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时间:2019-05-13 18:0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第一篇: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荒坡上种480棵树由于青年志愿者的支援每日比原计划多种三分

三分之一,结果提前四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每天种多少棵树?

答案这题直接设函数解答吧。

设原计划每天种X棵树,则需要的总天数为480/X,下面因为志愿者的支援,每天种植4X/3,时间为480/X-4,则列出算式4X/3*(480/X-4)=480,从而解得X=30(棵)。

所以原计划每天种30棵树,

第二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经验材料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经验材料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县地处**岭南端西麓,地势丘陵起伏,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2.9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13。大量的水

土流失不仅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峻的现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水土流失现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遗害子孙后代。为此,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瞄准生态立县目标,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主题,本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会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1万亩,占流失面积的30.84。2003年我县**两条小流域治理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2005年我县国家级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也顺利地通过了上级的验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证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为此,我们切实在强化领导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全县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为生态县建设的重中之重,由部门行为上升为党政行为。县委书记**、县长**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我县还制定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通告》、《**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十多项乡规民约,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县、乡、村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年初落实任务,半年进行检查,年终严格兑标,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为让群众充分认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自觉从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冲脱出来,主动投身到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的行动中来,我们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颁布纪念日等有利契机,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环保板报评比、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等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守土有责”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各乡镇、各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在实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水务、林业、土地、环保等相关业务部门的30多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多次深入项目区进行实地踏查,收集整理基础材料,联合制定实施意见,为科学编制《**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提供了翔实依据。

二、采取综合措施,务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坚持预防为主,生态优先,以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山、治坡、治沟统筹兼顾,工程、生物和农耕措施综合配套,治理、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五位一体,全面加大了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内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程度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封禁、小治理”、预防与保护兼顾的治理方略。对水土流失严重、群众治理愿望迫切、工程比较集中、示范作用大的区域,规划为重点治理区;对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降水条件适宜,破坏不严重,超坡度耕地退耕还林成活率高,人工林面积比较集中的区域,规划为重点生态修复区;对超坡度的荒山、坡耕地面积比较集中,生态脆弱区域,规划为重点监督管护区。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了科学的治理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为了确保治理效果,我们本着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力推行了适合我县特点的“封、管、建、改、轮、监、创”治理模式。“封”即封禁,通过设立标牌和标志碑、修建工程围栏以及植物围栏等措施,对成片的林草进行封禁保护。“管”即培育管护,对幼林、中龄林进行定期抚育管理,对疏幼林进行补植,对残次林进行更新改造。“改”即改灶、改圈舍,解决封育后的燃料、放牧等问题,大力推行节能灶,提倡种草养畜、舍饲养畜。“建”即建设小型水保工程,在林草与耕地交界处开挖截流沟,减少坡地径流,提高生态修复效果。“轮”即轮牧,根据牲畜数量和草被再生与恢复情况,以不破坏草场再生能力为原则,将项目区草场分成几个小区,实行轮牧。“监”即监测,在项目区内建立了坡地径流观测小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标准样方地,并结合水文、气象等资料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创”即围绕绿色、特色经济创办第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加工业、餐饮娱乐、观光旅游业等,推进水保产业化发展。三是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积极对上争取扶持项

目,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先后实施了前头、前六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三个样板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前头、前六小流域1999年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十、百、千”示范工程,2003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前头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318.27公顷,新增林地面积146.5公顷,林地覆盖率达到20.55,草地面积达到19.5公顷,林草覆盖率达到23.29。**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905公顷,新增林地面积240.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25,草地面积达到85公顷,林草覆盖率达到18.2。通过治理形成了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林草防护体系,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小流域环境。

三、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创新思维,创新管理,才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巩固扩大已有的工作成果。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坚持做到了“三化”。一是项目管护民营化。对于治理后的区域,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全部落实到各乡镇和林场,再由各乡镇和林场本着“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分期限承包给农民,由承包者进行日常管理,县、乡、村水保专职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除林地到采伐期,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外,其余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归承包者所有。这种方式有效降低了管护成本,提高了管护成效。二是监督执法经常化。把加强监督执法贯穿于工作始终,常抓不懈。县环保局和水务局联合成立了执法大队,全县在项目区内乡(镇)、林场配备了31名专、兼职水土保持执法监管员,形成了自上而下配置合理,分工明确的执法网络,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多年来,我们累计查处了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案件3起,乱砍滥伐林木案件5起,毁林开荒案件3起,上山放牧破坏草原案件2起。例如,2004年,**镇一农民故意毁坏水土保持宣传牌,我们对其进行了教育,责令他将宣传设施恢复原状,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了处罚,起到了惩治一人,教育一方的效果。三是项目管理规范化。严格规范项目质量标准,明确项目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成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的项目质量管理监督小组,全程进行督办检查。严格项目管理程序,认真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建立项目管理簿册,对项目的地址、责任人、质量、数量、业主等具体情况进行登记,做到整齐规范,情况明了。特别是对县域内开发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审批水保方案,保证项目规范实施。严格项目资金监管,将上级扶持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纳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资金审批由主管副县长、相关局的局长“会审”,最后由县长签批。财政、审计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上级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生态县建设目标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使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秀美和谐的**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荒坡上种480棵树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荒坡上种480棵树

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荒坡上种480棵树由于青年志愿者的支援每日比原计划多种三分

之一,结果提前四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种多少棵树?

这题直接设函数解答吧。

设原计划每天种X棵树,则需要的总天数为480/X,下面因为志愿者的支援,每天种植4X/3,时间为480/X-4,则列出算式4X/3*(480/X-4)=480,从而解得X=30(棵)。

所以原计划每天种30棵树,希望解答了你的疑问。

第四篇: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资源消耗加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期望值越来越高。我们国家和政府也有义务去满足居民这种期望,也有义务去改善这种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所以我国政府基于这些提出了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和建立绿色家园。

一、发展环境、生态环境的现状

(1)发展环境的现状

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意识不浓,招商引资政策机制不够完 善,项目储备少、推荐少,多为“守株待兔”式招商,选商不准,缺乏市场带动力强的企业。政府重管理轻服务,主动服务、前期服务少,后续管理跟不上,办事难、人情办事现象较为突出。企业规模小,缺乏相应的担保机构,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怕贷、惜贷现象严重,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出台的一些政策已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甚至一些部门还在执行已经作废的文件规定,不注重客观实际和市场规律的调节。

行政服务乏力,政务公开的内容部全面,形势不规范。政府公众信息网信息发布量太少,有些部门政务公开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多,企业需要了解的办事程序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公开不细。缺乏大局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机械地执行上级政策和技术标准,人为设置障碍,干扰企业生产,在对企业实施

监管的过程中,事前不管不问,事后以整改、处罚代替履职。法制观念淡漠,群众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不多,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安全等法规的教育培训,导致企业、群众为了自身利益而置法律于不顾,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违规生产等问题层出不穷。

(2)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垃圾、农膜地膜、人畜粪便、乡镇企业等对农村水体、空气质量及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逐年恶化趋势,资源开发也加剧了地方的生态破坏。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思想认识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大局意识不强,没有深刻理解软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牢固树立 “今天的环境决定明天的发展”的观念,没有从思想认识上、工作作风上真正体现为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和发展服务,还存在官本位思想。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一些专项工作既耗时又费力,但无具体考核措施,基层认为费力不好看,导致有怨气;保障机制不配套,实行“管”字当头,“罚”字当先,甚至个别部门和人员养成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恶习,甚至吃拿卡要报,加重企业负担。

由于农村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开荒种地的后果。生活方式落后,没有普及天然气导致乱砍乱伐现象严重。由于农村技术的原因生活垃圾、农膜地膜、人畜粪便、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乡镇企业的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水体的污染和空气的污染。资源的开发没有达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水平。

三、解决措施

(一)改善发展环境的措施

(1)、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宗旨观念的问题。正如省委书记张庆黎所强调的“联系人民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投资者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实干实做,才能从根本上打造出优良的发展环境。

(2)、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一个地区发展不起来就没有话语权,就会被投资者忽略轻视而缺乏竞争力,很多问题也就解决不了。一定要强化居安思危意识,激发时不我待的强烈发展意识。

(3)、科学合理地确定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一定要放下去,该取消的一定要取消。减少收费。缩短审批时间。要像办自己事情一样办好单位的事、办好公家的事,关键是要把干部管理好、教育好,靠制度和机制去约束,靠自觉性去把握和坚守。对内尽职尽责做好份内工作,对外真心实意服务百姓,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和信任度。做到随报随批、急事急办。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采取拖、推的方式办理事情,要认真负责任、快捷高效。规范领导干部的批件流程,切实做到文不过夜、事不隔天,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加强监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在办事服务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4)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开设意见箱、开办举报栏、开通举报电话等方式,为全民监督提供便利的渠道;通过设立公告栏、发放便民手册等方式,改进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群众;通过建立企业协会组织,评议政府及部门的行为,实行审监分离。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及服务“窗口”,要建立和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监督和管理并重。

(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全民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树立牢固的生态环境理念,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大家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紧迫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

础。

(2)完善干部考核体系,重视生态承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量、环境清洁度、地表绿化率等纳入考核指标,制定奖罚标准。通过制度约束,加强领导者的环保职责,使其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既重视经济指标,又重视人文指标、环境指标、资源指标,确保领导在作决策上项目时,能够把经济增长指标同生态环境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3)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环保产业。重视开发和引进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防污治污及生态恢复工程的技术水平。积极扶持环保产业,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领域,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优质廉价的防治污染设备。建立环保产业有序的生产流通渠道和合理的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品生产,注意提高环保产品的质量,搞好防污治污示范工程建设。

(4)重视农村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把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循环链内,参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轮流交换和物质循环。首先,要在农民中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概念,使生态观念牢牢根植于每个农民头脑中,实现山青水绿。其次,要加强农村环保法规和制度建设,抬高农村环保准入门槛,设置“绿色壁垒”和“环境壁垒”,阻止城市转嫁污染。第三,要着力

防治工农业生产污染,严格工矿企业环境准入和达标排放标准,强化节能减排,加强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清洁田园。第四,要加快推广“果—牧—沼”、“草—牧—沼”立体式生态养殖,使养殖场粪便自行消化,降低有害物质排放量。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是抢占区域发展先机的战略之举。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而支撑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总是向环境优越的地区聚集。因此,当今时代的区域竞争,实际上是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竞争,哪个地方环境更好更优,哪个地方就能赢得发展的新优势。现实当中,一些自然禀赋并不突出的地区,正是靠良好的环境,聚集了大量优质生产要素,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反观承德县,自然资源丰富、毗邻京津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之所以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只有着力改善和优化环境,才能植茂梧桐树,引来凤凰群,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

第五篇: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贯穿到建设经济强县、和谐赤城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强化环境执法,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与发展新道路,加快实现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总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造传统的、发展新兴的、淘汰落后的,加快资源依赖型产业向节能环保型产业转变,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科学统筹地域特点和环境容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典型示范、滚动发展、整体推进。

3.统筹协调,持续改善。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与改变城乡面貌、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力度,努力从治理“脏乱差”向建设“净靓美”转变。

4.改革创新,依法管理。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加强对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管控,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加快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5.政策引导,公众参与。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手段,加强政策引导与调控,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营造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目标

1.天蓝气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到2015年全县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二氧化硫削减21.39%,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354.99吨以内。2013年末,建成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PM2.5(细颗粒物)等主要污染因子环境质量监测,到2015年全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水净河畅。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21.63%和16.67%;主要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超过6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小于20%;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3.地绿山青。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到2015年完成造林164.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23.2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9平方公里。

4.环境安全。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到2015年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化学品实现安全处置,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发展战略,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增长机制。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蔬菜示范县建设,打造“百里蔬菜产业带”,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矿产开发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风电、水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开发业,拓展提高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合理扩大规模,努力提高档次和水平。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努力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消费体系。以矿产开发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和应用,促进清洁生产;推广工业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等综合利用技术,全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抓好东卯镇井儿沟农业高效循环园区、独石口百利科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等试点,滚动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绿色龙头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形成资源优化组合、产品互补互供、产业链条延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减少服务行业一次性用品使用和消费,引导采用可再生、能降解的包装材料,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回收和利用;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创建活动。

3.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能耗、环保标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控制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新建项目;开展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建立统一的工业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2013年底前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到2015年新上建筑物全部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38%。严把环评准入关,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限制类和允许类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减二增一”,对鼓励类项目实施“减一增一”,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得开工;积极推进重点区域战略环评,开展重点园区、重点行业规划环评,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扎实推进工程减排,加强城镇和工业园区(聚集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管网配套设施,确保治污设施有效运行。

(二)深化综合整治,打造宜居环境

1.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积极调整城市功能、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实行城区用煤管制,控制燃煤总量,严格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进入;淘汰燃煤锅炉,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加强工业烟尘粉尘、有机废气以及施工扬尘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规范城市周边矿业开发活动,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定淘汰“黄标车”相关政策。建设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城镇森林体系,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07%,绿地率达到38.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42平方米。开展治脏、治乱、治噪、治堵行动,重点整治公共场所、主要街道、河道水系、城乡结合部等部位,打造“净、绿、亮、美”生态城市。

2.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落实国家“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整治一批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和集镇。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抓好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优化养殖业布局和结构,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推动养殖小区和散养户污染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置、统一利用。到2015年,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畜禽粪便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

3.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积极争创省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行城市阶梯式水价政策,推广应用民用节水器具,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程,打造一批风貌建筑、风貌街区和标志性景观。推进生态县、乡镇、村庄等生态工程建设,争取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打造城乡统筹、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精品。

(三)搞好流域治理,实现水复其清

1.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落实《赤城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科学划分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加快安全防护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和生态监察,加强水源地汇水区工业污染源和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取缔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严格水源保护区新上项目管理,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二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准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项目。加强城镇水质监督检测,改造升级供水设施,提高城镇供水质量,到2015年,完成主城区供水水源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15年底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严格限制在保护区上游或周边建设化工、造纸、印染等企业。

2.加强重点流域和输水沿线污染防治。以白河、黑河、红河水系为重点,组织开展消灭流域污染攻坚战,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推行取水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双总量”控制。加强排污监测监管,从严控制新增入河排污口,达不到河流生态功能要求的入河排污口一律取缔。以云州水库调水工程为重点,科学划分输水沿线保护区,严禁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确保水质安全。

3.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重新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禁采和限采范围,在超采区域内严格控制新增取用地下水,逐步关闭自备井。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强选矿、灌溉等耗水大户的节水改造。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提高水位、水质监测和防控能力。加强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严防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场所地下水污染,依法严厉打击通过渗坑渗井偷排偷放行为。

(四)建设绿色生态系统,再造秀美山川

1.构建生态屏障。一是首都绿色经济圈生态屏障。加快荒山荒地和平地绿化、环城景观林带、通道绿化、村屯绿化以及森林公园建设,完成50万亩的环首都经济圈绿化工程,完成13万亩的京冀合作水源保护林二期工程。二是防风固沙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国家、省、市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到2015年完成100万亩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6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10万亩的塞北林场建设工程,增强生态屏障防护功能。三是保土蓄水绿色生态屏障。在红、白、黑河重点流域及水源地汇水区进行生态治理、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四是山地水源涵养绿色生态屏障。推进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疏林灌丛补植、低质林改造。同时,加快矿山、风电植被恢复,到2015年,全县完成植被恢复6500亩。

2.恢复林草生态。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飞播种草等生态建设项目。强化禁牧、休牧,采取人工种草、补播改良等措施,恢复和提高植被覆盖率。建立森林草原火灾、虫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森林草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建设绿色廊道。制定实施重点公路、铁路沿线生态建设规划,加快铁路、县级以上交通干线及重要乡道两侧绿化。到2015年,重要乡道两侧绿化、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70%,河湖水系、风景名胜区、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基本实现绿道绿廊全面贯通。坚决拆除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严禁乱搭乱建。深入开展“拆除烟囱、改善环境”活动,对违法违规建设的烟囱一律拆除,对符合规定但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烟囱,实施限期治理,治理后仍不达标的一律拆除。严格执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力推进和实施矿山复绿工程,对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露采矿山,已设采矿权的除由责任人限期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外,还要采取限期关闭和逐步退出等政策性措施,有计划地实施矿山复绿工程,确保3年内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治理和恢复。

4.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分区分类管理,明确不同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强化管护能力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对受到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遗迹等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物种资源

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开展重点地区物种资源调查,加大对外来有害物种的监测和管控力度。

下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发展五篇范文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春风集团前身是闻名全国的冀县暖气片厂,是多业并举的综合性集团。集团有6大公司7大行业44家企业,建有6大工业园区,13400员工,现已发展成为以装备制造为......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五篇)

    某某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某人内容摘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将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本文分析了大城县生......

    dcyj改善农业生态环境(5篇)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以兴义市冷洞村为例1严再蓉2黄有林*﹙1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兴义5624002贵州省兴义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制约西......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唐成利 牛洪艳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近年来,乱砍伐、乱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时有发生,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范文合集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企业 ——陆梁油田作业区改造沙漠生态环境记实 黄庆智唐学军周朋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 二○○七年七月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管辖着位于准......

    实施易地搬迁 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易地搬迁 改善生态环境 酒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年8月24日) 根据这次会议安排,我就酒泉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情况向大会做如下汇报发言。一、基本情况 酒泉......

    科技创新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农业,聚焦农业科技,强调我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农业科技创新。这就对农资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改善生态环境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定稿]

    改善生态环境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努力实现孟津林业生态建设新突破孟津县2010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2010年3月25日)尊敬的郭主席,各位常委、委员:首先,感谢县政协各位领导对林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