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18: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写写帮推荐)

《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李岚清音乐笔谈》,让我爱不释手。它以经典音乐作品为中心,追溯了从维瓦尔弟到格什温等50位西方音乐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心灵乐史,凝聚300多年的欧洲经典音乐于笔端,非常得别开生面。

这是一本普及欧洲经典音乐的通俗读物,它通过对跨越300多年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50位著名作曲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评述,以及他们各自的一部代表性作品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欧洲经典音乐的面貌。

李岚清原本是一个中央领导同志,并不是专业从事音乐工作的。这本书就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写的书”(李岚清语)。它的的最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不过分专业和过分生僻,而是言简意明,通俗易懂,读起来十分流畅。当然,接触欧洲经典音乐,必然要遇到若干无法回避的专业术语或概念,对此,书末特别附录了“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栏目,供读者查阅,解除疑难。李岚清原本是一位的领导者,其知识、经验、视野必然不同一般,现在以一名普通人的身份与人们平等谈心,使人倍感亲切,因此也更有吸引力。

作者从自己上小学时因为“贝多芬与盲女”的故事而爱上音乐这一切身体会,在写作中尤其注重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引导读者的兴趣。书中的音乐家生平介绍和作品解读化为情节曲折的美丽故事娓娓道来,沁人心脾;高深难懂的阳春白雪变得兴味盎然,让人豁然开朗。像交响曲《告别》,因乐手们渴望休假,海顿灵机一动,一个寓意明显的“告别”乐章诞生,海顿的幽默个性也跃然纸上。肖邦的《雨滴》,是在某个等待乔治·桑归来的夜晚,静听窗外梧桐更兼细雨,滴滴思念,在琴键上化为乐史流芳的经典,也成了忧郁肖邦的最佳诠释。面对故友的画作,穆索尔斯基在钢琴上倾诉着不尽的思念,于是名曲《图画展览会》降临人世。对照意境,读析乐曲,作品中乐器声部的变化、持续雨滴的模拟、信步画廊的主题无一不是洋洋盈耳,经久难忘。

加强美育,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本书奏响了西方经典音乐的瑰丽乐章,引导着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畅游乐海,共同构建华夏礼乐文明的和谐社会。

第二篇:《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读后感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是本人在市教育局工作期间添置的一本书,以前翻过,现在放在办公室里,近日又一次精选了几篇看看。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真正感受很深,连我们教育部的周济部长都是“一直以十分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认真拜读《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的,把这部书评价为“在我国教育发展事业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著作”,更何况具体在下面工作的人们。周济部长站在部长和他本人的角度,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中国教育战线一切问题的关键;第二,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第三,锲而不舍,一抓到底,扎扎实实地为教育做实事;第四,带着深厚的感情抓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正面的眼光看问题,就自己的角度就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李岚清同志是一个大写的“人”。从不多的资料中可以知道李岚清是复旦大学学企业管理出身的,从工厂的“计划员”干到“国家的领导人”,阅历丰富,百炼成钢;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从他的访谈录的广征博引,史论结合,情理交融,透彻明晰,生动具体,令人醒思快意,感佩于心,从他在各著名大学的各类讲学到《音乐笔谈》;虽然在某个敏感时期一度有“国事家事理难清”的怨言,但无论从为人、为官,还是从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方面,李岚靖同志都人中之龙,他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李岚清同志阐述了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道理,并用很多事例论证,身体力行,化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在谈到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观点时,李岚清同志还谈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参观爱尔兰著名的默里克理工大学,非常惊讶地发现,尽管它是一家以软件研发而著名的理工学府,却拥有一支杰出的音乐人才队伍。原来,学校多年的教学和研发经验得出结论,校园如果缺少了音乐,就会缺少了一份创造的激情,学校因此非常鼓励师生爱好音乐,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可见,从事科学或其他学科研究的人需要艺术家的灵感、需要艺术家的好奇心、需要艺术家创作的执着精神和创新的追求;从事艺术研究的人也要有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正是李总理如此推崇音乐教育,在他主管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工作的10年中,史无前例地把音乐教育提升到重要地位,他首先把音乐课是必修课写进教育大纲,让高雅音乐走进校园,进课堂,让高校大学生上音乐鉴赏课,使音乐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并由此推而广之。李岗清同志指出,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就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例如大力发展音像教育、多媒体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其基本目的就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东部地区和其他发达地区,包括中西部的一些大中城市的教师素质比较高,并且已普遍使用了这类现代化教育手段。但中西部经济和教育比较落后的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网络教室建设工程、教师网联计划等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台的。是具有发展眼光的。国外许多最先进的东西都在学校和科研院所里,以前的中国往往不是这样的。

第三篇:写作笔谈

【写作笔谈】如何写领导讲话

2015-03-10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写领导讲话要弄清楚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我谈三点肤浅的体会。

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深刻揭示了领导文稿在领导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领导讲话是领导者在各种会议和非会议场合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是领导同志发表政见、实施领导、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具有权威性、全局性、政策性、实践性、指导性。中央历来提倡“领导亲自写讲话”,从目前情况看,领导会议多、讲话多,很多讲话不仅仅是讲话者个人的意见,而是领导班子的集体思想,所以便有秘书班子专门起草领导讲话,这是一种“领导讲话机制”、一种制度性安排。起草领导讲话是秘书工作者当参谋、出主意、服务决策和辅助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夫的重要途径。起草一个好的领导讲话,对于鼓舞士气、凝聚民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领导形象、包括提高办公室地位和秘书班子地位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这群写讲话的人虽然是“苦人”(辛苦劳1 碌命)和“黑人”(安德列·施托希语“给总统写发言稿的人被称为黑人”,意指话语保密而不能曝光),但我们也是“高人”(高级参谋)和“红人”(领导信得过的人),既有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也有成就感、满足感、愉悦感,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写出让领导满意、听众满意、能够有效有力地指导工作、促进发展、最后让群众满意的高质量讲话稿。

让领导满意是起草领导讲话的第一标准。有个歌《为了谁》里唱:“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为了谁”,写讲话先要知道“你是谁”,给哪个领导写,然后知道“为了谁”,讲给谁听。只有领导点头OK了,你才“大功告成”了。想让领导OK,肯定要研究领导,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写好领导讲话的第一关键环节。

跟领导。把握领导意图最好能跟随领导。一部分写领导讲话的秘书能经常跟着领导跑,领导也习惯把他们带在身边,这是一种“良性写稿机制”,各级文秘部门都要在“写稿需跟领导跑”上强力争取并形成制度。人人跟是不可能的,一个写作班子骨干跟与轮换跟相结合。“三跟”。跟会议。领导的系统思想主体“晒”在会议报告中,所以我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总是说主要精神在主要领导的讲话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领导的精彩思想往往流露在脱稿讲的那些话里,这是亲自参会与会后看讲话的最大区别。我喜欢听会,尽管我有时候不是正式参会代表。每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我总是想方设2 法“混进会场”,每次去听会都大有收获,很多新收获来自领导脱稿所讲,有一次省委书记脱稿讲了10多处,我整理出来后给农村处的同事们参阅,除了从中选定全年调研课题外,对参与起草、修改领导有关讲话都大有帮助。跟调研。领导的闪光思想很多“露”在调研考察中。一如水遇石而起激越之浪花,风遇松而有雄奇之怒吼,领导思想与基层实际一“碰撞”,常有“金光闪烁”。你不在场可能就“一闪而过”了。有次我被临时安排随同分管“三农”工作的省委常委下乡调研,下去的时候并没有布置回来写稿的任务,但我一路上“本能”地留心把领导所讲的全部记录下来,回来当晚已经是10点多钟了,突然接到领导电话要求给他写个讲话稿,说是明天下午要讲,前面准备的稿子他不想用了,这无疑是对我的“特别信任”,也是“严峻考验”。我加了一个通宵班,按照领导一路上讲的意见去写,采用了很多原话。第二天早上8点交稿,领导看了很满意,给了8个字的评价“写得很好,厚积薄发”。“厚积”倒不一定,“临时之积”,也就是本次调研所记领导讲话内容,对写好这篇讲话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为此“倒吸一口凉气”:要是我这趟少了一根筋,一路上没有认真听和记,后果将“不堪设想”,自己完不成任务掉底子出洋相事小,误了领导和工作上的大事“该当何罪”。跟接访。领导出访接访,常有新的思想“进进出出”,包括餐桌上、茶几上,处处留心有收获。“三带”。跟着领导跑,不能“甩手甩脚跑”。结婚总要带点陪嫁,秘书应带相机、带录音笔、带笔记本。省委办公厅的几位跟领导跑的秘书介绍说,不管领导安排没安排,要求没要求,只要领导“开讲”我们就“开录”,3 回来后整理成文,特别是对领导脱稿发挥的内容,要进行“再消化”,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对把握领导意图极有帮助。“三记”。精彩的观点要记,典型的事例要记,重要的人名地名事名要记。这是跟领导的责任。

找领导。找领导是在不能跟领导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事。大多数情况是“跟的不写,写的不跟”。很多写领导讲话的秘书尤其是一般秘书不可能跟着领导跑,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领导们二传甚至三传四传过来的指示。这种情况下必须自觉主动地“找领导”。“三找”。找动态新闻。“千里万里我把你追寻”,领导“讲”到哪里,秘书就“追”到哪里。电视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特别是领导下基层的当地媒体新闻,一定要看的,否则领导一个电话打过来,要你明天拿一个当地考察讲话出来你咋办,你不抓瞎才怪。找会议资料。你不能参会,你让会务组的同志留套会议资料总可以吧,人家参会不一定听得那么认真,但你会后学习一定要仔细。找讲话文件。重要讲话肯定会发文件或者发“通报”的,有的还会在网上发布,你必须找来学习。这里特别提及一事,当秘书的总会遇到新领导上任,要想熟悉人,必先熟悉文,应该主动地寻找领导原来任职时的讲话材料学习研究。2010年12月李鸿忠同志由湖北省长上任湖北省委书记后,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同志亲自主持,请曾经服务过鸿忠同志文稿的政府研究室的三位同志来我室传经送宝。不仅如此,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吕东升同志带领写作班子,专程赴深圳学习考察,因为鸿忠4 同志曾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鸿忠同志深圳讲话文本成为全室同志案头书,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应对的姿态,使得新书记上任后的文稿服务工作“平稳过渡,无缝对接、高速运转”,得到书记高度评价。我在这个过程中写有两篇学习体会,通过学习鸿忠同志担任省长期间关于县域经济和农村工作的十篇讲话,写了《积极适应新书记——鸿忠同志“三农”思想学习体会》。后来我“纵深学习”他的深圳讲话,还有深圳之前在惠州当市长、当书记的讲话,写成《积极适应新书记——鸿忠同志讲话风格学习体会》。两番学习,让我对新书记的政治品质、理论思想、发展思路、文化修养、工作作风以及讲话风格等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领略和领会。以此为基础,我比较有底气地参与服务新书记的有关文稿,得到书记肯定。“三建”。建一个资料库,把你要服务的领导所有资料都放进去;建一个思想库,把领导的思想整理后放进去;建一个思考库,把你学习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连同自己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一古脑放进去。省委政研室专门安排有关处室在做建立资料库的工作,收集主要领导的所有讲话和文章,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学习与查考。我室有个长期写领导讲话的同志,把领导的署名文章一篇篇抄在笔记本上,开始还我以为他在练硬笔书法,后来知道他在系统地抄录领导文稿,他说:“秘书秘书,就是秘密地抄书嘛,看了容易忘记,抄了记忆深刻。”这让我惊讶而敬佩,让我想起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认真抄得百篇文章,一定会成写作高手。我也跟着老师们学习,根据农村工作职责需要,不仅收集我省主要领导的相关文稿、还5 对中央领导的有关文稿和外省领导的有关文稿分类收集,也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和体会分类归档,建了“三个厂”:原材料厂、粗加工厂、精加工厂;总名词为:三农思想园。

帮领导。参谋助手之作用很大程度体现在帮领导上。帮领导准备思想。领导未想我先想,想好贡献给领导。有位老政研人教导我“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要把最好的思想贡献给领导”。不一定有用或者全用,但多少给领导以参考、以启发、以催生。对于新上任的领导,这种“帮助准备”尤其必要。我在监利县任政研室副主任期间兼当县税改办主任,中途来了一位新的县委书记,搞工业和城建很有一套,对税改工作不是太熟悉,我及时给他写了一篇税改方面的署名文章,把我的学习体会全部贡献进去,他看了很高兴,同意刊发,我的税改理念很快成为书记税改思想,有力地领导和指导全县税改工作,监利税改两度评为全省优秀,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并获得20万元奖金。帮领导发掘思想。领导要讲话了,丢给办公室一道题,怎么做你自己想去。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要积极主动地请示领导,求得更多的更明确的指示,然后按照领导指引的“大方向”前进,向领导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发掘。如果能和领导坐下来商量研究最好,当面接受领导意见,大胆提出自己想法,互相交换、互相启迪、互相促进,随领导一起深化思想、细化内容、具体化提纲。帮领导拓展思想。领导有指示,或者有批示,领导的思想可能来自一个点、一件事、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阶段,这种思想需要秘书进一步做好点和点的链接、事和6 事的整合,需要方方面面通盘考虑、短期中期甚至长远谋划。帮领导完善思想。把有些模糊的弄得更清晰,把有些零碎的弄得更完整,把有些片面的弄得更全面,把有些断层的弄得更系统。

当领导。我们常说一句话“关起门来当领导”,又说“平常学领导,写前问领导,写时当领导”,还有一位作家说“打开门本人地位最低,关起门老子天下第一”。写领导讲话必须把自己摆在领导位置上,千万不能把自己当秘书,跟一把手写就当一把手,跟二把手写当然只能当二把手,跟谁写就是谁,如同演戏,演主席就是主席。我理解,一把手讲话应有“五度”:宏观把握有高度;全局谋划有广度;长远考虑有长度;理论升华有深度;措施得力有强度。

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讲什么事就要研究什么事,并且不能“就事论事”地研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这还不够,应该是以所讲事情为圆心,全方位、立体式研究,在透彻研究的基础上,回到事情本身上来,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看上头。上情要看准。讲自己的事为什么要“朝上看”呢?这是党的原则和纪律规定的。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7 纪律,领导讲话是最集中的体现。这是很多会议的内容要求。最重要的会议差不多都是为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而召开的。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不领会上级精神,领导不敢讲;不吃透上级精神,秘书不敢写。看上头主要看什么?看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报告是我们必须一遍又一遍、每写讲话都要学一遍的经典著作。从这些报告中找到大方向、大原则、大目标、大举措、大政策。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要认真学习,做经济研究更离不开这个总盘子。我是搞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肯定要学得“滚瓜烂熟”,我每年都要写一号文件解读,应邀在省电台讲给农民朋友听。看党中央领导最新的讲话精神。凡写领导讲话的同志,不论是哪个级别哪个层面,都必须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上一级的晚间新闻、看人民日报和上一级的地方党报,密切关注主要领导的行踪,特别关注主要领导的讲话,重点关注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看相关会议的文件材料。与自己研究工作相对应、相联系的上级会议材料都要尽可能搞到手,认真学习,深入分析,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本质内涵,把握其重点、特点、亮点,把握其原则、纪律、政策和要求。看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理论在实践之上,专家学者亦“居庙堂之高”,所以我把理论学习也归入“朝上看”。没有理论的指引,我们很可能迷失方向,写什么当看什么,很多现实的大问题,早就是专家学者的大课题,比如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等等,都可以找到国际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专家”立上头。有针对性地看点8 理论著作,会增加讲话的“高度”和“深度”,会增加决策的“科学”和“理性”。说到理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指导我们全部工作和一切实践的根本理论,也是写讲话“朝上看”的灿烂明灯。

摸下头。下情要摸清。走路只朝天上看是要摔跟斗的,必须看着地上走。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要和一定历史条件的实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否则就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就要打败仗,就要受挫折,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毛主席曾指出:“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实践无数次说明,下情不摸清,好政策落实不了,大任务完成不了,难工作开展不了,甚至作个指示都作不了。同样的道理,秘书如果不摸清下情,讲话稿也写不了。怎么摸下情?从调查研究中来。我们说“关起门来当书记”,不是说关起门来写文章,要开门写讲话,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写讲话。毛主席说:“书面报告也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负责省委书记所有文字把关的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吕东升同志,不管工作怎么忙,每隔一段时间,他都带着写书记讲话的班子到市县去调研,每次重大会议之前,都到基层去调研,每年亲自带队调研上十次,完成重大调研报告上十篇。围绕写好领导讲话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写好领导讲话,这是湖北政研以文辅政的重要特色。从平常9 资料中来。基层刊物、基层简报、基层文件、基层领导讲话、基层群众来信都要看,并且要分类留存,最好还作些笔记。从经常联系中来。有意识地交接一些基层能提供信息的朋友,多和主职干部交朋友,多交一些有思想、讲真话的朋友,经常跟他们联系,上来吃个便饭,下去喝个小酒,随时短信通报,经常QQ讨论,要写讲话了,提几个问题群发给大家,让基层的“源头活水”欢快地流淌进来。从专题座谈会上来。要写领导重要讲话,专题召开座谈会,请基层的同志提前作些准备,有个书面材料更好,会上让基层的同志畅所欲言,放开讲,实事求是地讲,一是一,二是二,既讲成绩,也说问题,还提意见建议,一个座谈会下来,整个面上的情况就摸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方便召开这样的会议,可以只让下面报材料上来,把要说的都写进去。专题座谈会也可以开成专家座谈会,请市县内外或者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专家们来聚一聚、碰一碰、吹一吹,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搞好工作、写好讲话都是极有帮助的,尤其是重大的战略性的决策会议,一定要问计于专家,这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科学决策的基本环节。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制定了“两圈一带”重大发展战略,即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每项战略的出台,都有一个必要环节,那就是请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们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然后充分听取他们的“高见”。实践证明,“两圈一带”正在全面引领湖北科学发展。

观外头。外情要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曾有“不10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精辟论断。比较是其中的重要思想。他在《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中指出:“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可以把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得更准确。多比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俗话说,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差万里。我们的工作不能光跟自己过去比,更要跟外面比,跟先进比。湖北地处中部,很多工作都在向沿海学,跟东部比,在学与比中找到不足和差距,找到方向和目标,找到方法和措施。写领导讲话,要有比较意识,要习惯“观外头”。怎么个观法?学习考察。开门写讲话,不仅要开门走下去,还要开门走出去,走向外市外省甚至外国。“哪里搞得好,就往哪里跑”、“你不错,我就学”。写文章本来就有“搜尽奇峰打草稿”、“行万里路”之说。比方说,去年上半年要在鄂州市召开全省城乡一体化推进动员大会,省委书记要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张昌尔亲率写作班子,赴国家统筹城乡试验区成都和重庆学习考察。去年年中,省委要召开全省进一步推进开放先导战略大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作重要讲话,并且要出台相关重大政策,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吕东升同志带领省委办公厅和省委政研室“讲话和文件起草专班”,会同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一起赴沿海的浙江和福建、中部的安徽和江西、西部的四川五省学习考察。委托调查。不能事事去考察,可以委托搞调查。请外地同行就地搞调查,请基层干部出外搞调查,还可请专门调查机构帮助搞调查,把要求说清楚,让主题更集中,如此“借鸡下蛋”,一样“为我所吃”、也能“饱我口福”。省委召开武汉城市圈“增强城市耦合度、提升核心11 竞争力”研讨会,我们自己做了一总一分两个调研,同时委托孝感市委政研室和“融入办”一起作了一个湖南长珠潭城市圈发展调查,三个调查报告成果,一齐汇入到领导讲话中,省委书记批示给予高度评价。调阅材料。这是一种很便捷的向外学习方法。想要了解什么,直接找人家要什么,也知道你有什么。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后来全国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很多省的同行打电话、发传真过来,要求我们把这方面的文件还有领导讲话传寄过去给他们学习。我们也多次找兄弟省市区要过一些文件和材料。媒体查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向外学习途径。报刊、网络多种平台供我们阅读学习,尤其是网络,手指轻轻一点,世界尽现眼前。农村有句话:“出门多低头,进门有柴烧”,平常多剪些粘些,有必要分类收些储些,写的时候再查些搜些,大概可以满足写稿需求之一些吧。

找前头。历史的情况要熟悉。毛主席曾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他提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说找前头,就是要系统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变化地看问题,弄清事情的前世今生,搞清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寻找其中的经验教训,挖掘里面的本质规律。查档案材料、看历史文章、访老年同志都是找前头的方法和途径,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历史,解剖过程,得出指导当前工作的正确思想结论。

想后头。要从长远考虑问题。俗话说,一事当头,思前想后。老百姓尚能做到,领导干部更应该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所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所谓打基础、管长远,所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一届接着干,这是领导干部的应有眼光,也是党的事业的内在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不少短视行为,一些翻来覆去的劳民伤财的折腾,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有发展观政绩观的问题,也有主要领导包括我们出主意的秘书“谋之不远”的问题。所以我们写领导讲话既要用显微镜解剖问题,更要用望远镜瞭望问题,绝对不能患近视病。有时候要跳出问题想一想,要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要从多个方面想一想,像走棋一样,走一步,看几步,不要随意落子。我们要顺着领导的目光方向,寻找领导的兴趣热点,思考领导未来讲话中的重大事情,尤其是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涉及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从“长远计”的角度,自觉地向基层中层的干部请教,主动地向专家学者咨询,积极地向老百姓了解,广泛地吸收圈内圈外的意见,以便写作前、写作中“有理有据”地跟领导汇报和讨论,提请领导长远考虑,帮助领导长远考虑,完善领导长远考虑。比这更重要的是平常练功,秘书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强化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拓展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升长远谋划水平。

把握好度。度的把握是问题研究的题中之义,并且是最难的事。度太灵活、也太模糊。度的把握涉及写作者思想理论水平、认识判断13 能力、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一些方面。把握好重大事情和敏感事情的态度。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不要抢先作主,自己把握不准的事情不要匆忙表态,暂时没有整明白的事情不要急于亮牌,正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事情不要轻下结论。但是,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职领导,应有担当,应负责任,应具魄力,应见胆识,不能过于小心谨慎,不能每遇大事不敢拿出鲜明态度,更不能关键时候当缩头乌龟。如此两头都要兼顾,偏左偏右都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如走平衡木,稍不小心就会摔下来,这就是大度之把握。把握好形势与任务的分析。形势与任务是领导讲话的常规课题。准确把握形势,就是要从整体大局上、从战略高度上、从发展方向上认清所处的情势和态势,看到优势和强势,了解弱势和劣势,用时下常说的话,看到机遇,也看到挑战。为什么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这么说,机遇总是大于挑战,一方面是我们的形势一天天向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另一方面,领导作报告,都是为了提神、鼓劲、打气、增信心。准确把握形势是为了更好完成任务,所以,我们不可高估形势,高估会让人盲目乐观,给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任务的完成,历史上的“大跃进”就是惨痛的教训;也不可低估形势,低估会让人看不到光明前景,看不到胜利曙光,失去革命斗志和信心,同样给事业带来损失,革命战争年代不是有“红旗能打多久”的错误判断吗?把握好对前任工作和过去成绩问题的评价。这是每位新上任领导都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包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有一个客观准确评价问题。一概否定不对,一味唱赞歌也不好,恰当地评价、理性地扬弃是我们应取的态14 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讲理讲情与表扬批评的分寸。领导讲话要讲认识、讲理论,我们常说的有理论性、思想性可能就指的这一块。最好能够高屋建瓴,至少要略高于人。尽量注意不要空洞说教、老生常谈。即使还是讲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老三性”,也要讲出点新意才是。领导讲话要讲感情,甚至有激情。毛主席的《老三篇》篇篇饱含激情。此情应让听众感觉得到,是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对党的事业的真情,对地方发展的急切之情,还有对歪风邪气的愤恨之情。切忌虚情和矫情,也不要让人觉得薄情甚至无情。领导讲话如果涉及到对人和事的表扬与批评,也需要准确把握,不可失之随便。大的会议一般不对具体的人和事作表扬批评,一般的表扬只点到集体,一般的批评只点到现象,特别优秀和特别严重的可点到个人。大会的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要注意平衡,要掌控效果。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勤奋是立足之本,研究是优秀之源,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人是容易脱颖而出的。研究工作有四大主体——讲话的领导,基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还有写作者自己。研究工作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主观的抽象分析”;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孤立地僵死地看问题;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研究工作可采用“三四五研究法”——在对讲话材料的研究上,去伪存真选有用的材料,去粗取精选典型的15 材料,去同求异选特色材料;在对讲话思想的研究上,由前到后系统地看,由内到外比较地看,由点到面全面地看,由表到里本质地看;在对讲话措施的研究上,说自己的话有独立性,解决现实问题有针对性,代表前进方向有科学性,指导全局有普适性,跳起来摘桃子有可行性。(湖北省委政研室农村处余爱民)16

第四篇:李岚清 申奥演讲稿

李岚清申奥演讲稿

Mr.President, IOC members, Ladies and gentlemen,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 wish to reaffirm that our Government stands firmly behind Beijing in its bid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spects and appreciates the conclusion reached by the IOC Evaluation Commission.We have worked out a plan accordingly to ensure an excellent Games in Beijing.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honor each and every commitment it has made in Beijing's Candidature File and will do whatever it can to assist Beijing to fulfill its promises.China embraces the Olympic spirit and has always been a staunch supporter behind the IOC initiatives.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thanks to, among other things, the nation-wide “fitness-for-all” sports campaign, our people's health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has increased from 35 years to 70.Our athletes have been doing quite well in the sports events organized by the IOC.To further promote the Olympic spirit, China has also helpe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ir sports facilities.For instance, we have helped them build 36 stadiums.And we will continue to do so in the future.Ladies and Gentlemen, I wish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pledge to you that if there is a surplus in the Games revenue, we will use it to set up an Olympic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Fund for financing sports undertaking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f there is a deficit, the difference will be cover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China has been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in the worl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since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It has enjoyed continued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prosperity.An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will not only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promote the Olympic spirit and contribute to peace and friendship,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ey could come to China and visit Beijing.My fellow countrymen, for their part, share a strong desire to stage an excellent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which, as they see it,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Olympic Movement.I therefore hope,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that you, distinguished IOC members, will help them realize their long-cherished aspirations.Chinese sage Confucius says, “Is it not a delight after all to have friends come from afar!” Indeed, it is our delight to welcome all guests with open arms in Beijing in the year 2008.I am sure you will have a great Games in Beijing.

第五篇:李岚清先生与音乐.艺术.人生讲座观后感

李岚清先生与音乐.艺术.人生讲座观后感

今晚的音乐选修课老师放了一部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讲座的视频给我们看,起初不知道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谁,也不太用心去看,后来视频越往下放掌声和欢笑声越来越多,这时我好奇地看了一会;原来他就是我国的前任副总理,更奇怪的是一位国家级的老首长竟然对音乐有这么深的研究体会,这下完全调动了我往下看的好奇心了.原来李岚清总理不仅对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他还在对音乐的运用中感悟出:”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想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富”这样的格言。他说:高素质的人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只有专业知识,而不懂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修养,不算真正高素质的知识分子。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音乐在个人修养、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己对古典音乐多年的钟爱与体会,讲述了欧洲经典音乐家的许多故事。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从约翰.施特劳斯到穆索尔斯基,无不引人入胜。在讲古典音乐的时候,他甚至戏称自己是一个贝多芬、肖邦的“FANS”,他为贝多芬刻了一方“乐圣”的印章,甚至还为最喜欢的音乐家莫扎特起了个“乐仙”的雅号.李岚清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休以后,仍然心系教育,特别致力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为素质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讲座中,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并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时插播经典音乐片段,让大家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笑声、掌声不时响起。演讲中,他亲切和蔼、睿智风趣,又引经据典,一些幽默的小故事引得大家笑声不断、掌声阵阵;图文并茂、欣赏与演讲交替进行的方式也使这次演讲更加得生动。我们从讲座中读到了大师作品的独特魅力,读到了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也读到了李岚清同志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之心。他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艺术修养,独到的人生感悟让我们从心底顿生敬意。音乐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包括音乐在内的对外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和相互合作的有效方式。李岚清总理与各国大使之间的交流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因为音乐,让那些外国人无条件地帮助我们,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使申奥更加顺利,而易卜生和格里格却让上海在申博的时候多了宝贵的一票,不禁感慨音乐无国界的巨大魅力。而对于有着不同风俗、背景国度的人们来说,音乐可以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说我们要走进世界,就得先要世界听懂我们的音乐、艺术语言。只有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我们的音乐、艺术语言才能被世界认同,我们的素质也就能不断地得到提高。演讲结束之时,李岚清不忘再次殷切寄语: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想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希望大家成为音乐的爱好者。本来就喜欢音乐的我,在这次选修课之后对音乐更加着迷了,假如我不是学美术的话,我相信也会是学音乐的.

下载《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感(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术笔谈 批评与自我批评

    学术笔谈·批评与自我批评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7日 11 版) 编者接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讲话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

    领导干部廉政笔谈

    《廉政准则》学习体会区委农办区农业局王利群《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明确了8个方面的禁止,细化为52......

    李岚清申奥陈述(最终5篇)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申奥陈述Mr. President, IOC members, Ladies and gentlemen,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 wish to reaffirm that our Government stands fi......

    李岚清外语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预览:一、推动外语教学改革记 者:我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是费时多、成效少,您认为问题在哪里?李岚清:从接触教育工作开始,一种日益强烈的感觉使我不得不对外语教学予以特别的关......

    随心笔谈,人在路上

    随心笔谈,人在路上缺少方向。像轮船没有了舵手,旅行时没有指南针,让人迷失其中。有两句话是这么说的:梦想是人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支柱,梦有多高,路就有多远!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

    学用新思想 笔谈千字文

    学用新思想 笔谈千字文 鲁迅先生有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

    关于大学的随笔谈

    九月的夏末,记忆是甜美的。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微微抬起双手,从指缝间看稀疏洒落的阳光,望向蔚蓝的天空,我的在这个美丽的九月开始了!在青春之际,我迈入了大学的大......

    笔谈的解释及造句范文大全

    【注音】: bi tan【意思】:(1)两人对面在纸上写字交换意见,代替谈话。(2)用书面发表意见代替谈话。(3)笔记③(多用于书名):《梦溪~》。笔谈造句:1、即使在他们自己的寝宫里,他们也用笔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