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现状及策略
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现状及策略
一、当前学前教育现状
XXX现有公办园XX所,办园点XXX所,幼儿约19000人,其中省优质园XX所,市优质园X所;登记注册民办园XX所,办园点XX所,幼儿数约21000人,其中市优质园XX所,另有暂未登记注册民办园约XX所,幼儿约11000人。
二、需求民间资本巨大
当前我市学前教育特点是公办资源少,民办规模小,公办园发展需求大量的资金,民办园需要大量整合与优化。学前教育发展要达到预期目标,对民间资本的需求十分巨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办资源急缺。从现状来看,公办资源太少,省文件要求到2015年公办园所占比例达到60%,如按每万人一所幼儿园,那公办园至少得66所,还差40所,而目前正在新建的公办园属新增的仅有16所,可见任务艰巨,仍需大量资金投入。
2.资金缺口巨大。2011-2013年新改扩建幼儿园XX所,总计投入1.9个亿,目前2011年欠建筑款XXX万,2012年欠XXX万,2013年未拨付资金XX万;2013-2014年计划新建24所,还需资金至少一个亿;随着新园的投入使用和省优质园创建,需购买大量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布置材料,目前市镇两级财政的投入明显不足,而幼儿园本身的收入仅能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这部分资金缺口也极大。
3.优质资源紧缺。我市当前成型幼儿园仅有XX所,省优质园仅有XX所,而未登记注册的民办园更是家庭作坊式经营,条件简陋。
目前我市享受优质教育的幼儿仅有5000多人,比例不足10%。今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投入更多资金,打造创建更多优质资源,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热切需求。
三、民间资本投资现状
目前我市民间资本投资学前教育总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质量低,隐患多,不规范,问题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园所规模太小。目前民办园的数量非常多,但绝大多数办园的规模很小,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各室配置、图书配备、活动操场、绿化场地等均达不到省市优质园标准,多数为家庭作坊式经营,庞杂混乱,无竞争力与生命力。
2.师资力量薄弱。多数民办园为节约成本,聘用一些学历低,无资格的临代教师,正规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的很少,大专及以上文凭的仅有40%左右,有教师资格证的仅为15%,根本无法保障正常的保育与教育。
2.设施设备落后。绝大多数民办园由于规模小、教室少,必要的设施设备配置落后,并且严重缺乏。当前所有民办园的食堂配备均达不到标准,多数园保暖降温设备达不到要求,连最基本消毒柜、灭火器、玩教具等也配备不足,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保教水平低下。由于师资、规模等原因,绝大多数的民办园保育与教育水平十分低下,没有科学的保教流程,没有正常的作息安排、没有基本的生活、卫生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多数只着眼于简单的知识教育,并且多数为机械的灌输教育,有严重的小学化现象,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4.管理水平低下。绝大多数园的投资者即园长,管理模式单一,单纯追求经济回报,办园缺少长期的规划与科学的目标,对办园基本理念、基本流程、基本配置、保育教育等模糊不清,更不要说内涵与特色发展了,这些园很难创建成省市优质园。
四、民间资本投入策略
因公办园投资不足,民办园中大部分将被逐渐清理、整顿与取缔,只能保留三分之一左右。今后长期时间内,学前教育仍需要巨大的民间资本投入,但规模小、短视的投资已不具任何意义。根据国家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提出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16字方针,民间资本投资学前教育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模式。
(一)独资民办
投资者即幼儿园的法人,完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鉴于当前的民办园现状,独资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具有发展性。
1.投资者要具有远瞻性。投资者在策划投资时就要对幼儿园有一个预期发展目标与成效感知,就要设想打造一个特色园,魅力园,然后按预设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具体目标,可聘请有一定教育管理经验的园长进行经营。
2.能达到省优质园标准。规模小的幼儿园将逐渐被淘汰,新投资建设的幼儿园一定要按《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技术装配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与配足配齐各室装备,建成后园内的各项管理也要参照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要求。
3.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决定幼儿园的远景发展,必须建立稳定的幼儿师资队伍。可通过本园的招考、签订合同、提高待遇等形式让一部分教师能长期任教,并建立与制定长期的培
训学习计划,不断地提升师资的业务与师德素养。
(二)合资民办
园舍为多个投资者所有,经费由合资者筹措,人员自聘。鉴于单人投资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这种模式能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展学前教育,有一定的活力。但投资也要满足独资民办的三个基本要求,要有一定的规模性,投资与经营可分开进行,避免单纯的资本寻利现象,而使幼儿园发展短视性,最终陷入死胡同。
(三)公有民办
这种模式的园舍为国家所有,根据具体的情况,经费由政府财政差额拨款或全部自收自支,人员部分入编,部分聘用或为全部聘用。当前,公办园的建设奖金严重不足,一所建成后新幼儿园的基本投入也十分巨大,基本的硬化、软化、绿化,简单的装饰布置,以及采购必要的食堂炊具、各室设备等不低于200万元。特别是一些即将移交给教育部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园启动资金更是巨大。这些幼儿园可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招标或委托、承包等方式,与承办人(或承办单位)签订承办协议,根据协议,园所参照民办学校管理办法运行,享受民办学校的有关政策待遇。
这种模式易于管理,使有限的教育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更有活力,政府拥有所有权,居于统治地位,本质上是公有制,只是融入民间资本,进行市场化运行。但投资者、经营者也要有前卫的办园理念,要把幼儿园打造成品牌园、精品园,不可单纯追求利益,否则发展空间有限。
(四)民办公助
这种模式特点是园所民办,政府资助。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
优质教育,对于一些有相当规模的民办园,教育行政部门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帮扶政策。如在幼儿园建设前期,政府针对建园用地等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建设过程中可给予优惠的贷款支持;办学过程中,可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办优秀教师进行支教;也可经常派一些有丰富经验的骨干到园参与指导;对于成功创建成省优质园的以奖代补,给予奖励资金等。
目前,我市对一些创建XXX市优质园的民办园,在业务方面多次给予帮扶与指导,成效明显。对这类民办园的优惠政策,能扩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最终让一批更有实力的民办园脱颖而出,更有利于全市学前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篇: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文化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
文化部7月9日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文化产业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意见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国家重点扶持方向的文化行业门类和领域,可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意见指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控股、参股、并购、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鼓励艺术名家和其他演职人员以个人持股的方式参与转制院团的股份制改造。
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可享受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和国家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行业和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鼓励民营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
鼓励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支持民营文化企业通过信贷、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融资,支持民营文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等方式融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各类投资基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此外,文化部还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
意见强调,对民营文化企业在立项审批、投资核准、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评比表彰、申请专项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方面,要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不得对民营文化企业设置任何附加条件、标准和程序。意见指出,逐项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针对不同领域,研究制定具体扶持办法,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完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政策保障机制,切实保护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
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等投资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发布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准入标准、行业动态、项目招标、产品和服务采购等信息。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的作用,协助民营文化企业了解和分析海外文化市场动态,拓展海外营销网络和渠道。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客观、公正评价民间资本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舆论氛围。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民办机构及民间文化团体人才队伍建设,在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国有文化单位同等对待,带动民间文化人才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创意文化产业园:小微企业在这里筑梦成长
创意文化产业园这座民营产业园的开创者是张学智。张学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主攻油画创作。大学毕业后,张学智下海做起了房地产生意。经商10年,张学智仍然难舍自己的艺术情结。他觉得甘肃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还滞后于其他省份,于是他萌生了在兰州建立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念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甘肃省本地艺术家以及有艺术追求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自由发展平台。
2009年7月18日,占地40余亩的旧厂房在一番精心的打理后焕然一新,一个充满活力的园区展现在人们面前。张学智告诉记者,如果按照经营房地产生意的模式,在这块地上盖商品房出售能赚不少钱,可是他不愿意这样做。对工业厂房进行翻修改造后,张学智借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发展模式,开始招商引资。
张学智说,最初,他和自己的创业团队并不清楚创意文化产业园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只是根据脑海中一个模糊的概念摸着石头过河。“一个抽象的符号变为一个实打实的产业园区,我们在一天天学习中总结经验、分析市场,就像看着孩子慢慢长大一样。”张学智回忆园区初创时说道。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挂牌以来,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招商。时至今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基础设施改造和园区招商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园区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据了解,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真正有实力、有想法的文化创意人才以及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才有机会入驻产业园。有的印刷企业希望入驻园区,被张学智婉拒。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同样被拒之门外,张学智认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维护健康的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氛围至关重要。
2012年,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企业产值超过3亿元,汇聚各类小微企业70余家,还有30余家企业准备入驻,园区已成为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此外,园区还经常承办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在实现创收的同时大大丰富了园区文化工作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成了创意文化人才交流、大学生和归国留学生创业就业、文化体制改革中转型发展企业的重要聚集地。2010年,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被授予“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2010年兰州经济推动力十大企业”称号。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就包括支持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园区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由于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地处交通不算便利的地区,园区租金方面又没有享受太多优惠,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对园区内小微企业的扶持工作,一直由张学智来抓,他说自己在经营园区的同时,也当着“天使投资人”,对在文化创意方面有想法、执行力强的团队给予
一些补助和帮助。张学智希望自己能在有志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年轻人和政府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进驻园区的创业者提供更宽松优惠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篇:某市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情况调查报告
某县级市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现状及建议
至2012年2月末,某市共有村镇银行1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3家和农商行1家。5类机构均有民资参与其中。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民资持股比例。上述5类机构注册资本金为11.13亿元,其中民资9.62亿元,占比86.43%。5类机构中,两家担保、两家小贷公司和1家农民资金互助社均为全资民间资本。农商行的民资占比为86.43%,村镇银行民资占比为49%,而该市某工商与科技担保公司的民资占比仅为0.46%,但按其现金资本占比为
3.53%。
2.法人股东投资金额占法人企业净资产的比重。上述机构资本金中,法人股东投资总额为5.93亿元,占其净资产总额316.42亿元的1.87%。
3.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主要形式。本市民资进入金融领域主要以参股形式进行,主要集中于农商行。小贷公司等则以发起股为主。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进入门槛较高。目前各经济金融监管部门对民资进入金融领域均有门槛设置,主要体现在前置审批方面。如全民资方面的农村小贷公司,每年入市名额受省级金融办控制,并不按地方 1
申请需求和地方融资需求来确定。该市提出设立申请与获得批准的比例约三比一。民资进入担保领域时,在通过省级金融办审批的过程中,常常须要较多的审批时间。该市的两家民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设立审批和增资审批过程中均遇到这一问题。其中某担保公司的1亿元资本金进入审批专用账户后,被通知约须30天左右的审批时间,增加的企业利息负担近百万元。
2.持股比例受到限制。省金融办〔2011〕50号文件规定:小贷公司法人股东投资小贷公司的股金额不得超过其当年所有者权益的35%;自然人股东其上限为3000万元。省金融办与省财政厅规定单个法人股东投资总额不得超过被投资农商行上期资本总额的10%;自然人股东其上限为2%。
3.行政色彩浓厚,透明度低。在目前限制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的文件中,虽没有明确规定其中民资的比例,但上述比例的确定和操作中的冗长审批程序有较强的人为因素,并没有提出限制因素的原因,因此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三农贷款财政补助政策在申报过程中限制性要求很高,且被核减的理由不是很明确。
4.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该市一家农村小贷公司反映,该公司设立后按省金融办文件精神提出申请财政补助金额,但审批金额却与申请额有较大差距,且并不明确核减的理由。
5.其他限制性因素。目前政策规定民资可以进入金融领域的面相对狭窄,仅在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小型地方性银行得以实现。但此类机构相对赢利模式单一,所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回报不成正比。其他限制性因素也比较多,如担保机构不能进入征信咨询系统,民资担保与商业银行合作门槛设置较高,专业人才匮乏。等等。
三、政策建议
我们建议,一是加快民资进入金融领域政策框架的构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二是应允许地方经济金融监管部门在政策框架内,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适当给予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一定审批权限;三是进一步加大全民金融意识培训力度,提示金融领域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的特性,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宽度和深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区域性金融生态建设,提高区域金融稳定程度和相关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为民资进入金融领域提供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环境。
第四篇:交通部: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推荐]
交通部: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 2012-05-24 20:07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乔雪峰来源:人民网
2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召开了本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目前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对民间投资是完全开放的。已经出台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引导规定都从不同角度对民间资本进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作出了明确界定,没有任何禁止和限制措施。
何建中表示,对民间资本进入到交通运输领域,从三个方面看它是开放的:
一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各个类别、各个等级的公路,事实上都已经向民间资本开放;比如收费公路建设就是利用“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这样的投融资机制。
二是水路建设方面,沿海港口建设主要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融资,民间资本占据了主要地位;在东中部地区,内河港口建设也有民间资本进入,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航道建设,也有一些地区吸收了少量的民间资本进入。
三是公路水路运输方面,对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投资政策完全没有差别,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道路货运、机动车维修、出租车经营、汽车租赁、国内水路运输等事实上,民间资本更是占大部分比例。
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新出台的36条,交通运输部新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同过去的政策措施相比,此次意见从四方面给予优化:
一是在投资领域上进一步全面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和交通运输新兴业务领域。过去相对来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多,所以今后将进一步鼓励投资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包括新兴的业务领域,比如物流。
二是在投资重点上进一步突出了交通运输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更引导民间资本全面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养护、运营和管理。
三是在投资服务上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强调改进行政审批方式,立足于扩大网上审批,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健全与民间投资主体的沟通联系机制,健全投资政策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四是在投资管理上既放开,同时又加强监督,督促民间资本投资主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同时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记者 乔雪峰)
第五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
(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公路、运输场站、水运、港口码头、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等项目。允许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煤运通道、客运专线、集装箱站场等项目。
(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电信和石油天然气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和垃圾回收、资源再利用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或参股形式参与水电站、火电站建设。按照国家部署,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与国有石油、天然气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项目。
(七)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支持民间资本以承包、租赁或拍卖、出让等形式参与盘活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资产。选择一批优质农田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水资源利用等项目,通过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和经营。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民营企业投资水利灌溉工程的,可视为固定资产,允许进入企业成本核算。民间资本在水土流失区承包治理荒山、荒坡、荒丘、荒滩水土流失,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在承包治理合同有效期内,承包治理的土地由承包者使用,所种植的林木及其果实归承包者所有。
(八)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方式参与土地整治、开发复垦等工程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省、市、县矿业权市场,参与矿业权交易。
(九)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竞争性产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向我省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中的竞争性产业项目投资。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我省工业集中区、绿色经济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各类产业园区发展创业。各地要在投资核准、财税政策、土地使用、融资服务、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等待遇。
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
(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进一步开放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的资本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对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
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十一)建立健全市政公用事业合理投资补偿机制。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要充分考虑市政企业的盈利性和企业、居民的可承受能力,逐步调整供水、供气、公交、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市政维护、园林绿化、清扫保洁及环卫等公用设施养护维护的费用按实际成本定额核算,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以经济合同方式拨付。供水、供气、公交等企业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行业因承担法律、法规及政府规定的指令性义务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补助。
(十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民间资本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或投资入股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享受相关税费和金融扶持政策,当地政府优先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并在规划、土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十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支持民间资本通过重组、兼并、购买国有产权等方式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对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基本标准的民营医疗机构,优先准予设立。民营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民营医疗机构可申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专科及等级医院评审、医学院校实习医院资格、评优选优、政策知情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兴办养(托)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
(十四)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各类教育机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按照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机构设置规划和基本标准,以多种形式兴办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壮大一批民办学校,新建一批民办学校,升格一批民办学校,扩大民办教育规模。民办教育机构学历教育的学费、住宿费标准,要按照补偿成本并适当考虑投资合理回报等因素制定,公共财政应给予适当资助。
(十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支持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等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市场,相关部门及时编制、发布文化产业项目目录,为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项目引导。通过落实有关税费减免、资金补贴政策,推进民间投资发展创意设计、数
字制作、会展广告、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文化产业。通过运转费用补贴、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给予冠名权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建设。
(十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旅游和体育产业。积极探索旅游资源开发权、经营权转让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全面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参与国有旅游企业改制重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生产体育用品,参与各类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组织体育赛事和活动,投资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经营体育中介、健身、培训服务业,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十七)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全省金融市场、金融组织机构和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用担保公司、股权交易所、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发挥民间资本在小额贷款公司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中的重要作用,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适应“三农”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十八)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金融的准入门槛。在规范经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落实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政策,简化中小金融机构呆账核销审核程序。放宽民间资本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建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国有股本减持机制,降低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的准入标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证券、信托、租赁、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改组,从事相关金融业务。
(十九)引导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公司制、合伙制、信托制等方式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种股权投资基金,建立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扶持民间资本股权投资机构发展。采取政府补贴担保费用或贴息的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及新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合作社执行与农村信用社同等的优惠政策。完善民间投资的融资担保制度,设立全省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并建立全省担保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工商部门要积极开展股权出质登记、商标权出质登记和动产抵押登记工作,为民营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担保渠道。
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
(二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物流园区、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信息与服务外包基地、商贸综合体、新型专业市场、综合性生产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投资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建设,投资守护、押运、门卫、护卫等保安服务,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协作发展共同配送,促进网络化经营。
(二十一)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支持民间资本依托各类农业园区、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平台集聚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围绕“五化农业”(规模化、设施化、有机化、品牌化、循环化)、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加大注资力度,投资参与农、林、牧、渔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高效节水、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保障性耕作技术、生态种(养)技术开发、机械化生产技术等现代农业建设项目。
八、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二十二)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利用产权市场,以资产、资源、品牌、技术和市场为纽带,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工商部门对联合重组的民营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二十三)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国有独资企业推出优良资产,积极引入战略合作者和民间资本,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革,力争“十二五”期间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国有控股企业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入股,合理降低国有资本比例。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依法有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资产处置、债务处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要求,依法妥善安置职工,保证企业职工的正当权益。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简化注册登记手续。
九、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
(二十四)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民营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设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增加技术储备,搞好人才培训。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加快分析测试、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科技评估、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民营企业购买、转让、推广技术成果提供平台。推动信息服务外包、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技术领域的市场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二十五)支持民营企业创建品牌。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注册商标
和争创甘肃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报知识产权。
十、鼓励民间投资转型升级和外向发展
(二十六)促进民间投资优化结构。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加大产业升级投资力度,由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传统制造等低端行业向研发设计、咨询服务、信息技术等高端行业转移,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加速从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领域退出。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与服务外包、物联网、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广泛应用各项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参与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现转型升级。
(二十七)支持民间投资外向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支持企业利用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独立或与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共同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市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健全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在融资保险、外汇管理、质检通关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便利。
十一、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十八)投资政策。各地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和项目计划时,要充分吸纳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安排财政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等政府性资金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时,要落实“公平待遇”的原则,逐步增加支持民间投资的项目和资金数量。要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民间投资项目在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中要占一定的比例,并与其他同类项目享有同等土地、融资、建设环境保障等扶持政策。
(二十九)财政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按规定申请各类财政专项建设资金、政府补助性资金。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优先扶持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符合产业政策及申报国家各类补助资金条件的民营企业。产业引导、装备制造等引导资金要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