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

时间:2019-05-13 13:4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

第一篇: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

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

摘要: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回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历史,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关键词:持久性污染对策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历史及特性

1.1POPs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机化学品进入广泛应用阶段。杀虫剂、除草剂、塑料等的大量生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1962年,Rachel 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描写了由于少量农药的使用使得鸟类种群大量下降的事实,为有机化学品的使用敲响了警钟。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关于有机氯农药如DDT和一些有机化学品如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积累,迁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有文献报道。

20世纪90年代初,某些具有环境持久性的化学物质对于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可引起生殖障碍和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持久性污染物(persistent pollutants),包括二噁英、PCBs、农药(毒杀芬、氯丹等)、重金属(Pb、Hg、Cd)及邻苯二甲酸盐。这些化合物多数都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具有半挥发性,蒸气压一般为0.1~1.0×10-5 Pa,难降解,具有高度亲脂性,一旦进入生物圈,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因此被称为POPs。

1995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理事会通过了关于P0Ps的18/32号决议,强调了减少或消除P0Ps的必要性。会上提出的首批12种受控制P0Ps包括艾氏剂(aldrin)、氯丹(chlordane)、滴滴涕(DDT)、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七氯(heptachlor)、灭蚁灵(mirex)、毒杀芬(toxaphene)等8种杀虫剂,以及多氯联苯(PCBs)、六氯代苯(HCB)、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会议将POPs定义为,所谓POPs是一组具有毒性、持久性、易于在生物体内聚集和进行长距离迁移和沉积、对源头附近或远处的环境和人体产生损害的有机化合物。这次会议之后,POPs概念正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POPs成为国际关注和研究热点和焦点,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研究和行动,如1995年11月,UNEP召开的“保护海洋环境不受陆地活动的影响的全球行动计划”会议,强调对POPs采取行动的必要性,鼓励各国积极参与实施18/32号决议。1996年6月,化学品安全国际论坛(IFCS)得出结论: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需要采取国际行动,包括起草一项全球性法律文书以减少12种POPs的排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1997年2月,UNEP19届理事会通过了GC19/13号决议,对IFCS的结论和建议表示赞同。2001年2月,UNEP通过了GC21/4号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尽快结束对POPs公约的协商,在2001年5月的南非

会议上签署公约。此外,一些地区性的组织,也针对POPs物质采取相应的控制行动,签订了一些公约,如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关于空气污染的长距离迁移(LRTAP)公约、北美环境合作协定、极地地区环境保护战略、地中海盆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巴塞罗纳决议[1]。

1.2POPs特性:

2001年5月23日,包括中国在内的90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或高级官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从而正式启动了人类向POPs宣战的进程。目前,已有151个国家签署了此公约,其中,124个国家批准。根据POPs的定义,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四个重要的特性:

(1)持久性。由于POPs物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

(2)生物积蓄性,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由于POPs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2]。

(3)迁移性。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远距离的迁移,同时这一适度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能够重新沉降到地球上。

(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2.我国的POPs污染现状

2.1大气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在大气中POPs一般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发生扩散和迁移,导致POPs的全球性污染。农村和城市空气中POPs的污染状况不同,天气和POPs的长距离迁移导致了农村POPs浓度的增加。城市中,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二噁英,同时汽车的尾气颗粒物中也存在POPs。在我国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58-2001)中规定,二噁

3英的排放浓度为1ngTEQ/Nm,在对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的7套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的调查

监测表明,北京、深圳和重庆三城市中,有4套设施超标(超标率57.1%,超标范围0.3~99

33倍),排气中的二噁英类浓度分别为3.5~19ng TEQ/Nm(北京),4.3~11.3ng TEQ/Nm(深圳),100ng TEQ/Nm(重庆)。

2.2 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土壤中存在POPs无疑会导致POPs在食物链上发生传递和迁移。中国农业土壤在禁用DDT和六六六20年后,一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 kg以上。1988年调查的中国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呈现南方>中原>北方空间格局,南北差距较为显著,平均残留水平南方相当于北方的3.3倍。南方和中原地区菜地中残留量均高于农

[4][5]田,南方尤为突出。尹可锁等对滇池流域农田土壤的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95.9%,[6]其中DDT是主要残留物。蒋煜峰等对上海城区土壤进行检测,有机氯农药检出率高达100%,-1[7]DDTS含量最高达到79.61μg·kg,曹建荣等对鲁西粮食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其中DDTs的-1检出率达到92.7%,含量高达128.75μg·kg。

2.3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残留及富集近年来已逐渐引起重视。研究表明,有机氯类污染物在华南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出[8~9];淮河黄浦江等水体中多氯有机物浓度高于国外相应的[10~11]浓度,沉积物中多氯有机物浓度与国外部分水体沉积物中的多氯有机物浓度基本相当

中国东海岸的出海口和海湾都检测出了POPs[12~13];;广州河段和澳门内港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域已受到此类物质污染;而对西藏错鄂湖和羊卓雍湖的有机氯农药

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高原湖泊均已受到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其有机氯农药可能由孟加拉湾海洋暖流带入[14]。

3.POPs的危害

POPs在大气、水体、沉积物、土壤中广泛存在,无论是低纬度地区还是极地地区都已被检测到。KOUIMTZIS等。发现在希腊北部,每天沉积到达地面的大气颗粒物中的PCDD/Fs和PCBs的平均值分别为0.52、0.59 pg/(m2?d),城市地区和半农业地区的颗粒物中PCBs分别为242、74 pg/(m2?d)。MüLLER等的研究表明,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工业区造成了维多利亚港及海岸线的沉积物中含有PCDD/Fs,其中PCDD污染较大。BAKOGLU等的研究表明,土耳其Kocaeli地区的表层土壤中,PCDD/Fs的几何平均值为0.76 pg/kg,与世界上其他城市地区的水平相当。

POPs的毒理学效应主要包括对生物体的“三致”效应,及对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计神经传导系统的损害等。如多种有机氯化合物都具有致癌作用,用作PVC制品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甲酯可对人的内分泌及生殖系统造成损害。由于POPs可以在生物链中积累并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因此,对于POPs的危害研究一般集中在包括人在内的在食物链中处于高等地位的消费者。目前,关于POPs在生物体中的积累及其影响以鸟类和海洋生物的研究居多。

有机氯杀虫剂DDE(DDT的一种代谢产物)可影响鸟类蛋壳的厚度,LUNDHOLM研究了DDE及类似物质对蛋壳厚度的作用,认为DDE对钙调蛋白(calmodulin)的阻碍效应是蛋壳变薄的重要因素。BRUNSTR?M等的研究表明,北极一些动物,如北极熊、北极狐、灰绿鸥等体内的PCBs浓度超过最低可见负面影响水平(LOAEL),其生殖系统可能遭到了破坏。BARD研究发现,北极地区POPs被处于食物链底部的浮游生物吸附,然后通过生物捕食作用在生物链中放大,导致高级肉食动物如海豹、鲸和北极熊体内的POPs浓度很高。而北极地区的人以海洋哺乳动物为食,从而受到POPs的严重威胁。另据报道,农药阿特拉津在低于US EPA饮用水标准(3 ng/L)的三十分之一暴露剂量下,可导致非洲爪蛙的性别改变。还有报道表明,PCBs、毒杀芬等化合物可能还具有生物体的类雌激素的作用,能干扰环境生物的内分泌系统,甚至使雄性动物雌性化。母乳中存在POPs可能会威胁到婴儿的健康,对婴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SHIN等对韩国妇女的抽样研究表明,母乳中存在PCDD/Fs和PCBs。按母乳相应含量计算,妇女体内的PCDD/Fs和PCBs总负荷达268~622 ngTEQ,1周岁婴儿日估计摄入量为85 pg/kg。

4.POPS的治理研究

4.1 生物修复方法

一直以来,生物法是治理有机物污染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将土壤、地下水或海洋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CO2和H2O或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

植物修复的原理是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通过植物的生长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有效、非破坏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到目前为止,[15]植物修复还不能达到完全修复POPs污染环境的目的。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把POPs 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甚至矿化,微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就地处理等优点,但选择性较高,且耗时较长,并且许多微生物体内缺乏有效的生物降解酶。动物修复是指土壤中的一些大型土生动物和小型动物种群,能吸收或富集土壤中残留POPs,并通过自身的代

[16]谢作用,把部分POPs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此方法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

4.2 热技术

焚烧是处置POPs中多氯联苯(PCBs)的基本方式,这类技术主要包括:高温过燃烧技术、等离子体高温分解技术、红外脱毒技术、熔盐脱毒技术、原位玻璃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200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对PCBs污染物的焚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炉温≥1200℃,停留时间≥2.0 s,燃烧效率≥99.9%,焚毁去除率≥99.999 9%。所有这些措施,保证了PCBs废物的有效环境管理和处理,减少了PCBs的环境风险。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大量高浓度的持久性有机物,但如果管理操作不善,可能会产生比原物质毒性更大的毒物如二噁英等。垃圾焚烧技术目前是中国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在对城市垃圾和固体废物焚烧后的飞灰和烟道气的检测中发现,焚烧过程中会产

[17]生二噁英等剧毒有机污染物。所以,对于含POPs的废物的焚烧技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

入研究。

4.3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通常有吸收法、洗脱法、萃取法、蒸馏法和汽提法等。物理法可对POPs起到浓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18]。物理方法操作相对简便,适用于高浓度POPs工业废水或废液及事故性污染的处理。但它只能使污染物发生形态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OPs的污染问题。物理法可对污染物起到浓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用做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其它处理方法联合使用。

4.4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在POPs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较多,主要有湿式、声化学、超临界水氧化法、超声波氧化法、紫外光解技术、光催化法等。此外,人们还尝试了电化学法、微波、放射性射线等高新技术,发现它们对多氯联苯、六氯苯、五氯苯酚以及二噁英都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电化学氧化技术是近年来中国处理POPs利用的一种新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借助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阳极材料,能有效形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既能使POPs发生分解并转化为无毒性的可生化降解物质,又可将之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该项技术应用于POPs 废水处理,不仅可弥补其他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还可与多种处理工艺有机

[19]结合提高水处理经济性。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充分利用水温度和压力超过647.3°K和22.5MPa时就达到超临界状态,具有高度选择性、可压缩性和强溶解力的特性。在此条件下,有机物、氧和水均相混合开始自发氧化,在很短的时间内,99%以上的有机物能被迅速氧化成水、二氧化碳等小分子

[20]。

光催化法是单独使用紫外光或者和其他方法(如臭氧法、二氧化钛法等)联合使用将有机物催化氧化。近年来,半导体二氧化钛和紫外光的光催化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种处理过程的主要原理为:当光敏半导体二氧化钛在一定能量的光照下,被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它们可以与吸附表面的氧及水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氢氧自由基

[21] 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能使有机物降解

参考文献:

[1]李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2]彭争尤,杨小玲,郭云.我国食品被POPS污染现况及斯德哥尔摩公约[J].明胶科学与技术,2002,22(1):27-32.[3]李国刚,李红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J].中国环境监监测2004,20(4): 53-60.[4]江孝绰,李瑞琴.土壤及作物中农药残留量所揭示的问题[J].环境科学研究1993,6(5):6-10.[5]尹可锁,吴文伟,张雪燕,等.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J].农业环境科

学学报2010,29(4):674-679.[6]蒋煜峰,王学彤,孙阳昭,等.上海市城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2):409-414.[7]曹建荣,张保华,董杰,等.鲁西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研究

[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07-309.[8]郭秀红,陈玺,黄冠星,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06,25(6): 798-799.[9]杨燕红,盛国英,傅家谟.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水体中微量有机氯化合物的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1996,16(1): 59-65.[10]郁亚娟,黄宏,王斌,等.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J].环境化学,2004,23(5): 568-572.[11]夏凡,胡雄星,韩中豪,等.黄浦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

究,2006,19(2):11-15.[12]王泰,张祖麟,黄俊,等.海河与渤海湾水体中溶解态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

调查[J].环境科学,2007,28(4): 730-735.[13]高振会,杨东方,孙培艳,等.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残留及分布特征[C].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论坛,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论文,2006: 129-131.[14]张伟玲,张干,祁士华,等.西藏错鄂湖和羊卓雍湖水体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初步

研究[J].地球化学,2003,32(4):363-367.[15]李海涛,叶非.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0,36(1):28-32.[16]潘声旺,李玲,袁馨.蚯蚓对植物修复永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9,29(3):189-194.[17]徐梦侠,严建华,陆胜勇,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对周边农田土壤二噁英浓

度影响的模拟研究[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论文,2008:201-205.[18]金重阳,刘辉,荆志严.活性炭纤维处理含多氯联苯水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7,23(3): 6-7.[19]李天成,朴香兰,朱慎林.电化学氧化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J].化学工

业与工程,2004,24(4):268-271.[20]刘占孟.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1):1-4.[21]李凡修,陆晓华1,梅平.TiO2 光催化法处理六氯苯废水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11):75-76

第二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环境工程导论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导论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学号:M201370196

姓名:蒋祖艳

指导老师:

院系专业:化学与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专业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摘要: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来源,特性。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大气,土壤,水环境中的污染情况以及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现状;处理方法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特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在环境中难以分解,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可以通过各种传输途径而进行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1]。这些污染物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而是人类工业革命带来的产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列入公约控制的POPs共有12种(类)。这十二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别是:艾氏剂(aldrin)、氯丹(chlordans)、滴滴涕(DDT)、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七氯(heptachlor)、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灭蚁灵(mirex)、多氯联苯(PCBs)、毒杀芬(toxaphene)、二噁英(dioxin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

根据POPs的定义,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四个重要的特性:

(1)持久性。由于POPs物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

(2)生物积蓄性,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由于POPs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2]。

(3)迁移性。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远距离的迁移,同时这一适度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能够重新沉降到地球上。

(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2.我国的POPs污染现状

2.1大气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在大气中POPs一般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发生扩散和迁移,导致POPs的全球性污染。农村和城市空气中POPs的污染状况不同,天气和POPs的长距离迁移导致了农村POPs浓度的增加。城市中,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二噁英,同时汽车的尾气颗粒物中也存在POPs。

2.2 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土壤中存在POPs无疑会导致POPs在食物链上发生传递和迁移。中国农业土壤在禁用DDT和六六六20年后,一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 kg以上。1988年调查的中国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呈现南方>中原>北方空间格局,南北差距较为显著,平均残留水平南方相当于北方的3.3倍。南方和中原地区菜地中残留量均高于农田,南方尤为突出[3]。

2.3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残留及富集近年来已逐渐引起重视。研究表明,有机氯类污染物在华南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出[4,5];淮河黄浦江等水体中多氯有机物浓度高于国外相应的浓度,沉积物中多氯有机物浓度与国外部分水体沉积物中的多氯有机物浓度基本相当

等。

3.POPS的治理研究

3.1 生物修复方法

一直以来,生物法是治理有机物污染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将土壤、地下水或海洋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CO2和H2O或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

植物修复的原理是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通过植物的生长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有效、非破坏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到目前为止,植物修复还不能达到完全修复POPs污染环境的目的[10]。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把POPs 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甚至矿化,微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就地处理等优点,但选择性较高,且耗时较长,并且许多微生物体内缺乏有效的生物降解酶。动物修复是指土壤中的一些大型土生动物和小型动物种群,能吸收或富集土壤中残留POPs,并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6,7];中国东海岸的出海口和海湾都检测出了POPs[8,9]

把部分POPs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11],此方法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

3.2 热技术

焚烧是处置POPs中多氯联苯(PCBs)的基本方式,这类技术主要包括:高温过燃烧技术、等离子体高温分解技术、红外脱毒技术、熔盐脱毒技术、原位玻璃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所有这些措施,保证了PCBs废物的有效环境管理和处理,减少了PCBs的环境风险。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大量高浓度的持久性有机物,但如果管理操作不善,可能会产生比原物质毒性更大的毒物如二噁英等。垃圾焚烧技术目前是中国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在对城市垃圾和固体废物焚烧后的飞灰和烟道气的检测中发现,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等剧毒有机污染物[12]。所以,对于含POPs的废物的焚烧技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3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通常有吸收法、洗脱法、萃取法、蒸馏法和汽提法等。物理法可对POPs起到浓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13]。物理方法操作相对简便,适用于高浓度POPs工业废水或废液及事故性污染的处理。但它只能使污染物发生形态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OPs的污染问题。物理法可对污染物起到浓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用做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其它处理方法联合使用。

3.4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在POPs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较多,主要有湿式、声化学、超临界水氧化法、超声波氧化法、紫外光解技术、光催化法等。此外,人们还尝试了电化学法、微波、放射性射线等高新技术,发现它们对多氯联苯、六氯苯、五氯苯酚以及二噁英都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电化学氧化技术是近年来中国处理POPs利用的一种新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借助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阳极材料,能有效形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

(-OH),既能使POPs发生分解并转化为无毒性的可生化降解物质,又可将之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该项技术应用于POPs 废水处理,不仅可弥补其他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还可与多种处理工艺有机结合提高水处理经济性[14]。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充分利用水温度和压力超过647.3°K和22.5MPa时就达到超临界状态,具有高度选择性、可压缩性和强溶解力的特性。在此条件下,有

机物、氧和水均相混合开始自发氧化,在很短的时间内,99%以上的有机物能被迅速氧化成水、二氧化碳等小分子[15]。

光催化法是单独使用紫外光或者和其他方法(如臭氧法、二氧化钛法等)联合使用将有机物催化氧化。近年来,半导体二氧化钛和紫外光的光催化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种处理过程的主要原理为:当光敏半导体二氧化钛在一定能量的光照下,被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它们可以与吸附表面的氧及水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氢氧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能使有机物降解[16]。

4.结语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且具有污染源广、难以降解、易于积蓄的特点,要从根本上解决其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要彻底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我们应当努力禁止POPs的生产和使用,寻找替代品,严格管理和控制垃圾废物的焚烧,加强POPs在环境中的降解、迁移转化和归宿的研究力度,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同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法,建立良好的POPs预测模型,进行生物效应研究和生态风险的评价,做好新产品的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谨防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出现和累积。

参考文献:

[1]谢武名,胡勇为,刘焕彬,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问题与研究进展[J].中

国环境监测,2004,20(2):58-61.[2]彭争尤,杨小玲,郭云.我国食品被POPS污染现况及斯德哥尔摩公约[J].明胶科学与技术,2002,22(1):27-32.[3]江孝绰,李瑞琴.土壤及作物中农药残留量所揭示的问题[J].环境科学研究1993,6(5):6-10.[4]郭秀红,陈玺,黄冠星,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06,25(6): 798-799.[5]杨燕红,盛国英,傅家谟.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水体中微量有机氯化合物的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1996,16(1): 59-65.[6]郁亚娟,黄宏,王斌,等.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J].环境化学,2004,23(5): 568-572.[7]夏凡,胡雄星,韩中豪,等.黄浦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

究,2006,19(2):11-15.[8]王泰,张祖麟,黄俊,等.海河与渤海湾水体中溶解态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调

查[J].环境科学,2007,28(4): 730-735.[9]高振会,杨东方,孙培艳,等.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残留及分布特征[C].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论坛,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论文,2006: 129-131.[10]李海涛,叶非.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0,36(1):28-32.[11]潘声旺,李玲,袁馨.蚯蚓对植物修复永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9,29(3):189-194.[12]徐梦侠,严建华,陆胜勇,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对周边农田土壤二噁英浓

度影响的模拟研究[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论文,2008:201-205.[13]金重阳,刘辉,荆志严.活性炭纤维处理含多氯联苯水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7,23(3): 6-7.[14]李天成,朴香兰,朱慎林.电化学氧化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J].化学工

业与工程,2004,24(4):268-271.[15]刘占孟.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1):1-4.[16]李凡修,陆晓华1,梅平.TiO2 光催化法处理六氯苯废水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与技

术,2007,30(11):75-76

第三篇:adh%upee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摘要: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来源,特性。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大气,土壤,水环境中的污染情况以及处理方法的进展研究.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现状;处理方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在环境中难以分解,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可以通过各种传输途径而进行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放大,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1]。这些污染物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而是人类工业革命带来的产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瑞典政府于2001年5月23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联合主持召开全权代表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9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旨在禁止和/或限制使用12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特性

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列入公约控制的POPs共有12种(类)。这十二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别是:艾氏剂(aldrin)、氯丹(chlordans)、滴滴涕(DDT)、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七氯(heptachlor)、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灭蚁灵(mirex)、多氯联苯(PCBs)、毒杀芬(toxaphene)、二噁英(dioxin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人工合成,对于农业来说,有机氯农药难降解,高残留,在食品和环境中仍可检出残留,苯氧酸型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使二噁英在土壤中残留增加。而有意生产的工业化学品中,例如多氯联苯(PCBs)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容器、充液高压电缆、油漆、复印纸的生产和塑料工业,而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中也含有二恶英和呋喃等,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根据POPs的定义,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四个重要的特性:

(1)持久性。由于POPs物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

(2)生物积蓄性,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由于POPs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2]。

(3)迁移性。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远距离的迁移,同时这一适度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能够重新沉降到地球上。

(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2.我国的POPs污染现状

2.1大气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在大气中POPs一般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发生扩散和迁移,导致POPs的全球性污染。农村和城市空气中POPs的污染状况不同,天气和POPs的长距离迁移导致了农村POPs浓度的增加。城市中,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二噁英,同时汽车的尾气颗粒物中也存在POPs。在我国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58-2001)中规定,3二噁英的排放浓度为1ngTEQ/Nm,在对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的7套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的调查监测表明,北京、深圳和重庆三城市中,有4套设施超标(超标率57.1%,超标范围0.3~99 倍),排气中的二噁英类浓度分别为3.5~19ng TEQ/Nm(北京),4.3~11.3ng TEQ/Nm(深圳),100ng TEQ/Nm3(重庆)[3]。3

32.2 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土壤中存在POPs无疑会导致POPs在食物链上发生传递和迁移。中国农业土壤在禁用DDT和六六六20年后,一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 kg以上。1988年调查的中国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呈现南方>中原>北方空间格局,南北差距较为显著,平均残留水平南方相当于北方的3.3倍。南方和中原地区菜地中残留量均高于农田,南方尤为突出。尹可锁等对滇池流域农田土壤的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95.9%,其中DDT是主要残留物。蒋煜峰等[6]对上海城区土壤进行检测,有机氯农药检出率高达100%,DDTS含量最高达到79.61μg·kg-1,曹建荣等[7]对鲁西粮食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其中DDTs的检出率达到92.7%,含量高达128.75μg·kg-1。[4][5]

2.3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残留及富集近年来已逐渐引起重视。研究表明,有机氯类污染物在华南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出[8~9];淮河黄浦江等水体中多氯有机物浓度高于国外相应的浓度,沉积物中多氯有机物浓度与国外部分水体沉积物中的多氯有机物浓度基本相当;中国东海岸的出海口和海湾都检测出了POPs[12~13];广州河段和澳门内港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域已受到此类物质污染;而对西藏错鄂湖和羊卓雍湖的有机氯农药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高原湖泊均已受到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其有机氯农药可能由孟加拉湾海洋暖流带入[14]。[10~11]

3.POPS的治理研究

3.1 生物修复方法

一直以来,生物法是治理有机物污染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将土壤、地下水或海洋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CO2和H2O或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

植物修复的原理是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通过植物的生长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有效、非破坏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到目前为止,植物修复还不能达到完全修复POPs污染环境的目的[15]。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把POPs 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甚至矿化,微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就地处理等优点,但选择性较高,且耗时较长,并且许多微生物体内缺乏有效的生物降解酶。动物修复是指土壤中的一些大型土生动物和小型动物种群,能吸收或富集土壤中残留POPs,并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把部分POPs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16],此方法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

3.2 热技术

焚烧是处置POPs中多氯联苯(PCBs)的基本方式,这类技术主要包括:高温过燃烧技术、等离子体高温分解技术、红外脱毒技术、熔盐脱毒技术、原位玻璃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200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对PCBs污染物的焚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炉温≥1200℃,停留时间≥2.0 s,燃烧效率≥99.9%,焚毁去除率≥99.999 9%。所有这些措施,保证了PCBs废物的有效环境管理和处理,减少了PCBs的环境风险。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大量高浓度的持久性有机物,但如果管理操作不善,可能会产生比原物质毒性更大的毒物如二噁英等。垃圾焚烧技术目前是中国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在对城市垃圾和固体废物焚烧后的飞灰和烟道气的检测中发现,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等剧毒有机污染物的深入研究。[17]。所以,对于含POPs的废物的焚烧技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

3.3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通常有吸收法、洗脱法、萃取法、蒸馏法和汽提法等。物理法可对POPs起到浓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18]。物理方法操作相对简便,适用于高浓度POPs工业废水或废液及事故性污染的处理。但它只能使污染物发生形态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OPs的污染问题。物理法可对污染物起到浓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用做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其它处理方法联合使用。

3.4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在POPs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较多,主要有湿式、声化学、超临界水氧化法、超声波氧化法、紫外光解技术、光催化法等。此外,人们还尝试了电化学法、微波、放射性射线等高新技术,发现它们对多氯联苯、六氯苯、五氯苯酚以及二噁英都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电化学氧化技术是近年来中国处理POPs利用的一种新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借助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阳极材料,能有效形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既能使POPs发生分解并转化为无毒性的可生化降解物质,又可将之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该项技术应用于POPs 废水处理,不仅可弥补其他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还可与多种处理工艺有机结合提高水处理经济性[19]。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充分利用水温度和压力超过647.3°K和22.5MPa时就达到超临界状态,具有高度选择性、可压缩性和强溶解力的特性。在此条件下,有机物、氧和水均相混合开始自发氧化,在很短的时间内,99%以上的有机物能被迅速氧化成水、二氧化碳等小分子

[20]。

光催化法是单独使用紫外光或者和其他方法(如臭氧法、二氧化钛法等)联合使用将有机物催化氧化。近年来,半导体二氧化钛和紫外光的光催化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种处理过程的主要原理为:当光敏半导体二氧化钛在一定能量的光照下,被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它们可以与吸附表面的氧及水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氢氧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能使有机物降解[21]。

4.结语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且具有污染源广、难以降解、易于积蓄的特点,要从根本上解决其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要彻底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我们应当努力禁止POPs的生产和使用,寻找替代品,严格管理和控制垃圾废物的焚烧,加强POPs在环境中的降解、迁移转化和归宿的研究力度,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同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法,建立良好的POPs预测模型,进行生物效应研究和生态风险的评价,做好新产品的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谨防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出现和累积。

参考文献:

[1]谢武名,胡勇为,刘焕彬,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问题与研究进展[J].中

国环境监测,2004,20(2):58-61.[2]彭争尤,杨小玲,郭云.我国食品被POPS污染现况及斯德哥尔摩公约[J].明胶科学与技术,2002,22(1):27-32.[3]李国刚,李红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J].中国环境监监测2004,20(4): 53-60.[4]江孝绰,李瑞琴.土壤及作物中农药残留量所揭示的问题[J].环境科学研究1993,6(5):6-10.[5]尹可锁,吴文伟,张雪燕,等.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J].农业环境科

学学报2010,29(4):674-679.[6]蒋煜峰,王学彤,孙阳昭,等.上海市城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2):409-414.[7]曹建荣,张保华,董杰,等.鲁西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研究

[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07-309.[8]郭秀红,陈玺,黄冠星,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06,25(6): 798-799.[9]杨燕红,盛国英,傅家谟.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水体中微量有机氯化合物的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1996,16(1): 59-65.[10]郁亚娟,黄宏,王斌,等.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J].环境化学,2004,23(5): 568-572.[11]夏凡,胡雄星,韩中豪,等.黄浦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

究,2006,19(2):11-15.[12]王泰,张祖麟,黄俊,等.海河与渤海湾水体中溶解态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

调查[J].环境科学,2007,28(4): 730-735.[13]高振会,杨东方,孙培艳,等.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残留及分布特征[C].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论坛,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论文,2006: 129-131.[14]张伟玲,张干,祁士华,等.西藏错鄂湖和羊卓雍湖水体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初步

研究[J].地球化学,2003,32(4):363-367.[15]李海涛,叶非.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0,36(1):28-32.[16]潘声旺,李玲,袁馨.蚯蚓对植物修复永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9,29(3):189-194.[17]徐梦侠,严建华,陆胜勇,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对周边农田土壤二噁英浓

度影响的模拟研究[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论文,2008:201-205.[18]金重阳,刘辉,荆志严.活性炭纤维处理含多氯联苯水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7,23(3): 6-7.[19]李天成,朴香兰,朱慎林.电化学氧化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J].化学工

业与工程,2004,24(4):268-271.[20]刘占孟.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1):1-4.[21]李凡修,陆晓华1,梅平.TiO2 光催化法处理六氯苯废水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与技

术,2007,30(11):75-76

第四篇:《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清单为开放式的。目前,列入公约的化学物质共有23种,分别为艾氏剂、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氯丹、十氯酮、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六溴联苯、六溴二苯醚和七溴二苯醚、六氯代苯、林丹、灭蚁灵、五氯苯、多氯联苯、四溴二苯醚和五溴二苯醚、毒杀芬、硫丹、六溴环十二烷、滴滴涕、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最后两种合称“二恶英”)。

第五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很严峻,耕地数量的逐年锐减,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城郊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因为要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势必要大量占用农地,尤其是占用耕地。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耕地相对不足的国度里,也必须要解决好吃饭这一问题。所以吃饭和建设就成了一个两难问题。我们必须切实的保护好我国现有的耕地资源,才能在建设城镇的同时,也解决好吃饭问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ity changes a course accelerate, our country farmland protection situation is grim, year after year of farmland amount acute is decreased, has become our country's important factor of social st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explore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farml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is ceaseless accelerate, a large number of suburban agricultural land into construction land for the city, to ensure that the city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it is bound to occupy agricultural land, especially farmland.In the US such a person much ground is little, farmland i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land, must solve good to eat this problem.So eat and construction became a dilemma.We must protect our country existing farmland resource, can be in the town of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solved have a meal problem.【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耕地补偿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目前的土地利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

城市人均用地水平偏高,但土地利用效率却十分低。城市用地增长速度高于城市人口的发展速度。此外,我国城市建筑的容积率较低,这说明我国城市现在的土地利用效率还比较低[3]。另外,由于受城市土地利用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制约手段不得力、政策引导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的现象很突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为要政绩,不惜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盲目招商引资上项目、扩大城市规模,无视土地规划,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大学城,造成耕地闲置浪费。目前,这种低效粗放扩张现象在各地区都十分普遍。

2.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由于各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后和历史原因,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党政军机关、大专院校、工业等单位占据着城市的中心区和高地价区,城市土地的级差地租得不到体现,从而导致城市土地产出率低。另外,还体现在工业仓储用地比重偏大,城市绿化用地和交通用地比重偏小,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差。目前,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改变,但还存在土地利用上的双轨制,城市土地的真实价格还没有得到体现,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过低,这不仅不能使过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得到调整,反而加剧了这种不合理性。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26%,超过美国(7.3%)和香港特区(6%),也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

二、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耕土地保护问题

耕地不仅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其自身的保护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耕地保护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矛盾尖锐

城市化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以占用大量耕地扩大土地面积的外延方式为发展途径,导致耕地总量减少。据统计,我国城市扩张占用耕地的比例一般在50%~80%,部分城市在90%。城市化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甚至耕地,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因此,耕地保护在我国具有战略地位。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2.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的态度消极

国家、地方政府、用地单位等土地利用主体在城镇空间扩张的博弈中,地方政府占据明显优势。土地对于农业虽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却很微弱,在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主要指标之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说服土地管理部门和农民尽可能地实现耕地的非农化,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耕地保护持消极态度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项目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急功近利,不惜违法。

3.在保持耕地动态平衡上困难重重

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然而现实中,由于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沿线的农业生产条件好的良田,而新开垦补偿的耕地大多位于距离城镇较远,生产条件差的地区,且大多数在数量上与原占有土地有很大差距。因此,目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多占少补、占优补差、补偿耕地基金不到位等现象突出,导致我国耕地数量逐年减少,且减少趋势有增无减。

三、在城市化的同时,做好城镇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的几点对策及建议

然而,城市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城市(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4]。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和集约利用城镇土地

基于我国国情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重点战略应走内涵式城市化之路,实施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重视城市发展的内涵,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利效率,促进旧城改造,有序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并在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各类城镇用地的规模与标准,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控制城市用地的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整理,对城市内未利用的闲置土地、区内零星的弃耕地、低利用率土地,用行政管理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理开发,通过控制存量建设用地,储备可盘活的城市建设用地,积极实现土地利用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推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2.强化政府对耕地保护的责任,规范政府行为

现实中耕地随意被占用、建设无序等现象的发生,既有政府管理不力的原因,又有政府行为不规范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土地管理体制中存在缺陷和问题。由于土地农用的比较利益低,如果完全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那么耕地就会不断地被转为建设用地。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强化政府对农地的保护作用,严格控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要从征地和供地两方面规范政府行为,改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从当地利益出发,为建立政绩而以地生财、竞相出让土地的做法。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要严格规定各级政府的征地权,杜绝各级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滥用征用权,同时提高征地成本,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各级政府严把土地供应关,完善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招、拍、挂,增强土地出让的透明度,减少土地出让中的出租、寻租行为。

3.完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立土地开发整理新机制

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负责本行政区内的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落实耕地占用补偿的法定义务。建立包括经济发展与耕地占用数量的关系、耕地质量评价、耕地的食物生产潜力评价以及耕地变化的粮食安全效应等在内的耕地储备体系,推动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严格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管理,建立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专门机构,采取招标的方法推行企业化经营。鼓励开发整理机构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优惠的税费政策调动各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

4.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保护耕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实现社会和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保护耕地,从根本上依赖于有效的土地产权的设置和安排,依赖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已呈现出某些局限性。例如: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产权结构不合理等,并成为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中国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产权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前提下,建立以土地使用权为基础,完善土地他项权利设置的土地产权体系。其中,国家拥有土地的发展权和管理权,按照农地农用、农地农有的原则,严格控制农业用地非农化,保障对耕地的保护。

5.完善征地制度

近年来,全国征地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一是征地规模过大;二是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虽然提高了对农民的安置补偿标准,但是与农地转为建设用地后的收益及农民失去土地和代价相比,还是太低。同时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国家大型水利设施用地补偿过低的问题。因此,要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把用地规模限制在规划数量范围之内。要把公益性项目所进行的征地与一般经营性项目用地严格分开,缩小征地范围。工商企业需要用地,应当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向国家、向农民集体购买、租赁等市场方式取得,价格由市场决定。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也要节省用地,减少征地,城镇建设要尽量盘活存量土地,控制城区过分扩张。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过程,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应当建立起配套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巩固完善城乡地政的统一管理,强化纵向监督机制

当前,要进一步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用地计划调配权,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强化土地执法监督机制,土地监察体制改革要先行一步,要有步骤地试行市对市辖区、县对镇的双重领导及垂直管理体制。继续探索和完善土地与司法的监督机制和有效性。

7.建立耕地保护实时监测系统

利用RS和GIS技术建立类似加拿大的LAND2CAREGIS的耕地评估监测系统。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集空间分析、存储、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分析管理系统。遥感(RS)技术则为土地管理部门实施实时查询、更新数据提供了可能。通过GIS和RS的有机结合实现全国耕地资料的实时采集、更新与分析,及时确定耕地用途的变更方向和变更数量。

参考文献

[1] 孙晓东, 王莹.浅议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 李品, 苏丹.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8.[3] 王筱明, 吴泉源.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01,(S2).[4] 王万茂, 刘俊梅.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中国土地科学, 2000,(2)

下载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方法进展(精选5篇)

    水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方法进展摘 要:综述了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方法的进展情况;重点介绍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萃取和顶空处理技术5种前处理方法的一些基本情况......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摘要(Abstract)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坏,改革开放以......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精选五篇)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 李升莲;尚芳红;万丽娟;王皓;李倩;胡尚伟;王晓丹;潘瑾;黄玉明;,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

    中国工业化进程[五篇材料]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

    中国城镇化进程(全文5篇)

    长路漫漫——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摘要]在中国近几年的发展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是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怎么样子的。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熊**[摘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化城镇化发......

    有机烟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 要:烟草的无害化是指减少因人类活动给烟草作物增多的潜在危害,控制烟草中的农药残留,使烟草中仅剩下本身原有的有害物质。基于此,首先简要介绍了有机农业与有机烟草的概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