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城市桃花洞旅游村(初步)总体构思及策划
运城市桃花洞旅游村(初步)总体构思及策划
莱邦(北京)国际建筑设计公司
2014年4月
目录
一 桃花洞村基本情况优势与劣势对比分析
二 桃花洞村旅游主题定位主题定位的构思原则主题定位的部分具体内容
三 桃花洞村的规划构思规划内容规划构思
四 桃花洞村建筑建设构思建筑改造原则建筑改造重点建筑改造具体思路道路修建思路
五 桃花洞村花木种植构思桃树种植爬山虎种植
六 桃花洞村特色农作物构思
七 桃花洞村特色饮食构思
八 桃花洞村文化建设构思
运城市桃花洞旅游村总体构思及策划
要点:
1、“解州庙里拜关公,桃花洞村品传统”,将桃花洞村作为关帝庙景区的延伸和景区的一个亮点来建设。
2、桃花洞旅游村的主题定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聚集展示地和体验为主题。
3、以桃花洞村为中心,对周边村庄进行统一配套规划。
4、“大地艺术”,在中条山山坡上用种植方法,种出巨大的艺术造型,使之成为桃花洞村的地标。
5、“花”--旅游景区永远的主题。一村一花,一村一果。桃树种植,将使环境与村名名实相符,界时花可赏,果可采;“长长丝瓜”的种植将增加旅游村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6、延伸小溪至村中、增加水池、放养锦鱼等,将使村庄成为北方旅游村中的亮点。
桃花洞村位于解县关帝庙西南,离城五里,古时属解州八景之首,名曰“仙洞桃花”,村境内有神仙洞与水打桃花之景和明清时代建筑群,亭台楼阁、舞台戏院、佛堂、神殿等(明清古建筑群已毁于战火)。现经当地政府初步意向性决定,计划在桃花洞村原有的民居建筑群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山水地形和邻近村落,将桃花洞村打造成国内乡村旅游地中一流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村。让它成为不仅针对当地城市游客还能吸引国内国际游客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实现“解州庙里拜关公,桃花洞中品传统”,进而成为解州关帝庙旅游线的延伸和关帝庙风景区中的一个亮点。
一、桃花洞村基本情况
计划中的旅游村即运城市桃花洞村,据解县县志记载,该村以解州八景之首的水打桃花得名,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桃花洞村位于解州关帝庙西南,运永公路南1.5公里,北临运永旅游线,南依中条山。周边整体环境优美,依山远眺可见梯田层叠、盐湖明澈,无比壮观。
桃花洞村现有农户80余户,人口330余人,土地面积470余亩。村中有100余栋保留较完好的原生态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并带有传统的晋南地区建筑风格。村内村外植被丰富、树石参差,与原生态民居一起形成了一幅特有的半山自然风景。
优势与劣势对比分析:
1、优势
a.建筑依坡而建,错落有致,极具观赏性;
b.南邻中条山,山景优美,人工梯田也十分壮观;
c.植被茂盛,又有后山水坝相辅;
d.村庄有着自身的悠久传统文化底蕴;
e.与关帝庙近在咫尺,又邻近主要旅游线路,可以依托发展。
2、劣势
a.建筑群多为传统形式,但大多建国后兴建,虽然保留晋南风格,但缺乏真正的文化底蕴,缺乏有规模和品味的深宅大院;
b.中条山虽是名山,但该段山脉规模很小,且山势并无奇险之处;
c.村后山中虽有一水坝,但与村庄只有深不盈尺的小水沟相连;
d.植被多为普通树种,也没有年岁长久的古树。
二、桃花洞村的旅游主题定位
“解州庙里拜关公,桃花洞村品传统”,作为关帝庙旅游景区的延伸,桃花洞村的传统民俗旅游是对该景区旅游产品的一个补充:即在满足当地城市居民乡村休闲游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国内国际游客对晋南传统民俗民风了解的需求。因此,要将桃花洞村打造成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与展示地,同时配套相关的吃、住、行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建设。
1、主题定位的构思原则
即:打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聚集展示地和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村。
传统的乡村旅游主要有农家乐模式、休闲农庄模式、采摘园模式等等,多数采用这些陈旧模式的产品多为自发产生,没有认真分析本地资源优势与客户市场,缺乏个性,造成旅游村建设重复、功能雷同、品味不高,加上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建设不到位,无法吸引和留住游客。
深入来分析,目前多数乡村旅游没有挖掘农业旅游资源与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物质需求为主。而游客平时只能玩牌、聊天、唱歌等,缺乏体验类项目、休闲运动项目、民俗文化项目等活动来参与体验,无法满足他们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所以,在桃花洞村这个项目上就必须走出传统的思路,在物质以外的需求上满足游客。
2、主题定位的部分具体内容
a.吸引若干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桃花洞村,提供优惠政策,让他们在桃花洞村开放集民俗文化展示、制作、销售、体验于一体的工作,如:西北布艺、年画、剪纸、陶艺、传统食品等等;
b.恢复传统的民间作坊,如:织布作坊、铁匠铺、油坊、酒坊、豆腐坊等等。最好要做到并非摆设陈列,而是能够实用,包含可以体验的部分;
c.建立村级民俗博物馆,收集各时期民俗文化的遗留文物、生活用品、工艺知识等,不设人看守,供游客自行参观;
d.恢复传统娱乐项目,在村里合适位置建立传统型游乐园,设置跷跷板、木马、秋千、悠悠桥等传统项目,并提供场地和传统玩具如:陀螺、铁环、弹子、毽子、沙包等。而这些设施与玩具要完全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制作,保持原始风味。
三、桃花洞村的规划构思
以桃花洞村为中心,统筹周边各村落,围绕吃、住、行、购买、娱乐、健身、文化体验、传统活动参与等,因地制宜,在充分体现主题定位的情况下,规划一次到位,结合资金与实际情况分步实施。
1、规划内容
a.结合主题,对从运永公路到桃花洞村之间的村庄、道路、环境进行统一规划;
b.在运永公路上设置标志性入口,沿途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
c.规划一条从村中参观、周边游览到登山观景的旅游线路;
d.根据建筑数量、质量和格局、位置等统筹安排:“非遗”工作室、博物馆、餐饮住宿、民俗作坊、公共休闲活动空间等;
e.结合周边土地使用情况安排:农作物种植体验、农作物观光参观、动物喂养体验等;
f.在桃花洞村后中条山上以“大地艺术”方式,采用种植方式种出一个“寿桃”造型,最好在公路上就能看到,给游客造成视觉冲击和吸引;
g.规划设计预留出:停车场地、招商引资建设度假村或者品牌餐饮设施的建设用地;
h.根据村后水坝和引水渠的状况与山体坡度走向,引出水流到村中形成水系,并在相应位置挖出小水池并设置传统木板桥,放养部分观赏鱼,这样的小水系会成为北方地区旅游中的亮点;
i.在村内外的旅游线上相应位置节点设计摆放景观小品,并设置休闲空间(亭台、桌椅等);
j.在村后山坡上设置俯瞰全村和眺望远处的观景台;
k.整体规划村内外交通线路,防止停车难和行车难。
n.村左侧二处采矿装料台保留,环境进行适当修建,曾摆部分采矿设备,将其做为一个景观保留。
2、规划原则
a.对原有建筑、农田、景观等尽可能保留原始风貌与格局;
b.不把城市景观建筑设计风格搬到村中,保证风格原始统一;
c.改动道路时尽量不改动原始自然形成的道路,尤其是不把弯曲绕转的道路拉直;
d.改动水系时尽量不改动原始水系,尤其不要建成笔直的水渠形式,建筑材料上最好使用石块卵石等而非混凝土;
e.绿化种植时要因地而种、风格自然原始,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转角顺其自然地栽种,切忌按城市现代园林风格成行成块种植;
f.规划中的停车位要利用边边角角,保证就近停车,既要保证充足又不能破坏环境风格。可以按车位大小用树木植被来划分车位,形成树林式的停车场,既是景观又能实用。
四、桃花洞村建筑建设构思
1、建筑改造原则
a.新建筑外观风格传统化;
b.建筑用材本地化、传统化;
c.室内装饰要民俗化、本地化;
d.住宿设施使用功能现代化;
2、建筑改造重点
a.恢复建设一些原始作坊店铺,外观需要传统风格,并收集相关设备、陈设;
b.根据主题定位中的设计,建设若干“非遗”工作室。设计建设、改造时依据项目的特点,增强展示性与参与性,入口、外墙处可做通透式设计,方便参与和观察;
c.根据村庄整体风格,为一般村民提供晋南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标准图集,以方便大家自行兴建时统一风格。
3、建筑改造具体思路
a.外墙使用清水墙,要贴面砖,使用仿青砖、仿红砖和石材;
b.院落围墙尽量保持原有的土围墙,新建围墙也要使用青砖竹木等原始材料;
c.外观必须符合晋南传统民居风格,坡屋面、瓦片覆盖,尽量使用本地材料;
d.对已有建筑修缮改造时,要修旧如旧,充分保留传统风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甚至可以保留陈旧风貌;
e.规划建设新建筑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要,结合游客接待量的分析,避免超量建设与重复建设。
如:现在的村入口小广场旁村委会办公室,其外观可采用 贴砌青砖的方法恢复成传统建筑风格。
4、道路的修建思路
除主干道使用现代材料外,其它支路小路尽量使用地材,石块青砖铺设即可,并保持原始自然弯曲转折,如资金不足也可使用粗砂铺筑(平时多维护),给人自然的亲切感。
五、桃花洞村花木种植构思
花木--旅游景区永远的主题,纵观现在许多成功的旅游景区,特别是本身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不足的景区,多以特色花木种植为亮点,来提高旅游区的吸引力。
1、桃树的种植
桃花洞村,结合村名及村中现有花木的种植情况,可以将桃花洞村以后种植的花木确定为桃树--各种花色各类品种的桃树。今后村内村外,可以新种植花木的地方都只种植一种花木--桃树。
届时桃花洞村院内院外、村内村外、山上山下遍布桃树,花期时满村遍野桃花烂漫,赏花游人必将蜂拥而至;果熟期又可采摘出售,增加村民收入。
这种“一村一花,一村一果”的特色种植方式,是旅游村建设的核心之一,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带来差异化,形成本村自有特色。其种植也不额外占用耕地,只利用房前屋后、村头村尾的空余土地,一旦形成规模,花期可赏花、果期可采摘,能够带动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2、爬山虎的种植
桃花洞村外有因原来石料开采而破坏了植被的山坡,可在坡底和半山腰上密植爬山虎或同属爬藤类植物(易种植、生长快、免维护),预计一至二年内该山坡就可重新绿化。另外还可以在村内建筑的墙角或者大片墙面下种植来形成景观,可以为村内建筑和环境增色。
六、桃花洞村特色农作物构思
旅游村的规划建设,一定要在农副产品生产上形成本村的特色,种植一两种特色农作物,即可观赏又可食用,简单加工后还可以出售给游客。
另外,需要建立本村自有的农副产品品牌,设计注册一个商标,统一设计包装风格,确定一两种主打的农产品。建立品牌之后,可以在该品牌下销售村中各种果品蔬菜,拉长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带动经济发展。
如:研究出桃花村(食物)“四宝 ”,即便于传播,又可引导村民种植制作,又可带动这四种食物的销售。
特色蔬菜种植建议--“长长丝瓜”,理由如下:
a.该品种丝瓜长成后长达两米,趣味性强、观赏性强,十分吸引眼球;
b.该品种对种植环境没有特殊要求,易于栽培,院内院外随处可种;
c.该品种不仅可观赏也可食用,干制后还可作为屋内陈设或者出售。
当然,具体的种植品种需要由当地村民与农业科技人员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研究确定。
七、桃花洞村特色饮食构思
游客来乡村旅游,在村里体验当地风味是自然而然的。而特色饮食是建设一个旅游村时不可或缺的部分,下面是一些关于特色饮食的构思。
a.形成桃花洞村“农家乐”菜品系列;
b.形成一两道有影响、与其它村有区别的桃花洞村特色主打菜;
c.在桃花盛开季节可制作几道能以桃花入菜的特色菜;
d.在桃子收获季节可制作几道能以桃子入菜的特色菜;
e.餐具的使用上要有当地的传统特色或者更进一步形成各家各户各有特色;
f.特色主打菜一定要有一个传闻故事与之相配,例如当地的“金龙羊肉泡”;
g.制作一种当地农家特色的“酒”,还可以考虑以桃花、桃子入酒。
八、桃花洞村文化建设构思
“文化”这个词,语义广泛,有“艺术文化”、“传统文化”,也有“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下面是就桃花洞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构思。
a.围绕主题定位,引进“非遗”项目,重点打造以传统文化为桃花洞村之“魂”的主题概念。建设好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从建筑形式到陈设装饰都要充分体现该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统;
b.建立村级博物馆,将民俗传统文化以实物的形式展示给游客。另外还要恢复各类传统作坊店铺,以方便游客体验了解传统为原则进行建造;
c.结合旅游村的规划和主题定位以及实际情况,对村中的主要建筑、街道、广场、山水、道路等取个朗朗上口而又有内涵的名字。如:仙女山、紫云山、宝峰山、云雾峰、玫瑰谷、月亮沟、花溪、丽水、浣纱湖、桃花涧、映月塘等等;
d.整理桃花洞村的民俗、故事、传说等历史典故,编印成册,发放给村民,让大家不仅知晓还可以随口讲述;
e.收集三至五台大型的建国初期的农业机械,预留出地块陈设供人参观。如:大型东方牌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旧式推土机、脱粒机等;
f.评选桃花洞村的“吉祥树”、“镇村石”、“吉祥物”等,可以对评选出的“吉祥物”进行装饰,营造气氛;
g.围绕村名中的洞,在山中建造一个洞,布置好洞内陈设,编写一个相关故事;
h.民居和住宿设施除保证现代化的设施外,室内室外其它装饰陈设均要按历史传统方式布置,尽量使用真实的旧物,新制品也要按传统式样制作(如:土炕、兰花被、瓷盆、瓷缸等),墙上要挂置历史照片、农具等;
i.可以建设一个以酒文化展示、体验为主题的酒馆。
九,运营模式
1, 基础设施和环境(包括一些危旧房加固)由政府部门投资。
2, 吸引十余户“非遗”类工作室,初期免费提供房屋改造成集展示/销售/体验制作为一体的工作室。
3,村里已无人居住的房屋,可统一依据每栋房屋具体情况逐户设计改造,可分户或多户出租经营。
4,村里有人居住的房屋,可依据各户房屋空余情况和各户人力情况自愿参与经营。
5,规划中予留的做度假村的场地,可招商引资,建设有一定规模和品味度假村,以带动当地旅游。
以上是本公司就运城市桃花洞村旅游村建设的初步构思和策划。由于该旅游村建设还处于可行性探讨阶段,本策划书是根据根据本公司以往经验和对该村的初步考察了解做出的概念策划。具体还要根据当地政府政策、投资、实施步骤,详细研究当地及附近旅游资源,分析游客消费水平,收集气候地理资料,综合分析后,再做出详细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2014.4.29
陈建初
第二篇:代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策划
雁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策划
一、总体目标
总投资20亿元,用3年时间打造以雁门关为龙头,以代州古城为依托,以杨家将文化为人文内涵的“名关、名城、名将”边塞文化旅游品牌。
根据业内人士和专家预测,3年后游客人数每年可达10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3亿元,旅游综合效益15亿元,安排就业3000人,间接从业人员2万人,5年可收回成本。
二、开发思路
根据《雁门关旅游区总体规划》、《代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雁门关旅游区文物保护规划》及《代州古城保护规划和建设规划》,结合领导、专家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按照关城一体化开发、分步建设、梯次推进的模式,以原样恢复和遗址展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
三、具体项目
全部项目有?项,总投资20亿元。其中景点类项目?项,投资?元,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类项目?项,投资?元,吃、住、行、购、娱等服务设施类项目?项,投资?元。
今年开工建设的项目?项,投资?亿元:
1、景点类项目?项,投资?元。具体内容包括:雁门关?项,投资2亿元,重点铺开和完成天险门、地利门、瓮城、围城、明月楼、威远楼、李牧祠、六郎祠、城墙、古关道?米。代州古城?项,1
投资6亿元,重点铺开和完成西城门及两侧城墙、南城门及两侧城墙、西城墙商业街、西大街改造、城隍庙、文庙、钟楼广场、16座牌坊等。
2、基础设施类项目?项,投资?元。具体内容包括:投资8000万元打通雁门关隧道、投资5000万元改造雁门关旅游公路、投资?万元续建前腰铺服务区、投资?万元新建后腰铺服务区、投资100万元新建景区旅游厕所?座、完成雁门关村改造设计方案等。
3、服务设施类项目?项,投资?元。包括投资?万元在新城区一处大型“雁门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座星级酒店;投资?元在各景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旅游商品市场等配套的旅游要素市场。
四、资金筹措
采取以下途径筹措落实开发资金:
1、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万元,拟采取争取国家投资解决一部分,省、市、县三级财政各投资一部分。
2、服务设施类项目投资?万元,拟社会融资,吸收民营资本解决。
3、景点类项目投资?万元,拟采取政府控股,吸收代县民营企业参股的股份制经营、招商引资或由市政府贴息贷款解决。
第三篇: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总体设计构思解读
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设计中将以历史文化符号为本底,以及现代休闲理纪为基调,以道路组织为主线,通过道路网络与景观通道的建设,分割出不同的游览空间,在单个项目布局设计上要自成一体,同时通过景观通道与道路体系相互贯通,做到景观相通,地缘相接,文脉相承。使历史遗迹、山体、建筑、绿化协调有致,互相映衬,使多元文化与丰富多变的景观环境交相辉映,成为既有文化又有情调的特色景观旅游策划空间。
主题定位为大泰山旅游区的门户型景区,以文化展示、生态体验为特色的运动观光旅游区,旅游形象的定位取决于旅游资源构成、“地脉”和“文脉”特色及市场认同取向等诸因素。旅游形象设计和宣传口号策划对市场的影响重大,有视觉冲击力,简练生动的旅游形象和宣传口号可大大增加旅游的感召力,产品定位是本着文化体验、生态自然、多元景观、休闲体验的思路,以原有的资源为背景和载体,创造新的产品才结构能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形成人气,同时也提升目前整个西花园的整体档次与文化品位。旅游产品设计要做到三个结合,旅游策划项目组对旅游产品开发定位为以历史深厚的扇子崖为文化底蕴和招牌,突出产品体系的特色,多元景观、复合功能,集生态性、参与性、体验性为一体的产品体系。并营造丰富夜间项目和休闲参与产品。
第四篇: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到的进步。可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性。铜仁市印江县刀坝乡洞沟村,是我国一个普通的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庄。洞沟村目前有428户人家,总人口有2280,民族风俗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洞沟村作为中国西南方的一个村落,相对于全国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所以,它的整个旅游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当地政府没有为此提供很好的指导支持,导致章家庄的旅游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和规划,仅仅靠村民在摸索中漫步前进,所以整个发展速度很慢。
关键词:洞沟村农村旅游经济政策
我们要想对一个地区的旅游的发展模式、经济状况及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想要为该区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就必须对该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它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走向。那么,下文就是我对洞沟村的做出的一个全面的描述和了解。
1、洞沟村现状描述
1.1洞沟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些村庄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的标准,还有的村庄甚至达到富裕的水平,这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国的村庄经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基本上都已解决了最基本得温饱问题。而洞沟村尽管作为中国西南部相对较贫困的云贵高原,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处于中国农村平均水平之上。
1.2 交通洞沟村乡村公路都已通过本村庄,通达度大约在90%。这为洞沟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也有利于洞沟村的文化和经济实体以外界的联系,从而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这为章家庄在未来开发旅游经济方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3 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洞沟村作为一个自然农村,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但这却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根据问件调查显示,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做一些小生意,同时也有部分收入是通过外出打工而获得。
1.4性别洞沟村目前有428户人家,总人口有2280,男女比例大约各占50%,村庄的老人大约占总人口的10%。这样的一个人口比例结构,从整体上上来说是比较有利益村庄整体的发展。
1.5人口居住分布 洞沟村人口居住分布主要沿村内一村公路两侧分布,除此也有些人家分散坐落。当然,这样的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村里的地理环境条件的,也适合村里当前经济的发展。这一分布格局,基本上是符合中国自然村的分布规律。
1.6 职业洞沟村的村民主要有做小生意个体商户和以务农为主。当然,除此之外,-1-
还有部分是从事其它职业的。
2、洞沟村的旅游发展概况
2.1洞沟村的旅游发展史洞沟村虽然作为“民族村落”,但是说起它的开发史还是比较落后的,可以说处于初始状态,当然这样一来,洞沟村的旅游收入同样为零状态。据我考察得之,洞沟村出于这样的局势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2.1.1当地的传统文化至今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这样一来,洞沟村最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就很少了,而且许多具有土家族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丧失,这无疑是对本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极大损失。
2.1.2当地政府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尽管洞沟村的民族文化保存不够完好,但是它毕竟是土家族聚集地,也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如果政府在政策上很好的给予支持,开发好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可以很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和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1.3当地村民对于旅游经济认识不到位,导致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旅游经济在我国农村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步状态,所以很多村民还不甚了解旅游经济的开发对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洞沟村的旅游开发处于初始状态。
2.1.4交通通达度还不够完善,虽然村村公路,可是公路质量欠佳,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当地旅游经济开发落后的原因之一。
2.1.5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2.1.5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3、洞沟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根据我实地调查,洞沟村的旅游目前开发状态处于开始阶段,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开发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于是便找到了村长询问情况,从村长得之,他们村的农村旅游经济刚开始开发,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组织负责开发。我们就针对这样的情况问他们为什么政府没有给以支持,他们就说,他们不知道政府会扶持。另外,我们问他们有没有引进外资的投入开发,他们说也没有。经过一番的了解,我们便知道洞沟村的旅游经济处于这样的状态也就没有什么不解的了。
洞沟村作为一个经济水平刚处于中国农村中等水平偏上的地位,没有经济的基础,仅仅靠他们自己来开发自己的旅游资源,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他们村的旅游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待开发的有莲花池和一些村里的遗留的石雕等人文资源。
4、洞沟村的旅游基础设施
洞沟村的旅游经济开发处于初始状态,所以他们的旅游基础设施也是一样的处在初始状态。据我考察得之,他们目前还没有比较正规的酒店,甚至连规范化的旅社都没有,只有一两家设施较差的农家旅馆。
在我们这里,也没有比较规范化的餐饮店,唯一有的就是几家农家乐。另外,我们村里也没有具备作为一个旅游景区该有的购物商铺以及旅游纪念物的店铺,这样的旅游基础设施尚处于初始状态,所以,要想开发的好洞沟村的农村旅游,就必须建设好当地的基础设施。
5、洞沟村的农村旅游未来走向
鉴于洞沟村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状态,而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如果要想把自己开成一个模范化的农村旅游基地,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5.1 引导和改变当地村民对于旅游经济的开发认识由于村民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5.2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洞沟村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村庄,拥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这是在旅游开发是不能忽视的人文资源。
5.4 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
5.5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
5.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6、发展洞沟村旅游的经济意义
6.1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发展洞沟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从业门槛低,旅游业对基层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即便是高星级的酒店也一般只要求初中文化水平而且不需要有其他技能,农村大量的低收于务工人员适合从事这一行业。
6.2 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通过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洞沟村旅游,当地农民就可以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去,如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或者种植、加工、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6.3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每到备置年货的时候中央新闻上面总会提到农村消费市场如何的需求旺盛,是啊!随着
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市场必然会变得活跃起来。农民手里面有钱了,就能大胆的购买所需的物品并且收入增加了消费必将朝着高层次发展。
6.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平稳中循序渐进的进行,从全局上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初见成效。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洞沟村的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得本村的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结论
我对发展洞沟村旅游的有利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陈述,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综合分析后肯定了发展洞沟村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铜仁市印江县刀坝乡洞沟村为例,这也使得这篇文章能够用事实说话。在写作中数据收集困难,缺少数据支撑,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统计数据,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尤其在资料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努力改进。
第五篇:水洞沟研学旅游策划方案
针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水洞沟正在以“品牌引领、基地支撑,内联外引、提质扩量”的总体思路,不断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研发推出了水洞沟考古体验游、疯狂原始人、羊村总动员、模拟考古、钻木取火、原始狩猎、挤羊(牛)奶,做奶酪、扎麦草方格、实景体验、军事探秘游等12大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展了水洞沟国际风筝节、巧克力节、冰糖葫芦节等主题活动和结合,不断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与此同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核心价值观,水洞沟不断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效应,加大研学旅游品牌宣传,大力开发培育研学旅行产品。
一、研学口号
快乐研学·宁夏精彩
二、研学主题
从历史中读世界,为未来攒经验 参观主题博物馆,让学习立体起来 走进原始世界、憧憬梦想
寻历史印记,探古今轶事,享成长之乐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考古之旅 今天我是原始人
三、研学线路产品
(一)一日游研学旅游产品
1、“原始怀古之旅”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宁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亲身感受“水洞沟文化”,了解史前人类生活、迁移过程;探秘文字历史起源,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主要特色活动:在水洞沟实景体验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学习钻木取火和原始狩猎技巧。
亮点:参与活动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水洞沟景区特色《我是疯狂的原始人》证书。
2、线路市场客源。本线路主要针对银川、石嘴山、吴忠、灵武等区内市场。
(二)二日游研学旅游产品
1、“快乐成长之旅”。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宁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亲身感受“水洞沟文化”;了解史前人类生活、迁移过程;探秘文字历史起源,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同时,通过“寻访藏兵斗洞穴”,带领大家穿越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体验带给我们的处态度--邻里之间要互相关照、帮忙,传承中华美德;感受历史文化,再现民族精魂。
主要特色活动:水洞沟实景体验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学习钻木取火和原始狩猎技巧;体验挤羊(牛)奶,做奶酪和扎麦草方格的快乐。
亮点:参与活动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水洞沟景区特色《我是疯狂的原始人》证书。
2、线路市场客源。本线路主要针对区外市场或周末亲子游家庭。
(三)线路价格
一日游产品和二日游价格均包含所景点首道大门票。门票价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取费标准进行核收。参与体验项目的费用可采取自愿的形式或旅行社统一收取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