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警民关系

时间:2019-05-13 20:1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搞好警民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搞好警民关系》。

第一篇:如何搞好警民关系

如何搞好警民关系

摘要:搞好警民关系,首先要从公安机关自身抓起,狠抓公安队伍建设,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逐步改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从而真正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

关键词:警民关系表现对策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自身建设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及近三年的“三基”建设,这些活动的开展,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对于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起到了催化作用,使得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逐步回升。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目前警民关系的状态依然存在,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群众工作职能淡化,基础薄弱,部分民警特权思想依然存在,如何搞好警民关系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时期警民关系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公安民警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由诸多因素组成的距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警民关系的发展:

(一)警民关系的游离状态明显。民警与群众互相依赖,相互作用。政府赋予民众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需要民警去实施和保护,而民警的工作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与协助,警察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而违法犯罪的线索来源就在民众之中,往往是一宗案件群众提供线索,破案轻而易举,而民众不提供线索,则破案就踏破铁鞋。

(二)警民交往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在这个框架下,民警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要为民众发展开绿灯,民警不再是“管人者”而是服务着,民警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地位不复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受民众简单,因此,民警必须牢记服务宗旨,主动为民众服务,以赢得民众的信赖和爱戴。

(三)警民交往中的利益关系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互利要求日渐突出。民众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非常涌跃,往往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润,不惜闯入法律的禁区,民警执法又不能求全责备,否则警民关系难以调处,这就反映出互利关系突出,互利的欲望高涨。

二、当前影响警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一)少数民警自身缺乏应当具备的素质。

1、少数民警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县级公安机关少数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规范、接处警不及时、受理案件后不及时处理等问题。同时,少数民警在执法后,没有按程序办理案件,不给当事人看警官证,对传唤的疑犯也不通知其家属,特别是少数民警在审讯过程中,不讲究执法艺术,靠用恐吓和威胁等方式,使疑犯招供,甚至滥用警械,逼其就范。

2、少数民警法纪观念淡薄。县级公安机关少数民警不加强法纪知识的学习,不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存在以权谋私、徇情枉法,办人情案、金钱案,私自收受疑犯家属的钱物,接受疑犯家属的请吃,对该立案的案件没有立案,导致少数民警发生违法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

3、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县级公安机关少数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带着情绪执法,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简单、粗暴损伤了群众利益;少数民警按照经验办案,在办案中以我为中心,不允许当事人有任何质疑和反驳,在办案过程中,与群众争吵,甚至因处置不当,与群众发生冲突。少数基层民警在办事办案过程中,不善于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难于群众打成一片。

4、付出与回报倒挂。少数民警感觉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牺牲”了家庭,与其他部门相比,从警的政治前途空间小、待遇差。由于工作琐事多、劳累过度、生活无规律,最终还落一身病痛躯体,导致民警缺乏扎根公安工作意识。少数刚“入

(二)群众自身缺乏应当具备的素质。

1、群众观念薄弱。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工作,公安民警离不开与群众打交道。人民群众在关注公安工作的的同时也在关注公安民警。当前,一些民警对群众关注不够,工作蜻蜓点水,与群众难以打成一片;有的民警放任自我,经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伍,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少数民警工作讲价钱。这些现象既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损害了公安队伍形象。

2、群众对公安执法效果缺乏信任。当前,县级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维权护权标准更高,对保持良好社会治安稳定和安全畅通交通环境更寄予希望,这样给公安机关执法带来新的课题。只要某区域发生盗窃案件,当地居民对社会治安现状表示不满意,归结于公安机关防范不力。有的群众受到违法侵害后,却采取与不法分子私了,而不主动向公安机关控告和检举;有的群众见到公安机关侦察和取证案件信息时,采取避而不见,隐情不报,拒绝向公安机关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3、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缺乏主动性。当前,广大群众都有怕多事得罪人的思想,特别是遇到违法犯罪分子在实施违法犯罪时,害怕报复和自身伤害,不敢理智气壮制止犯罪行为,更不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而是认为是公安机关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采取回避、观望态度。

(三)社会负面舆论影响广泛。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获取信息主要媒体之一,且存在开放性强、难以掌控等特点,公安机关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网络炒作。同时,一些非主流媒体为适应眼球经济,往往热衷于报道涉警的负面新闻,甚至捕风捉影,脱离实际,使群众失去判断力,极易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产生误解,如遇到较大案件的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等情况,受害人家属往往在不问缘由的情况下无理上访,无端造成了人民警察的形象危机。

三、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和首要因素,搞好警民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成果,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工作标准,把走访群众作为县级公安机关的长效机制,常抓常议,从公安队伍内部查找原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你,想人民之所想,想人民群众之所需,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希望和期待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以推进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加强县级公安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县级公安机关要从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纪律、严格监督入手,很抓日常管理,抓好民警的日常作风养成,使民警自觉遵守“五条禁令”、“五个严禁”、“六个严禁”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及执法有关规定,自觉做到警容严整,举止得当,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文明、规范执法。

(二)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民警认真学习我党和公安机关关于密切群众关系的文章,通过学习,使得

广大民警更加认识到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县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

(三)进一步深化“大走访”活动成果,把“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做为县级公安机关的长效机制。

(四)积极向县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的支持,解决警力不足和公安经费不足的问题。县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向县级党委、政府汇报,通过招录人民警察、招聘协警的方法,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县级公安机关在公安经费上严重不足,基层派出所频繁出警,车辆维护、油料等方面开支较大,为此,更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在财力和物力上向公安机关倾斜,使公安民警安心本职,自觉做到规范执法,也进一步促进警民关系。

(五)加强执法监督,树立县级公安机关的良好形像。一是县级公安机关纪、监、督和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民警向执法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指导,组织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警务工作正规化指南】及办案有关规定,采取“以老带新、个人自学、集中培训等方法,不断提升基层民警的执法水平。同时,要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违规违纪问题严肃处理,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表现出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表彰。二是县级公安机关要自觉接受当地党政机关和纪监部门的执法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代表的执法监督,通过聘请人民监督员的方式,加强对基层办案单位和民警的监督,定期召开警民恳请会和召开人民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公安工作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和完善,推进公安工作健康发展,树立县级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六)公安机关要立足主业,从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入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根本上消除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误解和指责。

1、创新防范手段压降发案。把保安技防推向市场,用免费试用、上门服务、保险理赔等市场手段,让简易防盗报警技防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把“仙桃天网”推向社会,以政府、企事业单位、治安受益人为建设主体,加快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步伐,实行背街小巷、行业场所全时段、无缝隙全监控。把武装巡逻推向街面,实行网格化动态布警和巡区发案倒查,督促巡逻人员履行巡逻责任,真正打造城区五分钟巡逻控制圈。把群防群治推向基层,在争取党委政府落实综治经费的基础上,指导社区(村组)组建安保巡逻队,把群众自防、协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不断创新防范手段,压降发案,努力实现区域内少发案甚至局部不发案。

2、创新打击模式多破小案。建立中小案件专班经营机制。由刑侦部门牵头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对案件信息实行分类汇总,串并侦破,以“抓累犯、打团伙”为目标,将打击锋芒直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两抢一盗”,彻底扭转中小案件高发破案却不力的局面。建立破案追赃考核机制。由法制部门负责,把已破案件的赃款赃物追缴返还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并作为评价执法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增强办案民警破案追赃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彻底扭转破案有功却追赃无用的办案心态,切实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原则,全力清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联手开展不间断集中清查,加强对娱乐场所、二手市场、典当行、废旧回收站等行业场所的协作治理,对“涉黄涉毒”、“收赃卖赃”等违规经营场所坚决实行一次备案,二次取缔,坚决扭转少数地区、场所、部位治安混乱的局面。对高危人群实行重点列管制度,抓好信息采集与录入工作,逐步建立起包括指纹、毛发、户籍信息、相片及结伙情况在内的高危人群信息库,把握动态,形成震慑,坚决扭转崇尚暴力、雇请恶势力解决矛盾纠纷的不良倾向。谐化,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搞好警民关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创建平安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广大民警义不容迟的责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抓住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平安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平安创建社会活动你,通过这个载体,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努力搭建警民沟通之桥,让群众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创建平安社会的过程中,警名之间增进理解、增进信任、增进感情,积极营造警名共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玉峰.优化职能 建立机制 全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公安教育

[2] 崔北方, 祝大安.关于在公安院校开设警民关系学课程的思考.公安教育

[3] 马永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必须在八个方面下工夫.公安教育

第二篇:警民关系

对当前警民关系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摘要]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的警民关系,努力改善警民关系,是各级公安机关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就此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入、详实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各警民关系。1.端正指导思想,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2.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寻求改善警民关系的新路;3.科学建设公安队伍,推进整体素质的提高;4.坚持内治和外治相结合,落实从严治警措施;5.打防并举,认真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能。

[正文]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警民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的警民关系,努力改善警民关系,是各级公安机关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就当前的警民关系开展了一次深入、详实的抽样问卷调查,共向社会各界人士发放调查表500份,收回483份。在483名被调查人员中,20岁以下占12.2%,20岁—40岁占30.0%,41岁—60岁占42.0%,60岁以上占14.3%;居民区(村)干部占24.6%,机关工作人员占19.0%,工人占13.3%,农民占8.1%,离退休人员占10.6%,个体经营者占6.0%。问卷调查中,有363名群众认为社会治安状况好或较好,占75.2%;有339名群众对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满意或比较满意,占70.2%;有418名群众认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公正或基本公正,占86.6%;有363名群众认为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好或较好,占75.2%。以上调查表明,我们有着良好的警民关系,公安工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从问卷情况看,警民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不容忽视。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安民警工作推诿、作风粗暴,直接影响自身形象,使群众敬而远之。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483人中有93人认为公安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不够好,占19.3%,有139人认为公安机关工作效率不够高,占28.8%。

(二)公安机关立案不实,破案不力,给人以无能形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口流动迅速增加,社会管理职能减弱,公安机关依靠力量减少,破案率不断降低,特别是一般刑事案件的侦破速度慢、效率低。为了继续追求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破案率,一段时间内公安机关普遍采取了在立案上做文章的办法,即对受理的案件不破不立,甚至不受理,或者破了案件也不立案,从而降低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

(三)公安机关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徇私枉法,败坏了自身形象。一些民警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案,关系案、人情案、“油水”案屡见不鲜;有的为图办案快,滥用强制措施,动不动就留置盘问,甚至在办理治安(行政)案件中也采用留置盘问措施;有的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贪赃枉法、徇私枉法,严重败坏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也损害了警民之间的关系。

(四)公安机关的一线民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够,疏远了警民关系。调查显示,人民群众认为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中民警下基层少认同率最高,占40.0%,而要求一线民警多与群众接触的比例高达62.9%。

(五)公安机关依靠力量素质不高,也直接影喃到警民关系。公安机关依靠的工纠队、联防队、保安队等等在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在工作中超越权限,有的仗势欺人,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而人民群众误把公安机关依靠力量的违法违纪行为看作是人民警察的行为,从而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此外,公安民警因工作需要而与物建的隐蔽力量等灰色人物接触时方式方法欠注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误解,特别是有个别隐蔽力量利用公安机关仗势欺人,则更是影响了警民关系。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公安机关的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轨的步伐,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机构没置等等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面对群众这种需求层次的变化,公安机关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还习惯于沿用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安工作的一整套方法来指导工作,习惯于大呼隆、运动式的方法,对如何正确贯彻执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如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方面缺乏新的方法和措施。在做群众工作方面,一些民警存在“与己无关”、“没时间”、“群众工作难做”等思想,一味强调公安工作是专门工作,以管人者自居,或单纯靠说教,方法简单、呆板,语言粗鲁,甚至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影响警民关系。在机构设置方面,公安机关的机构体制虽然随着国家行政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以及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机构模式的影响,公安机关机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成效还不大。机构重叠、重复设置、机关庞大、层次繁多、业务交叉、条块不清、基层薄弱、多头管理等情况依然存在。如在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有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甚至个体私营企业的规模和资产远远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公安保部门管理的对象,仍然主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又如公安机关内部的分配体制,虽然引进了激励机制,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大锅饭”。诸如这些都必然影响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实绩。

(二)公安机关的人员构成总体素质不够高,数量不够足。一是文化层次还普遍较低。相对于过去,公安民警的学历有了大的提高,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从当今发展形势要求来看,前景不容乐观。这里也可用一组数据加以说明:全区公安机关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民警163人,只占总警力的36.7%,而法院系统的这个比例达到了79.2%,检察系统的这个比例更高,达85.0%。由于文化层次不高,知识相对不足,因此,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新科技、新知识,不少民警无法接受,或接受不多不快,于是,工作缺乏创新,被动挨打。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随着公安工作新任务的不断增加,相应的专业人才如计算机犯罪预防和侦查方面的人才,涉及经济领域的犯罪预防、侦查人才等更加紧缺,这些人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引不进来,而内部公安民警学非所用、一警不能多用的现象又较为普遍,至于想把那些不好好工作、能力低下、违纪的人调离出公安机关,更是困难重重。这种“有用的人进不来,没用的人出不去”的人才机制,严重影响了警力资源,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三是基层警力明显不足。相对于过去,公安民警的数量有了大的增加,但与承组的工作任务来看,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工作质量。

(三)公安机关的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央决定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和实行“收支两条线”后,这一问题比以前更显得突出。尽管中央领导同志曾提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

‘从优待警’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要把公安机关的行政经费、办案经费、装备经费一并列入财政预算,按期足额发放,确保公安工作正常开展。”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当前犯罪的升级程度不断加大,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财政拨款在满足民警基本工资外,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办案的需要。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收支不平衡现象,导致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弥补办案办公经费不足,动辄罚款,甚至以罚代处,以罚代刑,乱收费、乱摊派,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四)公安机关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出现了大范围、快节奏的人财物大流动,犯罪活动也打破了原有的封闭模式,向交汇型、开放型、多维型、高技能型发展。尽管近几年公安机关以改革求适应,以改革求发展,努力强化新时期的打击犯罪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体制、途径和专业

化手段还不能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侦查破案、打击 犯罪工作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五)公安权关职能泛化,使群众对公安机关真实职能的认识产生误区。公安机关承担了大量职责之外的工作,如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生猪屠宰、市容环卫等等工作,这些本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有关部门为了加大执法力度,往往要求公安机关一起配合参加,而由于有了公安民警的参加,这些部门管理行为往往成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久而久之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职能认识就产生了误区,把本来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的工作也视为公安职能。而事实上群众对公安机关管理过宽的问题也颇有微词。问卷调查显示:49人中有197人认为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管得偏多和太多,占40.8%。

(六)部分民警心理素质较差,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压力和竞争日益增大,广大民警在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工作任务的完成与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不同层次的需求,仅靠民警的勤奋与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公安民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要担当不同角色,学会自我调控,而这方面恰拾是部分民警的短处。不少民警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行动。如把在办案中受到的挫折、工作中积下的疲劳,发泄到审查对象上;把在审讯犯罪嫌疑人中积下的怒气转嫁到接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把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情绪带到了执法办案中,以致工作出现情绪化。而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却重视不够。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善警民关系

(一)端正指导思想,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体现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唯一宗旨,是人民警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方针,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是公安工作的坚强后盾和深厚基础,公安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而且,社会越发展,技术越进步,公安工作越要紧密依靠群众。因此,警民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和态度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当前警民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改善警民关系的紧迫性,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端正态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警民关系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永怀爱民之心,常办利民之事,恪尽为民之责,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切实体现到各项公安工作中去。

(二)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寻求改善警民关系的新路。新形势下,既要继承发扬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更要结合新形势下警民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对其进行发展、创新。一是要改革工作方式方法。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心态、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用简单说教的方式和行政命令的方法来宣传、发动群众,显然行不通,满足于为群众做几件好事、喊几句口号等较低层面上,警民关系的改善和加强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不断丰富社会知识,注意研究适合群众心理特点的语言、工作方式,提高与社会不同层次人员交往的能力;必须转变作风,深人基层、深入群众,体察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做群众的贴心人;必须严格执行派出所民警每周不少于三十小时下责任区制度和警民联系卡制度,广泛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活动,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往,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与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并使其经常化和制度化;必须把警务公开作为公安机关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重要环节来抓,做到警务公开和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公开的范围逐步由公开办事制度、结果向执法运作过程延伸,使公开的效果由促进纪律作风

建设向提高执法和管理水平扩展,把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真正转化为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动力。二是改革警务体制,提高工作绩效。重点是要向一线倾斜警力,尽可能地精简综合部门警力,充实一线,对职能交叉重叠的单位部门可借鉴侦审合一和交巡警合一的成功经验加以重组、合并,真正实现“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的目标,形成正金字塔形的公安警力布局,使一线有足够的民警与群众进行最广泛的接触。三是改革经费保障机制,把公安经费纳入国家的总体规划,妥善解决严格执法与后勤保障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公安经费保障问题。

(三)科学建设公安队伍,推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是当前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根本保证。一要大力开展好“三项”教育。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方面,要切实解决少数民警公仆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形象不佳等问题,重点解决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推”和侵犯群众利益问题。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方面,要切实纠正当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作风不扎实、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报喜不报忧、立案不实和警令政令不畅问题。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方面,要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切实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甚至执法犯法等问题,重点解决刑讯逼供、滥用枪支、超期羁押和乱收滥罚的问题。二要大力组织岗位培训。鉴于目前公安民警素质状况,要突出法律教育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做到与总体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汇报,确保培训质量,力争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大专文化水平的民警逐步达到总数的80%以上。同时要把好进人关。今后基层公安机关进人,主要应进公安政法院校的大专、本科毕业生,适量招收一些研究生、法学博土、刑侦、经侦专家,非大专毕业生或是大专毕业但不是公安政法专业的人才,必须经过公安专业培训及考试,择优录取。三要大力倡导科技强警。要加大科技知识培训的力度和新科技开发的投入,对新出现的计算机犯罪、伪造货币等高科技犯罪,要逐步运用现代科技装备尽早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各项公安管理工作则要立足本职,注意和掌握高科技的运用,尽可能把高科技引入公安管理机制,使其在保一方平安中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与此同时,对公安专业技术有特长的民警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激发其工作热情,对一些专业科技含量较高且人才紧缺的岗位,也可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加强公安科技队伍建设。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尽可能地推广公安应用科技成果,为公安第一线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装备。此外,要高度重视对公安民警特别是一线民警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加强对民警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疾患的治疗。

(四)坚持内治和外治相结合,落实从严治警措施,特别要强化一线基层窗口单位的警风建设。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公安民警自身的原因或突如其来的外界变故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的情况,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要善于化解和修补,在查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根据内外有别的原则,对内做到不护短,不手软,有错必纠,对违法违纪民警坚决严肃处理,以此来展现公安机关密切警民关系的决心;对外要做好善后工作,及时修补与群众的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重视基层一线窗口单位的警风建设,特别对派出所、刑侦队、办证中心、110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求民警在与群众交往中做到警容严整,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行为规范。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重点要抓住执法活动中存在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刑讯逼供、超期羁押、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以及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保外就医、留置盘问等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于公安机关内部。

(五)打防并举,认真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能。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必须紧紧围绕公安机关的职能,有效地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首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近年来的治安实践表明,在动态治安环境下,“无打不安”。为此,一要立足于快侦快破,增加破案数,特别要提高多发性、连发性案件的破案率;二要立足于攻破重大恶性案件,要以杀人、公共场所恶性爆炸、持枪犯罪、绑架勒索等严重暴力犯罪为主攻方向,突破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特别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危害大的公共场所恶性爆炸案,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三要立足于提高打击处理的效率,要增强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提高认证取证的水平和打击处理实效。同时,加大追逃工作的力度,坚持“网上追逃”的有效做法,力争抓获一大批在逃的犯罪分子,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其次,必须把创安工作作为解决治安难点的重要措施来抓。要以“无人上访、闹事、无火灾事故、重大刑事案件”和“丰富的社区活动、和睦的邻里关系、良好的子女教育、稳定的家庭结构”为标准,落实安全村(居)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成果。同时要围绕“扩大外延,丰富内涵”的要求,推进创建安全单位、安全路段、安全市场、安全学校、安全工地、安全场所、安全旅馆、安全商店等系列创安活动,进一步扩大创安覆盖面,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融合警民关系

融合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石柱县公安局纪委

谭烽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抓起,着重解决公安民警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

一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指导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民警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和谐警民关系的科学内涵、现实表现和根本原因,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工作,分析警民关系,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二要狠抓执法思想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常怀爱民为民之心,常存便民利民之志,常除坑民害民之祸,把为民执法、为民服务作为执法的目的和归宿,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切实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永恒追求。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有机统一起来。三要大力加强和谐理念教育,树立群众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谐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念,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秉公办事,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入手,真抓实干,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夯实与群众和谐相处的思想基础。

二、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切实为广大百姓排忧解难

实践证明,公安机关有许多工作做法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凡是群众欢迎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都要始终坚持做好。一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掌控治安大局,创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平安社区。改善警民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给群众一个平安、稳定、祥和的生活工作环境。公安机关要把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大道、畅通工程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作为长效机制持续、深入贯彻下去。二要深入开展爱民便民活动,扎实为民办实事。要紧密结合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找准载体、拓宽途径,创造性地、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种爱民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增进彼此信任、尊重与合作,努力树立公安机关亲民爱民、公道文明的职业形象。三要继续坚持“开门接访”,深化开展大走访活动,架起警民互助、互信、互爱的桥梁。满腔热情、尽职尽责地解决好涉及公安机关的信访问题,走访低保家庭、孤寡老幼等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化解矛盾、减少怨气、理顺情绪,促进和谐。四要继续深化文明窗口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创新服务方式,挖掘服务潜力,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各种便利,以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三、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清除自身不良痼疾

针对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的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加以改正。一是不再参与非警务活动。要依据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职责任务的规定,严格界定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的界限,规范警力使用审批制度,严格警力调用程序,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二是严肃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参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活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搞权力寻租等案件。三是大力整改各类执法问题。坚决纠正特权思想严重、宗旨意识淡漠、损害群众利益和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作风顽症。继续大力整治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以及乱收滥罚、截留挪用等执法痼疾。四是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加大领导接访工作力度,进一步形成以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以旗县级公安机关办理初信初访为重点,以各部门、各警种经常性接访为支撑,以层层下派接访督导组为基本方式的信访工作格局,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持久有力的保障,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维护人民权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风范,不断夯实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竭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四、从人民群众容易误解的地方沟通起,全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在现实工作中,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开放度,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与沟通。一要大力强化公安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公安宣传阵地作用。按照“贴近公安工作实践、贴近公安现实斗争生活、贴近广大民警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要求,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付出的重大牺牲和作出的突出贡献。要培养和选树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实现对 2 内凝聚警心、振奋士气、激发斗志,对外弘扬正气、树立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的目的。二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安文化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展各类公安文化活动,创建警民沟通互动、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三要加强涉警舆论引导,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民客观了解事实真相,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网络舆论环境。要组织专门力量密切关注社情舆论动态,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涉警负面报道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将其处置在萌芽状态,将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要建立健全舆情研判、快速反应和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对于不实的报道和网络信息,要及时澄清事实真相,防止媒体炒作,公开处理结果,消除负面影响,紧紧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四要继续开展“开门评警”活动,探索民意导向警务的路子。通过聘请群众担任执法监督员、廉政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群众信箱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疏通和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警民关系之我见

警民关系之我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警察的位置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前移,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警民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警民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特别是公安机关在自身建设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警营开放日”、“局领导接待日”、“特邀监督员制度”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对于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都起到了催化作用,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逐步回升。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警民关系的胶着状态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的警民关系不尽人意,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群众工作职能淡化,基础薄弱,部分民警特权思想依然存在,加之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高位的,一但得不到满足,就产生逆反心理,对公安民警产生厌恶心态,以至对整个公安队伍产生信任危机和感情危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贯彻专门机关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影响我国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社会治安不好,群众责怪公安。当前,我国体制在转轨,社会在转型,贫富悬殊拉大,社会就业不充分,社会矛盾多,管理漏洞多,犯罪诱因增多,因而社会治安复杂。尽管刑事案件发案整体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在高位运行,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2.后勤保障不足,与民争利。公安机关保障不足是普遍现象,尽管地方财政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基层一线的办公办案经费仍十分紧张,为保运转,一些基层单位不得不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加大创收力度:一是拉赞助,二是部分案件办案经费由案件单位来支付。

3.特权思想重,群众颇有看法。由于长期形成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在少数民警中没有得到彻底扭转,特权思想作祟,存在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现象。少数窗口单位的民警没有摆正“服务者”位置,对前来办事群众动辄给脸色看。由于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一些群众怕与公安机关打交道,就算是失了窃遭了抢甚至不想报案。原因一是不信任公安局,认为报了案公安局也破不了,不如不去。二是去报案,有时遇到民警态度不好,甚至出现处警推诿,爱理不理的现象,自己受了害还要受“哽”,干脆不去。

4、非警务活动过多,将民警推向群众对立面。现在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过多过滥,如工商、税务、医药、卫生、城管、交通等部门整治市场,国企私企开工挂牌、竣工典礼,甚至连部门、单位、学校组织的一些营业性的活动都要求公安局派人保卫、警卫。这使得十分紧张的基层警力不堪重负,正常的业务工作受到冲击、影响。城市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城市管理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维稳工作压力加大,在处置此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很多时候将公安民警推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5、新闻宣传监督出现偏差,误导群众思想。新闻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公安工作,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隐漏。少数新闻媒体一心想制造轰动效应,对公安机关一些工作失误,公安民警一些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敏感,盯住不放;甚至添油加醋、虚构情节,以迎合人们猎奇、看热闹的心理。

6、公安承诺与现实效果有反差,群众对此失望。公安机关在警务活动中提出

一些很好的口号和承诺,如“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困难找警察”等,而在目前基层警力、装备、人员素质的条件下,这些承诺难以兑现。如同一时间内出现多个求助报警,而我们的基层警力、装备不能都满足,出现延误,群众对此就不理解,怪我们“不作为”。此外由于法律缺乏明确职责界定,公安机关要在承办轻伤案件、民间纠纷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原因之一是走其它司法途径要收取相关诉讼费用,而找公安处理分文不取。基层警力缺、装备差,面对如此多的事务,根本做不到事事都让群众满意,势必造成群众不理解,进而对公安机关产生不信任。

面对如此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打击防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社会治安状态是群众评警的“睛雨表”。和谐警民关系首先就是要为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把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小事做好。一方面要坚持严打不动摇,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势态,压缩犯罪空间,让黑恶势力不敢抬头,让黄赌毒不敢露面,让盗抢犯罪不敢伸手,始终让犯罪分子感到公安的可怕,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防控,始终树立“防止一起案件比破获一起案件成本低,比多破一起案件社会效益好”的理念,创新警务机制,实施“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巡防战略,把防范工作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形势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加强调研,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民警能及时给予最热情的帮助。

(三)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一是要针对执法中各个方面和环节,制定和完善执法制度和程序规范,并严格遵行,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不统一和执法随意性的问题;二是落实执法责任,把执法工作的职责、权限落实到各警种和各执法岗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仅要明确公安机关内部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而且要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内外监督合力。从而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的方针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加强公安队伍思想建设和先进性教育,大力加强民警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民警综合素质;要注重警察职业道德对警民关系的巨大作用,帮助民警确立道德信念,并在工作实践中,把道德信念变成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正把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成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党和人民群众更加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五)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工作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事务中的重要部分,是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连接的纽带。因此,我们要主动保持与媒体的经常性接触,借助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宣传队伍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正面宣传让群众更多地了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加深群众对警察的感情,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强化民警的为民服务意识,提高高管工作绩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

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突破,改变传统的“管制型”执法思维。坚持 “服务在先”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严格执法,采取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措施,竭诚为民服务,使群众真正信服,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构建和谐的警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做出不懈的努力。真诚互动,才能良性发展,只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警民关系一定会建立,警民鱼水情深的和谐局面终将到来。

第五篇:浅谈警民关系

新时期下的警民关系

08信息

0804448 叶凌云

【摘要】当今社会,警民关系直接反映了国家政权与人民大众的内在关联,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安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的紧迫性。【关键词】警民关系 和谐

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改善警民关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和思潮的多元冲击也给警民关系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警民关系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直接损害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公安机关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力军要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切实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的警民关系的概念

所谓警民关系,即警察与公众之间的关联互动,是指警察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 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警民关系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其运作的外在反映, 集中体现为警察与公众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相互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警民关系被赋予了全新而丰富的内涵,即和谐的警民关系。和谐的警民关系即是“警”与“民”之间的协调统一,在警民交往中,在各方权利义务得到合法行使和切实履行的基础上,通过沟通、理解形成良性互动,从而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建立在警民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警察与社会公众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双方之间形成的具有良好对立统一的状态。在和谐警民关系下,警察热爱人民、保护人民、依靠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爱护警察、理解警察、支持警察,从而形成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警民一家亲的良性互动局面。其实质就是体现为始终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人民警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把有限的警力和无限的民力相结合。

二、当前社会的警民关系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当前社会的警民关系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妥善的处理警民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做到和而不同。这一时期在警民之间还有很多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

1、警民之间的感情日益疏远,我们所维护的警民鱼水情的模式逐渐被打破,民警自身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的观念并不明确。有部分民警宗旨观念淡化,以管人者自居, 工作方法简单, 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损害了警民关系。再者民警本身的职业性质就给人一种距离感,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使警民之间的感情日渐疏远。

2、群众对警察办事配合不够,对警察工作支持不够。在基层民警开展工作中,经常出现四难,即:找人难、入户难、取证难、现场处置难。现在的社会风气,群众对于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常常抱以冷淡态度,导致出现大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警察执法办事的阻碍进一步加大。

3、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不高,对待公安民警的感情和态度具有不稳定性。一些群众对警察的执法权威、执法水平和能力不满意,对公安机关破案能力信心不足。当其发现警察并不是万能的,个人的希望无法完全及时实现时,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转化为负面效应。认为警察只会管人,只会罚款,觉得警察并不可亲可敬,甚至人云亦云。发生一般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不主动报案,有的报案也是寻找自己心理上的安慰或履行程序,对公安机关的破案不抱太大希望。

三、构建和谐社会警民关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是不断消除警民间不和谐的因素、增加和谐的因素;就是妥善处理警民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就是团结群众,教育群众,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的过程。公安机关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必须紧紧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在履行职责,开展业务工作的过程中营造良性互动和谐警民关系,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1、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关系的和谐。公安机关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执政基础。我们的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即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兴天下。人心向背, 决定着政权兴衰。公安机关是人民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样是公安工作的根本保障和生命线。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扎实开展群众工作, 进一步加深人民警察同人民的鱼水情深,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热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3、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核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同时,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前我国各种犯罪及案件持续高发。大多数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涉及到社会稳定最终进入公安工作领域,公安工作已成为调节社会关系与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逐渐增强,对执法的公正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部门。公安工作的状况, 特别是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已直接关系到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公安厅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实施意见.云南,2009.1.〔2〕崔北方,祝大安,孙国恩,于晓光.警民关系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下载如何搞好警民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搞好警民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搞好公安大走访有效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大全5篇)

    谈搞好公安大走访有效促进和谐警民关系 人民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也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越......

    如何搞好医患关系(本站推荐)

    如何搞好医患关系—防止医患冲突的发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 吴任钢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PPT3显示的是一家医院门口,医务人员不堪忍受医闹,集体拉开横幅“惩治凶手,打......

    如何搞好农村干部关系范文合集

    如何搞好农村干部关系(根据fawei11的资料整理) 如何搞好农村干群关系 当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现象,扭曲了干部为人......

    和谐警民关系1

    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活动。在所领导的部署安排下积极开展工作,确保了活动开展以来扎实进行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认真部署,层层动员。 我所对开展 构建和谐警民关......

    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三大有效途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公安机......

    警民关系调查问卷

    1.您对民警这个群体的整体印象如何? A 很好 B 较好C 一般 D 不太好 E 差 2.您对民警的印象主要来源于: A 亲戚朋友的讲述 B 电视新闻媒体的宣传 C 亲身体会 D 社会传言3.您曾......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面对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构建......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