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夷山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武夷山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的重视。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下,积极探讨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武夷山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武夷山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武夷山;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1武夷山保护区的资源发展现状
1.1武夷山保护区的概况
武夷山是我国东南的一座名山,坐落在福建和江西两省的交界处,蜿蜒数百公里。区内丹霞地貌景观绚丽多姿,韵味独特,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天然美景,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誉。武夷山地势高耸,其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最高峰。其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交相辉映,旅游佳处,数不胜数。武夷山已经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等5块国家级金牌。[1]
1.2武夷山保护区的主要资源
武夷山云集了各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山体峻峭挺拔,山峰姿态优美、造型石惟妙惟肖、山涧流泉飞瀑与清晰碧潭、晶莹卵石和森林植被巧妙组合,96.3%的森林覆盖率。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武夷山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景观。
武夷山拥有复杂而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其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带。以主峰黄岗山为例,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矮曲林、中山草甸5个群落外貌特征不同的植被带,其分界线清晰可见。
武夷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因而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在武夷山内的大竹岚小区,仅仅150公顷的面积里科学家就发现了1千多个生物新种,享有“昆虫世界”、“鸟的天堂”、“蛇的王国”之美誉,其生物多样性指数之高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1.3武夷山保护区的旅游产品
武夷山保护区以九曲溪为枢纽,以主景区为中心,联结其他景点的景区(点)旅游网络,形成主景区、保护区及周边城村、下梅等旅游集散中心,提高旅游网络在武夷山市的覆盖率。着力提升线路精品化、特色化水平,重点抓好以大安、上梅、赤石革命遗迹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线路,以武夷山自然、文化等特色资源为主的山水观光旅游线路,以茶文化、古闽越文化、朱熹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线路,以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原始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线路,以下梅、城村、曹墩古民居为主的乡村旅游线路,以高尔夫球场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以武夷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五星级大酒店为主的商务旅游线路等7条精品线路的开发建设,武夷山风景区面积从原有的70平方公里,拓展到世界遗产地已
开发保护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经典项目包括森林探险、自然景观观赏、休闲度假和体育旅游等。森林探险区主要是在一些山势变化较大,道路崎岖,人迹罕至的地方设立;自然景观观赏区有黄岗山、桃源谷、皮坑等;休闲度假区主要有三巷小区、桃源谷小区的观鱼、烧烤、戏水、森林浴和摄影等;体育旅游主要是登山和徒步旅行,自行车旅行等以及科普教育的博物馆展示、科考旅游和科普夏令营。20多年的坚守接力终于迎来光辉成绩,武夷山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旅游产业规模 不断壮大,已成为处所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柱。1989年,武夷山旅游款待仅44.7万人次,2009年武夷山款待旅游总人数达4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53%。旅游业成为武夷山扩张内需、拉动消费的鲜明亮点,成为推动 结构 调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成为拓宽就业的首要渠道,成为提升 对外形象、扩张闻名度的首要道路。2制约武夷山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武夷山产品多以自然遗产观光产品为主导。设计思路雷同单一,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底蕴肤浅质量低下
旅游资源(产品)是旅游区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观光活动的场所。[2]目前,整个武夷山保护区根据其自身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功能区中大部分开发的旅游产品是观光型产品,有少量的体验型产品,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旅行社仅仅推出是些常见的精华景点, 这就使得很多游客产生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到武夷山来旅游只去几个著名的点就足够了。这对武夷山的长远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使得很多到武夷山来旅游的游客产生名不副实的错误感觉, 这不利于宣传武夷山的文化,产品。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景区设计者进行规划时要与景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景区的特色更加鲜明。
武夷山虽然以其自然景观玉女峰、天游峰等为世人和广大游客所熟知,但实际上武夷山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包括朱熹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柳永文化等等如武夷山民俗馆参观,柳永故居参观等等。这些产品中对文化的表现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实物表像上,仅仅让游客在实地走一遍而已,没有参与性,对于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
2.2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足.现有产品的度假功能不全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度假旅游需求就在增强。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多年统计数据,国内旅游出游动机和目的尽管仍以观光为主,但休闲度假需求呈
快速上升的趋势,参与性强、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更受旅游者的青睐,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休闲、个性的度假旅游方式。然而目前,武夷山的旅游度假产品开发力度明显不足.各种建筑、设施、周边环境等等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开发程度上.多年来都没有取得多少发展。
2.3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武夷山目前共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 但从学历水平上来看, 层次相对来说都比较低, 而且绝大部分都非正规科班出身。以武夷山目前导游人员学历构成来看, 武夷山目前共有导游人员1800名, 其中硕士3人(兼职导游);本科21人;大专234人;中专378人, 其余为高中或者高中以下。武夷山导游人员如此, 酒店从业人员也大致如此, 根据抽样调查, 武武夷山旅游酒店从业人员当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2%, 其中80%左右都是高中或者高中以下学历。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武夷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3]
2.4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才能确保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科学化的管理体制。“管”、“办”不分,多头管理、行业交叉管理,是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武夷山区管理混乱没有科学性,从业人员不重视人员的环保教育造成了一些资源的破坏。
3实现武夷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挖掘武夷山的茶文化,彭祖文化等大力开发文化资源
现阶段武夷山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仅仅局限于在茶社品茶和观看茶歌舞表演,这种开发形式在现阶段追求养身度假休闲旅游的大背景下已经显的格格不入,因此应该改变原有开发模式,打造茶文化与养身结合的参与性旅游产品。茶文化与养身文化的结合可表现于两个方面:一在于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发掘品茶与禅道,与修身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意境,即要打造高质量的自然环境;二在于物质层面,要求开发高品味的茶保健活动,建设高质量的茶康体运动的设施。顺应旅漩市场的体闲度假需求,结合彭祖养身文化资源打造一个高端的、高品位、高档次的休闲养身度假区可以作为武夷山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思路。让游客在武夷山充分感受融入自然、感悟历史、体验文化、放松休闲、挑战自我的景点魅力。
3.2开发特色高端旅游产品
高端旅游者个性化要求突出,旅游需求多元化,包括:探险、美食、建筑、摄影、体育、度假、高尔夫等等。因此,在产品开发时要以主题独特主题集中的旅游线路为主,将不同的文化要素与旅游资源巧妙结合。[4]近几年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武夷山开发了许多新的景点。但目前市场上能让国内外旅游者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却不多,因为这些景点都是观光产品,同质性非常严重,推出以
来不但没能促进武夷山旅游业的迸一步发展.反而弱化了武夷山的旅游形象。降低了武夷山旅游业的竞争力,不利于武夷山旅游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武夷山旅游业旅游产品在开发和规划中缺乏品牌意识,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优势,重点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市场主体优势的聚集、叠加,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重品牌,推动旅游和谐发展。
3.3.培养挖掘相关人才
人才是景区建设、经营管理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柱,。[2]旅游业的壮大,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将来旅游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懂设计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灵魂式的领军人物更是寥如晨星,这样一来使规划出的产品路线很难满足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国家及政府部门应重视这一方面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些管理及规划设计人才断档的情况要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专业人才。
3.4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
建立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维持自然保护
[5]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对相关的旅游管理机构进行
科学重组,使管理机构的设置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律,并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与旅游区(点)管理部门的关系,改变旅游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全市旅游资源共享、分级分层管理的体制。管理者对景区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或制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规章制度,来提高景区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红莉,武夷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
报.2007.(101)
[2]陈文君,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旅游学报.2005.(66)
[3]薛盈洲,武夷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07.(52)
[4]金挺挺,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及经营策略研究.[J]旅游经济.2007.(66)
[5]张文莲,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8.(60)
第二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十分活跃,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目前公认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然而,由于旅游业“起飞”速度较快,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一跃成为全球产值较大,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类型,因而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的冲击过于迅猛,致使人们无暇思考发展旅游业的方法论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受趋利动机驱使,将旅游业发展简化为数量型增长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进而引起旅游破坏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对其采取措施,将会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措失。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采取保护和发展措施,全面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发展趋势
实现途径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战略。而这种战略的提出,却是人类在饱受生态恶化,资源濒临枯竭的报复下,痛定思痛才得以出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而出现。
目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属性、内容及原则.............................................................3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7 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7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过了数百年的历史,而二者的背离又突出表现为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降低自然资源的恢复
和自净能力,长期内则会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情况才引起学者的关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R·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关心环境的开始。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就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但由于当时人们尚不能完全体会联合国的呼吁,大部分人尚不能体察到环境的恶化,因此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足够的回响和反应。直到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浪潮。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不同的阐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如从哲学角度主张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生物圈及人类的共存与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以人类为自我为中心以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为中心的生态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区域经济角度,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繁荣;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三个方面,是三者协调构成的复合系统,其功能是有效地调控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使人类在保护节省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尽管各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的阐述各不相同,但都包含了“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思想,而这一点正是对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可
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划时代思想的出现,基于旅游业在发展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被提出来。1993年,《可持续旅游》(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在英国创刊,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1995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化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这两份文件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并为世界各国推广可持续旅游提供了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已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属性、内容及原则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人们过于沉浸于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喜悦之中,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因而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造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盲目上马的恶果,加上对景区景点的粗放式经营和低效率管理,使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此时,旅游界人士方意识到倘若发展与环境之间失去协调,旅游业必将受到致命打击。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使旅游与大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环境和谐地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既满足当前和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又不损害旅游者和旅游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成为时尚。而人们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也油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战略,其执行必然要对应于某一特定的区域空间,而区域总是表现为一个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者于一体的综合体。从这角度而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具有地域
属性。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
这一属性是由构成特定区域“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形成的复杂系统的本质所决定的,它要求实现综合性和协调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当前需求和后代利益,区域利益和全球发展的统一。整体发展也就是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能够均衡协调发展。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性
地域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我们甚至在地球表面无法找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地域之间因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旅游环境适宜状况、地理区位特征、经济基础水平、旅游发展机遇及可进入性等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差异。另外,人员参与地域活动的主体,地域之间人们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持态度等的不同,也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
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来源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性,在全球地理范围内,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使某些区域成为旅游热点,而某些区域相对成为旅游温点或冷点。各旅游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竞相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在时空上最为适宜,在经济上最为划算的旅游资源,以吸引旅游者对该旅游地的选择。正是这种的“非胁迫、自由任意”的状态,体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4.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节律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节制地使用旅游资源,以免给后代的旅游业造成困难,使旅游资源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环境的一种,同样具有稀缺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必须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潜力。而且,这也是一个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
(2)技术进步的节律性
技术进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总是从低级阶段各高级阶段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具有节律性和规律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使旅游
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了节律性属性。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1.增强全社会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效应的理解,树立和强化全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
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正负面效应,前已述及,不再赘述。然而如何处理旅游业发展,经济增长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坚持经济中心论,还是坚持生态中心论;能否实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即既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又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如何实现;这些问题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要研究的内容。
2.提倡公平发展
强调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所强调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整体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发展均衡与公平性。
3.提高旅游业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会对旅游地带来诸多利益,如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美化居住环境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兼顾旅游地社区和居民的发展与利益,只有这样,旅游业发展才能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
4.提高旅游容量和旅游产品质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和体验 旅游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没有旅游者,旅游业的基本发展都无法得到保证,更不用于可持续发展了。在当今旅游业激烈竞争的今天,能否提高现有旅游地旅游容量,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关系着旅游地未来发展的生死存亡。
5.树立全新的理论观念,保护好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求人类从生态的观念出发,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使后代人发展旅游业仍有可持续发燕尾服的旅游资源。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游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发展具有不可逆性,广泛性以及自然—经济
—社会的复合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是重点,需要与限制共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在“发展”上,发展是旅游业的重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探索发展途径、发展方法、发展重点等一系列问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追求高品位旅游经历的需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地居民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为了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对旅游资源等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旅游环境的利用加以限制。这种限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2.可持续性原则
旅游可持续性是指旅游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干扰时,保持其自身发展的能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核心是旅游发展不能超越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发展”一旦超越承载力这一临界点就会导致自身的衰退。
3.公平性原则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同一代人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作为全球两大主题之一,号召全世界共同发展。而目前世界的现状是两极化,贫富差距悬殊。在这种状况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强调给世界各地区人民以公平的发展权。旅游业作为世界产业的一部分,也应当体现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2)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世界上不可能再生的旅游资源都使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只顾自己的需求而过度开发使用有限的旅游资源,而是应当给后世以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4.共同性原则
“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共建共享我们的家园”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公平,重发展,可持续性原则是全人类应当恪守的共同原则。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联合行为。正如《里约宣言》之中所述:致力于达成即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
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弃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致使景区污染严重,旅游景观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掠夺性开发破坏了旅游资源。
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其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者环境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
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的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即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坚持以教育为主,法律手段为辅的原则
旅游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活动,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因此,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包括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在内的“人进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
育,使他们在涉及旅游的各种活动中,都能自觉地恪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对于旅游者而言,能否获得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经历取决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环境的受保护程度。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透到旅游者的头脑之中,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还要帮助旅游地政府提高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迫切性的认识,以获得当地政府的最大支持。不可否认,无论宣传教育做得怎样到位,总有一些人不惜以破坏环境、毁坏资源为代价来获得个人私利。因此,必须出台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制止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
(二)以旅游承载力为依据,判断旅游开发与决策是否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虽然旅游承载力因具有季节性,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准确化,但它是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在确定承载力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对旅游地进行开发,才会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做到环境保护,又能为旅游者提供难忘的旅游经历,还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于旅游地。因此,生态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四)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原是美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应用到各行业中。环境是旅游产品的载体,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旅游产品的质量。将环境评估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将旅游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冲击和影响做准确的评价和估计。以评估结果作为理论依据,可以帮助旅游投资商,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的管理部门减少或取消对一些将严重破坏环境,且发展潜力小的项目投资,避免资金的浪费。环境影响评估,是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是一套对环境问题惊醒识别、分析和评估的总和系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五)转变旅游开发观念和经营模式
摒弃以往规模开发旅游资源的模式,以及片面追求旅游经济增长的开发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走集约化发展旅游
经济的道路。
结束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其发展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传统旅游业在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负面效益。这些不良后果使人们从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喜悦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旅游业的发展。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织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为战略草案”,阐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制定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实际议程”,确定了行动纲领和采取行动的优先领域。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等引入到旅游业中来,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评估旅游业给旅游地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仍在继续,准确地说是刚刚起步。展望未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美好而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人类长期以来超负荷利用生态系统,生态欠债式的发展,已经累积形成明显的生态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河流污染与破碎化、海洋酸化等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变革现有的生活与生产模式,才能减缓地球自然资本退化趋势,并确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山西省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经济,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而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加重了环境容量的负荷力,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理论,同时引入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如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生态协调系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标的研究,尽量全面客观地反映人们的需求活动所带给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后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山西省2007-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年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演变分析,对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2007-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1.4334ha/人增长到1.62275ha/人;2007-2011年间山西省人均生态承载力比较平稳,维持在0.82ha/人。可见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速率较快,从而导致2007-2011年间山西省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在2007-2011年间,从山西省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中可以得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都各略有盈余,其他两类土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尤其以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最为突显。最后,本文针对缓解生态赤字,实现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机制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转变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低足迹”的消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自然资源,在增加生物承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自然留下空间;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投融资。【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山西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22;X32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绪论12-181.1选题背景及意义12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1.2.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12-151.2.2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现状15-171.3研究思路及方法17-181.3.1研究思路171.3.2研究方法17-182相关理论基础18-232.1可持续发展理论18-192.2生态足迹模型19-232.2.1生态足迹相关概念19-212.2.2生态足迹模型的评价21-233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3-283.1山西省区域概况23-253.1.1自然条件概况23-243.1.2社会经
济状况24-253.2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5-283.2.1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253.2.2山西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284山西省生态足迹计算及结果分析28-524.1生态足迹模型的计量方法及步骤28-304.2基础数据的来源304.3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方法30-324.3.1指标的选取方法30-314.3.2数据的处理方法31-324.4山西省2011年生态足迹计算及结果分析32-364.4.1生态足迹的计算32-344.4.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34-354.4.3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分析35-364.5山西省2007-2011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36-474.5.1生态足迹演变分析37-404.5.2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40-424.5.3生态盈余/生态赤字演变分析42-464.5.4生态赤字原因分析46-474.6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分析47-524.6.1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分析47-484.6.2生态协调度分析48-504.6.3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504.6.4万元GDP生态足迹50-525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52-555.1加强机制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525.2转变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低足迹”的消费模式52-535.3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35.4保护自然资源,在增加生物承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自然留下空间53-545.5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投融资54-556结语55-576.1结论55-566.2本文的创新56-57参考文献57-62致谢62-6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四篇: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跨世纪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中央政府致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于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转换过程、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乃至跨世纪稳定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贫困与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
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贫困与生态
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MichealP.To-daro)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曾经提出地域差异理论来解释贫穷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他指出:“从整体来看,当今第三世界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要少于目前发达国家开始他们现代增长时所拥有的资源。除了少数几个第三世界国家拥有世界需求日益扩大的大量石油、其它矿产品和原材料资源外,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如几乎占世界人口1/3的亚洲国家,自然资源都很贫乏”。同时,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直接影响生产条件的一个明显的因素,大多数贫穷国家气候的极度炎热和潮湿会毁坏土质,使许多自然产品迅速地贬值。最重要的一点是,极度的炎热和潮湿不仅使劳动者感到不舒服,而且使他们的健康状况下降,减低他们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的欲望,从而普遍降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生产效率。”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最贫困的人口生活在世界上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由于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他们没有可能得到其他资源的话,他们或许会更快地消耗自然资源。且975年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ehert.McNamara)在向该行董事会所作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绝对贫困指一种生活条件,它受到文盲、营养不良、疾病、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严重限制,而使受害者出生时带来的基因的潜力不能得到发挥。实际上这是一种处于生存边缘的生活”。世界环境委员会1987年对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贫困现象进行了极具说服力的论述:“没有比任何一个地区承受着这种贫困一环境退化一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痛苦更悲惨的了”。
世界银行在《贫困与对策》(1992年减缓贫困手册)中对影响贫穷国家资产积累的各种政策进行了分析,它在环境政策中指出:“贫困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贫困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贫困。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低收入与眼光短浅间的明显关系以及贫困与生存风险间的联系。”眼光短浅使人们更快地挖掘环境资源,而不像社会可能愿意的那样利用资源,并且会失去对土地资源进行投资的激励,这种投资需要若干年才会产生报酬,但短视并非穷人的本性与专利;相反,这是市场、政策和体制失败的结果,其中有些是与贫困相联的。环境与贫困恶性循环最直接结果是穷人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饮用和洗浴受污染的水而得奇生虫和传染病以及由于做饭和取暖燃料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在城市地区,穷人较少获得清洁水,负担不起清洁燃料和高质量的住房条件,室内空气污染高。这些环境公害对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是严重的。它将永久地伴随着贫困。”1994年9月,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会议报告指出:“随贫困而来的往往是失业、营养不良、文盲、妇女地位低下、易受环境风险、获得社会和保健
服务的机会有限,包括生殖保健服务,其中又包括计划生育。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高生育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低经济生产力。同时,贫困也同人口分布不均、不能持续利用和公平分配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严重退化有密切的关系。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会议报告表明,贫困的普遍化同人口增长、经济落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等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可持续性。
贫困是贫困地区最普遍的社会经济特征,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原因。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迅速、有效地缓解贫困、并逐步消除贫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是抬物质、经济的贫困和精神、文化的贫困以及因贫困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反贫困的,消除贫困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贫困的存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导致贫困加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只有通过广泛的经济发展才能最终消除贫困。但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还不是消除贫困的充分条件,消除贫困必须在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以人口的严格控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重要前提。
2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1 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环境危急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于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自然、生态、气候、植被、资源等情况千差万别,各区域贫困形成的原因、贫困的运行机制及贫困人口的特征状况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环境条件极为恶劣。西部地区除青藏高原外,大多分布在我国第二地形的中低山地,一部分在中部丘陵山区,地貌种类多样,恶劣地形较多,如西北黄土高原的沙漠、沙化地貌和黄土粘土荒漠地貌,西南的武陵山区和桂西北山区强烈发育的喀斯特地貌,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寒冻风化地貌等。同时,西部地区还集中了我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戈壁、裸岩。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地域等,构成了西部地区地质地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西部地区80%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一般常见的有洪、旱、霜、雹、震。病多种自然灾害。解放以后的50年间,西部地区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600多万hm2,约占西部耕地总面积的1/5。近10年中,西部地区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0.077亿hm2,其中旱灾占80%,青海、新疆的草原面积有一半干旱缺水,受灾退化,风沙、冰雹、低温、霜冻等灾害也经常威胁西部的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
2.2自然生态环境失调
生态环境脆弱是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
恶劣既不利于人类居住,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这既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又是一些贫困人口初步脱贫以后,又大面积返贫的根源。此外,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地处生态敏感地带,即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明显差异生态环境的过渡带和交错带。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环境因子变动的敏感性强,因其环境或景观的变化则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明显下降乃至丧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据《中国21世纪议程》提供的资料,我国的荒漠化很严重,已占到国土面积的8%。其中风沙和水土流失引起的荒漠化各占一半,全国约有1.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约有2100万hm2农田遭受荒漠化的严重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km2,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t,另外,大面积的草场由于荒漠化造成牧草严重退化,载畜量下降,而这些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地区主要就位于西部地区。从现实状况来看,几乎所有的西部贫困县都面临着生态恶化的严重局面,其中不少贫困县又位于生态影响波及面很大的区域,如在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就有135个县是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22.8%。
2.3土地沙漠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导致土地按漠化趋势加剧。据统计,西部11省(市)。自治区沙漠面积为128万km2,其中沙漠化土地12万km2,其中因滥垦、过牧、强度樵采、工矿交通破坏造成的占85%,而这些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干旱区。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和超载滥牧,西部地区草原沙化、碱化、退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新疆草场面积由解放初的0.507亿hm2减到1996年的0.36亿hm2,并且西部许多地区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毒草杂草增长、草场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建国50年来,西部地区草原亩均干草生产量已下降40%,有0.13亿hm草地已转变成沙漠或戈壁,还有0.13亿hm2草地正在受风沙危害,碱化草场面积亦超过0.07亿hm2。建国以来西部草原区的牲畜头数增加2倍,优良草原又遭到大量开垦破坏,加上草原建设跟不上去,造成草原的退化、碱化、沙化面积日益扩大。强度樵采、过度耕种以及超载放牧形成的沙漠化、荒漠化正在不断地动摇和摧毁贫困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4人口超载且素质低下
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的普遍低下是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障碍。解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状况的相应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为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有的省、自治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在过去的两次生育高峰期间,西部大部分省区的生育峰值都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省、自治区在解放后的50年中,生育高峰持续长达20年之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对人烟稀少的西藏自治区估算,西藏人口超载100万,占西藏总人口的49.30%,又据中科院1997年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均为土地承载超载区,四川、新疆、陕西汽复为土地承载力临界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8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3人,而到1996年则增至每平方公里100.6人,即使在干旱半干旱的宁南山区,人口密度也达每平方公里76人,其中特困地区固原地区人口密度为110人,是联合国按漠化会议确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临界值7~20人的几倍。
受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西部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突出区域特征,除了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超载以外,就是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1997年,全国15岁以上社会成员的文盲率为16.36%,西部贫困面较大的贵州为25.88%、云南为25.22%、青海为43.62%,宁夏为25.83%,西藏为54.08%,均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98年贵州482万贫困人口中,只有27%的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有l/3以上的青年和中年文盲,在女性人口中文盲比例高达80%,瑶族的女性文盲率超过90%。由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落后,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面临沉重压力,这与西部贫困地区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二者的逆向发展构成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
3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在人口持续增长和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下,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给贫困地区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致力寻求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与途径已刻不容缓。
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扶贫制度创新
在扶贫开发进入全面攻坚的历史阶段中,扶贫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能够保持贫困地区经济可持性的经济法律制度,不仅仅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而且包括扶贫组织体系、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生态生产等领坡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做到贫困地区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贫困人口自身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相互增殖,最终使贫困地区跨世纪的稳定脱贫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踏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之中。扶持贫困人口是政府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政府的扶贫职责必须具有制度保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而且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对于贫困地区政府来说,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行为取向有很大的差别,社会部门和国内外机构的扶贫行为也应该在制度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在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中,致力探索贫困地区扶贫领导组织体系的创新、扶贫资金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小额信贷计划、社会服务计划和教育科技培训计划的配套实施方式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改变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救济式扶贫和单一经济开发扶贫给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将扶贫从政府、部门和社会纵向的、行政性的扶贫方式转变为由政府、部门、社会和贫困地区政府及广大贫困人口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反贫行为。
3.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办法,促进人口控制与扶贫攻坚协调发展,将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作为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扶贫的重要条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有生理缺陷、弱智低能和身体障碍严重的人口再生产。大力完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和优抚安置制度,积极探索脱贫保险制度,并在扶贫攻坚中把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作为降低生育水平的新机制。
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多、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技术教育功能弱的弊端,大
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在通过宏观调控、完善中央各部委及社会各界的“教育扶贫工程”、“智力支边”、“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教育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实施阶段性的贫困地区扫盲计划和其它教育援助计划,集中资助、扶持、协调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西部各省、自治区地方政府也必须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计划并对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政策作出调整,改变将脱贫速度和贫困规模减少作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扶贫政绩衡量指标的作法,而把教育发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升学率和巩固率以及成年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等作为考核贫困地区官员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而真正把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到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上,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3.3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试点工程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是西部大开发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战略任务,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中,西部贫困地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扭转依靠退耕还林工程解决地区发展问题,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观念,将“等、跟、学”等被动执行。行政依附观念转为主动思考、灵活调整、大胆创新观念、将“等、靠、要”观念转为奋发拼搏,自力更生、广开门路、敢为天下先的观念,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观念转为以发展促稳定的观念。力求把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同长江、黄河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调整优化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科技文化水平结合起来,真正把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纳入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退耕还林(草)计划指标不能机械套用、简单分解,为退耕而退耕、为还林而还林,退耕还林要采取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相互协调的方针。生态条件好,农业产业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坡耕地、河谷地不能盲目退耕。而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薄地,应以营造生态林为主,不能强行发展经济林,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坡耕地,要采取林下种苗和生物埂(篱)护坡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适合发展牧草的坡耕,要选择多年生的优质牧草,在高海拔地区和退化严重的草场要广泛推行封山绿化、退牧封草、休养生息等措施。切实研究解决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如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中水利设施建设的配套问题、种苗基地建设的配套问题、草原牧区建设配套问题、资金使用与管理问题等等。切实解决试点工程运作经费问题,还林管护问题,解决粮食调运过程中的分类结算问题,银行贷款利息问题,零售损耗问题,运粮车过路(桥)问题、仓库容量问题以及退耕还林(草)以后农牧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等。拿出具体的、具有长远意义的解决办法。
3.4强化社会服务,改善社会环境
强化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贫困地区人口区域性分布特征,以绝对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通过社会服务计划实施区域性物质援助,向绝对贫困人口提供粮食,衣物等最基本的生活必须品,以及人畜饮水、卫生设施、健康服务和基本住房,以迅速缓解贫困,相应促进贫
困地区社会发展结构的优化。特别是增加贫困人口在医疗卫生、营养保健方面的投资,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和营养水平。相应地提高他们的可教育性和生产率,这既能赋予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所需要的资产,又能赋予他们免受身体之苦的直接福利收益,这种投资能达到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同时,强调绝对贫困人口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计划如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并辅之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保证贫困人口在参与经济机会中实现收入增加,并不断激发贫困人口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从而逐步形成一种能够使贫困人口发展自身潜能的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基础,有效提高扶贫投资效益及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程度,为其稳定脱贫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体向贫困人口提供良好的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组织管理等项目服务,以全方位改善实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其实施主要内容是:制订明确的社会服务计划并通过宏观政策诱导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社会服务项目流动,将社会援助的重点放在改善贫困地区人口基本住房、食物、人畜饮水、卫生条件、疾病防治上来。增加对贫困地区基本卫生基础设施的经费补助,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培训贫困乡村医务人员,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援助贫困地区恢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制订阶段性的基本卫生服务为主体的公共卫生计划如在地方病流行区和多发区实施地方病防治计划,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生活环境改造工程以及广泛的妇女保健计划和儿童营养计划等等,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和优抚安置制度。
另一方面,围绕扶贫制度创新,贫困地区政府必须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制订各种稳定而有吸引力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坏境,切实转换职能,使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直接生产者职能逐步分离,逐步减少通过财政资金直接进行生产性建设投资,而将资金重点投放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上,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福利事业上,努力改变贫困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贫困地区社会环境的改善还必须加强社会控制调节机制。一般说来,贫困地区社会调节机制以自治为主要形式,但是,在贫困地区社会成员自治能力和民主意识的自然程度还不高的现实条件下,国家政府的调节和控制尤为重要。经济体制改革,使传统的行政性调节和控制机制发生了变化,控制机关与社会成员间的垂直型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相对松散,政府职能也逐步由通过指令性计划控制转向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间接控制,这样使原有的调节和控制职能日益弱化,同时新的适应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社会发展的调节、控制机制还未形成,或很不完善,又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失控,劳动力素质下降,妇女地位下降,以及宗法关系加强、封建迷信盛行、陈规陋习蔓延、犯罪率上升等。因此,加强社会调节控制机制的建立是贫困地区社会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
第五篇: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江苏中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程刚(224400)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是利用和生态平衡的保护,将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私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启发:首先,企业的发展应该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其次,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如员工、供应商、销售商、承运商、客户等,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企业的发展要注重长期发展的利益,培养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发展产品特色
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企业竞争力表现出来,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应用于生产中。对于制造产品销售的企业来说,要进行技术创新,关键是客观评价技术价值,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目标,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适合企业采用,也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创新技术如果和企业发展系统不相容,反而会成为发展障碍。
评价创新技术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效益、开发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利用可用资源、优化企业结构、取得竞争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技术领先来获得持久发展动力,一些企业是靠的是产品特色,如传统特色选粉机等;在技术差别不大或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产品类别上,企业竞争有时也在产品特色上,如建材机械、常 规劝除尘器等;而且,随着市场上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多,竞争优势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产品差异化程度上。因此,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发展产品特色,充分运用自身特有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关注绿色经济,重视环境效益。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运动的兴起,环保消费不断增多,环保产品技术老化也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壁垒也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虽然国内大多企业在不断努力但还是靠学、改进别人的产品,有自已特色产品的企业目前还不多,但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扩大规模就一定要有特色环保产品,采取环保革新,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一,制定开发产品的科技战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正确解决当前直接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要通过相关行业的认证制度,如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次,制定长期企业发展方案,搜集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设计开发更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第二、实施特色营销,以目前以点带片规模格局大力定点宣传,建立提高企业形象。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未来规划,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当前的发展。实施特色营销,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第三、从全局上统筹规划,利用特色链管理再造业务流程,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环境的负面效应尽可能的减小。
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树立人文企业形象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能单纯的追求利润,它必须关注道德建设,致力于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工权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比较广,他们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态度更容易引起关注和争论。多年代以来兴起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CSR)要求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该运动从形成之初便开始影响到各企业,从2005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接受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国表现良好而获得订单,也有些企业因缺乏改善诚意而被取消资格。最近部分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是工人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直接后果,由此造成的损失只能是对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惩罚。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要重视人的作用: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可能的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其次,建立负责任的社会形象,改变市场对产品的片面认识。长期以来,消费者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存在很大质疑。因此,私营企业要对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为目标,在有益的活动中涉及到市场的需广泛参与,进行必要的社会投资,如;支持教育、援助贫困人口、开发落后地区等,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江苏中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