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定稿)

时间:2019-05-13 18:4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定稿)》。

第一篇: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定稿)

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繁荣残疾人文化事业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残疾人是本身某组织或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影响到社会参与,从而影响到其文化权益和文化服务。为唱响这一主题,搞好助残行动,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参与能力,加强其文化服务,保障其文化权益,在上级残联支持下,我镇于6月4日下午举行了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活动,共为六十余名残疾人适配了辅助器具。

活动前,镇残联积极开展需求调查,确保物尽其用,用而有值。分别为肢体残疾人适配了功能性轮椅车、框式助行器、轮式助行器、铝合金四角手杖、铝合金腋拐、不锈钢腋拐、铝合金手杖、不锈钢手杖、不锈钢板凳拐、床用餐桌、防褥疮坐垫、靠背洗澡椅、L型扶手、浴室防滑垫、取物器、进食自助套装、脑瘫家庭康复套装等辅助器具;为视力残疾人适配了盲杖套装、语音盲表、盲人听书机、盲人学习套装、盲人护理套装、近用眼镜式助视器、远用眼镜式助视器、数码电子助视器等辅助器具;为听力残疾人适配了无障碍开水报警壶、无障碍闹钟、盒式助听器等辅助器具。

这次辅助器具的适配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表现,是社会扶残助残的具体体现。其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发挥了残疾人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作用,对倡导现代社会文明残疾人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现代文明视角下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现代文明视角下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摘要:残疾人作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天然存在的特殊群体,人类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予残疾人关爱和呵护,在提倡社会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下,以现代文明的视角看待残疾人,使他们平等而自然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照顾到他们的需要并满足他们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这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政府、社会责任的体现。

关键词:残疾人;文明;社会参与;社会融合

如何看待残疾人和解决残疾人问题,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残疾人观,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生产力低下,繁重的体力劳动构成生产力的主体,体壮者被推崇,体弱者被鄙视,迷信思想甚至将残疾看成是“恶疾”,是 “天意”,是不祥的象征,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要破除这种封建迷信思想,就必须建立新型现代文明残疾人观,即现代文明的视角,就是用现代文明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残疾人和对待、处理残疾人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系列关于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关爱残疾人的理念,不断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残疾人事业起步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照顾和扶助救济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十七大雄辩的提出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其中明确地提出“平等、参与、共享”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亦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核心内容。另外,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力公约》和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都有明确规定:残疾人是一个特性突出的社会群体,只要社会能文明对待残疾人,为他们创造无障碍的环境,残疾人同样会发挥聪明才智和特殊才能,同样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而现代文明视角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社会上应形成悦纳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使残疾人平等和谐有序的参与社会互动。而如何使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互动呢?

我们知道,所谓社会互动是指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具体来说,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前所述,残疾人从同情照顾和扶助救济的对象到权利意识的觉醒,说明他们渴望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需求,这是社会互动在残疾人群体里生动的体现,也是部分有能力的残疾人渴望参与社会竞争的宣言。因此,社会、政府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现代文明的倡导下重新认识残疾人,照顾残疾人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实现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实际动力和能力。而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帮助他们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残疾和残疾人,以及残疾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一、残疾及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残疾是指在情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地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自然人,包括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人等多种类型。具体来说,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难以正常生活

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他们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不像弱势群体中的其他群体(老人、儿童、贫困者)那样由于社会或者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使自己的生活处于困境中,残疾人一般是由于生物器官(组织、器官、肢体)的缺陷、损伤而使他们难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行动范围非常局限,交流交际空间也非常狭小,更不用说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

(二)收入较少,生活贫困

在残疾人群体中,一部分具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另一部分则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能力。其中,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的一部分人在福利企业就业,但是收入较低;而没有劳动能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则只能依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经济上的低收入也进一步造成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变故,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三)政治上影响力较低,甚至在就业上受到歧视

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权力的影响力低,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很难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残疾人群体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制定更加公正的社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从各个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保护他们的权利,维护他们的利益。

(四)心理上高度敏感,心理压力巨大

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其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失去年龄优势,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常有衣食之忧”,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这些都造成了他们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等等,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在现代文明视角下重新认识残疾人

(一)残疾是人们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未来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因为残疾、意外、老化而有机会体验残疾的经验,所以残疾也不再是少数人的问题,身心残疾会成为所有人口的生命经历之一。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残疾作为一种健康的减损和社会排斥的结果,已成为个人生命历程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常态化现象,而非为隔离的少数人群的特征,是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动态互动的结果,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面对、去承担。

(二)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残疾人和非残疾人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康复的权利、劳动的权利、娱乐的权利、爱与被爱的权利以及得到各种社会补偿的权利,并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残疾人和非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一般是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则赋予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平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是残疾人基于人类一员资格而不受歧视地充分的权利。因此,只要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同为人类一分子这个基本事实得到承认,那么他们就应当充分而平等地享有一切公民权利。

(三)尊重残疾人的固有尊严和价值

作为残疾人,在社会生活参与方面存在障碍,与非残疾人比较处于生理劣势时,更是需要保有自己的尊严、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个残疾人更是。其实,只要获得充分的社会补偿、给予平等的机会,残疾人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未必就比非残疾人少。由于残疾的磨练,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坚强的意志、更宽容的胸怀,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养分。

没有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的肢残,就没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的糖丸问世;没有因药物致聋致盲,就没有那么严格、科学的药物管理制度;没有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灾害、残疾,也就没有安全生产规则、交通规则的产生;没有缺碘引起的智力残疾人,人们也不懂得为什么补碘。从这种意义上说,正是残疾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承担了代价,那么,我们也就更应该尊重残疾人的固有尊严和价值。

(四)精神心理残疾现象已经日益凸显

对于精神病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了解。我们在大街上所见到的那些蓬头垢面甚至捡食垃圾的疯子,基本上都是精神残疾人,他们是因为长期患精神病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康复而致残的人。而精神病人,也就是得了各种精神疾病的人则是一个大群体,他们有的在医院里,更多的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的可能就是我们的亲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唐启盛在其《抑郁症》中指出,精神疾病发病率很高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仅WHO(世界健康卫生组织)对抑郁症进行终生发病率调查的结果显示,大约有11%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也就是说,大约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或者即将患上抑郁症。精神心理残疾包括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在这里着重说说心理残疾,心理残疾也叫精神残疾,它是指患者患精神病,且病情持续在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精神残疾包括:脑器质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中毒性精神障碍,包括药物、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偏执性、反应性、分裂情感性、周期性精神病等造成的残疾。在现代社会,虽然医疗水平飞速发展,减少了智力残疾的风险,但是精神残疾现象却越来越凸显。目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有部分人感到无所适从,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巨大,难免有患精神残疾的风险。从近年的数据显示,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精神残疾,甚至自杀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死亡的头好大敌。这类问题的蔓延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社会、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三、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促进策略

残疾人社会参与主要是指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是残疾人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意识和行为。残疾人通过积极的参与,而使自己与环境和社会相融合而不是隔离,使自己跻身于社会发展主流而消除不同程度的边缘化状态。同时,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充分和切实地参与和融入社会,需要争取并得到法律的保障、政府和社会的扶助。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一)提高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认识,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思想条件

我们应当提高整个社会,包括家庭,对残疾人的认识,促进对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尊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消除对残疾人的定见,偏见和有害做法,包括特别是要提高社会成员对残疾人能力和贡献的认识。具体地,可以通过持续有效地宣传接受、接纳残疾人,承认肯定残疾人所作的贡献和价值,承认残疾人的技能、才华和能力以及他们对工作场所和劳动力市场的贡献;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培养尊重残疾人权利的态度,包括从小在所有儿童中培养这种态度;还可以举办推行了解残疾人和残疾人权利的培训方案,如笔者在社团工作时,在去特殊学校之前,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明白了很多与这些先天残疾的孩子们交流的技巧,也包括其中的一些禁忌,至今受益匪浅,感受深刻。如学习了基本的手语,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自然轻松的表情,不能害怕,也不能用手机等等。

(二)积极构建无障碍环境,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物质基础。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在出入口、地面、电梯、厕所、柜台等处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可配备字幕和解说,运用电视手语;应出版盲人有声读物等。

在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环境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残疾人的数字鸿沟问题,即残疾人在信息时代的信息权利的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残疾人获取信息的机会权利;二是残疾人使用网络的无障碍,包括计算机硬件辅助的问题及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问题等等。除此之外,有经济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残疾人交流中心,方便他们学习、娱乐的需要,增进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三)研发各种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这是促进社会参与和融合的技术保障

在这个方面,应当从整合相关资源,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及产业部门对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研发和生产力度,满足残疾人实现自主行动的需要。具体地,我们应当借助残疾人联合会的力量,了解残疾人对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的需要,资助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器械公司从事技术研发,通过优惠政策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残疾人购买相关辅助器具提供补贴,千方百计地为残疾人提供适用、质优价廉的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

(四)提供适足的生活保障和残疾人社会福利,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制度支撑 先要有生存,而后才能谈发展。因此,要促进残疾人充分和切实的参与和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公民权利,首先要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生存。除了来自家庭成员和亲友的供养外,我们还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经济保障制度及生活护理制度,以及丰富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内容,为残疾人及家属提供适足的生活水平标准,包括适足的食物、衣物、住房,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活方面。在为残疾人及家属提供适足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国家和社会还应该建立和完善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残疾人司法保护和社会支持体系。适足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护在保障残疾人生存权以及基本发展权的同时,也为残疾人实现其他诸如政治权利等提供制度支撑。政府必须身体力行,建立相关政策破除非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上的条件,取消在就业、从政等很多方面所设置的“门槛”,把很多原本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残疾人积极引荐就业市场,人尽其才,才是明智之举。在倡导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下,接受和悦纳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这是社会包容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五)帮助残疾人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外因要与内因相结合并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前述促进策略都属于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外因,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在于残疾人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除了国家和社会要承担上述观念改造、环境建设、技术保障以及制度支撑等外部责任和义务之外,要实现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还需要残疾人设立科学的残疾人价值观和人生观,改变残疾人“无力、无能、无助”的自我认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培养他们快乐生活、积极参与、自我肯定的乐观态度。走出家门、融入社区、适应社会,通过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内心渴望和实际能力。

(六)针对特殊心理残疾的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和咨询,是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必然要求

针对精神残疾人制定医疗保障措施,科学投入人力物力都是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精神残疾解决的是心理障碍问题和防止复发的问题。而在我国,由于心理康复方面的治疗水平和专业人才的缺乏,因此,必须要足够的重视。就目前来看,精神残疾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家庭职能的康复、社交技能的康复及职业技能的康复。精神残疾的康复可以在院内和社区中进行。按目前国际上的趋势,精神残疾的康复主要在社区中进行;但结合我国国情来看,精神院内康复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我国的社区精神残疾康复发展的还很不够、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而且相当一部分精神残疾者长期留在医院。鉴于此,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康复有空间,也有就近、方便就医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在社区内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早期发现精神病患者并给予及时而恰当的治疗,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及预防复发;对精神残疾患者的社会功能及适应障碍进行训练;对有精神残疾迹象的人群进行危机干预,定期上访,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必要时规劝患者到卫生康复机构进行治疗,并鼓励家人积极配合后续的康复治疗。同时,充分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发展理想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系统,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治疗和康复,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如此,才能恢复或最大限度的提高精神残疾者的各种社会功能,以达到患者病情稳定,可以较好地充当其社会角色,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戴健林.陈卫旗.李朝旭等.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114.[2]李志明.徐悦.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J]社会工作,2010(4):55-58.[3]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M](2005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58~159.[4]徐永祥.叶海平.李冬妮.社会政策与法规[M](2000年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49~450.[5]郑功成.社会保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6~270.[6]唐启盛.抑郁症[R].北京:北京大学,2009.谢辞

本文在选材、组织、行文等方面都得到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并且在我实习期间张老师经常为我解决许多问题,让我在此期间受益匪浅。张老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对我严格要求,真正的体现了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更加使我觉得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张老师的教育与帮助。

学生(签名):

****年**月**日

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12月26日

第三篇: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

公共文化体系和公共文化制度建设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和公共文化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残疾人的文化参与何在以及其参与文化活动如何实现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加强文化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公共文化制度建设。

残疾人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乡镇残联组织状况来看,很不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乡镇社区残疾人工作方面长期存在着不和谐的社会音符,从而导致残疾人不能参与共享社会文化成果。

一、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只是发文成立乡镇残联,并没有按规定召开代表会议选举主席、副主席,没有推举出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和理事,乡镇社区和村委会也没有残疾人组织,上层组织需要汇总材料时往往由文书随便应付。正是由于残疾人基层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便无法建构起承载“代表、服务、管理”的残疾人组织网络,致使残疾人工作失去了基础,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事业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乡村残疾人利益诉求渠道的缺失。由于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进一步又导致乡村残疾人利益诉求渠道发生“肠梗阻”现象。正是由于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造成农村残疾人状况的底数不清、资料不详、问题不明,如究竟一个乡镇有多少残疾人?各种类别的残疾人有多少?其身体、生活、就业状况如何?其合法权益有没有保障?他们有着怎样的需求?各级残联组织在最基层的残疾人资料无法获取的基础上,何以开展残疾人服务工作?何以让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残疾人的服务需求不协调。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残疾人特殊群体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平等、参与、共享”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对残疾人联合会履行相应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尤以基层组织为甚。以往乡镇残联工作人员一般由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兼任,而农村民政方面的工作十分繁忙,相关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残联事务,更无暇兼为残疾人服务。

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残疾人基层组织资源的缺失。很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涵盖城乡社区所有社会群体的大系统,任何不和谐的社会音符都会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伤害和谐社会的健康肌体,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将残疾人文化生活融于公共文化生活,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把握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前提。因此,我们在讨论残疾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之前要先弄清楚人的价值的问题。人的价值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个体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对社会、对他人或自身需要的满足和肯定,包括人对社会的有用性以及人对自身的有用性;而人的个体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存在、人格尊严以及人的自由、自主、平均、权力等方面的价值。

人的价值实现,其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实现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人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然而对于残疾人来说,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交往方面,他们相对于正常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对残疾人的价值实现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古今中外无数伤残人士的事迹告诉我们,残疾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要,经过自己的选择和实践,创造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如此,他们在格外艰辛的条件下战胜厄运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为人类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实际上,身体有特殊困难只是意味着有了特殊的需要或者需要进行特殊的选择,并不等于人的价值本身。事实证明,特殊的需要经过特殊的选择和实践可以形成特殊的价值。

二、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的必要性

(一)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

人的价值“取决于人在自己的具体关系中的选择和创造”,这意味着残疾人与其他社会群体在价值关系中是一律平等的。因此,无论是谁,他的个体价值如何,都取决于他自己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及自我实现的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价值都有其得失长短,问题的实质在于“人有什么价值和怎样有价值”。对残疾人另眼相看,认为他们的价值实现问题是个难点,其实是对人生价值问题思考不充分所致。事实上,残疾人由于特殊的境遇和心态,往往会非常注重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到的那样,残疾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前提下,开始了对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追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残疾人也强烈地要求与健全人一样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履行义务,享受权利,贡献力量。另外,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提出:“由于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其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奋发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正是由于一方面的缺陷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所以一部分残疾人开始了他们的“超越行为”,表现为对自我身体缺陷的“反抗”。同时,残疾人也有着参与社会、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主观愿望。相对于健全人来说,残疾人的这些愿望表现得更加迫切。所以,他们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懈努力,超越自我,从而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为残疾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残疾人救助政策开始由收养救济型走向劳动福利型。其显著特征是残疾人开始作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公民生活在社会上了。至此,他们的需求层次实现了由追求福利到追求事业的转变,他们也要求像健全人一样,在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求在事实上享有宪法赋予他们的公民权利。

正所谓失聪者目明,失明者心灵。残疾人可以通过进行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参与的能力,扬长弊短,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作出其应有的贡献。我们可能会从一些残疾人身上看到某些生命负重现象,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他们的生命负重现象只是生理上的残缺,而不是精神上的。正因如此,我们才从司马迁、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甚至到现代表演千手观音的众多残疾人身上,看出他们由精神生命的完满而激扬的生命之力,焕发的生命之美,并体现出光华璀璨的生命价值。而这些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将对人们起积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对那些已经完全丧失了或从来没有任何贡献能力的人来说,只要他还活着,就不能说完全没有任何能力,最起码他的生命存在的能力还在。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没有人的生命的存在,人对社会或他人需要的满足和肯定即人的社会效用价值就无从谈起。”仅此一点,即使他自己不做任何事,他人和社会也可以赋予他各种意义,使他仍可以作为一个“人”而有“贡献”。如人仅存的生命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尝试挽救和延续人的生命、创造医学奇迹的机会,或用以检验和发展人类战胜病魔的能力等等。因此,我们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力量,这不仅体现着残疾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进步。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在看到一些残疾人的某种辉煌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残疾者的人生价值其实是和所有人一样的,大家都面临着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社会的选择问题,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如实地区分残疾人自己的权力与责任、社会的权力与责任,通过具体的分析作出具体回答。在实践中属于个人权力和责任的,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属于他人和社会的权力和责任的,应该由大家和社会承担起来。在这方面,曾经有学者提出:“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没有先天愚型即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即近亲何以不能配婚;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它中毒疾病,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因此,在以人的能力、作用、贡献作为主要价值衡量标准的社会里,把残疾人看作是整个人类进步过程中支付的代价,他们正是为健全生存下来的人们支付了他们的牺牲。从这个角度来讲,社会应当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并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谈到这里,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管理学中常用的“木桶理论”。残疾人事业就好比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它决定了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这要求我们应把和谐社会的建构着眼于实现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给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以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应负起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的途径探析

(一)促进残疾人内心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比较落后,逐步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些消极的残疾人观念。比如认为残疾即残废,或认为残疾是某些个人命运中注定的悲剧和灾难,不可违抗,或因残疾人某些能力上的缺陷而往往不把残疾人看作是事实上的公民,而剥夺或忽略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随着残疾人生活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残疾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越来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奋斗。因而,残疾人的教育问题成为扩展他们价值实现的直接手段,成为残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德育可以培养残疾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智育可以提高残疾人的多种智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推进社会的进步;通过体育可以激发残疾人的竞争和进取精神;通过美育可以发展残疾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唤起残疾人的创造天赋,最终实现其价值。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对劳动力的选择越来越严格,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事实上,由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是可以通过残疾人与残俱来的代偿和社会的补偿而得到缓解的。所以残疾人完全可以同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无数的事实证明在他们中间也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作家、画家、音乐家、诗人、歌手以及众多的自强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民营企业家。这些例证都说明了残疾人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其价值的。因此,残疾人要勇于转变观念,改变旧的观念,要有求生存、图发展的志气;要热爱生活,乐观进取,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培育有利于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的外部环境

1.政府和公众的服务和支持

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来说,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并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在贯彻好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在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出版等领域,增加更多的有关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因素。例如,提供基本的教育、卫生条件,从而确保残疾人机会均等,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拓展,有力地提升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我们普通公民还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助残活动,发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给予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关心。

2.不断完善残疾人法规建设

联合国1969年颁布《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1975年颁布《残疾人权利法案》,1982年颁布《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93年颁布《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我国也相继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规。这些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残疾人的各种权益,促进了残疾人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关残疾人的有法不依、社会歧视等方面的事情还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出现,首先要健全相关立法,并保证立法的有效执行。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对弱势群体开展法制宣传,使其有维护自己劳动权利的意识。最后,要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3.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心议题,会议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的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享受公共文化既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我国还通过参加国际公约的方式,确认了文化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的性质。这表明,我国人人都平等享有文化权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着力推动“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消极的残疾人价值实现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残疾人的生存现状和残疾人价值实现要求不甚了解所致。所以我们说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要依靠残疾人的自强自立,但教育与就业等价值实现机会的提供则更多地来自于社会。如果没有社会舆论方面的认同,我们所做的工作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通过大众传媒等方式宣传残疾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实现其价值而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精神的报道,使公众增进对残疾人的了解,拉进与残疾人的距离,唤起对残疾人的爱心,并且通过对个体心理、心态的影响,逐渐实现由点到面、由面扩展到整个社会影响的渐进,为残疾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重要的推动力。呼吁人们能够关心、爱护和支持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内心诉求,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以期为残疾人创设一个良好的公众舆论环境,推进残疾人价值的实现。

4.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价值实现过程中任务的艰巨。我们必须着眼于8000余万残疾人口,尤其是生活状况极为恶劣的残疾人在其生存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为保证残疾人能够在其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应有的物质帮助,这就要完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及以社区服务等各类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救助为基础,成本低廉的社会福利体系。比如,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一全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保险、医疗保险政策,扩大其覆盖范围,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具体规定下来,充分挖掘公益组织的社会保护潜能。在这方面,全社会应把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服务落到实处,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将其作为衡量与评价社会文明的标准之一。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经验,努力促进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有机统一协调起来,为残疾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撑。

第四篇: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残疾人共享小康生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又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残疾人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一个群体。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深入人心,更多的人为残疾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扶残助残不仅仅是一种提倡,而且是一个社会的需要,一个时代的崇尚。这证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回应,对此,我们深感欣慰。但是,缺少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平台,帮助就显得捉襟见肘,而且容易顾此失彼,对于很多问题无法深入解决。现在,国家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正是残联推动政府正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最佳时刻,通过政府逐步建立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的保障事业才能与国家的保障事业同步发展。

一、残疾贫困家庭的现状及贫困原因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贫困残疾户原因,经过调查,洪合镇全镇共有306位残疾人、279残疾户,62户被列入低收入贫困家庭,约占全镇残疾户的22%。从这些家庭的主要贫困原因来看,因缺少劳动力导致贫困的有34户,约占残疾贫困家庭的55%;因大病慢性病导致贫困的有17家,约占残疾贫困家庭的27%;其他原因占了18%。从中不难看出缺少劳动力和疾病是导致残疾人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因而要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是目前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残疾人社会保险的制约因素 纵观我们过去的残疾人保障工作,以低保、结对、临时救济等社会救济措施为主,以社会和政府“扶残助残”为主。但是随着国家保障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号召全社会“扶残助残”,还要适时地将国家和政府的注意力引向最深层次的“扶残助残”—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中,仍然还存在二个制约因素:第一制约因素是经济,我们的社会保障工作还是初级的,很多残疾人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根本的保障问题还没有解决。有人会说最低生活保障金能保证困难残疾人的生活问题,但对于重病在身的贫困残疾人,只有低保金,还不能完全保障他们的生活。如果政府和社会在经济上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老有所养、病有所治、灾有所救,那么那些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也是有依靠的。第二制约因素是对残疾人的偏见,有人主观上的意识问题往往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有时不理解残疾人为什么总这么苦,也不理解残联为什么总帮残疾人诉苦;其实应该很好理解,一个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如果又没有稳固的社会保障措施,怎能不苦!既然残疾是社会现象,那么国家就应该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残疾人才能真正回归社会,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建议 痛定思痛,这种痛苦根源于残疾人缺乏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是和健全人一样具有公民权利的人,而不是需要怜悯的人,社会为残疾人提供保障措施,是社会对自己的成员应尽的责任。

1、虽然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参保对象,逐步推进。在实行残疾人社会保险过程中,要以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为着手点,以点带面的逐步向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险发展。

2、为了残疾人社会保险的平衡发展,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城镇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3、努力落实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积极开展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应广泛动员全社会都来向残疾人奉献爱心,应采取多种形式,教育社会公众树立公益事业的意识,以社会的资助弥补政府的财力不足。

5、应教育广大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要自强自立,不依不靠,肯于付出更多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力争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减轻社会负担,从而赢得人们的尊重。由此可见,残疾人事业任重而道远。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险事业,抓住一切发展的机会,将残疾人社会保险更加完善的纳入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中,成为它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分地域,不分人群,都要达到小康。所以,全面建设小康,就必须重视残疾人群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发展残疾人事业,带领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第五篇:发挥多元主体促进女性参与社会治理

发挥多元主体促进女性参与社会治理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要求和新部署。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昭示了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事务,鼓励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充分发育,充分竞争,达成社会服务越来越好、社会问题逐步化解的良好局面。笔者认为:创办妇女学校协助妇联工作,可以惠及妇女求实效,集民力做工作,聚民智搞活动,凝人心促发展,抓维权建和谐,组织好和培训好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为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发挥正能量。因此,广泛发动妇女、组织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在引领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女 学校 组织 社会 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6-0381-02

一、当前妇女培训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妇女培训承接政府转移项目的能力有待改进 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转型期妇女发展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妇女培训工作市场化、项目化、社会化的运作能力和承接妇女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治理的需要。

2.妇女培训的能力有待提升 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妇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妇女群众工作对象、内容以及环境的变化为妇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开展活动和引领妇女创业、学习新技能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3.妇女培训组织凝聚妇女力量有待加强 例如,妇联组织与多种职业女性社会团体的联系还不够,网络覆盖与新时期开放性、社会性、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还有差距。妇联组织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妇女工作趋势的超前把握,缺乏对深刻社会变革下妇女群体发展新变化的理性思考。

二、妇女学校促进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妇女学校在社会治理和创新中准确定位,确立工作切入点和重点,围绕妇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提升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创建和谐家庭等方面积极作为,组织培训和引导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的主阵地作用,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妇女都是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当下,在建设和谐家庭、建设家庭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的下一代方面,广大妇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也同样离不开妇女这支伟大力量的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在推进社会治理,需要更多女性人才,只有创办好妇女学校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为女性建功立业、展示女性才华、发挥女性作用提供了更大的支撑正能量。

1.提高妇女的创业就业技能,激发参与社会治理的创造力

提高妇女的创业就业技能,是促进妇女发展技能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利用妇女学校通过妇女培训、培育新时代妇女“干好事”的能力,激发其参与社会管理的创造力。通过妇女培训积极引导妇女学文化、讲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通过妇女培训有效地克服了妇女观望、畏难的心理。各类培训活动,特别是面对面的技术传授、信息交流,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妇女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让广大妇女做敬业奉献的好职工、做品德高尚的好公民、做家庭美德的示范者。以激发参与社会治理的创造力

2.以妇女为家庭的主要纽带,把“小家”建设融入社会治理

妇女是家庭的主要纽带,发动和组织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行动,为妇女搭建起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以“家”为突破口,和谐家庭是每个人的追求,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学校妇女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它以构建和谐家庭为宗旨,向人们传递建设和谐家庭,构建美好婚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妇女学员的培训,让她们了解家庭生活中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员的婚姻家庭理念,从根本上打好建设和谐家庭的基础,从根源上杜绝家庭矛盾。学校设有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理财规划师、早教指导师、健康管理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还有单身适婚、幸福再婚、夫妻关系调适技能,婚姻色彩特色等辅导培训班,妇女学校把构筑和谐家庭作为一种职业,以专业和技能为广大妇女学员提供帮助,向她们灌输和谐婚姻家庭的必要性,妇女学员通过学习,重铸了原本矛盾重重的家庭,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感到了幸福和温暖,不得不说妇女学校帮助构建了和维持了无数的幸福家庭,让他们体验到了家庭的幸福温暖,同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了力量。以小家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充分体现了妇女在社会治理中的强大力量。

3.引导妇女更新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

在我国,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妇女更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创新,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建设的进程,全面提高妇女的素质,越来越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依靠妇女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新局面,就必须在提升妇女素质上下功夫。从近年来的上访案件看,越是人数多的案件,女性所占的比例越大,主要原因在于她们自身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从众心理较强,容易被串访者利用。因此以女性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妇女学校通过开展培训、讨论等形式,引导妇女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法制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宣传和培育依法维权的意识,引导妇女合理反映诉求;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妇女成为弘扬新风尚的主力军,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显示出主观能动性。

三、妇女学校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分析

1.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得到广泛认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公众的主流意识,妇女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她们自尊自信,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追求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日益增强。在村两委中任职的女性,积极参与村务管理,显示出了不逊于男性的能力,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成为了社会治理的得力干将。

2.女性的天赋在参与社会治理上具有独特优势

女性天生具有观察力强、情感认知力强、善解人意、亲近平和、善于沟通交流等特点。女性关注家长里短的问题,了解情况更为方便,和群众联系更有方法,能深入人心。女性通常比较热心,做事认真负责,她们一旦参与社会治理,就舍得付出,责任心很强。她们通常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细节,会通过细微之处来了解群众疾苦,治理工作细致到位。在解决矛盾、协调人际关系或组织活动等方面,女性的做法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3.女性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保障不断加强

当前,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政府运用法律、行政和教育的手段消除对妇女的各种歧视,保护妇女的特殊权益。宪法明确规定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实现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保障措施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妇女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妇女参政的具体目标。这些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奠定了法律政策基础。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从制度上切实保障了妇女参与社会治理,解决了后顾之忧。

四、发挥妇女学校作用,促进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与思考

在推进社会治理中,女性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妇联必须充分发挥妇女学校作用,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合力,妇女学校从政策、文化、技能等方面综合开展培训工作,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提高妇女在社会治理中的现实地位,实现妇女在社会治理中的真实参与,在保护妇女权益与权利的同时,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

1.以培养综合素质为重点,提高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事关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计,要大力实施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妇女素质教育,开展社会治理业务培训,引导妇女积极地参与社会治理。一要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参与社会治理素质的内核,许多妇女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难以忍受外部异性的歧视和同性的嫉妒,这种心理弱势制约了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妇女理论文化素养。三要提高妇女的治理能力素质。对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能带头创业的妇女,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多给优秀的妇女干部压担子,给她们安排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工作,以提高她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妇女的培训需求为目的,增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实力

经济强则实力强。妇女学校通过多种培训形式,促使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提高经济能力,逐步形成和提升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实力支撑。开展多元培训通过分析调查结果,针对广大妇女的培训需求日趋多元化,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覆盖面。重点开展四类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二是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创业就业。三是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整合社会资源,主动配合政府培训项目,为妇女创业就业创造条件。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3.以法律与制度为保障,提高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

政策与法律的支持,是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妇女学校可以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营造有利于妇女参政议政的舆论环境;要建立“发现、培养、推荐、输送”优秀女性的机制,为妇女参政议政提供适时而又必要的平台;要切实加强基层维权工作,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和维权培训,充分调动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畅通信访渠道,合理合法有序地反映利益诉求,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以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引导,营造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

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绝不仅仅是妇女的事,而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各级妇联组织要以妇女学校为主阵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妇女典型。依托妇女学校培育和挖掘各行各业的先进妇女典型,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广大妇女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广大妇女争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激发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信心和热情,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断提高妇女的参与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妇联组织,应围绕新型女农民的要求,积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培训,组织妇女广泛参与心理健康、子女教育、保健知识的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的发挥作用。妇联及妇女学校在引导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工作机制,为广大妇女在参与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地位,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下载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渠道、能力行动模式研究

    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渠道、能力、 行动模式研究 残疾人社会参与历来是残疾人事业中的重要议题,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程度是现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

    残疾人社会政策法规

    残疾人社会政策法规。主要依据1991年起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一)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1、康复权:(1)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

    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论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很不乐观,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残疾人的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残疾人的贫困现象严重;残疾人在参与社会方面存在严重的......

    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方案

    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方案 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方案 一、重点工作 全面完成“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并进行检查督导。 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各项康复......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事业申论范文: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 要进一......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012年申论热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一、时代背景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社会各界真情关爱残疾人,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制......

    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

    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1、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财税[2007]9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促进农村妇女参与社会管理

    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促进农村妇女参与社会管理近年来,我县妇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结合点,广泛发动妇女、组织妇女、教育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