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民族理论2014.1考卷(模版)
1.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时期。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
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
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
5.现今世界上共有()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A.10000B.12000C.3000D.1000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7.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A.基本出发点B.前提C.根本原则D.总政策 8.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
9.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民俗文化
10.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A.原则性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
二、多项选择题
11.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方法 D.对比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
12.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
13.民族同化的特点有()。A.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B.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C.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
D.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E.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
14.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发展的促进
15.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应尽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7.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8.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B.民族教育的琴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19,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为()。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社康
20.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A.维护法律尊严B.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人民利益D.维护民族团结E.维护国家统一
三、填空题
21.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2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23.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 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24.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25.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26.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语言的融合 和 文字的统一。27.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 气候 条件有密切联系。
28.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 信仰 问题与 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
30分)
29.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杆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30.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3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32.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企业。
33.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
3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
五、论述题(25分)
35.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四、辨析题(每题二分,共30分)
说明:以下答案,判断占2分,理由占3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给分。
29.错。民族观才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
30.错。这种现象是民族消亡而不是民族灭亡。
31.对。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32.错。乡镇企业属于公有制。
33.错。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允分繁荣发展的时期,这种繁荣发展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在内。
34.错。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内容。完整的内容是每个公民在信仰宗教与否的问题上、在具体宗教的信仰的选择上、在宗教信仰的时间选择上,都是自由的,都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
五、论述题(25分)
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其主要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问题。
(2)设立自治机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3)行使自治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其实质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
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
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第二篇:电大2013【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复习资料
二、单项选择题
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A.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2. 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D. 政治性
3. 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D. 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B.经济发展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B.族类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C.南朝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D)。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D)。D.1987年 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民族
2. 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B 演进)的质与量的提高。
3. 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D. 同化
4. 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C. 自然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C.民族群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B.性质 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D.和平与发展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C.社会因素
2. 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A)、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A. 民族与阶级
3. 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C. 3 000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D. 经济利益
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C.10多 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以上民族共居。A.两个 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C.64% 4.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B.31个
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B.18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1.(A)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A. 民族平等团结 2.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C. 根本原则
3. 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B. 1/3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C.自治权的行使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C)个。C.15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C)个。C.44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B.民主集中制
1. 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2.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D)的中心环节。D. 长治久安
3.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B 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D)。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C)。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D)。D.对口支援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B)。B.精神文化
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A),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A. 科技人员和教员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D)。D. 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4.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A)上。A. 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D)种。D.15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A)。A.满、回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A)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A.11 1. 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2. 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A)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A. 传承性
3.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C. 原则性和灵活性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D)。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C.佛教和伊斯兰教 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C)。C.资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B.自治、自养、自传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C.赵朴初居士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C. 抽象归纳研究方法E. 定量分析方法 3.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E)A. 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E 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 是一门实践科学D 是一门交叉学科E. 是一门新兴学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等基本属性。A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CDE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D)。A.民族特征 D.民族意愿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ABE)。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突变式发展 E.跳跃式发展 2. 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CD)。A. 社会生产C. 内部交往程度D. 外部交往程度 3. 民族发展包括(BCD)等。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4.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 民族结构B. 民族素质C. 民族关系D. 自然环境E. 社会环境
5. 强迫同化是指丧失本民族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特征的变化过程是(ABCD)。A 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B 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是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 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A.普遍性 B.国际性 D.敏感性 2. 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DE)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D. 民族的活动中E. 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3. 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 地域B. 民族D. 经济E. 文化
4.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BCDE)。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B. 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C.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E.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BD B.壮族 D.满族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 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ABCE)。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 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 E)。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 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A. 地位B. 待遇C. 权利D. 利益
2.(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B.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民族团结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E)。A. 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B.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E.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4.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A. 和睦B. 友好D. 联合E.. 协调 5.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E)。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BCDE)。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BCDE)。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 A.民族干部 C.民族语言文字 E.民族形式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1. 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 A. 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B. 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C.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 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2.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包括:ABCDEA.大力培养、B.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C.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D.大力培养和任用E.努力培养一支
3. 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ABDE)的方针、原则。A. 科学技术干部B. 理论干部D. 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E. 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队伍
1. 民族教育(ABCD)。A. 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B. 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 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D. 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B. 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 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D. 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 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3.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BCDE)。B. 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C.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 D.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E.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1.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E.民族语言的交融性
2.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CDE)。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3.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E.蒙文八协
1.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BCDE)。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E A. 民族性B.群众性C传承性D.变异性E. 敏感性 4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B.自然原因C.经济原因D.历史文化原因E 宗教原因 1.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2.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3.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A东正教 B佛教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CDE)。A.维护法律尊严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
四、辨析题
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错,2. 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错,3. 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错,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对)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错,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错,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错,1. 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错,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对)
3. 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错,4. 民族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错,5.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对)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1. 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错,2. 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对)3.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错,1.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对)2.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错,1.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对)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错,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错,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错,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4.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错,)
5.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错,1.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错,2.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干部培养方针已经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对)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主要靠国家的帮助。(错,2.当前,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应由上级国家机关统一制定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针、措施。(错,3.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对)1. 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对我国目前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是使之在民族地区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
2. 中华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对)1.民族语言具有稳定性,它将永远存在。(错,2.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错,1. 中国的法律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错,2. 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错,是中性作用)
3. 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对)
4.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对)1.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对)
2.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错,3.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错,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错,
第三篇:电大-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选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项选择题)BBBBB
1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
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CCCCC
1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2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DDDDD
1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ABCDE)。A数量结构B文化知识结构C专业结构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FFFFF
1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GGGGG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ABE)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E.跳跃式发展
2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JJJJJ
1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
点和发展趋势。A地域 B民族 D经济 E文化
2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BD)。B壮族D满族
3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4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MMMMM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E定量分析方法
3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 E是一门新兴学科 4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A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E生物属性5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A社会生产 B社会分工 C内部交往程度 6民族发展包括(BCD)等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7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 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8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9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A地位 B待遇 C权利 D利益
10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
民族的权利 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1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A和睦 B友好 D联合 E协调
12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A民族干部C民族语言文字E民族形式
13民族教育(ABCD)。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4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15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DE)B平等D使用 E发展
16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A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E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17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B自然原因 C经济原因 D历史文化原因 E宗教原因WWWW
1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BCDE)。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4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5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6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
斯兰教 E基督教
7.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E.蒙文八协
QQQQQ
1.强迫同化是(ABCD)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B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SSSSS
1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2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4(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BCDE)。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7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E)。
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 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8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AB)的方针原则。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9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BCDE)。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10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CDE)。A维护法律尊严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XXXXX 1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DE)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D民族的活动中 E民族的交往联系中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ABCE)。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YYYYY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A普遍性 B国际性D敏感性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ZZZZZ 1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E民族发展的促进2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BCDE)。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E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3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BCDE)。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第四篇:理论考卷-5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 邵阳师范 培训时间: 2012年4.28~5.1培训级别: 1—3答卷人: 海玉兰
考试标准及要求:
1、本次考试两题均为论述题,每题答案不得少于500字。
2、本卷每题50分,满分100分,考卷必须署名。
3、本卷需在舞目示范表演考卷抽题时由本人抽取,交卷时间为考试结束后三天内。
4、请严格按照考级中心规定的交卷时间提交考卷,每晚一天扣10分,以此类推。
5、考卷请在舞目考试结束三日内交由组织方统一整理后再提交考级中心。
6、考试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与当地组织机构联系,考卷提交后请立即电话确认。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4-6岁儿童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蜗牛(儿童舞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
教学对象:4-6岁儿童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蜗牛(儿童舞蹈)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舞蹈小蜗牛,主要是对幼儿进行软手的初步练习,以及脊柱的拉,含,仰,抻的训练,并在手臂交替划圆的过程中,进行手臂拉,抻的训练。教学方法:
1.让幼儿想想蜗牛长的什么样子,小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就是它的小房子,头顶上有两只小触角。2.让幼儿模仿下小蜗牛是怎么走路的,是在地上慢慢的挪动,所以在模仿小蜗牛走路有一个软手的动作,贴着地面做。
3.带着幼儿熟悉音乐,把歌谣唱会 教学设备: 1.音响,光碟 2.小蜗牛的图片。
教学难点:软手,扭摆回坐,钻头塌腰,碎抖手 歌 谣
蜗牛出洞串门子,背着一间小房子,雷声隆隆下大雨,蜗牛拍拍小肚子: 雨点来了我不怕,我会躲进小房子。教学步骤: 前奏
【1】1—4不动,两人双跪伏地,身体贴住地面,朝7点位置,手伸直贴在地面 第一遍音乐
【1】1—4 手撑直,与地面成90度,头先出,然后腰,最后到臀部,一节一节的出,腰要塌下去,头往上仰。
5—8 肩带动全身碎抖,像是小蜗牛晃动它的两只小触角似的。边抖边回到预备动作,先收臀部,然后腰,最后是头,一节一节的收。【2】1—4重复【1】1—4的动作。
5—8重复【1】5—8的动作,第8拍时头对向一点,同时双手收回曲肘,掌心贴住地面,手肘成90度。
【3】1—4 右手做地面软手两次,眼睛看着手。
5—8重复【3】1—4做反面动作,眼随手走。
【4】1—2两腿双跪立起,左手扶地,右手做单臂划立圆,身体跟着立起,眼随手动。
3—4重复【4】1—2的反面动作。
5—8两人头抬起,跪地爬向五点。第二遍音乐0 【1】1—8两人在原地跪地相对爬,左侧的人面向2点,右侧的人面向8点,双跪坐下。
【2】1—4(背着一间)两人跪坐,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轻点肩旁2次,点肩的同时倾头两次,身体有轻微的起伏,右侧的人先右后左,左侧的人反之。
5—8(小房子)手肘弯曲放于腰的后斜方旁,手掌向里折动2次,倾头两次,右侧的人先右后左,看向一点,左侧的人反之。
【3】1—4(雷声隆隆)双跪坐下,双手折臂放于耳朵旁,五指成扩指,做碎抖手,同时头向各自的外边倾。
5—8(下大雨)双跪立起,两人身体和头相互往里倾,手臂伸直,保持碎抖手,相互搭在一起成一个小房子的造型。
【4】1—4(蜗牛拍拍小肚子)手臂弯曲放于肚前拍四下,同时倾头四次,右侧的人先右后左,看向一点,左侧的人反之,身体有轻微的起伏。【5】(雨点来了我不怕)1—4重复【3】1—4的动作,5—8重复【3】5—8的动作。
【6】1—4(我会躲进)双腿跪立,两人慢慢挪动膝盖相对,双手向后划个半圆,同时身体和头轻微的向后仰,臀部,腰,最后是的头,一节一节的收,5—8(小房子)团身,手折臂放于膝盖两侧,手掌超过大腿部位,背部拉直,第8拍的时候两人转头迅速朝向一点。教学总结:
1.复习本节课学的内容,加深难点重点部分。2.鼓励学生课后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3.行礼下课。
二、浅谈这次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实践和开展?
体会和认识:对于舞蹈很早就接触过,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到了培训班学习舞蹈,但仅仅只是基本功的训练,成品舞没什么印象。
我学的是音乐表演专业,舞蹈也是其中一门主要课程。大学三年里的舞蹈课,就大一基本功还会练,到了第二期直接上舞蹈课,老师也教了很多组合和舞种,组合中比如中间练习,把杆练习,地面练习,舞种有藏族,云南花灯,蒙族,维吾尔族,汉族等,同样的,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成品舞,仅仅都是组合而已。
这次报名参加了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考级(1-3级),在培训期间,感觉收益良多,对于舞蹈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三天半的时间,要拿下30个舞,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在学习一级舞蹈时,心中不免充满了信心,幼儿舞能有多难,但到了真正的练习过程中,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第一天回家,手脚全都青肿了,心中开始担忧,这才一级就这样了,那后面岂不是更严重,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但庆幸的是,学完一级的10个舞蹈时,印象特别深刻,感觉很有成就感。到了二级的舞蹈时,感觉从难易程度上来说,比一级的舞蹈稍有难度大一点,比如《蹦蹦兔》,跳跃的动作特别多,其实不难,但就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忘记动作,还有《小小运动员》,出来的时候总爱跳着出来,到了二级里,就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出来了。到了三级,简直就是一个乱,《小丫丫》的节奏,《花手绢过家家》和《小鸭嘎嘎的》动作韵律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领到这套教材(1-3级)后,每天培训回家复习,真的觉得还是很有效果的,每个舞蹈的结束后,都会有老师的详细讲解,从舞蹈的编排和动作重点和难点,都会讲解的特别清楚,有时在培训中对某些动作比较模糊的,通过回家观看CD和听老师的讲解,会清晰很多。
舞蹈考级就是为了以后自己作为一个舞蹈老师的基础。民族民间舞蹈,顾名思义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在学习这套教材中,就传承了民族民间舞的特点,不管是从舞蹈的编排和背景音乐中,都能充分的感觉到,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中非常实用。
每个舞目都有各自的不同风格,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模仿能力,比如一级舞目《小熊舞》小熊的憨态可掬,二级舞目《小蝌蚪变青蛙》蝌蚪的活泼好动等,三级舞目《小小服装设计师》,发挥了小朋友们的思维创造力和即兴表演能力,摆各种不同的造型。令我印象最深的舞目就是《跳皮筋》,和生活非常贴近,皮筋是我们儿时不可缺少的游戏之一,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无限乐趣,达到训练孩子们上下身协调的能力。
通过对《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1~3级的舞目学习,可以增强我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形成内外兼修的高雅艺术气质。
实践和开展:在以后的教学,传承《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特点。根据不同级别的舞目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式,比如三级舞蹈中的《小小服装设计师》,抓住女孩子爱美的心理,有舞蹈的形式让小朋友大胆的表现和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在教学中也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程度从易到难,最终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可把舞目的内容用小故事的情节来学习,语言要生动,不然会让小朋友觉得枯燥乏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事业能为中华民族民间舞尽一分绵薄之力,让更多小朋友们感受并且喜欢丰富多彩,独具的魅力的民族民间舞蹈。
中华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
第五篇:舞蹈理论考卷-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 淄博师专
培训时间: 2012年12月26-28 培训级别: 1—3级
答卷人:
李祯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4-6岁儿童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蜗牛(儿童舞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
答:
一、教学目标:小蜗牛这个舞蹈,以生动的儿歌让孩子在儿歌中体会和模仿小蜗牛缓慢的爬行中的各种动作,对孩子进行软手的初步练习,而通过学习钻头塌腰、扭摆回坐,来训练孩子脊柱进行抻拉、含仰,通过学习抡手臂,让孩子训练手臂交替划圆,进行手机抡、拉、抻的训练。
二、教学难点:地面软手。
三、教学方法:
1、先用儿歌来引导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2、启发孩子的天性,以孩子自助为主要性,边玩边学。
3、教师讲解,示范。
4、学生练习。
四、教学步骤:
1、首先,给孩子们讲解小蜗牛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要结合舞蹈的儿歌部分,让孩子们充分的了解小蜗牛活动的动率和出壳时的动作。
2、让孩子们先看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一边引导孩子要注意观看的地方。然后,给孩子分别讲述基本动作的做法,并多次强调应该注意的动作要领。
3、根据音乐的段落,结合每一段音乐的最基本动作来分段讲解。
(1)、前奏:两人,体对起点,双跪坐,身前俯,直臂前身扶地。
(2)第一遍音乐 ①1-4 钻头塌腰。5-8扭摆回坐。
②1-8 重复一次,最后一拍收肘至靠近膝盖处。
③1-4 右手地面软手,目视右手。5-8 重复一次做
反面动作。
④1-2 右手大划圆手一次,目视一点。3-4 反面重复1-2。5-8 体对五点,抬头跪地爬。
(3)第二遍音乐 ①1-8(蜗牛出洞串门子)右侧人右转身体对八点跪地爬,左侧人做反面动作。
②1-4(背着一间)双跪坐上身立直。右侧人膝盖屈伸,双架肘拍肩两次右左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的反面动作。5-8(小房子)右侧人膝盖屈伸同时双手至后斜下位折腕,拍后壳状两次,右左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反面动作.③1-4(雷声隆隆)右侧人体对一点,双手扩指碎抖手,右
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5-8(下大雨)右侧人双跪立,向七点直臂碎抖手,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④1-8(蜗牛拍拍小肚子)右侧人双跪坐,膝盖屈伸同时
双手于腹前拍肚子,右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⑤1-8(雨点来了我不怕)重复③的动作
.⑥1-4(我会躲进)两人面相对双跪立,双分手同时抬头。
5-8(小房子)团身,曲肘至靠近膝盖。(嗒)保持舞姿,两人转头,目视一点。
4、让孩子分组练习,并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展示所学的舞蹈。
5、根据孩子的展示,重点讲解学生做错的动作,并,重复讲解舞蹈 的重难点,并带领孩子们巩固舞蹈的重难点和整个舞蹈。
6、布置作业:回家后要要结合课上老师教的把小蜗牛这个舞蹈的舞
蹈动作做熟,并把《小蜗牛》做给家长看。
二、浅谈这次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实践和开展?
通过这次民族民间舞蹈等级教材,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学的了很多。让我更加能够体会到各个民族的舞蹈的特色和独特的舞蹈韵味。也让我体会到舞蹈游戏的乐趣,教材充分体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的个性,我相信,孩子们也会非常的喜欢这些可爱的舞蹈组合的。我认为这套教材在训练孩子的舞蹈技能的同时,也挖掘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舞蹈中的儿歌,更好的舞蹈的动率。通过引导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空间,也推高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认识更多民族舞蹈,体会各民族舞蹈的风格。
这套教材1—3级以模仿小动物为主的,其中还夹杂着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玩的游戏,都是孩童时期的游戏,这样的舞蹈可以更加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每一个舞蹈都有它独特的地方,每个舞蹈都是一个民族的代表,比如一级的《小蜜蜂》是蒙古族的、二级《吐泡泡的小鱼》是傣族的、三级《企鹅》是东北秧歌等。我们的国家有56个不同的民族,也通过这些舞蹈组合更好地展现给我们,这些舞蹈每一个舞蹈都有鲜明的民族风味,这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每一个民族的特色,记住每个舞蹈的特点。而且每个舞蹈里面都有一段儿歌,这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舞蹈的内容,对舞蹈更加感兴趣。教材别具一格的游戏风格,这更加体现出孩子们天真爱玩的个性。教材还用不同的道具来展现不同的舞蹈,这样会使孩子们知道每一个舞蹈不同的表现力。
这套教材很适合儿童的情趣,有愉悦性、趣味性、都是以玩得形式编制的教材,像小时候我们常玩的《打花巴掌》、《 捉迷藏》等等,这都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玩的,现在编制成舞蹈感觉很有趣,而这些游戏也是现在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所以这让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也可以在玩中练习。增加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如今我学习完了中国民间民族舞蹈1—3级,真的是特别的感兴趣,它是结合了很多的技巧和乐趣与一体的舞蹈游戏组合。我认为孩子们会很喜欢、很乐意去学习和训练这些舞蹈的组合。以上是我这次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考级课程,对民族民间舞考级课程教学一点浅显认知,我更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事业为传播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让更多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和了解丰富多彩独具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