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共5篇)

时间:2019-05-13 17:5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

近年来,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迅速发展,对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提升建设工程质量进行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时,还存在着不检测即出检测报告、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不规范的检测行为,检测工作质量也参差不齐。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检测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市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渝建发〔2009〕12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不规范的检测行为

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日常检测行为和所监管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管,要采用不定期、不提前告知的“飞行”检查方式,重点对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不执行有关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责令检测机构立即整改,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予以处罚,同时抄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将其计入不良行为记录予以全市通报,一年内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其检测资质增项等申请,并予以重点监管。

二、推行检测工作备案制,加强检测过程的监管

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所有第三方质量检测行为,均应按照要求由工程建设单位实施委托。检测委托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应填写《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备案表》,并将《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备案表》和检测委托合同送至负责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就委托项目与参数是否与检测资质许可的范围一致、检测人员条件及数量是否满足检测要求等内容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责令有关单位整改。

对基桩检测、土工密实度检测、结构实体质量(混凝土实体强度、钢筋扫描等)检测、后植钢筋及饰面材料抗拔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质量鉴定等检测项目,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于现场检测实施前,填写《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备案表》,传真或报送负责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登记备案。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及时书面回复收到《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施工现场检测备案表》的情况,并对该现场检测实施行为进行抽查,及时纠正和查处不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开展检测活动的行为。对不按规定备案的上述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三、进一步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防止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投入工程中使用。适时推进检测数据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联网工作,实现检测数据及时上传,防范检测工作中弄虚作假行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应建立台帐,并及时报送负责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跟踪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工程,加强对处置方案的制定程序和处置过程的监督,并定期对本地区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对工程实体进行监督抽检。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予以公示。

四、建立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

开展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就位和检测人员换证工作的同时,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健全全市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数据库并有效使用,实现检测机构资质和检测人员岗位资格的动态管理,并建立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通过信用评价,实施差别化监督管理,形成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使检测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能力,规范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检测行为,引导我市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强培训考核工作,提高检测人员整体素质

实行检测人员资格考试与培训分离制度。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明确检测人员培训的要求,加强对培训效能、质量和信誉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规范培训行为。对不具备相应能力的,要暂停其教育培训。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后,因不具备业务能力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隐患的,要按规定追究相应教育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同时,强化检测人员考核工作,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要建立健全检测人员考试考核的试题库,确保试题的理论性、时效性和针对性,规范考试考核的组织,确保试

题保密,规范考场秩序,要客观公正评判考员成绩,考试成绩应网上公布,并录入检测人员数据库,提高检测人员整体素质。

二○一○年四月九日 版权所有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渝建发〔2009〕12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鲁建发[2000]78号

各市建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 定的大局。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总 体水平稳步提高,创出了一大批精品工程和名牌工程。但是,应该看到,我省建设工程,特 别是量大面广的住宅工程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工程质量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还有待进一步解 决。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建设工程质量十分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近日,韩寓群副省长 就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再次做出重要批示:对工程质量必须抓住不放,对已经检查出来的问题 必须责任到人,彻底纠正,不留隐患;强制性标准必须在“强制”上下功夫;规划设计要公 开招标,一要防止武大郎开店,二要有办法支持优胜劣汰,三要管好设计市场,防冒牌货或 从中倒手渔利者。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省建设工程 质量的整体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抓好对有关问题的整改和处罚 全省工程质量检查结束后,大多数市地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根据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 题和质量隐患,认真研究整改意见,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大部分存有隐患的工程已整改完 毕,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但也有少数市地,整改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应依法处罚的工程项目,迟迟不能落实处罚意见,致使部分工程质量问题尚未得到 妥善处理,影响了全省整改工作的全面完成。各级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 作力度,继续抓好对有关问题的整改和处罚。一是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该停工的工程坚决停工,该返工的工程坚决返工,该加固或修补的工程要限期落 实加固措施,需要进一步核验算的要尽快组织人员做出结论意见,限期完成整改,确保不留 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二是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全面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和工序要加强预控和管 理;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研究落实改进措施。三是对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 和法律法规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处罚,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省建设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这次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逐条逐项进行了研 究和审核,提出了处罚指导意见。各地要按照厅里的要求,坚持标准,该罚 款的罚款,该降低资质的降低资质,该吊销资质的吊销资质,该取消个人从业资格的坚决取 消,该清出建筑市场的坚决清出,触犯刑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省建设 厅。

二、从放开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市场入手,全面提高设计水平规划和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功能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高质量的建设 工程必须有高质量的规划和设计。近几年,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各级规划和设计管理部 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省规划、建筑设计水平还不高,设 计精品为数不多,已成为影响我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地必须从放 开规划、建筑设计市场入手,采取措施,规范设计行为,提高规划、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一是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各地要积极推广设计方案征集制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 争机制,吸引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对重要的城市规划设计项目,要面向全国征集设 计方案。对居住区用地规模10公顷以上、城市广场用地规模2公顷以上、城市出入口、标志 性地段、传统街区和主要景观区的详细规划,要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方 案征集和专家评审,择优确定设计方案,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突出城市特色,塑造良 好 的城市形象。同时,要加强规划

设计行业管理,规范设计市场,完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准入 制度,克服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促进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二是全面放开建筑设计市场。各地要认真贯彻建设部第82号令《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勘察设计招 标投标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凡纳入勘察设计招标投标范围的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必须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勘察设计队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指定勘 察设计单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勘察设计市场和设计行为的监督,严格单 位资质和个人资格的动态管理,对扰乱设计市场秩序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查处。

三、加强强制性技术标准执行和监督 严格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自99年以来,各地加强了对强制性 标准的执行力度,建设主体各方对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认识普遍提高,但仍存在执行标准规 范不严、不细、不深入的情况,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仍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集中最突 出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要继续把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作为明年工程质量管 理工作的重点,采取措施,在“强制”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加强对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宣传,唤起全社会标准规范意识。明年全省再集中组织开展一次贯彻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宣传活动,进 一步增强工程建设人员执行标准规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组织好标准规范的学习培训。在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和 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中,要把标准规范做为重要内容,使各类参建人员熟悉理解标准,准确掌 握标准,严格执行标准;三是严格监督标准规范的执行。要认真贯彻建设部第81号令《实施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各建设、开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要把执 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做为质量管理重点,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都要严 格把关,确保各项强制性技术标准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认真执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及其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执行技术标准规范的监督管理,对 于违反强制性标准进行工程建设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据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四、深入开展创建无质量通病住宅活动,全面提高住宅小区建设质量 全省创建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电视会议后,各地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 计划,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狠抓了质量通病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面完成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创建目标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我省 工程质量实际,今后一段时期内,创建活动要以住宅小区为重点,各级要进一步研究创建无 质量通病住宅工程的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小区整体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一是新建住 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材料采购、物业管理等环节,要放开市场,实行公 开、公正、公平竞争,优中选优,打破行业垄断,不搞地方保护,防止武大郎开店。二是住 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必须按规定经专家评议优化后才能报批。住宅设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 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快推进住宅产业 化,推动住宅科技创新,大力推广使用住宅“四新”产品,提高住宅科技含量,积极推行以 框架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和建筑节能成套技术,运用科技手段全面提高住宅 性能和质量。四是加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力度,每项工程都要制定治理通病计划和考 核标准,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要把治理通病工作纳入本单 位的管理目标,把创建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建设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每道工序,落实到 每个项目班组和每个参建人员身上。五是加强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加 强和改进小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收费和服务行为,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级规 划、设计、施工、房产等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管理,共同把关,努力使住宅小区在规 划、设

计、建造和管理上成为住宅建设的典范,实现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计合理,质量 优良,设施配套,服务高效的建设目标。

五、完善落实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完善落实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建设主体各方行为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前提。各级要深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切实把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特别是施工图 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抓紧、抓好。一是认真落实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交付施工。各级审查机构要认真履行 职责,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要求,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要对审查结论 负责,确保设计图纸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达到规定深度。二是认真落实施工许可制度。未取 得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 限额以下的工程项目,规避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审查工程项目报建、规 划、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监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手续的办理情况,严格审查资金到 位情况,不符合开工条件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不准开工建设。三是认真落实竣工验收备 案制度。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及时组织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 验收,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机关申请备案,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工程 不准交付使用。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严格按规定对工程地基、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各类功能性指标和试验数据以及工程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和 法律法规的建设工程,备案机关不予备案。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把施工图 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关,对违反规定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严肃查处。

六、认真开展建设工程勘察质量专项治理 目前,全省勘察质量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是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 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这种情况,省建设厅研究确定,明年开展建设工程勘察质量 专项治理。第一,完善勘察质量管理的立法体系和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 据建设部《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勘察质量现状,制定出台《山东省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勘察质量责任,完善勘察环节管理,强化勘察质量 监督,提高勘察技术水平和报告质量。第二,加大对勘察工作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全 面开展勘察质量监督工作。今后,勘察工作必须经勘察质量监督审查部门进行监督,勘察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设计单位不得采用其勘察成果进行设计,设计审查机构 不得进行设计审查。二是严格勘察资质管理,形成质量和业绩挂钩、业绩和资质挂钩的资质 动态管理模式。各市地要建立勘察质量管理档案,将勘察质量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把 业绩作为资质年检的主要依据,形成资质动态管理。三是每年进行勘察专项质量检查。严格 对勘察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第四,加快勘察单位的质量认证,完善勘察单位内部质量保 证体系。进一步推进勘察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提高勘察技术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 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目前我省在责任制方 面存在的问题,下一步重点要把完善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尤其是一把手负责制落到实处。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抓好工程质量责任卡的建立,确保把工程质量责任制落 到一把手身上。今后,所有新开工项目必须严格按规定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卡,未建立工程质 量责任卡的工程,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所有参建单位,包括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材料供应单位都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在责 任卡上签字,并存入工程建设档案。二是所有在建工程必须悬挂和责任卡内容相符的工程质 量责任牌,竣工工程必须在建筑物上镶嵌工程质量责任牌,向社会公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责 任人名单,将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落实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三是

严格实行并完善工程质量责任 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项目法人和参建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明确 各方的质量责任,将质量责任与相应的责任人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终身负责。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都要依法做出处罚;对因工程质量事故,给国 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不管事故的责任人调到哪里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追究 相应的责任。

八、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 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建设工 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做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产开发等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分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抓好。要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要按照目前界定的职能,认真履行质量 监督职责,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质量监督检测手段和方法,拓宽监督范围,提高 质量监督水平。对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 典型,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各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行为,一定要坚 持标准,严肃纠正和查处,坚决杜绝“三边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通过各级的工作,努 力把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第三篇:《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0〕44号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的通知

渝建发〔2010〕44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工程质量水平,切实消除当前存在的工程质量通病,市城乡建委制定了《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以下简称《通病防治要点》),现予以公布。请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宣贯工作,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系统掌握《通病防治要点》的各项规定。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应将建设工程是否执行《通病防治要点》列入工程监管的重要内容;凡不执行《通病防治要点》的建设工程,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在《通病防治要点》的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联系,联系人:付建华,联系电话:023-63672066。

本《通病防治要点》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原《重庆市建设工程十项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要点》同时废止。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2009年版)

1总 则

1.1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克服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规范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防治要点》。

1.2《防治要点》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1.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 及外观质量的缺陷。《防治要点》所列工程质量通病是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进行专项防治的重点,未列入本防治要点的其它质量通病也应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治理。

1.4 在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防治要点》。

1.5 《防治要点》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防治要点》的规定。

1.6 《防治要点》高于国家现行规范的项目所增加的工程费用应列入工程造价,并报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备案。

1.7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防治要点》列入日常监督的重点。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

2.1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抽检,调直后钢筋的强度、伸长率、截面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2.2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下料应保证端面与轴线垂直、无马蹄形或翘曲。丝头加工应经环通规、环止规螺纹检验和外观检查合格并形成记录。接头连接完毕后,应进行拧紧力矩值检验和外露有效螺纹检查。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连接后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但不得超过2P。2.3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竖向构件(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柱)纵筋定位不得采用纵筋与水平筋点焊的方式。

2.4框架柱、剪力墙暗柱箍筋采用直径12及以上的钢筋时,设计时应考虑调整纵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时应注意插筋定位,保证柱、墙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GB50010的要求。2.5长度L大于8m的混凝土墙,或5m≤L≤8m且两端有端柱约束的凝土墙,混凝土配合比应采取补偿收缩或添加合成纤维等抗裂措施,同时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应≥0.3%。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2.6同一节点三条轴线及以上的梁交会时,应由设计明确各梁纵筋叠放顺序。梁、异型柱、剪力墙暗柱截面宽度相同时,应有明确构造设计。施工时因钢筋交叉造成梁角部纵筋远离箍筋弯角位置(不蹬角)的,应会同设计明确处理措施,不得随意添加蹬角纵筋。

2.7施工梁、柱的节点区域,穿扎梁筋应保证箍筋复位,防止单肢箍、内箍漏设。框架节点核心区,宜先按加密区要求确定箍筋圈数、肢数并穿套好(不固定)后,再穿扎梁筋,同时按间距调整固定箍筋。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宜先绑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设计文件要求绑扎附加箍筋。

框架柱和剪力墙边缘柱内的单肢箍应在加工时就两端弯到位,采用落套箍的方式绑扎。

2.8布置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板、屋面现浇板,板内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钢筋间距宜取150~200。

不规则现浇板内阳角、建筑平面外转角房间有墙约束的现浇板板角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少于7φ8@100,长度应大于板短边净跨的1/3,且不小于1.5m。

角部房间设置转角窗时,该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应设置联系窗端混凝土墙(柱)的板内暗梁,并设置放射形钢筋。

2.9 板面钢筋在制作时应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及负弯矩筋的弯钩长度。采用冷轧扭钢筋单边弯钩时,弯钩端应置于锚固区,并保证锚固长度要求。

2.10梁底、板底钢筋支垫应采用统一规格的瓜米石、花岗石垫块,或选用合格 的建筑塑料支撑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000㎜。钢筋材质支撑件不得直接放置在模板上。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宜优先选用长板凳铁,分离式配筋应选用长板凳铁,支撑件间距不宜大于800㎜。

2.11强弱电管线采用竖向穿梁方式布置时,应采用沿梁轴线方向分散穿梁方式埋设,管线距梁边≥50mm。穿梁段梁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若采用集中穿梁方式,应由设计明确加强措施。

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分离式配筋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

2.12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的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

混凝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按分户检验要求执行;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算,并出具设计处理意见。

2.13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梁底模应设置独立支撑,保证梁板拆模后的楼盖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

3.1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3.2 外墙砌体的配砖选用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3.3 厕浴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3.4 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非烧结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钢丝网的直经不小于0.8mm,钢板网为0.8mm厚9×25mm。

3.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分别清理、补槽后,再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并进行隐蔽验收。

3.6填充墙上不应留设脚手眼、穿墙洞等。对墙上留设的孔洞,应有防治渗漏开裂的专项方案,可采用防水微膨胀砼分次填实,不得用干砖填塞。

3.7 构造柱钢筋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漏设的钢筋经处理后应进行检测。

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可采用预埋和植筋的方式。

3.8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7天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外墙的补砌砖灰缝,应先进行清理后,再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d再进行抹灰。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

4.1护栏的安全高度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相应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高度为面层以上的净空高度,初装饰房必须扣除 相应面层的厚度。安全高度起量位置应从可踏面起算。

4.2护栏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按设计及审批的施工方案要求先进行“样板”的施工,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安装,检查时应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明、复验报告以及相关检测报告。4.3栏杆(板)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防护与预埋件的连接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或后置预埋件)连接节点、防雷连接节点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4栏杆(板)的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无漏刷,附着良好;金属栏杆的除锈等级和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时应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和涂层干膜的总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并有相应的记录资料。建筑幕墙工程质量通病

5.1 幕墙所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幕墙在施工前,应进行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平面变形性能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5.2 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采用后置埋件(不得采用膨胀螺栓)时,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后置埋件采用化学螺栓时,不应在定位后的螺杆上进行焊接作业。

5.3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并应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打注硅酮结构胶。玻璃 幕墙构件在打注结构胶后,应在温度20℃左右、湿度50%以上的干净室内养护,待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5.4钢构件防腐应符合钢结构的防腐要求,因焊接或施工破坏的防腐层应重新进行处理。设计要求不得低于规范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5 玻璃幕墙(全玻幕墙除吊挂点外)的玻璃安装时,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每块玻璃下部应至少设置两块弹性定位垫块,其宽度与槽口宽度相同,长度不应少于100mm。

玻璃面板不得与结构面、装饰面的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交接处之间的空隙应留置不小于5mm的空隙。

5.6石材和金属幕墙的面板应通过干挂件与主框架连接,禁止直接用胶粘贴。干挂件的选择应符合《干挂饰面石材及其干挂件》JC830.2-2005的要求,并不得使用焊接方式固定于横梁上。

5.7 石材幕墙加工制作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板开槽(孔)尺寸、深度、位置,应符合要求,槽口石材单侧厚度不应小于8mm,开槽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使用时槽内清洁、干燥,不得有损坏,崩裂、穿透现象。

(2)石材干挂件与龙骨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应拧紧上牢,石板与干挂件间应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黏结,面板四周所开槽、孔必须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填充密实、饱满。

5.11幕墙板缝拼接处必须注胶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隐框及半隐框玻璃幕墙耐候胶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 2倍,且不得三边搭接,较深的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石材和金属幕墙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嵌缝时,应在面板缝两侧贴防污染胶带,缝内杂物清理干净,泡沫条嵌入深度符合要求,嵌缝厚度应大于3.5mm,嵌缝应密实饱满,表面光洁平整,板材清洁无污染。外墙饰面砖、湿法安装饰面板质量通病 6.1外墙饰面砖规定

6.1.1外墙饰面砖的使用必须执行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要求,面砖应按规定进场复验。容重大于20kg/㎡的饰面砖(如文化石)应采用专用粘结材料粘贴或采取拴、挂等措施。

文化石粘贴高度不应大于7m。

6.1.2 饰面砖施工前,在相同基层上应预先做出样板墙,并进行粘结强度试验,样板墙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方能进行饰面砖施工。

6.1.3 面砖施工前,对基体积尘应刷洗干净,并浇水润湿,表面晾干,含水率适度。砌体灰缝应填塞饱满,脚手架孔洞应用细石砼填塞密实。

6.1.4面砖粘贴材料应使用专用粘结剂或聚合物砂浆,面砖勾缝应用勾缝剂或聚合物防水砂浆。

6.1.5大面积面砖铺贴前,必须进行预排砖;面砖间缝隙应合适、均匀一致。小于三分之一边长的面砖,不得铺贴。非整砖使用部位应适宜,管线、设备的支架等突出物,应使用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临边的部位,饰面砖的压向应正确。

流水坡向应正确,滴水线的高度或深度不得低于1cm,滴水线部位的面砖勾缝应与面砖表面齐平。6.1.6面砖勾缝应用专用工具,灰缝应密实、平整、无裂纹、砂眼。饰面砖施工完毕后,面砖清洗应合理选择清洗材料和材料配合比,清洗后灰缝形成了砂眼、裂纹及表面反砂部位,必须进行重新勾缝处理。

6.1.7拆除外架前,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检查面砖空鼓情况,对检查发现问题应进行返工处理,并填写检查记录。

6.1.8应有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方案,明确检测部位、数量等;检测方案经建设、监理同意后,报监督机构备案。

6.2 外墙湿法饰面板安装规定

6.2.1外墙湿法安装石材饰面板的施工方法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规定。施工前,在相同基层上应预先做出样板墙,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方能进行湿法饰面板施工。

6.2.2湿法粘贴饰面板安装,应用专用石材粘胶剂粘贴,或采取拴、挂等措施。厚度大于12mm湿法饰面板安装,板与基体间应设置钢筋网,通过钢筋网连接拴挂。室内高于2米的大尺寸饰面板湿法安装应采取拴挂措施,门窗洞上侧边长大于200mm饰面板湿法安装,也应采取拴、挂等有效措施。有外保温的墙面不得使用湿作法安装石材饰面板及文化石粘贴。大理石板材不得用于室外墙面。

6.2.3湿法饰面板安装的每块板材拴挂点不得少于三个,通过不小于1.5㎜2的铜丝、不绣钢丝等防腐材料或专用挂件与预埋件连接牢固。后置埋件设置在空心砌块或加气砼上时,后置埋件应用穿墙螺栓或穿墙钢筋。

6.2.4湿法施工石材饰面板前,应对板材的背面涂刷防碱剂,刷浆后阴干养护。6.2.5灌浆工艺湿法饰面板安装,板材应钻孔,通过不小于1.5㎜2的铜丝、不 绣钢丝等防腐材料或专用挂件拴挂在钢筋网上,钢筋网直径及间距不得少于φ8@500,钢筋网应通过锚栓与基体连接牢固、稳定。

6.2.6拆除外架前,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检查饰面板空鼓情况,对检查发现问题应进行返工处理,并填写检查记录。铝合金、塑钢门窗工程质量通病

7.1 门窗二次设计单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设计施工图必须经主体设计单位签章认可,有节能性能改变的门窗设计施工图必须经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合格。

门窗设计施工图应达到相应的深度,明确型材、配件等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要求,连接固定的构造形式。

7.2 门窗加工前,应对其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进行定型检测,有节能要求的门窗应有传热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对门窗型式进行修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加工。

7.3 门窗安装应进行样板检查。现场至少抽取一樘门窗进行解剖,检查内部构造、材质及拼装质量;防火、防盗、节能等特种门窗进场应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7.4 门窗洞口四周应按照门窗框固定连结位置设置预埋件,不得将门窗外框直接埋入墙体,砌体上的预埋件应使用小型混凝土砌块。

固定连结件位置应距边框及中横框、中竖框与边框交接处的两侧不大于150㎜,其它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每个连结件不得少于两个固定点。7.5 连结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宽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冷轧钢板,两端伸出窗框与墙体固定;组合门窗拼樘料的规格、材质及连接固定方式应符合 设计和规范要求。7.6 门窗的密封

(1)分层填充缝隙用的材料选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填塞厚度不宜大于20㎜,填塞不宜过紧,以能自行发泡膨胀,起到防水止漏、隔音保温、防止窗周结露的作用为准。

(2)应按规范要求在缝隙外表留5~8㎜深的槽口,注胶前应清洁表面,注胶后应检查注胶是否连续,防止漏注。

嵌缝胶不得有脱落、起皮,无弹性,胶面开裂等缺陷。

(3)副框与门窗框以及拼樘料之间的拼接缝处均应用密封胶封严。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通病

8.1 电气配管进盒、箱顺直,必须一管一孔,并用锁紧螺母或进盒接头固定平直,禁止柔性导管暗埋于墙内或混凝土内。

8.2 导线按相分色符合规范规定,A相用黄色,B相用绿色,C相用红色,中性线N用浅蓝或蓝色,保护接地线PE用黄绿双色。照明开关后相线可采用原相色或白色。

8.3 导线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导线连接不得采用绕接,禁止接头处虚接;禁止接头只用黑胶布不采用绝缘带包扎。8.4 插座接地支线禁止串联连接。

8.5 金属线管(槽)及其支吊架应作好跨接接地处理,采用紧定连接、卡套连接的金属导管不做跨接接地时,必须有可靠持久的保证接地导通的连接工艺及其工艺标准;低于2.4m以下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位必须进行接地处理。9 采暖卫生安装质量通病

9.1 管道穿楼板时必须按设计或验收规范要求设置套管或止水环。套管设置要求下口平楼面,上口高出最后地面20-30mm,厨、厕为50mm,套管填塞符合规范要求。

9.2 地漏的选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水封要求的地漏,其水封高度应不小于50mm。连接构造内无存水弯的排水器具的排水支管应设存水弯,其水封高度应不小于50mm。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通病

10.1 沥青混合料级配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沥青材料的针入度、软化点、粘度、延度、含蜡量、闪点、溶解度、密度等技术指标。

10.2 沥青混凝土应控制加热及摊铺温度;热拌沥青混凝土的加热温度为145-170℃,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摊铺温度根据所用材料标号不低于135-160℃。10.3 控制基层的标高、平整度、清洁度、摊铺时的干燥情况。10.4 沥青混凝土每日作抽提试验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0.5 沥青混凝土摊铺的厚度,平整度,压实度控制。10.6 严禁雨天及气温低于10℃时摊铺沥青混凝土。桥梁伸缩缝破损质量通病

11.1 伸缩缝轨必须锚固牢固,缝轨的锚固钢筋须与桥梁或桥台的预留钢筋焊接牢固,对于预留钢筋偏位、间距过大、保护层不够的情况,应采用植筋加强等措施处理。伸缩性能必须有效,伸缩缝的预留宽度须经安装温度与结构变形量计算而定,防止缝轨埋置过宽而扯破橡胶体或埋置过窄而挤坏缝轨的情况发生。11.2 伸缩缝两侧砼的类型及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未达到设计强度过早承受车行荷载。

11.3 伸缩缝处不得积水,防止水流渗过伸缩缝橡胶体后污染桥墩,台及支座。填方区路基沉陷质量通病

12.1 路基填方区须清淤、设台、控制填料含水量、粒径、分层厚度。严禁用腐殖土、淤泥、建筑垃圾、大粒径、树根、草皮、有机物等作回填料。12.2 配备必要的碾压设备,控制好压实度。

12.3 作好施工临时排水即回填层作好纵横双向排水坡面,避免雨水浸泡路基。12.4 城市主干道回填压实度各层应达到93-96%。路面井周沉降质量通病

13.1 砌筑窨井的石材、预制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不得小于30MPa,路面与井盖高差不得大于4㎜。严禁采用砖砌筑窨井。

13.2 窨井周围回填材料严格选用;凡腐殖土、淤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草木不能作为回填用料。

13.3 回填分层夯实,必要时配备小型压实机具,保证施工质量。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台建规〔2011〕378号

各县(市、区)建设规划局(分局),温岭市建工局,台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局直属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工程检测行为,提升检测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市工程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检测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领域的工程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突出重点,规范工程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一)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和抽检工作

1.钢筋原材的检测要求

检测机构在钢筋原材料检测时,必须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测和检验。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对进场的每批次钢筋作外观尺寸和重量偏差的测量,并做好记录,对于外观尺寸和重量偏差不合格的钢筋要及时退场,做好退场记录。施工现场钢筋原材料不得场外加工。钢筋原材料第一次进场,必须通知当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相关人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单位工程或同一工程标段使用的钢筋要有不少于2次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抽样检测,施工现场钢筋原材料第一次进场必须抽检。同时检查监理单位对每批钢筋外观尺寸、重量偏差测量记录和不合格钢筋的退场处理记录。

2.混凝土的检测要求

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旁站下按规定留取混凝土抗压、抗渗等试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2次,并做好书面记录。加强对施工现场同条件和标准养护试件的管理,严格按所需的养护条件进行养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应放置在同部位构件的适当位置养护,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必须放置到标准养护室养护。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单位工程或同一工程标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要至少抽样检测1次。混凝土结构的实体检测应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开展。

3.建筑用扣件的检测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扣件必须进行见证取样送样复验。当扣件数量超过10000件,超过部分作另一批抽样。不同班组(外脚手架和承重支模架)使用的扣件应单独检验。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单位工程或同一工程标段要有不少于1次的抽样检测,抽样数量至少16件(其中8件作为第二样本)。

4.防水卷材的检测要求

防水卷材必须按标准规定的批次进行见证取样送样复验,取样数量按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产品标准或规范要求执行。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防水卷材,对于单位工程或同一工程标段要有不少于一次的抽样检测。

(二)主要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工作

1.建筑节能外窗的检测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节能外窗要进行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保温性能、中空玻璃露点、玻璃遮阳系数和可见光透射比等项目的复验。

节能外窗三性(指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室内检测和现场检测的数量,按照《台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台建规〔2011〕202号)的规定执行。

对于节能外窗其他性能的检测,建筑面积10万m2及以下的建筑工程项目,同一施工单位同一品种同一类型产品的检测数量,中空玻璃露点不少于3件,保温性能、玻璃遮阳系数和可见光透射比不少于1樘(件)。对于建筑面积10万m2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增加双倍的取样检测数量。

2.自保温墙体材料的检测要求

自保温墙体材料进场应按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产品标准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多孔砖墙体可按5万块划分为一验收批进行取样检验。

具备自保温墙体现场检测条件的,应开展现场传热系数检测,不同自保温墙体材料所组成的墙体,建筑面积10万m2及以下的工程项目,检测数量每类别不少于1个墙面;建筑面积10万m2以上30万m2以下的工程项目检测数量每类别不小于2个墙面;建筑面积30万m2以上的工程项目检测数量每类别不小于3个墙面。

(三)桩基静荷载检测工作要求

1.混凝土灌注桩静荷载检测数量应严格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定执行,即单位工程内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检测数量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B33/1016-2004)规定执行。对于成片开发的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相同桩型、相同沉桩工艺的多幢建筑,可由设计、监理、施工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等单位共同确定检测方案。

3.对于单层地下室混凝土灌注桩的静荷载检测,必须在工程桩完工后,由建设五方主体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一起进行随机抽检;双层及以上地下室混凝土灌注桩的静荷载检测,可在施工过程中,由建设五方主体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一起进行随机抽取,并确定检测方案。

二、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失职必究

(一)为体现公平原则,减轻企业负担,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抽查,实施免费检验(不含结构实体检测项目)。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玩忽职守,未认真履行监督抽查,未建立监督档案,取消“十佳监督员”评选资格,并取消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优秀(先进)资格。

(三)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2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

工程师记6分,列入市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造成严重后果的记10分,列入市工程建设黑名单记录。

(四)同一施工或监理企业承建(监理)的工程项目,累计5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该企业列入市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造成严重后果的,列入市工程建设黑名单记录,外地进台企业清退出台州。

(五)钢筋等主要建筑材料未经检验,擅自投入使用,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该拆除的必须拆除,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学习,完善工程检测机构的自身建设

(一)工程检测机构从事检测管理、检测操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市建筑业行业协会检测分会应进一步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二)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原材料检测的过程管理。应大力推行检测机构直接参与抽样和取样工作,努力确保各试样性能检测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并形成检测工作机制和日常检测制度。

(三)工程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各方主体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

四、加强监管,创新工作方式,确保检测规范有序

各地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工程检测机构日常检测行为和所监管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管,要采用不定期、不提前告知的“飞行”检查方式,重点对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不执行有关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责令检测机构立即整改,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处罚。

五、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各地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处理举报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及时印发查处结果通报,依据《台州市工程建设不良行为和黑名单记录管理办法》,将建设各方主体、工程检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纳入市局信用平台管理范围。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第五篇:关于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通知 渝建发2011(39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通知

渝建发〔2011〕39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地震局,两江新区建管局,北部新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重庆市防震减灾条例(修订)》(市人大公告[2010]29号)(以下简称《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进而提高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宣传贯彻活动

区县城乡建设、地震主管部门要把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掌握《条例》的抗震设防要求、原则和程序,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执法水平;采取召开动员会、举办学习讲座和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学习培训,广泛宣传贯彻《条例》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义务,增强执行《条例》的自觉性。

二、进一步明确抗震设防要求

(一)市政府界定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重大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二)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大型文体活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三)一般建设工程应当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地震小区划结果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三、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监管

(一)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委托有关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设计单位应将抗震设防纳入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并落实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和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审查;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抗震设防标准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标准、经审查合格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和监理合同约定实施监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抗震设防纳入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并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抗震设防质量监督。

(二)市地震部门负责组织审定重大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评价,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区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初步设计的审查内容;对需开展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一律不得受理初步设计审查;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未经审查或者未通过审查的,不予批准初步设计或不予受理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

(三)区县城乡建设、地震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和执法监督,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不得开工建设,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区县城乡建设、地震主管部门要抓住宣传贯彻《条例》的有利时机,认真分析和总结当地防震减灾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落实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和抗震设防要求,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做好当地防震减灾工作,提高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综合能力,为实现平安重庆居住安全工作作出贡献。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