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曲老师 心得体会
模拟审判演练心得体会
模拟审判演练已经有半年了,在指导教师曲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几个精彩的模拟审判演练,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我担任过模拟审判演练中的辩护人、证人、鉴定人、还有审判人员。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以下就是我个人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的认识与总结。
模拟审判,我个人理解就是庭审现场的一次模拟排练,在排练过程中将所学的诉讼法知识和法律基础常识运用到实践中,再现庭审现场的一种模拟审判。模拟审判在法学专业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考验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次升华。而且对于我们学校(长春师范学院)而言,法学专业成立不久,属于起步较晚,所以校领导格外重视法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记得前不久我们学校就组织了一次模拟审判演练,听说是校外领导要观看指导。就是那次模拟审判演练,在曲老师的指导下我很荣幸的担任模拟审判的审判长,这也是我大学四年里,最为难忘的一次。我们法学教员室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于2007年向学校申请了一个模拟法庭教室,这是我们法学专业的同学专用的教室。就是这个模拟法庭教室为我们提供了模拟审判演练的实践场所,在这里也留下了我们的汗水和永恒的回忆。
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我们再次复习了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在程序上我们对庭审过程中的各种环节都一一尝试,不敢说是精通,但这一年的汗水足以证明我们是用心来完成这门学科的学习。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模拟审判的一系列过程都分为几个环节。
一、是模拟审判的准备阶段,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合议庭将回避事由说明,二、是法庭调查阶段
三、法庭辩论阶段。当然 其中还有许多环节,例如证据的举证与质证,证人的证言,等等就不一一例举了。模拟庭审排练的过程中,老师的细心指导、同学们的团结合作使我感受到了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荣幸。在模拟审判教室里,同学们严肃的表演使我再次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与庄严。
通过这学期对模拟审判演练这门学科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庭审过程的必经程序,这也是我们作为学生时代的第一次模拟排练,我想这就是哲学里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吧。我们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于庭审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熟悉了法庭辩论的技巧和诉讼的步骤方法,同学们在这学期的模拟审判演练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包括口才表达能力、庭审应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串接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在回忆起诉讼法相关知识仍记忆犹新,模拟审判演练的功劳是不可忘却的。
总结:在曲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长春师范学院08级法学全体同学经过这学期对模拟审判的学习与实践,吸收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为我们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法律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有提高。最后我希望,在我们大学毕业之前 还可以组织一场精彩的模拟演练为我们最后的大学时光留下难忘的一刻。
第二篇:听曲龙老师的讲座心得体会
听曲龙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林西三中 刘学军 我有幸聆听了赤峰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曲龙老师关于“新课程理念与教材的使用”的专题讲座,他幽默、诙谐、生动的说话艺术以及他的举手投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句心里话,聆听他的报告就是一种精神享受。感觉他就像跟你面对面的谈心。他不讲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与身边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深入浅出,层层递进,曲龙老师用朴实的话语和他那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让我对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领悟。
一、教学要有新策略
1、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听了曲龙老师的《教材的使用与课文教学》讲座后,我更加意识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曲龙老师讲:“教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多读书,少做题。”他还说:“学生初读的体会最宝贵。”以往,我们教学时,为了赶进度,很多时候学生还没有读透,甚至还没有读懂,我们就开始分析,以讲代学。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参与不到教学中来,教学效果也不会太理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2、课本的使用。教师要处理好课本、读本和课后训练。课本是教学的媒介和载体。读本是课本指导下的学习范围,课后训练是课标要求形成的能力系统,是最重要的任务。所以曲龙老师认为:教师要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加大学习的量,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而在课本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课后题。课后题是课文的主要问题的再现。曲龙老师说:“学生课文读透了,课后训练完成了,课堂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能力训练在课后题中。”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这样教学,不仅学生对课文重点了然于胸,还会解决教学进度慢,完不成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要在课上给予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要求学生先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教师设置思考题。
然后要求学生再精读课文,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处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断地提醒学生要注意力集中。这些都是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忽视的。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
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是对话关系,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予了学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我们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一言堂,不仅教师感到累,学生也感觉累,教学效果还很差。
结合我校课改理念和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在以下10个方面有所加强:
1、加强课标学习。课标是总任务,是国家的统一要求。
2、各课导读单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后题进行设计,除此以外,导读单上还需要设计必要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及相关材料链接。语文训练单要根据课文类型(文体、讲读课或自读课等)、学习需要设计,或以感悟欣赏为主,或以训练为主。
3、注重对学生默读习惯训练。
默读有利于思考,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对于标注自然段意、思考课后练习题、品析优美语句、理解句子含义等必须要让学生在默读中独立完成。这也为学生的有效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注重对学生朗读习惯的训练。
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朗读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契合的重要途径。只有朗读好,才能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深入理解并走入文本。对于朗读,提倡按序朗读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培养所有同学的朗读意识,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阅读兴趣。但是在按序朗读之前,我们必须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有所准备。默读替代不了朗读,它属于声音训练,必须让学生张口,在开口中校正字音、语调的抑扬顿挫、重音、节奏等。
5、教师和学生要加大阅读量。
听了曲老师的讲座,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曲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积累,可谓是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率先垂范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从规定的课时中专门安排出时间进行阅读、欣赏、积累。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篇目的选定、读书积累、边读边思考、精美语段背诵等。对于书籍,各班已经有了一部分,图书馆里也有,训练单中要增加美文欣赏栏。
6、继续加强小组合作细节上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为了贯彻执行“兵教兵”的策略,同时也是相互补充、相互校正的过程,这也会为后面的精彩、规范、见仁见智的发言奠基。对于组内合作的内容教师一定要选择好,需要合作的要合作,需要交流的再交流,不可千篇一律,泛泛合作,否则会助长学生的依赖与懒惰的行为习惯。至于合作交流时声音教师要及时调控,不要影响其他同学说话的同时又能保证对方听得见。
7、注意学生汇报展示中师生追问的策略。
进行追问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起初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不追问,但对于反应灵敏的完全可以适时去追问。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追问。
8、写作训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小事入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说实事、说真话,力争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降低学生写作门槛,从而启动学生写作情趣。在作文批阅时,继续执行学期初教
学计划中的批改方法,在培养学生批改作文中提高作文水平。在作文指导时,教师同样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指导,不可高屋建瓴。
9、注重对学生各项学习速度的锻炼。
即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包括查字典、标段意、思考、讨论、完成训练题等。
10、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强调学生“坐”:要头正、肩平、背直、足安;回答问题时要站直、面对同学、声音清晰爽朗;学习时要注意力集中;书写要规范。学生的文具、工具书、练习本等要保护工整,有顺序摆放方便查找。
通过聆听讲座,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我会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来不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
2012 11
第三篇:曲书记讲话心得体会
曲书记“三信”动员大会讲话心得体会
本周,机关支部安排我们再次学习了曲书记在度假区“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学习,让人精神振奋,更加我们坚定实施整体开发的信心和决心。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养马岛整体开发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1、市、区两级的战略决策给养马岛发展带来了利好政策。在今年市两会上,烟台确立了“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战略,重点打造和优先发展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养马岛是东部新区“一线三岛”当中的重要节点。养马岛又被列为牟平区重点发展的四大板块之一,要加快崛起引领休闲度假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中国北方国家海岸公园。可以说,养马岛整体开发适逢其时,市、区两级将在土地、规划、资金、交通、税收等方面给予养马岛政策扶持,为推动养马岛建设提速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烟台市高速发展,为养马岛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从全国经济及旅游发展宏观环境上看,从周边区域发展形势上看,从养马岛自身的准备工作上看,养马岛的发展内外条件充足,可谓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俟整体开发规划方案通过审批,养马岛开发建设将立即驶入快车道。
二、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为加速整体开发做好准备 面临良好的外部条件、我们就更应该全面坚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在坚定信心中全面推进养马岛整体开发。做为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思想上重视,做好各项
准备,并落实到各项行动上,切实投身于养马岛整体开发当中去。
1、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奋发有为的工作态度。今后,我要认真学习各级关于房屋征用、村庄搬迁整合政策,学习规划、土地方面知识,努力掌握养马岛基础资料,摸透养马岛基本情况,争取成为多面手。面对日益繁重的整体开发及村庄搬迁整合工作,不抱怨,不叫屈,不喊累,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打硬仗,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出色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同事安心、与基层群众贴心的干部,全力投入养马岛搬迁整合攻坚战,为推动养马岛整体开发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锤炼实干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今后的包村工作中,要带着热情、信心和干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中。通过与群众密切交流、及时沟通,了解群众生活情况,掌握群众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群众面临的困难。把小事帮好,把难事解决好。通过自己的模范言行,切实将“三信”教育活动作为提升群众工作水平的力平台,在全面加快村庄搬迁整合工作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于晓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第四篇:曲新久老师刑法讲义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刑法学》教学大纲
前 言
一、为了适应和满足刑法学教学的需要,参考各类刑法教材,编写本《刑法学教学大纲》。
二、本大纲指明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并将刑法学体系高度抽象使之形成基本框架,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宏观掌握。
三、本大纲提纲挈领地指出刑法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论要点和基本应用,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四、本大纲供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使用,其他层次的法学专业也可以用作参考。
五、本大纲由曲新久编写,刑法研究所刑法学教师讨论后修改定稿。
六、欢迎批评指正,并希望能得到信息反馈,以进一步修改、完善。
上编
刑法总论
第一篇
刑法绪论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刑法学绪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刑法的概念与渊源,根据、任务与功能,刑法的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等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刑法的上述基本问题,必须全面掌握刑法基本原则、效力范围。
第一章 刑法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刑法学绪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刑法的概念、特征与渊源,刑法的根据、任务与功能,刑法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等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问题,必须理解并掌握刑法基本原则、效力范围。学时分配:1学时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渊源和分类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的特征: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法律地位的独立性),以刑罚为制裁犯罪的手段(制裁手段的严厉性),保护广泛之社会关系中的最为重要的合法利益(保护客体的广泛性),作为整个法律规范体系有效性的最后强制保障而存在(法律适用的最后性)。
刑法的渊源:1.刑法典是指规定犯罪、刑罚以及刑法适用的一般原则、原理和各种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4.国际刑法。
刑法的分类:狭义刑法与广义刑法,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二、刑法的根据、任务和功能
我国刑法第1条规定,制定刑法的根据:法律根据是我国宪法,实践根据是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
惩罚犯罪、保护社会,是我国刑法的任务。刑法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功能:
1.社会保护功能,即保护社会不受犯罪侵害的机能。刑法通过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并规定相应的刑罚,通过惩罚犯罪行为,保护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
2.人权保障功能,即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有罪的人只是受到法律限度内的侵害。刑罚权象其他国家权力一样,必须受到限制和制约,否则就会被滥用,而侵害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刑法体系。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狭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典的体系。广义的刑法体系是由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附属刑法、国际刑法组成的刑法体系,是一个以刑法典为核心的庞大的刑法体系。
刑法解释及其种类。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着重讲授刑法规定的三大基本原则,阐明三大法定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理论根据及其运用。要求学生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掌握三大法定基本原则。学时分配:3学时
一、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刑法基本原则,是制定和适用刑法过程中必须始终严格遵循的刑法所固有的、全局性的准则。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简要介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一些争论。
二、罪刑法定原则
(一)基本涵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罪刑擅断主义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得到世界各国家广泛承认的保障人权、维护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联合国的刑事司法准则。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集中地体现了刑法的正义性。消极的罪刑法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积极的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之“法”必须是法律,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符合宪法和刑法基本原则的刑事法律。刑事法律是定罪处刑的惟一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刑事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刑事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既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也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违反宪法或者违反刑法基本原则的刑事法律,不得作为定罪处刑的依据。
(二)罪刑法定的功能
罪刑法定的简要历史及其意义。
在我国,罪刑法定原则既具有保障无辜者不受惩罚和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权利的人权保障功能,又具有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免遭犯罪侵害的社会保护功能。这是我国刑法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禁止类推。刑法不得类推适用不利于被告人的刑法规定,但是可以类推适用有利于被告人的刑法规定。禁止事后法。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禁止习惯法。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禁止依据习惯法定罪判刑。禁止不定刑。罪刑法定原则要求严格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明确性原则。刑法关于犯罪、刑罚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应当力求明确具体。可以介绍正当法律程序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西方国家的情况。三权分立、心理强制学说、主权在民的思想。我国理论界的情况。
(五)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既是一项刑法基本原则,又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同时还是国际人权公约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受法律的平等保护,无所歧视,任何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人都不能因为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者其他见解、国籍或者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者其他身份等任何理由受到歧视。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刑事追究,任何人都不被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也不得受到歧视。
平等原则在我国宪法、国际人权条约中的规定。我国刑法上的特点:既反对特权,又反对歧视,首先是反对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立法原则,还是司法原则,抑或二者皆是?理论上的分歧。
四、罪刑相当原则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罪刑相当原则要求,犯罪分子所受到的刑罚惩罚应当与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以及其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于任何人来说,无罪不罚,轻罪轻罚,重罪重罚,一罪一罚,数罪并罚,罚当其罪。
罪刑相当原则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关系。罪刑相当原则在立法和刑事司法上的实现。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阐明学习刑法效力范围的意义,重点讲授刑法空间效力与时间效力中的溯及力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刑法刑法效力范围的概念与意义,掌握刑法效力范围尤其是空间效力和溯及力的刑法规定。
学时分配:2学时
一、刑法效力范围概述
刑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两方面的内容。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我国刑法的地域效力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我国领域由领土、领水、领空及其底土构成。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不论该船舶或者航空器是军用还是民用的,不论是在航行状态还是在停泊状态,不论是在我国领域内还是在公海或者他国领水,也适用我国刑法。3.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二)我国刑法对我国公民的效力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当然适用我国刑法。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但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则都要适用我国刑法。
(三)我国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
外国人是指具有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的人。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应当适用我国刑法,但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不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通常称为国际犯罪,例如劫持航空器罪、灭绝种族罪、战争罪等,这些犯罪侵害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各国依照本国参加的国际公约的规定行使管辖权。
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刑法公布之日起施行;二是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我国的单行刑事法规的生效时间,绝大多数都是采取第一种办法。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刑法的失效时间,是指刑法效力的终止时间。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立法机关明确宣布废止,二是新法代替旧法,新法或者其他法令明确宣布,与新法相抵触的旧法即行废止或者失效。
(三)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一个新公布的刑事法律适用于它生效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如果新制定的刑事法律不能适用于它生效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那么该刑事法律就没有溯及力。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兼从轻的原则。
第二篇
犯罪论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犯罪构成及其各个要件,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单位犯罪的概念与构成,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共同犯罪,定罪的一般理论问题。要求学生深刻地理解并全面地掌握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形态,单位犯罪的概念与构成。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及其各个基本要件,以及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要求学生深刻地理解并全面地掌握犯罪与犯罪构成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时分配:2学时
一、犯罪的概念
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
犯罪一般概念是各种具体犯罪的高度抽象,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总的抽象标准。
二、犯罪的特征
(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给国家、社会或者个人利益造成实际损害或者有造成实际损害的危险的属性。犯罪只能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不是思想,思想无论是如何有害或者多么反动,如果没有外化为人的行为,都不是犯罪。
(二)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必须是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这是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罪刑法定原则在犯罪概念中的具体体现。依法应受刑罚惩罚,表明行为违反刑事禁令或者刑事命令,应当受到刑罚惩罚。
犯罪的上述两个特征,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立法者不会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没有触犯刑法而不具有惩罚性,无论其社会危害性有多大,司法机关都不能将其作为犯罪对待。
三、犯罪概念与特征的理论争鸣
介绍传统的“三特征说”(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简要介绍其他“两特征说”及“多特征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四、犯罪的分类
犯罪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犯罪理论上的分类和刑法上的分类。
五、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确定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系列要件的整体。
犯罪的成立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六、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犯罪概念是犯罪的高度抽象,犯罪构成则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之间形成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七、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五章 犯罪客体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犯罪客体的概念与特征,犯罪客体的分类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犯罪犯罪客体的概念与分类。学时分配:1学时
一、犯罪客体概述
二、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合法利益。
简要介绍犯罪客体问题上“社会关系说”与“合法利益说”的理论争论。
三、犯罪客体的分类
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
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一切犯罪所侵害的共同利益。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而为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害的利益。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某一种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利益。复杂客体与简单客体。犯罪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是密切联系的。犯罪一般客体是所有犯罪的共同本质,对于说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犯罪同类客体是某一类犯罪的共同特征,是犯罪进行类罪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刑法分则就是按照同类客体的不同,将犯罪划分为十大类,每一类犯罪为一章构成刑法分则体系;犯罪直接客体是某一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犯罪构成要素一道共同决定犯罪的本质特点。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意义以及各个具体构成要件。要求学生深刻地理解并全面地掌握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学时分配:3学时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具体要件。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是犯罪构成的中心;危害结果是许多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只是某些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二、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及其方式。犯罪只能是犯罪主体有意识和意志的、违反刑法规范从而侵犯一定客体的行动与静止。危害社会的行为,在整个犯罪构成中居核心的地位。危害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形式有两种,即作为与不作为。
所谓作为,是指行为人积极地实施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不为法律要求或者期待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不作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纯正不作为犯。不纯正不作为犯。
三、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是主体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行为对象的意义。
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的关系。
四、危害结果
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给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合法利益所造成的实际损害。我国刑法对于危害结果的规定情况: 1.过失犯罪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
2.故意杀人罪、伤害罪等犯罪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否则只构成未遂,理论上一般称这种犯罪为结果犯。
3.并不要求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就可以认定为犯罪,理论上一般称这种犯罪为行为犯。
4.还有一些犯罪,如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等等,以发生某种严重后果的具体危险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理论上一般称为危险犯。
五、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对于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并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这些因素往往影响到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的轻与重,对于正确地量刑,仍有重要意义。对于某些犯罪来说,我国刑法把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规定为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这种情况之下,行为人的行为如若不具备法定的行为时间、地点或者方法,不构成犯罪。
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意义。
解决因果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店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学习曲建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曲建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党委宣传部的通知,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收听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认真学习了“立德树人的教师楷模”曲建武同志的先进事迹,获益匪浅。曲建武老师曾是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2013年3月,他提出辞呈,本着想念学生,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回到了教学第一线,做了一名普通的大学辅导员。现在是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用“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曲建武老师的感人事迹深入人心。他重视育人,走进课堂,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他重视沟通,3年来,给学生发了200多万字的微信、短信;他重视特困生,深入寝室和学生家里,了解学生的难处而给予帮助。教育就是一种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如子是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诠释。他把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他热恋的的教育事业上。曲建武老师教会了我们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把握好大学生活,确立起人生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生要振奋精神、磨练意志,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回报家庭、回报社会。
爱的牵挂,温暖前行。在曲建武先进事迹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力推“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他说:“家访是老师和家长互相教育、感动的一个过程。”辅导员不辞辛苦走进了学生的家,家长会很感动;家长对辅导员的热情,同样会让辅导员很感动。曲建武老师每年都要到经济困难的学生家中走访,他更是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模式,算起来他一共去过上百个学生家里,给学生们点燃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希望。我作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深刻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这句话的真谛,每年寒暑假走进困难学生家庭都感受颇深。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不仅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同时,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通过家访使我们了解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通过学习曲建武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到心系学生,在工作上是师生关系,在生活上就是朋友关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深刻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事,为将来步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曲建武老师将教育事业融入到血液中,怀有热爱学生的一份情感,才使他不知疲惫地依然行走在他所选择的无悔人生之路上。我是一名辅导员,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永远都在心系学生的路上。
第一次听说曲老师的名字,是我在读研究生时的课堂上,我们的任课老师在《辅导员理论与实践》课上提到曲建武的故事,当时我也不是很理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让一位厅级干部辞官,义无反顾地回到大学校园,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辅导员。
大学本科四年,我经历过四任辅导员,对于辅导员的第一印象,是我在大学报到第一天,一位女士出现在我面前,满面阳光的对着我微信着说:你好孙嘉旭,我是你的大学辅导员,我叫王静,以后叫我王老师就行。在我的学生时代,印象中的大学辅导员,永远都是阳光灿烂,亲切和蔼,学识渊博,一身正气的形象。在大学时期每一名辅导员都是我的学习榜样,都是我在校园里最尊敬的人。我的辅导员在我人生最懵懂,最迷茫的时期像一座灯塔为我导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考研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立志成为一名大学辅导员。而正是在我研究生的第一堂课中,听说了曲建武老师的故事。
曲建武老师也是一名辽师人,他在1982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1998年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2004年底调任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后兼任教育厅副厅长。2013年,辞去职务回归学校,担任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与青春和生命打交道,这种幸福是任何金钱和权力换不来的。
读研究生的三年中,拜读过曲建武老师关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学术论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曲建武老师2004年主编的《德育实效方法研究》,2016年12月8日,曲建武老师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作题为“爱是灵魂的教育”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曲建武老师结合自身30余年学生工作经历和体会,详细论述了“为什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曲建武老师常说,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他强调,教育强则国强,高等教育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力和重要标志。每一个教师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每一名教师都要努力争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现在的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经常会反思关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当下许多大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流于形式,不接地气。其结果,一则导致许多大学生在错误的观念引导下迷失了自我,二则导致在校学生对所谓的崇高理想信念教育在心理上免疫,反智主义倾向严重,排斥认知升级。
曲建武老师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名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努力成为为学生树立正确有效的理想信念的人,而辅导员本身必须是一个理想信念超乎常人的践行者。曲建武老师在工作实践中,率先践行了并且做到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辅导员要垂范垂范,这才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
他做辅导员的几十年来多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让无数的有志青年圆梦大学并以此教育大学生要有向善精神。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参与编写大量思政教材,繁忙的工作中不忘学术科研,来劝导大学生要终身学习。
他从不收受贿赂、身先士卒号召大家抵制不良风气,来告诫大学生要洁身自好,不要把美好珍贵的大学时光轻易荒废。
他坚持每天锻炼,把强身健体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来劝告大学生要强健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他坦诚自己对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之处的批评,用哈佛、耶鲁大学的校训等来教育大学生要永远追求真理。
他观察到当代大学生只学知识不培养道德的现象,大声疾呼地教诲大学生要厚德,以德立人。他以自己与一名藏族大学生的故事为例,他坚持不懈的引导并彻底改变了这名仇视汉族的大学生,告诉大学生要团结友爱,要相信爱能改变一切。
他将自己过去乐于帮助他人,如今得到尊敬和回报的真实经历、述说阿尔布雷特·丢勒的爱与牺牲的《祈求的手》的故事来感染大学生要有团队精神,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他以当今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以致忽略中国优秀文化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糟粕提醒我们要明辨是非、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问题以及吸收知识思想。
他用自己以前住着拥挤的房子、吃着廉价的食物,一路求学,坚持不懈,终于获得了现在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和他的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下突破重重限制,乐观求学,终于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的实例来激励大学生要自强不息,生活不可能能打倒坚持不懈之人,只要自己才能打倒自己。
他以中国如今处于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使命、外部环境时刻干扰中国走民族复兴大来鼓舞大学生要有责任意识,要敢于担当历史使命,实现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梦想!曲建武老师直言不讳,朴素求真,不可否认,他的许多发自内心的话不能得到认真对待反而被误解。他对学生的捐款资助本是在倡导向善,而在一些人的大脑处理中变了味、他以自己真实的富裕生活为例来告诉我们走正确的路、怀刚毅的心能通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大门,却在许多的学生面前成了“炫富”。
著名作家李笑来说过:“见识越少的人越喜欢用自己所有的见识作为判断依据,并且完全不顾自己见识的局限,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局限”如今,许多观念落后,认知狭隘的人,他们无法理解也不会考虑去体验努力之后对自己思维和观念的改变,却又对比他们认知能力高、生活过得更有质量的人充满敌意和嫉妒,永远生活在自己的怪圈中,在自己的成长中停滞不前。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当以曲建武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当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更要用实际行动,引领学生走上光明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