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从经济上,1.锐意改革,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跨越。2.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3.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不断跃升。
从农业上,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一级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2.农业机械化水品大幅度提升,“科技增效”硕果累累。3.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副、牧、渔、林齐头并进。4.乡镇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从民生上,1.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品显著提高。2.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3.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4.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从科教上,1.教育成绩有目共睹。2.科教成就振奋人心。
从法制上,1.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实现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2.基层自治从城市向农村推进,“草根民主”成了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3.依法治国,人民民主实现从实体民主到程序民主的全方位发展。
从文化上,1.文化建设理论不断丰富,时代精神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2.文化事业成就辉煌。3.体育事业跨入强国之林。
从国防上看,1.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3.推进科技强军战略和武器装备现代化。4.捍卫了国家主民族尊严和人民和平生活。
从台湾方面看,1.“一国两制”是解决同一问题的金钥匙。2.和平发展、互利共赢顺应民心,是推动统一大业的根本动力。
从外交上看,1.小外交走向大外交。2.小合作走向大合作。3.小舞台走向大舞台。
从党建方面看,1.党的理论创新卓有成效,形成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党的队伍发展壮大,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3.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党内生活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4.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浅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山东建筑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谢艺
2009/12/8
中国六十年来的成就,仅凭文字的叙述是难以言表的,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
浅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城规071 谢艺 200705101
3中国六十年来的成就,仅凭文字的叙述是难以言表的,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所以,在论文之前,在谈及那些祖国现在的辉煌成就之前,我想首先应该衷心地感谢那些成就背后奉献的人们,是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丰衣足食,安定和平的生活。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60年的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惊人跨越。建国初,中国一穷二白;如今,六十年一个轮回,中国经济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
中国六十年来获得的成就太多太多,主要归结于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六十年,说是弹指一挥之间,但是期间却记忆了多少伟大的历史成就!从各方面谈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所以,我想就从改革开放这个主要方面谈谈这些成就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
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中国六十周年的成就之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想。(由于中国六十年间取得的成果辉煌丰富,我的见解有限,所以参考了必要的资料,忘老师指正错误)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年4月,设立海南省,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
2001 年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
目前,全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008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占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8.5%,出口总额占14.4%,进口总额占15.9%,实际利用外商
投资占全国的20%以上。
二、货物贸易规模由小到大逐年扩大,增速由慢到快实现快速增长,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伙伴少、贸易方式和外贸商品单一。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对前苏联、东欧和亚洲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货物贸易。之后,中国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经济贸易往来。在此期间,中国的出口贸易主要以对外援助为主。同时,通过中国银行在香港、澳门吸收外币存款和在对外贸易中使用延期付款的方式,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技术设备。70年代,伴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建交,对外货物贸易伙伴迅速增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商品日益丰富,贸易结构逐步改善。
三、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多种方式、内容丰富、覆盖较广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货物贸易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旅游,开展国际间经济、科技以及学术文化等合作与交流,既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把中国元素推向了世界,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对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做出了广泛而深入的承诺,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当前,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基本没有利用外资,也没有企业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既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2000年,“引进来”战略实施20年之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并初步具备了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能力的基础上,我国实
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面向世界互利共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我国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很少。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中国的国际交往有所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倡导和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为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认真履行大国义务,面向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声音日益被国际组织和世人所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不断提高。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新中国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新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中国积极兑现“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积极组织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涵盖了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对外开放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和活力,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新中国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展望未来,推进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对外开放的路线方针,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我的家乡在广西南宁,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正享受着东盟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切身的体会到改革开放政策对一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巨大影响,对一个城市近十年间的改变起着积极的作用。南宁,就是一个靠着改革开放政策真正发展起来的城市,所以我对祖国改革开放政策充满了肯定与期待。期待着中国在未来的六十年间能取得更多辉煌的成就和创举!
第三篇:团队建设所必备
团队建设所必备
O:团体型 级别型平行型
1、团队对团队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团体成员参与管理,共同决策,全力行动,充满活力和热情。高位阶的团队利益有限是一个重要原则。
2、上级对下级要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感。上级为下级排忧解难,下级为团队鞠躬尽瘁。
3、队员对队员团队成员彼此视对方为“一家人”,互敬互重,相互宽容,容纳各自的差异性、独特性。和谐相处,充满凝聚力,追求整体绩效。
J:
1、内部凝聚力大于外部压力
2、成员之间互相认同
3、成员对领导的认可
4、每个人目标明确
5、热心并维护群体的存在P1:竖立组织核心
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作风对下级影响极大。管理研究学表明:凡是士气高昂的群体,其领导者都比较民主,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体谅员工的甘苦。
组织决策能力:现在的社会是协作型社会,不仅要求员工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员工具备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实践的能力。木桶原理把我们每一名员工比成一个木桶,每一种技能比成一块模板的话,其实木桶的容量取决该员工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核心技术能力:技术是永远不会被世界所淘汰的,在这个信息更新如此迅速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每天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思维模式是我的技术之一,它会让我的思维全面而缜密。
收集每天的信息加以整理是我即将要养成的好习惯。储备的材料是你用来给自己添砖盖瓦的基础。善于聆听,集思广益是学习的不二方法,听是另种说话的方式,但是在我这里要进行加工,形成体系,并且释放出来,那种能力是无法想象的。
独具慧眼能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分四种:帝才、相才、将才、奴才。帝才并不一定是能力最突出的,但是他一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一定会招贤纳士,把人用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21世纪员工管理的重点已由过去的以员工集团为单位进行同意的一元化管理,向以每个员工为单位进行带有个性化的多元化管理转变。人
力资源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把人的问题和企业发展综合考虑的机制。其而,帝才一定是能发现市场行情的人,他会把投资用在最适合的地方,现代的帝才典型代表就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特有人格魅力:特有的人格魅力是部下誓死效忠的原因
我佩服的人不仅在自己的纵向领域有所建树,他一定会在横向领域注重别人的一起发展,他会影响身边的一代人。这样的人充分将他的价值观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从事咨询业的原因。
P2:坚定统一目标
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一致是团队建设的最优化。团队概念的内涵应该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行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很好的合作,追求集体的成功
拟订计划书:建立一支好的团队就好比组织一支球队。必须要有自己的“作战”计划书,一旦队员们目标统一,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能量,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如果领导者能够妥善协调参与计划的所有人员,拥有团队领导权就更具效力。
强调重要性:士气是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个人目标要与组织目标相同是最大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尊重和理解,希望领导者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他不仅希望自己被尊重,还希望自己的工作被每个人尊重,就工作而言,工作无贵贱之份,只要每个人能在自己岗位上发挥的很好,再加上目标正确,那团队是最强的。
P3:优化组织环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被人重视与尊重,工作被理解的前提下工作,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则不会让人身心疲惫。
心理暗示:充满自信的工作则会事倍功半。在工作中心理挫折少,焦虑少,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
很多的培训不是员工的福利,而是“受训课”,这使得听到培训就望而却步。当员工不断被鼓励的时候,会不断的发挥自己身体里的能量。
员工分4种:明星型,问题型,老黄牛型,老化型,问题性的员工是最应该受到不断鼓励的。
能力+潜力=实力!很多人即使现在不是很突出,但如果具有潜力,是应该培养的。正所谓“有才有得的人要重用,有才无得的人要利用,有得无才的人要善用”
美化环境:优美的环境能让人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的公司会专门开辟出一块小空地让员工休息的时候在那里交谈。这样的企业文化让人赞叹!
P4:畅通交流平台
保持沟通流畅,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是好的领导的表现
双向沟通:要给予员工反映问题机会。上、下级如果沟通受阻,日久天长会让员工产生抗拒心理,降低士气。多让员工参与决策和群体讨论,双向沟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面面沟通:面对面更让上级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减少上级给下级的压力,对于下级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是有帮助的环境沟通:创造环境与员工沟通。上班的时候大家是上下级的关系,下班之后大家会在很多场合下成为朋友,在对方喜欢的环境与之交流,会便于沟通,了解员工的想法和状态。P5:避免权力集中
发扬民主,避免权利过于集中。通过团队可以更有效地分权和授权。在决策中,成员之间也起到了权利制蘅的作用,可以避免个人独断专性。
P6:合理经济报酬
金钱代表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贡献和成就。以工计酬,公平合理,不合理的薪酬体系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P7:提升自我价值
岗位安排:使人与角色和谐一致。根据其能力和兴趣,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能动性。
员工参与:让每个人认识到其在团队的重要性。员工积极地参与决策与规划的制度,每个成员负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职业规划:帮助其发展,让他了解他与企业一起发展。一个员工在为企业付出的同时,希望这份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满足员工的这种需求。P8:增强组织协调
集体讨论,防止“职权分裂”。由于部门的划分,可能会“职权分裂”,集体讨论有利于促进部门合作
P9:引导正面冲突
任何一个组织内部的冲突都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冲突能刺激对方产生新的想法,重新考验自己的立场和信念,或者因此而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种冲突就是正面健康的。G:创造“一家人”团队
日本松下强调“横轴”团队; 丰田汽车打造“接力”团队; 美国INTEL坚持“磐石”团队; 上海宝钢构建“超级”团队;
北京联想“撒土、笃实,再撒土”政策;
第四篇: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一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是全民接受依法治国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60年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人治到法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播和弘扬。依法治国在改变中国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人的观念,法治、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5个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并已连续实施了4个五年的普法规划。目前,“五五”普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要求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对于全社会,则要求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中国始终强调普及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等活动,使法治建设融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公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实现学法和用法的结合。当今中国,普及法律知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了20多次有关法治的集体学习,对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举行了一系列法治学习,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集体学习法律知识已形成制度。
三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1982年宪法突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第三章改为第二章,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2004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县、乡两级人大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2
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一律由差额选举产生。为了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其违法和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人身权是关于人身、人身健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的权利,是享有其他基本人权的前提。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对于拘留、逮捕、搜查、取证等涉及人身自由和安全的强制方法和手段作了严格规定。1996年和1997年我国先后对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进行了修改。有关人权保障的两点重要修改,一是刑法总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二是刑事诉讼法总则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还通过修改法律,改革司法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公开审判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辩护制度、法律监督制度、死刑复核制度、诉讼代理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
重视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在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国家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国家建立健全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依据宪法,国家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以保障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退休、失业职工以及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国家制定了产品质量法、食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等,以保障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权。国家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科学教育普及法、体育法等,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知识。
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国家一贯重视各民族平等和团结,宪法对少数民族的事务和权利作了更详细的规定。依据宪法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法治化阶段。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既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自治机关享有较其他地方国家机关大的地方法规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和经济管理权。少数民族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权利,一直受到特殊照顾,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每届均大大高于占全国总人口8%的比例。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障。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依据宪法规定,国家颁行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对妇女、儿童的权利保障作了重要规定。
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民主法治向着“三者有机统一”的方向迈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先进文化按照人民的期待和要求进行。第四,依法治国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为目标,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三大目标。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转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是从依法治国出发对党执政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依法执政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应当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首先,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的氛围;而依法执政则要求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长期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治理国家,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推动社会变迁,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产生。只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才可能成为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治国理政方略。再次,依法治国为依法执政提供氛围,对依法执政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依法执政随着依法治国的发展而形成和不断完善。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伴随的是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转型。真正落实依法执政,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两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促进依法执政,促进党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在“三者有机统一”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从实践中探索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循序渐进的成功模式,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路径、内容、原则更加清晰了。
五是立法成绩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2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0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近7 0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依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法律各部门立法数量的多少来排序,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行政法79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34.49%;经济法54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23.5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39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17.03%;民商法32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13.97%;6
社会法17件,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7.42%;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3.0%;刑法1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0.43%。
坚持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关系不断变迁,加之法律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高,导致法律修改的任务越来越重,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成为60年立法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229件法律中,有71件法律被修改,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31%。按照7个法律部门进行统计,其修改多寡的排序是:刑法1件,修改1件,修改率100%;民法商法32件,修改15件,修改率46.8%;经济法54件,修改21件,修改率28.8%;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件,修改2件,修改率28.5%;行政法79件,修改22件,修改率27.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39件,修改7件,修改率17.9%;社会法17件,修改3件,修改率17.6%。从年份来看,现行有效法律的修改情况是:1978—1982年制定法律22件,没有修改法律,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0;1983—1992年制定70件,修改1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1.42%;1993—2002年制定98件,修改33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33.67%;2003—2008年32件,修改37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115.62%。
六是依法行政稳步展开。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依法行政从多方面稳步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从1979年到2008年11月底,国务院共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226件,制定行政法规1 116件;国务院部门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共制定规章26 000多件。
其中,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与日俱增,“民告官”作为一项诉讼制度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列;1994年的国家赔偿法首次明确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为政府责任和人权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规范了行政处罚的设定权、行政处罚的程序,为行政处罚确立规矩,建章立制;1999年的行政复议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具体行政行为向上级部门申请复议;2003年的行政许可法明确了行政许可的创设以及范围,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推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5年的公务员法规定竞争上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等制度,充分体现了“责任行政”的理念。行政立法在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救济法三个领域都构建了基础性的法律,而且在国防、外交、海关、人事、民政、侨务、公安、安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都已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体现了规范行政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行政法治理念。权力来自人民,应当为人民服务,因此要通过立法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权力为民所用,为民谋利。
1999年,国务院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将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具体化。2004年3月,国务院颁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行整体布局。纲要对严格行政执法提出明确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纲要规定要采取措施,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主要措施包括: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清理和监督红头文件。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飞速发展,继续推动廉政高效的政府法治向前发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我国为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救济、矫正行政失误的重要机制。根据纲要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执法体制,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这也是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在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加强对制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截至2006年底现行行政法规共655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主要内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对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经消失,实际上已经失效的43件行政法规,宣布失效。国务院在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三级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体制,促进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2003年3月至2007年底,国务院对有立法权的地方和国务院部门报送备案的8 402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进行了审查,对存在问题的323件法规、规章依法进行了处理。国务院制定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并积极探索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各级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能力建设。自1999年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全国平均每年通过行政复议解决8万多起行政争议。
七是司法改革初见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司法改革主要是学术界和媒体谈论的话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任务。此后,各个部门开始出台系统的改革方案,如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1999—2003);2000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了《检察 9
改革三年实施意见》(2000—2004);各地方法院、检察院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方案。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于2004年底出台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成立了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分别推出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2005—2008)。2006年5月,中央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目前司法改革已成为中央主导的、各部门紧密配合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讨论的国家统一行动。司法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逻辑结果,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体制转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司法改革是中国法治进程的集中体现,是透视中国法治发展状况的一个聚焦点。
中国不断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初见成效。2007年9月,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十六大以来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一些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等司法公开制度,人民群众的参
与权、知情权、诉讼权有了更好的保障。法律监督机制逐步健全,司法机关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全国绝大多数检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在讯问嫌疑人时实行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涉及检察人员办案不文明、不规范的投诉明显减少。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司法腐败犯罪得到遏制。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平稳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
2.通过改革完善刑事司法制度,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了新进展。改革死刑核准制度,从2007年1月1日起,死刑案件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的原则。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侦查、批捕、起诉和审判方式逐步建立。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更加规范,超期羁押由2004年的4 947人(次)下降为2006年的210人(次)。监狱体制改革试点稳妥推进,监狱科学文明执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造质量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了在押犯人的合法权益,罪犯脱逃率和狱内发案率大幅度下降。积极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仅为0.21%。加强和改进劳动教养审批工作,推出律师代理、全面实行聆询制度、缩短劳教期限、扩大所外执行范围及强化监督等改革措施,有效维护了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
3.通过改革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司法效率。目前,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已达38.87%,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达到71.26%。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法庭实现了直接立案,设置了11 220个固定巡回审判点,方便了当事人尤其是偏远地区当事人的诉讼。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2006年,全国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纠纷400多万件,95%以上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积极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现象得到初步改变。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以科技促效率。
4.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有效缓解了打官司难、执行难问题。2007年施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平均降低诉讼费用60%,全国每年约减收诉讼费80亿元。2006年施行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收费程序,严惩违法违规收费行为。中央政法机关发布了刑事、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规定,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范围,全国法院在降低诉讼费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仅从2005年5月至2006年9月,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393 271人(次),减免缓诉讼费22.6亿元。2006年,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8 514件,接受法律援助咨询3 193 801人(次),同比分别增加256%、19.9%,其中为125 290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同比增加65%。采取这些举措,缓解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和打官司难的问题。各地通过改革和完善执行体制,开展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
5.改革和完善干部管理体制,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党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地方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任职条件》,把政治上强、熟悉业务、作风务实、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提拔到各级政法领导岗位。《关于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的意见》,对初任法官、检察官选拔任用做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完善了司法行政工作与审判、检察业务相分离的管理制度。颁布实施的《公安机关组
织管理条例》,对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中央政法部门相继制定完善了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等制度,制定实施了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政法队伍清正廉洁。
6.改革和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为政法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多保障。司法机关所需经费由县级以上财政保证,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为了更好地保障县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级政法机关的正常运行,财政部与中央政法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制定县级政法经费基本保障标准,凡地方财政达不到保障标准的,由省级和中央财政予以补助。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了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政法机关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为政法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中央和地方编制部门为各级政法机关增加了编制,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司法改革又有新进展。
首先是死刑复核制度的改革。根据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和法律规定,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结束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下放26年的历史,顺利实现死刑复核权的回收。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死刑复核裁判方式做出重大改革,规定对于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原则上只能做出核准死刑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只有在少数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改判。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要求切实把好死刑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使办理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规定还要求,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 13
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禁止侮辱尸体。死刑复核权收回是中国司法改革的突破性举措,标志着司法改革在朝向公平正义目标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权的巨大进步。
其次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04年12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同时,要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司法政策和行刑政策。近年来刑事司法都是围绕宽严相济展开的,而且它是今后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是对刑法机制改革的回应,也是刑事政策合理性的追求。从逻辑和历史发展来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延续与改革。
八是法律服务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服务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三条主线:一是专业化,即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正规化,即加强了法律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机构设置、职业准入、执业许可、市场监管、纪律惩戒等方面,都加强了规范化建设。三是市场化,法律服务从国家机关逐步转变为社会服务行业,人事管理、经营机制方面逐步实现市场化。我国的律师制度、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九是法学教育迅猛发展。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www.xiexiebang.com(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15
第五篇:《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推荐)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开封回中 潘瑞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共4页 第1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短片,教师提问:1949年10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学生应该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明即新中国的成立。接着进一步提问:新中国的“新”新在何处?(视情况而定,如果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可以提示学生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去找)总结为: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引入课题: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新中国的“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新中国的“新”那就是外交。
过渡:要了解新中国的外交,让我们先来了解当时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是怎样国内外环境吧。
一、国际环境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新格局的主要变化和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吧。
通过战后世界形势图的地图讲解分析,(出示幻灯片)中国面临严峻的局势国际:美国敌视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国内: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困难、生产下降、生活困苦);
(出示幻灯片)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四点及突出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与斗争。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它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是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敌意,他们从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在学生了解国际形势之后,让学生回忆建国初期国内的形势。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分组讨论:针对当时这样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你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顺利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制定怎样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生:(讨论并回答)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阅读投影显示中的《共同纲领》引文,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师:共同纲领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外交政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
师:该纲领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已经具有了法律效力。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第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了这一建交原则。成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外交政策最明确的表示。这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奉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与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有本质区别。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投影显示(引导学生边看书边回答)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共4页 第2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团结世界人民”
积极争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巩固发展和平力量,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过渡):新中国建立初期,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上述四项基本方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师:(指导学生看书,概括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内容)
1、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师: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为什么呢? 生:(看书回答)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师:在建国第一年,人民政府就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孤立中国的阴谋。那是什么事情呢? 师:其中与苏联建交是我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投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片“毛泽东和斯大林”)
师:中苏建交有何意义呢?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教学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师:投影“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图画,师:访问的目的?如何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呢?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内容是什么?提出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举当今熟悉的事例分析之)生:(回答)幻灯片显示内容
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还受到民办各国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被公认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3、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视频)
让学生观看周恩来总理率领代表团参加会议
师: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共4页 第3页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生:(回答)
师: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比较巴黎和会和日内瓦会议的情景,感受日内瓦会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视频):展示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是显然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选自《共和国开国岁月》
让学生分析这段发言是在那一次国际会议中做的?
4、参加万隆会议 师:(显示材料)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提问:(1)、亚非会议为何会出现气氛的紧张 生:美国的指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
(2)、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生:(概括回答)同:共同的遭遇既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既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3)、何为万隆精神? 团结、友谊、合作
(4)、你觉得当今世界还应该倡导万隆精神吗? 师:(出示图片和材料)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绘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蓝图。我相信,在亚非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亚非峰会,将成为亚非合作的新起点,将作为亚非关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 生:(讨论并回答)(投影显示)
材料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问:材料1、2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答:(略)小结(略)
结束:播放歌曲《红旗飘飘》
共4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