规。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

(三)以12项治本之策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政策体系

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决定:从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安全监管及应急体制等12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政策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50多部具体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四)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4类、27个具体指标构成。

(五)**和地方相结合、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互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国家层面上的安全管理职责格局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

在地方层面,到2006年底,各省(区市)、各市(地)以及92%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已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全国共有监管人员约5.5万人。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以及“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四、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落实年:就是要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把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近年来***、国务院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已经做出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攻坚年:就是要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深入开展各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加快解决重点行业领域影响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的难点问题。

五、加强安全生产的对策

(一)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

要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继续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教育各级干部,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摆正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安全工作绩效作为评价政府和企业工作、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各级领导直到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重视安全生产的高度责任心,促使“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真正落实到位。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生产经营者。

(二)狠抓煤矿安全这个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两大突出问题:一个是瓦斯灾害严重、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另一个就是小煤矿过多过滥、非法违法屡禁不止。针对这两大问题,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了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通过严格煤矿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厉行整顿关闭,全国第一阶段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5931处,第二阶段把关闭对象延伸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16种矿井,计划关闭2652处,目前已基本关闭到位。

(三)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在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既是安全生产“落实年”、“攻坚年”的具体措施,也是为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既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反弹的断然措施,也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提高企业安全保障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建立长效机制之策;既是一项集中开展的专项行动,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常抓不懈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排查事故隐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不留死角。对典型事故要深入剖析,举一反三,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紧紧盯住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单位,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突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退出的要坚决退出,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

(四)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防范处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要加强预案工作,抓紧建立覆盖所有企业和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搞好培训演练,落实预案责任和防范措施;加强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建设;规范事故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处理,提高应急能力和事故处置效率;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加强水害事故防范,配足抢险救灾所需设备和物资。七要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各种预案都要一目了然,具体管用,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可*作性。八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事故。

(五)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进一步理顺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行业管理的职责关系。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鼓励各地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安全监管机构延伸到乡镇农村、城镇工业园区和街道,建立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提高履职能力,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廉洁执法,树立和维护良好的队伍形象。

(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安全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各行业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

下载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生产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做好杨公庙乡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姓名:宋潇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律硕士 指导教师:孙利 2010-10 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内容、依据和程序,在大量查阅安全生 产行政执法资料和一线安全生......

    关于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汇报(五篇模版)

    晋江市汽车修理厂 关于2017年信誉考核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 问题整改情况汇报 晋江市运输管理所: 根据编号:晋交运车维检[2017] 号《2017年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货车非法改装......

    2009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安全检查存在问题为推动“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和各项经营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2009年12月8日省公司安全检查组对三......

    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落实措施及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沙洋县纪委党风廉政室 几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和党政“一把手”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文......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

    浅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全国各地随着市、县、乡镇三级安全监察执法网络逐步建立,行政执法工作迫切地摆在各级安监组织面前。各地虽然对安全生产行政执......

    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于洪军社会安全保障,是人民的生命财产正常存在的最基本条件,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是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