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时间:2019-05-13 03:4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授人以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授人以渔》》。

第一篇:《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

——我的教育目的观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都是说,给人家鱼吃,还不如教会人家钓鱼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鱼”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而“渔”却让人有谋生的本钱。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教育也是一样。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而这,就是我的教育目的观:授人以渔。

作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叫“教育”?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上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想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的宽容教育了小和尚,从此以后,小和尚不仅再也没有违反寺规,而且成为了寺庙里最认真学习的人。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种感化,是一种使人向善,催人进步的力量。

从理论上来说,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方法。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就是“授人以渔”。

那么,如何授人以渔呢?

1、教育学生自尊、自重、自信。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最后是变成五彩缤纷还是变成黑白不分,全靠老师的引导。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的是自尊、自重、自信。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常常伤心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那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的有很多人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孤儿院,男孩兴奋的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

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价格较昨天又涨了十倍,但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的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告诉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又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价值,生命就有意义。”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很重要的导师,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自我珍惜,学会相信自己。有了自尊、自重、自信,学生们才有激情去学习和生活。

2、教育学生学会自学

每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共有16年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可是学习却不仅仅是这16年的时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因此,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就要学会如何去自学。

有一间学校里有一个书记,有一年老师不够,因此他就兼任了某个班的数学老师,但是他的工作比较忙,所以他就让学生们先自学,不懂的问题就问他。虽然上课的时间不多,可是学生们理解老师的工作,所以也很认真积极地进行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发问。结果,那一年,他所带的那个班的成绩是全年级最高,满分的人数也是最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就发生在我就读的小学里。由此可见,当学生们学会了自学,并且对自学充满积极和热情的时候,教育,就变得很简单了。

3、授人以渔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的方法,就是上行下效。比如家长教孩子孝道,自己就要身体力行,孩子自然也会做到。推而广之,要教别人首先自己要先修身,先做到,然后再用身教言教去影响人,甚至达到不言而教的效果。育,老祖宗认为教书育人的首要目的,是使孩子做一个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盏指明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讨论的话题,言传不如身教,因此,当你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霎间,你的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一个老师应该做的样子。

知识,不仅来自课本,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来自自然。因此教师除了给学生们讲课,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认识大自然,认识人生。激励同学们去探讨,去思考,开动脑经,挖掘潜能。

学习,除了通过课本,还可以通过生活、通过与人交往得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教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从身边的人身上,去学习,去获得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而是要学会“授人以渔”,而这,正是我正在努力的目标。

2010/11/4

KK

第二篇:授人以渔的人生感言

人们在求学的生涯过程中,其实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人们还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的道理,就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导我们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在讲求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思考的方式以及怎样来解决那些产生的新的问题。

授人以渔的人生感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极大的帮助的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们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综合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授人以渔的人生感言,是我在通过了这多年以来的教育生涯以后,内心所产生的一丝感悟。我发现,在社会之中我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那个时候我的老师教给我的道理,让我产生了怎样来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

在这人生的感言中,每一个人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来接受授人以渔的道理。无论怎样,正是通过了他人交给我们的授人以渔的方法,我们才能够来知道怎样来解决当前的难题,以及知道怎样来面对今后的困境。

我也相信,通过这关于授人以渔的人生的感言,每个人都会而且更加重视自己所掌握的解决方法的途径和思考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验证,每个人都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篇:授人以渔——谈初中语文教学

授人以渔——谈初中语文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此语出自《老子》,讲的是给人送鱼,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送的鱼只能满足暂时的需要,而学会了捕鱼的方法就一生不愁没鱼吃。鱼是目的,捕鱼是方法,方法习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这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尤为重要。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不但要把课本上的文章交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阅读写作说话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熟练技巧,充实自我。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只有通过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尽管课内的阅读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但还需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是课内的阅读的继续和延伸,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广阔的背景文化知识和认知能力。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避免学生埋于题海,不关心世事,更是学校教学良好的润滑剂,帮助学生熟练阅读能力,当学生把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写作中,语文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常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推荐一些好的书籍或文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解,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讲曹操的《观沧海》时,就可以介绍《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以及曹操的其他几首试,让学生看一看这本名著,了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这样的课堂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不仅学好这课的知识,也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一首古诗词,一篇散文,亦或是一篇说明文的学习都是一次与作者的交流,有交流变会有问与答。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分析课文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带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提问,自读课文寻找答案,甚至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交流思想,在这样不断分析的过程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的掌握,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在遇到新的学习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快的掌握。教师的教授往往没有自己习得来的深刻,善于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更快,更加全面。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课文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应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得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关注说和写,让学生多发言,多练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门语言的学习终究是为了学会如何运用它,而语言的应用不外乎说和写。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发言,多交流,养成敢于大胆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通过说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组织语言,如何与人交流。在课外,让学生多写作多练笔。写作是学生自身素养和文化知识的最好转化,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文体的创作方法,学会如何将自己积累的词汇、知识、创作方法等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再积累再学习再创作,学习积累和练笔创作互相促进,逐步提高语文水平。适当的写作练习可以使得学生对实物的思考更加深刻,把握实物的本质,产生较为深刻厚重的思想感情,更能对良好的阅读和观察的习惯的养成,以及对整个的语文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

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想改变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现状,就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老师在教授课本内容同时,更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捕鱼”。

第四篇:授人以渔,谱写励志人生改后

授人以渔,谱写励志人生

——访漯河市商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树鹏

《打工创业》记者:牛江燕

没有华丽的乐章,但他谱出了动人的曲子;没有绚丽的装饰,但他完成了傲然于世的雕塑;没有场地、没有资金、没有师资力量,但他靠自己的真诚、勤奋、执著打动了一个个合作者。从一个贫穷的农村孩子到一个拥有庞大师资团队,七千多名学员的企业领袖,他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浅尝过常人无可比拟的辛酸,他就是漯河市商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树鹏。

初入校门,寒门学子勤奋斗

1980年2月,陈树鹏出生在河南信阳淮滨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2000年9月,父母东借西凑将3000元学费交到了他的手里,这一幕幕,陈树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身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子弟,陈树鹏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当拮据,只得选择了在当时的大专院校里收费最低的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贫困的家庭状况让陈树鹏在进入校门的第一天就决定自力更生。当时,99级的学长看到提前报到的陈树鹏,便请他帮忙卖拖鞋,陈树鹏欣然接受了。尽管最后没得到学长的一分钱分成,但陈树鹏对那位学长却感激至今。他说很荣幸有比别人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

新生军训时,当别的同学因劳累一天都在休息时,陈树鹏却在挨

门挨户地推销着洗发水、墨水、201电话卡,有的东西甚至只有几分钱的利润,但他却乐此不彼,为挣得这些微薄的收入而欣喜。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许在旁人的眼里,陈树鹏是个另类,但这个世上成功的人总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他在饭店干过杂工、做过促销、发过宣传页…,再苦再累的活他都肯做,再小的事情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好。

大二时,已在大学校园生活一年的陈树鹏有了新的想法,他不再想着自己如何打工挣钱,而是考虑到身边可能也有很多像自己一样需要兼职工作的同学。于是一家“学生服务公司”应运而生。一夜之间,学校的角角落落贴满了广告贴。第二天,这件事便在学校轰动了,校长亲自找陈树鹏谈话,告诉他公司没有相关手续,不合法,必须赶快撕掉广告贴。陈树鹏照做了,但他没有灰心,他说至少目的已经达到了,很多学生已经记下了他的联系方式。甚至后来有同学跟他说,其实他们也很早就有此想法,只差“做”而已,而陈树鹏明白,“做”比任何想法都有效!

尽管,陈树鹏的“业务”在校园里已经悄然展开了,但他没收同学太多的中介费,他知道可能也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贫困学生,他只是想尽力帮助他们。我们经常说“舍得”,“得”容易,“舍”难,但是,陈树鹏做到了。所得来的中介费有时候仅仅够付他每月的电话费,他不得不在帮同学介绍兼职的同时,还自己做着家教、发宣传单、促销等等的兼职工作。

入不敷出,背井离乡寻出路

尽管马不停蹄的工作着,但是在大三开学前,陈树鹏依旧未能凑足学费。与此同时,他的母亲也在那一年不幸去世。带着阵阵伤痛和遗憾,陈树鹏向学校递交了提前毕业的申请,并得到了批准,这在漯河职院史无前例。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陈树鹏奔赴了远离家乡的广州。

身在异乡的日子并不好过,让陈树鹏记忆犹新的是,在广州待的半年时间里,他和几十个找工作的民工同在一套出租屋里吃住了半个月,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大专生。为了维持生计他做过仓库管理员和制图员,还做过电话推销员。总有一些人惧怕推销,怕失败,怕被拒绝,但陈树鹏说失败一次就学到一次东西,凡是经历过的都是收获。

2003年春节过后的一天,在杭州打工的姐姐忽然打来电话告诉陈树鹏说,她捡到一张五百万的支票,准备拿出一部分支持弟弟创业。带着几分疑惑、几分惊喜,陈树鹏赶回了漯河。但是天上怎么会随随便便掉馅饼?姐姐的五百万支票被银行鉴定是作废的。一场欢喜一场空,陈树鹏本打算在广州积累一部分资金和经验后回家乡创业的,可如今,他连回广州的路费都没有了,不得不待在漯河,迎接未知的命运。

庆幸的是,在陈树鹏最贫困潦倒的日子,朋友有一家中介公司因为经营不下去而免费转给了他。那是位于漯河市某单位的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只有两个办公桌、两把椅子,还有一部电话。依然从做学生兼职中介开始,陈树鹏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

时来运转,潦倒之中觅良机

2003年夏天,在穷得几乎吃不上饭时,陈树鹏靠着大

一、大二暑假做过的招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找到了漯河市水利技校和食品中专的领导,用真诚的交流谈下了招生代理的业务,招到一个学生,他可以获得500元的提成。他甚至说服了招生办的一位领导提前预支给他500元钱,作为招生费用。

功夫不负有信心,陈树鹏靠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打动了一位位考生。2003年暑期,陈树鹏挣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笔“大钱”:1.5万元。日子渐渐好起来了,陈树鹏也将父亲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在不断的努力下,陈树鹏又陆陆续续谈下了十几所学校的招生代理业务,对于每一位考生他都以真诚相待,详细向他们介绍每个学校的情况,对于陈树鹏来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已经成了他的一份责任和义务。2005年,漯河大中专职业院校开始春季招生,陈树鹏开始了全年代理招生的工作,当年他宏图大展,挣了10万元。

2006年,2007年,2008年,陈树鹏还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兼职代了就业课。日子越长,陈树鹏就越觉得帮助别人做招生或者代课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施展拳脚,于是自己办学的念头油然而生。他想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

想法是有了,但是没资金,没场地,没师资,怎么谈办学?陈树鹏想到跟学校谈合作,但是校方领导得知陈树鹏的想法后纷纷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年仅29岁的一无所有的小伙子想办学,对于他们来说

仿若天方夜谭,不切实际。陈树鹏回到母校,跑遍了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机电系、轻工系、基础部等部门,反复协商,不懈努力下,漯河职院同意合作,让他的“漯河市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共享教室、办公室、教学设备、实验实习设备和相关师资力量。回想起当时自己在春节放假前一天和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都在领导的办公室里,想方设法说服领导自己可以办好学校,能为漯河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如今的陈树鹏淡然了很多,宛然一笑,好在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他相信八个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想法坚持做下去,总会得到老天倦怠的。

苦心经营,不计得失荣誉至

2009年4月3日,漯河市商务职业培训学校挂牌成立。第一年,学校就成为了同类学校中生源最好的学校。不懈的努力下,如今的漯河市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已经是当地企业培训届业务量最大、知名度最高、信誉度最好的培训学院了。到今年10月份,在该校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含农民工、企业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等等已达7000多名。

在漯河,类似的学校不下少数,陈树鹏不惜代价聘请最好的师资、租用最好的场地、购买最好的实验实训设备及最好的服务、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所有努力都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受聘的教师,他给予当时漯河最高额的课时费用。在别人都将他称之为领导时,他不以为然。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人感觉面前的不过是一个大小伙子。在他的思维空间里,领导与员工之间仅仅是合作

而已,大家分工不同,从不存在身份上的差异。

依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陈树鹏创办的“校中校”很快就被认定为“漯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漯河市工商联指定教育培训基地”、“漯河市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漯河市全民创业培育点”。

对于陈树鹏来说,荣誉总是时过境迁的,而帮助更多人就业的决心却从未改变过。下一步他还将开展高端的培训,“培训一位企业负责人,相当于帮助了整个企业的所有人!”

对于年轻人创业,他觉得最重要的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会做的;还要有点奉献精神,不要一创业就想要赚多少钱,多考虑一下能为社会带来多大奉献,为他人带来多大便利;另外要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切勿来回跳槽,虚度光阴。

“真诚、勤奋、执著”,这是对陈树鹏最好的诠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个年轻的大小伙子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气度,他把帮助别人当作使命,把牺牲自己当作快乐。所以,我们相信,“商道学院”将在他的带领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2011年11月份《打工创业杂志》封面人物

第五篇:雨露润物细无声“授人以渔”显成效

雨露润物细无声“授人以渔”显成效

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以来,广西的扶贫培训工作以“雨露计划”为抓手,以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为核心,以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以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培训一户,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2011―2013年,自治区累计投入“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专项资金27306万元(不含“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年均增长 40%,投入规模比“十一五”前三年增长了245.6%。“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从2010年开始实施,2011―2013年共投入3791万元。

2011-2013年,全区“雨露计划”累计培训农民86.2万人次,比“十一五”前三年培训人数增长了12.3%。“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从2011年的6个试点县扩大到2013年的12个。扶贫培训基地由“十一五”期末的74所扩大到2013年的100所,2014年实行应补尽补,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历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可以申请扶贫补助;培训专业不断增加,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培训模式不断创新,采取骨干培训、农家课堂、示范点培训、模块式培训等多种形式,按农时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资助拓展到贫困家庭就读大学一本、二本学历的学生。

广西通过推进“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促进了现代农业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普及应用,提高了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和“两后生”的职业技能,拓宽了就业门路,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依靠技术的劳务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比重明显提升。如来自革命老区百色的贫困学子谭星宇、方安念、邓玉华,得到“雨露计划”的资助,到广西理工学校接受职业学历教育,2013年被安中国际有限公司录用,派遣到安哥拉工作,现月收入达到5500元;来自武宣县东乡镇的薛梅,因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在县扶贫办干部的动员下,2011年9月到武宣县职业技术学校参加短期技能培训,结业后安排到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就业,现担任生产组SMD资材管理组长,月均工资3500元。

广西新一轮的“雨露计划”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关键是抓好了重点措施的落实。

(一)领导重视,提供组织保障。按照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亲自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扶贫办把“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列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三大任务之一,专门研究形势,部署任务,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同时,为了确保项目落实到位,自治区将“雨露计划”列入绩效考评项目,将职业学历教育项目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把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依据之一,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资金筹措管理有力,提供财力保障。一是积极筹集资金投入。除了中央安排的资金外,广西还从本级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扶贫培训工作。同时,通过开展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积极争取和挖掘人社、农业、林业、畜牧和科技等可用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增加扶贫培训资金投入。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行专人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建立检查验收制度,重点检查对象瞄准、培训课时、培训效果、资金拨付等,确保资金安全使用,防止挤占、挪用、克扣扶贫培训资金的现象发生。三是加强培训台账建设。按统一标准分类建立完整的培训资助档案,做到资金划拨、监督检查有凭有据。

(三)完善和创新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制定出台培训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和3个教育扶贫富民工作方案,扶贫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区“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扶贫对象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的通知》,为“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2011年,自治区扶贫办以“培育一个好女孩,培养一个合格母亲,造就一个幸福家庭”为宗旨,在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招收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女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按2500元/年/人的标准补助,连补2年,同时整合爱心企业的捐赠,实行“三免四补”的优惠政策。三年来已招收贫困女学生1150人,首届350人已经顺利走上顶岗实习岗位,取得不错的收入。

三是推行感恩励志教育。重视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守纪勤学爱岗敬业,开展企业家、企业文化进校园入课堂活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开展参与式培训。培训前先进村入户摸底调查,根据群众意愿和用工企业的需求设定培训专业,提高培训针对性。如广西理工学校结合旅游扶贫在龙胜县开展旅游英语、旅游工艺品和旅游舞蹈培训,让群众不离家不离土实现转移就业;河池市扶贫办与广东智通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把培训班办到工厂,方便贫困群众参加培训。

五是创新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模式。教师走进农家大院、田间地头,围绕贫困村特色农业、扶贫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按农时分模块开展培训;推广农家课堂培训模式,由土专家、致富能人手把手传授种养先进技术。不少贫困村农民已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由“文盲型”转变为“技能型”。

(四)加强扶贫培训基地建设,提供硬件保障。推进“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也促进了扶贫培训基地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专业。如广西理工学校的机械工程、机电技术应用,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的化工工艺、工业分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等。

(五)加强宣传动员,提供舆论保障。广西大部分贫困群众身处偏远山区,信息不畅,缺少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为了让党的富民政策家喻户晓,广西切实加强了宣传动员:一是确保宣传经费到位。扶贫办划出专项资金,制作了《雨露滋万物,培训助推脱贫》电视宣传片,在各县电视台、学校、贫困村播放;编印《“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宣传册》和《“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宣传册》,发放到贫困村。二是全区职业培训基地组建了100多个招生宣传队,进校入村到户张贴宣传资料,与贫困群众、师生座谈,大力宣传扶贫培训政策。三是动员驻村工作队入户宣传。基层扶贫部门通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的作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动员贫困群众参加培训。通过大力宣传,“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受到了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的充分肯定,群众称其为投资少、见效快、一时培训,终生受益的好项目。

下载《授人以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授人以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课堂探索——如何做到“授人以渔”

    数学课堂探索——如何做到“授人以渔” 数学课堂探索——如何做到“授人以渔”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

    授人以渔,人社技能扶贫成效显著

    就业扶贫工作是人社部门承担的重要任务。上半年,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了......

    企业文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企业文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笔者从事企业文化工作多年,常常有人带着一脸的疑惑,问起这样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到底需不需要企业文化?当然......

    企业文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企业文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从事企业文化工作多年,常常有人带着一脸的疑惑,问起这样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到底需不需要企业文化?当然这......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美文

    有位工人师傅,在工厂里干铆工,工资不多,也就800元多一点。妻子下岗后,自己买了台小型豆汁机,在闹市街头给人家磨豆汁,一天也就挣个十块、八块的。夫妻俩没钱买楼房,带着女儿住在简......

    因材施教 授人以渔——指导研究生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定稿]

    因材施教 授人以渔——指导研究生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刘生良 我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名普通教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我......

    幼教心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关于自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精神的思考弹指一挥间,时光已经飞逝了好几年,转眼之间,孩子都已经快 5 岁了,已经慢慢具备了独立的人格,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记特级教师秦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记特级教师秦辉 作者:赵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057 更新时间:2007-11-13 秦辉老师的个人简介:秦辉,男,1961年9月生,中共党员,任教学科烹饪(面点),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