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20:1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

第一篇: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

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1640更新时间:08年09月16日

○杨佐锋

一、关于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可以理解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形式。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涉及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关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民生问题,做好人口计生新闻宣传报道,是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相吻合。

近些年来,传媒界刮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以湖南台经视频道《都市时间》、江苏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安徽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江西卫视《都市现场》、贵州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等一批栏目为代表的反映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随即,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从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民生新闻节目、专版遍地开花,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新闻媒体作为国策宣传的主力军,正确宣传党和国家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群众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媒体积极关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民生问题,挖掘民生新闻现象背后的故事,舆论效果明显。

二、将关注民生作为人口计生新闻宣传的切入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媒体对新闻宣传“工具”和“喉舌”的性质片面理解,总是将自认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时刻不忘用正确的成熟的政治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固守于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中,这种媒介本位的思想使媒体不屑于关注市井贫民之事,背离了新闻服务于受众的基本规律。而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在普通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群众未知、欲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中”,因而大受欢迎。计划生育作为国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主要依靠强制行政措施推进,新闻宣传方式往往也是采取强硬性、灌输式。随着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深入人心,工作方式方法发生很大变化,工作环境、舆论环境、社会法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新闻宣传也应该跟随转型,与时俱进。

人的生育行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的影响,计划生育涉及每个家庭、每个人,人口计生新闻宣传要面向社会、基层、家庭、群众,要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高尚的精神、典型的事例、正确的舆论去宣传群众、武装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民生新闻式样之所以为群众喜爱,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是“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视角、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因此,人口计生新闻宣传转型应该将关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正面宣传的客观需要。

1、以”三贴近”的视角做好人口计生民生新闻报道。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采写好民生新闻的关键,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好新闻宣传。计划生育涉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每天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新鲜事,什么样的新闻才是贴近群众需要的新闻?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典型”上下工夫,在角度上细琢磨。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贴近读者生活实际的典型进行采访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我省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凝冻雨雪灾害,两中心的记者把视角放在基层计生干部抗凝冻保民生24小时为孕产妇服务上,在贵州电视台和《人口与家庭》报道了贵阳市乌当区、小河区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尤其是乌当区百宜乡计生妇保站女医生包良敏深夜徒步4小时抢救怀孕产妇,摔短肋骨的典型报道,真实感人。新闻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

在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中,记者抓住各地人口计生部门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等便民服务以及农民工子女入学、入托享受各种优先优惠政策等进行报道,都是将视角放在解决计划生育民生问题上,这类民生题材新闻,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反映党和政府对群众生活的关心,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舆论效果明显。

按照新闻的接近性原则,群众最愿意了解和知道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因此,选择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典型,可以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在群众中产生亲和力和亲切感,读者乐意接受、自愿接受。近年来,各级媒体刊发的计划生育民生新闻报道,在群众和领导中反映很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新闻都是发生在普通群众的身边。比如: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家庭养老问题,农村部分计生“两户”住房困难问题,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女孩家庭问题等都是社会民生领域反映强烈的问题,《人口与家庭》组织了系列报道,比如抓住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爱女孩奖”进行大量报道,反响强烈。这些报道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传达出去,架起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2、用“大人口观”的理念提升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品质。

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树立“大人口”的理念,站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高度,改进报道方式,拓宽报道领域,增加新闻的高度和深度。民生新闻应该去解决、反映真正关系群众利益的普遍性、共同性问题,尤其是牵涉政府关心的,而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只有不断提高民生新闻的品位,将报道的最终目标放到帮助群众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上来,才能使民生新闻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贵州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播出“婚检逼近零水平出生缺陷干预任务重”的新闻,以具体的数据报道“零婚检”引爆新社会问题。新闻抓住了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后,引发“零婚检”,链条反应到新婚夫妇各种疾病防范失控,婚后新生儿缺陷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深度报道我省实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以及相关利民惠民政策。这些问题,事关政府、全社会,也关乎百姓福祉,新闻做到关注民生,直击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4年4月8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的《余庆计生工作一条经验:催生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政策出台》,这篇报道把重要的国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通过真实地纪录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细节,展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政府对他们的关注、关心。这样的导向效果是,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融入到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之中,将民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提升到普遍性来认识,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传递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惠民政策,也道出百姓的心声。

3、人口计生新闻报道,难得出彩,要惊心策划组织,报道才能有气势。

2005年贵州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播出《贵州人口计生30年》系列报道,每条新闻都将党和政府解决计划生育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基层干部群众的口,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关注计划生育家庭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和举措,生育观念转变,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使得读者能够从细微中体察农村社会民生的巨变,凸显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巨大成就。

4、树立“小民生”与“大民生”兼顾的新闻理念,进一步拓宽人口计生民生新闻的报道空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得党心民心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各类媒体理当顺应党心民心,承担

起舆论引导的使命,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着力做好民生新闻,为改善民生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舆论支持。

计划生育中的“小民生”,就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大对构建和谐计生中的解决“小民生”问题的报道。老百姓身边的琐碎事、平凡事、麻烦事,都是民生新闻报道的对象。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妇科疾病、奖励扶助等生产、生活、生育问题,在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过程中,把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融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典型事例,要选取角度宣传报道。这一类关注性的报道,可以为群众的生活提供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通过普通人普通事,反映当今老百姓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风貌、新追求,展现普通人的真善美。

三、人口计生民生新闻报道要注意的问题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观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新闻宣传一定要把握好口径,必须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坚持唱响主旋律,避免负面效应。对人口计生工作中涉及民生的比较敏感的问题,不宜公开报道,对现行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的报道一定要准确,避免在群众中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和误解。

1、人口计生新闻报道要讲党性原则。

人口计生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于党的整体工作。新闻报道是一项严谨、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谨慎就会出偏差乃至酿成大错。江泽民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振奋精神;舆论导向错误,后果严重。”在任何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头脑中都不能少了政治这根弦,人口计生民生新闻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努力寻找人口计生大政方针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

2、把握舆论导向是人口计生新闻宣传的首要问题。

媒体是党和政府喉舌,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这种特殊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否则完不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这对于做好人口计生民生新闻报道尤为重要。

3、注意选择,杜绝人口计生负面报道。

由于普遍意义上的民生新闻更关注节目的收视率,追求商业上的获利。因此,社会民生新闻大都被负面题材充斥。一位去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实习的学生被总监告之:“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奇闻趣事,突发事故,最好是车祸、闹市打架、跳楼、跳桥、火灾,等等。”民生新闻报道的镜头成了市民生活小事、奇事、怪事、丑事的客观记录。但是,这在人口计生新闻报道中是绝不允许的。2007年我省某地一个未成年少女被其父亲强奸怀孕后到计生部门做终止妊娠手术,某电视台民生栏目记者花费大量精力追踪拍摄,因涉及计划外生育、伦理、道德、隐私、法律等问题,差点引起司法事端,最后报道被放弃。近年来某些记者热衷于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的报道,带着猎奇的思想去讲述某光棍村有多少男人找不到媳妇等庸俗故事。这些虽属民生问题,但是新闻价值含量低,负面影响大,是绝不允许的。民生新闻要摒弃平庸与低俗,才能提高品位。

4、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在“人权”问题上一直受到西方媒体的攻击。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人口计生外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坚持党性原则,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做好人口计生民生新闻宣传报道。

第二篇:对民生新闻报道角度的几点思考

封面

目录

摘要.............................................................................................................1 1.正文..........................................................................................................3 1.1目前民生新闻报道角度存在的误区............................................3 1.1.1对“三个贴近”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确................................3 1.1.2过多的负面报道,误导民众...............................................4 1.1.3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4 1.1.4重视城市居民,忽略农村群众...........................................4 1.2对民生新闻报道角度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4 1.2.1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不加以选择...........................................4 1.2.2民生新闻的报道面较窄.......................................................5 1.2.3报道民生新闻本末倒置,对价值的判断缺乏...................5 2.总结..........................................................................................................6 参考文献.....................................................................................................6 对民生新闻报道角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民生新闻中要重点体现“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的理念,用民众的角度看生活,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称为民生新闻,由于民生新闻是反应民众心声和关注民众生活的,因此民生新闻必须站在民众的视角看问题,为报道而报道的新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生新闻。针对产生民生新闻的问题,从民生报道的现状、成功的原因、存在问题等方面出发,探讨了解决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希望对解决民生新闻问题和保持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民生新闻;问题;解决措施;报道角度

1.正文

民生新闻自古有之,然而民生新闻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一些新闻都市晚报上的社会类新闻,城市新闻是民生新闻的早期形态,注重民生体验民意是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同时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民众这三种贴近的具体表现。类似于国内一些新闻节目成功的案例,民生新闻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同时都有较好的口碑,民生新闻这类节目由此受到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民生新闻受广大群众的支持及各新闻媒体的追捧,究其实际原因,是因为它接近群众的实际生活,想民众所想,一切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为民众说话,用民众的话语展现新闻,给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关注。民生新闻的成功不是偶然二是必然,这是由它真实的报道所产生的吸引力所决定的,而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不是生活琐事,而是奇闻趣事,这是民生新闻被民众所关注的新闻理念。民生新闻这类栏目是最近几年广泛受到关注的新闻栏目类型,它符合民众的广泛需求,同时通过新闻媒体汇集了大量民众的意愿,成为影响舆论凝聚力的关键载体。

1.1目前民生新闻报道角度存在的误区 1.1.1对“三个贴近”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确

“三个贴近”的具体的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民众。目前媒体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只停留在报道民众生活琐事的层次中。虽然这些新闻素材来源与民众的实际生活,但是内容浅显,意义不深,噱头不高,没有可看性,无法引起社会关注。1.1.2过多的负面报道,误导民众

一些晚报、小报在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中,通常是报忧,不报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舆论有督促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甚小。大量的反面报道不仅民众心情,引发民众不满,还对相关部门造成误解或抵抗,时间久了,只曝光社会的阴暗面,只曝光不帮忙,相关政府当作耳旁风,媒体的监督作用不灵了,民众有问题也不会想到你。1.1.3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某些媒体为了引起社会轰动,吸引民众眼球,抢某种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对调查不做深入展开,对民众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反应、曝光,没有选择性的拿来报道。这种只听一面之词,而不听取另一方的说辞的报道,严重违反了民生新闻的真实性,更容易引发矛盾,引起不必要的新闻诉讼。

1.1.4重视城市居民,忽略农村群众

民生新闻是以民众本身和民众生活为报道内容的新闻,民生新闻的题材要结合市民和农民不同的生活状态。从新闻的题材、内容、报道角度等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的民生新闻在报道上,依然是注重城市忽略农村。即便有涉及农村和农民的新闻题材,多数也是发生在农村的恶性事件或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上学的教育问题等反面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对农村居民的长期不重视,引发民生新闻的农村题材长期缺乏,导致了民生新闻与市井新闻的混乱。1.2对民生新闻报道角度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1.2.1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不加以选择

记者对新闻题材的追求,有时可能追求短平快,盲目的对新闻事件进行单纯的还原,只将表面上东西反应给群众,不去关注新闻的内在、意义、背景、民众意见等方面,使原本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素材被浪费。由于民众新闻是注重民生体察民众生活的民众新闻,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题材都符合民众新闻的关注焦点,如果对新闻题材不能有效地选择,那么将严重影响新闻节目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对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加以选择的状况比比皆是,对民生的素材不进行选择,会使新闻给人一种琐碎的感觉,缺少新闻的内在价值,这种状况出现的时间越长,越易使民众产生审美疲劳,这对民生新闻的发展与生存有严重的危害。1.2.2民生新闻的报道面较窄

目前的新闻题材主要依靠新闻热线,同样一类的民生问题经常出现,由于民生新闻报道的题材相似,因此题目出现雷同现象,同时各种表现方法与表现形式基本相同,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方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使民众在短时间内有新鲜感,时间一长民众将不会感兴趣,这不利于民生新闻的发展,使民生新闻的报道刚从传统的新闻题材、说教方式、跟风问题等方面中摆脱出来,又进入到一种竞争狭小的空间内,让报道内容给民众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情况如果长久下去,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有严重影响,在民众心中也难以长久的保持良好形象,也不利于树立稳定的口碑。1.2.3报道民生新闻本末倒置,对价值的判断缺乏

对民生新闻报道素材的选取,大部分题材粗糙,并提停步于,只 讲述事实,不探讨问题原因和将会产生的后果。对于栏目中负面新闻事件的报道,新闻媒体并没有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对于社会中产生的不良风气,并没有做到新闻媒体应具有的批评监督作用。民生新闻如果不能肩负起社会责任,对民众所产生的问题缺少关怀,将民众新闻只看做获得高收视率的手段,那么将会使民众对民生新闻产生反感。

2.总结

民生新闻的关注重点在于关注民生,注意新闻的内在意义,找准新闻价值。电视栏目类的民生新闻将镜头对准基层民众,用崭新的手法和理念记载民众的生活形态、感情困扰等,真实而亲切。由于民生新闻的理论落后,使民生新闻在多数情况下处在一种朦胧、缺乏激情的状态。依据唯物主义认知的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散乱、模糊的认知升华到理性的认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知知道实践,这是由认知的宗旨及任务决定的,认识世界的宗旨是改变世界,现阶段我们对民生新闻的认知还处于感想认知阶段,因此民生新闻要向理性认知过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民生新闻概论》朱寿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2]《电视民生新闻概念新定位》.揭明玥.学术百家.2009.8.[3]《解读民生新闻》.白小易.2004.1.[4]《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界定》.戚姚云,陈滢潇.

第三篇:XX区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工作举措

XX区强化举措做好计生新闻报道工作

多年来,XX区人口计生委始终把加强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编写新闻信息,及时反映人口计生发展新形势、新举措、新问题和新成就。三年来,我区每年发表新闻信息都保持在150篇以上,共发表各类人口计生新闻信息497篇,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310篇,其中《中国人口报》发表65篇…,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效果,树立计划生育部门的良好形象。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区人口计生委成立了宣传报道组,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对新闻信息内容的审核把关,分管宣教工作领导担任新闻媒体发言人,具体负责计生新闻信息的对外发布和解答,宣教科负责指导信息上报,收集统计,评比通报和稿件管理日常工作,相关科室人员为信息报道员,及时宣传人口计生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动态。各街计生科明确专人负责计生政务信息及新闻报道工作,具体负责信息的编报、存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强化新闻信息员的责任意识,并对稿件质量负责。社区干部负责将基层第一线上的信息及时上报,提供新闻素材。

二、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区重视基层工作动态,严格要求各街道及

时上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意见、新建议,围绕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新成绩。近三年来,全区在 人口网和区内政务信息网上发表各类计生信息近千余篇,在区委网上党校发表人口理论文章十几篇。丰富的政务信息为编写新闻稿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共有400多条政务信息被编写成新闻稿件发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媒体记者多次将发表在网上的政务信息改编成新闻稿件,经过我们认可后,刊登发表。

三、加强新闻写作培训力度

我委定期和区委宣传部联合举行新闻写作培训班,邀请《中国人口报》 等新闻报刊的记者和区内的“笔杆子”做新闻写作培训,提高全区信息员捕获新闻和新闻写作的能力,以及对怎样进行新闻采访、如何投稿等进行讲解,提升新闻稿件见报率。几年来,共开展各类新闻培训班五次,参训人员500多人次。今年《公开信》发表3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区收集5年来发表的优秀新闻稿件300余篇,分为图片新闻、新闻通讯、经验交流、情感故事、文艺创作等类型,编撰成《XX区人口计生新闻荟萃》,发给街道和社区干部,在全区计生系统进行学习交流,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新闻报道考核力度

每年与各街道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将新闻报道上稿任务和上报信息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范

围,要求每街最少发表三篇新闻信息,其中一篇要求是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每季度对各街道新闻用稿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同时要求各街计生科每月上报政务信息不少于2篇,机关各科室(以办公室、发规、流管、法规科技、宣教、协会、服务中心为单位)每月不少于2篇。年终在完成宣传报道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上稿质量、数量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加分。

五、加强与辖区单位沟通协调

XX是省府之地,省级机关、大专院校众多,我们积极加强联系,主动与计生责任单位约新闻稿,请他们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人口计生新闻,收到良好效果。比如省公安厅人口计生工作管理经验、省卫生局和省监察局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举措、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管理经验、省民主党派座谈研讨人口计生工作、X研究所设立温馨居室关爱女职工、省图书馆向社区人口学校捐赠计生书籍等单位人口计生工作管理经验都分别被《中国人口报》、等报刊采用。通过这样的工作措施,既提高了人口计生新闻用稿途径,又提高了这些单位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视。

六、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合作

区人口计生委积极争取区委宣传部、区广电等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每次开展大型人口计生宣传活动时,都由区委宣传部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力度有保障。区人口计生委和省广播电视总台达成新闻报道合作协议,在 等新闻联播频道对人口计生新闻信息进行专题报道,每年保证人口计生新闻信息报道不少于12篇,每次报道不少于1分钟。

七、开展各类新闻写作竞赛活动

在保持新闻报道工作常态化的同时,我区还将新闻写作融入各类活动中,积极开展新闻写作竞赛活动。09年,我们开展社区优秀计生干部评选活动,设定评选标准之一就是要求事迹材料要达到新闻通讯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整个活动事迹材料的质量,连续刊登了三篇。今年,我区开展了优秀新闻稿件评选活动,得到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很多辖区单位也参与进来,积极投稿,产生了一批有深度、质量高的新闻稿件,仅《中国人口报》就上了28篇,达到历史新高,取得了预期效果。

八、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我区设置了两套新闻奖励办法:一是政务信息考核评比办法,年终对街道政务信息工作综合考评排在前六位的进行奖励,设一等奖1名,奖励800元;设二等奖2名,各奖600元;设三等奖3名,各奖400元。对在信息上报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宣传员,每人给予200元的奖励,并授予“计生宣传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考核评先中作为重要考评指标。二是新闻报道奖励办法,年终对街道按新闻报道上稿数排出一等奖1名,奖励1000元;设二等奖2名,各奖800元;设三等奖3名,各奖600元。对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宣传员,每人给予200元的奖励,并授予“新闻报道优秀通讯员”称号。

委机关、街道及社区报送的信息,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报刊、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和市委、市政府政务信息刊物登载的,除了稿费,每篇奖励60-100元;被省、市、区人口计生简报采用的每篇奖励30-50元;被省、市、区级网站采用的分别按每条

20-40元的标准奖励;被区内政务网采用的按每篇80元的标准奖励。奖励机制的设立有效地调动了全区通讯员积极采写新闻、消息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区在计划生育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在市人口计生委的具体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区新闻信息还存在常规表层性的信息多,深层次的、经验理论型的信息少等问题,下一步我区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学习培训,多出高质量、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信息,努力推动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新闻报道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

温家宝总理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要事,也是天下第一难事。说它是天下第一要事,是因为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它是天下第一难事,就是要不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总理的话一语中的,现如今做好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两大突出矛盾就是: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人们的婚育观念、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决定了人口计生工作“天下第一要事”、“天下第一难事”的性质和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化解这两大矛盾,是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呢? 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既不能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又不能平均用力、流于泛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人口计生基层工作经验,认为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领导是关键。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是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重要保障。现如今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全力抓经济,往往个别地区就出现重经济发展、轻人口计生的错误思想,认为现在经济是第一位,经济指标的飞速发展,能够最大强度的体现当地的总体发展,其它的事都不能和抓经济相提并论。片面的认识,忽略了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分母的重要地位,经济再好,人口众多,也很难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另外,计划生育这几年抓的松了,只奖不罚了,孩子现在少了,放开二胎了等等这些错误思想的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计生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个别地区的领导重视计生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措施强度不够,产生了很强的“多米诺骨效应”,使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出现了大幅度滑坡。30多年的计划生育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稍一放松就会产生难以逆转和不可估量的长期影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真正把人口问题摆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上来,把人口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纳入到对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真正把人口控制成效作为评估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绩、干部政绩和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业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消极怠工造成局面失控的,必须果断亮红灯,严格问责,决不能听之任之。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构建社会化宣传格局。

计划生育实质上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是一项群众工作,也是一项文化建设。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宣传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和导向。例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说 到底就是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的问题,宣传教育不深入细致的问题,要想彻底消除这一突出问题,还是要依靠各级各部门的辛勤努力,要切实把加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大力倡导婚育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坚持社会化宣传与进村入户宣传相结合,舆论环境宣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与对广大群众的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各种宣传手段和各级文化阵地,积极开展人口文化活动,提高品位,强化功能,形成点、线、面相连的“三维立体”宣传空间,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真正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完善利益导向,树立鲜明的政策导向机制。

“善治者必达民情,达情者必近民声”。计划生育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难事”,既有几千年来形成的思想观念问题,也有社会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计划生育家庭响应党的号召,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就要让计生家庭早分享、多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今各级在养老、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粮食补贴、减免义务教育经费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但这些政策往往是按人头算帐,没能充分体现出关注、优惠计生家庭的应有导向;一些相关部门在制定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上,也往往是“优先”、“照顾”等,没有具体的、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行动,对人口计生工作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所以,各级在制定措施上,要按照建立政府推动与基层自治互动、民生普惠与计生优惠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要求,积极整合相关部门政策资源,进一步扩大受益面,特别是在新农合、新农保、子女入学入托、就业培训、扶贫救助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公共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有机衔接,切实做到政策措施相互融入、相互结合,让计生家庭感到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同时,要坚持鼓励和制约并举的原则,维护法律严肃性,提高政府诚信度,创造有利于人口计生的良好政策环境。

四是完善统筹协调,加大部门之间综合协调力度。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人口计生部门是难以完成好的,它需要很多部门的积极配合,协调联动。所以各级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机制,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强化领导,明晰责任,力争在治理违法生育上联合执法、开展出生缺陷上联手干预、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联袂主演,共同搞好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切实做到政策措施相互衔接,资源信息互享互动,形成人口问题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

五是推进依法行政,着眼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既要依法行政又要文明执法,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个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推进依法行政,是加快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的迫切需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的 重要途径,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经过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共同努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依法行政认识不到位,法定职责落实不到位;执法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违法行政案件在个别地方仍有发生。要想推进依法行政,应该从强化依法行政工作领导、规范依法行政程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及公安、检察院、法院、人口计生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创造依法行政好环境,解决依法行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改变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之间单纯的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执法干部队伍,强化组织培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政理念。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都应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研究治理对策。强化分类指导,重点解决好党政领导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认识问题、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严肃查处违法生育和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加大对党员干部、富人和社会公众人物的违法生育处罚力度。是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该开除的开除,该撤职的撤职;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一律不得进入村“两委”班子。要让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名人、富人,不仅在经济上受损失,还要在政治上受影响,切实让广大群众清楚的看到,党员干部、名人、富人、普通群众在生育政策上人人平等,没有特殊。

六是夯实基础工作,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重视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投入。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度和基层计生队伍的稳定问题。各级必须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中央《决定》的要求,确保人口计生事业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强化服务机构建设,整合利用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全面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结合群众的需要,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项目,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真诚的服务,感受到贴心的呵护。强化计生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强的干部充实到人口计生部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帮助,突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和轮岗轮训,保障队伍整体战斗力;落实好村级专职计生人员的待遇,积极探索养老保障方面的各项优惠,筑牢“网底工程”,解决后顾之忧,做到干部队伍稳定,工作开展有效,政策落实到位。

第五篇: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经过多年努力,威海市人口计生工作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

会基础,取得了显著成绩。围绕如何做好“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市人口计生委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了调查了人口计生工作对威海全局发展的影响,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研究探讨了下步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开信》发表30周年人口计生工作对全局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自身各要素的均衡发展,推动了人口自身生产和谐发展。一是人

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测算,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市累计少生人口200万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28‰、21‰,下降到2009年的6.18‰、-1.17‰;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由3.6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左右;自1999年起,连续12年人口自然负增长。二是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全市育龄群众人人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五普”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4岁;全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3800多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人口万人比连续多年居全省前茅。三是人口结构明显改善。生育率的平稳下降成功消除了几次生育高峰对全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曲线趋于平缓。截至2009年底,全市15岁以下、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9.3%、76.7%和14%,人口总抚养比由1980年的47%下降到30%左右,形成了持续近30年的“人口红利”期。四是群众婚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育龄妇女的生育模式实现了由“早、密、多”型向“晚、稀、少”型的稳定转变,少生优生、依法生育的先进人口文化已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合法生育率稳定在98%左右,晚婚晚育率稳定在90%以上,有4.8万个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农村独女家庭自愿报名不生二孩,占农村独女户总数的66%,居全国领先水平。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始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密切相关。扎实有效的人口计生工作,为全市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全市户籍人口人均

GDP达到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人均储蓄16560元,位居全省前茅;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7.7平方米。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用于教育、文化、保健和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0%左右下降到2009年城、乡的28.47%、3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9

个百分点。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全市现在总人口将超过400万,那么经济社会诸多指标都将退居全省中游以下。据测算,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因少生人口而节省的抚养费累计超过600亿元,相当于1980年以来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3%、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8倍。这就变相增加了社会积累,拉动了内需消费,提高了扩大再生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

(三)人口计生工作的深入实践,积累了丰硕的宝贵经验。威海市人口计生

工作起步早、基础好,不仅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为全省、全国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三为主”等一系列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六条:一是坚持“四个不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二是坚持综合治理,把控制人口与发展经济、社会管理服务一起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要求,采取经济、法律、科技、教育、行政、服务等综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快推进人口现代化,积极建立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框架体系。三是坚持宣传先导,大力传播先进人口文化和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坚持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性宣传中,把家庭美德建设和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纳入精神文明创建中,把树立婚育新风纳入“三下乡”活动中,在全市普遍形成了不比生男生女和孩子多少,而比生活质量和儿女成才的新风尚。四是坚持强根固本,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农村,建立了“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在城镇,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新格局。五是坚持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着力构建制度化的奖励免费资金落实机制、系统化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人

性化的社会救助机制,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的“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需求。全面推行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开展认真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推行免费婚检制度、城乡低保人群孕产期保健和0-3岁儿童保健基本项目服务免费制度,加强儿童早期教育,建立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优生优育工作机制。

二、当前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当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对人口环境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威海人口计生工作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要求看,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经济总量超过4000亿元,人均15000美元以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以良好的人口环境为前提。如果人口数量得不到控制,经济建设成就将被过度增长的人口所抵消;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将直接影响综合竞争力;人口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口问题得不到统筹解决,将会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于缓解人们后顾之忧、拓展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提高人均保障水平、更好地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从存在问题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婚育观念与现行生育

政策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两个基本矛盾”,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低生育水平反弹的现实压力依然存在。威海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低生育水平,群众婚育观念也实现较大转变。但是,群众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的转变还不稳固。随着生育旺盛期妇女增加、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龄期,政策内生育水平出现回升;一些地方违法生育有所抬头,特别是名人富人等特殊人群超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二是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人口素质总体水平还不高,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尚不适应;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造成巨大压力。三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有待加强。各级各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惠民政策时尚未充分体现出关注、优惠计生家庭的必要导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支持力度。

从发展机遇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正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关

键时期。2009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召开了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并于年底评选表彰了第一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威海是全省仅有的3个综合改革示范市之一。2010年初,威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又出台了《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所属市区、镇(办)两个层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构架起了比较完整的综合改革框架,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三、今后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坚持不懈抓好人口计生

工作,对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应在以下三个层面有所突破:

(一)在思想认识层面,要倡导人口均衡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人口发展观。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实现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合理分布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这一发展理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二是人口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均衡,即人口的规模、质量、结构和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当前,人口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实质上都是人口发展不均衡的表现。我们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意人口的结构性协调和持续性发展,将实现“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目标,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还应站在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人口

均衡发展问题,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在制度机制层面,要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与市场

经济相适应的工作机制。自2003年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威海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宣传教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人口现代化建设等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步要结合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和省里的有关部署,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系统性改革,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构建与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确保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

(三)在工作实践层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整体

工作上水平。重点加强四个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民生工作格局,切实抓好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救助政策的落实,加大城镇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加发30%一次性养老补助待遇的落实力度,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应得的经济社会权益。做好经济社会公共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有机衔接,积极整合相关部门政策资源,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建立政府推动与基层自治互动、民生普惠与计生优惠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在新农合、新农保、就业培训、扶贫开发、拆迁补偿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对计生家庭的优先优惠,提高计划生育家庭收入和福利保障水平,增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消费和发展能力。

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紧紧依靠村党

支部、村委会,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加强日常管理,深化宣传教育,倡导婚育文明,强化村集体内部的利益导向,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牢固树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逐年稳定增长的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长效机制,保证基层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大力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形成集“宣传倡导、科技服务、信息综合、群众工作和行政管理”为一体的人口计生公共管理体系。

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建设,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巩固发展县级服务站的基础上,有效整合镇级服务站资源,突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县乡计生服务机构建设成为群众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首选单

位。另一方面,继续深化计卫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卫生资源的作用,全面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需求。

四是进一步完善人口综合信息平台。积极推动人口计生与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加快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全员人口个案数据采集及变更工作机制。着力完善人口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就业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分析,提高人口发展综合决策水平。不断加快政务信息化进程,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人口计生网站,加强政策宣传和知识咨询,积极推进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网上办理。同时,深化流动人口、技术服务、利益导向等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使用管理,建立完善信息保障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

下载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人口计生民生题材新闻报道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村级人口计生工作(范文模版)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村级人口计生工作 现在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农村基层工作重心随之转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成......

    多渠道做好计生人口信息管理工作

    多渠道做好计生信息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罗屯乡切实加强信息采集工作,抓实源头管理,夯实网底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一是拓宽渠道,确保信息......

    关于做好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思考---刘积龙

    全区人口计生理论研讨会论文关于做好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思考刘积龙平安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2012年4月10日 论 文 摘 要近年来平安镇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动人口和外......

    关于如何做好计生工作的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计生工作的思考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卓有成效地开展好新形势下的农村计生工作,统筹解决好农村人口计生问题,是摆在乡镇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杜堂......

    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理解思考

    按照局党组关于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按照“五到五感受”的要求,近期,对盐池、青铜峡等县(市、区)以及市区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结合平时对县(市、区)以及市区乡镇的了解,针对我市当......

    计生题材小品--办证

    计生题材小品--办证 计生题材小品--办证[时间:2008年[地点:侨乡经济发达的农村[人物:张大婶:50多岁张华:儿子,30多岁,工厂营销员杨柳:儿媳,年近30岁,工厂营销员张嘉宝:孙女,6岁小燕:计生......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人口计生工作,关系到广大育龄群众的生产生活,**街道在 日常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做好人口计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新时期做好村(居)人口计生宣传工作

    新时期村(居)如何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一、宣传教育工作 1.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有哪些重要性? 答:宣传教育重要性有:它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