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

时间:2019-05-13 17: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

第一篇: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

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

(1)管盖基因芯片检测仪

管盖基因芯片是将基因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管盖内表面,与内置杂交贮液池的Eppendorf管一起构建的基因检测器件。在一个全封闭的管内,完成基因扩增,荧光标记,芯片杂交及检测等一系列生物化学操作,实现多基因高通量并行检测。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管盖基因芯片的检测分析系统,它包括光学检测平台、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及结果报告系统。光学检测平台利用尼康显微镜光学系统,通过电荷耦合器件(CCD)的进行图像采集。管盖基因芯片杂交后,经过荧光信号被CCD捕获,经通用串行总线(USB)传递给计算机。图像经过旋转、去噪声点、图像分色、杂交信号判定、有效性判定及结果输出。我们运用该系统,对于呼吸道十种病毒进行同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病毒的杂交信号并给出检测结果。

(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

兴奋剂快速检测系统是基于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本课题拟用当今在通讯、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光纤生物传感技术,利用光导纤维数据容量大,灵敏度高,失真率低等特点,研制用于检测兴奋剂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将兴奋剂分子含量的信息转化为荧光信号的强弱,再通过光纤光谱仪和模数转换器,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以光谱特定位置上荧光强度大小成像作为可视化反馈。首先,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经过滤色片,由Y型光纤的输入端导入兴奋剂检测部分的样品池中。在该波长激发光的照射下,样品池中蛋白质分子上标记的FITC能产生520nm的发射光。发射光由Y型光纤的输出端通过滤色片,进入光纤光谱仪中。光纤光谱仪对信号进行采集,由模数转换器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处理,由专业的分析软件分析后显示荧光强度的大小。预期达到:快速、直观、准确地鉴定兴奋剂含量,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实现机械化,集成化和商品化。

(3)PCR定量基因芯片扫描仪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断的技术,根据扩增策略和检测产物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定性PCR和定量PCR。实时定量PCR除了普通PCR的高灵敏性外,还具有精确性高、无污染等优点,但是一次只能检测一个基因DNA;而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的优点,可以数以万计的检测不同的基因,但只能定性检测。本成果是将基因实时定量扩增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将探针固定在芯片上,通过基因扩增的同时水解探针原理来实时监测,实现基于基因芯片的基因定量检测。该仪器设计了高精度的温度循环控制系统和基因芯片的荧光多次扫描技术为一体,通过软件的控制,实现对基因芯片的在片扩增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计算出荧光的增减变化的标准曲线。通过待测基因与标准参照体系的对比,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实测样品对应的检测探针的荧光强度变化过程确定待测样品的相对基因含量。该成果的多基因同时定量检测能够在医学、食品及生物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兽药残留多组份检测生物芯片试剂盒

利用竞争免疫定量分析技术、荧光检测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相结合,建立竞争性免疫荧光分析的兽药残留多组份检测生物芯片系统。能检测10种残留兽药,分别是氯霉素、氨卞青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盐酸克伦特罗、磺胺二甲嘧啶、链霉素、泰乐菌素和环丙沙星。本系统同片孔间CV值小于15%,线性检测范围有3个数量级,检测极限可达到0.5~1ppb,农业部规定药物最高残留量中不得检出的残留量是按照1ppb的标准,因此本检测系统可以达到监督检测标准的要求。该技术方法结合玻片芯片的点样、扫描平台和96孔板模式操作平台,有利于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兼容,进行自动加样、反应、清洗等样本测试操作及高通量的样本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的特点,适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监管、品质控制等领域应用。

第二篇: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2010-06-29 18:53:2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2)

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

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

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

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

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

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

第三篇: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

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

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

第四篇:绿色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选修课论文

绿色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院系:学生姓名:李锦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杨玉锋

生物与食品工程

201006010094 级食品科学工程

2013年 5月日10

31摘 要:蔬菜是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但它的种植培养过程中却总遭到虫害的威胁,影响蔬菜的病虫种类多,危害大,影响蔬菜的品质。因此,我们在培植蔬菜方面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打造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重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蔬菜 病虫害 综合防治

论述

1、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是防治方面要增强种子内部抗性及尽量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中心,融合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空气、种子消毒预防。创造有利于蔬菜正常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不利于病虫繁殖生存的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在食品中的份额不断加大,近几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使用量日益增多,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造成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导致蔬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2]。因此,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规定的限量范围内的商品蔬菜。蔬菜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空气、土壤、灌溉水,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就是从源头治理,控制或杜绝蔬菜产品被污染。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物理防治措施

2.1.1采用光电方法进行灭虫

灯光诱杀主要针对夜间活动的害虫,如金龟子,本身具有趋光性,根据这以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灯管进行诱杀,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效果最差.2.1.2土壤的日照处理日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方式,在蔬菜定植前,选择

少雨晴天气候,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或黑膜后,暴晒数天,使土壤温度达到38℃,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存活几率以达到消毒目的。

2.1.3利用温水对育种进行消毒处理

温水浸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处理方法,例如采用40-45℃温水浸泡葱类鳞茎

1.5小时后再播种,可预防葱类紫斑病;当然,利用温水消毒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及病原菌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消毒温度和方法.2.2农业防治措施

2.2.1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2.2.2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

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2.2.3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3生物防治措施

有机蔬菜栽培中可利用害虫天敌来捕食和防治害虫,效果较好。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蔬菜病虫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生物防治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如利用蓟马的天敌大陆螯峰防治蓟马。

2.4 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

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5、植物性药物防治措施

自然界有些植物不受病菌侵染和危害,它们的生物碱中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生长的成分和有毒物质。取出这些植物的汁液,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效果。如鱼腥草、樟树等。如使用苦楝油300-500倍液防治白粉虱。

3、其他措施

3.1防虫网的应用防虫网在育苗期及一些蔬菜的生长期可使用,因其防虫网网眼小,又是全生长期覆盖,害虫等钻不进去,从而在田间形成一个人工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虫侵人.3.2微波杀虫美国研制成一种微波发射器,其所产生的热能可杀死线虫及上壤害虫。它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缺点是:成本费用较高.结论

举世公认的绿色食品,其中占重要比例的是无公害蔬菜,即无污染蔬菜。其主要特点是所生产的蔬菜产品不受任何环境污染,无农药残留及其它有害物质残留,而对人体无害。生产无公害蔬菜是一项涉及应用技术多项和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专项技术。目前我国对生产无公害蔬菜已经逐步纳入法制轨道,相继颁布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同时实施了政策扶持、整体布局、协调发展以及争取全社会的支持等措施,加快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步伐,在全国各地逐步形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广泛建立起指导生产的科技队伍,渐渐形成了产业化规模。

第五篇:辣椒病害防治论文

1.辣椒烂果

1.1发生规律。辣椒烂果往往是由辣椒软腐病引起的。受害病果表现为水浸暗绿色,最后全果腐烂有臭味,干支变白脱落或留在枝上。病原菌从伤口侵入,或由昆虫传播。7~8月份连阴多雨,气压低,温度高,低洼易涝排水不好,过度密植等容易大发生。

1.2防治方法。①田间及时排水,植株生长过于茂盛,要除掉下部衰老叶片,增强通风。②发现病果及早清除,带出田园,减少传播病原菌。③药物防治:雨季喷洒72%可湿性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用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7d喷1次,共喷2~3次。

2.辣椒烂秧子

2.1发生规律。辣椒烂秧子是由辣椒疫病引起的。辣椒从苗期到结果期都可发生,病部水浸状,圆形病斑,直径可达2~3cm,病斑边缘黄绿色,中央褐色,略凹陷,边缘清楚,严重时叶片枯缩脱落,果实变褐色软腐状,空气湿度大时,常有同心轮纹,并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果脱落或成为暗绿色僵果。病原菌在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环境条件适合发病温度28℃~30℃,相对湿度95%以上时,流行极快。

2.2防治方法。①辣椒和葱蒜类、瓜类等蔬菜实行3年轮作。辣椒茬罢园后,要及时清理,把辣椒残枝败叶全部清理干净,应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辣椒。②药物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d喷1次,连喷2~3d。

3.辣椒秧长灰毛

3.1发生规律。大田栽培的辣椒,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灰霉病。除了危害辣椒外,还可以危害茄科、豆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辣椒的茎、叶、花、果都能被感染。病部产生灰白色毛霉状气生菌丝,最后腐烂坏死。

3.2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晴天下午浇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防止高温高湿天气。②药物防治: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液连续喷2~3次。

4.结语

总之,在生产中,防治辣椒疫病、软腐病、灰霉病有各种手段,如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下载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鲟鱼病害防治(五篇范文)

    鲟鱼病害防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cm......

    病害防治实习[五篇]

    一、 网箱养殖海水鱼病害实习 实验目的:到网箱养殖现场调查掌握鱼病诊断的方法 实验要求:理解鱼病诊断的常规步骤 思考题:鱼病诊断需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案:从现场调查、临床诊......

    桂花病害防治(精选5篇)

    桂花病害防治 桂花常会出现一些病症,虽属非侵染牲病害.却对生长、开花与成活产生严重影响。常见生理性病害有:叶片黄化 产生原因:①土壤过于干燥:凡植于高处的桂花易干旱,常出现生......

    卷丹百合病害防治论文论文(精选合集)

    1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该病主要危害百合叶片,严重时危及茎秆,染病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褪绿小点,然后扩大为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凹陷、边缘黑褐色的病斑,茎秆上病斑为长条形,中央浅......

    澳洲龙虾病害防治及管理

    农业技术全集之-水产养殖技术 澳洲龙虾病害防治及管理澳洲龙虾虽病害较少,但也需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养殖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水源。在注入新水时,一定要将寄生虫如水生......

    上半年水产病害防治工作总结(推荐)

    今年以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总......

    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一、适当控食 夏天水温高,水中溶氧相对较少,过饱的饮食会增加水生动物的耗氧率而使水生动物易因缺氧死亡。同时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水生动物体质弱,摄食......

    对虾病害防治及应激处理

    四、对虾病害防治及应激处理 63? 引起对虾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与对虾品种有关,不同的对虾品种或同一种对虾品种,在不同的生长期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