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治本”内容。针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延伸和深化调解网络体系,探索一条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和妥善解决民营企业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型机制和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近几年我区
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的实践,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民营企业构建人民调解组织。
一、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成因现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拓展就业空间、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内部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这是因为:
(一)民营企业人员成分构成复杂。职工中既有当地劳动力又有外地打工者;既有农业人口又有城区居民;既有作为管理者的老板,又有作为被管理的职工。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程度、生产经营理念、生活方式、法制观念和思想状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现实的差异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
(二)少数民营企业不重视规范经营。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经营指导思想,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视和违规做法,因而引发了诸如因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伤事故等矛盾纠纷,致使民营企业中各种民事矛盾、经济纠纷隐患的存在。这些隐患绝大多数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等特点,直接涉及企业与职工的切身利益,不仅影响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因素,也给整个投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化解民营企业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更好地团结和建设职工队伍,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民营企业显得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2002年下半年我区开始探索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使其成为化解民营企业矛盾纠纷、预防犯罪、促进民营企业稳定的有效载体。
二、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步骤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在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有一个被民营企业经营者理解和接受的过程,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因此,在尊重企业自主权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向民营企业经营者宣传新时期构建人民调解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其认识,使民营企业切实感到成立调解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构建人民调解组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为使民营企业学有先进、看有典型,先确定六个民营企业建立民调组织作为试点。试点企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按照要求拨经费、腾房子支持调解组织建设。试点期间,司法行政人员多次深入民营企业指导人民调解组织组建工作,并组织力量对试点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进行验收,使试点民营企业调委会全部达到标准化调委会的要求。3.全面动员,整体推进。借鉴试点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的成功做法,召开动员和布置会全面推进这项工作。要求百人以上的民营企业都要建立调解组织,并做到“五个落实”:一是落实调解工作网络;二是落实调解工作制度;三是落实调解业务规范;四是落实调解工作系列;五是落实调解工作经费。至此,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组建工作在全区全面展开。4.规范管理,成效明显。在抓好试点,整体推进的同时,到外地学习借鉴民营企业成立调解组织的好做法。结合我区实际,对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调解组织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实践证明,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建立,拓展了矛盾纠纷信息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既促进了社会稳定,又优化了我区的投资环境。截止目前,全区百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调解组织建设的加强,促进了人民调解职能作用的发挥。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纠纷516起,受理调处涉及企业职工之间民间纠纷、经济纠纷、劳资纠纷467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453起,成功率97以上,避免群体性上访34起391多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5起。
三、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模式实践中,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及我区实际,按照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调解组织职能发挥、有利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四项原则,采取多种模式,设置民营企业调解组织。
(一)独立式。适宜于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的民营企业。调委会主任由文化程度较高、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威信较高、公道正派的中层以上领导担任。委员由工会、保卫、行政等部门及职工代表组成,车间设调解小组,班组设纠纷信息员。
(二)联合式。根据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依托民营企业工会、妇联、团委或党组织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并按照相近职能联合开展工作的原则,与企业工会、妇联、团委或党组织共同开展工作。(
第二篇: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_调研报告
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治本”内容。针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延伸和深化调解网络体系,探索一条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和妥善解决民营企业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型机制和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近几年我区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的实践,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民营企业构建人民调解组织。
一、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成因现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拓展就业空间、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内部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这是因为:
(一)民营企业人员成分构成复杂。职工中既有当地劳动力又有外地打工者;既有农业人口又有城区居民;既有作为管理者的老板,又有作为被管理的职工。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程度、生产经营理念、生活方式、法制观念和思想状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现实的差异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
(二)少数民营企业不重视规范经营。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经营指导思想,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视和违规做法,因而引发了诸如因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伤事故等矛盾纠纷,致使民营企业中各种民事矛盾、经济纠纷隐患的存在。这些隐患绝大多数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等特点,直接涉及企业与职工的切身利益,不仅影响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因素,也给整个投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化解民营企业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更好地团结和建设职工队伍,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民营企业显得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2002年下半年我区开始探索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使其成为化解民营企业矛盾纠纷、预防犯罪、促进民营企业稳定的有效载体。
二、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步骤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在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有一个被民营企业经营者理解和接受的过程,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因此,在尊重企业自主权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向民营企业经营者宣传新时期构建人民调解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其认识,使民营企业切实感到成立调解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构建人民调解组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为使民营企业学有先进、看有典型,先确定六个民营企业建立民调组织作为试点。试点企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按照要求拨经费、腾房子支持调解组织建设。试点期间,司法行政人员多次深入民营企业指导人民调解组织组建工作,并组织力量对试点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进行验收,使试点民营企业调委会全部达到标准化调委会的要求。3.全面动员,整体推进。借鉴试点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的成功做法,召开动员和布置会全面推进这项工作。要求百人以上的民营企业都要建立调解组织,并做到“五个落实”:一是落实调解工作网络;二是落实调解工作制度;三是落实调解业务规范;四是落实调解工作系列;五是落实调解工作经费。至此,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组建工作在全区全面展开。4.规范管理,成效明显。在抓好试点,整体推进的同时,到外地学习借鉴民营企业成立调解组织的好做法。结合我区实际,对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调解组织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实践证明,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建立,拓展了矛盾纠纷信息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既促进了社会稳定,又优化了我区的投资环境。截止目前,全区百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调解组织建设的加强,促进了人民调解职能作用的发挥。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纠纷51xxxx,受理调处涉及企业职工之间民间纠纷、经济纠纷、劳资纠纷46xxxx,调处率10xxxx,调处成功45xxxx,成功率9xxxx以上,避免群体性上访3xxxx39xxxx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xxxx。
三、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模式实践中,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及我区实际,按照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调解组织职能发挥、有利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四项原则,采取多种模式,设置民营企业调解组织。
(一)独立式。适宜于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的民营企业。调委会主任由文化程度较高、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威信较高、公道正派的中层以上领导担任。委员由工会、保卫、行政等部门及职工代表组成,车间设调解小组,班组设纠纷信息员。
(二)联合式。根据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依托民营企业工会、妇联、团委或党组织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并按照相近职能联合开展工作的原则,与企业工会、妇联、团委或党组织共同开展工作。
(三)复合式。对规模小、人数少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由社区(村)调解委员会统一管理,企业设调解小组或调解纠纷信息员,形成区管街道、街道管社区(村)、社区(村)管企业的复合式管理模式。
(四)统建式。适宜于工业园区、外资经济园等企业。在工业园区、外资经济园建立联合调解委员会,园区内企业设调解小组或调解纠纷信息员,统一接受园区联合调解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
四、发挥调解组织作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表明,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必须做好涉及企业安全生产、职工队伍稳定、社会稳定等工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在这种“大服务、大调解”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调”是手段,“防”是关键,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一是抓预测,搞好事前防范。企业的纠纷具有突发性和特殊性,表现的形式也呈多样化,但并不等于不可预测。调解组织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超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消灭在激化之前;并经常研究常见矛盾纠纷的成因,分析掌握各个时期易发纠纷的规律,对纠纷动向采取抓住重点,责任到人,处置得当,使纠纷丧失滋生的温床,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二是抓规范,实行依法管理。依法治企是确保企业繁荣昌盛的关键。现代企业在项目选择、投融资、生产经营、劳动用工、安全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无不涉及法律问题。只有强化法制,提高职工整体法律素质,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环境稳定,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因此,对企业内部发生的矛盾纠纷,实行依法调解,并严格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三是抓排查,实行跟踪防范。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是防止纠纷激化的有效措施。民营企业调解组织采取定期排查和适时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发的内、外部矛盾纠纷进行跟踪防范,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力争做到纠纷重点对象清楚,重点纠纷动态清楚。四是抓治本,强化法律意识。民调工作调解员既是纠纷调解员,又是法制宣传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纠纷调解成功后及时加以宣传,能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增强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减少了企业的矛盾纠纷,优化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五、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思考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笔者根据这几年我区的工作实践,结合民营企业人民调解组织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是要完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企业经营者要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身体力行的支持本企业的人民调解工作,为企业调解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只有思想意识不放松,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才能促进企业民调工作进一步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调解工作网络和制度。企业要进一步构筑和完善适应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调解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学习、例会、排查、重大纠纷讨论、统计、回访等各项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企业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其调解工作水平和法律意识,使之真正成为一支学习型的调解员队伍。三是建立民营企业调解工作责任制。民营企业要实行重大矛盾纠纷责任制度,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要挂牌督办,对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要事先做好各种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能控制住,不使事态蔓延扩大。四是真正发挥调解组织参谋助手的作用。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具有人熟、地熟、信息灵等优势,可随时从各方面掌握纠纷动态,通过企业调解组织这一纽带向政府反映企情民意,让政府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职工、企业和政府之间搭起“连心桥”。要充分发挥企业调解组织应有的作用,真正当好企业的参谋助手。五是增强人民调解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便民、利民、亲民和不收费的特点和优势,利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就地调解矛盾纠纷。对于疑难复杂、跨地区、跨单位的纠纷,调解组织要及时受理,及时调解。保障人民调解的公正、规范和效能,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六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调解组织工作的指导。司法行政机关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机制,加强与企业调解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及时指导企业人民调解工作,为企业调解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篇:直选民营企业工会主席的实践与思考
直选民营企业工会主席的实践与思考
为深入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我公司结合民营企业基层工会的实际,积极探索采取会员大会直接选举基层工会主席的方式。由于组织到位、宣传发动深入,方案设计合乎实际,广大会员参与热情高、参选率高、关注度高、直选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民营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生机、新气象。
一、直选基层工会主席的背景政策依据。
1、政策依据。所谓直选,就是由基层工会的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基层工会主席和副主席。《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了“主席、副主席,可以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工会基层委员会选举产生”。2004年12月,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不断完善选举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直选工会主席。依据《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在条件成熟的基层工会实行主席、副主席由会员群众直接选举”,这为民营企业直选工会主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依据。
2、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对直选工会主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广东、浙江、上海等
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基层工会的直选范围和比例不断扩大,并且都证明了这是增强基层工作活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这给我们民营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3、现实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这些都需要工会组织进行一系列创新和突破。而直接选举基层工会主席,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4、实施基础。近年来,广大干部基本树立起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公平竞争的观念,为直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思想基础。因此,企业基层工会组织要因势利导,积极主动、不断创新,健全和完善基层工会组织选举制度,适应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二、抓好五个环节,确保直选工作顺利开展
1、坚持党委的领导是保证。我们非常鲜明地提出,直选工作必须在党委(党支部)的领导下公平、公开、公正进行,坚持“党管干部、工会协管和尊重会员意愿有机统一”、“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等各项原则。在直选过程中,党支部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关于直选工会主席工作方案》,并通过党支部审议,以党支部文件形式下发,明确了直选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选举形式以及候选人条件、侯选人产生办法、直选程序、直选工作要求等,为直选工作指明了方向,确保了直选工作顺利进行。
2、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发扬民主是基础。由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工会主席与由工会委员会选举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会员代表对选举全过程的广泛参与,直接行使选举权。在选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宣传,做到“阳光选举”。广大会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积极推荐候选人,为自己满意的候选人投上庄严的一票,真正实现了体现广大会员意愿的思路。
3、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心环节。在直选之初,广大会员中存在三种心态:一是担心直选工作“走过场”,最终结果已内定;二是认为反正自己不符合候选人的条件,谁当选与自己无关;三是一些符合主席候选人条件的同志担心选不上“丢面子”,不敢自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宣传,让会员充分认识推行民营企业基层工会主席直选是职工自己选择自己利益的代言人,从而正确理解直选工作的严肃性,积极参与选举。
4、坚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保障。在直选的整个过程中,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直选工作作为工会自身建设的大事,组织建设的突破,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同时,以工会组织为保障,精心组织,自下而上推荐候选人,保证了直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直选民营企业工会主席产生的效应
通过直选工会主席,民营企业工会组织的积极效应已开始显露。
第一,优化、激活了工会干部队伍。直选工会主席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这次直选中,通过自荐、民主举荐等,一大批学历高、群众基础好、政治文化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会员参加了直选,给工会主席队伍带来了一股清风。
第二,强化了工会干部的群众意识与责任感。这次直选工作实际上给所有的工会干部都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全体工会干部都深深认识到,工会作为群众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只有“我为民”,才会“民选我”,既然“民选我”,就必须“我为民”。
第三、增强了工会组织凝聚力。会员群众直选工会主席,增强了会员对工会组织的认可度;充分发扬民主,尊重会员的民主权利,使职工群众更加具体地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从而激发了广大会员关心、支持工作的积极性,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群众基础,使基层工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民营企业直选基层工会主席的启示
一是有利于增强工会组织的群众基础,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有利于工会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促进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三是有利于推进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促进依法治会。四是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五是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履行工会维护基本职责。
2007年8月4日
第四篇:构建学习型民营企业模式的实践与探索.doc(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构建学习型民营企业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刘晓明 徐旭水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多家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义乌新光企业为实验单位,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提出了建构学习型民营企业的新措施与新方法。[关键词]学习型 民营企业 模式 实践
[作者简介]刘晓明(1959-),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造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徐旭水(1979-),男,浙江江山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浙江金华321019)[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62-02学习型组织体系的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质。彼得·圣吉认为,各类组织和人的个体生命一样,也是有生命力和生命周期的,要使一个组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久盛不衰,关键在于它要比别人学习得更快、更有效,也就是这个组织的学习力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当今社会,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组织乃至个人,不断加强组织与个人的学习,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
一、建构学习型组织:浙江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被誉为21世纪的金矿。有人预言,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当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互关联,生意越来越复杂,而且互动性越来越强时,工作就必须是学习性的。再也不能只靠个人来替整个组织学习,再也不可能经上司明确指点后,所有其他人才在这个伟大战略的命令下展开工作。将来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激发组织内各个层次人员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组织,才能傲视同侪”。彼得·圣吉精彩的语录,道出了学习型组织的魅力。学习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以巨大力量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生存、发展,民营企业必须顺应变化,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不仅要对产品、过程或结构等外在要素进行调整,而且要对影响组织运行的各种内在因素,包括民营企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基本假设乃至根本目标进行改革,以求比竞争对手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具有最坚实的竞争优势。学习是应对变化、调整战略的最佳方法,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最佳方法。学习贯穿于民营企业管理的始终,是民营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类知识总量空前增长,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知识量的递增速度越来越快。根据IBM实验室的研究,在1980~1990年这10年间,人类创造的知识相当于此前1000年所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但是在1990~2000年这10年间,人类创造的知识比此前的10年又翻了一番。二是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据调查,18世纪知识老化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老化周期为30年,近50年缩短为15年,目前进一步缩短为5~10年。专业知识的老化速度比专业知识的汲取速度快得多,一个人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工作后仍然有效的剩下不足10%。所以,福特汽车公司的CEO罗斯(Louis Ross)说:“知识像牛奶,每罐牛奶都有保鲜期。一个工程学位只有三年的保鲜期。如果你不能不断更新你的知识,你的个人价值会不断下降”。三是知识交叉的趋势越来越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综合。科学技术综合、交叉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愈来愈高。知识的进化使得知识成为一种独特的生产要素,“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当前,知识已经成为改变世界的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在改革开放之前,民营经济所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不到5%,而现在已超过20%以上,且势头不减,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相当活跃的成分。
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开全国之先河,无论是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范围上都处于全国最前列。浙江省的民营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更趋稳定、规范,在制度上更有创新。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产权障碍。分散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得以迅速扩张;二是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家族管理制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日趋复杂;三是以产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已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四是专业市场和购销员包打天下的营销模式时代正在一去不复返;五是产品和企业结构调整能力弱,以仿制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六是以追求企业赢利为唯一目的的办厂原则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浙江民营企业要突破上述局限,根本的途径只有不断地创新、系统地创新,创建学习型企业。在当今各种产业中,最成功、最具有竞争力的厂商通常是那些善于开发、改良、更新、保护知识,并且迅速、持续不断地将它们转化为进步的产品的佼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体,它不断地吸收知识、转化并产出新知识。民营企业处理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浙江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于建构学习型企业。
二、建构学习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2004年4月作者赴义乌、永康等地进行调查,并以义乌新光企业为实验单位,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活动运用广播、黑板报、学习园地、《新光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和手段大力开展“创争”活动的宣传和发动,大力宣传“创争”活动的目的意义,明
确“创争”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理念。在公司内迅速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创争”活动的氛围。不到两个星期,公司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学习兴趣、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各班、组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活动。鼓励职工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努力做到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人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个个争做知识型职工。
通过新光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我们认为建构学习型民营企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操之过急,只能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民营企业要结合实际,制订系统全面的建设规划,明确目标,提出措施,分阶段开展。目标要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措施要突出操作性、层次性、特色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
1.明确目标。共同愿景是企业共同拥有的意愿,是民营企业追寻的目标。在共同愿景的建立上,要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和不同时期要达到的发展目标,提出符合实际的、为员工所认同的共同愿景。在形成共同愿景的实践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共同愿景要具体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个人愿景要与共同愿景相一致;二是要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符合企业价值观。
2.构建网络。网络是建构学习型企业的基础平台,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订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定位,确定重点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有的放矢;要建立内部和外部的学习基地,和院校建立学习联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员工学习和培训需求;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员工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通过多种形式向职工灌输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求得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
3.实施管理。实行知识管理就必须建立知识库。一要把相关的知识加以收集、评估,使有用的知识在企业内流通、整合;二要开展员工职岗分析,把岗位知识条件纳入知识库,作为员工必须学习的内容;三要开展标兵学习活动,树立典型。
4.支持个体。民营企业要重视和支持个体学习,经营管理人员应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制定出具体的规章制度鼓励员工学习,建立激励机制去推动员工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去保证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形式去促进学习交流。
5.重视培训。培训能不断提高员工的管理技术与服务技能,也是打造学习型企业的必由之路。员工培训要把企业的培训需要和员工的培训需求结合起来,引入风险机制,提高培训效益。
6.团队学习。团队的共享式学习是更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修正错误、共享经验、突破个人乃至团队能力上限的佳途。民营企业要搭建好学习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学习,如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会议、培训、参观考察等。
7.开展活动。在学习型企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竞赛活动。一是在企业党组织中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使党组织成为学习的坚强核心,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二是依托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和团组织,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建学习型企业,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和学习型团组织创建活动,推进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举行各种技能大赛,开展技术革新和各种小发明、小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热情,营造良好氛围,为打造学习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活动支持。三是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帮助员工制订其职业生涯计划并按照计划实现个人的成长发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
8.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激励。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本着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将员工收入与业绩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实现薪酬的激励效果;要通过满足职工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建立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成长平台和成长通道,建立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在较高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时间长、力度大的长效激励机制,实现终身学习。
9.推动创新。建设学习型企业归根到底要推进创新,推动发展。民营企业要把学习型企业建设融入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方面,推进管理、制度、机制、文化创新,用新思维、新管理模式和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型企业的功能,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总之,构建学习型民营企业是以共同目标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学习加激励的扁平化管理为基本模式,以实现持久性发展为目的,通过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形成学习力、创造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的企业。创建学习型民营企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8.[2](美)雷林.J.A.实践性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实现途径[M].贺广勋,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马力,韩静轩.中国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杨永志.学习型组织——未来企业成功的模式[J].经济与管理,2001(4).[5]李品媛.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创新优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6).[6]张建宏.浅议学习型企业的创建[N].中国旅游报,2006-04-12.[7]白秀英.学习型组织与创建学习型企业[J].辽宁经济,2006(1).[8]刘晓明,蒋守渭.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引导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4
(6).
第五篇:检察院调解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近年来,随着西方“adr运动”的发展和“恢复性司法”的兴起,人们认识到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智慧,其教判决更加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因而被广泛提倡。但在法官主持下的调解,受诸多因素影响,也存在需要规制的地方。在能动与克制之间,法官调解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化解了矛盾。因而有必要研究调解的理论与实践。
一、调解的理论与
实践
和合故能谐,和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子将“和而不同”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的角度,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提出一系列旨在实现人际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以及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而“道”的重要特征即是“和”,从主客关系、物我关系的角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宋明理学对古典和谐思想予以辩证综合,或从物我和谐推及人我和谐,或从人我和谐推及物我和谐,同时十分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这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因此儒家思想、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的传统调解理论的基础。而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以及由此推动的人民调解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的司法实践。因此有学者认为对于对于陕甘宁时期的调解制度的研究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文化延伸论”,认为马锡五审判方式所推动的调解运动不过是中国传统法律中受儒家伦理影响的“无讼”思想的体现和延伸,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法律实践继受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另一种是“文化断裂论”,认为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人民调解制度与中国历史上的调解传统在性质、权威依据、目的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截然不同,它差不多成功地“改变了调解的过程和功能”,政治功能强烈地渗透在调解中,以至于指导着调解人对纠纷的看法以及用来解决纠纷的标准,从而调解的政治功能遮蔽了其解决纠纷的功能。调解已被发展为一种社会动员的工具,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是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意识,以此来贯彻党的主张、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对社会的重。调解理论发展到现在,有学者提出从“司法和谐论”到“司法能动论”的发展变迁。
在学者议论纷纷之时,法院调解正以自己的步伐悄悄地发生变化。在毛泽东时代,不论是法院调解还是人民调解,都有一个标准,即“调解为主,审判为辅”。1982年《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应当及时判决。”同时第97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能够调解,人民法院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协议”。该法几乎是将调解作为审理案件的必经程序。当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个人利益不能被有效发现,调解存在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合意”是调解的应有之义,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当事人在调解上的自主权并未凸现。这一点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八章才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85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第88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对人民法院也作了要求,即“人民法院要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发现人民调解员违反自愿原则,强迫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司法机关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纠正建议”,“配合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人民调解员得业务培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彰显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第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第9条规定“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该规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调解民事案件,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节约司法资源”。并指导各级人民法院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不断提高诉讼调解水平。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对调解作了规定。最高院确立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7月28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了调解的经验。12月在深入学习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王胜俊强调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在案结事了上下功夫,努力化解社会矛盾。3月15日在最高院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王胜俊院长指出“要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在这次两会上代表和委员对人民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