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张丽萍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村居被纳入了城区范围,这些质量较差的房屋、设施不全的区域就构成了棚户区。为了使旧城区恢复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活力,必须对旧城区内的棚户区进行改造。同时棚户区的改造也有利于节省土地,统筹城乡土地。因此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棚户区;改造引言
棚户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它曾经解决了不少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现在棚户区的大量存在已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严重损坏了城市形象,甚至会引发
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棚户区问题是实现城市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2 棚户区改造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改造现状
目前,棚户区改造呈现多种模式,多个层次推进的发展态势,更新改造模式由过去单一的“旧房改造”和“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不仅仅以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为目标,而且充分发挥改造地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实现改造棚户区和城市现代化的多重目的。概括起来,近几年来棚户区改造呈现出以下特点:
经济效益成为关键。房地产公司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受到市场经营的经济规律的支配,盈利成为其开发的主要目的,这种积极、迫切的目标激发其创造各种有效的方法去促进土地利用,间接地使土地使用发挥到最高境界。因此,经济效益问题成为棚户区改造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棚户区改造是否能行之有效,并且支配着棚户区改造的开发行为。
规划控制趋向法治化、系统化。进入市场经济后,虽然还存在着立项审批手段,但由于资金已不是上级划拨,而贷款也不再是上级批准的政府行为,而是建设者与金额机构之间的经济企业行为,从而使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控制,由过去行政、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逐步转向利用经济杠杆、法规手段、政策引导、公众参与以及其他沟通协作方式的管理调节,并通过各种计划、决策、执行、引导、协调、监督等组织活动使规划管理走向系统化,打破了以往城市建设计划、规划、建筑、实施的单向执行方式。
2.2 存在的问题
关注近期和局部利益。因为在市场机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并且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追求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的收益。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倾向于最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千方百计地提高地块的容积率,而很少考虑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城市长远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是依据市场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但是市场的需求并非是以城市合理的发展为依据的。例如,城市中心区的棚户区改造中往往以开发高级住宅为主,将低收入的居民排挤出了城市中心区,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空间的分隔,并给社会的安定埋下隐患。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
拆迁难度大,协调时间长。城市建设的难点在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的难点在棚户区拆迁,棚户区拆迁的难点在于中低收入户的安置。改造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拆迁的成本和拆迁的进度。
对经济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还不到位。在棚户区拆迁项目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特殊困难家庭(如下岗失业、经济拮据、常年患病、几代同住、房屋拥挤、身体残疾等):拆迁前,他们
挤住在平房内或者私自加盖的屋舍内,基本能够维持生活,可是拆迁之后,按照拆迁条例规定得到的补偿一般不能满足购房从而解决几代人的居住问题。这部分人群会强力阻碍拆迁。这是拆迁工作中很现实的困难。
改造项目和拆迁方案不够详细透明,影响被拆迁居民的信心。被拆迁居民对拆迁后的前景不明朗,对拆迁的各项补偿没有把握,对拆迁持冷漠态度,如大多数棚户区内的房主既担心拆迁后失去每个月上千元的房租,生活没有来源;还担心现在的住房无法换到同等面积的楼房,每个月还要交物业管理费等。棚户区内很多租房户对拆迁也忧心忡忡,因为他们现在的收入只够租住较便宜的普通街区旧房或城中村房子,拆迁后他们难以找到便宜的住房。
改造资金不足,审批程序冗杂。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资金,但是政府财政支持的城建资金缺口大。资金不足会严重阻碍棚户区改造的进程,应从大局着眼,从城市经营的理念出发,增加优惠政策,吸引市场投资机构介入融资。以往棚户区改造所需的批文太多,从确定打算改造某一区片到真正全面落实完成拆迁改造,需要太多部门的协作与审批,所需的时间太长,管理成本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建议和措施
3.1 制度创新,制定优惠政策
棚户区改造中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的利益。其中最直接、最大的利益关系者是原棚户区居民。政策既要保证居民和开发商的利益,还要保障棚户区的改造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居民在不支付额外费用的前提下便可充分享受新社区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及优美的居住环境。拆迁期间原棚户区居民的安置费及原有房屋的出租收入,由开发商负责补偿;原棚户区居民回迁房必须优先建设,并由原棚户区居民优先挑选,保证按时回迁等等。如果这些政策措施能顺利实施,原棚户区居民就会成为棚户区改造最大的受益者。为了推动棚户区改造,政府需要让出巨大利益给原棚户区居民和开发商,以便降低开发商的经营风险,亦即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如:出台免缴或部分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供水设施增容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重信誉的国内外开发商投入济南市的棚户区改造;对于含有公益性项目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如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被规划为绿地的棚户区片),允许免缴部分土地出让金;对于区位较差、拆迁量较大的区域,可以允许开发商采取适当提高容积率,增加部分商业建筑面积等办法提高经营收益;
3.2 体制创新,确立推进机制
棚户区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制。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政策、审定市建委组织的对改造区片前期策划研究和城市运营商的推选认定、审定城市营销策略和项目招商策略,审定批准区政府上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棚户区改造的日常工作。
3.3 城市营销,促进招商效果
城市营销是城市经营的高级表现,是在对城市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把城市当作待营销的产品,制定恰当的营销战略和具体策略,把城市宣传推销出去,为城市的招商引资、发展旅游和更好地运营城市而造势。此外,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发展,市建委重点抓好道路、排水、供水、供气、公厕、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
3.4 区别对待,优化城市功能
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城市的灵魂,为此,应制定专项计划,保住城市特色。慎重决策传统街区的改建,慎重策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同时,在目前城市的发展阶段,一部分城中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它们能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住房,满足了外来打工人员和城市贫困人口等众多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因此,还应选择保留一部分打工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城中村,留住打工族,以便增强城市的活力。
3.5 收购“野楼盘”,用作保障性住房
对于城中村或者城边村自行改造建设的“野楼盘”,如果拆除重建,虽然能够给与违法行为以重创,但是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只是收取一定量的罚款即可给“野楼盘”“上户口”,又会纵容这种违法现象愈演愈烈。政府不妨借鉴深圳的做法,由政府收购后作为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使用,这样既打击了当前“野楼盘”屡禁不止的现象,又增加了济南市廉租房的供应量,填补了目前济南市房地产市场上无经济适用房的空白,能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受益。
小结
棚户区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认知水平和法规、政策的制定,又涉及到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对棚户区改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陆伟芳,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思考[J].扬州人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2]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陈鹏,城中村改造的策略转变[J].规划师,2004.
第二篇:棚户区改造问题分析(最终版)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村居被纳入了城区
范 围,这些质量较差的房屋、设施不全的区域就构成了棚户区。为了使旧城区恢复其在城
市 发展中的活力,必须对旧城区内的棚户区进行改造。同时棚户区的改造也有利于节省土
地,统筹城乡土地。因此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它曾经解决了不少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现在棚户区的大量存在已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严重损坏了城市形象,甚至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棚户区问题是实现城市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棚户区改造现状
目前,棚户区改造呈现多种模式,多个层次推进的发展态势,更新改造模式由过去单一的“旧房改造”和“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不仅仅以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为目标,而且充分发挥改造地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实现改造棚户区和城市现代化的多重目的。概括起来,近几年来棚户区改造呈现出以下特点:
经济效益成为关键。房地产公司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受 到市场经营的经济规律的支配,盈利成为其开发的主要目的,这种积 极、迫切的目标激发其创造各种有效的方法去促进土地利用,间接地 使土地使用发挥到最高境界。因此,经济效益问题成为棚户区改造的 关键问题,关系到棚户区改造是否能行之有效,并且支配着棚户区改 造的开发行为。
规划控制趋向法治化、系统化。进入市场经济后,虽然还存在着立项审批手段,但由于资金已不是上级划拨,而贷款也不再是上级批准的政府行为,而是建设者与金额机构之间的经济企业行为,从而使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控制,由过去行政、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逐步 转向利用经济杠杆、法规手段、政策引导、公众参与以及其他沟通协作方式的管理调节,并通过各种计划、决策、执行、引导、协调、监督等组织活动使规划管理走向系统化,打破了以往城市建设计划、规划、建筑、实施的单向执行方式。
二、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关注近期和局部利益。因为在市场机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并且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追求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的收益。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倾向于最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千方百计地提 高地块的容积率,而很少考虑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城市长远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是依据市场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但是市场的需求并非是以城市合理的发展为依据的。例如,城市中心区的棚户区改造中往往以开发高级住宅为主,将低收入的居民排挤出了城市中心区,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空间的分隔,并给社会的安定埋下隐患。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
拆迁难度大,协调时间长。城市建设的难点在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的难点在棚户区拆迁,棚户区拆迁的难点在于中低收入户的安置。改造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拆迁的成本和拆迁的进度。
对经济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还不到位。在棚户区拆迁项目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特殊困难家庭(如下岗失业、经济拮据、常年患病、几代同住、房屋拥挤、身体残疾等):拆迁前,他们挤住在平房内或者私自加盖的屋舍内,基本能够维持生活,可是拆迁之后,按照拆迁条例 规定得到的补偿一般不能满足购房从而解决几代人的居住问题。这部分人群会强力阻碍拆迁。这是拆迁工作中很现实的困难。
改造项目和拆迁方案不够详细透明,影响被拆迁居民的信心。被拆迁居民对拆迁后的前景不明朗,对拆迁的各项补偿没有把握,对拆迁持冷漠态度,如大多数棚户区内的房主既担心拆迁后失去每个月上千元的房租,生活没有来源;还担心现在的住房无法换到同等面积的 楼房,每个月还要交物业管理费等。棚户区内很多租房户对拆迁也忧心忡忡,因为他们现在的收入只够租住较便宜的普通街区旧房或城中村房子,拆迁后他们难以找到便宜的住房。
改造资金不足,审批程序冗杂。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资金,但是政府财政支持的城建资金缺口大。资金不足会严重阻碍棚户区改造的进程,应从大局着眼,从城市经营的理念出发,增加优惠政策,吸引市场投资机构介入融资。以往棚户区改造所需的批文太多,从确定打 算改造某一区片到真正全面落实完成拆迁改造,需要太多部门的协作与审批,所需的时间太长,管理成本加大。
三、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建议和措施
(一)制度创新
制定优惠政策棚户区改造中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的利益。其中最直接、最大的利益关系者是原棚户区居民。政策既要保证居民和开发商的利益,还要保障棚户区改造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居民在不支付额外费用的前提下便可充分享受新社区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及优美的居住环境。拆迁期间原棚户区居民的安置费及原有房屋的出租收入,由开发商负责补偿;原棚户区居民回迁房必须优先建设,并由原棚户区居民优先挑选,保证按时回迁等等。如果这些政策措施能顺利实施,原棚户区居民就会成为棚户区改造最大的受益者。为了推动棚户区改造,政府需要让出巨大利益给原棚户区居民和开发商,以便降低开发商的经营风险,亦即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对于含有公益性项目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如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被规划为绿地的棚户区片),允许免缴部分土地出让金;对于区位较差、拆迁量 较大的区域,可以允许开发商采取适当提高容积率,增加部分商业建筑面积等办法提高经营收益。
(二)体制创新
确立推进机制 棚户区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制。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政策、审定市建委组织的对改造区片前期策划研究和城市运营商的推选认定、审定城市营销策略和项目招商策略,审定批准区政府上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棚户区改造的日常工作。
(三)城市营销
促进招商效果城市营销是城市经营的高级表现,是在对城市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把城市当作待营销的产品,制定恰当的营销战略和具体策略,把城市宣传推销出去,为城市的招商引资、发展旅游和更好地运营城市而造势。此外,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发展,重点抓好道路、排水、供水、供气、公厕、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四)区别对待
优化城市功能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城市的灵魂,为此,应制定专项计划,保住城市特色。慎重决策传统街区的改建,慎重策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同时,在目前城市的发展阶段,一部分城中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它们能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住房,满足了 外来打工人员和城市贫困人口等众多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因此,还应选择保留一部分打工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城中村,留住打工族,以便增强城市的活力。(五)收购“野楼盘”
用作保障性住房对于城中村或者城边村自行改造建设的“野楼盘”,如果拆除重建,虽然能够给与违法行为以重创,但是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只是收取一定量的罚款即可给“野楼盘”“上户口”,又会纵容这种违法现象愈演愈烈。政府不妨借鉴深圳的做法,由政府收购后作为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使用,这样既打击了当前“野楼盘”屡禁不止的现象,又增加了济南市廉租房的供应量,填补了目前济南市房地产市场上无经济适用房的空白,能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受益。
四、小结
棚户区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认知水平和法规、政策的制定,又涉及到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对棚户区改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乃胜 城市棚户区防治的思考 [J].城市发展研究 ,2000(1).[2]赵定东 雷天怡 棚户区改造中的社会资源配置逻辑与机制 [J].社会科学战线 ,2009(9).[3]张道航.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的模式及方略 [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1).82
第三篇: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通过对我国城市交通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几点对策,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对策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城市交通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公共汽车、电车占主体,承担了城市80%以上的客运量。从一些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筹建速度在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投资巨大,总的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城市要形成以大众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大城市的交通客运量还是以地面常规公共交通为主要运输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而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滞后于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但由于财政体制、经营机制、管理水平以及道路通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具体情况如下:
(1)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需求严重失衡。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但其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机动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增长。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交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机动车交通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3)混行交通状况加剧交通拥挤。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拥挤程度大大高于同等机动车拥有水平的国外城市。大量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不仅造成了道路交通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降低了原本薄弱的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影响了车辆和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益,增大了使用者的负担。
(4)公交企业普遍亏损,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交企业无疑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又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标,还必须体现社会效益。尽管政府给予公交企业以减免税费等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体制改革带来诸多问题,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再加上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这使得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5)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依赖政府机关的协调和行政干预,无法可依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6)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长距离出行的快速交通工具,减少了公交车的吸引力。
(7)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所谓公共交通占主体,其承担的出行比例至少应在40%以上。而我国大城市目前公交承担的客流比重很低,一般在10~20%,现实与需要差距很大。
(8)交通管理手段落后。
1.2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乘车难”及交通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公交的优势,制约了公交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公交优化的政策,而公交的运输量也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城市公交不但没有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主体,而且公交的比例还呈下降的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地方存在公交盲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交通量的增长速度。
(3)公交服务水平差。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成为乘客投诉与媒体曝光的对象,直接影响其承担的客运比例。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常表现为乘坐公交车耗时太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4)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5)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发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是城市交通工作者的两大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车辆的投放量日益加大,乘车难的矛盾有所缓解,行车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巴列车化、中小巴频繁靠停,形成动态瓶颈,严重影响了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途径
城市公共交通对居民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公共交通必须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并兼顾公交企业效益。因此,针对目前城市公共交通出现的主要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2.1 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
城市公共交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出行居民,即公交乘客。要想建立合理的公交线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公交乘客的心理、出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以进一步确定公交最优线路模型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参考国内外的大量数据,并结合我国城市的特点,在对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进行优化时,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为更多乘客提供服务;(2)使全体乘客总出行时间最短,减少换乘次数;(3)使路线的效率最大;(4)保证良好的可达性,尤其是要减少公交乘客的步行距离;(5)扩展公交服务范围,减少公交盲区。
2.2 采用先进的公交智能调度技术
随着城市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不能满足出行需求。要想使公共交通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单单依靠公交线路的优化和增加道路设施远远不够,为此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城市公交管理技术,如可以引入先进的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方法。该系统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公交企业的调度优化系统。这方面主要研究的是适合我国公交企业的调度优化系统模式、各种新技术,例如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等与调度优化系统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基于公交线路流量的线路配车数技术模型。目前,我国公交企业的总体技术手段落后,新的公交运营调度技术,例如车辆自动定位技术、乘客自动技术等,基本上没有应用。
2.3 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
大运量快速交通工具速度快、运量大、耗能低、污染少,并且可靠、准时、舒适、安全,但它需要专用道路,处于封闭状态,目前我国城市无论从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完善的快速交通体系,因此建立我国城市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可考虑按如下三个阶段依次实施,即:设立公共汽车专用道;发展公共汽车列车;开辟轨道交通。
2.4 建立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开展响应需求服务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与外部有关部门(如交管)协调衔接的基础上,着眼于改善公交乘客的信息服务;改善公交公司营运调度与企业管理;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其营运效率,降低其营运成本;建立电子付费系统。响应需求是一种新型的公交运营模式,其特点是:无固定运行时刻表、路线及汽车停靠站,乘客享受门到门的运输服务,是一种机动灵活而且效率较高的公交运营模式。
2.5 财政补偿
对于公共交通企业政策性亏损应予以财政补偿,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公共交通法》,依法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专向资金;(2)建立专门的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放与监管机构及公交企业政策性补偿额的评估体系,对政策性补偿额进行核算、发放、审计与监管,确保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的运输方式,并以客运为主。包括有轨电车、地铁、轻轨交通、单轨交通和市郊铁路5种子系统。轨道交通是现代化都市的标志之一。如在特大城市可采用地铁和轻轨方式。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能耗少、无污染排放、占地面积少等诸多优点。地铁单向车道小时输送能力可达3万~6万人次,高居于各种交通方式之首;平均运行速度40~60km/h;行驶于地下,不受外界干扰,是乘客出行准点保证率最大的交通方式。但是地铁造价很高,以我国目前已修建的情况来看,平均每公里6亿~8亿元,比其它轨道交通方式高2~3倍。根据地铁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适用经济较发达,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且客源充足、具有强大客流方向的城市市区和近郊区,可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主干线和大通道。
轻轨是中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客运能力为每小时1万~3万人次,介于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中量客运技术填补了空白。轻轨包括地面、地下和高架三种。运行速度30~40km/h,最大坡度为6%。轻轨的造价1~1.5亿元/km,约为地铁的1/3~1/4。根据上述功能轻轨主要适用范围在单向小时1万~3万人次的城区和郊区。在大中城市,可采用地面轻轨、高架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在山城和沿海城市,由于单轨对地形要求不高,爬坡能力较强,是该类地区轨道交通的最佳选择。
文章来源: 《黑龙江交通科技》原作者:郑大伟
第四篇: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社区管理承担着城市社会服务的责任,提供多种形式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深入和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才才能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城市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探讨了目前社区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宜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市社区;现状;服务管理;对策
城市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人所构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有着人口密度和规模大、人际组成复杂、生活方式各异,经济活动集中等特点。城市因其天然优势为居民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城市社区飞速发展起来。同时,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辐射与扩散不断推动临近社区发展,形成各异的城市社区生活网络。因此城市社区管理只有通过创新,自身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建立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
一、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我国社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就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在大多数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着,社区管理主体单一,政府组织通过一层层行政命令控制着社区所有公共资源,主要表现为行政主导、行政干预过多。在社区建设中,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应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福利、保障以及社区文化、自治、环境、安全等方面,把政府职责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还残留着传统体制的政社不分,政府职能和社会组织职能混淆不清,导致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缓慢,社会组织很难成长。尤其是城市基层政府组织在体制改革方面没有任何积极性,只是做做过场而已。
(二)社区成员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社区自治中有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政府职能转不够,仍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这样一来,社区自治组织成了政府办事的腿,又无暇顾及社区自治事务,本质工作职责难以落实开展。二是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公共热情不高,也就影响到了推进社区自治工作。对于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来说,他们所参与的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由政府设计特定的任务。由于参与渠道受到阻碍,社区成员也就无法参与到社区管理中,造成其社区归属感很弱。
(三)社区服务内容贫乏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服务主体单
一、服务内容贫乏。一个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应该是服务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基层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专业服务组织,还要有社区志愿者组织、中介组织及其他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会更加强烈,对其服务功能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门类较为齐全的服务。但由于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受到资源限制,整体实力不强,很难有效的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二、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责的转变,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是必需的,也是解决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面临问题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社会体制基础上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吸收社会力量,构建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多元治理
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中,政府应转变职能,做到政社分开理顺与社区的关系,有效协调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明确街道、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不推给社区。城市基层政
府组织从行政职能中将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性服务工作剥离出来,按照权责合一、费事合一的原则移交给社区,淡化社区管理的行政成份。同时社区自治组也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真正的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责任。最后还要扶持鼓励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完善城市社区自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委会应重视对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引导上,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坚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居民的参与会直接影响到社区管理的建设,首先要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疏通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做到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引入社区中介组织,将更加有利于沟通,整合各方利益,促进居民的积极性。
(三)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使服务主体多元化是完善当前社区服务首要任务,特别是社区志愿者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给予非政府组织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如资金、场地、项目、税收等方面优惠或补贴,如此才增加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在社区服务中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同时应着重放在引导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帮助社区困难群体等公益性活动。
(四)加强社区文化和管理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服务事业发展
应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社区先进文化,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时应放眼未来,不能为短期效益,更不能把社区文化活动作为应付检查的玩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居民参与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有效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资源,加大力度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最后注重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选聘,实现社会公开招考,扩大对社区工作者的选择范围。也可以推行居民直选,把社区内优秀人才选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文化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薛新弟.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8.[2]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3]李麟.我国社区管理创新路径探讨[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4]许淑萍,孟范利.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2,02:24+26.[5]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6]赵作伟.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现状及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9,03:15-16.[7]吴燕民.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
第五篇:南昌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全解答
南昌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全解答
南昌新闻网讯(记者 李琳)为了让全市人民更加详细的了解南昌市老城区改造的情况,5月28日,南昌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公布了76条关于棚户区改造的问题解答。
一、什么是城市棚户区?
答:城市棚户区是指在国有土地上集中建设的房屋结构简单、使用功能不全、建筑密度大、基础设施差的人口密集住宅区。
二、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依据是什么?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依据主要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城市棚户区(危旧住宅区)改造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市棚户区(低洼危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
三、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和省里有关政策,我市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努力实现城市赢得环境、百姓赢得财富、政府赢得民心、社会赢得和谐作为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机制推动、统一规划、政策扶持”的改造原则。
四、城市棚户区改造怎样运作?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按照“市级平衡、平台融资、县区拆迁、分类指导”的模式实施。
五、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保障?
答: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城市棚户区改造指挥部,负责全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政策制定、方案审定及相关协调工作。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与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协调及推进工作,并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规划指导组、征地拆迁组、资金筹措组、新闻宣传组、信访维稳组、督导考核组等7个机构,以确保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责任部门参照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所管辖范围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六、城市棚户区改造各部门职责是什么?
答: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负责编制棚户区改造地块及拆迁安置地块规划等工作;房管部门负责拆迁安置方案制定,拆迁量审核、拆迁指导、保障性住房对象调查等工作;国土部门负责指导土地收储,出让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财政局部门及市县的投融资平台负责改造资金筹措、拨付等工作。有关单位和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七、城市棚户区改造操作流程是怎样?
答: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改造计划,报市城市和国有工矿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批准后编制改造地块和拆迁安置地块规划方案报规划部门;根据审批的规划方案拟定具体改造实施方案经指挥部批复后组织实施。
实施阶段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各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应集中办公,建立绿色审批通道,超常规完成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项目责任单位在取得规划红线后应立即组织详细的拆迁摸底,制定拆迁方案;同时办理工程的立项、可研、环评、交评、规划用地许可证等前期手续。项目责任单位凭借规划用地许可证和指挥部批复的拆迁方案办理拆迁许可证,正式开始动迁。项目开始动迁后,项目责任单位应抓紧办理安置房建设的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启动还建房的建设。项目完成后,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形成项目资金平衡报告,其中,拆迁费用由市房管部门审定,征地及土地出让的费用由市国土部门审定,还建房以及开发建设的费用由市财政部门审定。
八、列入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总面积有多少?
答:列入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总面积为659.91万平米,涉及户数7.97万户,其中:中心城区棚户区面积520.77万平方米,涉及户数6.23万户;四县区域总面积139.14万平米,涉及户数1.74万户。
九、我市2010年和2011年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分别是多少?
答: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棚户区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2010年我市改造任务为399.73万平米,其中:中心城区为321.27万平米,四县区域为78.46万平米。2011年我市改造任务为260.18万平米,其中:中心城区199.5万平米,四县区域60.68万平米。
十、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
(一)中央和省政府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
(二)中央和省政府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
(三)改造地块土地出让收益;
(四)平台融入资金;
(五)财政性资金投入。
十一、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最低为多少?有哪些主要来源?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资本金执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资本金不低于项目总投资20%的规定。主要来源有财政性资金、土地评估后注入平台、企业债券、信托资金等。
十二、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需具备的前期手续是什么?
答: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需具备的前期手续主要有:项目立项、工可批复;融资代建协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十三:老城区控制区、核心区范围如何界定?
答:老城区控制区范围为:洪都大道——解放西路(洪城路)——滨江路——抚河路围合的地区。其中核心区为:阳明路——八一大道——站前西路——抚河路围合的地区。
十四:为什么老城区内要分控制区和核心区?
答:我市老城区范围人口高度密集,按照疏散老城区人口的原则,根据我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老城区控制区范围内限制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中心(馆)、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核心区范围内一律停建。
十五、如何加快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
答:相对老城区而言,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薄弱,按照市政府已经出台的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在土地、规划、税费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学校、医院、文化中心(馆)、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向新城区和组团转移,加快新城区和组团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促进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和组团转移。
十六、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享受哪些税费优惠政策?
答:按照建保【2009】295号文件规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享受以下两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
1、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包括:城市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防空地下室异地建设费、白蚁防治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格调节基金、防洪保安基金。
2、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和通过收购筹集安置房源的,执行经济适用房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安置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购买商品房作为安置房源的,免征契税。
十七、城市棚户区改造地块土地出让收益可否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出来的净地出让后,原则上应先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四项专项资金,剩余部分可作为土地收储成本拨付给棚户区改造的拆迁安置主体或安置房代建主体,用于拆迁补偿和安置房建设。
十八、城市棚户区改造地块所收取的税、费收入可否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
答:出让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出来的净地进行商业性开发,按规定不能减免的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都应足额收取。所收取的税费纳入财政预算收入,按规定的用途使用。
如果宗地出让收入等不足以保证棚户区改造项目收支平衡,可考虑按照对宗地上商业性开发所收取的各种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数额,由受益财政等额安排项目资本金拨付给拆迁安置主体或安置房代建主体。
十九、城市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是否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答:城市改造过程中纳入政府统一计划实施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十、单位和个人取得的拆迁补偿费是否征收营业税?
答: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单位和个人因工地被征用而取得的不动产拆迁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
二十一、城市改造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形式的补偿是否征收营业税?
答: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单位或个人,以下同)实行房屋产权调换形式补偿的,被拆迁人因房屋结构和面积原因所取得的结算价款,不征收营业税。
二
十二、个人取得的补偿费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
答:城市改造过程中个人因土地使用权被政府收回后原拥有不动产拆迁,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无论是现金还是实物(房屋),均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
十三、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将其土地使用权归还给政府后得到的资金补偿费,是否征收营业税?
答: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将其土地使用权归还给政府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二
十四、政府、拆迁公司、房地产企业等用自建房或商品房进行安置补偿的如何计征营业税?
答:对政府、拆迁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自行建盖或购入商品房安置补偿的,对偿还面积与拆迁面积相等的部分,按同类住宅房屋的成本价核定计征营业税,对超过拆迁建筑面积部分,以收到房款及价外费用为计税依据一并征收销售不动产营业税。
二
十五、城市改造中土地增值税的减免是如何规定的?
答: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房地产的,比照有关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
二
十六、参与城市改造开发的房地产企业,在土地增值税清算时,拆迁补偿费能否计算扣除?
答: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纳税人应据实提供扣除项目金额,并提供合法有效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方可据实扣除。在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对确实不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据以扣除拆迁补偿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证明材料,作为拆迁补偿费用可以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扣除的条件:一是要提供政府要求其搬迁或拆迁改造的批文;二是要提供实施拆迁的公司(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每一个被拆迁户签订的拆迁偿合同,合同内容涉及拆迁土地或房屋的面积、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等相关内容;三是出具支付补偿费用的签收花名册。
二
十七、城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企业取得搬迁补偿收入,应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原因,搬迁企业按现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搬迁企业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企业如果根据搬迁规则,用于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以及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搬迁企业的搬迁收入和扣除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和安置职工费用,其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二
十八、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拆迁人如何确立?
答:拆迁人应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所在辖区政府,城镇居民房拆迁工作应由所在区房屋拆迁部门负责。
二
十九、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的原则是什么?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的原则是:
1、以人为本,依法拆迁。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确定和安置补偿方案的制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多种方式征询群众意见,在得到绝大多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2、拆一还一,等价交换。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原则是“拆一还一,等价交换”。
三
十、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房屋拆迁步骤有哪些?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城市房屋拆迁步骤如下:
1、由房屋拆迁实施单位对拟拆迁的房屋进行调查摸底;
2、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定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3、由拆迁人负责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
4、现场发布拆迁公告,宣传拆迁政策;
5、组织投票或抽签确定房屋拆迁估价机构;
6、搬迁动员;
7、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各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达不成协议的进行行政裁决)
8、被拆迁人自行搬迁;(对行政裁决规定期限内仍不搬迁的依法进行强制拆迁)
9、组织被拆迁人回迁。
三
十一、城市棚户区改造中有哪几种拆迁补偿方式?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方式主要有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由被拆迁人自愿选择。
三
十二、房屋拆迁估价机构如何确定?
答:依据《江西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由拆迁人委托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评估。拆迁人应当充分尊重被拆迁人知情权,由市拆迁管理部门组织拆迁当事人及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以公开抽签方式确定房屋拆迁估价机构。
三
十三、1985年前自行搭建的住宅房屋认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
1、房屋建成时间(是否1985年以前);
2、房屋结构及建筑面积;
3、房屋所有人。
三
十四、如何确认1985年前自行搭建的房屋?
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确认:
1、查阅被拆迁人出示的1985年以前的土地使用证(地租折)或者发证部门的记载;
2、查阅1985年房屋普查资料,是否有记载;
3、查阅1985年以前测绘的地形图,是否有房屋图形;
4、查阅1985年以前户籍资料,是否记载,户主是谁。
三
十五、怎样认定1985年前自行搭建的房屋?
答:拆迁人会同市房屋登记机构、市拆迁管理部门、区拆迁管理部门及拆迁实施单位共同确认。
三
十六、产权调换“拆一还一”的涵义是什么?
答: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305号令)规定,“拆一还一”的涵义是房屋价值的概念,即为“双向评估,等值交换”。
三
十七、房屋拆迁当事人对拆迁估价结果有异议怎么办?
答: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文规定,被拆迁当事人对估价结果有异议的,自收到估价报告之日起5日内,可以向原估价机构书面申请复核估价,也可以另行委托估价机构评估。
拆迁当事人对原估价机构的复核结果或者另行委托估价的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向市房屋拆迁估价专家委员会申请技术鉴定。
三
十八、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对听证会是如何规定的?
答:
1、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之前,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举行听证会。
2、组织听证单位应当在听证会举行的3个工作日前,将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书面通知拆迁当事人或其代理人。
3、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是否必须参加听证会未作硬性规定。但拆迁当事人无正当理由,在规定的时间不参加听证或在听证过程中擅自退出听证会的,视为放弃陈述或申辩的权利,但不影响房屋拆迁裁决的执行或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
三
十九、拆迁过程中哪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进行行政裁决?
答: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因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原因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当事人均可申请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
四
十、为什么行政裁决要对拆迁估价报告进行鉴定?
答: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文规定,被拆迁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委托市房屋拆迁估价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并以鉴定后的评估结果作为裁决依据。估价专家委员会由资深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及房地产、城市规划、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我市的估价专家委员会设在市拆迁管理部门。四
十一、行政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是多久?
答: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文规定,行政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不得少于15天。
四
十二、拆迁人对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做出的行政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吗?
答: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文规定,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向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四
十三、如果被拆迁人拒绝与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房屋可以不拆吗?
答:不可以。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可以申请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仍不搬迁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
四
十四、怎样保证安置房分配的公平公正?
答:为确保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分配公开,公平、公正,按照搬迁顺序采取摇号或抽签等群众满意的公开、透明的办法进行阳光操作。
四
十五、同一城区只有一处住房如何界定?
答:是指被拆迁人在本市城区范围内(含棚改片区)只有一处拥有产权的住房。由市房产管理部门进行认定,并出具惟一住房证明。
四
十六、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被拆迁人停业的是否有补偿?
答: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由拆迁人按照下列办法补偿:
1、拆迁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在规定的过渡期限内,按照所涉及的在册职工人数或者工商营业执照登记的实际从业人数给予一次性最低工资补偿。其中过渡期18个月以内的,补偿6个月;过渡期18个月以上24个月以下的,补偿10个月;由于拆迁人的责任延长过渡期限的,从逾期1个月起每逾期1个月,补偿1个月。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南昌城区为每月580元。
2、拆迁房屋造成停租的,按房管部门核发的《房屋租凭证》所载明的租金标准的50%补偿,直至回迁。
四
十七、被拆迁房屋用途变更如何补偿?
答:被拆迁房屋的用途,以房屋登记簿或房屋所有权证载明的为准。原作住宅的房屋在2001年10月1日以前已改为经营性用房,并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的,拆迁时应当按非住宅房屋予以补偿。
四
十八、被拆迁人对房屋面积计算有异议该怎么办?
答: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以房屋登记簿或房屋所有权证载明的为准。拆迁当事人对房屋所有权证载明的建筑面积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发证部门重新核定,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四
十九、租用公有房屋在拆迁中如何补偿或安置?
答:租用公有房屋在拆迁中按以下办法进行补偿或安置:
1、房屋合法承租人符合房改条件的,原则上可先参加房改取得房屋产权后,再进行拆迁安置补偿;
2、房屋合法承租人不符合房改条件的,由产权单位与拆迁人签订产权调换协议,并与承租人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五
十、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已按房改标准价购买部分产权的房屋在拆迁中如何补偿安置?
答:原已按房改标准价购买部分产权的房屋且符合房改条件的,须按现行房改成本价补足房款,取得全部产权后,再进行拆迁补偿安置。
五
十一、棚户区改造范围的廉租住房在拆迁中如何补偿安置?
答:只能采取产权调换方式补偿安置,按照同类地段住宅“拆一还一”的原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安置。安置房的性质仍为政府所有廉租住房,原承租人若符合条件则可在租赁期内继续承租。
五
十二、棚户区改造范围的经济适用住房在拆迁中如何补偿安置?
答:若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则必须按照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办法的规定,由该家庭退还政府的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款;
若被拆迁人选择采取产权调换方式安置的,按照同类地段住宅“拆一还一”的原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安置。超过“拆一还一”部分的安置房,由该家庭按照拆迁安置政策进行结算。安置房的产权证仍发放经济适用住房产权证,但在登记簿、产籍档案和产权证上注明超出部分的面积为完全私有产权。
五
十三、棚户区改造范围的居民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请廉租住房?
答:棚户区改造范围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1、家庭人均年收入符合我市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
2、有两年以上我市城镇户口;
3、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我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小于10㎡/人);
4、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
十四、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如何处理?
答: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若放弃被拆除房屋的产权,即放弃拆迁补偿安置的,则可以优先申请廉租住房。若不放弃被拆除房屋的产权,拆迁补偿安置后仍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的,则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申请。
五
十五、棚户区改造范围的居民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购经济适用住房?
答:棚户区改造范围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购廉租住房:
1、家庭人均年收入符合我市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
2、有五年以上我市城镇户口;
3、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我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小于15㎡/人);
4、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
十六、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家庭如何处理?
答: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家庭,若放弃被拆除房屋产权,即放弃拆迁补偿安置的,则可以优先申购经济适用住房。若不放弃被拆除房屋的产权,拆迁补偿安置后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则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申购。
五
十七、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农房如何安置补偿?
答: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农房安置补偿按照南昌市及所在行政区域现行农房拆迁补偿政策执行。
五
十八、自行搭建的房屋,拆迁时搭建部分能否获得补偿?
答:拆除在单位土地使用权范围内1985年以前(含1985年)自行搭建的房屋按以下原则给予适当补偿:
1、在单位土地上自行搭建的非住宅房屋 拆除在1985年以前手续不齐全的建筑,且市房屋登记机构无法确权的单位非住宅,由市房屋登记机构出具证明其面积和结构的书面材料,经拆迁实施单位认可后,报有关部门研究同意,在重置价范围内给予一定补偿。
2、在单位土地上自行搭建的住宅房屋
拆除在1985年以前由单位自行搭建的住宅房屋,补偿给单位,然后由所有单位负责安置。
拆除在1985年以前由个人自行搭建的住宅房屋:先由被拆迁户单位配合市房产管理部门及拆迁实施单位调查被拆迁人在其他地方是否有房改房。若有房改房的,市房屋登记机构核实自搭面积后,按照重置价补偿给补拆迁人;若无房改房的或房改不达标的,可在经济适用房内按照经济适用房价格购买经济适用房,购买经济适用房面积可享受房改房政策的面积,超出面积按同地段同类房屋的商品房价格结算。
五
十九、没有超过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如何补偿?
答:结合使用期限给予适当补偿,临时建筑批准使用期限一般为2年。超过2年未获批准延期的应当无偿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则按房屋重置价格结合剩余使用期限补偿。
根据有关规定,房屋重置价格为:框架结构800元/平方米(多层)1150元/平方米(小高层)1350元/平方米(高层为,);砖混结构700元/平方米;砖木结构520元/平方米;简易结构240元/平方米。
六
十、搬迁补助费标准是多少?
答:拆迁住宅搬迁补助费为:户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内的,每户每次300元;户建筑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每户每次300元另加超出部分每平方米2元。拆迁非住宅搬迁补助费为:按有营业执照的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元,或者按照货物运输、设备拆卸搬运安装费用计算。
六
十一、临时安置补助费(即过渡费)怎么计算?
答:拆迁住宅按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8元计算。
六
十二、电话、有线电视、管道煤气、宽带网、分体式空调器、独户水电表等迁移如何补偿?
答:按照迁移所需实际费用给予一次性补偿。
六
十三、房屋已经内装修的应如何补偿?
答:被拆迁房屋已经内装修的,由拆迁人按下列办法补偿:
住宅房屋装修后使用2年以内的,按装修费的60%补偿;使用2年以上3年以下的,按装修费的50%补偿;使用3年以上5年以内的,按装修的30%补偿;使用5年以上的,不予补偿。装修补偿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房屋重置价。
非住宅房屋装修后使用1年以内的,按装修费的50%补偿;使用1年以上2年以内的,按装修费的40%补偿;使用2年以上3年以内的,按装修费的30%补偿;使用3年以上的,不予补偿。
装修价值也可以委托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
六
十四、拆迁住宅房屋实行货币补偿可以得到多少补助?
答:洪府厅字[2009]457号第一条第一款规定:“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按市场评估价补偿;在公告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搬迁的另按市场评估价的20%给予补助”。
六
十五、为什么要对拆迁住宅房屋货币补偿的给予6个月临时安置补助费?
答:洪府厅字 [2009]457号第一条第三款规定:“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搬迁的,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给予6个月临时安置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按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结算”。
本来货币补偿是一次性买断,不存在过渡也没有过渡费(即临时安置补助费)。但考虑到拆迁户得到货币补偿款后,并不能马上买到合适的房子居住,还有一个挑选、购买、装修的过程,实际上还是要过渡一段时间。因此,这次规定给予6个月临时安置补助费,这样就可以解决拆迁户购房装修期间的过渡问题。这也是依法拆迁“有情操作”的一种体现。
六
十六、被拆迁人为残疾人有何照顾?
答:根据我市有关规定,对60岁以上孤寡老人、双目失明或者下肢残疾者,在楼层安置上根据本人要求,可以给予充分照顾。
六
十七、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安置房用地采取何种供地方式?程序是怎样?
答: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安置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并按照以下程序办理:在规划部门确定安置用地项目规划范围后,依照规划部门确定的用地红线范围办理安置房项目划拨用地手续,核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并在其中明确约定住房套型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条件。
六
十八、安置房用地划拨地价如何收取?
答:安置房用地划拨地价应为土地实际取得成本。
六
十九、安置房用地的供地对象是谁?
答:安置房用地的划拨供地对象为安置房建设的业主单位,具体由市政府确定。
七
十、棚户区拆迁安置户的土地使用权证如何发放?
答:依据房管部门或拆迁部门核定的安置房屋产权类型,核发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如商品房产权证,核发出让的土地使用权证;其他则核发划拨土地使用权证。
七
十一、安置用地建筑面积超出拆迁面积,剩余房源如何处理?
答:剩余房源可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即根据市场评估并经市政府确定的楼面地价收取相应面积土地出让金及相关规费后,作为商品房出售,所得收益用于弥补拆迁安置资金不足部分。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七
十二、哪些用地需要收储,土地的收储方式如何?
平衡资金项目在上市交易前需履行收储程序,其中属市直工口企业改制的,应由市工业土地储备中心进行收储;各开发区、新区设有土地储备中心的,应对辖区内土地归口进行收储;其他用地,如省、市直单位、企业用地等由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收储。
七
十三、土地收储价格如何确定?
中央、省属企业收储土地的补偿标准,由土地储备机构与原土地使用权人根据土地评估结果按照该地段收储文件补助标准执行,报南昌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指挥部批准后实施。
市直非工口企业土地收储成本为市政府批准的企业改制费用或参照中央、省属企业收储土地的标准执行。
七
十四、原划拨性质的办公、商业用地如何收储?
城市棚户区改造涉及原划拨用地上的办公、商业性质的土地,根据市场评估价扣除40%后,其余60%全额返还给原用地单位用于补偿。
七
十五、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的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如何供地?
作为基础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市政道路等)、公共设施用地(学校、医疗设施用地等),按照红线范围及用途为其办理划拨用地手续。公共绿地、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用地免收划拨地价;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用地可按市政府规定的划拨地价等级标准或按土地取得成本费用收取划拨地价。
七
十六、单位危旧住宅区是否可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
答:符合城市棚户区条件且可单独规划建设的单位住宅生活区可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参照城市棚户区改造方式实施。(本问答由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指挥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