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
吉建法〔2011〕2号
厅机关各处室,附属事业单位:
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我厅行政执法行为,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实际及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制定本《通知》。请相关处室认真组织实施工作并遵照执行,现就行政执法检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制定检查计划
各行政执法处室除上级统一布置以及涉及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执法检查事项外,对基层和企业进行例行执法检查,事先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每年要在11月向法规处提交下一年度检查计划,检查计划包括:检查对象及检查依据、目的、事项、时间安排等。法规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厅长、各分管厅长汇报,结合厅年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进行调整,报厅务会进行审定,形成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向省政府法制办审查备案并下发各地组织实施。
二、制定方案,组织实施
行政执法检查应当遵循法律授权的原则进行,并依法组织实施。对同一检查事项或对象可由几个处室进行联合检查的,原则上确定一个牵头处室即负责组织处室,并由几个处室即参加检查的处室联合进行检查,执法检查中
各责任处室要做好协调配合。按年度计划实施行政执法检查前,负责组织和参加检查的处室要围绕检查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检查方案,收集和研究相关资料,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执法检查方案由负责组织的处室形成,其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时间、对象、方式方法、主要内容、检查组成员等有关事项。检查方案经主管厅长同意报厅长审签,提交厅长办公会审议后,认真组织实施。
三、规范执法检查行为
各执法检查组在实施检查前,要按照经厅长办公会同意的检查方案向受检单位发出有关通知。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检查主体公开、受检对象公开、受检范围公开、检查结果公开,确保检查全过程公开透明。检查中遵守检查纪律,检查组不得增加企业的负担,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强制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陪同,不得由企业安排就餐,不得接受企业的其他服务或馈赠。
四、严格执法检查程序
执法检查中根据检查内容、受检对象和实际情况需要,可采取实地检查、书面检查或是实地与书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违法的情况,应依法定权限进行行政处罚,涉及依法定权限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要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中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罚,依《建设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履行处罚程序(详见厅网站—政策法规—文件信息栏目中(吉建法[2007]10号)文件格式);在处理行政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形成询问笔录,受检人、检查人要分别在询问笔录上签字。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单位、组织或人员发出行政执法建议书(详见
附件)。
五、建立执法检查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
各执法检查事项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处室职能职责,依法规范执法程序,组织处室负责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和检查通报。执法检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检查项目依法从业执业情况综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处理处罚意见建议等。执法检查报告要向厅务会报告,经厅务会审定后,以厅名义形成检查结论并公布检查情况通报。
六、充分发挥执法监督和普法宣传作用
执法检查的过程是实施执法监督的过程,是宣传和普及法律、法规的过程,也是法制教育的过程。要通过对执法检查的有效措施,树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作贡献。
附件: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建议书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行政执法 通知抄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抄送:吉林省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2011年4月25日印发
(共印60份)
附件: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建议书
(样本)
吉住建执建议〔〕第号
(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吉林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93号令)规定,建议你单位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的问题,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由该行政机关处理的情况)依法进行处理,并于 年 月 日前处理情况书面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年月日
第二篇: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吉建造[2011]18号各市(州)建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维护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吉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将2011年建设工程结算有关规定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人工费调整以定额人工单价为基数,执行2009年建筑、安装、市政、2010年修缮、2000年仿古园林、2011年轨道交通定额的工程调整为78.00元/工日;执行2009年装饰定额的工程调整为90.00元/工日。
二、由于今年水泥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比2010年同期涨幅超过50%,发、承包双方在招投标和签订合同过程中是无法预测的。发、承包双方合同中对水泥价格未明确风险范围和超出风险范围未明确调整办法的,工程结算时可以按工程投标期信息价格为基数,水泥结算价差10%以内的部分由承包人承担,超过10%以上的部分由发包人承担,签订补充协议协商解决。
三、机械费调整以定额机械费为基数,执行2009年建筑、安装、市政定额的工程调增20%;执行2010年修缮定额的工程调增15%;执行2011年轨道交通定额的工程调增10%;执行2000年仿古园林定额的工程调增40%。
四、有关工程结算的其他规定,按照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关于2009吉林省建设工程结算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吉建造[2009]14号)的规定执行。
五、本规定适用于跨年工程2011年完成的工程量和2011年1月1日以后开工的工程结算,发、承包双方已结算完的工程不再调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暂行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暂行规定》的通知
闽建【2011】2号
各设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省直、铁路、能源集团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福建省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暂行规定》经厅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2月30日
福建省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应坚持合法、合理、公开、公正,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负责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工作。
管理中心应设立专门的行政执法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日常工作。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人员应持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上岗执法。
第六条 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范围包括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行为和违反住房公积金其它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下列情形:
(一)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
(二)单位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
第八条 违反其它住房公积金管理规定的行为包括下列情形:
(一)单位截留或挪用住房公积金的;
(二)单位为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或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虚假证明的;
(三)职工提供虚假证明骗取住房公积金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四)职工恶意拖延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的;
(五)其他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 单位存在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所列违法违规行为的,管理中心应当书面告知,并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管理中心应立案查处或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并可在媒体上将单位或职工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公布。
第十条 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逾期不整改的,由管理中心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37条规定,按下列处罚裁量基准分别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单位职工人数在20人(含20人)以内的,处以1万元罚款。
(二)单位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100人(含100人)以内的,处以3万元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5万元罚款:
1、单位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
2、单位逾期不整改,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
3、单位对投诉人、举报人打击报复的;
4、单位在管理中心调查取证过程中,存在隐瞒事实、弄虚作假、妨碍公务行为的;
5、单位发生两次以上住房公积金违法行为的。
第十一条 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管理中心书面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管理中心可以依据《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 对单位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的,管理中心应事先告知违法的事实、理由、处罚依据,并告知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利。
对处以3万元(含3万元)以上罚款的,管理中心还应当告知单位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单位要求举行听证的,管理中心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第十三条 管理中心依法对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单位。
第十四条 被处以罚款的单位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金融机构缴纳罚款。单位不按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到指定金融机构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金额的3%加收罚款,加处罚款不得超出原罚款的金额。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单位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执行决定的,管理中心可以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据《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五条 单位或职工不服管理中心行政处罚决定和其它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管理中心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六条 管理中心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整改。管理中心应当在收到整改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报告整改落实情况;拒不整改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
第十七条 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单位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本规定所称职工是指在单位中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括外方及港、澳、台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六个月以内)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包括与单位签定劳动合同或符合劳动保障部门关于认定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条件的在岗职工,不包括已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离岗职工。
第四篇: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指导思想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以“确定执法主体资格、落实执法职责、规范和考核执法行为、追究违法责任”为内容,以“程序制约权力、责任监督权力”为方式,把法律监督制度和工作管理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和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推进,最终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一)职权法定原则
行政机关权力的来源,必须依据国家法律的授予。行政执法的依据都必须对外公布,未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
(二)违法必究原则
凡是行政职权,都应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发生行政过错,必须追究责任。切实做到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三)程序公正原则
每项行政职权,都必须公开外部行政程序,健全内部工作流程。重视权力运行的程序,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程序,保证合法、公正、公平行使职权。
(四)权责统一原则
每个行政执法岗位,都必须确定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并作为执法评议和责任追究的依据。每个岗位执法责任必须落实到承办人、审核人和批准人,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三、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要求
1、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构建“分解岗位职责—规范行为和程序—明确岗位责任—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和考核评议工作。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正确把握社会、市场和政府三者关系,强化公务员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
3、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要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相结合。把尊 2 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行政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热情为行政相对人服务,为行政相对人排忧解难。
四、法定执法主体、法定职权和执法岗位分类
(一)法定执法主体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定代表人:谈月明,厅长。
(二)组织领导和法定职权
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厅长任组长,厅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省建筑业管理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方案,确定责任制工作中的重要部署、重要职责分解、重要制度建设、责任目标的确定以及考核奖惩规定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和监督工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法享有对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村镇建设管理、城市建设管理、住房公积金、建筑业、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标准定额等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备案和行政复议等行政执法职能。
(三)执法岗位
按省里的统一要求,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岗位 3 划分为:行政许可岗位、行政监督岗位、行政处罚岗位(含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备案岗位、行政复议岗位、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行政岗位。
五、行政执法责任承担的主体
行政执法岗位的承办人、审核人和批准人是行政执法责任承担的主体,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过错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 行政许可岗位职权、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许可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应当将行政许可项目设定的法律依据、许可条件、审查程序、办结期限、许可结果,许可申请受理经办人姓名,以及需要申请人提供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信息公开。
2、不得擅自增设或减少许可条件。
3、在法定期限内办结许可事项。
4、不得刁难许可申请人,不得滥用许可权。
5、诚实守信,高效便民。
(二)外部行政程序
1、申请受理程序
A、收受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核对申请材料,送达 4 收件清单。
B、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五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
C、送达许可申请受理书面凭证或送达不予受理书面凭证,并说明理由。
2、告知申辩程序
D、对许可事项涉及到第三人重大利益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陈述、申辩权利以及告知要求听证的权利。
E、按法定程序组织听证。
3、行政许可延期决定告知
F、重大许可事项经批准延期办理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办理及延期理由。
4、行政许可决定送达程序
G、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证件或文件),申请人签收。或送达不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告知理由和诉讼权利,申请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经办人员依照法定条件,审查许可项目申请材料,签署初审意见。
B、需要征求相关处(室、局)意见的,征求意见。C、许可岗位(处、室、局)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D1、重大许可项目决定,提交厅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D2、需要延期审查的,依法报请有关领导批准。E、制作行政许可决定。
F、主要领导批准许可决定书。许可决定(证件或文件)加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章。G、整理行政许可项目卷宗,及时归档。H、按时进行行政许可项目的统计与分析。
二、行政许可岗位责任
行政许可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2、故意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3、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故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4、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5、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6、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7、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 6 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8、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9、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许可依法收取的费用的。
三、行政许可岗位责任处(室、局)
行政许可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是:办公室(厅政务办理中心);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三章 行政监督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监督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行政检查权,检查程序合法,现场实施检查的执法人员不少于2人,且不得滥用检查权。
2、检查人员不得隐瞒事实,虚构记录。
3、检查人员在执法检查中不得收取费用,不得接受被检查人的宴请。
4、检查中发现需要行政处罚的,应当按法定程序执行。
(二)外部行政程序
A、检查人员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
B、说明理由,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凭证等。C、提取证据。D、制作《检查记录》。
E、检查人和被检查人在《检查记录》上签字。F1、送达整改通知书,收受人签收。
F2、按处罚程序送达听证或罚前告知书。
G、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处罚决定书,收受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检查人员制订检查计划,确定检查人员。
B、汇总检查情况,拟写检查情况汇报,提出处理建议。C、检查岗位(处、室、局)负责人审核签字。D1、制作整改意见书
D2、构成处罚条件的,按处罚岗位的内部程序执行。E、领导批准并签字,加盖公章。F、整理检查记录案卷,及时归档。
二、行政检查岗位责任
行政检查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监督检查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不依法履行行政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 8 的;
2、没有行政执法证的或未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
3、滥用职权,妨碍被检查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4、接到对有关违法行为的举报、控告和投诉后,不及时处理的;
5、在行政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收受被检查人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他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三、行政监督岗位责任处(室、局)
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住房保障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村镇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稽查办公室;综合计划与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四章 行政处罚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处罚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查处违法案件必须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到位、违法事实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行政处罚应当坚持处罚法定、处 9 罚公正公开、一事不再罚、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和保障权利等五条原则。
2、调查取证人员不少于2人,且必须持有行政执法证,询问笔录、勘验笔录记录规范,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当事人均在每页上签字。
3、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诉讼权利等内容。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加盖行政处罚机关公章。
4、执法人员不得捏造事实,滥用处罚权。
5、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二)外部行政程序(一般程序)A、执法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B、制作现场勘验笔录、询问笔录、收集相关证据。C1、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拟处罚的事实、依据及申辩权。签收。
C2、符合法定听证条件的,送达听证告知书。告知拟处罚的事实依据及要求听证权利。签收。依法定程序组织听证。D、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缴纳罚款通知书,收受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一般程序)A、相关业务处(室、局)立案,经政策法规处审查后报分管厅领导签字。
B、确定本案调查取证人员,收集证据,提出处罚建议。C、业务处(室、局)或被委托执法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D、将案件移送厅政策法规处进行案件审核。E、政策法规处负责人提出审核意见。
F、起草《行政处罚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G、起草《行政处罚决定》
H、厅领导批准行政处罚决定,加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章。
I、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外公布行政处罚决定。J、整理行政处罚案卷,及时归档。
K、按时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报省法制办备案。
二、行政处罚岗位责任
行政处罚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没有法定处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2、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3、违反法定行政处罚程序的;
4、违反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
5、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
6、违反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
7、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
8、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收缴罚款据为己有的;
9、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10、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他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11、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
12、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三、行政处罚岗位责任处(室、局)
行政处罚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有:政策法规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村镇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稽查办公室;综合计划与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五章 行政备案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备案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备案项目的依据、条件、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理备案时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及备案工作人员姓名必须在办公场所公开。
2、执法人员不得刁难备案申请人,不得擅自增设或减少备案条件。
3、执法人员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备案手续。
(二)外部行政程序
A、收受备案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核对申请材料。B、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五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
C、送达同意行政备案证明、证件或文件,申请人签收。或送达不准予备案文件,告知理由和诉讼权利,申请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经办人员依照法定条件,审查备案项目申请材料,签署初审意见。
B、备案岗位(处、科)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C、制作同意备案文件或证件或证明。D、主要领导批准,加盖公章。E、整理备案项目卷宗,及时归档。
二、行政备案岗位责任
行政备案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备案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备案申请不予受理的;
2、徇私舞弊,不按法定程序颁发或出具有行政备案证明的;
3、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备案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备案决定的;
4、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故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5、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备案申请或者不予备案的理由的;
6、在受理行政备案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7、故意刁难,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备案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备案决定的。
三、行政备案岗位责任处(室、局)
行政备案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是:办公室(厅政务办理中心)。第六章 行政复议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复议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受理、审查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时限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必须在本机关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复议权。
3、必须公正对待复议双方当事人,不能有所偏袒。
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
(二)外部行政程序 A、收受行政复议申请。
B1、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复议申请,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B2、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复议申请,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告知申请人向有关复议机关申请。
C、受理复议案件后,7日内告知被申请人提交书面答复书及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等有关材料。
D、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送达行政复议决定书,收受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审查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B、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资料。C、起草行政复议决定。
D、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
E、分管厅领导批准签字,加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章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复议专用章”。F、整理复议案卷,及时归档。
二、行政复议岗位责任
行政复议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复议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或者不按照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
2、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4、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
三、行政复议岗位责任处室
行政复议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是:政策法规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村镇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七章 行政执法考核评议
一、考核评议主体
本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机关执法岗位和被委托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厅政策法规处会同人事教育处、省监察厅驻厅监察专员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
二、考核评议原则
(一)公正公平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综合评议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应当以《机关行政执法责任书》或《行政执法岗位执法责任书》、《被委托执法部门执法责任书》为主要依据,对照工作实绩,结合社会评议、上级部门行政复议结果、人民法院判决结果等进行评议。
(三)与年终公务员考核挂钩
行政执法考核成绩与年终优秀机关公务员或部门工作评比挂钩,与年终奖金挂钩。
三、考核评议方法和程序
(一)考核评议方法
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考核评议,是指本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 17 工作领导小组对本机关执法岗位和被委托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核评议。
以行政执法岗位为单元进行考核。各执法岗位考核时均要考核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实行扣分法。具体考核评议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二)考核评议程序
1、由相关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处(室、局)负责人对本部门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作出自评报告。
2、抽查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备案、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案卷档案。
3、考核评议小组评议讨论。
4、考核评议小组评议结果报本机关厅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5、考核评议结果公示。
(三)考核评议要求
行政执法责任考核与年终单位工作考核、公务员工作考核有机结合,与优秀公务员或部门工作评比挂钩。
第八章 行政执法过错及错案责任追究
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登记、行政备案、行政收费、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岗位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18 发生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应当视情节轻重追究过错人员的责任。
行政执法过错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影响行政管理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损害国家利益或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
行政执法错案是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行为违法并被有权机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限期履行法定职责或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给予行政赔偿的案件。
一、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划分与承担
发生行政执法过错行为时,具体实施行政执法岗位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均为实施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但应根据责任和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承办人直接作出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二)应当经过审核、审批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或者错案责任依照下列规定划分与承担:
1、承办人未经审核人、批准人批准,直接作出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2、承办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致使审核人、批准人未能正确履行审核、批准职责,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3、虽经审核人审核、批准人批准,但承办人不依照审核、批准事项实施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4、承办人提出的方案或者意见有错误,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负主要领导责任,批准人负重要领导责任;
5、审核人不采纳或者改变承办人的正确意见,经批准人批准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6、审核人未报请批准人而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7、批准人不采纳或者改变承办人、审核人正确意见,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8、未经承办人拟办、审核人审核,批准人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9、承办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或者批 20 准人指令承办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作出指令的人员负直接责任;审核人作出的指令经批准人同意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10、承办人执行公务时凡认为上级决定、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承办人应当执行该决定、命令,执行后产生的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由上级承担相应责任,承办人不承担责任;但承办人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命令的,承办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上级机关改变下级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上级机关负责人负重要领导责任。
(四)因不作为发生行政过错的,根据岗位责任确定行政过错责任人。
(五)经审核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审核部门与承办部门根据过错情节共同承担责任。审核部门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审核部门承担改变部分的责任。
二、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承担方式
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采用下列方式:
(一)诫勉教育或者书面告诫;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五)暂扣或者收缴行政执法证件,停止行政执法活动;
(六)取消行政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七)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八)辞退;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追究方式。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三、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
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公开公正、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追究相结合的原则。
(一)根据责任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依照管理权限按以下规定进行:
1、性质、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社会危害的,对有关责任人可以不予追究,但应诫勉教育、书面告诫或者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
2、性质、情节轻微,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警告、记过处分;
3、性质恶劣、情节较重,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并可以暂扣其行政执法证件,停止行政执法活动;
4、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程度特别大的,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可以收缴其行政执法证件,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5、性质恶劣、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程度极大的,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并可以取消其行政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二)对于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可以予以辞退。
(三)违反行政纪律的,移送人事、监察机关处理。
(四)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人能够主动发现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危害后果发生,未造成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责任。
(六)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1、明知本人的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而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
2、对举报、揭发、控告、申诉人或责任追究调查和处理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3、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应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的;
4、干扰、妨碍、阻碍、抗拒对其进行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调查、责任追究的;
5、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不承担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
1、行政相对人弄虚作假致使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2、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具体致使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理解错误的;
3、出现意外或者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追究责任的情形。
四、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程序
1、受理、立案
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关行政过错或者错案的投诉、申诉、举报,责任追究机关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审查是否有事实依据并决定是否受理。经审查有事实依据的,应当受理并立案;没有事实依据的,不予受理。有明确投诉、申诉、举报人的,应当告知其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结果,不予受理的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
立案后,应成立由监察、人事、法制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调查处理调查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中应当听取被调查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被调查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调查处理工作应在立案后15天内结束。
调查组成员与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3、作出责任追究决定
决定受理的案件,责任追究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责任追究决定。情况复杂的,经厅长办公会议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送达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决定书
责任追究机关应当制作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决定书并送达责任人,责任追究决定书应当说明作出决定的理由、事实和法律依据,并告知责任人依法享有的申诉权利。
有明确的投诉、申诉、举报人的,应当告知其处理决定。
5、被追究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申诉
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25 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规定办理。
6、结案,作出结案报告
五、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责任处室
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责任处室: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
六、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监督处室
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监督处室:省监察厅驻厅监察专员办公室。
第五篇:93401_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2009】14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 件
吉建造[2009]14号
各市(州)建委(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规划建设局:
为了全面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维护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及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将2009年建设工程结算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工程结算基本原则:
1、工程结算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的原则,并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非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参照执行。
2、发承包双方应按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合同中没有约定的,由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补充协议后结算;合同中约定不明的,按合同约定的争议处理办法解决;合同未约定争议处理办法的,按以下程序处理:首先承发包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工程结算现行的计价依据:
1、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2003年7月1日至2008年11月31日止,应执行200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2008年12月1日起,应执行2008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2006年4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已发出招标文件、签订合同或开工建设的工程,应执行2004版《吉林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及2006版《吉林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表》;2009年1月1日后发出招标文件、签订合同或开工建设的工程,应执行2009版《吉林省建设工程计价定额》。
3、同一工程其合同范围以内的项目及签证、变更等应采用同一种计价方式结算;合同范围以外的签证、变更等除另行签订合同外,应按原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结算。
三、工程结算各项因素的调整:
1、风险费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工程结算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风险费按合同约定方式调整;合同中未约定风险范围和超出风险范围调整办法的,按本规定执行。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风险费取费基数为清单综合单价,风险费系数不得低于5%;编制投标报价时风险费由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在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中自行考虑。工程结算时,风险费按合同约定方式调整;合同中未约定风险范围和超出风险范围调整办法的,风险范围可按材料费的5%、施工机械使用费的10%考虑,超出时按本规定执行。
2、工程量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或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结算工程量以竣工图、设计变更及签证等结算资料为基础,按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应予计量且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确定。
3、单价的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定额基价按相应版本定额基价表和工程结算完成之前发布的定额勘误为准执行,已结算完的工程不再调整。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与竣工图不符或工程量变化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由承包人采用投标时的基础数据和组价方法调整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4、人工费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建筑、安装、市政、修缮、园林工程定额人工单价调整为52.00元/工日;装饰工程定额人工单价调整为62.50元/工日;其他特殊工程人工单价调整由发承包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补充协议确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按照合同约定调整人工单价。
人工费调整的基准价按以下方式确定:人工费上调时,比较合同人工单价(包括风险系数)和投标时定额人工单价(包括政策性调整)取高者为基准价;人工费下调时取低者为基准价;非招标工程按合同人工单价为基准价。
5、材料费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除发承包双方对材料价格结算另有约定外,应按各市、州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信息价格(机械台班、周转材料租赁价格除外)进行调整;未公布的材料价格,由发承包双方对市场价格考察确认后进行结算;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特殊施工要求的新材料,由发承包双方及监理单位共同确认后报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案;如对实际采购价格有争议的,可编制“一次性补充材料价格”,经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测定、确认后执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按照合同约定调整材料单价。
材料费调整的基准价按以下方式确定:材料费上调时,比较合同材料单价(包括风险系数)和投标时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材料单价(未发布的通过调查市场价格确定)取高者为基准价;材料费下调时取低者为基准价;非招标工程按合同材料单价为基准价。
6、机械费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综合考虑2009年机械台班定额中人工单价、油燃料及煤、电价格的调整,执行2009版《吉林省建设工程计价定额》的工程,以定额机械费为基数调增12%,执行2006版《吉林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表》的跨年工程2009年完成的工程量,以定额机械费为基数调增18%。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按照合同约定调整机械台班单价。机械费调整的基准价按以下方式确定:机械费上调时,比较合同机械单价(包括风险系数)和投标时定额机械台班单价(包括政策性调整)取高者为基准价;机械费下调时取低者为基准价;非招标工程按合同机械台班单价为基准价。
7、措施费调整: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采用定额并可计量的措施项目按相应措施定额基价和结算工程量调整;采用计算基数和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按费用定额规定的计算基数和系数调整;采用“项”计价的措施项目结算时,有签证和索赔手续的按签证和索赔金额调整,没有签证和索赔的按费用定额规定计算方法调整。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措施项目应依据发承包双方确认的工程量和综合单价计算;采用定额组价并可以计量的措施项目按相应措施定额和结算工程量调整,并考虑投标让利幅度;采用计算基数和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按费用规定的计算基数和系数调整,并考虑投标让利幅度;采用“项”计价的措施项目结算时,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办理签证或索赔手续的,按签证和索赔金额调整,没有签证和索赔依据合同约定的措施项目金额不调整。
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计价,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施工过程中,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安全文明施工费进行调整的,措施项目费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应作相应调整。
8、规费、税金调整: 规费和税金应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其中,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施工企业(含外埠施工企业)劳动保险费取费证书中核定的标准执行,未办理劳动保险取费证书的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不予支付;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按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计取;根据有关规定发生的工程质量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费用按实计取。
9、补充项目:
采用定额计价的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节能措施等定额中没有的项目,由承发包双方编制一次性补充估价表,报省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批后列入工程结算。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采用招投标时的基础数据和组价方法,按成本加利润的原则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四、工程结算有关取费的问题:
1、调整部分取费:人工费调整、材料费调整、机械费调、定额未计价材料费只计取税金。
2、甲供材保管费:发包方供应的材料(包工包料工程),工程结算时应按定额基价参与取费,由承包方保管的材料应计取材料价值1%的保管费。
3、现场签证:现场签证的工程项目,能执行计价定额相应子目并按计价定额计算的,以及由省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批的一次性补充估价表,可按本费用定额规定计取相应费用,其他现场签证的工程项目只计取税金。
4、劳务分包工程按《吉林省建筑劳务分包工程计价管理暂行办法》(吉建造[2007]8号)的规定执行。
5、总包管理费:对列入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由发包方以书面形式确认指定分包的专业工程,及虽未列入总承包合同,但发包方要求总承包单位进行协调施工质量、现场进度、负责竣工资料整理、存档备案等工作的,发包方应向总承包方支付分包工程造价2%的总包管理费。
6、施工配合费:由发包方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与总承包工程交叉作业时,发包方应向总承包方支付专业工程造价(不包括定额中未列入的材料费和设备费等)2%的施工配合费(施工配合的具体内容由发包方和总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7、水电费:由承包人负责交纳施工水、电费用时,按合同约定调整水、电用量和价格。由发包人负责交纳施工水、电费用时,水、电费按承包人确认的水、电表实际计量数和水、电费定额单价计算;没有安装水、电表无法确定水、电用量的工程,按工程结算中分析的水、电费乘以1.16(施工中生活用水、电费系数)计算;也可以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水、电消耗量(采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水消耗量为0.35吨,电消耗量为7.70度;未采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水消耗量为0.70吨,电消耗量为8.70度)计算,在工程结算时扣回。
五、其他规定:
1、各市、州造价管理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本通知基础上,可以制定本地区的2009年建设工程结算文件。
2、本规定适用于跨年工程2009年完成的工程量和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工的工程结算。
3、本规定不适用于执行国家各专业部定额的工程结算。
4、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已结算完的工程不再调整。
5、本规定由省建设造价管理站负责解释。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