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科技创新的民生战略研究(范文)
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杨仁德,向 华,魏善元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6)-以贵州新农村建设为例
[摘要] 本文阐述了民生科技的内涵,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民生科技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新定位,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民生科技新农村建设贵州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stratag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of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case study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Abstract: This thesis defines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nalyzes the redirection of self-innov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ople’s livelihood for unit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ts also discusses the emphases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ople’s livelihood fo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In the last parts, It puts forward to long term institu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ople’s livelihood.Key words: Innovation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ople’s livelihood;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Guizhou province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讲话精神对民生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当前包括科技在内的各项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主题。根据讲话精神,民生问题是指“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科技”则是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民生科技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适用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1]。
农业科技创新的民生战略是指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应重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创新,为适应农村未来变化、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制定的全局性、长远性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与思路。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民生战略布局,就必须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新定位,加大对涉及民生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民生科技的内涵
科技创新与技术扩散并重是民生科技的基本内涵。首先,发展民生科技离不开创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民生问题往往不同,有些是普遍适合的,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进行
解决;有些则是特有的,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完成。其次,发展民生科技必须重视技术扩散问题。民生科技是服务于民的科技,要让更广泛的人群最便捷、最廉价、最快速、最充分地享受到科技成果。不难发现,民生科技具有四个主要特征:首先,其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联系,生活基本需求是人类生存第一位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民生科技是在民生科学基础上融合了相关技术问题的科技类型,关注的是科技如何改变民生状况的直接效应。第三,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与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民众的不同需求相适应。第四,以支撑和谐社会为主旨,民生科技要求科技关注民众,还之于民[2]。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新定位
在贵州,农业科研单位是承担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强调,技术创新的成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拉动或技术推动;而民生科技关注的是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一部分具有社会公益特征、属于非赢利性公共服务的科技。为此,迫切需要对现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民生科技特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1 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的重新定位
具体包括创新影响因素、创新动力、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绩效评估等。比如,民生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以“政府为主导”?如何界定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的民生科技的创新过程?如何评估民生科技创新绩效?
2.2 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界定的重新定位
谁是创新投入的主体?如何激励营利性企业在民生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熊彼特创新理论是以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为目的,只要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创新就是成功的。而民生科技并不完全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因此,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界定上,需要进行新的定位。
2.3 对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位
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往往是建立在育种和栽培(养殖)基础上的,而农业领域的民生科技除了与育种和栽培(养殖)密切相关之外,还大量应用于服务业中,包括社区服务、信息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等等,服务业是不可能把研发、生产和应用环节完全分离出来的,因此,需要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拓展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来重新演绎新的自主创新体系。
3.贵州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展民生科技的重点领域
3.1 农民就业创业科技领域
围绕农民增收,转化一批涉农科技成果。以提升农村青年就业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星火计划、农村远程教育、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资源,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育和壮大农民技术员队伍、农村经纪人队伍、骨干农民队伍、能工巧匠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够适用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后备队伍,构建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3.2 农民健康科技领域
一是以农村人畜共患疫病的诊防和治疗为重点,研发一批科学有效、简单实用、经济廉价的适用技术和产品,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控制和预防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传染病、流行病的传播和蔓延;二是要针对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利用水库、山塘,蓄水池,水窖和山泉水等饮水水源,建设管道自流引水工程或利用地下水、江河水等饮水水源建设水泵供水工程,加强集中供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以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废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和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治为目的,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廉价实用关键设备开发;三是要以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装备、技
术的研发和推广,形成一批适宜农村急救和自救的产品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农民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四是要开发减少安全隐患为重点的农村自制食品的食品安全改善技术,开展以解决其微量营养素缺乏或不平衡的问题,遏制农村慢性疾病、地方病增长为目标的食物综合营养平衡配合技术研究,以解决品质差、品种少、营养价值低等问题为重点的农村营养型老人、妇幼食品配合技术研究。
3.3 绿色乡村建设科技领域
针对我省农村社区较普遍存在规划滞后、布局无序、功能不全、用地浪费、公用设施不配套、住宅设计手段落后、建设成本过高、农民生产生活不便等问题,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园林规划、乡村建筑规划和生态规划等学科优势,开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关键技术为重点的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模块化技术与软件,结合我省正在开展的“村庄整治工作”和“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探索规划布局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鼓励和引导需要改建和新建住房的农民向规划建设的居民点适度集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农村新型社区;以循环利用为目标,开展绿色农村社区和节能节材型住宅建设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形成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建筑技术成果、支撑农村社区规划和农民住宅的技术体系;以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目标,统筹社区规划建设,加强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开展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开发以生产、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关键技术研发并进行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目标的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为居住相对集中、环境清洁卫生、和谐发展的新型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
一方面可以开展高抗及多抗高产优质农畜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应加强农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开展相关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物和农畜产品的相关检测技术研究;第三方面可以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生物菌肥、新型高效专用复合肥、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为重点的动植物肥、药类替代技术,开发环保型配合饲料等畜禽饲料及添加剂替代技术;第四方面可以开展土壤障碍因子诊断和矫治技术研究,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技术以及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相关研究和示范;第五方面加强重要大宗食品安全控制、跟踪和溯源技术的集成应用,组织实施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农兽药残留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先进实用技术的攻关,进行产品标签的开发、管理、使用、查询等相关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第六方面可以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从农产品生产,到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建立标准化生产集成示范。
3.5 农村信息化科技领域
以建设数字化农村社区为切入点,以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以集成平台关键技术为依托,开发面向农村社区政务、医疗、财务、教育、文化、旅游、就业及突发事件应急等事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农村基础信息获取关键技术、农村基础设施配置关键技术等为手段,集成与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的重大信息系统。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探索农村社区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全面提升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3.6 农村防灾减灾科技领域
自然灾害是影响农村民生的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加强农村自然灾害规律的研究,提高对农村主要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防灾减灾对策和减少灾害对发展的约束,集成在灾害测、报、防、抗、救、援等方面的配套技术。加强农村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开发与信息管理,建立不同层次的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农村灾害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农村灾害风险防范救助保障与保险体系研究;加强灾区紧急处置、疫情控制、灾民饮食饮水清洁处理等医疗卫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加强农村畜禽动物疫病、干旱、低温冰冻、高温、洪涝等
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大力提升农村防灾救灾技术水平。
4.发展农业民生科技促进贵州新农村建设
4.1 加强领导,为发展民生科技提供组织保障
主管农业科研的政府职能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省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工作,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的领导,将民生科技行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安排和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并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实施监督,保障涉及民生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
4.2 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从事涉及民生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把民生科技服务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队;建立科研院(所)与市(县)共建的工作机制,发挥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利用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开发民生科技产品,吸引社会资源导入民生科技;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民生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4.3 增加投入,为发展农业民生科技提供经费支持
逐步建立以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科研经费为主,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民生科技投入体系。主管农业科研的政府职能部门要把发展农业民生科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逐步实现科技投入由单纯注重产业发展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并重的转变。农业科研联合地方政府或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组织实施农业民生科技。
4.4 项目带动,推进农业民生科技发展与产学研合作
农业科研单位应围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综合示范,争取所开展的民生科技项目能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中。此外,加强与地方政府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以项目方式集中示范和应用农业民生科技成果,总结和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技术和服务模式。
[基金项目]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基金项目“贵州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战略研究”黔农科合基
[(2009)020]、贵州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贵州新农村建设中的民生科技问题研究”科技厅黔科合体R字[2009]2038号
[作者简介]杨仁德(1965-),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联系电话:0851-376***7370
[参 考 文 献]
[1] 周元等.关于加强民生科技的几点思考[J].决策咨询通讯,2008(3):12-20.[2] 孙雄松等.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J].南方农村,2009(2):88-91.[3] 科学技术部.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 [N].科技部门户网站,2008-03-07.[4] 贵州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办公室.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实施意见[N].贵州日报, 2005-06-23(9)
[5] 张淑君.科技要为解决民生问题发挥更大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7-10-17.[6] 魏江.民生科技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理论范式的重大变革[J] 中国科技论坛,2008(1):7-8
第二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维护、使用、销售等各环节下功夫,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他说,粮食产量要再上一个台阶,还得在种子上下工夫。要研究一些有突破性的品种,希望国家多扶持。在种子科研上多投入,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此外还要有良法,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要多搞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平台,技术很快就可以推广开来。温家宝说,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希望政府扶持补充科技队伍,逐步健全推广体系。温家宝说,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乡是重点。要把乡镇作为充实基层科技力量的重点,把提高基层科技推广能力和改善农技人员的装备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是要城乡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举。这样既使城里的人生活富裕起来,也使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河南人民非常勤劳,文化底蕴丰厚,大家团结起来,河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漯河期间,温家宝还专程考察了双汇集团。他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要严字当先,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食品,为企业赢得信誉。
第三篇: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第四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计划《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中的带动作用。
第五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中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