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理论思考
对新形势下万州民政工作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当前,万州区委、区政府将民生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给以民生及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民政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挑战和机遇。万州民政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高标准定位民政工作、高水平提升民政服务、高速度发展民政事业”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新变化、新形势、新要求,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抢抓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机遇,调整思路,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赢得民政事业的大发展,为建设“500亿万州”、建成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作出民政人应有的贡献。
一、挖掘民政内涵,确立“四种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主张、态度,它对行为取向和评价原则起着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政工作的内涵、作用都将有很大的变化,对民政工作的价值取向进行重新确定显得非常必要。民政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包含四个方面:
(一)民政工作的核心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民政的最初涵义就是“为民行政”,突出体现了其以民为中心的特点。民政工作虽然项目很多,但其基本主线是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核心是“民政为民”。“以民为本”要求民政工作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情为民所系,把“爱民”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利为民所谋,把“利民”作为全部工作的目的;事为民所乐,把“乐民”
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方向。
(二)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民解困。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人,应把为民解困工作当作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工作,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为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他们的生活、医疗、教育以及全面参与社会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提供基本的福利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挖掘和发挥社会捐赠、慈善事业、“爱心超市”等社会救助方式的潜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三)民政工作的主题是改革创新。民政工作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就要有发展的观点,开放的观念,创新的思路,不仅要有具体工作上的改革,也要有思想上的革新。在思想上的革新方面,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作理念要从适应性发展向开创性发展,工作手段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工作范围要从为传统民政对象服务向为社会公众服务,工作目标要从保障民政对象的基本生活向增强其发展能力拓展延伸,工作方式要从单纯依靠本部门力量转向综合协调。
(四)民政工作的思路是树立“大民政”理念。随着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民政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其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又赋予民政部门新的光荣任务。民政工作要承载如此艰巨的任务,只有树立“大民政”的发展思路,才能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爱民亲民的各项举措,才能逐步满足社会对民政工作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建立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
二、重新定位功能,发挥“三个作用”
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党和政府直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的工作。民政为民,就要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为满意,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找准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结合点、切入点、落脚点,拓展民政工作的内涵,赋予民政工作新的功能定位,才能更好发挥民政工作的推动作用。
一是在构建和谐万州中充当“润滑济”,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征地拆迁的加大、三峡移民的增多,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各种不和谐因素潜在。作为以民生及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民政部门,要善于通过救助和帮扶困难群众,营造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促进不同收入阶层间的人际和谐;通过关爱老年群众,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代际间的友爱和谐;通过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军地之间团结和谐;通过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自治范围,促进基层的稳定和谐,成为构建“和谐万州”的中流砥柱。
二是在保障民生中成为“娘家人”,发挥重要兜底性作用。当前,随着三峡移民的全面完成,许多工矿企业职工因就业困难而生活开始窘迫,许多农村移民因土地淹没缺乏必须的生产资料而生活开始困难,许多占地移民因移民补偿款吃完用完而开始焦虑。民政部门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工作,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为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善于通过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灾民救助、社会救济等各项制度,为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起人民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发展殡葬、婚姻、养老、地名等公共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通过推进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提供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诉求渠道,成为困难群体的“娘家人”。
三是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作为“调节器”,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党的十七大对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效率为主,兼顾公平”为“谋求效率与公平的均衡”。民政部门是政府和社会进行二次、三次分配的重要部门,要通过第二次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和第三次分配(社会捐赠等),来实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大力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更加规范、有效地发挥福利彩票支持福利公益事业发展的作用;通过强化慈善事业发展,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维护社会公平。
三、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五个转变”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民政部门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在服务标准上,要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向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并重转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相对于生存权保障而言,发展权保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民政工作的标准要在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基础上,向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并重转变,创造条件鼓励和推动发展,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对社会成员发展权的保障功能。
二是服务对象上,要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在服务好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特殊群体三类重点对象的同时,还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不仅满足重点对象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需求,也服务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公正公平、权益诉求、生态环境、精神依托等需要,使万州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在服务内容上,要由关注“群体需求”向关注“个体需求”转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重要体现就是尊重人的个性需求。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民政部门除了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外,更加关注个性关怀,针对性地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特别是社会工作方法的引入,将使我们解决问题的对象直接指向个体,落实到具体人。
四是在服务格局上,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民政部门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城乡分割比较严重的部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优抚安置、社会专项事务管理各项工作基本上是城乡政策不一,计划体制烙印极深。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后民政部门要重点在统筹城乡民政工作发展上下功夫,在制定政策上注意城乡联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是在服务方式上,要由“多元化、分散推进”向“关联化、整体联动”转变。在全局中,民政工作要主要贴近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全区大局,提高民政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在民政工作内部,要探索内在规律性,以城乡社区为基础平台,加强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协作,体现综合优势,不断提升民政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作战能力。
四、科学确立目标,着力实现“五化”
民政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促进民政工作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促进民政工作的社会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
第一、多方联动,实现民政工作社会化。民政工作社会化,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重点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社会化,建立完善区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认真分析每项民政工作,政府应该做什么、由哪个部门来做;社会应该
做什么,由谁来做;市场应该做什么,主体是谁。例如养老工作,政府应该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公共服务,比如孤寡“三无”老人的供养、困难老人的救助,基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承担,这些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为老服务等工作,则应由政府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政府发挥的是组织、协调、引导、支持作用;提供高档养老服务、老年用品等,则应按市场规律办事。要针对各项民政工作的特点,研究各部门、各单位完成工作的职责和步骤,形成统一的协调和指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广泛筹集民政事业社会资金,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大好机遇,争取政府资金投入,还要拓宽筹资渠道,增加民政事业经费供给总量。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增加福彩公益金用于民政事业的比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民政事业。充分发挥慈善捐赠、经常性社会捐助资金的辅助作用。利用民政部门的优势,培养发展一批能多方承担民政工作任务或志愿民政事业的社会组织,拓宽民政工作的服务领域。以社会组织为依托,发展一支宏大的志愿者队伍,实现民政的事情大家做。积极发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方式,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提供社会服务。推行社会工作者制度,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第二、依法办事,实现民政工作法制化。要通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络媒体,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等方面问题得到协调解决,加快立法进程。当前,行政执法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民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民政执法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建立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捷和诚实守信。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通过民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规范行政复议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使依法行政落到实处。着眼于工作规范、资金管理监督和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规章制度,规范运作,堵塞漏洞,严格约束。进一步增强广大民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和改进民政部门执法和执法监督等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第三、全面整合,实现民政工作信息化。民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民政工作效率和质量、决定民政事业发展的速度、幅度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要全面整合,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整合、强化管理、注重应用、突出服务、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电子政务内、外网为依托,全面实现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网络互联互通,建设民政系统信息高速公路;全面采集录入民政及民政相关的业务数据信息,建设完成全区民政数据信息中心;搭建民政综合办公平台、业务系统应用平台、民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支懂技术精业务的民政信息化人才队伍。
第四、加强培训,实现民政工作专业化。随着社会工作进入民政领域,民政工作专业化时代即将到来。全国已进行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考试,标志着民政工作向专业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民政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将会为落实民政工作方针政策、更好地完成民政工作任务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手段。当前要围绕社会工作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对全区民政系统内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二是试点先行,运用社工在民政的各个领域开展社会工作,使社工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三是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职业晋升、社会保障和表彰奖励等配套制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活力。
第五、讲求规范,实现民政工作标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标准化工作必然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标准化工作一般是自上而下推行,但需要上下推进。要积极适应民政工作标准化的新形势,主要抓紧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强化标准化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民政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民政系统乃至全社会对民政标准化的认知程序,让全区干部职工能够利用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让民政服务对象能够利用标准作为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二是建设一支有相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热心标准事业的专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民政工作标准化进程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民政工作标准化实践。民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办法时,要充分考虑标准配套,把法律法规与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增强标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总之,要通过以上“五化”的建设,努力在全区形成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灾有所救、残有所助、民有所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构建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新库区作出万州民政工作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共)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
来源: 党建研究
进行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创新,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道德理论研究。要加强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研究、国外道德理论研究。要研究领导道德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领导道德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领导道德理想与人生观,领导干部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等。要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借鉴国外道德理论的观点,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理论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理论水平。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领导干部的道德实践
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领导干部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将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的施政动机、施政行为和施政效果。深化领导干部道德实践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要将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系统化。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可按基本道德规范、领导道德规范和岗位道德规范三部分组成。基本道德规范在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按照比普通公民道德规范更高的标准提出要求。领导道德规范主要对领导干部用权进行道德约束。岗位道德规范,主要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职务、不同部门领导岗位设置的适用性强的道德规范。二是领导干部道德行为的评价。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科学确定对领导干部有关道德要求在总体中的权重,将道德标准具体化,积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道德评估制度,测算领导干部的道德指数,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依据。三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促进。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主要指领导干部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途径主要有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自觉改造,接受监督等等。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第三篇:关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理论思考
关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理论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阐述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江泽民同志关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论述,必须正确把握党内民主的科学含义,分析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关系,按照党内民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从改革党内民主的体制和机制入手,真正建立和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一、关于党内民主的含义
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然而,过去我们对于党内民主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角度去阐述,或者是把党内民主简单地理解为民主精神、民主作风、民主氛围和民主原则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从某一个侧面理解党内民主,并没有把握党内民主的本质含义,这是导致我们党内民主建设长期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是指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当家作主的政体形式。党内民主是对民主一般含义在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中的引伸。按照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对党内民主作出这样的概括,即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
党内民主作为党内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中,工人阶级政党本质上就是一个民主政党。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就已经明确规定:所有盟员一律平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盟各级组织的领导人都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代表大会是同盟的立法机关,中央委员会是权力执行机关。恩格斯在阐述党的性质时曾明确指出:“任何民主的政党,„„除非具有明显的工人阶级性质,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抛弃这种性质,就只有宗派和欺骗。”[1]列宁在建立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曾反复引用“先进阶级的民主政党”[2]和党内“工人民主制”的概念,强调“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根据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的”。[3]由此可见,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观点,工人阶级政党就是一个民主政党,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这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的本质属性。
按照党内民主的本质含义,党内民主首先就是一种党员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根据这种政治权利可以进一步概括出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一是权力主体原则。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必须通过党员的民主权利来体现。在党内,党员是权力的主体,对党内重大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二是平等原则。任何民主都必须以权利平等为基础和条件,在党内,无论资格多老、职位多高,都是平等的同志,其地位、权利一律平等,在决定党内事务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一票之权。三是多数决定原则。民主要求必须少数服从多数,否则,意见集中不起来,民主必然流于形式。四是选举和监督原则。选举权和监督权是民主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它们既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更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
党内民主不仅体现为党员的政治权利,而且是党内根本的政治制度。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地位、党员的民主权利,必须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在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领导体制中得到体现。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作为党内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党的代表大会是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地位的最集中体现,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场所,也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制度形式。
二、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反映着党内生活中的不同层面的内
容要求,同时两者又相互依存,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党内民主是党内根本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它所反映的是党内权力主体和权力授权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政党是民主的政党还是专制的政党;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根本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是把分散的党员集合为一个整体,把分散的意见变为党的统一意志,形成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一方面,党内民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党本质属性的体现;民主集中制是一个民主的政党如何组织起来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由党内民主这一根本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一个专制的政党,根本就不可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中所讲的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体现,但它并不包含党内民主制度的全部内容,单纯从民主集中制的角度,从民主与集中辩证关系的角度,是难以体现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地位以及解决党员是党内权力主体等问题的。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从党内民主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出发,建立起充分体现民主原则的党内政治制度。
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截然分开。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与党的集中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中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概念是列宁提出的,按照列宁的本来含义,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一个民主的政党,必须实行民主的集中制,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只有这样,无产阶级政党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各种无政府主义政党和极端民主化思潮的一个本质区别,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实践已经证明,民主集中制是将民主与集中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有效率的制度。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工人阶级政党才能同那些允许“各级党组织实行自治”、鼓吹“党内多派制”等观点的所谓的“民主政党”划清界限。这种“极端民主”与我们所说的党内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还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把发展党内民主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离开民主集中制原则去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民主”,只能使党内民主建设走上邪路。
三、按照党内民主的本身含义,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保障党内民主发展的固本之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党内民主建设时明确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一论述,深刻揭示和反映了党内民主的自身运行规律和发展要求,明确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对于推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机制。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这种权力主体地位是通过党员的民主权利来实现的。离开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叨实保障,党内民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党章对党员的民主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民主权利包括:党员对党内政治事务的参与权、对党的决策的讨论权、对党的工作的建议权;选举和被选举权、申诉权、批评权和辩护权;参加党的会议、阅读党的文件及对党内事务的表决权;对党的干部的评议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等。党章规定的这些党员民主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必须把党员的这些民主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钢性的制度和程序作保证。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方面的制度,疏通党内民主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要建立党内下情上达的呈报制度和反馈制度,保证基层党员
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够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使各级党组织的决策能够真正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要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党内法规体系,对于违反党内民主的现象和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使党员民主权利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2.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这是当前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重点环节。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党的各级委员会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代表大会职权,执行代表大会决议。鉴于目前一些地区党的代表大会与党委会的权力授受关系不顺,存在着书记办公会取代常委会,常委会代替全委会,全委会形同虚设的现象。因此,首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建立科学的党内领导体制。要对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划分,使其相互独立,各司其责,同时又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要积极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做法,建立健全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党员代表联系党员机制,改变目前党代会行使权力不充分、与权力行使者联系不紧密、监督不到位的状况,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在党内决策和监督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适当增加全委会的次数,落实全委会的职责,重大问题由全委会讨论和决定,加强全委会对常委会及其成员的监督;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不断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提高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使党内民主在党的领导体制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3.要以改革体制和机制为突破口,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同党内务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推进,这样才能使党内民主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为此,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在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的同时,继续推进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和任用表决制,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干部引咎辞职和弹劾罢免制度,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条例。要健全候选人提名方式,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推荐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党员的意愿;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坚决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在基层党组织应进一步扩大直选范围;要增加党内选举的透明度,使党员对候选人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三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形成严密的党内监督体系。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强化纪检机关垂直领导的力度,增强党的纪检机关的相对独立性,真正成为在党的代表大会领导下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要疏通党员监督渠道,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扩大党组织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更好地接受党员的监督。
第四篇:哈佛火车撞人理论思考
关于哈佛公平与正义公开课开头的列车撞人选择问题的思考
来源: 贾海涛的日志
事件是说列车失控,司机可以选择改变列车方向,从而可以选择撞另外一个人,从而避免5个人的死亡,减少死亡人数。大多数人选择撞另一个人,多数人理由是能牺牲少数人总比牺牲多数人好。另一种情况是说有个胖子站在列车前行路上方的桥上,将其推下,阻止列车前行,牺牲胖子,可以避免5个人死亡,而大多数人选择不能推胖子,从而使大家陷入两难的境地。
是什么改变了大家的行为?经过思考,初步得出:人在事件发生时的第一反应行为的动机和人们经过思考后说出的理由有差别。第一反应行为的动机是什么?答:将自己内心的谴责绛到最低,以使自己免于道德责备。在这里,我给出一个我对道德的理解的定义:道德就是大多数人选择会做出的行为方式,请注意是做出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想做出的行为方式(有时候我们想抢银行,但是我们没有去抢,没去抢银行就是做出来的行为方式,是道德,想去抢是想,不是道德)。
这里,司机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这个参与者的身份很重要,很多同学也分析出了这一点),这个参与者的身份要求司机必须做出选择,而不能置身事外,什么选择对司机能使司机将自己的内心谴责绛到最低呢?选择撞另一个人,首先这是大数人的选择,也就是道德,如此就能尽量使自己免于道德责备。而第二种情况就不一样了,选择推人的人,他如果选择不推人,他就不是事件的参与着,不存在所谓的将自己内心谴责绛到最低从而免于道德谴责的问题,但是他如果选择推人的话,反而主动使自己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这至少使自己会面临产生道德责备的可能,所有这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不推,所谓俗话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引申一下:是什么使大家做出选择的动机和大家做出选择后给出的理由不一样然而却浑然不觉呢?答案还是使自己免于道德责备。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个。
(备注:由于思考未必成熟,加之文笔粗略,表达未必能尽意,读之者请务必辩证以待之。另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互联网传播理论思考
互联网传播理论思考
汹涌澎湃的第四媒体已经将第一波浪潮的能量释放殆尽。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对重大事件报道的快捷性、详尽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之网络传播的高速度、大容量、互动性、即时性、生动性、开放性、易检索性以及跨时间、跨边界、跨媒体等优势,使得人们对网络媒体趋之若鹜,大有后来居上横扫传统媒体的势头。而事实上,伴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第四媒体的上述优势还将进一步深化,带给人们更新的感受以及更强的依赖。
但是,就如同现在仍然如日中天的第三媒体电视一样,第四媒体网络的传播理论缺失仍然十分明显。电视与网络的发展经历十分相似,同样依赖技术进步,同样获得迅速膨胀,同样大有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但也同样面临与传统媒体并存、互动、依赖的局面。电视至今仍然是最强有力的媒体,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制胜的法宝,但深度上、思考上、容量上的劣势依然明显,似乎对于这样的问题,网络有了很好的补充,但是从目前的表现看,网络依然无法取代电视,甚至不能取代广播和报纸。这不仅是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问题,更主要的是网络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足以使人信服的传播学意义上的理论。
优势也是劣势,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却在媒体这种人类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中得到了体现。
广播的优势在于人们接收轻松方便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但是广播依赖声音,没有视觉信号,因此没有电视生动,没有报纸的文字图片,感人力差而且缺乏理性思维。报纸的优势在于它文字的生动传神以及富于理性思维,加之图片效果凝固精彩瞬间,便于反复阅读品味,因此自创始以来便深受欢迎,甚至成为收藏的对象。但是报纸的时效性差,对受众文化素质的要求高,使报纸的影响力降低。电视的优势在于新闻报道时效性、同步性,视听感官的直接刺激强烈,电视制作手段加深观众印象,因此电视的影响力巨大,激起的社会舆论反响强烈。但是,电视传播的非理性色彩浓烈,深度报道不易体现,不能反复阅读审视,加之面对面采访的难度较报纸要大得多,因此电视报道给报纸等其他媒体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形成了信息的互补和互动。
现在再来看看网络,应该说,网络几乎弥补了所有媒体的欠缺,并且加上了互动的功能。应该讲,网络在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之后,肯定会将所有其它媒体的缺欠解决掉,到那时,也正是媒体消亡的时候。
媒体是一个需要通过控制来进行传播的工具,媒体不能包罗万象,媒体也不可能绝对客观,媒体的成功必须依靠制造一个又一个舆论焦点,否则其生存的土壤就会流失。这就是媒体,一个经常说一套做一套的东西,它的理念要求她追求公平、客观、公正,但实际上它经常需要判断利益价值然后采取行动。失去了这样的特征,媒体就不复存在了,因为缺陷被修补之后,事物本身就会发生必然的变化。
从功能上讲,网络几乎修复了所有的媒体缺陷。可视、可听、可反复观看、可互动,甚至可以主动发布消息。因此,我们不能将网络称之为媒体,至少不是报纸广播电视那种意义上的媒体,当然也就不是什么第四媒体。网络是一种全新的、能够影响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所蕴藏的能量巨大,它的影响力不可预知。如同龙卷风一般,你只知道它可能出现,但不可能预测它会在哪里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她的能量有多大,何时会消失。因此网络的冲击会让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理论变得无法适应和理解,现成的可以操控媒体运作的诸多理论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一种新的适应于网络的理论将会取代所有传统的媒体研究成果。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媒体的运作可以简单地称为可控制的信息发布,因为媒体被掌握在社会的高端,受到利益的支配,因此媒体的传播几乎是单向的,受众的回应是被动的,从
而容易形成由媒体一方支配的舆论关注焦点。这些焦点问题,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成为媒体赢得利益的手段,而运作媒体手段的一个前提就是一切能够得到控制。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让舆论控制变成了不可确定的奢望。网络的扩大增容使得社会成员参与数量急剧增长,信息来源的不可限量,传播方式的无孔不入,传播速度已完全可以和电视直播相媲美。这样的一个渗透在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无形网络,让每一个接受信息的点,也成为发布信息的点。控制互联网简直是天方夜谭。
互联网的传播不是媒体的传播,但是互联网的传播并非没有其自身的问题,互联网解决的是技术层面的传播难题,但是互联网至今没有形成自己传播理论,原因很简单,它太年轻了,同时,它的不确定性又实在太多了。试图利用互联网发表意见引起注意的人,仍然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形成一定的社会关注度之后,再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即便如此,他也会被迅速遗忘,因为在网络上,能够吸引别人目光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就出现了互联网的第一个问题:舆论热点形成不稳定,热点话题易转移。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本身对舆论焦点的形成,很难做到有效的迅速启动和推动。它远远没有传统媒体来的直接有效,它往往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在热点形成之后加以推波助澜,形成更大的舆论热潮。而依靠互联网本身,尚难以独立推动舆论焦点的形成。同时,网络上的话题往往集中在个人兴趣方面,极容易被忽略遗忘,因此对互联网操纵舆论的期待不能过高。但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绝大多数难以形成值得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谁也无法阻止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因此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总是在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时形成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氛围”。这种“氛围”又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它潜藏在非主流的论坛、聊天室里,在一片混杂当中逐步影响一个人对一件事的观点,而影响的氛围越大,越会积存一定的舆论关注的能量。而在一件普遍引人关注的事件到来时,这种能量会突然爆发出来,形成难以控制的社会问题。而值得关注的是,往往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都是通过传统媒体首先发布的,而这种发布会立即引发人们对该事件的讨论,而这种讨论会在互联网上率先蔓延开来,然后再影响传统媒体的进一步报道。这样就形成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互动关系。从而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媒体,它是独立与媒体之外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也是对“第四媒体”的提法采取否定态度的一个明证。
因此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能简单地从媒体的角度去考虑。互联网传播的复杂程度,焦点形成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以及互联网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方式,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东西。简单的把互联网当成媒体来对待,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采取错误的应对手段,比如像管理传统媒体一样管理互联网,比如把传统媒体发布热点新闻形成舆论焦点的时间表套用在互联网传播上,从而试图预测舆论焦点的形成时间等。这些手段和预测往往会将互联网的发展引向歧途,并且收不到任何预期的效果。坦率地说,目前谁都不能说已经掌握了互联网传播的规律和能量,因为互联网本身还在进行基础性的技术发展,关于网络的未来尚不能进行全面的预测,因此试图在此时就去评价互联网传播的能量和效应还很难做到科学准确。人们仅仅知道互联网的威力,但这种理由有多大?是否可以加以控制?现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说,互联网不是一个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它超越了媒体的概念,而不是媒体概念的延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互联网感到困惑。而研究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将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