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纳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纳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残疾人在社会上是一个弱视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语言交流、行走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他们渴望别人的关心、他人的关爱、更多人的理解。对于在学校上学的残疾儿童更是应该受到关心、关爱,他们中有肢体残疾、有视力残疾、还有听力和智力残疾,他们虽身体有残疾,旦是意志坚强,在学校对残疾儿童的帮助、旗残联和旗民政对其家庭的帮扶、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大力支持下,我乡6—15周岁适龄11名残疾儿童中除一个脑瘫(重度残疾)之外,其他10人全部入学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我乡的10名适龄残疾儿童中除一人在盟聋哑学校上学之外,其他9人都在我乡小学上学,其中有2人属于视力残疾、2 人属于听力残疾、5 人属于肢体残疾、1 人属于智障残疾,这些残疾儿童都是家庭条件不好,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而且还有几个学生的家长也是残疾,家庭更是一贫如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能正常上学,学校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学校领导班子主动与全乡在校残疾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在金钱、物质方面给予残疾儿童以最大扶助,与此同时,旗残联在得知我乡残疾儿童的这种情况后主动找到学校,残疾儿童情况核实后,给每个残疾儿童定做了一套校服,多种学习用品,同时又把我乡残疾儿童的帮扶任务分化到旗环保局,本学期我乡已有三名残疾儿童得到旗环保局定点帮扶资金200元/人,现已经发放到残疾儿童家长手中,在学生及家长的心中的感触是非常的大,使每一位家长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感到了社会对他们这些弱视群体的关爱,学生更是对以后的 1
生活、学习充满了信心,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在对于全纳教育这方面也是非常的重视,教育局也多次下达各种通知,要求各学校要做好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并与各学校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各校的全纳教育纳入到年终考核中,对于全纳教育我校也是高度重视,在学校开学之前就组织全乡的老师下到全乡各村屯入户,逐户调查0—18周岁残疾儿童,并录入微机存档,并针对6—15周岁的适龄残疾儿童做好动员上学工作,将适龄残疾儿童也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学校还多次的召开领导班子会,商讨从学校的角度如何对在校的残疾学生进行更好、更细心的照顾,学校还在每学期班主任安排上侧重对残疾儿童的考虑,选用有爱心、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老师来担任残疾儿童的班主任。班主任更是从每个残疾儿童的实际考虑,将视力、听力有残疾的学生安排到班级第一排,尽可能的减少残疾学生由于听不清或看不见所带来的不便。
学校教务处也是要求班主任在教学环节中坚持“一体教学、个别教育、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原则,一方面老师从思想品德上教育正常学生,发动全班学生都来帮助残疾学生,使残疾儿童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注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树立“身残志坚”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又要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体特点,提供特殊的教育方案和服务,使残疾儿童在学校学习能够 像家一样舒心、老师教学能够像家长一样细心。随班就读学生虽然是比较特殊的个体,但是不应该因其特殊而失去或减少与正常儿童充分交流的机会,因此学校在开展各项工作中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积
极地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帮助随班就读儿童,班主任选择在学习上优秀、生活中有爱心的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在另一层面上对残疾儿童在学习、课间、上放学时进行帮助,使正常学生和残疾学生成为合作的伙伴,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参与的效果,老师和学生要侧重教给残疾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方法,他们更早的融入到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来,减少残疾儿童及其家长的后顾之忧。
学校还不定期的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特殊教育活动,校长带领广大老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使全校每一位老师都了解特殊教育,都来关心残疾人,同时 学校还利用主题班队会、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学校还在各村屯书写永久性标语等形式在社会进行宣传,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的氛围。
学校还组建特殊教育领导小组,每学期举行1-2次例会。确定我校随班就读规划,制订随班就读各项政策;每月举行教研活动,学校安排分管领导负责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档案建立,随读生学籍管理及定期检查工作,本校随班就读教师考评及奖励。
特殊教育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特殊教育又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缺乏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随班就读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对普通教育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普通教育教师掌握必须的特殊教育知识、形成一定的特殊教育能力能使随班就读的孩子真正受益,保证随班就读工作不流于形式。从而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普通教育教师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应用于特殊儿童身上,也能应用于普通儿童身上。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我校还针对各班级存在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情况,学校还定期对部分老师进行全纳教育的培训,使我们广大老师能对残疾儿童进行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关爱,从而使我乡在校的残疾儿童能够念的起学、能够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念完九年义务教育,并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学到一门实用的技术,争取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一技在手,能够自食其力,为家庭分忧,为社会分忧,做社会上一个有用之人。
古迹中心校2010、10、30
第二篇:全纳教育工作计划(定稿)
全纳教育工作计划
残疾儿童、少年虽然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但他们需要的是特
殊教育。个别教学计划可以确保教学适合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的需要,它是智残学生教学活动的中心。同时它也是一个“管理工具”,使对
残疾学生教育教学的活动受到大家的监督,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
行。所以,对于随读的残疾学生,为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个别教学计
划。
一、加强重视。
要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义务教育发
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一个同步,四个统一”,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
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统一
检查。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列入工作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
二、落实随班就读工作
对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社会适应行为情况、智力情况等七个方
面进行综合分析,反复观察、论证,寻找一条适合残疾儿童发展的方
法。
长期与家长进行沟通,耐心向家长解释,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及其他知情人严格保密,以免
对孩子心理造成压力。
三、确保他们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随读生由于身体缺陷,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进取心,难以管理,而且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极易辍学。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1、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注重对他们进行潜能开发和特长培养,使家长看到了成果,而且让孩子看到了希望,从而克服了厌学心理。
2、加大对残疾生的救助力度,不让一个残疾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失学。
3、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残疾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卫生等管理,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4、注重随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指导,让他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加强教学研究
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加强随班就读教学研究,强化教师的特教意识。
一是加强教材研究,对普通教材作了一定程度的处理。实行两类学生同教材、异要求,对残疾儿童降低教学要求。
二是加强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采用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正确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给特殊儿童充分参与的机会。
1、注重个例分析,实行分层教学,适应不同智力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2、在上课时都能针对随读生的特点,恰当对其进行优先提问、板演、面批作业、个别辅导等。
3、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残疾学生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让随读生不仅像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普通教育,享
有同正常学生一样的学习环境,还在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接受适当的特殊教育服务,为学生升学、就业构建“绿色通道”。
第三篇:全纳教育学习心得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灿烂的阳光、拥有灿烂的笑容
---------“全纳教育”学习心得
“全纳教育”是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种教育理念,该理念倡导:所有儿童都有平等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与排斥,特别是对残疾儿童而言,比方说: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等这些孩子。全纳教育致力于推进这些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接受更加适合他们的教育。它是世界新的教育思潮和理念。
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没有接受全纳教育培训以前,我一直以来认为 残疾儿童:如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等这些孩子理所当然就该上特教学校,虽然对这些孩子心怀同情,也知道“人生来是不平等,但人人有权利去争取平等。”但所带班级曾经有过特殊儿童(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的我,一想到班里要有这么一个孩子存在时,还是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记得上一届所带的(3)班有一个女孩子,听力障碍,但孩子又不愿戴助听器,于是乎上她们班的课,我讲课的声音要比上别的班的课要大、语速要慢、还要面对着这个孩子,好让她看到我的嘴形,稍一不注意,就会看到她一脸茫然的表情,一堂课下来我也累,她也累,就这,还得常常给她补课,每学期都费很大的劲,但她的成绩却总是不很尽人意。她们班还有一个男孩,肢体残疾,视力也不好,由于握笔吃力,所以批改他的作业特别费劲,似乎是在看天书,上课讲过的题,别的孩子都记下了,下课还要专门在给他单独讲一遍、写一遍,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却总是垫底。我现在带的班里有一个小姑娘也是一侧肢体残疾,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却没有一双正常人的手,孩子敏感而多疑,一时考虑不周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在她面前,我总是小心翼翼,却又不能让她看出。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加之现行考试、考核制度的约束所以我的心里对这样的孩子总是同情大于接纳。但在学习了全纳教育,接受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后,我对全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最基本的理想就是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也就是说:人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境遇,虽然每时每刻都这些孩子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不公平的过程,但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全纳教育就是努力去实现公平、平等,就是要实现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我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课堂,能实现吗?能为了一个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停下教学的进度吗?能为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放下课堂去等待吗?能为了一个特殊的学生抛开其他去改变吗?我想对于绝对的公平也许我做不到,但我相信自己在没有接触全纳教育的时候,虽然有过埋怨,但我都能为他们等半拍,更何况现在全纳教育已经全面铺开,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纳他们,不去保护他们柔弱的心灵呢?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灿烂的阳光、拥有灿烂的笑容。我想我们身为一线的教师,只有真正把全纳的理念放在考虑问题的前提,才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渗透全纳教育的核心,使特殊儿童 ,体验到做“人”的尊严 ,并激励 ,培养其自强的意识其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
第四篇:全纳教育工作总结
全纳教育工作总结
坚持把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学习全纳教育基本理念,积极吸收区内外既有经验,大胆探索,锐意实践,通过努力,目前取得了初步的基础性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本学期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有一名残疾学生,××,左手手掌全无。今年13岁,男孩,为人较乐观,由于父母都是农民,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教育上的问题: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管理孩子的学习和品行,自觉性不强就容易成为学习或者品行落后的根源。而对这些学生的转变工作,自然而言的落到了班主任的肩上。针对这些情况,我作出了以下尝试: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班级管理机制。
1、开展以全纳教育“携手互助,爱心满园”为主题的班队会,利用升国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关心、关爱、关注残障学生的互助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纳思想的教育。引导全体学生树立平等互爱的价值观念,建立和谐共荣的校园文化。
并加大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本着“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这一理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为目的,开设了“心育”课,制订了“心育”课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心育”活动中体验着告别烦恼的轻松,享受着合作的愉快,感受着同学间的真情。
3、建立平等和谐的班级管理机制。坚决弱化普通学生与残障学生的区分,在座位安排等多方面提供人性化关怀,尽可能为这些特殊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教育。
二、针对残障生的辅导工作。
1、结合实际,在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多层面开展研究,集思广 1
益,群策群智,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运用研究的成果指导和推动工作。特别是学校在实施“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中,就普通学生和残障学生的异同特点,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针对残障生的辅导工作。作为全纳教育试点学校,做好残障生的学习辅导工作就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做好残障生随班就读的工作以外,学校定期开放全纳资源室,为残障生提供各学科的课外辅导。主要目的在于为残疾孩子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培养健康人格和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作出积极的努力,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把学生的品行、养成习惯、作业、学习成绩全部列为检查范围内。
三、在班级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
组织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残障生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互助互学。在座位安排尽量让差生与优生穿插起来,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先帮助他们到达近期可以达到的目标,一步一步地逐渐接近全班学生的目标。
四、定期进行家访
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思想状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行列,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扎实的做好残疾儿童的教育工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教育上不松劲,行动上不懈气。
以上是我全纳教育工作的基本尝试,不足不全之处请予指导指正。全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工作,今后我们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此项工作:一是承前启后,抓好规划。二是深化学习、狠抓培训。三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四是坚持宗旨,强化服务。五是注重科研、拓宽思路。以更加积极
主动的精神,以实际的行动进一步深化全纳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多出经验、多出成绩,力争让残疾儿童学习快乐,健康成长。
第五篇:全纳教育调查报告
新时期全纳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以北京市海淀区莎利文幼儿园为例 姓名:刘倩 专业:2010级特殊教育专业 学号:20100240011036
摘要: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在全纳教育提出十八年之后,我国的全纳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其的推行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对全纳教育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笔者通过在莎利文幼儿园实习的一个月时间,对该幼儿园全纳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幼儿园全纳教育的现状,并对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全纳教育 随班就读 听障儿童
全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接受一切学生进行教育,无论残疾与否全部纳入学校进行同样的教育,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残疾与正常之别,也没有贫穷与富裕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已经不仅仅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它已经完全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全纳教育“全部纳入”的理念固然很好,它遵从所有人都平等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提倡教育平等,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施行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它必须要考虑学校的容纳能力,教师的知识、精力等多方面的高要求,学校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等。此外,还必须要考虑家长、学生对全纳教育所持的态度,是支持还是排斥?这些因素在全纳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的。2010年暑假,笔者通过在北京市沙利文幼儿园实习的一个月时间里,对该幼儿园的全纳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我国虽然是赞同全纳教育理念的,但全纳教育在我国的影响还不是很大。目前,许多地区虽然也在实施一些全纳教育的措施,例如开展“随班就读”,并且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远未达
到全纳教育的高度,与全纳教育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更何况,在社会和学校里,仍然还存在着以传统的教育观念来看待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的现象,欺负和排斥特殊、弱势群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区和学校虽早已开展“跟班就读”,但往往只是注重表面,徒有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作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对特殊教育有全方位的理解,在全纳教育的思潮在全世界风靡的大环境下,我国全纳教育的实施究竟如何?实施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这都是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深入其中才能发现的。
二、调查对象:北京市海淀区莎利文幼儿园。莎利文幼儿园成立于2006年,是一所服务于听力障碍儿童的民办非营利机构,现主要有两个校区,主校以帮助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为主,所有学生都是听力障碍儿童;分校实行“聋健合一”,每一个班里都安排几个听力障碍儿童,是典型的“随班就读”的幼儿园。
三、调查方法。首先,通过在莎利文幼儿园实习一个月,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随班就读过程中的状况进行观察;其次,通过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对随班就读的看法以及随班就读的听力障碍儿童康复和学习方面的进步;再次,通过与幼儿园老师和领导的谈话与交流,了解在随班就读的推行过程中,老师们遇到的困难、孩子们的学习适应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对该幼儿园推行“随班就读”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等等。
四、调查内容。
1、对听力障碍儿童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情况的调查。通过这一个月的观察,对听力障碍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有了大致的了解。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一起上大课,并且有比较好的表现。在课余时间或者午休时间,有专门的老师对其进行个别训练。每一个听障儿童都有一套比较系统的康复计划,有专门的老师执行,并且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要对家长进行详细的讲解,告知家长孩子这一天的表现以及回家之后需要的经一步的训练。
2、家长对全纳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听力障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康复状况的满意度的调查。大部分家长表示对全纳教育一无所知,部分家长对全纳教育有一点儿了解,并且表示对幼儿园这种实行“聋健合一”的教学
方式表示支持。通过与听力障碍儿童的家长接触,他们对孩子的康复状况比较满意,并且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就例如宋英东小朋友,通过语言康复,她不仅在语言康复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在各种诗朗诵、舞蹈等比赛中获奖。宋英东的妈妈对孩子的各种活动都比较支持,并且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语言康复以及各种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
3、通过与幼儿园老师和领导的交流,了解老师们对全纳教育的推行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政府等对全纳教育的支持度。老师们对全纳教育持肯定态度,对听力障碍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也比较满意,但是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并不能时刻照顾到听力障碍儿童的需要,同时由于听障儿童佩戴了助听器,正常儿童常常对助听器产生好奇,这样就使听力障碍儿童感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而产生自卑感。通过与雷老师,幼儿园的主任攀谈得知,当地政府对幼儿园的支持还是比较大的,作为一个民办的非营利机构,该幼儿园30%的经费是由社会人士、企业捐助的,经费方面还是比较紧张的。由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高校云集的地方,该幼儿园还长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联系,定期会有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幼儿园协助教师授课。
五、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和观察,该幼儿园随班就读的实施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不乏一些问题。
1、学校方面:由于实施随班就读的时间较短,幼儿园的各项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环境建设也有待提高。若是保持普通幼儿园原来的基础设施以及校园环境不变的话,那么就必须在普通学校中重新建设符合残疾学生需求的基础设施。
2、教师方面: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并非毕业于专门的特殊教育专业,对听力障碍儿童各方面的特点了解的并不是很深刻。虽然通过定期的培训课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还是会有人对听力障碍的孩子产生偏见。因此,应对教师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培训,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有系统的了解。
3、学生方面:大部分的听力障碍儿童性格比较活泼,并偏于多动,这让一些老师很头痛,以致于对他们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但是他们也有懂事的一面,他们非常乐意帮助老师干活,协助老师完成一些教学任务更是让他们兴奋。因此,对听力障碍儿童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六、调查结果总结。就莎利文幼儿园而言,由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相对发达,政府和民间企业的支持较大,资金方面相对宽裕一些,它随班就读的实施相对于其他地区还是比较彻底、完全的。同时也由于莎利文主校的支持,定期进行培训,教师们对听力障碍儿童的了解不断深入,对随班就读的推行有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全纳教育风风火火的推行的今天,许多地区知识注重形式,而并没有真正的贯彻全纳教育主体性、平等教育、系统教育、教育正常化、早期干预等原则,因此,全纳教育在中国发展,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教育发展共同规律的要求,坚定不移的推行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的实践和探索,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的建设,促进教育逐步走向全纳;另一方面,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残疾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安置模式和教育方法,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残疾人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他们发展。
总之,在推进全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防止违背共同性发展规律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注意避免不顾国情盲目跟风、“一刀切”的教条主义偏向,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解决全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步将全纳教育推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