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航三亚空管站招聘启示
民航三亚空管站招聘启示
一、民航三亚空管站简介:
成立于2007年,在全国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一体化进程中由原三亚航管站更名为民航三亚空管站,是隶属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南地区空管局的事业单位。主要为南中国海飞行情报区及三亚凤凰机场管制区内的国际、国内航班提供安全可靠的空中交通管理、气象和情报服务。民航三亚空管站拥有国际先进的通信、导航、雷达监视设备,业务技术涉及无线电通信、有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凤凰机场航班目前日起降超过200余架次;旅客吞吐量排名稳居全国前20位,近年来每年增长均超过30%,是全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机场之一。民航三亚空管站技术保障部拥有一支高素质、年轻化、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技术团队,热忱欢迎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加入。
二、招聘专业
(一)、通信传输、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含)以上人员若干。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含)以上人员若干。
三、招聘要求:
(一)、所招聘人员要求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本科或统招硕士应届毕业生。
(二)、所招聘人员要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民航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创新意
识、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无不良记录。
(三)、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身体健康。
(五)、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六)本科学历以上学位及毕业证书。
本科学历人员一旦录用,待遇从优。具体薪酬待定岗后参照《民航三亚空管站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执行。
四、报名时间
2011年11月20日至2010年11月30日
五、报名需知
报名方式:网投简历
(一)、有意者请先将个人简历电子文档(需含个人简历、身份证件信息、标准照、历年成绩单及有效联系方式)发至电子邮箱:willzone@163.com
(二)、我单位根据简历情况初步筛选后,电话通知本人,组织应聘人员进行面试,请留意电话通知。
(三)我单位将组织专人收集招聘信息,经筛选后将在院校所在地组织进行面试,时间待具体通知。
(四)、面试请带好以下个人材料。
1)应聘人员应提供身份证及学历证明原件、复印件。
2)个人简历一份及其他有助于证明个人能力和荣誉的材料。
六、有关说明
(一)请务必按上述程序报名应聘。
(二)应聘人员请随时留意我站有关招聘信息。
(三)应聘人员受聘后,其一切劳动关系均由我站人事部门负责管理。
(四)所有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技术保障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民航三亚空中交通管理站
第二篇:民航空管体制改革
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今年9月之前完成
5月18日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专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民航空管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力争在今年9月之前完成。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副局长高宏峰主持了会议,副局长王昌顺做动员报告,总局纪委书记严智泽出席会议并讲话。
空管系统是民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空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伴随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的改革,空管部门改革组建了地区航务管理中心,后又成立了地区空管局。在上一轮民航体制改革之初,民航进行了机场与空管部门分立的改革,组建了37个空管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的民航空管业务运行管理体系。近几年来,为了理顺民航空管系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民航总局组织了多次调研,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去年4月总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确定按照”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改革理顺民航空管管理体制。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今年4月9日,总局党委通过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于4月27日正式下发。
这次空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的总体部署,从民航空管实际出发,按照“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的原则,打破政事不分,克服运行管理分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保障能力,建立与民航发展相适应的民航空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民航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
这次空管改革的基本目标有三个:一是建立健全政府空管监管体制,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与系统运行职能公开,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二是遵循空管发展客观要求,建立垂直管理的空管系统,统一运行指挥,集中配置资源,规范运行程序,加强协作配合,实现运行一体化;三是适应航空流量快速增长和空管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通过理顺空管系统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内部建设,优化空域结构,转变管理方式,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这次空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即: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地区空管局的空管行业管理职能与运行职能实行分离,行业管理职能交由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行使;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地区空管局及所属空管单位主要行使业务管理与运行职能,实行垂直管理,并相应理顺管理关系,实现一体化运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实现政事分开,建立分级管理的民航政府空管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民航空管运行系统;全面提升空管系统的保障能力;理顺管理关系。
杨元元在会上指出,要充分认识空管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民航行政体制改革后,空中交通管理明确为民航总局承担的五大行政职能之一,空管系统成为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一个最大的安全保障系统,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做好新时期的空管工作,对于促进民航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民航、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实现民航强国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元元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空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空管安全形势基本平稳,空管运行工作得到加强,空域环境有所改善,空管设施得到加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业文化建设取得进展,落实《民航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空管工作的意见》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绩凝聚了空管系统和行业管理部门全体同志的辛勤付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民航空管工作还存在着空管运行服务体系不健全、法规标准还不完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空管改革。
杨元元强调,要深刻理解这次空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他说,民航总局决定对空管体制进行改革,是总局党委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航发展形势后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加强民航空管发展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民航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具体体现。空管改革是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民航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重要保证。这次空管改革,是2004年民航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空管工作意见》的延续和深化,既面向解决现实问题,又着力空管长远发展;既符合空管一体化运行服务的特点与规律,又符合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协调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总局党委对空管工作的一贯重视,体现了总局党委进一步加快空管发展的决心。杨元元指出,这次空管改革要按照先一体化运行,再实行政事分开,然后完善空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顺序进行。空管改革后,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监管办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空管行业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能;二是要健全空管法规标准;三是要加强空管行业管理;四是要加强制度和人员建设。
杨元元在会上特别强调了做好新时期空管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民航空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空管系统的发展建设增添了动力,空管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他希望民航空管系统的全体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体制转型期,面向建设民航强国的伟大目标和建设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发展战略,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加快空管运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空管系统综合保障能力与运行服务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保证安全,要加快建立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水平。二是要确保在今年11月22日零时起在我国所有飞行情报区8400米以上空域范围全部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三是要抓好空管奥运保障工作。四是要大力加快空管“十一五”建设步伐,要调整我国东部地区高空空域,力争到“十一五”末期,实现全国民航8个高空空域运行的格局,进一步提高空域资源使用率和运行效率;要继续推进雷达管制,缩小纵向间隔;要加快民航飞行流量管理技术研究与系统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末有所突破,提高航班运行的计划性、正常率,减少航班延误。五是要认真解决影响行业运行的突出矛盾,要想方设法解决航班拥挤机场起飞排队、在飞行活动量大的机场天气复杂情况下如何合理调配飞机、航班时刻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大型繁忙机场如何规范机坪运行秩序等问题。六是要加强培训工作。
高宏峰在会上要求各单位要认真传达学习这次专题会议精神和总局下发的空管改革方案,无论是试点单位还是其他单位,都要立即着手,抓紧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这次空管改革,并切实做好改革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
王昌顺在会上说,这次空管体制改革,是民航空管历史上动作较大的一次体制改革,也是继上一轮民航改革完成后,民航管理体制所进行的又一重大改革。要有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正确处理政事分开与运行一体化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管理体制与提升系统保障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与安全、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改革试点的关系。
王昌顺要求各单位要按照这次会议和《民航空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加强领导,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把空管改革实施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要深入动员,统一思想,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全面领导,认真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好配套政策,严肃纪律,规范操作,确保圆满完成空管改革任务。
严智泽在会上从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三个方面对做好空管改革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希望各级领导真正把思想统一到总局党委的决定精神上来,在改革中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民主集中制等组织原则,认真做好资产的清理划转和帐目的移交工作。
民航总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局长和有关领导,总局空管局党委班子成员和总局空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以及各地区空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第三篇:民航空管员工辞职报告
民航空管员工辞职报告1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信。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一些现实因素(简单阐述离职空管监察岗位的原因,比如父母年迈、夫妻分居),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辞去所担任的空管监察岗位的工作。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您正式提出辞职,给×××(改成自己空管监察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管理所带来不便,深表歉意!此时我选择离开空管监察岗位,离开朝夕相处同事和无微不至的领导,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我经过长时间考虑之后才做出的艰难决定。相信在我目前的空管监察岗位上,×××(改成自己空管监察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有很多同事可以做得更好,也相信您在看完我的辞职报告之后一定会批准我的申请。
转眼之间,在×××(改成自己空管监察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工作已经×年,回首空管监察岗位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有过期待,也有过迷茫,有过欢笑,也有过悲伤。
×××(改成自己空管监察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空管监察岗位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珍贵而十分有意义的开端。在领导、同事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使我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合格的空管监察岗位工作者。我十分感激帮助和见证我成长的。
民航空管员工辞职报告2尊敬的**:
我进入**至今已近十个年头,我大部分最有价值的经验与成长历程都是在这儿得到的,同样,我也付出了我的努力与心血。
但由于个人原因,我还是决定离开。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您也一直是我最敬重的一位师长,感谢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更多道理。
十年过后,我要踏上新的征程,面对未来,继续努力。
民航空管员工辞职报告3尊敬的法院各位领导:
首先,我要感谢xxxx法院二十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各级领导和同事给我的帮助,给我的舞台,才使我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掌握了一些本领。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不确定的因素接踵而至,随着年纪增大,前途已然渺茫,甚至可以一眼看到退休时的状态。但我并不甘心就这样消极对待自己的前途,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拚搏,建立自己的事业。作为一个个体,我必须首先要对自己和家庭负责。
时不我待,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距离退休的时刻已然很近,再不拚搏一番,激情即将退去不说,健康和精力也会不再允许我那么拚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有感情,总归有一天要离开xxxx法院这个集体。这么多年来,除了最初几年给领导和同事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后来不管是从事七年的档案工作,还是从事八年的民事审判工作,我一直勤奋敬业,甚至达到享受工作的巅峰状态。因此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是我一生当中最精彩的一段时光。可是,最近我意识到,我已经没有过去的状态和感觉,自己最喜欢的审判事业已经变成了一种痛苦;健康状况也受到很大影响,难以承受高强度工作要求。
今后,无论我将怎样工作和生活,我都会永远感激xxxx法院对我的培养,在我困难的时候、犯错的时候给我的帮助和宽容。我也会时时处处维护xxxx法院的形象,绝不给xxxx法院丢脸、抹黑。
民航空管员工辞职报告4尊敬的领导:
不敢说有新闻理想,但冒冒失闯进报社,总怀有一点抱负。
好时光停止在 xxxx1 年 12 月 26 日。我曾一心想要调至热线工作室,却因为复杂的人事原因,最终落脚在法治工作室。
在 xxxxxxxx 年双选中,主动申请调至广告部,其实也有难以启齿的原因。
因此我贸然提出辞职,希望在有激情的日子里,仍能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并且达成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术型记者,利用笔头和键盘,带给社会比现在所能带来的更大的改变。
第四篇:论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
论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
http://2005-8-16 15:32信息来源:空管在线
前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成为衡量民航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空管系统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民航专业领域,为迎接全球信息化挑战,提高空管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能力,必须加速推进我国空管系统的信息化进程,统一全局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以进一步促进空管系统的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也是历史赋予中国民航新时期建设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现状
全球大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和其应用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得以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成因之一便是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迅速完成了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及互联网的扩展,拉动了IT产业的发展。而这两方面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其企业信息化水准的提高。
当前,信息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企业做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信息化进程,也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构筑全社会的电子商务的基础,更是企业自身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既然企业信息化如此重要,那么,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
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抽样调查表明,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还没有配备计算机。而在美国,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欧洲的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到2004年,美国国内没有利用供应链管理技术的企业将会失去首选供应商的资格。
随着中国企业将无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环境中,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则更显紧迫:中国已加入WTO,国外先进企业在中国市场长驱直入,而中国企业也将越来越会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与国外企业一较短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不仅将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由于中国尚属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和采用起步较晚,实际应用与国际水平相比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从起步至今,用户的需求多以简单应用为主,用计算机
处理一些相对独立的业务,信息系统并没有和企业的整体运作紧密结合。
民航环境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和民航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民航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民航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较快,各地区空管局的信息化系统已初具规模,在总局空管局和部分地区空管局都相继建立了一些信息网络系统,在一些业务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总起来看这些系统都是各自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缺乏底层通信平台及统一的应用平台的支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严重影响了信息作用的发挥。
总局空管局作为全国民航空管业务的主管部门和运行保障系统的服务单位,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需求的特点,是国家、行业的信息化工作重点部门和信息产品应用大户。在民航总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空管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空管安全,有序、高效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已经建成以民航总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为骨干,连接各省(市、区)局和主要航站的全国民航自动转报、分组交换和卫星通信网;平面电报,数据通信和国际数据的交换、传输、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航空气象和航行情报实现专业信息产品网络化服务;部分地区完成雷达数据联网;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行信息初步实现本地服务网络化、产品化和标准化;取得一批有自主版权的产品;形成一支维护和开发队伍;信息服务部门的运行管理机制也有新突破。从总体上看,空管信息系统已经为业务未来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民航总局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空管系统已经建成了包括民航专用转报网、分组数据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在内的三大通信网,初步实现了航行情报、气象等专业信息的网络化服务。网络化的雷达数据交换得到推广应用,为进一步实现管制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部门提供了空中交通信息服务。但这些系统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专业化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现有空管数据通信网络系统结构薄弱、通信资源利用率低、接入系统刚起步、信息化整体观念比较落后,现有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差。空管系统信息化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强调服务,加速空管信息化建设。
但是,支撑中国民航管制事业发展和参与国际航空信息服务市场竞争的实力毕竟不够强大,信息工作面临着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单位缺乏依靠自动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动力;生产运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规律,宏观规划相对滞后,建设和应用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和一定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传输网络基础结构薄弱、通信资源利用率低、接入系统比例失调;信息价值取向比较单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创新重视不够,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不足;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制整体运行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民航运输生产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发展目标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实现中国民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空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以三大管制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信息系统的相继
投产,必将对空管和民用航空运输生产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空管行业信息建设将逐步转化为空管行业信息产业,为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服务提供手段和资源。空管系统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和全民航工作的大局,解决部分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工程,发展信息技术,保持信息优势,提供信息服务。
空管信息化,要坚持更新观念、统筹规划、加强领导;要以改革为动力、明确责任、落实标准、突出重、分别实施;要在空管信息服务竞争中赢得主动,在主动中求得更大发展。
以空管信息化工作总体要求为指导,根据民航总局《中国民航信息系统建设“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结合空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专共结合、安全有效、责权清晰、互利互惠”的指导方针,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培训步伐,建立与航空运输市场和空管信息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功能专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信息服务和经营产业化的空管信息服务体系,形成空地一体化的结构,确保信息传递高效和可靠,为促进管制向统一指挥发展,运行向集中保障过渡,为民航运输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空管信息化工作,坚持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把空管发展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到依靠人员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保障飞行安全为前提,以提高空管工作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空管信息化总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已有信息应用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以空管信息系统为龙头,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于一体,安全开放的全国民航空管骨干信息化平台;发展信息融合技术,提高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形成面向所有管制单位、面向总局和地区空管局业务管理部门、面向航空运输企业的基本应用格局;在信息化标准、政策、法规、人才、管理和组织体系,以及以网络信息产品为主导的新型信息服务整体能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民航先进水平。具体目标为:
——利用1年时间,完成全国空管信息传输网络总体结构设计,在3年内,建成技术体制、运行标准统一的干线传输网。
——利用2年时间,完成七个地区空管局信息系统接入网建设,各级空管部门通过统一的、支持多种业务的局域网、地区网和全国民航空管互联网络信息交换中心,向各航空公司、机场提供通信、雷达、导航、气象、情报等综合信息产品网上服务。
——利用3年时间,建成面向空管和面向航空运输企业的基础性信息资源系统,飞行计划、雷达、导航、气象、情报、航班动态和综合管理数据库,实现全国覆盖和应用。在5年内,形成一定规模的和比较完整的空管信息化应用体系。
——利用4年时间,培育空管信息市场,5年内,网络信息服务业达到一定水平,并初步建成和建立一支适应空管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人才队伍和发展机制。
——利用10年时间,建立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民航空管信息化体系。
三、整体框架
空管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空管信息生产、分发、传递、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空管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空管信息传输网络是空管部门和航空运输企业充分利用空管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是空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网络主要用于传输飞行计划、雷达、导航、气象、情报、航班动态和业务管理数据库及其产品、电子邮件等。
1.传输网络的构成传输网络按管理权限分干线网和地区网,按用途分公用网和专业网。
干线网是利用民航专用通信网和国家公用通信网,由总局空管局(电信公司)和七个地区空管局作为主节点,基于业务量形成星状、网状混合结构,具有较强传输能力和足够传输
带宽的、覆盖范围广的传输网络。具备多路由自动迂回功能,其他节点通过主干节点接入。
地区网作为干线网的接入网,由地区空管局和空管中心(站)的局域网组合构成。公用网是利用民航专用通信网或国家通信网络资源,面向公众提供民航信息资源服务的传输网络。
专业网由管制、通信、雷达、导航、气象、情报、航班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的传输网络构成,主要面向各级空管部门应用。由民航建设、管理、经营、并主要面向民航应用的传输网络。
上述网络应具备接入、交换和传输话音、数据、图象等多种业务的能力,实行集中和分层管理。
由民航总局空管局统筹规划,统一技术体制和运行标准。网络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维护)实行总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分工负责制。
2.信息资源
空管信息资源是指与空管安全生产和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管制信息、航班信息、飞行计划和动态、气象信息、通信雷达导航信息、航行情报和业务管理信息等。上述信息要符合各专业标准和规范,覆盖面满足生产和管理活动的需要,规范资源应用流程,并保证其完整、准确、安全和唯一。
3.应用
形成面向空管安全生产的业务应用系统、面向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和面向社会公
众的信息服务系统。其中业务应用系统作为基础,保持信息的标准、规范、开放和共享。
4.管理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分级运作体制,形成可有效协调全局性、基础性规范和资源分配的统一管理模式,由总局空管局统筹、与地区空管局责权利相结合的规范化空管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系统。结合系统各层面及地理分布特点,实行科学化管理,原则上地区空管局负
责本地区网络、应用、增值业务的建设、维护工作;涉及全局性质的规划,如IP地址、域名、标准、接口、规范等由总局空管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各专业口负责本专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并提出涉及本专业接口规范标准,专业之间的信息的相互服务和对外信息服务,应由专业信息集成部门统一提供。空管信息化既要遵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标准、规律,也要遵守空管、通信、导航、气象、情报和管理等各个专业的规范、标准、规律,以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分工明确和标准规范的目标。
同时,空管信息化建设要重视公共基础性设施和重大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空管各专业部门之间在信息源的布局、信息采集、信息接入和传输、信息处理和管理、资源共享和互相服务等问题上的关系。空管各专业部门应按照空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统一要求,建设和管理好各自负责的专业信息,并为其他部门和用户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面向航空运输企业的生产信息系统,第一,实行互利互惠制,逐渐实现航班计划、飞行动态数据共享;第二、逐步转为股份制经营有偿服务。
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产品服务系统,第一、同所有空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物理隔离;第二、遵循信息行业规范,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第三、产权清晰,以独立法人形式运作,实行股份制经营和服务。
四、实施原则
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坚持发展和实际相结合,扬长避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重点应用项目和配套设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专业系统与综合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在技术上采用先进的、开放的、成熟的技术;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重视网络和信息的管理,坚持集中管理和分层管理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
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重视开发、维护、应用队伍的培训建设。其次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必须体现建设民航信息产业的指导思想。在绝对保证空管安全指挥和应用的前提下,可以引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模式,推动空管信息产业化的发展。第三,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提高空管保障能力的观点,树立全方位信息服务的意识,大力拓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组织机构
各级领导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全国民航空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没有领导的重视,信息化工作难以开展和不断深化,难以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难以优化信息资源和开拓服务市场。
当前,要进一步落实信息化工作组织体制,建立健全总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的信息化领导机构,落实规划各级实施主体单位,加强网络管理和信息服务单位的建设。
总局空管局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空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和发
布有关标准及建议,规范和统一空管信息化工作管理和技术标准;组织评估各地区空管信息化发展计划;组织、推动各地区空管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和协调各地区空管信息化工作等;组织空管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培训和交流。
地区空管局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评估本地区空管信息化发展计划,制定本地区空管信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和实施本地区空管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和协调本地区空管信息化工作,组织本地区空管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培训交流等。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也体会到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因此,转变观念、转换经济体制、转变传统的思维方法、认识理解知识经济,积极思考企业在何处能创造价值、怎样获取价值、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本企业的价值定位等新型理念,正在逐步被现代企业家们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与传统的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相结合,使生产管理、设备更新、资源配置和市场服务等一系列企业运营计划随时调整至最佳状态。
为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民航信息系统建设“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指导下,我们应瞄准国际民航空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和发展态势,结合国情,加快空中交通信息的产业化步伐,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空中交通信息服务机制。以2010年为目标年,建成适应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公司、机场等生产发展需要,形成安全开放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民航全国骨干信息平台。最终实现为民航空管各业务系统服务,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为民航业内各用户(包括航空公司、货运、机场、酒店等)提供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用户提供民航信息服务。《中国民用航空》第 13 期 第 55 页 作者: 吕小平(民航总局空管局)
第五篇:《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指导手册(第三版)》(MD-TM-2011-001)、《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AP-83-TM-2011-01)和《安全管理手册(SMM)第三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9859号文件)等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材料制订。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以及各直属运行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范围: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监视、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运行活动中,可能导致空管责任原因的航空器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航空器事故征候或其它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危险源。
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其中对空管安全运行保障影响较为严重,经风险控制后风险等级仍为可容忍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
第五条 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实施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 对危险源的管理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风险持续监控、危险源的记录与报告等四个阶段。空管系统应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对危险源进行统一管理。
第七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员工了解运行中已识别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鼓励员工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报告,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 空管系统各级安委会负责协调解决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对重大问题的责任分工和资源配臵。
第九条 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危险源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制度,指导和监督本单位危险源的管理。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和参与相关运行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运行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 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运行单位在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风险管理小组人员需具备以下要求:
(一)从事空管相关专业工作,具有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技能,熟知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二)定期接受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三)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和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一节 危险源识别
第十一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应从人为因素、软件、硬件、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主要方法如下:
(一)工作体系分析。定期对影响安全运行的程序、环境等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分析的内容包括: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空中交通流量等;
(二)员工安全信息报告。分析内部员工的安全信息报告,发现危险源;
(三)在日常运行中发现危险源。通过日常的监察、检查等方式,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四)问卷调查、访谈、会议讨论。定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员工访谈、专家讨论等形式查找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五)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定期实施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系统查找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六)内外部不安全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对本单位以及单位外部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和分析,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
(七)安全信息综合分析中发现的危险源。
第十二条 地区空管局安全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活动;空管分局(站)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活动;运行部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危险源识别活动。
第十三条 当遇到下列重大变更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在变更前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一)降低最低飞行间隔标准;
(二)变更管制方式;
(三)新技术首次应用;
(四)实施新的飞行程序或管制程序,重要管理规定、程序的制定和更改;
(五)调整空域范围或空域结构;
(六)新建、改建、扩建空管运行设施设备等建设项目;
(七)其他必要情况。
第十四条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及时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一)本单位(或业内)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时;
(二)本单位安全形势呈现下滑趋势时;
(三)在安全管理活动中发现本单位存在安全隐患时;
(四)类似上述条款的其他情况。
第二节 风险评价和控制
第十五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应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应立即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计划,明确责任以及所需资源。必要时,对风险重新评估,修改风险控制计划。
第十六条 风险控制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步骤;
(二)责任部门及人员;
(三)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资源需求;
(四)实施时限;
(五)阶段性评估及最终评估的标准;
(六)过程监管及最终验收的责任人;
(七)相关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第十七条 对于运行部门无法缓解的风险,应上报主管的业务管理部门或协调其他部门进行解决;对于本单位无法缓解的风险,应上报至上一级单位协调解决。
第三节 持续监控
第十八条 持续监控应包含在各单位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中,持续监控主要包括:监控的频次或时间、负责人、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十九条 运行部门应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持续监控;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运行部门的持续监控情况进行检查,并重点跟踪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四节 危险源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条 空管系统从业人员发现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行安全的危险源信息时,应填写《危险源信息报告单》(见附件1),并及时向危险源所在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运行部门应将《危险源控制清单》(附件2)上报至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对本地区(单位)《危险源控制清单》内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并确定本地区(单位)的重大危险源。
第二十二条 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本地区(单位)的《危险源控制清单》,并向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危险源控制清单包括危险源记录号、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持续监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危险源记录编号统一格式:WXY-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代码-运行部门代码-年月-编号。
(一)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代码/空管分局(站)、运行部门代码见附件3;
(二)年月:六位数字,为该危险源初次建立的日期,例:201311;
(三)编号:三位数字+一位字母,其中数字表示危险源序号,从001到999,每年1月1日起对新识别危险源的数字编号从001开始计数;字母表示修订序列,从A到Z。
例:
华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AA-QY-201401-001 天津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TJ-GZ-201401-001 更新后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TJ-GZ-201401-001A 第二十五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业务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应以纸质或电子方式保存危险源管理过程的所有记录。纸质材料保存期为6年,电子材料保存期为长期。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将危险源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工作中,监督考核所属单位和部门危险源管理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对于违反危险源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民航局空管局或所在地区空管局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责令限期整改。对于主动发现并及时报告危险源信息,避免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或较大经济损失的,民航局空管局或所在地区空管局应对相关人员予以奖励。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民航局空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注:2014 年 4 月 28 日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