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
护理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姓名:工作单位:
思考题:
1.护士绩效考核方式及时间?
护士绩效考核常用考核评价表、目标管理指标、关键事件法考核。由于护理人员职业服务的特殊性,职业岗位不同,多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考核。临床护理人员常以考核评价表和关键事件法为主的方法考核,护士长、科护士长常采用考核评价表和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目标管理指标及关键事件法考核。考核方式有管理者评价,即管理者评价护士;同行评价,即管理者评价管理者;下属评价,即护士评价管理者;自评,即自己评价自己。考核评价方式多种,以便达到相对公正、公平,确保绩效考核管理的目的。护士绩效考核的时间有定期及不定期考核。定期考核有日、周、月考核,季小结,年总结。
护士绩效考核时间要及时、准确、连续,保证绩效考核的完整性。总之,实施护士绩效管理是一项新工作,面对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患者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医院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模式,适应时代要求,引入现代医院绩效管理机制,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并针对护士绩效管理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有利于发挥护士绩效管理作用,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护士岗位管理?
护士岗位管理是对所需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岗位和聘用合同进行人员管理的过程。护士岗位管理是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必经过程,也是规范和深化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对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护士分层培训的培训总目标?
以护士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护士的核心能力,使不同层级的护士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
务,提高护士的临床胜任力,落实护士的分层管理。
4.职业生涯目标设定中的误区有哪些?
(1)取悦他人的职业生涯目标
(2)忽视非工作角色的职业生涯目标
(3)与当前从事工作相分离的职业生涯目标
(4)过分关注工具性目标要素
(5)不灵活的职业生涯目标
学习体会:
1.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
通过本年度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发展及涵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构建途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规范;责任制排班的概念;责任制排班的原则及意义;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成效;护士分层管理的含义;护士分层管理的内涵;护士分层管理的意义;护士分层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护士绩效考核实施情况。实施岗位管理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岗位管理及护士岗位管理的概念;岗位管理的设计思路;岗位管理的设计方法;护士岗位管理实践举例;护理岗位管理成效。护士分层培训计划的实施内容:岗前护士培训内容,各层级培训目标及计划,总体考核标准,部分专科护士分层培训项目。职业与职业生涯概述;职业生涯的目标;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护理职业划分;护理职业的归属;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和具体实施。
2.结合所学谈谈科室如何进行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实践。
对岗位责任进行分层,护士以团队形式工作:在护士分层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团队文化,发挥每一个护士在团队中的作用。2010年底同步改革了护士的排班模式,改非连续性分段排班为8小时连续性排班,我们探索改变护士“单兵作战”的工作形式,将一个班次的护士组织成一个临时工作团队,由护理组长带领本班次的成员完成工作。我们对本班内的护理工作,按照不同层级进行了岗位责任的重新界定。护理组长作为临时团队的负责人,主要的责任是发现和解决病人医嘱范围以外的护理需求}
带领及指导初级责任护士处理复杂、疑难病例的护理问题;督促护理措施的落实;处理当班时段的护理突发事件。初级责任护士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医嘱、护嘱;助理护士的任务是协助初级责任护士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和间接护理工作,如接待1名新人院的病人,助理护士的责任是安排床位,进行初次身份确认和入院登记;当班的初级责任护士负责测试和记录首次生命体征,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病人的医生和护士t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则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如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由初级责任护士完成,护理组长检查术前准备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事实证明,在岗位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护士按团队形式工作,有利于不同层级护士优势互补、相互督促,从而达到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的作用。
第二篇:护理学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体会
护理学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体会
一、学习本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
通过学习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林平教授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策略”讲座,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有了深刻理解。
做好优质护理工作的出发点是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各级各类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深化医改的需要上来,统一到护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上来,统一到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上来。马晓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医院的领导要将优质护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明确和落实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举全院之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首先,必须明确“优质护理工作”不是一场运动式的突击性工作。不仅要通过这一专项活动在近期内使基础护理工作得到加强,使护理服务得到改善,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护理实践、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优质护理工作”是一项改革性工作。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以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改革护理管理方式,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为护士的配置、考核、分配、培训、晋升以及职业发展建立激励机制。
三,“优质护理服务”不等同于“无陪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既不是严格管理家属,禁止探视并陪伴患者的表面化、肤浅化做法,也不是硬性禁止患者自聘护工的简单化、武断化做法,而是要让护士履行对患者的护理职责,落实好基础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到位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从而扭转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四,正确把握基础护理工作对保障患者安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
础性作用。基础护理工作必须围绕着保障患者安全、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来进行,基础护理重点是围绕重症患者,并鼓励和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强调要加强基础护理,是要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做支撑来从事基础护理,没有基础护理做基石,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不可能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更不可能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
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您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解与认识。优质护理工作能否持续、深入开展,护士的满意度和工作热情是关键。医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关心护士生活和身心健康,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一线护士福利待遇,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护士工作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1.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工作
2.科学的调配护理人员
3.护士的分级管理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5.护士的培训问题
6.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价值
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实现个人发展。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提升政府对护理的投入和促进。
护理管理者应通过精神引导、利益分配、价值认同、专业发展来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加强对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最终实现:优良的待遇保障、科学的绩效考核、公正的分配制度、正向的激励机制、和谐的执业氛围、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篇:护理学2013年专业科目作业
护理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姓名:工作单位:
思考题:
1.简述护理风险的特点。
护理风险的特点主要有风险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风险的累积性、风险的情感性和风险的难以归因性[13]。
1.风险的多样性。
是由于疾病的多样性造成的,它导致护理服务的内容涉及上百种药物、数十项技术操作程序和各种规章制度,而且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征不一样,在入院和出院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这就是护理风险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2.风险的累积性。
是指护理风险是多种风险事件累积的结果,患者方提起医疗争议或诉讼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打个比方说一个患者住院时,在办理入院手续可能就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不满意,然后在治疗过程中询问医护人员的时候,医护人员态度也很差,如果最后医疗结局低于期望值,甚至出现了差错,所有这些不满累加在一起可能就促使患方提起争议。
3.风险的情感性。
是指如果患者及家属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关怀,那么不管医疗处理有没有问题,他们在情感上的不满仍然可能会导致他们提起医疗诉讼。
4.风险的难以归因性。
是指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是由多专业、多部门、多名医护人员沟通协作完成的,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往往是多个环节共同造成的,即护理风险的后果和医疗护理服务技术措施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往往是很难分清的。
2.简述护理操作前的评估。
(1)一般风险:所有操作都将面临的风险(无菌技术、查对制度
等)。
(2)具体操作的风险:全面评估操作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熟练应急预案。
(3)针对具体患者的特殊风险:是否准确预测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掌握程度。
3.简述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一)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概念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就是对风险管理手段的效益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并为下一个周期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决策。
(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评价风险管理效益的高低,主要看其是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益比值等于因釆取某项风险处理方案而减少的风险损失除以因采取某项风险处理方案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如果效益比值小于1,则该种风险处理方案不可取;如果效益比值大于1,则该种风险处理方案可取[34]。
4.简述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1.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差错标准及处理方法》、及《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
2.及时通报其它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
3.学习护理缺陷(差错)类别。
4.组织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分析学习。
学习体会:
一、学习本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知道,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护理的管理方面,护理质量是护理
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我们应正确认识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它既有客观决定因素,又有可控制的一面。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风险意识,能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病人满意,也能更好地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
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您对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一)护理风险管理概念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4]。
(二)护理风险管理现状
美国医疗风险管理机构曾经做过关于护理风险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医疗护理各个环节的风险所在能够被我们全面掌握,那么风险的发生率就会大大下降。这个发现让当时的医院管理者感到振奋,并且开始加大了护理风险细分的相关研究。但是在我国国内,由于医院管理者多为医学专业出身,大多数注重于医院效益和工作效率方面管理,而对风险意识不强,脑海中没有风险管理的概念。因此我国的风险管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没有系统的调查研究,而且更为细分的护理风险管理更是薄弱环节,相关的护理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都是空白,而且医疗方面的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在组织机构中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有效风险管理组织[15]。在此环境下工作的护士由于没有外在的约束机制和培训教育,对于潜在的、无形的护理风险熟视无睹,重视不够,极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三)护理风险管理程序
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包括护理风险的识别、护理风险的评估、护理风险的处理技术和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护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识别,可以防患于未然,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通过不断地培训,让护士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面临的新风险,时常在风险出现前警钟长鸣,降低风险的发生。同时,也便于管理者制定详细、周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系统、全面的管理控制。
护理风险管理的第二个环节是护理风险评估,它是将护理风险识别所识别出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描述,其中的测定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程度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可进一步根据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和损失程度判断其属于可预防性护理风险和不可预防性风险,为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19]。
对护理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包括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等级,为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护理风险衡量与评价,使护理管理者关注发生于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尤其是发生概率高、损失程度重的护理风险更要在管理监控过程中严格防范,从而降低医院的经济赔偿损失。
护理风险处理是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处理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基础上采取的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主要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置两方面的内容。
风险预防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基础上,对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和管理,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时刻提高警惕,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目前,国内医院根据医院的大小、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制定了各自的临床督导和审核制度,如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等各种管理方法。
风险处置包括风险滞留和风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滞留是指将风
险损失的承担责任保留在机构内部,是医疗机构传统应对医疗风险的办法。随着医疗赔偿金额的增加,单纯靠风险滞留会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机构,是最常见的风险处理方式。如购买医疗风险保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国都开展了医疗风险保险业务。一般都由医疗机构或医师协会向保险公司购买医疗风险保险,一旦发生风险,经法庭判决经济赔偿后,由保险公司出面负责赔偿。
第四篇:护理学2014年专业科目作业
护理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姓名:隋莉工作单位: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
思考题:
护士绩效考核方式及时间?
护士绩效考核常用考核评价表、目标管理指标、关键事件法考核。由于护理人员职业服务的特殊性,职业岗位不同,多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考核。临床护理人员常以考核评价表和关键事件法为主的方法考核,护士长、科护士长常采用考核评价表和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目标管理指标及关键事件法考核。考核方式有管理者评价,即管理者评价护士;同行评价,即管理者评价管理者;下属评价,即护士评价管理者;自评,即自己评价自己。考核评价方式多种,以便达到相对公正、公平,确保绩效考核管理的目的。护士绩效考核的时间有定期及不定期考核。定期考核有日、周、月考核,季小结,年总结。
护士绩效考核时间要及时、准确、连续,保证绩效考核的完整性。总之,实施护士绩效管理是一项新工作,面对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患者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医院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模式,适应时代要求,引入现代医院绩效管理机制,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并针对护士绩效管理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有利于发挥护士绩效管理作用,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护士岗位管理?
护士岗位管理是对所需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岗位和聘用合同进行人员管理的过程。护士岗位管理是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必经过程,也是规范和深化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对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护士分层培训的培训总目标?
以护士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护士的核心能力,使不同层级的护士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提高护士的临床胜任力,落实护士的分层管理。护士分层培训计划的实施
(一)岗前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了解医院环境、医院文化、规章制度及医院护理概况。了解医院护理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了解护士职责及护士核心制度。掌握护士职业礼仪,加强护士自身修养,提高护士基本素质。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理念。增强护理安全与服务意识,增加组织归属感。
(二)NO层级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培养具有国家职业护士资格的合格护士。通过系统、全面、严格的专业化培训,使N0级护士顺利度过护生到护士的转型期,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了解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护理工作标准,建立专业思想与价值,使其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规范的职业行为,培养其扎实的临床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完成本层级要求的技能项目的规范化培训。掌握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职责及一般患者的护理常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基本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三)N1层级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其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医德医风。熟练掌握本层级要求完成的临床护理技能项目操作。独立完成本专科常见病的护理。做好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掌握本专科健康教育知识、疼痛护理知识和所在科室的专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专科技能操作。熟悉并掌握专科用药和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
养。能独立胜任本岗位护理工作,能解决本专科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熟练开展健康教育和责任制整体护理。初步了解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方法,配合完成科室的病房管理工作。
(四)N2层级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熟练掌握专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完成本层级要求的技能项目的操作,能够独立处理、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具有较强的危重病人、疑难病人的临床护理能力。能准确的进行较为复杂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规避护理风险的能力。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力。可选拔本层较为优秀的护士到专科护理岗位进行有目的的重点培养。具有一定的临床教学和管理能力。能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承担科室新护士和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配合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熟悉护理科研的基本方法,独立撰写护理论文。
(五)N3层级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培养适应护理学科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优秀护理人才。能掌握护理事业发展的新动向,保障科室新开展的医疗技术与之相匹配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护理新领域的拓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带教水平,对进修、实习人员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实际带教能力。能组织领导科内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技术操作训练、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业务讲座,具有防控护理风险的能力,能对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正确的分析意见。有较强的护理质量控制能力,具有开展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的能力,能用护理论文的方式与省内乃至全国的护理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保持医院的护理质量始终处于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状态。
(六)N4层级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优秀护理人才。有极强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带教能力和科研能力,可指导本专科护理教学科研并参与管理。具有丰富的专业临床护理经验,可拟定护理风险预案、参与护理差错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组织或参与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具备解决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能处理好协调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具备较强的专业创新思维,能指导本科室急、危、疑难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工作,能对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正确的鉴定意见,能领导护理科研、技术革新,并能对护理论文、护理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具有带教、护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4.职业生涯目标设定中的误区有哪些?
实际上,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并不容易,在职业生涯目标设定工程中,人们容易走入一些误区。
(1)取悦他人的职业生涯目标(2)忽视非工作角色的职业生涯目标(3)与当前从事工作相分离的职业生涯目标(4)过分关注工具性目标要素(5)不灵活的职业生涯目标 学习体会:
1.学习本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
通过此次学习,了解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与分层管理及绩效考核、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发展及涵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构建途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规范、责任制排班的概念、责任制排班的原则、责任制排班的意义、密切了医护患关系、护士分层管理及绩效考核、护士分层管理的含义、护士分层管理的内涵、护士分层管理的意义、护士分层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护士绩效考核、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实施岗位管理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国内各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基本概况、岗位管理及护士岗位管理的概念、岗位管理的设计思路、岗位管理的设计方法、护士岗位管理实践举例、护理部岗位管理试行领导小组职责、临床护理岗位、岗位基本信息、工作概述、工作内容、责任护士工作责任等。
2.结合所学谈谈科室如何进行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实践。
护士分层管理可实现护理人才与护理岗位的有效结合,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依据《护士条例》及相关政策科学地界定并划分护士等级、任职标准、工作范围,使护理管理层次清晰,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达到既要发挥高职的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中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保护好新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科学地统筹管理,从而达到护理工作优化管理的目的。在设置护理岗位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级护理人员的任职条件进行界定,结合护理工作特点,采取定性和定置相结合的原则,从德、才、勤、能等各个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临床护理任职条件和各层次护士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使护士能够发挥专长,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护士自身价值。护理岗位的设置,明确岗位职能,逐级管理,各司其职,使各层级护士能够充分发挥其长处,充分开发护理人力资源的潜能。
护士分层管理激活了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护士分层管理,使护士的价值得以体现,自我成就感增加。因此,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不同层级护士可根据护士分层管理的要求来规划的自己职业晋升途径,为每个护士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职业蓝图,有利于护士群体形成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竞争格局。对护士实行分层次上岗,使护理人员的分工更加合理、科学,高年资、高学历护士在自己岗位上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进一步激发低年资护士的进取精神。护士分层管理满足了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使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及对职业的忠诚度大幅度上升。分层管理效果可以通过绩效考核进行测评,其差异性可以被识别。管理效果的好坏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持续改进问题的措施。由于分别进行测评,结果责任到人,所以在实施护理分层管理中其管理效果的差异性,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及荣誉感,提高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促进护理学科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分层管理,明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职责,有利于各层级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层层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各级人员职责清楚,岗位明确,责任到人,每个人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分层后初级护师主要从事基础护理,中级护士主要从事专科护理工作,高级护士主要参与新业务、新技术开发及护理管理。分层质量管理监控消除盲点,形成逐级控制,做到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密切结合,使各层次、各阶段护理工作形成无缝隙监控循环系统。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各级人员责任明确,确保护理安全。护士能够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治疗及护理;能够准确、客观、动态地记录患者的护理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和效果,提高了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避免了因护理记录书写不当造成的护患纠纷;能有时间主动与患者沟通,密切护患关系;能有时间做好基础护理,让患者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第五篇:护理学2012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
护理学2012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
1.简述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必须做好哪4项工作?
答:要想真正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要从静态到动态,以患者病情需要为原则
3).引入患者知情监督机制,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4).建立与责任制护理模式相适应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什么是责任制整体护理?
答 :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具体来讲就是“实行责任包干,即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3.什么是绩效评价?
答绩效评价是指对组织或个体行为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测量和评定的程序、方法、形式的总称,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员工绩效行为和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不仅是员工支付公平薪酬的依据,而且也是为员工确定培训开发、晋升计划等发展目标的根本出发点。
4.简述护理质量评价的对象。
答1.以护理项目为评价对象
2.以病例为评价对象
3.以病种为评价对象
4.以患者(顾客)满意度为评价对象
护理学2012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体会
一、学习本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
通过学习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林平教授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策略”讲座,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有了深刻理解。
做好优质护理工作的出发点是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各级各类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深化医改的需要上来,统一到护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上来,统一到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上来。马晓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医院的领导要将优质护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明确和落实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举全院之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首先,必须明确“优质护理工作”不是一场运动式的突击性工作。不仅要通过这一专项活动在近期内使基础护理工作得到加强,使护理服务得到改善,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护理实践、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优质护理工作”是一项改革性工作。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以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改革护理管理方式,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为护士的配置、考核、分配、培训、晋升以及职业发展建立激励机制。
三,“优质护理服务”不等同于“无陪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既不是严格管理家属,禁止探视并陪伴患者的表面化、肤浅化做法,也不是硬性禁止患者自聘护工的简单化、武断化做法,而是要让护士履行对患者的护理职责,落实好基础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到位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从而扭转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四,正确把握基础护理工作对保障患者安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性作用。基础护理工作必须围绕着保障患者安全、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来进行,基础护理重点是围绕重症患者,并鼓励和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强调要加强基础护理,是要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做支撑来从事基础护理,没有基础护理做基石,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不可能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更不可能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
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您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解与认识。优质护理工作能否持续、深入开展,护士的满意度和工作热情是关键。医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关心护士生活和身心健康,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一线护士福利待遇,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护士工作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1.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工作
2.科学的调配护理人员
3.护士的分级管理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5.护士的培训问题
6.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价值
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实现个人发展。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提升政府对护理的投入和促进。
护理管理者应通过精神引导、利益分配、价值认同、专业发展来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加强对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最终实现:优良的待遇保障、科学的绩效考核、公正的分配制度、正向的激励机制、和谐的执业氛围、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