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安全管理

时间:2019-05-13 18:2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支护安全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支护安全管理》。

第一篇:支护安全管理

[摘要]在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中“坍塌”造成事故的几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而由于模板支撑失稳造成的坍塌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也往往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形成较大的损失。掌握模板支撑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方法,是预防模板“坍塌”事故,保证模板工程安全的重点。

一、前言

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上半年全国建筑安全形势分析、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要点)的通知》:2006年上半年由于施工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占22.6%,列“五大伤害”事故中的第二位。而由于模板支撑失稳所造成的坍塌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也往往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形成较大的损失。从各地各种事故类型分析中就一再证明了这一点。为此,系统地学习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知识,研究模板施工的特点,更好地掌握模板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方法,应是目前防止模板坍塌事故、规范现场模板施工安全的重点。结合检查工作实际,笔者试图从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浅谈对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粗浅认识。

二、模板工程在施工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重组(模)轻支(撑)

从模板工程现场来看,相当多的现场模板支撑搭设不够规范,如立柱间距变大;简化操作程序,不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立柱材料不符合要求,立柱底部无垫板、垫砖或其他脆性材料;有的立柱高度大于2m,只设置一道水平支撑等…。

从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看,有些方案设计比较简单:模板的材料规格、接头方法不明确,构造大样及剪刀撑的设置未详细注明;有的大跨度或高支模工程方案没有对模板和支撑系统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稳定性验算或设计计算。有的方案虽然对组模程序、模板加固方法、尺寸校验等交待明确,而对支撑系统却只交待“用Φ48钢管搭设满堂架子”,至多提一句“架体应设纵横向水平杆”,有的甚至未提支撑…。

从模板施工管理方面看,有的施工负责人未按规范及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模板施工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对关键部位没有进控制,或虽经检查发现问题但未对问题进行跟踪,没有及时将发现问题一一整改,安全责任不到位…。

2、对模板施工缺乏经验

有的项目部技术员和安全管理员缺乏对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高支模施工安全控制的认识,凭经验办事。对普通模板与高支模施工特点、技术与安全要求的差异心中无数,用一般

方法进行高支模、大模板的施工控制。对标准层和非标准层的支撑设置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掌握不够。

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管理缺位。施工检查力度不到,控制不严。二是施工技术知识掌握不全面。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只重视组模而疏于或不屑于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计算,另一方面相当多的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大模板、高支模架体搭设等较深层次安全控制管理知识或对这些知识不求甚解。三是模板的制作与安装,由于不参与主体分部工程评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成型后即予拆除等原因,未能引起施工负责人的足够重视。四是模板所涉及的施工技术规范相对零散,部分技术、安全管理人员运用起来不太顺手,致使该项管理工作在个别项目部处于相对较弱的状况。

三、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要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1、模板工程施工前,要针对模板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和加盖公章后方可施工。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及支撑体系,须经过专家组论证审查;施工单位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能进行施工。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内容应细致、具有操作性。模板种类及支撑材料要明确;模板接头方法、构造大样有施工祥图,大模板、高支模及支撑系统有设计计算;立柱、水平撑、剪刀撑的设置尺寸及要求均应详细注明等。

2、模板工程除了正确进行设计外,模板施工班组的选择只关重要,高素质的模板施工人员是保证模板优质、安全施工的先决条件。最好从本单位或先前与本单位有过劳务协作关系的队伍中选择。在选定班组后要与之签定劳务(承包)合同,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要由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在批准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进行编制,并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有施工负责人向操作人员进行落实;由施工现场安全员监督。要向操作者讲明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及模板搭设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如实告知操作者作业环境和操作岗位的危险因素,并要严格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3、模板支撑系统的材料质量及规格要求是保证模板施工安全的关键。用木材作支撑材料时,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原木小头直径不能小于Φ12cm,不能有腐朽变质、干裂或虫蛀等。

用钢管作支撑材料时,钢管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及《直缝电焊钢管》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普通3号钢的规定,壁厚3.5mm、3.0mm、2.5mm管材其轴向抗压强度分别为18.55KN、16.32KN、14.12KN,壁厚3.0mm、2.5mm,比3.5mm强度值分别下降12%、24%;要优先采用Φ48×3.5钢管。凡是弯曲的钢管要调直,变形损伤和严重磨损的钢管不能使用。

所有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扣件,扣件活动部位要转动灵活、螺栓无滑丝,检验无损伤。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保证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65N.m时,不发生破坏。

4、在模板施工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模板专项技术方案,不准随意更改。如存在问题,要经模板设计人员同意或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修改。一般情况下,首层地面为回填土时,不论是否坚实,作业前都要平整夯实,按支撑轴线铺通长垫板,其长度要至少能承受两个以上支撑点,不能使用砖及其它脆性材料铺垫。然后按设计间距搭设立柱、扫地杆,加设水平和剪刀撑。立柱高度大于2m时,要设两道水平支撑,满堂红模板立柱的水平支撑必须纵横双向设置。其支架立柱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柱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柱每增高

1.5~2.0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尚要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立柱需加长使用时,最好采用对接,对接可比搭接的承载能力大2.14倍。

当模板施工为现浇多层结构时,上下层立柱要垂直在同一垂线上,下层结构的强度具有承受上层结构荷载的能力。支架中每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应利用已成型的混凝土柱、剪力墙结构等,将支撑系统与其进行水平拉结,以增加支撑系统的水平变形能力和整体稳定性。钢管扣件要用扭力扳手全部拧紧,没有松动、滑丝和损坏现象。

在支撑的最顶一层水平拉杆处要设置一道平网,保证模板制安人员的安全。

5、模板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和安全员应随时检查,对重点部位旁站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作业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及时填写相关记录,参加验收人员要签字确认。

6、模板验收后,在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时,要避免材料、机具出现集中堆放。以免支撑局部荷载过大而造成失稳坍塌。采用塔机吊运混凝土时,放料要均匀,不要堆放过高;采用小车推送混凝土时,要对通道底部支撑作加固处理,如加密立杆、缩小水平杆的步距,加剪刀撑或斜撑等;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不要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支撑杆件上,以免混凝土泵的振动推力破坏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7、模板及支撑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办理模板拆除批准手续。要按施工方案的拆卸程序有上而下逐层进行,后支的先拆,不能上下同时作业。拆除大跨度梁的支撑架,要先从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撑架要保留两排立杆。模板支撑要随拆随运,不能随意抛掷堆积过高。应设置警戒线和明显标志,并派人监管。

四、结束语

1、重视搭设方案的确定,是模板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2、建立科学准确的搭设方案设计,不能光*经验解决。

3、支撑体系和结构受力体系至关重要,是实施搭设施工过程的保证,有科学准确的设计计算还必须采取足够的构造措施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4、要有完善的施工组织措施,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安全管理员和监理人员共同进行及时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关于公布2006年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通知》

2、陈伟城《预防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的措施》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

第二篇:支护材料管理措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护材料及工程质量的管控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支护材料及工程质量的管理,减少支护材料的人为丢失、浪费、乱丢、乱放等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以及巷道成型差、锚杆间排距不均、失效等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支护材料利用率、巷道工程质量,特制定管控措施如下:

(一)支护材料管控措施:

一、加强审批、发放和领用管理

1、审批管理

(1)、使用单位的领用,应根据本单位计划和施工的安排,每5日领一次,并有5%的备用量(指锚杆、索等材料),对喷浆地材等支护材料,提前2日进行审批,并留有1天的备用量。

(2)、移交、回收支护材料必须经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核、签字,填写《生产技术部材料移交单》,移交与接收单位签字确认后方可移交。

2、发放管理

供应单位必须按审批的《领用单》发放,不得超发或无故少发,并按审批的规格型号进行发放。凡审批用旧料的,一律不准发放新料,并将每天装运情况报生产技术部。

3、领用管理

(1)、各使用单位,必须由核算员抓好所需材料物资消耗的台账记录,根据支护材料计划有计划的领用材料,专人负责批料、日报,不准代批,影响生产后果自负。

(2)、各使用单位负责搞好施工现场支护材料的管理工作,每日下午6:00前将上工作日工作面消耗的支护材料填写《支护材料日消耗表》报生产技术部。

(3)、使用单位应提前一天到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批,下午6:00前报相应的装料单位。不能现用现领(处理突发事故等除外),需用数量和规格型号要报准确。

(4)、掘开巷道竣工,验收移交前,必须将剩余矿工钢、网、锚杆、锚索等配套支护材料运到新的工作面继续使用,或交库、调运,一定要做到巷道竣工后,无遗留支护材料。

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各使用单位要根据作业规程规定要求进行存放下料,并存放一定的备用量。

2、各采掘工作面都要在施工现场附近建立相对固定的材料存放点或材料硐

2、验收员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及规程、措施进行指导、验收,安全员现场监督、把关,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必须按要求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3、零星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队组必须及时向生产技术科打报告进行验收,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要求及相关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对相关单位发放竣工验收通知单。

4、生产技术部每月至少组织2次对各工作面进行检查、验收,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要现场落实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以“三定表”的形式责成有关施工队组限期解决。

5、工作面各类检测器具必须齐全、完好,做到“一备一用”。

6、各队组要做好现场工程质量验收原始记录、现场评估记录、隐患排查记录等,并落实到现场相关负责人,严禁弄虚作假。

7、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机掘割煤前、打眼放炮前、临时支护前必须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8、巷道宽度、高度、方位、腰线等参数必须符合规程措施要求;锚杆、锚索的预应力、锚固力、间排距、安装角度、外露长度及联网、安装树脂等必须符合规程措施要求;棚架巷道帮顶必须背紧、背牢,棚梁、棚腿合口严密,扭距、叉角、棚距等符合规程措施要求;锚喷巷道喷浆厚度、观测孔等符合规程措施要求。

9、检修班要每五架记录一次液压支架初撑力是否达到标准,并填写记录台账中;工作面应时刻保持“三直一平,两畅通”;工作面支架压力表应齐全完好,初撑力、端面距等符合规程措施要求;相邻支架顶梁保持平整,不能有明显错差,架间空隙、中心距符合规程措施要求。

三、考核要求:

1、每月生产技术部根据专项检查、标准化检查及上级领导的检查情况,经研究决定后,对质量标准化搞的好的队组给予队长、班长及验收员一定的奖励。

2、在检查中发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现场人员不懂标准、验收人员不作为不把关,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出现以下行为的,对责任人按一般行为违章处罚。①对检查、验收查出的问题未积极整改的; ②零星工程未达到验收要求,打报告验收的; ③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弄虚作假的。

4、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没有确切明文规定的问题时,生产技术部有权采用比照法,经研究决定后,做出相应的处罚。

第三篇:河道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确保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的要求

三、把握住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控制点,确保安全施工

四、认识基坑坍塌的基本因素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

五、了解基坑坍塌事故要素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克服

六、确保安全作业条件,细化安全防范规定

七、本工程基础开挖注意事项

八、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

九、护坡桩锚杆施工要求

十、降水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十一、基坑工程的监测要求

十二、基坑施工的其他安全问题

一、工程概况

大名县明城墙外护城河周边景观工程BT项目施工建设、绿化养护期为3年。包括绿化面积197495 m²、铺装面积122117 m²、景观水系面积16.7公顷、木栈道面积2874 m²及辅助景观小品、土方588000 m3、给排水建设沿线树木、花卉微喷灌;电气安装建设配电箱27台及周边景观灯等。

二、确保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的要求

1、坚持基坑支护必须编制安全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护坡和降水工程的质量。

2、严格按护坡和降水工程的图纸进行施工,严格遵守施工程序和支护措施规定,严格进行施工安全的监侧和监护。

3、确保支护材料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支护的设置位置、程序、结构、节点构造和工作状态符合要求;确保对支护措施的的执行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4、防止任意改变施工程序、要求和安排;防止在施工中任意改变、调整措施的设计和规定;防止在开挖施工中碰撞支护结构或影响其状态安全。

5、避免支护工作滞后于开挖;避免施工中人员过度集中;避免超规定在坑边堆置荷载(土、材料、设备)。

6、加强日常的检查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和事故前兆时,应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及时暂停施工和及时研究处理。

三、把握住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控制点,确保安全施工 本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控制点综合如下:

1、采用相应设计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最不利荷载作用;

2、采用最合理、能最大发挥支护结构能力的承传载方式;

3、采用能满足承传载要求、具有足够刚度的节点构造;

4、确保支座部位在承载时能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因出现沉降、移动而影响、甚至损伤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5、对施工和安装的初始变形给予严格控制。由于存在松软地层、设置条件和施工控制要求不严等诸多影响因素,使支护结构施工和安装时形成的初始变形过大,会造成其承载能力的降低或者所受荷载作用偏于不安全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工作安全。

6、确定构配件承载变形的控制要求,一旦出现变形过大情况时,要有应急处置措施。

四、认识基坑坍塌事故的基本因素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

五、了解基坑坍塌事故要素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克服

六、确保安全作业条件,细化安全防范规定 安全作业条件包括:

1、施工场地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2、对施工安全有影响的周围环境和毗邻建筑物等,已得到妥善的安全保护处置;

3、具有人工作业安全条件,人员不会过度集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安全撤离;

4、具有机械作业安全条件,不会出现招致机械和基坑边坡状态失稳的问题。细化的安全防范规定包括:

1、安全作业程序规定;

2、安全作业和操作规定;

3、发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和处置的规定;

4、出现危险征兆时应立即停工、撤离的规定;

5、施工安全监护规定;

6、使用安全防护用品规定。

七、本工程基础开挖注意事项 :

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除设计允许外,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

3、采用机械挖土方式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井点管和工程桩;

4、应尽量缩短基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每一工况下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护坡工作;

5、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并防止坑底土体扰动;

6、基坑中有局部加深的电梯井、水池等,土方开挖前应对其边坡作必要有加固处理。

八、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单项土方方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边坡支护要有设计计算书;

2、人工挖基坑时,操作工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挖土,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的障碍物下面作业;

4、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5、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6、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7、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开挖面坡度和分层厚度,防止边坡和挖土机下的土体滑动。

8、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在边坡支护设计时考虑堆土附加的侧压力;

9、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九、护坡桩锚杆施工要求

1、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和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100mm,倾斜度不应大于3%;

2、浆体应按设计配置,一次灌浆宜选用灰砂比1:1~2,水灰比0.38~o.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试验确定或一次灌浆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宜使用水灰比0.45~0.5的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2.5~5.0之间;

3、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4、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杆体强度的0.75倍,宜张拉到设计荷载的0.9~1.0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十、降水过程中应注意的的问题

1、土方开挖前必须保证一定的预抽水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2、井点降水设备的排水口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排出的水回渗入坑内;

3、降水过程必须与坑外水位观测密切配合,注意可能由于隔水帷幕渗漏在降水时影响周围环境;

4、雨天出现无有效阻止地表水进入基坑时,应及时组织抽排基坑存水,避免基坑周边土层出现含水饱和而造成坍塌;

5、拔除井点管后的孔洞应立即用砂土 填实。

十一、基坑工程的监测要求

1、护坡桩顶连接梁、坡顶水平位移:

用经纬仪和前视固定点形成测量基线,测量梁顶、坡顶各测点与基线距离的变化,精度为1mm;做好记录;

2、孔隙水压力:

监测渗漏和土体固结度变化,预测土体变化和基坑稳定。采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精度应不低于1KPa。做好记录。

3、坑底降起:

埋设分层沉降管,用沉降仪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降起变形,精度不低于1mm;做好记录;

4、锚杆拉力:

在锚杆安装钢结式钢筋,精度不低于1/100(F·S);做好记录;

5、基坑周边地面建筑的沉降和倾斜度:

基坑工程监测对于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对于对基坑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及检验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都有其 重大的作用,不可忽视,必须认真做好。

十二、基坑施工的其他安全问题

1、基坑周边的安全:

基坑周边安全除支护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外,施工中更要注意:尤其本工程南、北两侧为交通要道,地质结构复杂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带来很大的考验。

2、护坡、降水过程的用电安全:

由于护坡和降水工程使用的机械基本上都在相对湿度比较大的场所工作,这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用配电箱须符合国家标准(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用电设备必须有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现场维护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所用的漏电保护器须灵敏有效;电工须做好日巡查记录和漏电保护器的试验记录。

第四篇:基坑支护安全管理制度[定稿]

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深基坑支护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因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地质灾害和遵照并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建质[2009]87号文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两种。

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有: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有: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第三条 按照建质[2009]87号文规定,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由

不少于5人组成的专家进行审查论证,并提出论证报告,该报告作为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修改和完善的指导意见。下列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

1. 专家组成员

2.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3. 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师及相关人员

4. 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 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其相关人员 本项目参建各方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可执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JGJ54097-2009)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技术安全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都必须遵守本规定。第二章 管理职能分工

第五条 深基坑支护的管理,涉及到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等综合性管理工作,要求项目经理部各职能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全力以赴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第六条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基坑支护的各项管理工作。组织现场按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统一简称为“方案”)实施,负责施工所需人、财、物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定期组织内部审核和安全评估。

第七条 项目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基坑施工的施工和安全监督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和调整。

第八条 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写与审核,方案审核由项目部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经审核合格的,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字,并将其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实施。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写,公司科技部经理组织公司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由公司科技部经理签字,并将其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签字。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收集由专家组成员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及专家组成员签字的论证报告,该报告作为专项方案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

项目总工程师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公司总工程师、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经交底与被交底各方签字后的安全技术交底在项目安全部门备案。

第九条 项目安全总监负责审核方案中有关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条款,负责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全面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和制止,必要时采取停工整顿和予以处罚,有否决权。

第十条 工程技术组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具体负责编制支护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中的监测方案,负责编制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检查日常的贯彻和执行情况,负责随时搜集质量、安全动态,每月填写质量月报和安全月报,于每月25日 前通过电子邮件将月报分别报公司工程部和安全部。负责施工前工程试验工作和日常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和与我方有关的日常监测工作。

第十一条 材料供应组具体负责材料、机具和劳保用品进场、材料复(试)验、机具试运转及日常的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项目安全员在项目安全总监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现场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发现问题立即向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和安全总监汇报并采取措施整改,做好施工日志。

第十三条 施工队长具体负责支护工程的日常施工和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和执行项目经理部颁发的有关安全和质量文件,教育职工按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做到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负责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第十四条 设有分公司的区域性公司,其项目经理部上报的一切资料和文件,可直接上报分公司,分公司的各职能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履行公司相应的人员和职能部门的职责。

二、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充分学习和熟悉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纸后,请设计人员进行图纸交底、双方会审并做好记录、存档。

三、基坑支护必须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图、施工要求和技术保障条件。

2. 编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 支护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机械选型和降水方案等。

5. 详细绘制支护体系各桩位或地下连续墙的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各节点详图。详细绘制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底板和各层楼板间相连接节点详图。

6. 详细绘制各基坑内部支护体系各层次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各节点的详图。

7. 详细绘制土方放坡坡度,锚杆、土钉和挡墙的构造和节点详图。8. 详细绘制降水井以及各级轻型井点降水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及具体构造详图。

9. 支护(支撑)体系、降水以及土方开挖等应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各种数据来源应准确。保证方案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

10. 通过计算明确降水停止的具体部位和具体工序。

11. 逆作法施工的具体方法和施工的可行性,明确地下(基坑)施工和地上施工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详细列出基坑(地下)和地上各类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明确技术间隔的时间。

四、编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我方负责的监测监控方案等。

五、编制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六、编制监测项目的实施细则等。

七、编制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数量和进出场计划。

八、编制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第十七条 项目经理部应保存方案的编制、审核、论证和记录,公司科技部应建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台帐,包括方案名称、编制、论证、审核、审批的完成时间和实施的部位等内容。

第十八条 项目总工程师和施工队长分别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施工进行安全、技术和质量标准的交底,全体工人已进行培训。

第十九条 监测人员和记录人员定岗、定位,分工明确,并已进行培训。第二十条 组织原材料进场,并经复试合格。第二十一条 组织机械装备进场,并经试运转合格。

第二十二条 组织各类检测仪器(表)和检测工具进场,并具有经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检测合格和率定的证明。

第二十三条 劳保用品和器具准备齐全,经检验合格备用。第二十四条 现场障碍清除完毕。

第二十五条 建议和督促建设单位立即组织有监测资质证明的监测检测单位进场,并做好投入监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四章 支护工程施工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各种类型支护工程,大面积施工前,先行做或一根桩或一个单元的工程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诸如:护壁泥浆的密度、水泥浆的水灰比、砂浆(砼)的配合比、搅拌下沉速度、喷浆提升速度、重复搅拌速度、静压桩的静压力和沉桩速度、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和施加应力的比例等。为大面积的顺利施工和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第二十七条 保证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基坑工程安全施工奠定基础。支护工程施工中严格贯彻和执行土建工程各工种的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诸如: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质量检查、设计变更、材料代用、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分部项工程质量验收、竣工工程验收、工程故障和质量问题的报告等。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严格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第五章 支护工程的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 基坑施工作业条件复杂,除土建工程各工种外,还涉及诸如机械、电气等多工种联合作业,涉及地下和地面的高处交叉

作业等,因此施工中除执行本安全管理规定外,尚需执行诸如土建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有关工种和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十九条 现场内工程桩洞口较多,现场内外降水井洞口较多,现场中泥浆搅拌池、循环池、沉淀池、排污渠道等占地面积较大,必须采取各项具体措施,加强总平面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第六章 技术复核和工程监测

第三十条 基坑支护开工前,项目经理会同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和总工程师等对工地四周的地形地貌、地上、地下的各类建(构)筑物和管线以及对进场的机具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对专项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书面资料以及施工队伍的资质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等进行一次认真的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

第三十一条 项目总工程师针对各种类型的支护,在大面积施工前进行的单体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必要时申报公司各有关部门和公司总工程师共同研究后对有关各施工参数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大面积施工时的正常进行。

第三十二条 工程开工前应会同建设单位和工程监测、检测单位就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部位的监督监测进行具体会商,以达到基坑工程监测的预期目的。以随时掌握基坑支护、基坑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动态的变化,据此,制定应急预案和采取应的急措施,为地下工程和基坑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正常施工和使用,提供安全保证。

第五篇: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暂行办法

xx公司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开掘矿长 管理矿长 成 员:生产科长 地测科长 安检科长

调度主任 企管科长 供应科长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安排、协调、检查、督促、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效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效”并重原则,以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着力实现三大转变,即支护理念由“重安全”向“重安全重效率重效益”转变、支护设计由“多巷一策、一巷一策”向“一巷多策”转变、岩性探查由“一级探查”向“三级探查”转变,有效提升巷道施工的安全水平、单进水平,降低巷道支护成本,提升矿井经济效益。

三、管理职责

(一)生产科:负责编巷道支护设计;负责监督检查作业规程、措施的现场执行情况;负责组织支护质量的抽检、分析及巷道支护设计变更工作。

(二)地测科:负责编制巷道掘进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书,负责组织第三级顶板岩性探查。

(二)安检科:负责对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动态转换全过程及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三)调度室:负责支护动态转换过程的信息传达和协调工作。

(四)供应科:负责支护材料、施工及检测等工具的供应。

(五)企管科:负责支护材料管理与考核、巷道差异化支护成本分析对比工作。

(六)施工单位:负责编制、贯彻、落实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负责第一级、第二级顶板岩性探查,及时汇报施工现场的地质及围岩变化情况等。

四、管理流程

(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

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须以安全为前提,技术做保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动态转化是实现路径。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要遵循“初始设计→现场监测→修改完善”的支护设计动态跟踪调整流程,实现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的动态转换。

(二)支护形式动态转换条件

巷道应优先采用锚带网索、锚梁网喷主动支护形式。当遇到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带或支护锚杆(或锚索)锚固端不能生根在稳定岩层中,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的临界值时, 2

应采用架棚支护。

巷道由架棚支护改为锚带网索、锚梁网喷支护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科、安检科和施工单位现场鉴定,下发技术业务联系单方可更改。具体见下图:

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的临界值时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带锚索锚固端不能生根在稳定岩层中转换条件锚杆不能生根在稳定的岩层中顶板砂岩裂隙水、锚固剂无法正常锚固煤巷工字钢棚支护、岩巷“U”型棚支护直接顶岩性较好经顶板窥视孔鉴定顶板完整性较好转换条件煤巷锚带网索支护、岩巷锚梁网喷支护

(三)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流程

1、补强支护转换流程:巷道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地质构造、围岩破碎、巷道变形严重、顶板明显离层等状况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向矿调度所汇报,现场有权采取增加支护密度、加大支护强度、挑棚、套棚加固等措施,及时变更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安检员负责支护动态转换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支护转换情况报生产

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科、生产科、地测科、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确定变更支护方式或支护参数,以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

2、降低支护转换流程:施工单位经第一级、第二级顶板岩性探查,确认巷道围岩条件较好,可降低支护强度时,施工单位现场无权变更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必须书面汇报至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科、生产科、地测科、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确定是否变更支护设计,若变更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以技术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接到技术业务联系单后方可转换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安检员负责支护动态转换现场监督。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流程管理和责任落实

1、建立动态管理制度

加强推进流程管理,根据管理职责要求,实行定标准、定流程、定时间、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的“五定”管理,时时掌握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流程,并跟踪、考核、监督、落实转换效果。

2、建立工作会议制度

每月月底召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专题会议,听取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系统分析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亮点与不足,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未按本办法执行的进行相应处罚。

(二)坚持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制度

在分析地面钻孔、巷探、钻探及巷道实际揭露围岩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地质月报,提高其指导性,并坚持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制度:

第一级:由施工单位跟班队长每班进行探查,探查和施工锚索钻孔同步进行,探查深度为锚索钻孔深度。探查内容主要为迎头顶板状况(岩性、厚度、完整性),并在锚索施工台账岩性一栏做好详细记录,当班跟班队长负责落实,当班跟班队长和当班安检员负责审核。

第二级:巷道每施工20m,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协同当班跟班队长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8m的探查孔。技术人员在探查孔施工期间应观测钻孔钻进速度变化、孔内排出的岩粉情况,及时整理、分析探查资料,并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内容应包括巷道名称、探查孔编号、位置及孔深、观测人员、钻孔柱状图、分析意见等。顶板岩性探查台账一式两份,一份交生产科及地测科备案、一份在施工单位保存(变更施工队伍时移交相应施工单位)。

第三级:巷道每施工100m或岩性发生较大变化时,由生产科、地测科人员协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当班跟班队长现场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8m的探查孔,采用钻孔窥视仪对孔内的岩层岩性、厚度、起止位置、裂隙发育等情况进行观测,地质组人员做好记录,绘制岩层柱状图。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挂牌管理,探查孔应按施工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地测科负责监督落实。

(三)加强围岩变形监测 1.顶板离层监测

(1)顶板离层仪安设:煤巷锚带网索支护巷道每5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降低支护时离层仪步距缩短为每30m一个,滞后迎头不大于70m,对于断层及构造破碎区域、应力集中区域、顶板淋水段、交岔点及硐室等特殊地段的巷道增设顶板离层仪。应保证顶板离层仪安装质量,安装时初读数必须大于0mm,深、浅基点位置分别不低于锚索、锚杆的端头200mm。

(2)顶板离层仪监测:掘进工作面50m以内的顶板离层仪每班由当班跟班队长进行测读和记录,掘进工作面50m以外的顶板离层仪每周二、五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测读和记录。当顶板离层仪深部离层值达到每天5mm或顶板离层仪深部离层值达到30mm时,该离层仪的观测周期改为每天一次。

(3)数据分析处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当天汇总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顶板离层量曲线图,发现异常或顶板下沉量达到50mm,应及时汇报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组织安检科、生产科、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2.巷道围岩移近量监测

巷道出现异常压力变化、更改支护形式或参数时,每隔100~2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降低支护时要求每隔50~1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对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应进行监测,并建立台帐,观测巷道围岩稳定状况,6

每周二、五测读和记录。当发现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移近量达到300mm,应及时汇报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科、生产科、地测部、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3.矿压监测管理

(1)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现场要编号、挂牌管理(注明巷道名称、安装时间、观测人、初始数据、观测数据),并做好观测记录,建立台帐。台帐一式两份,一份交生产科备案,一份在施工单位保存,施工单位每周一报送至生产科,并在每月月底对施工巷道内的所有顶板离层仪及围岩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绘制变化曲线图一并报送生产科。

(2)顶板离层仪在工作面开始回采前,由掘进队将巷道矿压监测资料报矿生产科审查后,移交给采煤队。移交前,由生产科牵头,采煤队、掘进队、调度室、安检科参加,对工作面两巷所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进行排查,对失效或观测值超过规定的顶板离层仪、巷道围岩监测站,要求掘进单位及时补打或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后,再行交接。

(3)施工单位每月月底对施工巷道内的所有顶板离层仪及围岩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绘制变化曲线图。

六、支护材料动态管理

(一)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矿月度生产计划、生产科制定的支护设计及支护参数编制支护材料计划。

(二)在生产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增补计划的,企管科应按照生产科业务联系单要求及时给予增补。

(三)供应科应加强支护材料管理,根据施工单位材料需求计划并结合库存情况,及时采购支护材料,保证库存支护材料满足生产需要。

(四)井下掘进工作面应备齐不少于10m巷道的动态支护所需材料,支护材料必须按照《井下设备材料定置化要求》,挂牌管理、责任到人、集中分类码放。

(五)企管科加强材料使用的现场监督检查管理,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库存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随时能够动态转换。

(六)生产科月度井巷工程验收时,应注明巷道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对于没有按照技术业务联系单进行动态支护转换的,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上应明确标注。

(七)企管科应严格按照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进行支护材料费用考核,对于没有按照技术业务联系单要求进行支护动态转换的支护材料费用按照现场所用支护材料费用的2倍给予考核。

七、责任追究及奖罚规定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地质条件变化,符合支护动态转换条件,未及时汇报或汇报情况经鉴定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每次给予跟班队长、安检员各罚款100元。

(二)未按照顶板岩性三级探查制度进行探查或探查台账弄虚作假的,每次给予三级探查相关责任人各罚款100元。

(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质量不合格或不按规定建立的,每次给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罚款100元。

(四)未及时进行矿压观测或矿压观测数据错误的,每次给予观测人员和观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各罚款100元。

(五)每次不按时记录、提交矿压监测台账、顶板离层量曲线图等资料的,每次给予技术负责人罚款100元。

(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要求及时执行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动态转换的,每次给予区长、队长、跟班队长、安检员各罚款200元。

(七)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按规定汇报、未按规定对巷道采取加固措施的,每次给予施工单位区长、技术负责人、队长、跟班队长、安检员各罚款100~300元。

(八)巷道施工完毕后,生产科、企管科应对巷道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对比,支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与原支护设计进行经济成本对比,按巷道节约成本费用的10%提成,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附录A:

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图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调度所经管部物资保障部、坑代科下达支护设计任务书搜集整理相关设计资料搜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审批提出初步设计方案下达地质资料说明书方案初审,提出修改意见支护设计方案修改完善组织专业副总、相关单位进行方案会审,确定支护方案下达支护设计联系单支护质量的监督、顶板岩性探查及矿压分析下发地质预报、顶板岩性探查、搜集地质资料支护质量的监督按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顶板岩性探查、围岩移近量观测、顶板离层仪观测及意见反馈施工单位的施工协调工作根据支护设计进行成本核算按设计要求下发支护材料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根据顶板岩性探查、围岩观测等对支护设计进行优化支护设计优化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对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并及时反馈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按设计要求下发支护材料根据观察结果计算调整支护参数、提出新的支护方案 10

附录B: 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动态转换流程图(补强支护)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施工巷道上覆岩层和帮部煤层结构等支护条件变差时或突遇断层带、破碎带、淋水带时,原有支护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调度所经管部对支护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进行监督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动态转换过程动态转换过程的信息传达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验证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的可行性支护形式、参数的动态转换设计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观测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根据转换后现场检测资料,分析并总结

附录C: 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动态转换流程图(降低支护)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经管部巷道支护条件较好,可以转换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时,以书面形式将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上报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动态转换过程验证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的可行性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支护形式、参数的动态转换设计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观测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根据现场观察资料,分析更改支护后支护效果,如不满足生产需要则下联系单更改回原有支护

下载支护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支护安全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井下顶板支护管理

    煤矿顶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一、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有何规定? 1、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有撬棍、洋镐、等工具。进入工作面前,要先责成有生产经验的人员进行敲帮问顶,彻底排除浮矸活......

    机载临时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2015—TCJS—01 工作面顺槽使用ZLJ-6.5型机载临时支护装置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技术科长: 编制日期: 2015 年 4 月 24 日 工作面顺槽......

    基坑支护安全专方案

    识途韩非,我去:刻称为食,当使池;可以做中心论点?专业:天生音高,中仅而且形凡无?更愁:一般发生在刚!下鲜花的,化新设计解决!交与类似而的!悲白:你想茵茵, 原计:以两:卒中:择地:流洽背;遥远的距离......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技术要求 1、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

    锚杆支护管理规定1

    巷道锚杆支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提高锚杆支护巷道的施工质量,保证支护效果,实现安全施工,特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上级有关规定、矿区近年锚杆支护实践制定本规定......

    外委管理及新支护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外委工程队伍管理及新支护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第一部分 外委统筹队伍管理情况 一、现有外委施工队伍现状 新元公司现有外委统筹队伍两支:新元统筹一队、新元统筹二队分别为浙江......

    煤巷锚杆支护管理

    煤巷锚杆支护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地质保障 第一条对于锚杆支护初始设计所需的地质钻孔、顶底板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临近层开采情况、周边巷道实测岩性柱状图等地质......

    站高边坡支护排架的设计与安全管理(大全)

    马马崖水电站边坡支护过程中排架的设计与安全管理 作者:石磊 朱庆飞 胡倩 摘要:在水电站建设中,经常要遇到高边坡开挖支护作业,一般都要搭设排架进行边坡的系统支护加固,由于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