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区生态环境改善研究论文
摘要:古浪县沙漠面积14.6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近1/3,被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国家荒漠化监测中心确定为沙漠化重点县。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沙害面积大、风沙及其造成的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沙区群众处在治理与危害相持、人沙混占的两难境地,不少人沦为“生态难民”。1985年开始,古浪县推行封管造结合,以封为主的综合治沙措施,基本遏制并逆转土地沙化,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古浪封沙育林的成效、做法、技术措施,认为封沙育林(草)是尽快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封沙育林;改善生态;有效途径
1古浪沙区自然生态环境
1.1气候条件
古浪沙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表现为春季多风、夏季酷热、秋季干旱、冬季寒冷,海拔1500~1700m,地势由南向北平缓倾斜,多为流动性沙丘地和半固定沙丘,纵深地带为类型相似的新月形沙丘链,前沿与农耕地交错分布的是零星沙包和小片流沙地。年均气温7.6℃,极端高温37℃(7月),极端低温-31℃(1月),≥0℃的年积温3106℃,≥10℃年积温2780℃,年日照时间2850h,无霜期160d左右。常年多西北风,平均风速3.3m/s,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47d。年降水量180mm左右,蒸发量1824mm,地下水埋深105~140m。区内以风沙土为主,类型为沙地灰钙土。
1.2沙漠化状况
据调查,该县风沙线长达132km,在沙漠总面积中,流动沙丘占27%,半固定沙丘占62%,固定沙丘占11%。特别是黑冲滩、八步沙等十多个流动沙丘,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动脉造成严重威胁。仅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5.5沙尘暴”,造成全县死亡23人,受伤173人,受灾农田面积3.4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995.23万元,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给沙区4万hm2农田和38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2封沙育林(草)成效及优势
2.1面积大
20世纪50年代植树造林治理沙漠起,古浪县累计完成沙漠治理面积8.1万hm2,其中封沙育林5.5万hm2,占68%,人工造林2.6万hm2。
2.2见效快
古浪沙漠前沿及内陆流沙由风力搬运和吹蚀堆积形成,沙地较平缓,沙粒细小,持水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天然植物的生长。封沙育林是利用自然生态修复能力,辅助于人工技术,恢复和促进生态改善的有效措施。一般3a见效,封育5a,植被覆盖度可达到50%以上,流沙基本固定。
2.3投资少
据调查,封育的综合投资成本是人工造林的1/3,而且节省劳力、物资。
2.4群落稳定
通过封育,可以使沙漠原生的天然草本植物和天然灌木和沙生针茅自然生长,辅助于人工栽植沙枣、白榆、花棒、梭梭,形成了乔灌草稳定的森林群落。
2.5调整了产业结构
采取强制性封育保护措施后,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传统撒野放牧习惯,促进以种草养畜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加快风沙前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6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封育,遏制区域内人为活动,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逐步形成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防止沙化扩张和生态恶化,缓解沙尘危害,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3封育主要技术措施
3.1封育
3.1.1封育地选择
选择天然植被综合覆盖度大于20%的地段实施封育。
3.1.2封育方式
采用全封方式,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人为活动。
3.1.3人工管护
每333~666hm2设立专职或兼职护林人员1名,常年巡查管护。
3.1.4设置围栏
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置刺丝围栏围封。
3.1.5树立标志
在封育区周边,每隔50~100m的距离设立明显的界桩或标牌。
3.1.6人工补植
对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进行合理补植造林。
3.1.7平茬复壮
对萌蘖能力较强的乔、灌木花棒、沙拐枣等,进行合理的平茬复壮。
3.2人工造林
3.2.1沙障设置
对封育区内流沙较大的地段,采用“前挡后拉”“一棵树一把草”造林技术。首先压设草方格沙障,第二年流沙基本固定后,再在沙障中植苗造林。造林时要在苗木主风方向一侧埋压麦草,形成简易沙障,提高造林成活率。
3.2.2造林方式
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模拟飞播造林、直播造林、植苗造林方式。
3.2.3造林部位确定
在流动、半固定沙丘(地)迎风坡1/3以下部位和丘间低地营造。3.2.4树种选择重点采用乡土树种和乔灌混交,植苗造林选择花棒、梭梭、沙枣、白榆等,直播造林易选花棒、沙拐枣、沙蒿、沙米和苦豆子等灌草种子。
3.2.5造林时间
春季:4月10日-4月25日;秋季:10月20日-11月20日;雨季:7月10日-8月20日。
3.2.6栽植
采用植苗造林,要求根系舒展,苗木可适当深栽,一般应略超过苗木根迹3~8cm,栽植前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泥浆蘸根等处理。
作者:彭金凤 单位: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
第二篇: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与“雾霾”竞争到底
高二一班 韩佳宏 2015.2.15 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今,经济高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亦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近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对临沂、承德两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开约谈并叫停三个违法建设项目,督促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环境保护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该负责人介绍,2月25日,环境保护部对山东省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开约谈。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2013年,“雾霾”一度成为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从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入冬以来,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
那么就来说说城市PM2.5的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2014年2月20-26日,持续7天的重度雾霾天气更是北京市数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空气质量最严重的一次。部分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每立方米550微克,达到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的浓度上限,即所谓的“爆表”。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雾霾天气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健康。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交通安全。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
(3)影响生态环境。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地,另一类就是次生环境问题。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三篇:生态环境论文
课程名称:生态与人类生活
主讲老师:牛红玉
学号:2014211859
姓名:李雨晗
成绩:
论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方法
摘要:如今,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原因,出现全球变暖的现象。这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影响已达到了不容我们忽视的地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以及我们对此应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关键词:全球变暖
原因 危害 治理方法
全球变暖已经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危害。这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全球变暖问题对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1.全球变暖的原因: 1.1自然因素
主要包括海洋、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自然变率、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等 ,还有人说地球逐渐变暖是地球大气自身调节的结果。1.2人为因素 1.2.1人口增长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么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1.2.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不可否认,正是因为环境污染而产生了温室效应。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入射的太阳热量,但是又阻止地球热量的全部散失,从而能使地球的气温上升。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便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1.2.3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森林面积正在大幅锐减。森林的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吸收的量大大减少,从而加剧了全球变暖。2.全球变暖的危害 2.1.极地的冰川融化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增高,并且其严重性加大。2.2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并且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饮用水也会受到污染。另外,还会出现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洪水排泄不畅等情况, 进而影响航运、水产养殖业等[1]。海平面上升将使洪涝和风暴潮灾害增多,直接威胁沿海地区以及广大岛屿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2]。
2.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更频繁和强烈
这是由于海水温度变化,使得洋流出现变化,从而导致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是当今人类最具挑战性问题,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它对于海洋生物种群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后果,由其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2.4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加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2.5生物迁移,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气温升高,气候改变,生物迁移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有的物种可能会适应变化的环境,但大多数可能面临灭绝的危害。全球变暖打乱了不同物种间处于微妙平衡中的生态关系,动植物生存将受到威胁,众多物种濒临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2.6 粮食等作物产量减少
气温升高,旱涝加剧、水资源短缺, 改变植物、农作物的分布及生长力,造成土壤贫瘠,作物生长将受到限制,使许多地区作物减产,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这样还间接破坏生态环境, 改变生态平衡。2.7森林火灾
由于气温的升高,降水会减少,蒸发加强,陆地水分大量流失,造成干旱,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2.8加剧河流污染
气候变暖后, 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 , 河水流量趋于减少, 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1]。2.9加剧雾霾天气
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3.全球变暖的治理方法 3.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氟氯碳化物是臭氧层的杀手,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必须予以禁止。3.2改善汽车使用燃料状况
提高相关技术,改善昔日那种高耗油状况,使用清洁环保的动能。3.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植树造林,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发掘地球自身拥有的碳汇功能,这将在减缓全球增暖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3]。我们要加速天然林保护工程,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湿地、调节气候;还可通过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等方式保护植被,促进碳的吸收。3.4促使能源结构多元化 提高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率,进一步开发生物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推广新能源。3.5加强相关立法
制定一些限制碳排放、污染气体排放的法案,从立法层面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6 采用经济手段
提高易排放 CO2 的能源价格和对超标排放进行罚款、提高能源税等。3.7加强各国在环保方面的合作
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维持区域发展、国家间发展基本均衡。在当前应对全球变暖挑战过程中, 国际社会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 给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
参考文献
[1]傅桦.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06:11-15+21.[2]刘宏文,夏秀丽.浅析温室效应及控制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49-51+61.[3]徐冠华,葛全胜,宫鹏,方修琦,程邦波,何斌,罗勇,徐冰.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J].科学通报,2013,21:2100-2106.
第四篇: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生态学论文
土木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09-2班 覃建国3090538226
人类对于理想聚居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自古有之。在自然经济时代,人类与山水相依,与大自然共生,过着天然纯朴的聚居生活。然而,近代不断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步伐。也加速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当人们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技术、设备、材料等)大规模、大范围地建设现代化聚居环境,为生活带来了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导致沙漠化等各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研究人居环境的生态化问题对于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就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相关问题作一 探讨。
一、城市环境生态化的内涵与任务
城市人居环境它是指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系统,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自然环境即城市公民生活周围的自然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声音、动物、植物、水体、大地、自然景观等。人工环境是人工构成的部分,主要包括由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创造而产生的建筑、交通、城镇、风景等物体、景观或空间。社会环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适应群体生活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和精神生活,即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等。心理环境是自然、人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它更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随居民个体主观感觉而变化的不确定性等复杂属性,是对各种居民群体及个体主观精神、心理感觉产生影响的外部综合性氛围。
城市人居环境应是人、建筑、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可持续性的和谐状态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它强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同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生存的理想模式。其应具备以下特点:
1.崇尚自然。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小地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
2.经济高效。对能源和资源实行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体现4R原则,即减少使用、回收、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
3.乡土特色。体现地方文化和民俗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原料、地域气候和地形地貌特点。
4.生态安全。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和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5.生活方便。便利与先进的内外交通、内外系统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便捷的服务方式。
6.环境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安静无噪音、宽阔的绿地和活动空间等。
7.适应发展。用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人居环境系统,来同步适应对总体环境的变化。
8.人本关怀。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对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居住区环境的个性美能赋予居民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为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和趣味。
将不符合生态要求的人居环境建成理想的生态人居环境,这一追求和建设的过程本文称之为“人居环境生态化”过程。“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任务是通过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生态建设,不断将人居环境改善为符合生态要求的安全、健康、舒适、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
二、人居环境生态化应秉持的理念与原则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生态位”和“发展位”共提升的原则。传统发展观以强调经济增长为主,其虽然给经济带来极大的繁荣,但由于忽视对环境的生态保护,造成了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文化趋同、区域差距拉大、贫富严重两极分化等问题,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发展经济都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佳物质环境和精神家园,才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不变目标。基于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近年来得到广泛的认同。它要求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一方面应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应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因此,在人居环境生态化过程中,要做到不单纯为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也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而将保护环境与快速发展作为一体化目标,谋求二者的高度统一和互动性的良性循环。通过区域“生态位”的优化来支持区域“发展位”的升级,通过区域“发展位”的强化来促进区域“生态位”的优化,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由被动防治转向主动发展.坚持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生态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面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种种后果,人们最初的反应是保护环境,防止进一步的破坏,继而加强对污染源和危害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以期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希望通过管制、处理和改善,纠正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给自然、人居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性,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但是,防治仅仅是生态化的基础性活动,是初级层次的生态化。生态创新则包括生态经济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生态化,以增加生态系统运转化效率,提高生态系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及其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生态创新是环境治理的更高级替代形式。实现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要求我们突破“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传统模式,由被动防治转向主动发展,由初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的延伸,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推动生态建设,以生态创新提高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有效性,实行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建设和生态创新的有机结合。
3.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坚持生态文明、生态技术、生态景观、生态社区共同开发。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人居环境是一个大系统,以各种不同视角来分析,该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引入生态学的观念,则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符合生态学揭示的所有生态规律。在人居环境生态化这个动态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质、动态代谢功能、物质
能量转换等规律,尊重生态学所阐明的各种原则,包括:反作用原则、优势原则、易变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原则、保证多方面安全的原则、边缘效应原则、功能上的一体化原则,等等。落实到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不同层面,我们要坚持生态文明、生态技术、生态景观、生态社区共同开发。培育一种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意识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孵化一批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技术,建造一片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快乐、健康、高尚的生态社区,使它们得到共同发展,整体优化。
三、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对策
在从事区域的经济和生态规划时,以着眼范畴和重点策略的不同,人居环境可以有乡镇人居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之别。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城市人居环境也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对策如下:
1.建设生态社区。零点调查公司曾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题目是“你最想拥有什么?”,结果超过70%的被访者首先选择了“健康”。可见社区的功能不应停留在解决住的问题,还应为居民创造健康、清洁、舒适、自然的最佳生活环境。建设生态社区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做出了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典型范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将社区的生态化建设列为自己首当其冲的任职目标。生态社区由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所构成,是满足居民方便、舒适、卫生、安全和景观环境优美要求的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应按照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设计方法,将自然因素融入社区环境中,在经济性的基 础上构建人、社会与自然完整和谐的系统。创造包括住区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居民活动空间多样性的居住空间环境。
2.发展绿色空间。扩大绿色空间不但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使居民心理上产生舒适愉悦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区位竞争力、发展力。近年来,我国上海市下大力气发展绿色空间的有益做法已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应。因此,要改变人们“寸土寸金”的传统思维方式,避免将所有可资利用的空间都用于建设经济用途的人工环境的短视做法;要认识到发展绿色空间直接有利于吸收外来投资和吸引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改善社会环境。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公建庭园、住区外围防护隔离绿地、道路绿化等,它所起的作用不仅是利用其观赏特性进行美化装扮和创造丰富的文化、感情氛围,最为重要的还是它对人居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J发展绿色空间应着重考虑绿化面积及绿化物 种。在确定绿地面积时。应从碳平衡和氧平衡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进行总量设计和规划布局。在规划和开发绿色空间的过程中,应摆脱传统园林绿化观念的局限。强调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对绿色空间的功能进行全面强化,为此需遵守如下原则:(1)营造舒适环境的原则;(2)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原则;(3)选用适生物种的原则;(4)合理的群落组配原则;(5)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原则。
3.人居环境设计采用生态技术。人居环境生态设计的目的是使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得到充分体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生态设计是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等工程设计与生态学
结合的综合性环境设计,以满足居民的个体需求和生态保育的要求。在建设生态人居环境中。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资源节约、绿化建设均应尽可能应用先进适宜的生态技术,重点推广信息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住宅产业化技术、建筑用钢技术、化学建材技术、新型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水工业技术、垃圾处理技术、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技术等。
4.发展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亦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及其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互为依存与循环的新型建筑。生态建筑注重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保护自然植被、原生土壤等,不仅创造了舒适的小环境,也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目前德国已建成了400多座生态建筑,均选用清一色的天然建筑材料,并经过反复检验处理,以确保无毒无害。为加速生态住宅的发展,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生态住宅设计与建筑人才的高等学府 ——生态住宅建筑学院,已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建成招生。
5.交通系统生态化。加大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化进程促进了道路交通系统的不断建设发展,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同时道路交通系统的扩展及汽车的普及又不可避免地导致空气污染,并进而影响居民的健康、舒适。这一矛盾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困扰着城市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充分发挥现有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的有力措施。
6.水资源系统生态化。水资源系统包括了生活用水的供给、污水、雨水、景观用水等。水资源生态化的目标是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它要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过程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工作大多尚处起步阶段。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和工程建设规模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式很不相称。
7.城市垃圾处理生态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将带来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持续增长,对城市文明和人居环境质量带来巨大的威胁和压力。必须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垃圾排放、处理回收利用的管理;必须统筹规划,引进、开发和推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培育垃圾处理产业。
8.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主题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种现代消费模式。它倡导在追求科学、文明、健康、舒适的生活同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五篇: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城市边缘区
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师:22 学生:22 2222年10月8日
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强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立法,切实做好城市边缘区的环境规划工作,实现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环境立法;环境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relevant to resour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it is vital to strengthen th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urban fringe and rural areas.Keywords: urban fringe;environmental problem;environment legislation;environmental planning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发展中较活跃、变化迅速的地域实体,其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边缘区迅速崛起。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对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城市边缘区普遍存在的传统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环境意识淡漠,导致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 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特征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由于其在土地所有制、土地利用形式、经济与人口构成、空间建设的模式与景观以及社会观念、管理体制上与城区存在着明显差异,使得“城”和“乡”的内涵和表象在这一地带混合,形成这个能融合多种特征的综合性过渡区域[1]。1.1 空间形态结构上的过渡性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是城市和农村城市化合力作用的结果。其空间结构和内部有机构成与城区及农村地区有着继承关系或延续关系,兼有城市与农村两种形态的特点,是城乡空间结构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过渡地带[2]。1.2 社会发展的动态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边缘区总是处在动态发展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吞噬农村,城区面积不断扩张, 城市边缘区逐渐演变成了郊区或城区;另一方面,构成城市边缘区的各种内部要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城市因素、现代性因素不断增长。1.3 管理体制的二元性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必须接受城市政府的领导,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下运行;其属于农村地区的部分,在土地、户籍管理等方面又不得不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下运行。这就造成了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上的二元性。
城市边缘区的过渡性、动态性、管理二元性特点,使得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其他地区比较起来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当前, 城市边缘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2 城市边缘区的环境问题 2.1 环境问题的表现 2.1.1 大气环境状况
总体而言,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污染源大部分来自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乡镇企业密集,能源以煤为主加之缺少净化设施,致使空气中烟尘、SO2的浓度严重超标,造成了大气污染[3]。以安徽省繁昌县狄港镇为例分析大气的污染状况,狄港镇产业主要以建材、水泥为主,且水泥产量以成为狄港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带动着城镇建设和居民生活的提高,但同时因为水泥生产产生的大量粉尘,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镇的大气环境。狄港镇大气污染主要为水泥厂的窑尾烟囱、矿山开采、各种生产、生活锅炉及机动车辆的尾气及二次扬尘。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粉尘、SO2和NOx。
据芜湖市环保所1994年对狄港镇主要污染源的调查、统计资料估算,获狄港镇中心区大气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下表。污染物
粉(烟)尘
SO2 NOx
排放量(t/a)
7536 417 未测
尽管狄港镇政府加强了市政建设,强化了城镇管理,减少了灰尘污染,但由于未能解决污染源的问题,使得整个狄港镇区灰尘蔽日,当地人形象的称为“晴天是灰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镇形象。1997年对镇区中小学生体检表明,其肺部检查不合格率达到80%,由此看出粉尘污染已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发育成长和身体健康,大气污染已到了急需治理的时候[4]。
2.1.2 水环境状况
近年来,我国每年排放的废水总量约为365亿立方米,其中70%为工业废水。在废水处理上,城区优于郊区,郊区乡镇废水处理率不到27%,污水排放达标率仅为36.8%,致使50%的城镇地下水受到污染,78%的城镇河段不宜用作饮用水源,工业发达的城镇水污染更加严重[5]。水环境污染不但有来自小城镇本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而且也有来自外来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即整个大区域的污染,有些小城镇外来污染远大于自身污染,这对治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提醒人们治理水环境污染不能仅限于某一小区域,而需对大区域及整个流域进行综合治理。2.1.3 土壤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边缘区耕地锐减,土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现有人均耕地为1.2亩,为世界人均的1/4。1981-1985年,全国耕地减少3689万亩,相当于54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同时,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引起土质恶化,耕地质量下降[4]。据研究,在天津市郊区受污染的农业土壤中,Cu、Zn的有效态占含量为5%~31%,Pb为3%~30%,Cd则高达22%~98%。宁波市郊表层土壤中酚的浓度为我国正常土壤环境中酚浓度的373倍。
2.1.4 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
大多城市边缘区村镇没有垃圾处理场地,垃圾无处倾倒,城镇的生活垃圾基本未作处理,大都集中堆放,镇区垃圾箱及垃圾清运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垃圾处理要求。如新登镇没有垃圾中转站,呈自由堆放状况,城环卫所有一辆3吨吸粪车,一辆5吨洒水车,远不能满足垃圾清运要求。旧区街道原设有垃圾箱已大部分破损不全,而新建的街道尚未设置垃圾箱,在居民区内部地段未设置公厕。加之不良生活习惯问题,严重影响环境卫生。2.2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分析
2.2.1 污染源由城市中心区域向城乡结合部转移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城市作为工业基地,在城区建造了大量的工厂、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污染严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的重要性,城市中心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渐由过去的以工业为中心向以商业、服务业为中心的转移。这种定位的转变要求城市主动地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的无污染产业。在这种趋势下,大批的老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不得不向城市周边地区迁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将本属城区的污染源转向了城市边缘区。2.2.2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同时乡镇企业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城市边缘区污染的主要源泉。见下表。一个企业污染一条河,破坏一座山的现象屡见不鲜[4]。项目
1984年
1989年
1995年
有污染的企业(万个)
18.16
57.15
121.60
占小城镇企业总数的份额(%)11.00 3.10 5.50
占小城镇工业企业的份额(%)
20.20 7.80
16.90
污染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4.00
19260.00
占小城镇工业总产值份额(%)
35.50
37.60
毋庸置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减轻城市就业压力、避免城市过于臃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普遍存在着“乡办企业办在乡,村办企业办在村,户办企业办在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使得环境管理大为不便,污染治理十分困难。加之乡镇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设备陈旧,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难以避免[6]。2.2.3 法制不健全
针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保护部门执法不严。环境保护部门虽努力执法,但机构、人员、经费不足。有关部门不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干预环境保护执法(保护地方利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助长了环境损害者的污染行为。2.2.4 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总体而言,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不高。长期形成的重经济,轻环保,重建设,轻规划,重投资,轻管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3 加强城市边缘区的环境保护 3.1 完善环保立法
近年来,我国虽制定并颁布了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缺一部专门用于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我们一方面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边缘区的特点,对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必要的修改补充,明确城市边缘区范围,突出其环境保护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制定专门用于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法律。地方各级政府也可根据本地实际和环保需要,制定相应的适应本地环境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环保法律或规章,以完善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3.2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3.2.1 健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但是,由于城市边缘区地域位置的特殊性,这种管理体制还称不上尽善尽美。一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城市边缘区既受城市管辖,又受乡(镇)、村制约,是典型的双重管理体制。这边监管严那边管理松;一边抓城市环境治理,一边强调发展经济,极易发生矛盾,造成不利局面;二是城市边缘区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监管主体的难以确定性。城市边缘区的某一部分既可能归城市管理又可能归农村管理如果管理机构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或互相推诿扯皮,就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形成监管真空。因此,必须实现管理体制的一元化,改变城乡共管的局面,确立城市管理体制,设置统一的管理机构。3.2.2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造成城市边缘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保执法力度不够。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的环保职能,实行领导干部追究制,将环境目标责任制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运用《刑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惩处。坚决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环境污染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3 搞好环境规划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边缘区工业发展欠规划,更无环境规划[3]。各级政府要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举,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好城市边缘区的环境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3.4 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必须综合治理要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思想根源入手从影响和制约城乡结合部环境的源头抓起,彻底加以整治[3]。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明确城市边缘区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健全城市边缘区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结合城市功能分布和结构调整进一步防治工业污染。3.5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才能搞好环保工作。一是要确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是知情,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起码条件;二是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要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就应当采取实际措施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以群众举报、信访、咨询、听证、新闻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政府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第三方力量的形成。3.6 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改变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局面的关键在于统筹规划。交通、通讯、供电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应统一规划和设计,尽量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同时,要对已有的环保设施充分利用和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强的特点,避免重复建设。资金短缺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行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或者在适当情况下通过对企业征收环境税来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参考文献: [1] 胡彩屏.推进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的对策探讨[J].探求,2001(6)[2] 王锁娥.充分认识和发挥城乡结合部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1(2)[3] 张海霞,张志宝.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初探[J].山东环境,2002(6)[4] 高文杰,刑天河,王海乾.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5] 刘延玲,关柯.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