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P71)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P71)
2、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中华民族之魂(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P71)
(2)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P76)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P81)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即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熔炼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P72)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P72)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P72)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以爱国主义为(P72)
2、团结统一(P72)
3、爱好和平(P73)
4、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奠定了中华民族我党艰苦奋斗(P73)
5、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 内在气质、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P74)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74))
(2)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使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P74)
2.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其他内涵的关系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在民族精神的其他内涵之中。(P74)
(2)其他内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P74)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P75)
(2)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P75)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P75)
(1)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
(2)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①辛勤劳动,建设祖国;②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④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第二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2014-4-1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2、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4、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5、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二、自主先学(预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框(P62-P66),完成下列内容。)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搜集资料,谈谈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的兴衰史。(可阅读P62寻找答案)
2、阅读P63第一段,说明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___________________是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是很有说服力的。
3、文字出现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汉字出现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4、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5、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_______________。我国现存的史书典籍有何特点?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探讨近代中华文化渐趋衰微的原因。
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思考: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合作辨析
任务一:你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哪些值得弘扬的宝贵精神?他们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团结合作、爱好和平、热爱祖国、自力更生
铁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自力更生 许振超精神:爱岗敬业、学习创新、拼搏奋斗
任务二:自主学习(5分钟)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4、爱国主义的地位及其作用;爱国主义的特点?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要求:(1)快速回顾教材内容,标注重难点;(2)纠正自主探究错误;(3)对课堂探究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准备合作探究时交流。
任务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又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合作探究一: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请概括出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中华民族能经历沧桑而锐气不减?
合作探究二:结合有关历史事实、名言典故或现实案例分别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合作探究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才是爱国?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
四、建构延伸
请同学们以你认为合适的方式,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关知识整理、归纳、总结在作业本上。注意:要突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一特征的见证。并整理“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一问题的答案。
五、分层反馈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这说明()
A、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B、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D、坚持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 4.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作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汇通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
7.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先秦时期,是我国“梆子戏的鼻祖”。这说明()A.中华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B.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D.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文化的丰富色彩 8.据悉,截止到2012年4月底,欧洲共开设了孔子学院129所,孔子课堂104个,分布在34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外双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欧洲各国孔子学院平稳发展,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①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全盘吸收④中华文化既保持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9.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出现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0.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1.《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12.2012年4月5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古籍整理出版专题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会议的这一部署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能够深化拓宽其内容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特征 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
14.新时期要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必须()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②要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孔子崇尚“述而不作”的原则,弟子曾参将孔子的主要言论集结编纂成《论语》,从而将孔子的思想形成文字。如果不是他的弟子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广泛传播和发扬。这说明()A.孔子的言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会消亡
C.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发挥着巨大作用D.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6.《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它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存留丰富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17.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是其民族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的语音、语法、语词,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但随着“E时代”的到来,诸如“东东”“斑竹”“偶”“大虾”“菜鸟”“MM”……这类“网语”正迅速地成为“现代汉语”,进入“普通话”,一些中国人现在甚至已经说不好中国话、写不好中国字了。
请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现象。
2011年10月23日,广东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中山市第一中学举行第三届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来自全省各地的102名中小学选手参加了决赛。通过现场书写、现场评比,评选出特等奖23名、一等奖79名。同时还评选出了40件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学明指出,开展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对提高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引导青少
18.材料一 2012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举行的2012年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向我们展现了悠久而辉煌的中华文化。
材料二 中华文化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中华文化渐趋衰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担负起再铸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担。
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
年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熟悉、亲近经典,对于培养青少年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均具有重要意义。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许多“网语”成为“现代汉语”,一方面丰富了汉字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汉字使用的规范性。维护汉字的规范使用,就是维护我们民族的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规范汉字的使用,继承和发扬汉字的民族特点,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方向)。(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奠定基础)。
(3)全面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保持时代性。
(4)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立足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第三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能力目标:
(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2)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受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2)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3)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
(4)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5)具有民族自尊自信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背景】
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情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的巨大力量,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感受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壮大所具有的极其重要作用,振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以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内在需要。(导入新课)
在第六课的学习中,我们就学习了我们的中华文化,可以知道,我们的中华文化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
文化对个人和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的作用,中华文化也不例外。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它是怎样来影响着我们的呢?通过对第七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板书)
(过渡)中华民族的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在这五千多年中,历经沧桑、千锤百炼。在这风风雨雨的五千多年中,不乏危急紧要的关头,那么是什么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过渡)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放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之魂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实际中理解民族精神)
例子:古代中华文化——《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近代奋勇抗争——抗日战争、鲁迅三改志愿、维新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现代社会主义事业——2005年4月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以“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核心,努力构建民族精神教育体系,致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资料:鲁迅三改志愿——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青年时期,看到海外列强用海军侵略中国,无比愤慨,就抱着当海军的愿望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入学后,他开阔了眼界,感到要使中国富强起来,最重要的是发展工矿业,于是他又到南京矿务学堂学习工业技术。毕业后,鲁迅面对中国现实,认为中国要富强,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于是,他又转而到日本学医。他希望用医学把古老的中国从昏暗愚昧、贫病交加的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在学医期间,有一次他看了一部电影,画面显示:一个中国人给沙皇军队当侦探,被日军捕获,要被枪毙,而围观的都是中国人,他们体格健壮,可是精神麻木,表情冷漠。鲁迅十分气愤,进而认识到中国人急需治疗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为了救国,他毅然放弃了即将学成的医学,拿起了文学这个武器,用笔呐喊,唤醒亿万人民,用笔和敌人作斗争。正是由于鲁迅心中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操,才使他三改个人理想,最终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这种民族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度过五千多个春秋,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的精神力量。
(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看出民族精神从古代到近代到今天,是一直存在着的,为此可以得出结论——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正是多媒体的展示,使得这个过程具体化。)
(2)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板书)
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过渡)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基本内涵呢?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板书)
(在这里,我用了四个圆圈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分列上下左右,每一个圆圈都可以进行超级链接,链接到相关的内容。另外,我还用了一个大的圆圈把四个小圆圈连接起来,寓意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的统一的,同时,四个小圆圈通过箭头共同指向中心,并显示出爱国主义这个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爱国之心根本谈不上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四个方面。
(1)团结统一(板书)
可以播放军训时所唱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重放学生军训时的歌曲,让他们在歌曲中感受团结的力量,同时导出“团结统一”的内容)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一个国家讲团结,上下一条心,就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有很多通俗的口语都表达了团结的重要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众口铄金,众志成城”、折筷子的道理。正如《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似铁,这力量似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第一: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
第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如:地道战(人们把地道比作地下长城。据统计,到1944年底,各抗日根据地平原地区的地道总长度达12500多公里。32个民兵打败2个团1000多敌人),地雷战,百团大战(105个团)、抗击非典的斗争、校运会、《反分裂国家法》
(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地道战、地雷战、百团大战,把理论联系实际。)
(2)爱好和平(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国家坚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例子: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计划、反战、1955年4月25日万隆会议上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资料:1995年10月2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青铜鼎。原件高2.1米;口径1.5米,重1.5吨,三足鼎立,双耳高耸,商周纹饰,浮雕兽面,去纹垫底。鼎的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随着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龙纹饰。象片华夏炎黄子孙由56个民族组成。底座前后分别以金文铸有“世纪宝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于一九九五年十月”字样。鼎圆禁方,造型雄伟,气势宏大,古朴典雅,庄重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现屹立于纽约联合国广场。
在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历史时刻,由香港同胞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香港宝鼎”。原件高3.597米,现屹立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在九九澳门回归祖国的重要历史时刻,由港澳同胞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澳门宝鼎”。原件高3.597米,现屹立于澳门特别行政区。
(3)勤劳勇敢(板书)
资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唐·刘禹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元·秦简夫
印尼华人的事迹、朱德的扁担、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的人们靠勤劳致富。
(4)自强不息(板书)
当你走进清华大学的正门时,一句名言就映入你的眼幕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就是要有一种精神、意志、信念、毅力等诸多因素。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就是凭着这种毅力攻克了“哥德巴克猜想”,“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也是凭着这种毅力攻克了“原子弹”,这些例子举不胜数。
教材p74探究——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学习辅导p71
(其中,在愚公移山的幻灯片中,愚公移山的纪念币图片可以进行超级链接,链接到一个视频)
(过渡)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涵,而这四方面的内涵,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开展的——爱国主义。
因此,正如前面所说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资料: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
当天上午,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及各界代表1万多人,在北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象征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60响礼炮在天安门广场鸣响。18名礼兵抬起花篮,缓步登上纪念碑第一基座,将9个花篮摆放在纪念碑前。这9个花篮分别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抗战老战士,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首都各界群众敬献的。同时放飞了6000羽和平鸽。
这一活动的正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
(过渡)作为爱国主义,它并不是只在嘴上说说就算了,它应该落实到实处,落实到行动上来。
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教材p75探究——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祖国危难时挺身而出,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形象,维护祖国统一等。我们要把爱国主义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展示问题: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它共同的要求,但各个时期的具体内涵是否一样呢?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屈原、范仲淹、孙中山、周恩来、任长霞、刘翔的图片,以此展示一个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爱国主义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同时,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4
(总结、过渡)所以,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2)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板书)
在过去的变革、救亡,无不以失败告终。自从有了共产党领导,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因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板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展示宋楚瑜、连战、江丙坤访大陆的图片,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爱国主义)
例子:连战、宋楚瑜的大陆行。
新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广州开始“民族之旅”,今日祭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新华社广州7月6日电 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6日上午离开台北,经香港转机后,于下午2时40分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开始名为“民族之旅”的大陆访问行程
新党主义郁慕明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很骄傲。新党将此行命名为“民族之旅”,表明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的基础上,追求未来中国的强盛和中国人的扬眉吐气。访问团第一站选择广州,是要通过祭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寻找那一代中国年轻人的热血和豪气,希望今天这一代年轻人不要忘记国家过去的苦难和未来的希望。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结合近一段时间,日本极力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不满和愤慨。你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学习辅导p87
【板书设计】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2、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四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教案
“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 ”教案
高二(1)班 吴建川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识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3.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4.能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能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
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3.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典型案例导入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触?
生:听了这首歌,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有一种精神在鼓舞着我们。
师:每当我们唱响这首歌时,爱国情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课题: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课题:第一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推进新课 问题情景1(课件展示字幕)
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国,但,只有中华文明走到了今天,其他三大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无数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西方列强几乎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日本几乎奴役了 1 半个中国,但,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重获生机;新中国的成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并不平坦的61年,这61年中,我们医治了战争创伤,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我们振奋过,我们跌倒过,我们迷茫过。61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问题探究1
是什么让中华民族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生: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师: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知识拓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过渡)师:每个国家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所要谈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板书: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问题情景2
问题探究2:抗震救灾的视频中,社会各界的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体现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师:在抗震救灾中我们能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问题情景3
(课件展示材料)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辉篇章。
问题探究3 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这种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作用?说说它的表现。
生1: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华民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精神。
生2: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团结统一精神不仅表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板书:团结统一
板书: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问题探究:今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 生1: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来略。
生2:投身建设全面小康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生3: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
师:同学们的热情很高,观点也很鲜明。但我们要知道,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我们的国家,就要爱社会主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板书设计
第五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对
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会真进”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之魂——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教材用3个“精神”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所起的重大作用:始终是系ll|华符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节1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注意: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敷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课堂练习:
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是从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中华民族精神l③④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角度来认识。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因为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结论: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并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点拨:“专家点评”全面介绍了民族精神的含义及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而言的重要性。
◇课堂练习: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二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B、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统一
教材共讲了两点:第一,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第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拓展延伸: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不仅表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也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课堂探究: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探究提示: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
◇课堂练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故②说法错误;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并普遍认同和升华,故③说法错误。①④正确,故选D。
2.爱好和平
为论证爱好和平这一民族精神,教材分为两个层次加以说明。首先,指出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其次,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堂探究:世纪宝鼎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撵蘼事例,你能对此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探究提示:历史上,可结合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友好往来的史例来说明;现实当中,可结合中国在伊拉克问题、朝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来说明。
◇课堂练习: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答案:B
解析:A、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正确答案为B。
3.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点拨:“专家点评”阐释了勤劳与勇敢内在的统一性。
◇课堂练习:勤劳勇敢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富、生死于度外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已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故②说法错误;④说法片面,也应排除。正确答案为c。
4.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课堂探究: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并用它们来说明白强不息的精神吗?
◇探究提示: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弄清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结合它们的寓意来说明其蕴涵的自强不息精神。
◇课堂练习:“大禹治水”是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一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强小息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梢神力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答案:A
解析:B、c项说法均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正确答素为A。
小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了古代伟大的爱固诗人-一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课堂探究:你能说出它们的来历吗?你还知道哪些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
◇探究提示:“苟利固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的爱国名句。
◇课堂探究:结合其中的一点,淡谈自己打算如何做。
◇探究提示: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来谈自己的打算,不要脱离实际泛泛而谈。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意:考查一种言行是否爱国。必须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审视,否则,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点拔:“专家点评”结合邓小平同志的语录,感悟爱国主义的具体性.体会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课堂探究:你认为,不同时期班归来的海外学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探究提示:尽管所处年代不同,但他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的热情是相同的,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
◇课堂练习:
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说法错误;④的说法抹杀了爱国主义的时代性,也不准确;①③说不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正确答素为B。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六.[板书设计]: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题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Ⅰ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Ⅲ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