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

时间:2019-05-13 17:0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

第一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核算题(1-2题每题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某些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考试复习要点:

一、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参考:作业1—作业4

二、核算题重点掌握:

1.存货核算——计划成本、减值准备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3.固定资产核算(取得、折旧)

4.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

5.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分配、支付、个税、非货币性福利等)

6.收入的核算(一般销售、折扣、劳务收入等)

7.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二篇:中级会计实务复习口诀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口诀

在不少会计考生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以后分,两者比较看。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以后分,两者比较看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需要冲减投资成本,的大小。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 96年195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96年5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的差额恢复,以判断是否存在,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2日分派的股利,后者计入投资收益。

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过头分配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二 小于10,000.第三句对应

”:比如月”:如果假设例题中月还包括本的,”:;其二,就是投

”,从而确定是还是恢复投资成本。10

①分派值30,000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借:应收股利 30,000长期股权投资 10,000贷:投资收益 40,000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借:应收股利 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③分派值额-5,000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借: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如果分派值000,同样即使-本的全部数额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五、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错误。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口诀后边详细阐述。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息为1万元。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第②句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第③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

10,000(20,000-10,000)40,000

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25,00010,00035,000

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15000-10000=-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

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9万元。

”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4040,000差额-“应冲减初始投资。未收的税金再5月份贴现,贴现”的处理时,”的数额全部调整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000差15,若,累积净利润数,即使-我们在但是从期初,“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营业费用

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润。固定资产(4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无关的项目(四项)=负债+所有者权益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额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额

后来发现考生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预收账款”账户。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账款”、“预付账款调减净利润;“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预付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应收账款500“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应付账款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2、4.“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余额分别是借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9项)调整净利1项):无形资产摊“资产调增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减少,因 “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如下: 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预付账款”、400和贷方700,“应付账“应收400、500、600、700。

”的核算时,需要调整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②与损益: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应收账款”、“

“““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1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和贷方”、“应付账款”、

第三篇:现代汉语复习要点及考试题型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及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20分)

①语义单位 ②语义结构 ③语义分析 ④语法单位 ⑤语法结构

⑥语法手段 ⑦语法范畴 ⑧语法分析 ⑨语用⑩修辞

二、双项选择(20分)

⒈ 语词()是一个合成词。①“绿茶” ②“花儿”③“窈窕” ④“迪斯科”

⒉()中的“言”只是个语素,不个是语词。①言辞诚恳 ②言行一致 ③学习语言 ④言而有信

⒊ 语句()中,“的”是结构助词,“跟”是连词。①我的弟弟跟他是同学。②我会跟他说的。③我跟我的同学都去了。④不跟做官的来往。

⒋()中的“和”、“给”、“在”都是介词。①和一年前不同了,现在得给自己选定主修课程了。②水和电都给停了,呆在这里不行。③你得和他一样,常给工作在乡村的同学通通信。④你和她是干部,在班上要给同学们做出好榜样。

⒌语句“网上有人偷菜呀。”是一个()。①变式句 ②兼语句 ③存现句 ④祈使句

⒍()是个双宾句。①通知明天放假。②通知同学们做好准备。③我借给他一本书。④我借了他一本书。⒎()是个复句。①我知道不但他去了,而且你也去了。②我要去图书馆借书。③既来之则安之。④他一来你就走吗?

⒏语句“毕业后我准备去乡村教书。”是个()。①顺承复句 ②主谓谓语句 ③动宾谓语句 ④变式句 ⒐语句“为了孩子我们才进城找教育局再派教师来”是个()。①目的复句 ②主谓句 ③连谓句④兼语句

⒑语句“一见到他就得请他来。”是个()。①条件复句 ②顺承复句 ③陈述句 ④连谓式单句

三、分析题(20分)

⒈ 用结构层次分析法和句式变换分析法辨析歧义句的不同含义。

① 院子里有许多孩子种的花。

② 他知道这事不要紧。

⒉ 修改病句并说明理由。

① 只要切实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甲型H1N1流感传播蔓延。

② 这个考察小组的同学是由各班北方籍学生组成的。

③ 5号上午媒体就发布了罗京病逝的消息,十分使人们感到伤心。

四、简述题(20分)

1句式变换分析法辨析歧义句

2.简要说明语法结构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3.简要说明语言义与言语义的关系。

4.简要说明修辞与语用的关系。

5.简要说明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真值意义。

6.简要说明条件复句的真值意义。

7.举例说明语气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

8.举例说明点号使用的语法根据。

五、问答题(20分)

⒈你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关系?

⒉同印欧屈折语言相比,汉语语法有哪些突出特点?

3.为什么有人说“语义关系是句法最为基本的部分”?

4.你怎样理解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篇: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复习:财务报告概述

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复习:财务报告概述

知识点、财务报告概述

财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财务报告应当是对外报告,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专门为了内部管理需要的报告不属于财务报告的范畴;(2)财务报告应当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包括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信息,以勾画出企业经营情况的整体和全貌;(3)财务报告必须形成一套系统的文件,不应是零星的或者不完整的信息。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最终结果体现,是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媒介和渠道,是沟通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

一、财务报表概述

财务报表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结果和综合性描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会计政策被企业实际应用后将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一)财务报表的构成

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以及附注。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利润分配能力等。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特别是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和资金周转情况。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5.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由若干附表和对有关项目的文字性说明组成。企业编制附注的目的是通过对报表本身作补充说明,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从而有助于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帮助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等。

2.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个别财务报表是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它主要用以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二、合并财务报表概念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与个别财务报表相比,合并财务报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的对象是通常由若干个法人(包括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二是合并财务报表的编织者或编制主体是母公司。三是合并财务报表以企业集团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而不是以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的账簿记录为基础编制的。四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有其独特的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是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母公司利用控制关系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的发生。

三、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纳税人合并财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主要明确哪些被投资单位(或主体)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编报范围,哪些被投资单位(或主体)不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编报范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提。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在具体应用控制标准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时,应当着重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进行职业判断,如被投资单位各个投资者的持股情况、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潜在表决权、日常经营管理特点等因素。

(一)控制的定义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控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要征得其他方同意,就可以形成决议,付诸于被投资单位执行。

2.控制的内容是另一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严格限制董事会、受托人或管理层对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如规定除设立者或发起人外,其他人无权决定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

3.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

4.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定义

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的。比如,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P公司和S公司构成了企业集团。又如,P公司能够同时控制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P公司和S1公司、S2公司、S3公司、S4公司构成了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是相互依存的,有母公司必然存在子公司,同样,有子公司必然存在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作了定义。

1.母公司的定义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下同)。从母公司的定义可以看出,母公司要求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子公司,即必须满足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规定的控制的要求,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可以只控制一个子公司,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子公司。

二是母公司可以是企业,如《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也可以是非企业形式的、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如基金等。

2.子公司的定义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从子公司的定义可以看出,子公司也要求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作为子公司必须被母公司控制,并且只能是一个母公司控制,不可能也不允许被两个或多个母公司同时控制。被两个或多个公司同时控制的被投资单位是合营企业,而不是子公司。比如,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S公司是P公司的子公司。又如,P公司能够同时控制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均为P公司的子公司。

二是子公司可以是企业,如《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也可以是非企业形式的、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如基金以及信托项目等特殊目的主体等。

(三)控制标准的具体应用

1.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表决权是指对被投资单位经营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事项持有的表决权,不包括对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等事项持有的表决权。表决权比例通常与其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零四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的没有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当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时,母公司就拥有对该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能够主导该被投资单位的股东大会(或股东会,下同),特别是董事会,并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政策实施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处在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下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事实上的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母公司与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已一体化。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是母公司对其拥有控制权的最明显的标志,应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通常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比如,P公司直接拥有S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的60%,这种情况下,S公司就成为P公司的子公司,P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则必须将S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2)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是指母公司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比如,P公司拥有S1公司70%的股份,而S1公司又拥有S3公司80%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P公司作为母公司通过其子公司S1公司,间接拥有S3公司80%的表决权,从而S3公司也是P公司的子公司,P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也应当将S3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这里必须注意的是,P公司间接拥有S3公司的表决权是以S1公司为P公司的子公司作为前提的。

(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拥有某一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同时又通过其他方式如通过子公司拥有该被投资单位一部分的表决权,两者合计拥有该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例如,P公司拥有S2公司90%的股份,拥有S4公司30%的股份;S2公司拥有S4公司60%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S2公司为P公司的子公司,P公司通过子公司S2公司间接拥有S4公司60%的股份,与直接拥有30%的股份合计,P公司共拥有S4公司90%的股份,从而S4公司属于P公司的子公司,P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也应当将S4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是母公司对其拥有控制权的最明显标志,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比如,尽管P公司拥有S公司60%的股份,但是如果S公司被政府或有关部门接管,在这种情况下,对S公司的控制权已经转移至政府或有关部门,P公司已经对S公司没有了控制权,P公司不应当将S公司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下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情况

在母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没有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的情况下,如果母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能够实施控制时,这些被投资单位也应作为子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某企业,母公司与其中的某些投资者签订书面协议,受托管理和控制该被投资单位,从而在被投资单位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拥有该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对这一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拥有控制权,使该被投资单位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为此必须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种情况是指在被投资单位的公司章程等文件中明确母公司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能够实施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够控制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也就是等于控制整个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这样,也就使得该被投资单位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从而应当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能够通过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的多数成员控制该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被投资单位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从而应当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里的“多数”是指超过半数以上(不包括半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必须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否则,该条件不适用。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能够控制董事会等权力机构的会议,从而主导公司董事会的经营决策,使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母公司的间接控制下进行,使被投资单位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因此,也应当将其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里的“多数”是指超过半数以上(不包括半数)。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必须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否则,该条件不适用。

在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之一,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比如,尽管P公司有权任免S5公司由11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的6名董事,但是,如果公司章程规定,S5公司所有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董事会表决,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与此同时,还必须经第二大股东派出的至少1名董事同意,在这种情况下,S5公司董事会决议的形成要得到第二大股东派出的至少1名董事的同意,实质上P公司无法单方面主导S5公司的董事会,也就无法单方面控制S5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P公司不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规定的控制标准,P公司不能控制S5公司,P公司不应当将S5公司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3.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对潜在表决权的考虑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所称潜在表决权,是指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不包括在将来某一日期或将来发生某一事项才能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或才能执行的认股权证等,也不包括诸如行权价格的设定使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转换为实际表决权的其他债务工具或权益工具。

企业应当考虑影响潜在表决权的所有事项和情况,包括潜在表决权的执行条件、需要单独考虑或综合考虑的其他合约安排等。但是,本企业和其他企业或个人执行潜在表决权的意图和财务能力对潜在表决权的影响除外。潜在表决权仅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控制的考虑因素,不影响当期母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之间的分配比例。

4.判断母公司能否控制特殊目的主体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1)母公司为融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特定经营业务的需要直接或间接设立特殊目的主体。

(2)母公司具有控制或获得控制特殊目的主体或其资产的决策权。比如,母公司拥有单方面终止特殊目的主体的权力、变更特殊目的主体章程的权力、对变更特殊目的主体章程的否决权等。

(3)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具有获取特殊目的主体大部分利益的权力。

(4)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承担了特殊目的主体的大部分风险。

(四)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即,只要是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不论子公司的规模大小、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能力是否受到严格限制,也不论子公司的业务性质与母公司或企业集团内其他子公司是否有显著差别,都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该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仍然由本公司决定,本公司也能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资金调度受到限制并不妨碍本公司对其实施控制,因此,应将其认定为子公司。

下列被投资单位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应当纳入母公司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一是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二是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三是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不应采用比例合并法。但是,如果根据有关公司章程、协议等,表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四、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期准备工作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多个会计主体。为了使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准确、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真实情况,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母公司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做好的前期准备工作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母公司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做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如下几项:

1.统一母公司、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应统一母公司、子公司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调整:一是由母公司按照其自身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二是母公司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2.统一母公司、子公司的会计期间

子公司可能在我国境外经营,由于受到当地法律的限制,其会计期间有可能不是公历会计,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调整:一是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二是母公司要求子公司按照公历会计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3.按照权益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这项调整工作应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底稿(以下简称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不得据此改变母公司的账簿记录和个别财务报表列报。在母公司的账簿记录和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而不是权益法。

4.对子公司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规定。

(二)子公司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做好的前期准备工作

合并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因此,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必须得到子公司的配合与支持。为了保证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子公司必须向母公司提供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有关的如下资料:

1.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2.采用的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及其影响金额;

3.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期间的说明;

4.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所有内部交易的相关资料;

5.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有关资料;

6.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需要的其他资料。

其中,子公司向母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既可以是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也可以是子公司作为中间母公司(即子公司既是上一层的子公司,又是下一层的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取决于最终母公司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式,即直接由最终母公司合并所有子公司,或层层合并后由最终母公司编制最终的合并财务报表;但前提是采用层层合并方式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与由母公司直接合并所有子公司的结果相同。

五、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有其特殊的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进行汇总和抵销处理,最终计算得出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合并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如表19-1所示。

(二)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将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加总金额中重复的因素予以抵销。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也需要在合并工作底稿中通过编制调整分录予以调整,而不改变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记录。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借记或贷记的均为财务报表项目(即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而不是具体的会计科目。比如,涉及调整或抵销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均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而不是“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来进行调整和抵销。

(三)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加总金额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合并财务报表中各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等的合并金额。其计算方法如下:

1.资产类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2.负债类各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3.有关收入类各项目和有关所有者权益变动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4.有关费用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四)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合并工作底稿中计算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类以及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填列生成正式的合并财务报表。

第五篇:中级会计实务要点总结1

CH17《会计政策、估计、差错变更》

一、会计政策变更:确认、计量、报告采用的原则、方法变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会计计量属性的变更属于政策变更,但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可回收金额等的确定的变更属于估计变更

2、发出存货计价-政策变更

3、未经批准变更,连续反复变更,视为“滥用会计政策”,采用“前期差错更正”

4、不属于政策变更:本质差别;初次发生或不重要事项

5、变更处理:法律有要求按要求;追溯调整法“累积影响数”(税前,所得税,税后)

6、确认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最早期;完全不能追-未来

7、弃置费用:现值计入“预计负债”;影响“折旧”、“财务费用”

使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账簿销毁引起累计影响数无法确定

二、会计估计变更:结果不确定的交易事项;做出最佳估计,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

估计变更: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根据最新证据调整;根据新的证据,将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转为确定

三、前期差错更正: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造成前期报表“省略或错报”

1、信息:编表时、批准报出时预期能取得的可靠信息

2、计算错误、应用政策错误、疏忽舞弊

3、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4、“追溯重述法”—“以前损益调整”(注意明细科目)、所得税的调整。转“利分”“盈公”

CH1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概述: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有利、不利事项

1、批准报出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不是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日,也不是审计报告日

2、不是全部事项,而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或无关但对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3、下期第1天

二、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对报表有重大影响

2、(1)日后诉讼案件结案;(2)表明资产减值或需调整原已确认减值;(3)进一步确定日前收入成本“销售退回”;(4)财务舞弊或差错;(“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债务签订重组协议”是全新事项)

3、会计处理:“以前损益调整-本年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以前损益调整(明细);(2)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后);(3)税后分配

(1)诉讼结案:“以前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其他应付款”

(2)坏账准备;(3)销售退回

三、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影响比较重大

2、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CH15《所得税》

1、暂时性差异:折旧、减值准备

(1)无形资产:内部研发形成的“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会计不需要摊销,税法需要摊销“递延所得税负债”

(2)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

(3)长期股权投资,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投资,“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4)预计负债:看税法是否允许实际发生时扣除

(5)应付职工薪酬: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2、特殊项目

(1)罚款、滞纳金、国债收入;“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5%,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亏损:可以结转以后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免税合并确定的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5)企业为关联方提供债务担保的预计负债不能税前扣除

3、计量:差额计提或转回

(1)“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商誉/营业外收入”(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递延所得税应调整购买日应确认的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金额)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①商誉的初始确认: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不再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②差异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除企业合并和计入所有者权益情况外,其他情况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③与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但能控制转回且很可能不转回的,不确认

(3)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资产负债表日,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复核,减记,恢复

(4)企业合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同时调整“商誉”;企业不能对递延所得税折现

4、所得税费用:区分“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费用”(注意看清题目)

5、合并财务报表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6、列示:注意三个要点:

(1)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附注中披露。

(2)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2.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

(3)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企业应当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2.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是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

及的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负债。

(4)一般情况下,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般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

下载《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2014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级会计实务》备考复习技巧

    1.中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程怎样整体的进行学习? 中华会计网校优秀学员牛芳回复:要想顺利通过中级职称考试,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要清楚、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一定......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型和复习要点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型 这次病理生理采用的是机考 选择题60道 每道题1分 名词解释8个 每道题2分 简答题3道 每道题8分 老师考试的时候会出4道简答题,同学们只要选择3道来做,不要4......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技巧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技巧 快速把握试题重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全面、系统地领会吃透会计职称考试各门课程的学习要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是广大考生最为关心......

    电大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n/3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企业于12月26日收到该笔款项时,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A.200 2006年1月1日,A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B公司,含税价为105000元:2006年7月1......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大全,考试必备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存货(第二章) 1.购入物资 (1)购入物资在支付价款和运杂费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

    国贸实务考试题型

    国贸实务考试题型 I. Term translation (10 points, 0.5 point each) II. Multiple choices (20 points) III. Judg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2017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必备)

    2017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一、接案(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

    注册规划师考试实务复习要点

    注册规划师考试实务复习第一讲:答题注意 /注册规划师考试等高线往往是提示城市地区所处的地形地势、一些山体保护、景观保护;防洪排涝问题可能隐藏其中;同时应注意城市建设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