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改革意见建议

时间:2019-05-13 17: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察改革意见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察改革意见建议》。

第一篇:检察改革意见建议

四、健全完善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健全完善检察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应紧紧围绕中央11号文件精神和《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以有利于履行检察职责为标准,以实现职业保障法制化、多样化、合理化为目标,认真改革,扎实推进,既要符合检察工作的发展需要,又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既要体现出检察官的职业特性需求,又要考虑到目前的社会现状;既要内容全面、细致、到位,又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使执行操作深化、细化、具体化,便于开展工作。

(一)建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科学规范检察官职位,将检察人员按照不同职位层次进行管理,明确规定职位的工作职责及担任该职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健全分类管理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畅通检察人员竞争、保障渠道,建立严格的检察人员准入、晋升、考评、保障等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办案机制。一是职业独立,检察官与其他国家官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转任。二是检察官职务独立,检察官具有行使检察权的权限,检察官职务独立允许并要求检察官在履行职务时保持独立性,逐步健全和完善主诉(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违法办案责任追究制度、检察官业务监督制度、检察官的惩戒制度和培训制度等,对检察人员的职业保障严格依法进行。

(二)建立单独的检察人员职数比例

检察人员在公务员序列中属司法类公务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进入检察官序列,既要求通过公务员考试,又要求通过司法考试,对检察人员的素质要求明显高于一般公务员。同时,检察人员的工作岗位比较固定,虽然有一定流动,但基本上局限于检察系统之内,因此检察人员的梯队更新主要从系统内部产生,由此人员储备显得极为重要。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刑事案件、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数量逐年上升,近几年大部分检察机关办案数量与恢复重建时相比已经翻了几番。特别是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给检察机关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使检察机关的工作量日益加大,但检察人员增加的速度却远远低于检察工作量的上升速度,绝大部分检察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因此,应在科学分析、参照各地人口、经济发展状况、检察工作量等因

素的基础上,建立适当高于一般公务员的独立的检察人员职数比例。

(三)建立单独的检察官职务序列和单独的检察官工资序列 检察人员属于特殊公务员,应建立区别于一般公务员的、独立的职务序列和工资、待遇标准。一是法律的明确授权。《公务员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条规定从法律层面上为制定检察人员特殊职数比例和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标准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宪法》规定了我国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等组成,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处于同一位阶,所以不能单纯的将检察机关等同于行政机关的组成部门(局、委、办等),当然也就不能将检察人员等同于行政机关组成部门的普通公务员。三是检察工作的特殊性质。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检察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依法提起国家公诉,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进行监督,依法查办职务犯罪。要提高法律监督、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就有必要建立不同于普通公务员检察人员职级序列,而且检察人员职级序列应高于普通公务员职级序列,这样才有利于行使监督权。四是检察官具有国家官员和专业人员的双重属性,其工作性质和职责特点所决定的专业性,是重要的属性,其严格的任免程序和法律监督者的尊严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保障和权利保障。《检察官法》第39条也作了明确规定:“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所以有必要建立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标准。在具体操作中,一是要以检察官职务和等级作为确定检察官职责、晋升、待遇的基本依据,在“检察官”的四个等级实行自然晋升,规定各级检察官的最低任职年限,任职年限届满无违法违纪行为的,自然晋升到上一个级别。二是建立与检察官等级制度相配套的单独的检察官工资序列,并积极争取人事、财政部门支持,参照警衔方式,将检察官津贴纳入基本工资,实行终身制。

五、完善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议

权力内在扩张的天然属性决定,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检察权的监督失控同样会被滥用,进而给国家利益和法治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几年来的司法体制改革中,检察机关立足于规范执法行为,在完善内外监督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一)赋予民众对检察裁量权的刚性监督

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推进,检察机关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尤其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规定了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三种情形”实行监督,对在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中具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意见。实行人民监督员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切实解决检察机关办理直接侦查案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体现了诉讼民主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以规则的形式确立了人民监督员的组织机构、人员选任、监督职责、监督对象、监督权力、监督程序、监督效力等方面的内容,赋予了这一制度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刚性,对于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规范和促进检察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以及提高检察人员的法律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化内部执法办案监督提升工作实效

执法办案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和主要职能,检察队伍出现的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绝大多数也出现在办案环节。因此,加强对检察机关内部执法办案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突出业务部门为监督的重点对象,对控告、申诉、侦查、批捕、起诉等环节列为监督的重点环节;二是全面推行“一案三卡”制度,把办案人员的行为、办案的流程始终置于案件当事人、发案单位及检察机关的纪检检查部门之下,确保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经常化;三是运用现代化科技实施监督,通过对案件实行同步监督,对内部执法办案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搜查、传唤、讯问、拘捕等重点环节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实现了“办案场景再现”的直观画面,加强了对内部执法办案活动全程的监督,提高了办案的质量,促使办案人员公正执法和依法、文明办案。

(三)拓宽外部监督渠道保障权力正确运用

一是要深化检务形式,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把检察机关的职权、受案范围、办案程序、办案纪律等内容,向党委、人大、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公布,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通报制度,增加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大、政协的知情权,增强人大监督的有效性。二是聘请执法督员、检风检纪监督员,从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聘请兼职监督员,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法,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或主动纳谏等,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的作用,畅通监督渠道,创造监督条件,加强与人民监督员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其对执法办案的监督作用。四是确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对媒体关注和曝光的案件,由相关部门和领导新自挂帅,严肃查办,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

(四)通过完备的监督制度规范检察执法活动

监督靠制度保证,制度靠监督去落实。制定符合检察工作实际的相关制度,是建立监督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一是针对检察工作实际,制定好开展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确保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监督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统一办案规程,实现动态管理,流程控制,通过实行案件质量评估、办案人员考评、办案安全防范等制度,使执法办案监督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建立执法检查制度,严肃查办案件,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对重点案件实行全程检查,对个案办理实行抽样检查,既对不起诉、不立案、撤案案件实行专项复查,也可对案件程序问题如扣押冻结款项实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滥用检察权的行为,实现检察执法办案理性、平和、文明和公正。

第二篇:检察改革展望

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于前天在上海举行。本次年会涉及的议题将包括“刑事诉讼原理研究”、“刑事司法改革研究”和“刑事诉讼法实施研究”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上海市法学会会长陈旭在年会上发言。

上海作为全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地区,对司法改革的探索及进展情况必将成为本次年会热点话题之一。本报记者从会上了解了上海检察改革试点工作的最新情况。

实行检察官员额制

今年3月,中央政法委把司法改革先行先试的任务交给上海等省市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在上海市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深化司法改革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精心测算论证。6月6日,中央审议通过了上海有关司法改革的试点方案。该试点方案凝聚了各方智慧,符合司法特点规律和中国国情,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和具有操作性、指导性的方案,力求解决司法领域一系列长期未能解决的突出、难点、瓶颈性问题。

在本次司法改革中,“检察官员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此次司法改革的重点之一。严格限制检察官员额是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检察官队伍的前提。改革以前,检察官数量过多,门槛较低,并且分布在各个部门,不利于检察官执法办案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凸显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

在这次司法改革中,市检察院从实现专业化、精英化的角度出发,确定了检察官员额占检察机关全体人员三分之一,这符合现阶段客观实际,虽然

有一定困难,但也是相对合理和经过5年努力可以实现的。

为了严格控制检察官配置岗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 《关于试点院检察官岗位设置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检察官主要配置在各级检察院侦监、公诉、未检、金融、反贪、反渎、监所、民行、社区等主要业务部门的办案岗位;案管、控申、预防、研究室等其他业务部门的检察官配备数量从严控制。行政综合部门原则不配备检察官。

上海要通过改革使检察官的配备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确保85%的人力资源直接投入执法办案工作。

市检察院相关人士透露,对检察官员额控制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员额控制,达到优化检察官队伍,实现检察官队伍专业化、精英化的目的。因此,上海特别注重加强考核,准备对检察官实行动态管理,打破终身制,建立优进劣退的管理机制。对具有不能完成办案任务、办案质量不高等情形的检察官,依照程序调离检察官岗位。

严格检察官选任程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对于树立司法权威具有根本意义,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次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通过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形成一套科学的检察官职业准入、晋升、遴选、薪酬、责任以及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评价等制度和机制,加速高素质检察官的培养。

今后检察官助理要经过5年锻炼后,才能择优选任为检察官,而且选任条件和程序也更加严格,还要经过有外部人员参与的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严

格审核,并向社会公示,对检察官素质能力和社会公认度的要求大大提升。

据了解,上海将在市检察院成立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一制定各级检察官任职标准,并根据缺额情况定期组织检察官遴选工作,一般每年组织一次。今后,检察官助理任满5年就可以择优遴选为检察官。市检察院以及各分院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现有检察官助理,要交流到基层检察院,方能担任检察官; 上级院检察官原则上从下级院检察官中择优遴选; 检察官可以从优秀的律师、法律学者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中公开选拔或调任。

目前,根据市委政法委的安排,市检察院着手准备面向社会公开遴选高级检察官,接下来将开展司法改革后第一批检察官的选任工作。

对职业前景有明确的预期

改革之前,一些检察官抱怨受行政职级的制约,晋升空间小。这次司法改革落实了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为检察官提供了成长空间,也等于解除了检察官的后顾之忧。单独职务序列使检察官的晋升可以不受行政职级的制约,基层检察官可以达到三级高级检察官,个别可以到二级高级检察官。检察官有了自己的职务序列,就打通了自己的发展通道,可以更加安心基层、安心办案,终身奉献检察事业。

同时,这次司改方案也较好地解决了检察官的职业预期和职业保障问题。一个检察官,包括检察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有明确的职业预期,是爱岗敬业、自觉做到清正廉洁的保障。

这次的制度设计中,对于检察官升至三级高级检察官实行自然晋升的办法,只要在考核中称职,达到规定年限就可以晋升到上一等级,优秀的

还可以提前晋升,加上正在研究制定的高于普通公务员的薪酬制度,使每名检察官都对自己的职业前景非常清楚,能够更加珍惜检察官荣誉,更加努力工作,更加严格公正执法。

分类管理是此次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基础性工作。上海将采取过渡措施进行分类。现有助理检察员可以分批择优晋升为检察官。对于部分比较优秀、任职年限较长的,可以直接选任一批充实检察官队伍,而其他一时未选任为检察员的助理检察员,虽保留检察官身份,但分类明确为检察官助理。过渡期内,助理检察员经检察长授权,仍可继续办案。

大幅下放检察权落实办案责任

司法要求的依法独立、客观公正、直接亲历、审理者裁判是司法工作的规律,作为规律就不能违背。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这次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这次改革方案中明确要完善检察官责任制,突出检察官在办案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不遵循司法规律所带来的司法行政化、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不落实、办案责任制模糊等一系列弊端,真正将办案的决定权落实到检察官身上,使检察官真正成为办案主体。

对此,上海检察机关制定权力清单,大幅下放检察权。除对刑事案件采取强制措施、不捕、不诉、撤回起诉、抗诉以及对职务犯罪初查、立案、不立案、撤销案件等重大决定应当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依法行使外,其余职权均授权检察官依法行使。计划三年内逐步实现检察官负责制,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办理案件。

除此之外,上海明确了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的职责。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席法庭,主持公开听证、宣布处理决定,询问关键证人,拟写重要案件的法律文书等均由检察官直接负责; 除规定应当由检察官直接承担的职务活动外,检察官助理主要承担各项检察办案辅助工作以及检察官交办的其他工作,在检察官的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建立检察官执法档案,全面记录和掌握检察官办案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办案中是否有违纪违法等情形; 健全检察官办案责任考评机制,制定 《关于检察官业务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将考评和评查结果作为检察官等级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检察官对其所办案件终身负责。

检察官权力受到有效监督

权力下放了,但检察官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权力也要受到有效监督制约。

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后,检察机关传统的管理模式将被打破,须探索在有利于维护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前提下的有效监督制约办法。根据这次试点方案,市检察院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监督制约:

建立重点案件评鉴制度。对不批捕、不起诉、撤案、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疑难、复杂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将实施重点监控、结果评估,确保办案质量。

完善办案组织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明确检察官在职责范围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办理案件,在对外作出法律决定前须报主任检察官审核,审核意见均应做到书面明示。当主任检察官审核意见与承办检察官意见发生分歧

时,如果承办检察官不接受,主任检察官可提交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

发挥检察长和检委会的监督作用。检察长可以检查主任检察官办案组的工作,指令汇报某一案件或一段时间内的办案情况。对于特别重大、疑难、复杂和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以及对主任检察官的处理决定有不同意见的案件,检察长有权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

加强案件办理的全过程管控。案管部门对办案流程进行全面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检察官遵守检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务督察部门对检察官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监督,上级院通过复议复核和直接办理案件对下级院办理的案件进行监督。

扩大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的范围,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案件评查等专项监督工作,听取人民监督员对执法办案的监督意见等。总之,既要大胆放权,又要确保案件质量,确保责任落实。

第三篇: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

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

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

强化水价改革力度确保工程效益提升

一、××*县水利工程概况和水价改革的沿革

××*县位于××*地区西部,乌江中下游段,全县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67公里,铜遵公路干线横穿东西,乌江主河道纵贯南北,直通长江口岸。总人口63.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总耕地面积43.38万亩,人口密度280人/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山区农业大县。

全县水利设施星罗棋布。截今为止,共建有水利水电工程1211件,总设计灌面18.95万亩,有效灌面16.07万亩。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为我县经济的发展自始自终发挥着有力的支撑作用。

从80年代至今,××*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在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经历了数次调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水费及水费粮的计收,为水利工程的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老化,原有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已越发不能支撑水利工程的自身运行,进而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整体发挥。直至20xx年10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意见》出台,现行的水价历经改革定格为蓄水40元/亩,引水30

元/亩。4年多来的事实证明,水价改革的施行为水利工程的管理注入强劲的活力。国营灌区作为水价执行主体,始终坚持节约保护与合理配置水资源,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靠强化管理拓展水价调整空间的原则,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抓实抓好新水价的落实,实现了水管单位逐步增效,用水户稳步增收的双赢效果。

二、多措并举,积极稳妥地将政策水价落到实处

水价改革重在落实。我们从提高认识、改革末级渠系管理体制和水费征收机制入手,加强工程配套建设,强化管理,节约用水,压缩管理环节费用,为新水价的落实到位,铺平了道路。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水利工程水价改革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物价主管部门、当地政府、用水户等方方面面,因此,我局从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强化保障措施着手,切实把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克服畏难情绪,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切实做到有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专门科室、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并确保领导精力到位,办事人员到位,努力做好与各方面特别是物价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工作,确保水价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着力做好水价改革的宣传工作。先后采用会议、报纸、广播、电视、宣传车、横幅、走访农户、水价公示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方式,统一水利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水资源短缺现状、水利工程供水商品属性、水管单位性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用水户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水价改革、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水商品意识,为水价改革落实打好思想基础。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的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全县各乡镇水利站(所)进行目标量化考核。把增强服务,确保社会效益和强化水价改革、水费增收放在同等位置,同步考核社会效益、考核粮食总产量,用户满意程度,水价考核水费征收的力度和多少。

同时,将水利事业费的安排使用与水利工程水价改革挂钩,对水价改革成效大的给予相应的优先支持;其次是把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纳入目标管理,作为“争先创优”和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

四是多渠道筹资,加强工程建设。5年以来,灌区积极争取国家节水改造资金万元,有效地改善了灌区骨干工程状况,渠系水有效利用率平均提高了5。在水价没有达到成本,不能提取大修折旧的情况下,以“工程返还基金”和增加生产经费中工程维修资金比重等形式将水价上调部分收益用于末级渠系工程建设,并通过技术引导,有效吸纳地方政府和受益群众的投资、投劳,搞好末级渠系工程配套,提高节水的覆盖率,为水价落实奠定基础。

五是理顺基层管理体制,促进新水价的落实。××*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一个灌溉大县。特殊的气候、地理、社会条件决定了我县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针对我县特有的县情、水情,灌区作为我县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托。通过全局干部职工广泛深入的调研,要进一步在体制上保证水管单位的独立性,保证其水资源执法主体的主导地位,促进其强化管理,提高素质,就必须力争把水利管理单位作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通过定责、定岗、定编,形成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

20xx年9月,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县编制、人事、财政、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我县顺利实现将三星、林家沟、代家沟、马畔塘等四大水系工程管理

所上划由县局直接管理,小溪河、利民参照管理,局成立了农业灌溉管理服务中心。

为真正理顺基层管理体制,局农业灌溉管理服务中心积极推行水务公开化,开展以“输水到户、收费到户口、服务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三到户”活动,强化服务向下延伸,减少用水中间环节,压缩管理费用。同时,开展以“水量指标公开、水费价格公开、水费帐目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三公开”活动,保证水价落实的透明度。根据水价、水源、市场和工程情况任务对各用水户所征水费实行统一管理,加大了对村级管理经费征收使用的监督,有效遏制了搭车征费,降低了灌溉成本。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地挤掉了终端水价中的水分,为新水价落实扫清了体制障碍。

六是以改革为突破口,练好内功,降低供水成本。

市场经济中,我们和用水户是唇齿相依的“鱼水”关系。为在新水价的落实中实现“双赢”目标,我们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真诚服务“三农”,促进节水和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自我加压、加强管理,灌溉季节领导包片、股室包所充实基层力量,与用水户“面对面”,就水价政策、节水措施等做好解释、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大搞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增加农、毛渠数量,加高加固畦埂,减少田间水的跑、冒、滴、漏,明显减小灌溉定额;同时,实行专业化管理,防止过量灌溉,杜绝灌沟、淹路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节水,降低了灌溉成本、减轻了用水户负担,拓展了水价落实空间。

三、水价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几年,我们通过制定灵活的水费征收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水价政策,促进了节约用水,确保灌溉面积基本稳定,渠系水有效利用率有所提高,社会效益显著;同时,保持水费实收率90以上,水管单位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一是水价改革促进了节约用水。由于水价的调整,水作为紧缺资源,其商品属性已深入人心,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如代家沟水系的灌水定额由以前540立方米/亩,减小到了现在的510立方米/亩,每亩节水30立方米。

二是水价改革提高了社会效益。尽管近几年灌区可用水源严重不足,但是我们通过利用价格杠杆,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有限的水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不但稳定了灌溉面积,而且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xx年、20xx年

全县农灌水费分别收取113.17万元和113.52万元,其中水利局直管的工程分别收取73.17万元和79.1万元。工程效益的提升促进了灌区生产的发展,增强了抗御风险的能力,全县粮食总产量从20xx年的21万吨增加到20xx年的24.25万吨,增产率11.55,灌区为服务“三农”,增加粮食总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由于水管单位和用水户节水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几年灌区每年节约的水量均在万立方米左右,这对于缓解我县城镇用水、环境用水和工业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水价改革增强了水管单位活力。近几年我县农灌水费经营收益一直持续稳定发展,实收率保持90以上,在不计大修折旧的情况下,确保了灌区的基本运行。水管单位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灌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灌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1、改革水价管理体制,建立灵活的调价机制

一是合理划分事权,实行灵活的水价政策。由于××*所处地区降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应该探索不同灌季实行不同水费价格,将水价管理权限下放,这样既避免了水价政策一定若干年不变的弊端,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的商品属性。

二是科学合理测算供水成本。结合水管体制改革,针对水价形成中存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成本核算不实的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区域供水成本核算模型,规范供水成本和水价核算,为水价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

一是加速末级渠系工程改造。目前灌区支渠及其以下田间工程多为土渠,渗漏损失较为严重,对末级渠系进行改造,对于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用水、推进水价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推行“终端水价”制度。建议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有水管单位供水价格和末级渠系水价,合理确定农民用水的“到户价”,这样即可增加水价的透明度,也可有效避免各种形式的乱加价、乱搭车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

3、加快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让用水户更多地参与灌溉管理,并负责末级渠系的水量分配、水费收取和工程维修等工作,规范用水户参与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提高用水户的参与能力和水平,是现阶段有效控制村级水费、降低水费成本的重要途径。

二是积极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按照水管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出台水管单位“定员、定岗、定编”标准,合理界定水管单位的性质,切实解决水管单位公益性工程成本支出财政补偿问题,这对于约束供水成本,为水价改革创造条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尽快研究落实水价的财政补偿机制。首先应落

实公益性工程的财政投入政策。目前,我县农业水价标准远低于供水成本,水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许多应由财政负担的公益性工程和综合利用工程,全部由水费负担,大大增加了水费的压力,形成了新的挪用,另一方面由于水价不到位,造成水管单位供水亏损严重,又造成许多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带病运行,人员工资难以保证,职工队伍不稳,抗灾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在分类界定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加大水价改革的力度,对农业用水的,要按照用水面积交费;另一方面,尽快研究由于政府定价导致水价严重偏低的财政补偿机制或国有资产经营政策性亏损责任的承担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2、要加强有关水价政策的制订。如急需制订《水利工程供用水规则》,规定对工业单位使用水利工程供水须到供水单位进行用水登记,按期交费,就像用电一样,否则,就应承担行政、经济、刑事责任。减少行政干预,创造一个良好的水利工程供水的经营环境,对明显违背政策的要进行纠正。政府减免水费的,应给予供水单位按减免的水费数额补偿。对欠费拒不交纳的或对诉讼后拒不执行的,制订简便的民事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

3、水利工程供水单位要按省政府水管单位改革的规定,实行定员定岗,努力降低人员,减少人员成本,降低

供水成本。

4、计量设施建设问题。无论是新《水法》还是刚出台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办法》,都对供水计量设施提出了要求。因此,要加强对供水计量设施的研究,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供水逐步向计量供水、计量收费过渡。《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完毕!

第四篇:对检察改革的思考

对检察改革的思考

内容摘要:检察改革应当是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检察机关在面对社会舆论批评时,检察改革更应冷静、沉着,在浮燥之下实施的改革,往往导致的检察工作成本不断增加,改革的效果却不能缩水。

关键词:检察改革思考

对检察制度科学、合理的改革是民主和法治推进,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趋提高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检察制度滞后,并不断提高司法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对现存检察制度进行改进和革新,旨在通过合理、科学的扬弃,保存现有制度合理的因素,抛弃不合理因素,引进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因素,使制度在贴近现实的基础上,为时代更好服务,让我国检察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走向完善与健全。当前的检察制度改革应当紧扣“检察工作怎样科学发展”这一命题,围绕建设公正、廉洁、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笔者结合具体司法实务就当前检察改革谈一些不成熟观点,抛砖引玉,以期斧正:

一、当前检察改革从四个方面进行

近年来,检察改革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对这些改革成果进行分类,检察改革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推进。

(一)政治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这是检察改革的前提和背景。政体服务于国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个科学命题。一个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为国家的阶级统治服务。因此,检察改革在宏观上必须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的强有领导,微观上要保证检察权运行中,党的领导不被削弱,确保检察权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始终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推进改革,确保检察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系政法工作的成败。” 通过检察改革坚定干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干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自觉增强建设、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使命方面,充分行使好法律监督权,确保监督力度。《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是法律监督权,其内涵是要求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权所辖之处,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这是检察机关的政治使命,也是检察机关存在的价值基础。从现行检察制度改革的意义和规模看,使命方向的改革是重中之重。通过检察改革,不断提升监督能力,加大监督的力度,确保在法律授权范围内,监督在横向和纵向上得到拓展,最大限度将法律赋予的权力行使到位。通过改革找准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落实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在使命方向的改革主要从两点进行:一是完善,即针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司法理念和体制、机制进行改进;二是创新,即针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缺失,从司法层面进行大胆的探索。着力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便于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更好的担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

(三)质量方面,确保检察权的公信力。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可能被滥用,从而导致公信力的丧失。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组织保证”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大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改革、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对检察权 1

运行加大事前监督、防范力度,防止检察权因人的异化而越轨,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确保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近年推出的不诉、不捕备案制,自侦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等制度,就是从检察权最为敏感、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入手采取的一系列内部监督措施,其实质就是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权高质量行使,切实增强公信力。

(四)程序方面,确保检察权以看得见的方式运行。现代司法提出,不但观注结果,更要观注过程。不但要结果的公正,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的结果,这是对司法活动规律不断深入认识的结果。虽然程序的公正,并不必然导致实体一定公正,但是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实体不公正。在一个看得见的公正程序下即使存在不公正的实体,随着人们的理性思维提高,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会逐步缩小。由于权力是最容易引起暇想的空间,在一个不公正程序下产生的实体,谁也无法感受和评价他是否公正。因此在程序方向透明度上进行的改革,是检察权质量和公信力的保证。这方面的改革有检务公开,不捕、不诉说理制,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观检察改革的四个方面,互为一体,政治方面是前提,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使命方面是落脚点,是检察机关存在的价值基础,质量方面与程序方面是两翼,起着保障和保证作用。保障是为法律监督的力度服务,保证是防止权力异化、越轨,为监督质量服务。

二、当前检察改革中存在的不合理及消极因素

(一)检察改革存在被动、滞后现象。随着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提高,思考问题能力增强;科技发展,互联网使用,媒体监督力度加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一旦检察权运行存在问题,批评的声音随后就会跟上。这种批评既包含着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关注和喝护,也包含着对检察权如何进行有效监督的期望和质疑。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以及进行有效监督的广泛关注,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检察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也正源于此,检察改革往往是在一种被动状态下推进。为了尽快释放舆论压力,有的改革显得仓促,思考不够深入,导致个别改革举措的出台缺乏前瞻性,可持续性,存在痛头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甚至被理解为为应对舆论呼声的暂时性措施。如针对捕后不诉率过高,推出不诉率限制措施,是在对不诉原因调研欠深的状况下进行的改革。依法不起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依法终止诉讼程序的决定权。从司法实践看,捕后不诉的原因是多元的:有法律的变迁,旧法入罪,新法出罪,按从新兼从轻的原则不诉;有批捕时从宽条件不具备,捕后当事人受到教育,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取得受害人谅解,从宽的条件具备,从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依法兑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不诉。在原因未找准,片面理解数据反映的内容,匆匆推出措施,会及大制约改革效果。导致某些改革,虽然缓解了社会舆论压力,但无助问题的解决,还让工作变得被动,进一步给舆论留下暇想空间。

(二)部分改革成本加大,效果缩水。笔者是基层检察院侦查监督科负责人,深刻感受,每一次涉及侦查监督的改革,就是一次工作量的增加。有的改革出现 “成本加大,效果缩水”。从高检院公布的有关办案业务工作数据显示,基层检察院承担80%工作量,基层检察院大都为办案所困,疲于办案,另一方面还有办案之外大量工作等待开展。就以侦监科为例:需要开展立案监督、介入引导侦查、增捕漏犯、监督侦查活是否违法等,还要准备目标考核和规范化建设资料,办案

之外的工作名目繁多。而基层检察院因人员断档,在业务部门工作的人员是精简再精简。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短缺,人员补增困难,甚至为兼故其它工作还要进行精简;另一方面是工作量不断膨胀,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这导致改革的效果不断缩水。缩水因素有二:一是无法顾及办案之外工作,好的工作措施难以执行到位,取得好的效果;二是一些不成熟的改革措施又增加无谓工作量,进一步加剧基层院工作质和量之间的矛盾。如近期推出的自侦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制度改革,该制度在设计上,没有为下级侦监部门设计审查时间,要求下级侦监部门提前介入和报送前进行审查,下级侦监部门审查意见与侦查部门的提捕书同步报送,明显悖逆诉讼的发展规律。运作的结果是侦监部门的审查意见书粗糙,不能为上级的审查批捕发挥基础性作用,工作量增加,效果缩水。

(三)部分改革虽然牺牲了效率,但公信力并未上去。办案质量是检察工作生命线,而公正和效率则是检验办案质量的两条主线,公正是办案质量的本质属性,是公信力的保证;效率是办案质量的时效要求,确保公正得到及时实现。公正是要将真象弄清,必然需要时间,在司法实践中,二者往往表现为排斥。但是公正是第一位的,不能以追求效率,牺牲公正。失去公正,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检察权存在的价值基础会受动摇。效率必须建立在公正基础之上,是公正的效率。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时,往往采取牺牲效率保证公正。在检察改革中,应当说也秉承这一原则。在一些改革中,虽然加入了繁琐的程序,以牺牲效率保证公正,但实质效果并不佳。以人民监督制度为例,这一制度是为应对舆论和专家质疑自侦案件检察机关“一揽包干”,解决谁来监督问题推出,是为提高公正的公信力。暂不论该制度运行实际效果,单从今年又推出自侦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就说明以人民监督员制度来应对舆论和专家质疑谁来监督自侦案件的问题不是很成功,仍然没能消除人民群众对自侦案件检察机关“单干”,导致监督可能会处于真空状况产生的顾虑。再拿自侦案件中,查处一定级别的干部要向同级党委汇报制度,这一制度设计本是要在党委领导下,加大反腐力度,可在一把手信念动摇,服务意识减退的地方。却出现腐败越来越深刻,人民要求越来越强烈,干群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是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却难有作为的怪现象。这项制度设计是以权力约束权力,在看到权力积极的一面时,忽视了权力消极的一面,导致一个权力独大后,增加其走向对立面的可能性。从而造成本加大,效果不佳。

三、如何提高检察机关改革的质量

要想提高检察改革的质量,就得从宏观上明确检察改革的目的,从深层次的原因着手,结合人民群众对民主和法治意识的认知度,循序渐进推进检察改革。改革要在《宪法》原则下进行,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扬弃。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在党强有力领导下,法律监督力度大,监督质量高,自身清正廉洁,群众公信度好的检察机关。在检察改革上,应注意四点:

1、既要把握好改革的政治方向,又要防止权力临驾法律之上。党的领导是检察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一切改革都是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检察机关领导下进行,离开这一原则,改革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也要防止变异权力利用检察机关临驾法律之上。近年来,出现了重庆“彭水诗案”、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白宫书记案”等一系地方党委书记利用领导权指使检察机关打击异已,办错案,甚至有意的办冤案,虽最终在舆论压力、高层观注下得以纠正(虽然说是少数,可能存在以偏概全)。但权力扩张、滥用的结果让人胆战心惊。因此,加强党的领导,对一些不合理制度进行再审视,让其变得更加合理。在检察机关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上,既要看到该制度积极的一面,对潜在消极性也不能忽视。在该制度的设计上,应当全面考虑,在确定地方党委对检察机关的领导权实现下,又要对领导权划出鸿沟;既保证党的领导权到位,也要防止变异的领导权越位。建立的是在党的原则下,法律范围内的服从体制,而不是屈于权力的盲从体制。防止权力在一个地方翻来覆去越轨侵权,这不仅是为了保障人民利益至上的实现,也是对权力行使者的保护。

2、正确面对舆论,冷静进行改革。

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的制度。因此,面对社会舆论质疑检察机关存在的问题,既要重视,也要正视。在针对问题进行改革时,要冷静,防止面对舆论急燥,在调研不深的情况下进行改革。应当深刻分析原因,在分析问题透,找到的问题准的前提下,系统的、有深度的进行改革。要坚决防止今天改革,明天推倒的现象发生。事实上检察机关存在的一些问题,关键不在检察机关,而是体制不完善,立法瑕疵所至。这种情况下,通过检察机关小改革,无济问题解决,其结果是工作量无谓增加。如当前人民群众对判决不公反应比较强烈,而检察机关审判监督又极为乏力。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检察机关不监督,而是立法瑕疵导致无法监督。《刑法》规定量刑幅度过大,量刑情节过于模糊,连审判机关都认为准确量刑是司法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系统内都难于把握。在这样的法律背景下,作为从体系外进行监督的检察机关,怎么开展有力的监督,需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必须是以“法”服人。因此当立法一旦完善,可操作性增强,监督的力度会得到及大的改善。

3、将改革后的办案成本列入改革方案的评价指标之一,考虑改革后干警工作的量与工作精力相适应。现行的改革是,每一次改革的推出,就是一次工作量的增加,改革在设计上,将干警的精力建立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模式上。这种只观注“物”,而忽视“人”的改革,与唯物主义是相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出的改革,当干警精力无法胜任时,改革设计的制度只能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无法落实到行动上,改革就会变成文字游戏。实质上,越繁琐的程序未必就是越好的改革方案。以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改革和张居正新政为例:王安石方案精致,但繁琐;张居正方案粗糙,但简单。而结果是张居正成功,王安石失败。有学者分析,原因就在于过于精致必然难于执行,环节多必然难于监督。这就如越精密的仪器越易出故障。

4、要在程序透明度的改革上下真功夫。透明度是防腐良方,也是提高检察权公信力最有力的载体。透明度可以有效破解人们对检察权片面暇想的空间,树立将问题都拿入透明程序解决的轨道意识。虽然现行体制以及检察工作的特点,完全透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权力合理配置,实现透明度与权力之间的平衡。如在不能透明的环节,弱化权力配置,在透明度高的环节,赋予较大权力,实现透明度与权力成正比。

检察改革任重道远,既要吸取西方司法体制中合理元素,又要防止不加甄别的吸收导致被西方司法体制俘虏。在东、西文化的冲撞、激荡中,通过改革,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检察制度,这既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历史的挑战。探索道路必然曲折,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宪法》

2、《最高人民检察院十年改革纲要》

第五篇:0304新一轮检察改革八大亮点

新一轮检察改革八大亮点

【核心提示】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全文),明确六大重点任务。那么,此次检察改革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建立健全检察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 最高检将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检察官统一由省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统一管理制度。

◎ 最高检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财物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

亮点二:健全冤假错案防范纠正责任追究机制

◎ 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

◎ 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对所有讯问活动、重要取证活动全程同步录音或录像制度。

◎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

◎ 建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辩解、申诉、控告认真审查、及时处理机制,完善诉权救济机制,为诉讼权利受到不当限制或者非法侵犯的当事人提供畅通的救济渠道。

◎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统一错案责任认定标准,明确纠错主体和启动程序。

◎ 明确检察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

◎ 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取证程序,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举证、质证、认定证据标准,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制度。

◎ 进一步明确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程序和标准。>>

亮点三: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

◎ 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

◎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健全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移送案件标准和程序,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受理、办理、督办、息诉化解、终结退出、责任追究、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与其他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完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程序。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律师代理制度。

◎ 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对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举报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特定民事侵权案件当事人、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亮点四: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检察人员管理制度

◎ 实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将检察人员划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 建立检察官员额制度,合理确定检察官与其他人员的比例。

◎ 建立检察官专业职务序列及与其相配套的工资制度。

◎ 完善检察官职业准入和选任制度,适当提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年龄、法律工作年限。根据检察院不同层级,设置检察官不同的任职条件。

◎ 健全检察官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上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检察院的优秀检察官中遴选。

◎ 建立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检察官制度。

◎ 建立军事检察官转任地方检察官衔接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检察队伍的通道。

◎ 健全检察机关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

◎ 建立检察官宪法宣誓制度,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检察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亮点五:建立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

◎ 完善侦查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建立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

◎ 完善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加强和规范刑事抗诉工作。健全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机制。

◎ 完善羁押、刑罚执行等刑事执行活动和强制医疗监督机制。健全和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完善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完善分级负责的纠防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工作机制。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的法律监督,配合建立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网上协同办案平台。配合立法机关,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完善对强制医疗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

◎ 完善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机制。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完善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建立完善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法律监督机制。推动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全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分流机制。建立刑事案件管辖争议快速协调处理机制。

◎ 完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民事抗诉的适用对象、标准、程序和效力。完善和规范检察建议的提出、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完善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健全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监督工作机制。细化对行政诉讼活动监督的范围、程序、方式和要求。

◎ 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

亮点六:配合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

◎ 在推动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将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配合立法机关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推动完善国家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制度。

◎ 在加强查办职务犯罪规范化建设方面,要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依法严格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初查机制。建立职务犯罪案件跨行政区域管辖制度,规范指定管辖、交办、提办工作。

◎ 在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能力建设方面,将推进侦查、预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预防信息系统,与工商、税务、电信、金融、审计、海关、国土、房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完善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等部门协查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深化司法领域区际国际合作,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

◎ 检察机关将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预防、监督机制。>>

亮点七: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

◎ 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

◎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健全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移送案件标准和程序,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受理、办理、督办、息诉化解、终结退出、责任追究、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与其他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完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程序。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律师代理制度。

◎ 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对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举报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特定民事侵权案件当事人、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亮点八:将从三个方面健全检察权运行机制

◎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

将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以落实和强化检察官执法责任为重点,完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科学界定主任检察官、副检察长、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在执法办案中的职责权限。

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组织,完善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责任体系。改革和完善执法办案指导决策机制,规范案件请示汇报制度,明确各层级的办案责任。

◎规范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地方各级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指导意见,明确设置标准,整合相关职能,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内设机构体系。

制定派出检察院管理办法,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标准、职能定位和职责权限,明确派出主体,完善审批程序。

◎完善案件管理机制

要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严格规范的案件受理、办理、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案件流程监控、质量评查工作机制。

完善检察业务考评机制。

下载检察改革意见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察改革意见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

    试论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 The procuratorial institution of china to reform 朱志军 [摘要]:司法权应理解为由审判权和检察权构成的。司法改革也就不得不以法院和检察院两者......

    预防职务犯罪关涉深层次检察改革

    最近几年,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客观上对遏制职务犯罪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同志提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没有法律依据?是不......

    论改革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

    论改革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进入了一个整合时期,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矛盾,需要得到法津规范的调整。这个时期的民事,经济......

    意见建议汇总

    一、 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农村选举是一种形式,关心弱势群体不够。 2、 文山会海的问题依然很突出。 3、 中心组集中学习有所加强,但集中学习硏讨问题仍然不够。......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意见建议(五篇范例)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意见建议为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区委关于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部署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大讨论活动,2019年3月14日、15日两天xx区xx小......

    保定市对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范文合集

    保定市对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一、保定市林业资源概况全市国土总面积3316.35万亩,规划林业用地面积1463.0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4.12%。截止到2010年,全市有林地面积713万亩,森......

    检察改革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检察改革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所长 张智辉  2013-03-10 21:30:17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 年第 5 期 关键词: 检察改革/刑事诉讼法......

    意见建议梳理汇总[★]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梳理情况报告 (2014年2月23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了广泛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找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