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广告经营的市场环境分析
武汉广告经营的市场环境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场环境中的人口、经济、竞争、技术、政治这五大因素进行分析,试图阐明各个因素下的广告经营条件,从而达成对武汉广告经营的市场环境的初步分析。
关键词:广告经营市场环境
正文:
广告业经过了启蒙阶段、最初的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现在到达了调整阶段。对于广告公司这种服务性经营的单位,有必要认清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的提升。
1.1人口因素
武汉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人口数量位于全国第四。由于良好的高校资源优势,近年来整体文化构成显著提高。武汉市民习惯于接触各种媒体,例如武汉的报业市场,根据调查,“有每天读报习惯的人达53%,很少读报或基本不读报的人仅为1.9%。武汉市有着一个庞大而稳定的读报群体。80.9%的人自己家里拥有1份或1份以上的报纸,82.3%的人表示经常读报。”1武汉市民广泛的接触媒体,即给广告业提供发展的条件,也是对于广告经营的一种发展有利条件。
广告主的素质就因人而异了,这在任何一个城市对于广告经营来说都是不稳定因素,当然武汉的广告主的普遍专业认识还有待提高,这也是广告经营的一种挑战因素。
武汉广告行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的状况,人员素质不高的状况直接决定了广告业的发展水平。武汉广告公司往往以广告资源占有的多寡来垄断市场,而不是想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同时,尽管武汉拥有良好的高校资源,但由于武汉市广告业对当地高级人1 http://media.whu.edu.cn/NewsDetail.asp?id=245,2010-10-15
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或吸引途径,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外地,造成广告业的缓慢发展而得不到突破。
1.2经济因素
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一直是外商投资中西部的热点地区和首选城市之一。武汉银行密度为全国第五,为华中金融中心。商业高度发达,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武汉的GDP在中部地区首屈一指。近十年来,湖北省广告业经营额年均增长率达25.43%,2008年经营总额达90多亿元,武汉市是全省行业重镇,2008年广告经营总额达60多亿元,占全省广告总额近70%。2所以我们不能把武汉广告业的发展归咎于中部地区经济的缓慢发展上。
广告行业在英国等西欧等国家早已归结为创业产业的首位,它本身就是一项靠智慧来经营的高智商的创造活动,一项靠观念和智慧来赢得客户和成功的行为,但是在武汉来说却造成了一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观念的落后或者说是偏差造就了武汉广告业缓慢的发展状况和低水平的徘徊境界。
1.3竞争因素
武汉的本土广告经营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斗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随着武汉城市改造的不断推进,户外广告等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一些新媒介诸如网络和分众媒介开始涌现。目前,武汉市广告公司数目得意壮大,从业人员也越加多元和专业化。同时也出现了几家国际一级广告企业(新纪元、昌隆、海德等)和一批专业性的广告公司,几大报业和电视传媒集团发展壮大,广告公司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外地的广告公司也纷至沓来,进驻武汉,枪战市场空白和先机,分众传媒、世通华纳等等就是明显的代表。
武汉市广告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薄弱,广告公司也是数量多,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广告企业等普遍存在核心竞争力不明确、定位缺失的问题。目前,大多广告公司和传媒集团的广告部门仍然以媒体资源占有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本,这一点是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广2 http:///index_area.asp?Pid=1,2010-10-1
5告行业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广告行业失去了创新前进的动力。面临全球广告行业产业化和向创意产业的迈进,广告媒体资源已经不再是决定一家广告公司竞争力的标准了。
就行业总体来说,外地广告公司的进入、新型媒体的兴起、外企广告公司虎视眈眈使武汉本土的广告公司更是无所适从,前途迷茫。总体广告市场定位的缺失和个体广告公司发展定位的迷失,将使武汉广告业造成巨大的伤痛。
行业的不文明竞争态势,也严重阻碍了武汉广告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健康的竞争环境造成了武汉广告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这对广告客户来说,给客户提供了多种的选择,但是从整体上看,恶性竞争必然导致广告行业在制作发布甚至创作过程中偷工减料、马马虎虎,最终还是损害的客户的利益,成为武汉广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4技术因素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将于2011年3月14-16日举办第15届武汉广告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从其网上展厅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武汉的广告设备是不成问题的。例如拥有采用日本最先进epson第五代打印头技术,喷头宽度达24.5mm,每个喷头拥有8排喷孔,每排180个喷嘴,喷嘴总计1440个。独有的波浪大小连接可变打印技术,解决因图面pass道产生的横纹,图像惟妙惟肖。fdt技术:当某个喷孔喷墨量减小时,它立即会得到一个变频的信号,从而打通喷孔,瀛和独有防堵头技术。墨滴可变技术:可变墨滴技术1.5pl-2.1pl都行。无人值守技术:自动可变连续张力收放纸系统,能保证收好的物料象刚开卷的一样齐!打图更轻松。等等。
广告技术所包含的广告制作技术安装、广告写真喷绘技术、广告雕刻/切割/刻字技术、广告印刷技术、广告文印/打印/喷墨技术、广告霓虹灯/LED光电技术、广告吸塑技术、展览/舞美/庆典/礼仪/活动技术、广告牌制作技术、网络广告技术等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同时武汉拥有光谷和众多高校以及科研工作室,所以在技术和设备上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1.5政治因素
飞速发展的背后却蕴藏着盲目和无序,于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自律部门的规范下,武汉的广告行业逐步走向了调整阶段。
如果说广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明确是内因,那么竞争环境就是外因了,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外部因素,其中就包括一个政策环境和行业环境,不文明竞争态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行政因素的介入,让人感觉做广告就是在“做关系”,不透明的竞争环境、权利因素的介入,是造成不文明竞争的主要原因。
违规广告不断出现,新的广告领域在监管上出现空白,广告管理和规范不力。由于国家对广告行业宏观大政策的不够重视,尤其体现在把广告行业从这个部门划到那个部门的做法,另外加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广告行业的监管不力,使得广告行业经常出现“脱轨”现象,表现得突出的比如户外广告的不规范开发,各类不明关系的介入使本来完整的市场被瓜分得零零散散,造成市场环境的碎片化,成为武汉广告业发展前进的严重障碍。电视广告播放在时段上的违反规定,甚至有些电台医疗专题讲座专门请“话托”的现象屡屡发生,在广告行业造成了一股乌烟瘴气的景象。另外,在一些新兴的广告领域或者广告媒介上,违反广告法规或者广告道德的显现更是屡见不鲜,而相关政府部门却是置之不理。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比如DM广告行业,新兴的行业DM不断涌现,很多都没有经过工商部门审批,很多DM都没有达到3年资质实体和50万元注册资本的要求。另外在“话广”方面,武汉高校的学生最近对寝室里接电话后的一些劣质电话广告恨之入骨,电信行业部门在广告投入上的无孔不入值得反思。
当然广告行业也要严密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计中,积极为广告产业和国家经济的腾飞作出自己的努力。政策导向的摇摆不定督促武汉的广告行业人必须以高度的行业观念,提高自身的从业水平,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
武汉广告经营的市场环境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拥有深厚的人口基础以及逐步提高的人口素质,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持续增长经济的潜力,多元化的竞争以及巨大的提升潜力,实力派的技术支持以及科研能力,逐渐系统化正规化的政治管理等等。突破不利条件,就是在创造有利机会。
第二篇:连锁经营的市场定位、环境分析
连锁经营的市场定位
营销环境分析可以使连锁店掌握整体市场状况,但要选择连锁店所赖以生存的具体市场还需要通过划分和了解细分市场,并结合本店实际情况和竞争状况进行目标市场的决策。明确的市场定位是连锁店设计经营战略和策略的基础。只有市场定位明确才能确定连锁店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的突破口,从而制定出连锁店的经营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安排连锁店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营销组合策略;著名市场营销家菲利浦科特勒对市场定位下的定义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心目中的某——特定地位而设计公司的产品和营销组合的行为。”由此可见,市场定位的理念来自消费者心理的定位。如何运用商品经营和营销策略,将商品和服务定位于特定消费者的心理,是连锁店市场定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市场定位对连锁店尤为重要,因为市场定位不好将影响连锁店下属的所有分店。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差异也愈加明显,这要求连锁企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顾客群。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连锁企业进行目标市场定位。连锁业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连锁店之间、连锁店和其他商业 企业间的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例如,北京市1995年以来几乎每周都有新的连锁店开业,在国际展览中心附近的商圈内,就有朝阳百货大楼、燕丰商场、百姓购物中心、万德万超市、燕丰分店、新意达超市、创益佳超市等七八家大中型商业企业,这么多的商业企业都要争取一个目标市场,必然都不会有太大发展。目前,许多连锁店及大型商场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标市场定位不合理。因此,目标市场定位成为连锁店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必要手段。
进行目标市场定位,要在分析营销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范围,具体分析每一细分市场,最后根据企业资源条件和竞争对手情况,确定出目标市场。换言之,连锁店的目标市场定位必须建立在连锁店对客观市场机会和主观能力结合评估的基础上。连锁店目标市场定位过程如下:
首先,对市场即顾客进行细分。细分市场的主要变量有:①人口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收入、职业、教育状况等;②心理因素,包括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等;③行为因素,包括使用时机、使用率、对企业和服务的态度等,连锁店市场细分最常用的变量还是年龄和职业。由于连锁店分析市场的着眼点不同,则市场细分使用的变量不同,即使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连锁店也是这样。比如在台湾快餐连锁业中,外来快餐店均以 年龄作为划分目标市场的主要依据,而本土快餐店多以职业为其依据。
其次,对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市场竞争状况和消费倾向。前者的分析方法在前一节已有论述,这里只介绍对细分市场消费倾向的分析。通过消费倾向分析,能使连锁店对细分市场有具体形象的了解。消费倾向分析主要包括:①消费者行为分析,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场地;购买的时间与次数;来店购买所用的交通工具等。②消费者意愿分析,包括了解消费者感兴趣的商品与服务;对未来商店有何期望;希望在该地建个何种类型的商店。③消费潜力分析,包括未来人口变化情况及人均收入变化情况,该分析类似于潜在市场规模分析。
再次,分析本连锁店的经营目标和资源能力。即使细分市场从规模、竞争状况和消费倾向上看都很具有吸引力,连锁店仍须从自身经营目标和资源条件上对细分市场加以分析。经营目标包括若干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份额、利润率和收益率等。如果细分市场不能满足连锁店发展目标的要求,则应放弃。连锁店还应分析是否具有某细分市场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如相应的资金、人才、设备条件等。
最后,确定目标市场定位。连锁店应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连锁店目标市场定位可分为3种类型:无差异型、差异型和集中型。这3种类型的定位各有优势局限,适于不同特点的连锁店。
1、无差异型定位 店采取这种定位,一是不考虑细分市场的区别,推出一种产品来追求整个市场。无差异定位的优越性在于成本的经济性,采用该定位的连锁店被看作是“制造业中的标准化生产和大批量生产在营销方面的化身”,可以降低存货、运输、广告、调研等方面的成本。但是,当同行业中有多家连锁店或其他商业企业采用该定位时,就会使最大的细分市场内竞争加剧,而较小的细分市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各连锁店的利润都会减少。较早建立的连锁店和传统的商业企业多数采取无差异的定位方式,企图占领整个市场,但往往失掉了整个市场,随着营销观念的更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连锁店把目标市场定位在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上,无差异方式只适用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同质性的连锁店,如粮油连锁店,大部分快餐连锁店和美容、理发、洗染、冲印等服务业连锁店。
2、差异型定位 连锁店采取差异型市场定位就是同时服务于几个不同类型的细分市场,或者根据每一门店新处地理区域内的消费对象来确定服务内容和服务政策。这种定位具有市场的适应性和变化上的灵活性,一般要比采用无差异方式创造出更大的总销售额。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中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
爱迪生兄弟公司所经营的900家鞋店可分为四类不同的连锁商店,以此来迎合不同的细分市场。查达勒连锁店出售高价的鞋子,贝克连锁店出售中等价格的鞋子,伯特连锁店出售廉价的鞋子,威尔达•佩尔连锁店着重面向需要非常时髦样式鞋子的顾客。人们可以发现,伯特、查达勒、贝觅3家连锁商店分别开设在芝加哥民族大街的3个街段上。尽管商店位置设置的这样接近,却不影响它们的业务,原因在于它们的目标是妇女鞋类市场中的各个不问的细分市场。这一战略,使爱迪生兄弟公司成为全美国最大的妇女鞋类零售公司。
中国的一些连锁店采用差异型市场定位,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例如,上海东方商厦本部的超级商场是以外国人和高消费层顾客为服务对象的,而开设在总店之外的连锁分店是以零售商、小批发商和普通消费大众为服务对象的。连锁经营由于分店众多,各地市场状况存在差异所以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目标市场,是符合连锁经营的特色的,有利于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各分店最终可以形成合力攻占整个市场。但是,差异型市场定位会增加连锁店的经营成本,同时在制定不同的、互不冲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政策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3、集中型定位 店只选择一个细分市场,这就是集中型市场定位。该定位使店提供的产品专一化,营销组合也是特定的,经营成本和管理难度都低。因此,只要连锁店选择的细分市场恰当,就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例如,上海华联连锁超市公司确定以工薪阶层为自己主要的服务对象,以这一消费层顾客的“开门七件事”来组织商品和设置服务项目,执行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价格政策,口号是“华联超市——工薪阶层的购物天堂”和“同品同质比市场价低2%~5%”,由于这一集中型市场定位的成功,该连锁店发展迅速,1995年直营连锁的门店已达40多家,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公司。采用集中型市场定位,还可以使连锁店避开激烈的竞争,抓住市场空隙,另辟蹊径。比如,台湾的快餐连锁店林立,大多数连锁店都采取了该种市场定位方式,其中麦当劳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市场,快餐和肯德基炸鸡店则以家庭成员为目标市场,而唯五与三商巧福的市场定位则是学生和上班族。连锁店采用集中型市场定位要慎重选择细分市场,防范经营风险,因为连锁店只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一个极小的市场,犹如“将全部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经营风险大,一旦该目标市场的购买量发生突然变化,连锁店将面临经营危机。
上述3种市场定位各有利弊,连锁店究竟选择哪种类型市场定位,要考虑连锁店资源情况、产品特点和市场状况。一般来说,如果连锁店实力强、资源雄厚、产品同质化顾客的消费倾向大致相同,竞争者较少,就应采用无差异型市场定位;反之,应采用差异型或集中型市场定位。在差异型和集中型定位之间的选择中,通常的做法是:连锁店组建和规模发展初期,选择集中型定位;当进入到规模较快发展阶段,则可选择差异型定位,因为这时连锁店随规
模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连锁运作的成熟,定位有差别的服务内容与政策的难度会降低,连锁店有较强的实力向其他细分市场拓展。
连锁经营的营销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是影响连锁店经营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连锁店受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连锁店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其所处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进而调整连锁店的营销战略和策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微观环境分析 供应商——连锁店——消费者,组成了连锁店的核心营销系统,分销系统在3者之间起着联系沟通的重要作用,此外,连锁店的经营还要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分析、供应商分析、竞争者分析、分销环境分析构成了连锁店微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微观环境因素影响着企业引入连锁经营的时机、店址、规模与结构,以及具体的运作技巧、竞争策略 等。
1、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即连锁店所面对的市场。对消费者进行分析了解有关行业的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的新动向,才能明确连锁店的市场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经营战略。首先,要掌握该行业的市场规模。通过收集信息,得到连锁店拟定经营的产品所在市场的增长情况,包括总量、速度、比率等数据,预测该市场的发展前景。其次,分析消费者的特点。分析该市场的消费者的年龄比例、性别比例、职业构成、家庭规模、购买动机、购买次数等。再次,分析消费的需求新动向。比如,要分析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产生的新需求:逐渐出现偏爱半成品、方便食品的消费倾向;不愿摘菜、洗菜、喜欢购买净菜;喜欢在一个店铺完成一次性购买;倾向于认牌购买,不愿过多地挑三捡四。了解了这些需求,可为连锁便民店、连锁超级市场调整商品结构、改善经营方式提供思路。
2、竞争者分析近年来,西方一些营销专家提出了一种以竞争者为中心的新的营销观念。其理由是,各商家都以消费者为中心,店铺形象趋于一致,难以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只要躲避或打败竞争对手,其市场占有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观念向企业提出了竞争者分析的重要性。这时的竞争者分析由于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和商圈,因而分析的范围应当广些,在连锁店所在 的城市范围内,不仅分析直接竞争店,还要分析间接竞争店。直接竞争店是指那些与本连锁店类型相同的店铺;间接竞争店是指经营着与本连锁店同样的商品或相替代的商品,但类型不同的店铺,连锁店要了解竞争者的数目与规模,分析部分者的优势和弱点,竞争的短期与长期变动,最后考察该市场的供求情况或商店饱和度情况。
3、供应商分析 这里所说的供应商,不仅包括连锁店经营商品的提供者,还包括连锁店经营所需人力、设备、燃料、电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供应商品的高价和短缺将直接损害连锁店的利益,因此连锁店必须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资金能力、信誉状况等进行分析,从中选择那些能提供优质产品、及时送货的供应商。另外,由于连锁店自选售货的特点,对商品供应还有两个特殊要求:其一是商品包装规范化、标准化、普及化,并保证包装外观能清晰而又准确地反映商品质量和特色,便于顾客挑选和携带;其二是商品实现一定数量的编码,这样才能在进货、售货、收款、核算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电脑化管理。
4、分销环境分析 通畅的分销系统是连锁店完成商品从生产厂商到消费者顺利转移的保证。分销系统承担着商品的购进、运输、仓储、分捡、配送、初加工、包装等职责,这对连锁店的经营至关重要。因此,连锁店必须慎重考虑所处的分销情况。首先看该城市有没有社会化的仓储中心,社会化的仓储中心的建立会为连锁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节省了自建仓储中心的费用,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对连锁店也非常有利,这在中国还不普及,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存在。如果连锁店经营的是鲜活商品,连锁店还要考察仓储、配送中心有没有冷藏库、冷藏车,经营非鲜活商品的连锁店要考察仓储、配送中心的储运能力是否达到连锁店商品购销量的要求,若没有社会化的仓储、配送中心,连锁店需考虑自建仓储、配送中心。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因素会影响连锁经营的导人、发展及未来走势,其中政府的有关政策对连锁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宏观环境分析包括对人口、经济、科技、自然、政策法律、社会文化
6种环境的分析。
1、人口环境分析 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大小,而人口的地理分布、密度、年龄、出生率、结婚率、死亡率、性别、民族等都会对市场需求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连锁经营的发展。对连锁经营有利的人口环境应该是人口数量较多、密度较大、居住地点集中的大城市。连锁店需要调察人口环境变化的新特点,顺应其变化趋势,调整商品结构和服务方式。例如,中国许多大城市人口趋于老龄化,连锁店可开发经营老年用品;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小型家用电器市场、小包装食品市场成为连锁店发展的机会。
2、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生产情况、消费者收入与消费结构、消费者储蓄与信贷、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及投资结构、社会集团购买力、物价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其中直接影响连锁经营发展的经济环境主要是消费收入的变化,用一国的人均国民收水平来衡量。根据国际上发展连锁经营的经验,一个国家的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50~600美元时,商业开始发展,达到600~850美元时,大规模、国际化的商业 就会出现。199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人民币,折合成美元约为640元,因此在一些大城市已初步具备大规模发展连锁商业的经济环境。中国经过10多年的经济改革,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宏观意义上出现了市场结构的变动和购买力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收入水平总量提高了许多倍,收入来源也多样化;消费者收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倾向;消费者储蓄迅速增长,为消费者市场创造了潜在购买力;消费信贷发展迅速;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也有变化,用于教育、住宅、保健、娱乐的支出比例有所提高。连锁店若能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对以上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特点有所把握,则能极大地推动连锁经营迈向成功。
3、科技环境分析 科技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和连锁经营密切相关。首先,科技环境影响连锁经营商品的内容。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科学发明和新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也出现了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材料工业、生物工程工业,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经营传统产品的连锁店受到很大冲击。顺应科技潮流,调整商品结构,经营高新技术产品,及时更换商品,成为当代科学化管理产生影响。连锁店要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引入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英文缩写为POS),POS系统的引入,必须以商品条码的应用为基础,这一切都要求整体科技水平具有信息生产力的特征。
4、自然环境分析 连锁店在选择场所、经营商品种类、安排促销策略时都要考虑到地理、气候、季节变化等自然环境因素,要使得经营的商品、提供的服务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比如,中国广东省的美佳、天美等几家连锁店,常年经营饮料的各类的数量都比北方的连锁店要多;随季节更替,连锁店应将不合时令的服装降价销售。自然环境因素不仅影响着连锁经营,而且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也影响着连锁经营。现代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浓厚,人们倾向消费无毒无害、可回收的绿色产品,绿色营销也应运而生。在这股绿色浪潮面前,连锁店应做积极的响应者,多经营绿色食品以及绿色电冰箱、绿色电脑等绿色产品,自身也要注意在日常经营中不污染环境,或赞助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5、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这主要指连锁店要分析与连锁经营有关的各种法规以及有关的政府管理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活动。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原有的国有商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政府设有连锁商业专项贷款,主要用于超市和便民连锁店的网点和配送中心的装修改造、机具配置、电脑应用和开业后的流动资金需要,有些地方政府还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扶持政策。连锁店须分析其政策法律环境,争取得到政策上的扶持。
6、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连锁店的营销活动是处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经济活动,不同民族、地区或国家都有许多不同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如风俗习惯、社会风尚、宗教信仰、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等等。一般地说,连锁店跨国经营时,由于两国之间的社会文化环境差异较大,社会文化环境分析才显得必要。中国目前的连锁店都在中国境内经营,国内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与连锁经营没有什么大的抵
触,几乎所有连锁店都能顺应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但对于中国境内的外资连锁店,如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等,就必须重视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了解中国的社会风尚和传统文化,使连锁店的营销活动不有悖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篇:市场环境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
1.宏观
1)改革开放,化妆品发展深入人心。化妆品市场需求增大,意味着卸妆产品的市场增大
2)化妆市场完善,卸妆概念深入人心,产品用途广泛
3)卸妆种类繁多,但具体功效还未达消费者
4)国外化妆品牌份额大,依赖口碑而广告营销类较少
5)尚未有品牌着重诉求在卸妆行业,前景广阔
2.微观
3.营销渠道:
4.(1)政治环境。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政策更加优惠,更多的国外化妆品企业进入中
国。自2004年我国对进口化妆品关税下调后,众多欧美品牌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世界化妆品排名前20位的品牌中已有16家走进中国市场,除投放产品外,这些国际品牌企业还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收购国内化妆品企业,在国内不断扩张。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品牌监测结果显示,大商场的化妆品销售,外资品牌占据明显市场优势,特别是美容彩妆品中,市场综合占有率前十位品牌均为外资品牌。
(2)经济环境。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同时有更多的钱来满足护肤的需求。目前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增长率居全球第二,是全球第八大化妆品市场。重庆直辖11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可随意支配个人收入大大增加,购买力领先于西部其他地区。整个化妆品行业在重庆地区的发展潜力很大,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3)社会文化环境。如今中国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不断改变,更易接受外来新鲜事物,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重庆身居中国西部,但由于较早辟为通商口岸加上直辖11年,人们思想观念前卫,易接受外来新鲜事物。此外。重庆是出名的“美女窝”,因此化妆品在重庆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4)技术环境。首先,化妆品行业技术发展迅速,更多高新提取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化妆品的质量。从化妆品的技术和历史来说,目前全球的化妆品制造是法国、日本和美国三分天下。其次,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好的了解各类产品信息,也有利于网上销售、电视购物、短信订购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
5.
第四篇:娃哈哈经营环境分析
.娃哈哈经营环境分析(SWOT)
S(优势):
1)健全发达的营销网络,销售能力强。
2)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技术实力强
3)产品种类较多,覆盖面广。
4)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质量优良,企业形象良好。5)融资能力强,企业信誉度高
6)公关能力极强,且拥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宗庆后的强势领导能力
W(劣势):
产品线过长,分散了企业资源
1)传统的工作指令管理方式方法引发诸多管理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 2)多年来的与达能的产权**一定程度上影响娃哈哈的发展
3)作为带有“家族式”血统的娃哈哈,企业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严重,成为了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最
4)大瓶颈
产品组织混乱,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产品问题时有发生
O(机会):
1)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内需市场广大
2)我国饮料行业尚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3)近年来,我国饮料行业均已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
4)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下跌,无形中降低了饮料企业生产线及厂房投资成本。
5)金融危机使得饮料行业内部重新洗牌,为娃哈哈扩充提供机遇
国家为刺激经济,推出4万亿投资等刺激方案,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
T(威胁):
1)可口、百事等世界级实力雄厚的饮料王国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份额日益扩大 2)以汇源、王老吉、康师傅等为代表的国内品牌在饮料市场上竞争
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料行业的市场需求
(四)关于娃哈哈发展的建议
1、进行产品整合,剔除市场上表面不好的产品,压缩产品线,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品。
2、稳定和提升营养快线等现金牛产品的市场份额
对hello-c、啤儿茶爽新品进行新的营销策划,重新投放市场,以改变其市场一般的现状。
3、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切实抓好质
第五篇:电影市场环境分析
[关键词]:电影市场环境问题分析对策
[摘要]: 我国电影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市场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电影市场目前的问题出发,探寻相关对策,以期对电影市场体系的愈加完善。
一、私营制作机构带来竞争,也同样带来问题
随着中国对于电影制作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准入放开,大量的私营制作机构以及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涌入,目前已有600多家民营电影制作机构。从融资和刺激生产的角度对于电影市场都有直接的推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0%-70%的电影市场的资金来源于民间,而由民营电影制作独机构立和参与制作的电影已达到市场份额的八成之多。民营制作机构的确给电影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产量剧增的数字变化,大多数民营制作机构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公司制的经营模式,再加上民间资本对于利润价值的天然追逐,更加催促了电影市场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的加强,这将推动电影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虽然民营制作机构大量涌入,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其整体发展态势呈现粗放型格局。大部分民营制作机构规模偏小、资金不足而且生产品种单一,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生产能力低下。有的机构一年只生产一部剧,有的几年生产一部剧,形不成规模效应,缺乏竞争实力。
二、类型化生产模式出现,但是缺乏精品意识
目前电影产量的庞大以及电影的类型化格局基本形成。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电影的年产量已达到526部1,涌现出一批批具有明确市场定位,大同小异的类型片,诸如历史正剧、传奇剧、武打剧、都市言情剧、涉案剧、情景喜剧等系列。电影生产者在我国电影的产业化的逼迫下,自觉不自觉地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电影自身规律,为了商业利益的追求,最终走上类型化和产品化的电影模式之路。
电影市场中,具有强烈的精品意识,注重强大的明星阵容、具有优良的制作水准和精确的市场定位。可是仅占电影市场总量的15%。而与之相对的三档剧,制作粗糙、题材定位偏差、发行不力,始终只能徘徊在市场边缘,面临着亏本难以发行的现实,其总量却已达50%之多。其中不包括每年未通过审查的电影。
三、市场机制作用渐显,却难掩播出机构的垄断优势
渐成趋势的几家影院共同买断某部电影播出权形式的出现,说明目前电影制作也都在向精细化迈进,即从选题范围、播放区域和制作风格上作进一步细分,以求满足某一播出区域或是收视群体的需求。这些都是制作机构在强大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自觉地准确定位市场,研究受众,探索自身发展路径的结果,体现了市场机制的推动力。
虽然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在调控和规范电影市场上的作用愈发显著,但是影院等播出机构的垄断优势却构成电影市场化的最大障碍。长此以往,势必对电影市场的健康运作有所影响。其次,不少播出机构联合限价,人为违背市场 1
机制,使制作机构的资金回笼困难。表面看,播出机构似乎从实际交易中获利,压低了播出成本,其实,从长远看,播出机构的这种行为只会得不偿失。本来资金周转问题就是大部分制作机构的大问题,资金的亏空只会挫败电影制作机构的积极性,阻碍整个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失去了稳定观众群体,最终损失的还是播出机构的利益。
四、市场管理滞后,缺乏相关规制约束
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电影生产运作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制约和引导电影的生产。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市场的推动力并不够。进入21世纪以来,电影生产和销售的市场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市场开始主导电影的创作和生产。但应当看到电影市场是不成熟的,电影生产管理和营销发行从宏观到微观仍要靠行政手段。至今,我国还没有系统地为电影行业立法,也没有出现如发达中国那样的行业协会等非官方的组织对行业管理发挥某种规范作用。另外,对于电影的题材报批立项和成片的审查目前仍是政府管理和调节电影市场的主要手段。这无疑是制约电影产业市场化的最大障碍。虽然不能否认,政府管理在引导电影市场有序发展的作用和克服市场消极因素不良风气的作用,但是,政策性因素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由于对于主旋律和意识形态的倡导,造成了电影艺术本身艺术性的丧失以及观众的审美疲劳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五、电影市场化的对策
1拓展市场思路
强大的电影产业必须有一个兴旺的电影市场,而在电影市场中收视率是判断一个剧作是否成功的硬性指标。注意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和审美情趣,尝试让观众介入到剧本创作和拍摄的过程,使得电影的创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通过大众传媒特有的传播功能,在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心中,迅速的扩张偶像文化的影响力。在成功地制造明星以后,应充分利用偶像的示范作用,大力挖掘偶像的商业潜力,开发偶像消费市场。
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电影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而是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了二次甚至多次收益,逐步形成了以电影为龙头带动旅游、文化产业一系列“商业链条”。改变依靠广告这种原始单一的价值实现模式,实现价值链的拓展。规范市场秩序
在电影市场化的运作中,各类影视机构无论什么性质、什么体制,都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通过激烈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制播分离、制发分离,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相结合,这是电影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也必然是一个规范化的市场。中国相关部门应当顺应电影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着手研究制订制播分离、制发分离以及相关的市场制度和法规政策,促进电影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平等有序的竞争。注重营销理念的践行
电影市场营销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只有拍得好、卖得好、播得好,电影才能达到预期的市场效益。培育强大市场主体
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形势,必须全面引入资本运营机制,建立电影产业的资本市场。这是我国电影业摆脱困境、开辟未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步骤。要用资本市场来推进电影产业化的发展,通过资本运营扩大资本实力,拓宽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的渠道。为了加速资本扩张,需要打破所有制关系的限制,降低门槛,建立完善而规范的行业准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形成规范有序的融资渠道,让资本在产业内部合理流动起来,不断扩大电影产业资本的积累。
强化主体的根本在于人才,市场化运作需要一大批懂得投资、市场、财务、法律的商业人才,需要熟悉电影整个生产、销售流程的专业人才。关键是要有既懂商业又懂专业的领军人物,例如制片人等。有了好的制片人,就能找到最合适的导演和演员,也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拍摄制作过程,还能顺利完成电影产品的市场营销,及时收回投资获取利润,从而实现电影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