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复习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8:3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复习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复习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篇: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复习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复习试题

(满分150分,共需120分钟)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22333A.3和(3)B.3与2C.2和(2)D.(42)与42 23

3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0是最小的数⑵-a一定是负数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⑷0没有倒数⑸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⑹任何有理数的平方都是正数⑺在有理数中没有最大的数

A.1个B.2个C.3个D.以上都不对

3.已知a是有理数,下列四个式子一定大于0的是()

22a5a2a(a1)a1A.B.C.D.4、在数轴上,表示不大于-2且小于2之间的整数的点有()A、3个B、4个C、5个D、无数个

5、一个数的相反数小于它本身,则这个数为()A、正数B、非正数C、负数D、非负数

6、若a表示最小的正整数,b表示最大的负整数,则-b+a的值为()

A、0B、1C、2D、无法确定

7、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至少有一个正数D、至少有一个负数

a8、若a

1,则a为()A、非负数B、非正数C、负数D、正数

9、若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3322abA、ab0B、abC、abD、10、下面所描述的数据是精确数据的是()

A、我校师生共有3000多人.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C、在5·12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有几十万解放军武警战士参加救援.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1厘米.***8200820082322522211、计算的值为()A、B、C、D、12200812、观察下列算式:22,24,28,216,2=32,2=64,„根据上述算式中的规律,猜想23456的末位数字应是()A、2B、4C、6D、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比-8大3的数是,比a大-5的数是.14、绝对值不大于8的所有有理数的和为.15、月表面的温度中午是101C,夜晚是-150C,夜晚比中午低C,16、倒数等于其本身的数是.17、在数-

5、1、-

3、5、-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积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18、近似数6.9210精确到位,如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那么这个近似数是,它精确到位.19、有一列数为:2、5、8、11、14、„,第7个数应是,第2008个数应是,第n个数应是.3000

用心爱心专心

1ab2 3adbccd4120、如果,那么.(只填结果)

三、找一找,画一画.(第21、22题分别是6、8分,共14分)

21、有一些数:2、正数集合整数集合负数集合22、画出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找出下列名数的点,并用“>”把它们排列起来.11102、200%、0、3.14、6、3、5请把它填入相应的框内.5111-3)] 4、2、

3、(2)、2、-[+(四、认真算一算.(每小题7分,共42分)

23、(1)4.35.83.23.52.7(2)14345577 1112512256028785(3)2456(4)(5)(6)

3333 2

3五、应用题.24、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方向放着的木杆爬行,先以每分钟2.5米的速度向东爬行,后来又以这个速度向西爬行,试求它向东爬行3分钟,又向西爬行5分钟后距了发点的距离.(7分)

25、某电力检修小组乘汽车从A地出发沿公路检修线路,先向南走了3km到达甲维修点,继续向南走了2.5km到达乙维修点,然后向北走了8.5km到达丙维修点,最后回到A地.(本题总12分)

(1)以A地为原点,以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在数轴上表示甲、乙、丙三个维修点的位置;

(2)甲、丙两个维修点相距多远?

(3)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每升为6元,问这个小组这次维修线路共耗油多少钱?

六、试一试

26、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

a*b=aba+b,求2*(-3)*4的值.(本题7分)

ab+ab的可能取值.(本题8分)

27、若a≠0,b≠0,求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6(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能力训练普及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枯涸()liáo()亮 zhù()蓄 chãng()清 栖()息 肥shuò()清liâ()yùn niàng()()山岛竦zhì()

2、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A、炫耀 B、展示 C、表现 D、显示 ⑶、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 B、非常晴朗 C、亮光很强 D、宏大明亮 ⑷、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 B、灵活而不可捉摸 C、十分灵巧 D、空旷灵巧

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跟前面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反的词语。(4分)

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贪求时变得,软弱时变得,骄纵时变得,颓丧时变得,愁苦时变得,对任何事也便拿得起,甩得开。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是多么令人神往!

4、填空题。(7分,除特别指出外,每空0.5分)⑴、现代诗人、评论家 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到:“秋天 在农家里”、“秋天

在渔船上”、“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⑵、《观沧海》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⑶、《钱塘湖春行》一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

⑷、古诗词中为了押韵或对仗等原因,经常运用了“互文”的修辞。请从《西江月》找出这样的诗句:。(1分)

5、一般说来,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4分)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⑵、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⑶、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⑷、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1题。(17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

用心

爱心

专心

觉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这是两段写景的文字,甲段选自 写的《 》;乙段节选自鲁迅的《雪》。(1分)

7、甲段写春花争艳斗芳、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写花味的句子是“ ”。乙段中直接描写雪野之景的句子是“ ”,包含作者想像的句子是“ ”。(4分)

8、甲段写花的顺序是由 到(以上每空0.5分):先写,后写 ;乙段写雪野之景的顺序是由 到(以上每空0.5分):先写,后写。(除特别提示外,以上每空1分)

9、甲段主要写春花的,乙段主要描绘雪野之景的。(2分)

10、两段文字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11、品读所选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小题2分)(1)甲、乙段都用了一个“闹”字,它们的含义相同吗?

答:(2)乙段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答:(3)从乙段的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秋思 梁衡

⑴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甲]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乙]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丙]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⑵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地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平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⑶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⑷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殷红()矗立()吸吮()憧憬()()山巅()

13、下列词语中,填在第⑴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最恰当的,分别是哪个词?(3分)A、拼 B、组 C、穿 D、披 E、盖 F、铺 答:甲: 乙: 丙:

14、第⑵段的首句“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答:

15、第⑶段中“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一句里“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答: *

16、第⑷段中“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一句出现了两个人物,其中,“林小姐”是《 》一书中的主要人物(填人名),而“欧阳修”是(朝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第一个空格1分,其余0.5分,共2分)

17、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三种修辞手法并举出例句。(3分)

答:① ② ③

18、本文对“大自然的秋色”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读完本文,你能否联想起一些与秋有关的古诗词,请把它们默写下来(不少于3句,要求写出作者、朝代)。(3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4题。(10分)悟

⑴中村家4口人:父亲、母亲,还有念高中的贵之君和念初中的和佳子。父亲已经44岁,是一家小公司的科长。

⑵父亲近来心事重重。儿子贵之君变得奇怪,他常常以文具费为借口死皮lài()脸地要钱。因为住房贷款,家庭经济拮据,父亲就从自己些微的私房钱中拿出一点给他,贵之君的讲话却一天天更粗野起来。

⑶这时,父亲常年使用的饭盒坏了,母亲就买了两个饭盒,一个给父亲,一个给贵之君,也让他带饭吃。

⑷父亲带的菜每天都是大马哈鱼,鱼块直接铺在饭上。父亲吃饭时,把盖翻过来横在边上,接着把饭上的鱼块移到盖上,于是压着鱼块的那部分饭呈浅黄色。那里是父亲最爱吃的,他特地先吃饭盒四周的,最后吃那一部分。不过,时间一长,他也有点吃nì()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⑸那时已时5月,天气和煦,春意阑珊。

⑹父亲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像平时一样从包里取出饭盒,打开盖一看,父亲倒吸了一口气。装菜的夹层里放着酱汁牛肉。父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米板上紧紧地铺着一层黑黑的海苔。

⑺父亲想起很早以前已经去世的母亲用薄薄的红棕色海苔替他做的海苔便饭,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父亲不由感动得热泪盈眶。

⑻这天,父亲一整天都感到心里暖乎乎的,甚至有些神思huǎng hū()()。在回家的路上,他用私房钱买了4只很贵的甜瓜当礼物,而且他归心似箭,真想一步跨回到家里。

⑼走到大门边时,传来贵之君在发脾气的声音。父亲的心情晴转阴了。走上前时,能清楚地听见贵之君的声音。

⑽“那样的饭能吃吗?”

⑾好像是借口带的饭菜不行在责怪母亲。父亲不由得心头火起。“今天要和贵之君好好谈谈!”他这样想完后,推开大门。这时,传来母亲的声音。

⑿“你和你爸爸的饭搞错了呀!”

⒀父亲听见了。原来是这样。父亲顿感兴味索然。⒁“我回来了。”他有气无力地说道,打量着两人的脸。母亲一张总是局促不安的脸,一张总是受贵之君责怪的脸。可是,贵之君不同,他的表情显得柔和。„„ ⒂煦煦的阳光,如今也洒满在中村先生的家里。

19、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写上正确的字。(2分)

20、小说的第⑷段为什么要较为细致地写父亲吃饭的情形?(1分)

答:

21、父亲“兴味索然”、“有气无力”是照应上文的哪些描写?(1分)

答:

22、请根据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像,把第⒁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全。(2分)

答:

2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煦煦的阳光,如今也洒满在中村先生的家里”这句话?(2分)答:

24、本文的题目为《悟》,读完全文,你悟到了些什么?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答:

三、作文(30分)本单元中,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先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并进一步把这句话扩展成一篇500字以上的描写性的文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学案2(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二.党的基本路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及制定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能力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科书面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目标: 能够坚持和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够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二.重,难点: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 导入: 课题中的关键词和资料22页例1(一)知识讲解

1.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 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即: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是: 4.四项基本原则是 的政治基础,是 的政治保证。5.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是: 6. 实行 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8.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 ② 9.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发展是,稳定是(二)学生自由识记(5-6分钟)(三)活动探究,小组讨论

讨论一:P38页;讨论二:P39页;(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四)练习巩固: 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 初级阶段 ② 基本国情 ③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 基本路线 □ → □ → □ →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A.改革开放;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一国两制;D.四项基本原则.3.从现在起,我们将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从“温饱”到“小康”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从 “小康”到“中等发达”﹑基本实现现代化,更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据此回答(1),(2)题。

(1).实现这一历史性飞跃的动力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大力发展生产力.(2).从 “小康”到“中等发达”,这期间我国()A.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将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C.将过渡到社会主义发达阶段;D.将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4.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A.坚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有()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 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改革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④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Ⅱ.主观题: 6.材料:1997年世界银行在《崛起的中国》的报告中指出:改革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进程,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了4倍,这一速度比多数国家发展处期都要快。

请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上述材料, 谈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8分)

教后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题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2.下图中所示的省区名称与相应的轮廓图相符的是:()

A、山西 B、湖北 C、广东 D、河南

3.王刚同学的居住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王刚同学有可能住在下列哪些省份?()

A.台、闽、粤、桂

B.滇、黔、粤、闽 C.云、桂、粤、台

D.粤、闽、桂、滇 4.从上海运输50万吨钢材到武汉,应选择()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运输 5.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6.下列是小张写的关于我国地势的学习总结,其中准确无误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的地形以盆地为主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我国的地形以丘陵为主 7.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 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 D. 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 8.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9.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A.徐州 B.郑州 C.西安 D.宝鸡 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1.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A.青海和青藏高原 B.四川和四川盆地 C.西藏和青藏高原 D.青海和黄土高原 12.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科技力量 D.地理位置

13.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爱心A .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

1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A、长江下游的景观 B、黄河下游的景观 C、海河中游的景观 D、珠江下游的景观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A 东风

B 西风 C 冬季风

D 夏季风

16.“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界线是()A.秦岭-淮河 B.大兴安岭 C.长江 D.南岭 17.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B.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18.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B.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C.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山区

19、最能反映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特征的地表景观是()A.波状起伏的藏北高原 B.连绵的雪峰,纵横的冰川 C.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 D.幽深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20.关于资源破坏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B、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 C、在矿产的利用中不应该只用富矿而抛弃贫矿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2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南、中南 B 东北、西北、西南C 西北、西南、东南 D 中南、西南、西北 22.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23.李明同学想利用“十.一”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领略我国民族风情,请你替他选择地点吧()A.云南省 B.贵州省 C.吉林省 D.四川省 24.下列天气中,对广东省居民影响最大的是:()

A.伏旱 B.梅雨 C.台风 D.沙尘暴

25.在吐鲁番,你可以见到用十字中空的砖砌成的“晾房”;而在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A.北热南温 B.东温西热 C.北湿南干 D.东湿西干

二、连线题(6分)

1、将下列地形区与它们所在的阶梯用直线连接起来。(6×1′)

A 第一级阶梯

① 青藏高原

②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第二级阶梯

③ 四川盆地

④ 内蒙古高原

C 第三级阶梯

⑤ 东北平原

用心

专心

⑥ 黄土高原

三、读图题(33分)

(一)、读图填充:(10×1′)

1、A:____(简称)

B:____(省)C:____(省)

D:____(行政中心)

2、E:____(国家)

F:____(国家)K:____(国家)

3、G:____(海)

H:____(海)R:____(海峡)

(二)、读“我国主要河流水系图”,回答以下问题:(15分)

1、图中画有斜线的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的内流区,它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而水量却不足全国的_____;非阴影部分为我国的外流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水量却超过了全国的_____。

2、填写我国主要河流名称:

①_____

___,②________,③_____ ___,我国最大内流河⑤____ ___

3、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绝大多数都属于_______河,它们的汛期早、晚、长、短与______ 季风的进退密切相关。

4、黄河的上游与中游分界点a是内蒙古的___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b 是河南的_______;长江的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c是湖北的___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d是江西的________。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三)、读下图“沿北纬32º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阶梯等级是:

A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B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C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爱心

用心① 高原,② 山脉,③ 盆地 ④平原,⑤ 海。

四、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

一、我的家在鲁东南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村庄坐落在山坡下,村前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总是不知疲倦的流淌着,村前河中有一片沙洲,是我和儿时伙伴经常嬉戏的地方。

材料

二、“我村所在地区等高线图”

1、地形地名称: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文中描绘的村庄最有可能是图中①②③④四村庄中_____。

3、C、D两地最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

4、本村有哪些自然资源?(任意说出两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村准备发展旅游业,拟开发“温泉疗养”、“漂流探险”、“热带花卉观赏”等项目,这些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

专心

复习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CCDA AD CBC ACCBD ADCBA BCACD

二、连线题

A----1; B----3,4,6 C-----2,5

三、读图题

(一)、1:苏;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州 2:俄罗斯;韩国;印度 3:渤海;南海;台湾海峡

(二)、1:1/3,5%; 2/3,95% 2:雅鲁藏布江;淮河;珠江;塔里木河 3:外流;夏 4:河口,孟津;宜昌,湖口;南水北调工程

(三)、1:一;二;三 2:青藏;横断;四川;长江中下游;东

四、材料分析题

1:山顶;山脊 2: ○2 3: D 4: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温泉等 5:热带花卉观赏; 鲁东地区为温带气候类型,不适合大面积热带花卉的生长

爱心

用心

专心 3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上册 1.2.4绝对值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 绝对值(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及表示方法.2.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计算问题.(二)过程方法

1.在绝对值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3.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三)情感态度

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教学重点

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教学难点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情景引入】

问题: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行驶了5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了4千米.为了表示行驶的方向(规定向东为正)和所在位置,分别记作+5千米和-4千米.这样,利用有理数就可以明确表示每辆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了.

我们知道,出租汽车是计程收费的,这时我们只需要考虑汽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虑方向.当不考虑方向时,两辆汽车行驶的距离就可以记为5千米和4千米(在图上标出距离).这里的5叫做+5的绝对值,4叫做-4的绝对值. 【教学过程】 1.绝对值的定义:

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2.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1)|+2|=,15=,|+8.2|= ;(2)|0|= ;

(3)|―3|=,|―0.2|=,|―8.2|=.概括:通过对具体数的绝对值的讨论,并注意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0的绝对值是0;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①若a>0,则|a|=a;

a(a0)a0(a0)②若a<0,则|a|=–a; 或写成:.a(a0)③若a=0,则|a|=0; 3.绝对值的非负性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4.例题解析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解:71=7;212121,―4.75,10.5.10110=1;|―4.75|=4.75;|10.5|=10.5.1011例2: 化简:(1);(2)1.2311解:(1)12212;(2)113113.(3)|–2|–

3例3:计算:(1)|0.32|+|0.3|;

(–2).3

(2)|–4.2|–|4.2|;

分析: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必须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然后由绝对值的性质得到.在(3)中要注意区分绝对值符号与括号的不同含义.解答:(1)0.62;(2)0;(3).43

解:|8|=8,|-8|=8,|1111|=,|-|=,|0|=0,|6-|=6-,|-5|=5- 4444例5.,求x.分析:本题应用了绝对值的一个基本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或解:或或,由此可求出正确答案

.补充:一对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课堂作业】

1.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数:

-|+3|=(); |()|=1,|()|=0;-|()|=-2.

121,-8.3,0,+0.01,-,1的绝对值.35233.(1)绝对值是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

42.求+7,-2,(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3)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4)求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4.计算:

(1)|-15|-|-6|;(2)|-0.24|+|-5.06|;(3)|-3|×|-2|;(4)|+4|×|-5|;(3)|-12|÷|+2|;(6)|20|÷|-

1| 25.检查了5个排球的重量(单位:克),其中超过标准重量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结果如下:

-3.5,+0.7,-2.5,-0.6.其中哪个球的重量最接近标准?

参考答案: 1.3.5 11-5-3 ±1 0 ±2 211|=,|-8.3|=8.3,332211|=,|1|=1 55222.|+7|=7,|-2|=2,||0|=0,|+0.01|=0.01,|-3.(1)2个,33和(2)1个,0(3)没有 44(4)0,-1,1,-2,2,-3,3 4.(1)9;(2)5.3;(3)6;(4)20;(3)6;(6)40 5.∵|-3.5| > |-2.5| > |+0.7| > |-0.6| ∴第4个排球最接近标准.【教学反思】

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具有非负性,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从几何与代数的角度阐述绝对值的概念,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提问时间,很容易暴露学生知识的缺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联想,大胆猜想,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载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复习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复习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