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感于“正风先从修德开始”(范文模版)
有感于“正风先从修德开始”
——张寒丁娅
《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下发后,南京军区司令部党委专题组织了“学习贯彻胡主席重要论述、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专题党课教育,军区司令部党委书记、参谋长蔡英挺同志亲自授课,司令部机关和直属部队全体党员干部参加。蔡参谋长在讲课中深入宣讲了中央军委的《意见》和胡主席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牢记胡主席关于作风建设“五个高度”的重要论述,从“立党之本的高度、执政之基的高度、力量之源的高度、治军之道的高度、为官之要的高度”,充分认清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从修德开始,坚强党性,带头实践,努力弘扬新风正气。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灿烂文明的精髓之一。古之圣贤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放在首位,“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炼己,德为首,德修而后才能身修。德,人之本,政之根,国之基。“德者,得也”。人无德不可立于世,德乃修身之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修德,先要“励志”。“夫志,气之帅也。”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胡主席指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有志者事竟成。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信念决定追求,追求体现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好比人生的一盏指路明灯,无论求索的道路如何漫长、艰苦、曲折,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引航,就能把握正确方向,排除万难,迎来人生的辉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因此,励志,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最根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世界观,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军旅人生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清贫,耐得住疾苦,顶得住诱惑,才能在逆境中明辨方向,自觉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达到道德修养的高境界。
修德,“正心”为本。古语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欧阳修也曾说:“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缘于自己的心。心正则行正,行正则事成。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只有打好根基,端正品行,积蓄知识,方可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修身就要从心修起,否则就是徒有其表。“诚意以正心、正心以修身”。“正心”就是不生邪念,忠于职守,端正自己的态度,光明磊落,保持浩然正气。心正自然身正,由心而生的高尚才是真正值得让人效仿的典范。“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修身重在摒弃杂念,保持一颗明净的心,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正心”,当尚“仁”。古人讲“仁者爱人”,并指出了“爱人”的两种方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对于 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端正对人民群众、对部队官兵的根本态度,热爱人民,关心爱护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仁”,讲究奉献,不求索取;“仁”提倡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仁”作为一种做人的美德,成为古今中外各界人士所崇尚的行为。尚“仁”,要有“善”心。要常存一份“善念”,与人为善,择善而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尚“仁”,要有“真”心。党员干部尤其要怀真情,讲真话,办真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真心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尚“仁”,要有“公”心。待人处事要把心摆正,客观正确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尚“仁”,要有“静”心。“致虚极,守静笃”,能够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人心中的明月蒙尘。只有在“红尘浊世”中通过修养自己的心灵使其达到平淡祥和的境界,自觉保持安静、清净、平静,才能真正做到宠亦泰然,辱亦淡然,有也自然,无也自在,在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间百态面前神宁气静,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真正达到蔡参谋长在讲课中要求的“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的境界。
修德,重讲“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髓。“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世之道,也是使军营内部和谐、凝聚力增强、战斗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诺千金”,人生在世,贵在诚实守信。所谓诚者信也、信者成也;诚信者,真实无欺,守信无妄。重诚守信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是否纯正的试金石。“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为人以诚,就是要求我们要以忠诚之心对待事业,以坦诚之心对待同事,以真诚之心对待群众,让胸怀宽广一些,境界高远一点,做到“君子坦荡荡”。待人以信,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务必“言必信,行必果”,锤炼坚强的党性品质,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中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是加强我们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唯它,可以“点石成金”,可以“触木为玉”。
修德,谨守“慎独”。“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礼记》中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它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认为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指出: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人不仅仅应该在公共场所表现出一定的修养,独处时同样需要这样。保持高尚的品质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博取他人的赞赏,它如同空谷幽兰,不因空谷而失却幽雅的姿态和客人的芬芳。“慎独”是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从改进党的作风的意义上讲“慎独”,实质上就是指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力的过程。党员干部保持“慎独”的关键在于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古人云,“五日三省吾身”。当今社会存在着各种诱惑,因此,我们要牢记这一古训,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常反省己身之过,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像蔡参谋长讲课中倡导的那样“慎权、慎染、慎微、慎初、慎终”。君不见青山不墨千古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江河正是突破了河岸的层层阻挡才得以奔腾到浩瀚无垠的海洋;春笋
正是突破了泥石的重重重压才得以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党员干部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才能无愧于人民的重托和信任,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兵,无愧我心”。
修德是一个过程,旨在“修”,贵在“常修”。修,就是改进,就是提高,就是自我“改良”。这里,学习是根本,实践是前提,内省是途径,要坚持不懈地改造世界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常修,是要把修德作为一辈子的事,不懈努力,不懈追求,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物洗则洁,心洗则清”。经常洗涤心灵,便会洗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只要坚持常修己德,就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时刻保持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使我们的人生不断向着党的科学理论指引的航向前进!
第二篇:爱国演讲稿:爱国!先从唱响国歌开始
爱国演讲稿:爱国!先从唱响国歌开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国,先从唱响国歌开始》。
首先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上海有位姑娘被人们誉为“爱国的天使”。她的名字是金晶。北京XX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达到巴黎,上海残疾运动员金晶是第三棒。就在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个“藏-独”分子冲破重重阻拦来到金晶面前,企图从她手上将火炬抢走。但她的第一反应是将火炬紧紧抱在胸前。一位在现场的法国留学生后来这样描述:“那位姑娘把后背留给了暴徒,暴徒打她,拉她的手,但她就是把火炬死死保护着”最终,暴徒被警-察制服并带走,金晶的下巴却被抓破了,但她坚强地抬起头,举起了手中的火炬。金晶不顾一切保卫了火炬,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胜利。
其实,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爱国是很具体,很细小的,小到每一次高唱国歌。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这是十分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因为国旗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标志,显示着民族的个性和尊严,让人们时刻将国家记在心中!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然而每次高唱国歌时,有的同学虽然声音很响,可是不跟旋律和节奏,有的快有的慢,显得很杂乱,没有一点美感。有的同学是只张嘴不出声,伴着国歌声“哼哼”而已。其实,同学们都会唱,而且认真唱也能唱好!但是,却没有唱好国歌的意识,这也是不爱国的表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就是“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
同学们,爱国、爱校是我们终生的必修课,无论是在我们仰望国旗的时候,还是在唱响国歌的瞬间,爱国、爱校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能否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这就取决于我们能否从这些“小事”入手,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认真的做好这些“小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爱国、爱校,先从唱响国歌开始。
第三篇:节约先从舌尖上开始
节约先从舌尖上开始
时下,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风尚中,有些单位和部门已经从节约材料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等费用的支出中做起,但是,抓好歺桌上的节约,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还沒有被重视起来,相互攀比的大吃大喝之风仍然很突出,铺张浪费现象仍然很严重。
舌尖上的浪费实乃太惊人,用公款聚歺吃请因为不是个人掏腰包买单,便大肆挥霍,追求档次和排场,什么珍奇要什么,什么名贵点什么,认为菜点的越多越有诚意,酒水喝的越高档越有面子,明明几个菜就够吃了,为了撑面子非要十几个菜,只要客人不开口制止,就点个沒完,桌子堆得象个小山包。一桌子美味佳肴吃剩一半,碍于面子还不能打包,白白的浪费掉了。一顿歺吃下来,少则千元,多则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据调查表明,各单位的招待费几乎都超支,沒有节余的,吃喝费用少的几十万.多的上百万。有的单位招待费吃光了,就想方设法挪用其它款项来吃喝,干正事吵吵錢紧,可以苦点.委屈点,唯独不能苦了舌尖,委屈了舌尖。
现实中必要的吃请聚歺是无可厚非的,关鍵的是不要铺张浪费,首先要以勤俭节约为原则,可吃可不吃的,可聚可不聚的还是不吃不聚的好,能剩一顿就节约一顿,能剩一口就节约一口。事实告诉我们切莫小视歺桌上的浪费,节约要先从舌尖开始,管住了舌尖上的浪费,就能管住其它方面的浪费,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风尚才能树立起来,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第四篇:树立企业形象先从工装选择开始
树立企业形象先从选择工装开始
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的精神文化能否真实反映,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形象建设和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树立企业形象,今天我们弯月亮就先从工作服选择开始谈起。工作服无疑就是员工穿着统一的服装,给员工以心理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及企业的凝聚力,它的本质意义应是“方便工作”。其实,穿工作服有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那就是现在已经是上班时间,你所有的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就要放下,在外面的所有不愉快也要忘记,你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这种心理暗示是很重要而必要的,比如上班打卡,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就是为了考勤的需要,而是告诉你从打过卡后,你就算进入工作时间了。工作服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展现统一的美,在东方往往以统一、整齐、对称为美,试想,为何国庆阅兵的时候,那些仪仗队的战士不但统一着装,就连身高、体形都有严格的标准,这就是我国的审美观。
另外,任何一个企业想进行宣传并传播给社会大众,从而塑造可视的企业形象,都需要依赖视觉传播系统,传播的成效大小完全依赖于在传播系统模式中的符号系统的设计能否被社会大众辨认与接受,并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符号系统中基本要素都是传播企业形象的载体,企业通过这些载体来反映企业形象。从而准确地传达独特的企业形象,通过差异性面貌的展现,从而达成企业认识、识别的目的。工作服就是其中系统符号载体之一,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工装让大众留有深刻印象,从而对企业形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想要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先从工装选择开始。
第五篇:解放思想学习心得:解放思想先从解放大学开始
近代中国的每一次振作,无不是从几个真正搞学问的人开始的。
严复是学问家,康有为也是学问家,梁启超、王国维都是学问家,学问的真正力量不是求得学问者自身的灵魂解脱,因为单独的解脱并不能完成知识向前的使命。历史的发展,往往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承来获得力量的延续,知识分子往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二十世纪初的文学大家往往也是史学大家、政治学大家、经济学大家——大家不是只搞一项工作的人,看梁启超先生的文集就可以发现,洋洋洒洒千万字的著作,涉及的学科包括文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考古学,甚至数学、天文学、绘画学、音乐学,或许就是这种包容,叫知识在知识分子身上产生良性的向上的力量,用全方面的“良知”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历史的正确发展。
有句古话,叫做天下一乱一治,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合之间,产生学术与道德良知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往往恰好出现在乱世!我们不禁要问——乱世怎么能出现比太平盛世更繁华的学问呢?
春秋战国,地域民族之间相互厮杀,道家、儒家、法家、名家思想也迅速传播,是乱世更需要这些思想吗?或许是,或许是乱世才需要这些思想来给迷茫中的民众解脱,指明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康乾盛世,没有思想家,有得只是钻在故纸堆的考古家,那些摇着羽扇的训诂学者,少有对社会的干预方面的学术。一如鲁迅先生所打趣的,要革命,不如做军医,既上了前线,又安全稳妥。太平盛世的学问家往往如此。
到底是什么叫太平盛世的学问家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呢?有位搞大历史的美国学者说,我们不仅要知道历史,还要探究历史何以如此,这或许才是对我们最有用的。
或许是有比乱世更恐怖的屠杀与血腥吧!
秦始皇可以焚书,可以活埋这些掌握知识的人!
几百年前,江南的那些学术重镇不也流了不知道多少鲜血吗!
几十年前的血流地更惨,明天是三八节,我们应该庆祝这个节日,还是应该记住曾经有个“三八节有感”的迫害,找出那篇有感的文章来读一读!
老舍选择跳湖,艾青说不知道自己还能写诗,“归来诗人”到底是否已经归来,鬼才知道!
太平盛世不是不需要思想、不需要学问,而是害怕学问,给学问更多的桎梏,屠杀的速度远远大于学问前进的速度,所以鲁迅只能存活于二十世纪初,毛泽东说他如果还活着只能闭嘴或者进牢狱。
社会不害怕真学问,害怕的是统治者,他们害怕人民掌握学问。民——到底是什么意思?从我们造字之初的意思来看,民不过是被挖去眼睛的奴隶,统治者喜欢瞎眼的奴隶,因为瞎子没有对光明的追求,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光明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有社会的智者,真正的掌握知识与灵魂真理的人才会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光明本来是可敬的,需要追求的,可偏有一些人害怕人民追求光明。
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是为人民服务的了,代表人民的了,我们的政府开始是所有人的政府了!
那么,就不应该限制学问的发展了,就应该叫所有人追求光明了,叫光明给所有人光明的眼睛,把世界看的更通透,不是更好。
我还是固执的认为,大学应该成为学问的发源地与动力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神圣的职责,党中央替人民说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如从解放大学开始!不要再出现一些狂妄的家伙说大学其实就是那些封建的大衙门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