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主进程(5篇)

时间:2019-05-13 19: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民主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民主进程》。

第一篇:中国的民主进程

中国的民主历程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沧桑的历史;一段迷茫的历史;一段摸索的历史;一段执着的历史。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国的前途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地探索中国未来的方向。他们已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但是青山不改,绿水长青,能穿透岁月的帷幕擦亮后人眼睛的,永远是那些与民族同在尊严,因为他们为黑暗的中国点亮了一盏民主之灯,积极地宣传民主,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与希望,今天,我们实事求是地解读中国近代史,就必须意识到: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其实,真正关心个人前途命运的有产之士,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大问题:个人该走向何方?关心物价就业看病的无产之士,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大问题:共产党该走向何方?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大问题:中国该走向何方?有产之士在移居海外,以备中国内乱,无产之士在多存钱物,以备忍饥挨饿,防备经济危机,有识之士该怎么办?能不能讨论出一个社会改造方案?此方案能让所有诚实正直的中国人,所有勤劳富裕的中国人,所有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能够恢复对社会的期待和信心,反思弱肉强食的竞争信条,形成共度危机的强烈愿望,从而化危为机,甚至成为一个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真正的和谐社会。

为了这一愿望的实现,我们必须解读历史,近代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回首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步履蹒跚却异常坚定地向我们昭示着两个字:民主。民主乃立国之根本,只有民主的道路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民主的原意是“民众的统治”或“大多数人的统治”主要是指政治民主,现在指由公民选出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行政机构的制度。民主分为两类: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又称纯粹民主,是指公民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古希腊民主是典型的直接民主,他只有在人数及地域比较小的情况下可行。代议制民主,又称为间接民主,是指公民不直接通过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通过自己所选出来的代表参加政府实体或会议。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民主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㈠民主竞选,指国家或地区领导人通过由选民定期自由公正地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有选民罢免的职责。民主竞选是民主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也是民主国家的根本标志。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权利之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因此选举的制度决定了官员是对他的领导负责还是对百姓负责。㈡分权制衡,为了保证主权在民,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民主的实质就是制衡政府,保证公民的各种权益,孟德斯鸠曾这样说:一切有权利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历史也有力地证明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是目前政治科学所知道的,唯一能制约政府,防止独裁和腐败的办法。㈢舆论监督,即公民有权接触多种独立的信息来源,并对范围广泛的各种政治事物享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言论自由也是人权的根本,所以有了舆论自由公民才能享有言论自由。㈣结社自由,即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自由地组织社会团体进行活动的权力,它是维护人权和制约政府的重要机制。㈤地方自治,即地方官员不由中央任命而是在制定地方宪法的基础之上由当地公民普选产生,并划分地方和中央事权的制度。

这就是民主,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㈠民主是民权的保障机制,其目的是保护人权,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人权,而没有人权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一个人的人格也是不完整的;㈡民主能产生巨大生产力,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根源于每个公民之中,而民主保障了每个人的自由,使个人的思想、智慧、创造力等能得

到很好的发挥,所以民主是最大的竞争力,最大的创造力,最大的生产力,没有民主的国家是没有创造力的国家:㈢民主是腐败的克星,没有民主最最大的害处就是腐败丛生,因为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这是铁的法则,是政治学第一原理,诚然任何制度下都有腐败,但民主国家出现的是个体腐败而非集体腐败,即使出现个体腐败,人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媒体及时揭露并通过选举把他更换下去,这样腐败可以得到及时有力的遏制,正如金大中总统所说:民主是维护尊严的绝对保证,也是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义的唯一道路;㈣民主能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由于不存在实质性约束,专制下当权者人性的丑恶就会肆意释放,极大地破坏社会道德,而民主政治能充分体现人权、人性、博爱、宽容,实现人人平等相处,公平竞争,容易培养人的诚实、正直、坦荡、勇敢、务实、负责、宽容的品质并且可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公民的道德文化水平;㈤民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在民主国家权力相互制衡,利用军队国家化维护国家统一,利用强大的独立司法体系充分地体现民主的强大意志。民主他并不是神秘的高不可攀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它所带来的巨大价值,给我们敲响时代的警钟。正是民主自身的这种特殊价值和政治功效,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强烈追求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奋斗。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我们可以发现先贤们已经达成共识:民主乃立国之本。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然而只是从经济上进行改革,无法也不能避免旧瓶装新酒的悲剧。洋务运动的失败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1898年的戊戌变法,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几个问题展开。进行了中国民主化的首次尝试,第一次把民主之风带到中国;清朝的预备立宪使中国形成了民主社会的雏形,立宪就是以宪法为根本,以民主为核心,以保护人权为目的的社会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派人考察西洋宪政,设立专职机构,颁布宪法大纲,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官制等。预备立宪失败了,却瓦解了大清专制的统治,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为中国民准备了资源积累了条件;1912年到1928年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被称为“大陆迄今为止最民主的时期”,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并在1912年底和1913年初中国举行了全国首次国会议员选举,这次中华民国参、众两院议员的选举和国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的真正开始。实行三权分立制度,颁布的宪法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总统的权力,使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保障;正是由于言论自由得到一定的保障,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民主的启蒙,涌现出大量进步的思想,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民主深入人心;1920年到1925年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联邦主义的实践,联邦制是若干单位组成的多中心、非集体的统一的国家的制度,可以限制政府权力,因为它把权力合理地分布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社会形成多个政治中心,从而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发生,中国的联省自治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却是20世纪中国最具有价值的政治尝试,揭示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病源;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主张并进行实践与创新,提出主权在民,要学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探求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共产党民主政治的思想和实践,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与其说是共产党的胜利,不如说是民主的胜利。

漫长而短暂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对民主的探索和追求永远没有过时,今天我们走进民主国家,了解民主,解读民主并不仅仅是满足一种合理地 好奇心,我们的愿望是找到一些我们自己可以从中受益地启示,不是单纯地看到一个民主空壳,而是寻找民主的形象本身,它的倾向、特点、偏见、真实和激情,从而了解它的发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希望。因为民主的崛起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趋势,其实三权分立、司法审查、联邦制、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监督、投票这些机制,我们早已通过课本耳熟能详,但是我们从小受到的道德教育却是把这些词汇揉成一团,扔到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箩筐里,不予正视。西方的民主全部都是骗人的东西,这是我们时不时能听到的论断—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极尽嘲讽,确实是中国社会的奇异景观之一。不了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了解并为这种拒绝寻找任何理由还因此而洋洋得意。今天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许多中国人到世界各地去留学、旅行和出差,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克服精神上的闭关自守,仍然认为民主是可怕的。精神和思想的开放,并不是说要去无条件地去接受,去顶礼膜拜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而是指放下以前所积累的成见,保持一点虚心和一点好奇心,暂时搁置政治、地域和阶级上的判断,真正出于对知识的兴趣,去从细节上,从实际事务上去了解,去观察,去比较不同社会的运转方式,发现它的闪光点,为我所用而不是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当今中国存在很多所谓的左派和右派之争,生存权和人权之辩,可是这些往往是假问题,如果左派真想治理腐败,推进平等,维护民主,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右派所倡导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的由权问题。自由之不存,平等将焉附?其实民主化的过程中,政治的每一个进步,都不是自动出现的,都经历了无数来自民间的抗争,而不是来自开国之父和开国元帅们的恩赐,这种抗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节节胜利,也依赖于制度提供的空间,可以说这空间就是自由的空间,自由是平等之母,正是斗争的自由才使得平等的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东西。由此可见:中国如果想走上民主的道路就必须提供一种自由的制度。政治自由和市场自由并鼓励竞争,鼓励多元,鼓励参差不齐,鼓励精英主义让自由之花开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今天的中国,由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分化的利益集团,多元的价值观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理由也更有条件生长民主。

对中国民主我们要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展望中国的民主,相信有一天:㈠中国会有权力的制衡机制,有类似于国会、政府、法院的三权分立,形成各个权力的相互掣肘的局势,政府可以提案,但是国会必须比准,国会可以立法,但是国会可以宣布法律违宪独立判案,但是法官却不由自己任命,这种未来的格局形成了“你拽住了我的头发,但是我踩住了你的脚,他扭住了你的胳膊,但是你拧住了她的脖子”的复杂格局,使得任何一个权利都不敢恣意妄为,轻举妄动,而通过权力制衡做出来的决策,一般不至于赢者全赢,输者全输,各方利益都能沾点光,从而使政治矛盾缓和;㈡中国会正视政治的集团利益,而不是再单纯的使用“人民群众”这一模糊概念,因为农民是人民群众,企业员工同样也是人民群众,北京市民是人民群众,保定市民同样也是人民群众,永远不可以,也不能够用一个整体概念代替所有的人。所以民主的中国必将不再用一个政治势力全方位地代表全体人民群众,而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团体都可以自由的表达心声;㈢类似于联邦制,会有联省自治来制约中央政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有各的权力分工,将公共政策的制定权交给地方政府,不再去干涉地方自治,在同一个领域里,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不必再保持统一步调,可以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㈣民主的中国会有活跃的公民组织,因为只有一个充满着活跃公民组织、团体的社会,政治民主才能正常运行,公民组织越发达,民主越健康;㈤民主的中国,媒体和文化产业会迅速发展,让记者不再敢怒不敢言,可以有真正的言论自由,敢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说出来,在自由的土壤上,让不同的意见都能得到呈现,这样能够督促政府悬崖勒马,避免酿成灾难性的结局;㈤民主的中国,投票机制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起到作用,而不是内定,暗箱操作之后,采取形式主义的投票,选举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选举是万万不能的,选举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给民众一次机会,见他们不满的政治家赶下台,同样重要的是选举动员的过程所激发的公共生活,它可以带动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国家政策的讨论,促进草根民间的公共意识,并加入其中,总之,真正的民主不仅仅是选举,真正的选举也不仅仅是投票,而是一个无数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过程,这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

我们今天可以对中国的民主进行合理而美好的展望,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追求民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的挫折,民主也会有失灵的时候,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不断的完善,其实很多今天在中国引起民怨沸腾的现象都曾惊人相似地在民主的美国上演过,美国的军队不是没有开枪射杀过示威游行的群众(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美国也有过野蛮的强制拆迁(18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的印第安人拆迁法)美国煤矿工人也遭遇过层出不穷的矿难,美国19世纪末也出现过买官卖官的现象,这一系列的事件,不过因为年代久远人们往往忘记了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历史。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挫折,坚持不懈地为民主为自由抗争。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对中国走上民主的道路充满信心,而且要认识到途中的艰辛,坚持民主,关心国家的命运,心系社会的发展,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这是知识分子良知的体现,是产生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的动力,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是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努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站在人民的立场,拒做“愤青”要对历史和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不再为专制独裁辩解,不能“逢西必反”应该认识到民主的普世价值,拒饮“狼奶”。

我们感谢中国近代,各位先贤对中国民主进程所做的各种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历史为中国树立起民主的灯塔,给了后人鉴往知来,以史为鉴的机会,为后世的民主指引了光明的方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理应成为民族的脊梁,沿着为民主而奋斗的先辈们的脚步,不懈的追求民主,担负起实现百年民主之梦的历史使命,每天都要反省自问,我为民主的实现做了点什么?贡献了什么力量?承担了什么责任?相信通过你、我以及更多有识之士的努力,终有一天中国会走上民主的道路。

对于民主的追求尚未实现,同志们仍需努力。

第二篇: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

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共和

2011年12月08日 本站原创 我要评论(0)【字体:大 中 小】 浏览数:1435

吴嘉斌

内容提要: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历程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早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口号,到中期“三民主义”的形成,再到后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提出,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变化以及中国革命方向的演变。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和贡献,揭示其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的影响以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911年武昌首义,正式宣告中国五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中国,民主共和制度随之深入人心。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将民主共和思想贯彻到革命活动的始终,并随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发展、扩展,对我国民主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探索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清末民初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的探索

“民主”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语,原始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而在古罗马政治体制当中,民主的概念是公民权利的重要部分,强调公民有公开、自由地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权利。作为人类民主的雏形,古罗马民主制后来被代议制民主所取代。而“共和”一词最早见诸于周朝,共和的概念是一种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公众通过投票、协商等方式平等地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综合起来看,民主是共和的基础,共和是民主的表现形式,将两者概念融合,派生出“民主共和”的概念:人民平等、自由地运用国家赋予的民主权利,通过投票、协商等方式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

“民主共和”一词在中国是舶来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民主思想也在这个时候通过中国被迫开放的门户传入中国,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中国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民主共和思想被赋予中国化的理解和诠释。中国的民主共和思想萌芽于清末民初,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放眼看世界”,寻求救国图强之路,开始引进和传播西方政治体制。第二次鸦片战争,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的改良派敏锐地认识到“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只是舍本逐末,建立英国式的宪政政体才是富强之本,因此开始在中国系统地介绍和宣传西方的民主体制,中国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开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使民主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得到了宣传。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走向民主共和之路的大胆尝试。康有为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先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宣传过程中,为减少来自清朝统治者的阻力,争取更多的支持,康有为并没有提及兴民权、开议院的主张,这是实施策略的需要。然而,维新派没有面向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深入宣传变法以赢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造成主导变法的力量无法与守旧势力抗衡。另外,由于变法缺乏轻重缓急的统筹过程,也没有注意广泛团结大多数不甘于忍受落后挨打命运的有志之士,更没有团结那些有改革意向又担心改革削弱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旧官员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维新派没有团结有实力的资本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只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使改革的措施流于形式。当时中国的国情不同于日本、英国,清朝的统治在政治体制方面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照搬日本明治维新或者英国“光荣革命”的模式到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无政治权力且没有具备团结大多数支持或同情改革的人,更不具备统筹改革的政治素质,因此改革注定失败。

如果说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方式的问题,那么清末“新政”的失败就是一个骗局的流产。慈禧死后,傅仪皇帝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利用新政立宪的名义,建立了一个更加集权的“皇族内阁”。在这里,资产阶级在“预备立宪”的运动中所积极倡导的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被专制者偷梁换柱变成了皇权专制的象征,专制统治者到德国留洋期间不但没有学到西方的民主政治,反而向德皇学到了抓紧兵权的绝招:不仅削弱了许多汉族官僚的兵权,还把大批北洋军阀调到自己的直接指挥之下,以此来保证自己封建集权的实力。这种偷梁换柱式的“新政”只能骗骗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满清当权者,在历史的潮流冲击下,清朝“新政”骗局只能以败局收场。

不甘于落后挨打的命运,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奋起探索民主共和之路以图救国图强,历次在推进中国民主共和进程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说明两方面的道理:一方面,腐朽的满清专制统治者不允许中国搞分权制衡的宪政民主共和国,另一方面,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之前,中国尚未具备能够凝聚各方面进步力量以抗衡满清统治的条件。

二、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孙中山对民主共和理念的探索。

孙中山作为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深刻认识到自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中国所迫切需要的,不仅是一场以暴力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而且是一场思想上的彻底革命。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封建主义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但帝国主义与满清统治中的封建主义元素相结合,又以残酷的统治妨碍中国经济和民主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在殖民地化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封建主义,形成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转型阻力。因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阻碍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两大重要因素。孙中山所探索的民主共和理念就必然围绕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展开。孙中山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失败得出结论,政体是关键,政体不能改变,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要使中国与世界接轨,迅速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必然要有一个负责任的、代表民意的民主政府。孙中山认为,首先要追求民族独立,其次是追求社会民主,没有中国的独立和民主这“两件宝贝”,中国的任何事情都办不好,中国只有实现彻底革命,才能实现民主共和。

孙中山尖锐地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是不可能的。“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所需要的是一个治理众人之事的总统”,而不需要把国家变为个人私产的封建皇帝。所以,孙中山强调:“若单说立宪,此时全国的大权都落在人家手里,我们要立宪,也是要从人家手里夺来。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共和国呢?”很显然,孙中山的意思是既然要从清政府的手里夺取政权,就非革命不可,既然要通过革命来夺取政权,那就只能成共和国,不能成立宪国,尤其不能搞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民主共和制度之后,在保护海关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下,“将中国内地全行开放”,鼓励外商到“中国兴办实业”,促进中国进步,改良社会环境,“令中国大富”,这是孙中山建国治国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谋求实现中国民主共和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所以孙中山把革命视作“吾人今日保身家性命之唯一法门”和神圣的伟大事业,完全是从清政府反对改革,反对中国进步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孙中山将西方民主理念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有机结合,将民主共和理念量化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纲领,这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第一次飞跃。

2、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发展

20世纪初期,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迫切要求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民主革命政纲的进一步完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三民主义是使中国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纲领和方案,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又处于不断完善发展当中:民族主义高揭“反满”这面具有广泛动员意义的旗帜,力求避免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共管的厄运;民权主义的基本内涵为摧毁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而以国民革命为主要手段;民生主义则涉及“土地与资本问题”,主要内容为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和节制资本——发展国家资本,深刻体现了民主共和理念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前进方向,并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民主共和之路指明了方向,唤醒了还对清政府抱有种种幻想的民众,尽管辛亥革命未能彻底扫除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大影响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障碍,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实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孙中山的民主共和理念无疑是当时各种救国图强方案中最优秀的构想。尤其是对国家政治体制的编排和架构方面,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优秀理论:

第一,权能区分理论。立宪主义者一般均主张一种有限政府论,反对全能政府观。但孙中山却提出了一个“万能政府”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孙中山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和以德国为代表的19世纪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希望组建一个由“专门家”管理的“万能政府”;另一方面,孙中山又认识到当时中国国情,即中国一盘散沙,军阀混战,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倍受外国列强压迫,民不聊生等。因此,孙中山认为应当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摆脱中国弱后的现状。孙中山指出:“假设在世界上的最大国家之内,建设一个极强有力的政府,那么,这个国家岂不是驾乎各国之上的国家,这个政府岂不是无敌于天下的政府?”

当然,孙中山也认识到,“万能政府”论与当时流行的主流观点“有限政府”论相冲突,也意识到“万能政府”论有可能出现消极现象,即政府无法被人民控制。为此,孙中山在1924年的三民主义演讲中明确提出了“权能区分”理论,他指出,“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把“政治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政权”由人民行使,而“治权”则由政府(专门家或贤人)行使,实行“权”与“能”的分开。孙中山认为,要利用有本领的专门家管理公共事务,就不能限制他们,否则容易出现“政府无能”的问题;人民掌握“政权”主要通过国民大会和地方自治来行使直接民权,包括创制权、复决权、选举权和罢免权,以此来控制政府的“权”。孙中山认为,“权能区分”理论既能够保障政府的“能”,又能够确保人民通过四项直接民权控制政府的“权”。

“权能区分”理论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重要内容。孙中山认识到了中国当时“政府无能”和“一盘散沙”的现状,思考如何改变其现状,强化政府力量,同时又思考人民如何管理和控制国家政权的问题,应当说这种探索精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但“权贵能区分”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定了人民行使“政权”的条件,即只要政府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就不要限制它。但问题是如何判断政府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又由谁判断?对此,该理论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二是如同孙中山所言,“权能区分“理论就像”刘阿斗和诸葛亮“的先例,即把人民比做阿斗,政府比做诸葛亮,很显然这是儒家思想“贤人政治”的继承与延续,强调了“公仆”道德的重要性。对此,有学者评论到,“权在民众,能在政府,把民众比做刘阿斗,把政府比做诸葛亮,叫人民把一切的权都交给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传下的选贤与能的政治思想之新修正。”

第二,五权宪法思想。1906年11月15日,孙中山在同俄国人该鲁学尼交谈中,第一次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他指出,“希望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之所以如此,旨在纠正西方代议民主制的弊端。孙中山认为“三权分立”模式也有缺陷,一切官员由选举和任命产生,在政党控制议会的情况下,难以产生称职的“公仆”,故考选权应独立出来;监督权归属议会,则容易造成议会独裁,以此要挟政府,导致政府效率低下;要么议会太弱小,无法行使监督权,故纠察权应独立出来。后来,他将“考选权”和“纠察权”改为“考试权”和“监察权”。直至1924年孙中山明确提出“权能区分”理论后,五权宪法思想最终得以完备。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是在借鉴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学习并借鉴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这是孙中山制宪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在政体构建方面的重要体现。

根据“权能区分”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治权”由政府行使,在“治权”内又分为五权,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和监察权。同时,这五权是一种分工、相互独立以及相互合作的关系。孙中山指出:“把全国的宪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个权,每个权都是独立的„„”。孙中山认为,政府的五个治权是五个做工的门径,但分工之后,还要有合作,才能实现整体的目标。因此,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虽然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模式,但又不同于“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机制。五权宪法思想实际上是“权能区分”理论的延伸,是在“政权”的前提下的“治权”范畴下的五权,虽然强调五权的分工与独立,但缺乏相互制衡的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政府无能”,造就“万能政府”,达到高效地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并提高人民对国家大政的参与程度的目标。

1919年,孙中山写成《建国方略》,它由“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实业计划(物资建设)和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三部分组成,这是孙中山心目中民主共和国家的总体规划和设想。他的《建国方略》既“取法乎上”,又“登高自卑”:在政治构想中,设计《民权初步》的细致而微,军政、训政、宪政的循序渐进;在经济战略上,振兴实业,突出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实行开放主义;在文化道德建设上,重视“改造人心”,从心理建设入手,先解决认识论上的偏差。这些无不体现出孙中山勾画一个民主共和的中国的现实性特点。如今,《建国方略》中的许多构想已成为现实,并不断被超越,深刻地体现民主共和的理念。

三、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内容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文化教育近代化,以及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各种主张和实施方案。孙中山提出的“社会变革必先变心(转换思想)”、“以革命开民智(启蒙与救亡)”,以及改变政制与改变社会的“双改变”模式,无一不是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对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近现代化发展必须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孙中山认为,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跟本国国情相适应,通过鼓吹“全盘西化”,亦步亦趋走西方人的老路不行,通过宣扬回归传统,沿着中国的老路走也行不通,必须探索在吸收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对文化进行创新。因为文化的近代化同社会的近代化息息相关,社会的近代化与文化的近代化必须同步进行。社会的转型,首先要文化的转型,社会的近代化需要以文化近代化作为先导,文化的近代化又必然以社会的近代化为依归。因此,只有先提倡文化的创新、观念的进步才能启发民智,进而形成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不解决,近现代化的方向问题也就没有解决。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是指精神文化越出传统文化的规范,从封建文化形态向资本主义形态转化,它基本上是指思想面貌、人情风尚、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念的转变,进而带动社会向民主共和方向的发展。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对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经历了从融合到创造,从创造到发展的过程,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传统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孙中山的主张。

第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同时抓。党和政府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忘精神文明建设,提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因如此,我国在经济实现世界接轨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的成果,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得到发扬光大,全国掀起“国学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被金钱化、庸俗化,反而变得更加和谐。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的思想在孙中山的民主共和理念中早有体现。他提出: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建设必须同步进行。孙中山在著作中谈到“文明”时,先后提出了五种文明,即物质文明、教化文明、政治文明、道德文明和心性文明。其中,教化文明和政治文明属于制度文明,道德文明包括在心性文明之中,属于观念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产物,它们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孙中山认为,发展中国工业,无论如何必须作为首要任务,但其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方法,不能循西方文明之旧路而行。物质文明不进步,精神文明也不可能进步;精神文明进步了,物质文明也随之得到增益。中国必须推行“物质建设”和“心理建设”的计划,才能把中国引向富强和文明。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孙中山确立了“学问为立国根本”,树立以人为本、重视科教兴国的社会氛围。孙中山强调,世界进化,随学问而转移,革命需要学问,建设更需要学问,中华民族“振兴之基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所以,他要求学界中人,要研究学问,要担负起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任。为了建设一个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中国,孙中山认为培养人才是第一重要的任务。晚年,孙中山将兴学育才与革命建国、与振兴中国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认为教育是建国的基石,“学问是立国的根本”,而学问又以人为本。正由于孙中山将人的素质和学问大小视为近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为他立志建设一个社会高度文明、经济发达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伟大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在今天得到了发扬。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强调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通过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优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体现人的权利和价值;要通过长期不懈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技术技能、创造才能、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给予人民更广泛的自由权利,提高人民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的参与程度,从而推动国家科学发展,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开创了一个崭新革命的时代。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离不开其对“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革命理念的认识,更是源于时势的影响。甲午战败之后,尤其是百日维新败后,自立军、义和团亦一败再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大局似已不可挽回。凡观历史传统中推动政治鼎革的农民起义和“黄袍加身”式的政变方式,不是没有效果就是重蹈覆辙,反而是西潮拍岸引领新思潮涌动,革命志士们经历迷茫后以忘我一搏的悲情,推动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骤变、大变的快车道。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孙中山为中国民主共和奋斗不息的伟大情操和感染力。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更为深远。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多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永和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汇报

今天,我们迎来了上级领导和专家,对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检查验收,这对我村的创建工作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促进。在此,我代表永和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和全村人民对检查团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村隶属于吴江市盛泽镇,处于镇郊结合部,北与荷花村为邻,南倚西白漾(现东方丝绸市场),西倚蚬子荡,东邻桥北荡,紧偎丝绸商城。全村行政辖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居住总户数374户,在册总人口1314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本村12000人,耕地面积330亩,现有中共党员53名。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着眼于增强活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配套组织建设。设立了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根据我村实际需要设立了城建组、计生组。同时,依据地理分布,将全村划分为11个村民小组,配齐配强了22名村民代表,建立起了完整的村民自治组织。为了使各个组织形成合力,有效运作,我们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村委会工作职责,对村委会的工作范围、目标和权力、义务进行界定,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分工负责制,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分片包干,每人都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都分别挂钩一个村民小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村委会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根据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在每届村委会产生之际,就制定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提出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同时,按照任期目标的要求,在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产生之后,都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四是联席会议制度,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班子定期 1 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村里的事项,统一意见和看法,对一些重大的事项,经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再提交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五是学习教育制度,每周一次组织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学习。村级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依法治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着力于规范提高,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村党总支、村委会牢固树立民本思想,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加以规范、完善和提高,进一步深化民主自治工作,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增强民力,凝聚民心,形成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整体合力。

一是规范程序,在民主选举中体现民意。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精心组织选举工作,规范选举程序,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依法选出群众满意的村级领导班子。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村党组织换届采取“两推一选”方式进行,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选举工作规程,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党总支班子成员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认真的推选,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依照《党章》规定选出党总支领导班子。村委会换届选举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宣传,规范程序,坚决杜绝买票贿选、强行拉票等违法行为,同时,对村民代表,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二是集思广益,在民主决策中集中民智。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了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村里大事、要事以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两委”会研究提出方案后,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集思广益,减少失误。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向深入,组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工作,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事务,以及事关我村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决策的出台、村集体财务收支、基建工程招投标、宅基地分配及土地征用补偿、计划生育、福利、党务等方面的村务及村规民约的修订等,都进行民主听证,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建章立制,在民主管理中增强民力。我们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 2 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经过“民选”产生的小组成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公正严明,把每月28日定为“理财日”,他们集中在村部对当月村中财务收支的每张票据认真审核,符合规定的有监督小组签字后交会计登记入账,对不符合规定的哪怕是支部书记同意或村委会主任签字的也给予否决。村务监督小组不仅参与制定全年的财务收支计划,编制预决算,审核村财务的收支,还认真检查各种合同、协议书的签订及执行情况。

四是公开透明,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民心。我们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在公开内容上,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部公开,应公开尽公开。不断细化、明了公开栏目和数字,取消群众认为含混不清易作假的“其它”栏目,做到公开内容具体、真实、明确、完整,掏心交底。二是推行过程公开,一般达到三榜、四榜公布,就是一项工作每个关键环节都对外公开,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做好群众意见处理。在公开之后,及时收集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一般在3-5天内就给予明确答复。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开支审批,规定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内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元以内的经村主任与村党总支书记通气后由书记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5000元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2000元的经村主任通气后由村主任和村党总支书记共同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5000元以上和非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上的经村两委研究后,交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与此同时,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评议,由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退休干部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对评议不合格的限期改正。

三、着重于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针对我村地处镇郊,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社会治安工作相对复杂的情况,坚持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入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依法治村工作。

1、找准切入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紧紧抓住“ 五五”普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在村部大楼一层分别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每两个月至少刊出一期法制宣传专刊。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定期举办法制培训班,利用村民法制学校阵地,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聘请司法部门等领导来授课,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党团员、3 村民代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制教育。开展“法制知识进万家”活动,摘录一些与农民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知识,编订成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切实加强群众的法制教育,提高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2、把握关键点,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成立了依法治村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加强治保会和调解委员会,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村规民约,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完善了20条《村规民约》。成立村规民约执约队,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办事公道、群众威望高7名执约队员,负责监督处理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同时,加强民兵营、青年团、妇代会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推进依法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3、抓住着重点,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信访工作,村主要领导随时接待村民的来访,及时解决好村民反映的问题。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释解 ”人员,村里实行定人包干帮教办法,热情帮助他们安家就业,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每年都评选一批“双文明户”、“五好家庭”、“计生光荣户”“平安家庭”,村里拨出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实践证明,通过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的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有效推动了全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全村干群众团结一心,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加快发展、勤劳致富上,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2、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村”活动,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做事情都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村里的钱主要用于发展集体公益事业上。几年来,集体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对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养老金;对困难户、特困户和天灾人祸的村民每人给予300—2000元的资金扶助费。由于群众福利待遇的日渐提高,更由于集体财务和村里大小事务都向群众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都交给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有效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怀疑和不信任,使上下形成一条 4 心,干群拧成一股绳。

3、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一方面,村干部依法办事意识明显提高,做什么事情都能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进行。另一方面,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有什么矛盾纠纷,都能主动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几年来,全村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

我村近年来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作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比,与兄弟单位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是基础。我村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这次检查团到我村进行创建工作检查指导,是对我村创建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希望检查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思路再完善,目标再调高,责任再加码,领导再加强。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村的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借这次检查的强劲东风,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创建意识,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一次再动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巩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工作成果,搞好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不断开拓创新,把“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引向深入,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盛泽镇永和村村民委员会

第四篇: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的思考邱丙利

内容提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推动了以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发展。虽然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现在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主题词基层民主进程村民自治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中,从民主主体的范围看,发扬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组织和成员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从民主建设的目的和途径看,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一、基层民主的阐释

(一)基层的涵义

基层是指最低的层次。实行直接性管理,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即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其一切管理活动都具有直接性而没有什么中间环节。从纵向上看,基层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乡镇。因为除了乡镇而外,还有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也还有县、城市的区、不设区的市。正如邓小平同志1987年6月12日在《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一文中所说:“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至于各种民主形式怎么搞法,要看实际情况。比如说普选,现在我们在基层,就是在乡、县两级和城市区一级、不设区的市一级搞直接选举,省、自治区、设区的市和中央是间接选举。”很明显,在这里小平同志将县、城市的区和不设区的市明确界定为基层。从横向上看,基层并不简单地等于政权。因为除政权组织外,还有基层的党组织、其他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总的来说,县、城市的区、不设区的市的党组织、国家机构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具有管理活动的直接性。因而,理所当然均应属于基层的范畴。本文的基层特指村民委员会这一领域。

(二)民主的涵义

民主,作为现代国家中预防和反对专制的一种普遍国家形式,最初是一个从对古希腊各种政体比较而抽象出的概念。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使用“民主”一词时,是用来描述古希腊城邦中一种既不同于君主制,也不同于贵族寡头的政治形式:即城邦事务是由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通过直接讨论和投票表决方式来做出的最终决定。因此,民主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个政治概念:“它是一种政府形式,在这种政府形式中,权力不属于一个,或者某一部分人,而是属于每一个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属于大多数人”。也就是说,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和国家形式,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权的基础,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形式和国家形态。”在民主的政治制度中,公民的意志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承认主权在民,确保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以多数人的决定作为政治决策的最终依据。

(三)基层民主的阐释

也像“基层”有广泛而丰富的含义一样,“基层民主”也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基层民主就是表现为基层的政党、国家机构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直接行使管理权力。它对于农村农民来讲,就是群众性自治,即在农村有关领域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建设与发展。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推动了以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二是实践活动的深化与发展。

(一)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村民不仅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和相对独立的财产主体,而且,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要求有知事、议事和决事的权利,要求直接参与村里大事的决策和财务的管理。1982年《宪法》根据我国农村的这种变化情况,规定了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管理本地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这为广大村民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和进行新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宪法依据。

在全国各地村民自治试验摸索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1987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行,使1982年《宪法》关于村民自治的规定更加具体化,使以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为标志的村民自治制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8年10月14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内容就是

要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相一致,也是党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和具体化,充分反映了广大村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愿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实践与发展

1、取得的成绩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在广大农村初步建立起来,民主自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了提高,加强了农村干群之间的了解,在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主选举方面,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一个从组织任命到投票选举、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飞跃。

在民主决策方面,大多数村已经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明确了村党组织、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规范了民主决策程序,从议案的提出、受理、讨论、决定和实施,开始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情基本上能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加以决策,基本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决策权。

在民主管理方面,大多数村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得到完善,村民民主理财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得到规范,基本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参与权。

在民主监督方面,注重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村民关心的村务、财务问题基本能够及时公开,村委会工作和村委会干部行为得到了监督,基本保证了农民群众的监督权。

2、存在问题

虽然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现在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民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村务、财务公开,项目数字上墙,还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还有的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所设监督机构没有正常运作;有

一些村虽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但不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就是民主程度不高。

村委会与镇政府、村党支部关系没有理顺。一是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一级是自治组织,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是指导性的,可实际上镇机关变“指导”为“主导”,对村委会工作指手划脚,条条框框和干预太多;村委会仍然类似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依附于镇政府而存在,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强,致使村民自治未能真正得到贯彻。二是村“两委”关系差。有的村支部书记把村委会视为下属,对村委会工作任意干预和包揽,或者以班子决策代替村委会权利行使;有的村主任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重大事情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

村干部民主意识差。虽然目前村级组织按规定都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里重大事项,但村民议事会的质量不是很高。最突出问题由于少数书记、村主任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有章不循,财务开支随意性,决策方面爱搞“一言堂”,大事小事要听他主意,工作不分巨细,都是他一个人点头才算,谁的主意也听不进去,开代表会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把村民代表视为陪衬,致使农村工作经常出现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和集体资产流失,也导致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

村民代表素质不高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由于自身素质差,目光短浅,少数村民代表在参加村务大事时,自始至终听不到他的声音,只“代”不“表”;或者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事就支持,与自己利益无关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事就反对,代表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只“表”不“代”;或者是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私下意见一大堆,当背后代表。

三、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这一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实行村民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而着力推进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先决条件,应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镇政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第一、理顺与镇政府关系。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镇政府与村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对村委会工作不得发号施令,应多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委会要依法搞好自治活动,积极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第二、理顺领导体制。要把村民自治与加强党的领导统一起来,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搞自治。党支部要发挥领导者核心作用贯穿于实施“四个民主”的全过程,把党的意图变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在村级事务上,建

立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凡是村里大事难事重要事,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党支部会议提出解决方案,交三套班子联席会议讨论,最后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在2004年底至2005年初进行的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推行的书记主任一人兼原则,使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顺,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两推一选”办法的推广,也使党支部书记的产生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建立完善制度,严格规定干部权限。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应着重建立确定村民代表议事决策和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来实现村民自治。要在组成人员、职权和议事方法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重大事项需要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才能实施,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制定的村务大事和有关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村干部“财”权要严格限制,建议设一个额度,超过这个额度需经村务监督委员会批准才能支出。彻底改变以往“村官自治”为“村民自治”。

(三)要加强培训的教育,提高村干部民主素养和村民议事能力。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村干部、村代表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要从加强培训入手,组织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法》和两办《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等内容,树立村干部民主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和独断专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活动,树立村民代表主人翁意识和政治热情,让其明白作为一名村民代表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保证“村民代表会议”的活力及其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打破干部决策过程中的“一言堂”,解决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只是为了“走过场”现象。

(四)加强组织领导,重视代表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在政策上、程序上、物质上予以指导、支持和帮助。作为县(市)镇两级领导在工作中应充分重视村民代表的作用,如检查工作时要过问村民代表的工作,深入村组时要找村民代表座谈,关心他们的工作和困难,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他们反映的实际问题,都必须调查,有个答复。这样领导重视了,村干部、村民代表、全体村民都会重视村民代表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主要参考书目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施九青、倪家奉:《当代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王振耀等:《中国农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994年版

4、王振耀等:《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历史进程与发展道路》,中国村民自治研究课题组,1999年

5、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7、赵辰昕:《乡政府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8、刘军宁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1998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O-341页

参考论文

1、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载《中国经济学1994》,上海人民出版社

2、刘守英:《中国农地集体所有的结构与变迁——来自于村庄的经验》

3、王仲田:《论中国农村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两岸农村基层建设研讨会”论文

4、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5、党国印:《“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三期

6、党国印:《中国乡村民主政治能走多远》,《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

7、贺雪峰:《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未刊稿(网络)

8、杨东广:《村民代表会:民主决策的制度化探素》,未刊稿(网络)

参考档案材料

滨北镇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滨北发[2004]35号

第五篇:中国工业化进程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

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

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人口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总人口结构与就业人口结构的转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推动了社会文明和进步,带动了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前后60年工业化发展的成功探索

工业化过程是个持续的历史发展过程,工业化积累和工业化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分析我国工业化的伟大成就,需要防止片面的、割裂历史的倾向,改革开放前后60年的工业化发展是个整体,前期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对建国后我国工业化积累时期的评价,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概括:一是不能脱离当时我国工业上“一穷二白”的历史背景,更不能忽视社会制度的巨大促进作用;二是这一时期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物质基础;三是我国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的新模式,减小了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成本。这一创造性的工业化积累模式,既确保了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有可靠的凭借和保障,又避免了大量失地农民滞留于大城市的严重社会问题,减少了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开放,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完成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主要表现在:

(一)能源、原材料工业突破了长期发展的“瓶颈”。截至2007年,我国全年发电量已高达32,816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发电量的11.8倍;原煤产量达25.3亿吨,比1978年增长3.1倍;钢产量达到4.89亿吨,比1978年增长14.4倍。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下游工业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

(二)工业的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工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11,786.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1%,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

(三)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长,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贡献也日益加大。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四)市场不断开放,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遵循吃、穿、用、住、行的顺序不断升级和转变,电子产品、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

从近30年的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工业化成绩的取得,主要经验在于立足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强调了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一经验表明:在中国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动态的视角,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现代化

当前,需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还没有完成。需要根据形势和现实的需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注重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要客观地看到,新中国通过集中和动员资源,长期极度地压制城乡消费特别是农村的消费,以实现高积累和工业建设,使农村和农业相对被排斥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制约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反哺和拉动作用的发挥,加大了工业化发展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化需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在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上形成共享,避免出现工业化过程中的“贫困陷阱”。

第二,要注重轻重工业逐步协调增长。新时期的工业化,还是要以提高人民生活为目的,形成轻重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通过重工业发展加强轻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供应,通过轻工业产品的市场开拓,增加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

第三、重视工业发展的质量,注重技术进步,避免能源和资源浪费。从我国工业增长的拉动因素看,科技进步的成份相对偏低,经济增长仍以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主,这使我国工业化发展付出了过量消耗资源与牺牲环境的代价。据统计,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为32%左右,比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低10%以上。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因此,在需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工业产业领域,不能盲目照搬工业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道路,而应探索在节约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增长。

第四,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压力。工业化过程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会导致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少于劳动总量;而效率普遍较高的新兴产业,对过剩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往往严重不足。据测算,我国现在的可耕土地仅占世界总量的7%,按工业化国家5%农业人口的标准,我国在今后的30年里将有约4亿多劳动力要被农业资本的积累所取代,有约7亿人口需要离开农业而转入其他产业。这种由工业资本积累产生的农业过剩人口,如不能及时找到就业岗位,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工业化进程

•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1、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 基本任务: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

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 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

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成就显著。

• 但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方针并没有得到坚持,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

•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取自明显成效。(1、大庆油田建成,结

束了靠“洋油“的时代;

2、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伟大历史

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从农村到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 3、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下载中国的民主进程(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民主进程(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城镇化进程(全文5篇)

    长路漫漫——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摘要]在中国近几年的发展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是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怎么样子的。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熊**[摘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化城镇化发......

    北大一塌糊涂BBS民主进程简评(精选五篇)

    北大一塌糊涂BBS民主进程简评Internet IS for everyonebut it won't be unless WE make it so. 令人欣慰的是,至少命运还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作者:刘晗 (《互联网法律通讯》第......

    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92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由:......

    中国现状与民主宪政

    令很多人困惑不已的是:就在中国经济以世界罕见的速率持续增长,许多领域都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全社会却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仿佛危机将至的气氛。有智者出来解惑,说这是由于中国......

    毛概论文浅谈中国民主

    浅谈中国民主 民主的定义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中国首先需要预算民主

    中国首先需要预算民主 “三公”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 记者:中国中央政府所属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已经进行了一些时日,最近社会上和网络媒体议论很多,对此您如何评价? 韦森:迄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