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现状

时间:2019-05-13 03: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排球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排球现状》。

第一篇:中国排球现状

中国排球现状 我国曾经是一个排球强国,国家队在亚洲在世界都有过辉煌的经历。在沉寂以很长一段时间后,中国女排率先重新站在世界巅峰,2003年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第九届世界杯上继198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第十届世界锦标赛后再次获得世界冠军,中国女排重回世界第一的宝座,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主将受伤不看好的情况下杀入决赛,逆转俄罗斯队是个20年获得奥运会冠军。随后的几年里由于伤病困扰,队伍走入低谷。2011年女排顺利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我们将在数月之后见证女排的辉煌。

相较于女排,男排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过一段时期的亚洲霸主地位之后再无建树。2011年11月20日,中国男排在第十二届男排世界杯中,获得本次比赛的第11名。中国队一共6次参加世界杯,第11名也是最差的成绩,1999年,中国队也曾获得第11名。本届比赛,中国队的战绩是一胜十负,平了历史最差战绩。通过这次比赛,中国男排暴露出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各项技术都有待提高。

我国也有各类的排球联赛,如中国女子排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等,这些联赛为我国排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如冯坤、赵蕊蕊、杨昊等优秀运动员,这些队员是女排近两年重新崛起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北航女排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冠军,北航男排更是在2004年获得参加全国男排联赛资格,开创大学球队参加中国竞技体育联赛先河。今年来,全国排球联赛中职业化球队的尝试,如广东恒大,也渐渐拉高了联赛的水平,这种尝试必将掀开中国排球发展的新篇章。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0051057 王立新

第二篇:中国排球的发展

中国排球的发展史

一、中国排球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中国渗透,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也不例外。西方不少的竞技运动项目逐步在中国开展起来,排球运动就是这些竞技运动项目中的一种。据一些体育史学家考证,排球运动是在1905年传入中国的。排球运动刚传入我国时,它的最初名字叫“队球”。我国首先开展这项活动是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华南地区:1905年,排球运动首先在广州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开展。1913年远东运动会参赛选手许民辉(广东籍)积极推广排球。将这项活动向郊县城乡推广。一年后,排球运动已成了广东广大青年农民、职工都喜爱的活动,该省几十个县广泛开展、组织竞赛,发展速度惊人。在这个基础上涌现出了不少的著名排球运动员和著名排球队,并组织起了体育协会——广东排球联合会。

华东地区:上海是开展排球运动比较早的城市之一。1908年,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派遣爱克斯纳(M·J·Exner)医生来华担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主任,他在青年会体育训练班上讲授和介绍了包括排球在内的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从1912年至1924年,基督教青年会通过举办体育干事训练班来推广排球运动,12年间,先后培养了9批体育教师和干部,其中一部分人后来成了各地推广排球运动的骨干。

华东地区排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地区,除上海外,还有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福州市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潘竹孙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学员。他将所学到的排球知识、技术和练习方法带回了福建,为福建排球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华北地区:早在1910年前就有少数教会学校开展排球活动,但尚未成为竞赛项目。直到1914年第二届华北运动会在北京天坛举行时,才正式设立排球的竞赛项目。

华北运动会自第二届首设排球竞赛后,一度在比赛中取消排球项目达十年之久,直到1924年第十一届时才恢复排球比赛,华北排球运动发展之迟缓,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华北排球运动的开展已经不局限于几个大城市了。排球运动传到了山东半岛的烟台、青岛等地,这些地区也组织了许多比赛,为排球运动的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

二、六人制排球的实行

1900年-1910年,排球运动先后传入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由于当时亚洲各国室内运动场馆远不如美国,来亚洲的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干事们根据亚洲的具体情况,介绍、传授了在室外开展的十六人制排球。亚洲前三届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都是采用的十六人制比赛。1919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后,比赛规则有了较大的修改,将十六人制改为十二人制,场地由90×45英尺缩小为80×40英尺。1927年又将十二人制改为九人制。九人制排球一直延续到1949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九人制排球一直流行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

在50年代,世界最高水平的排球赛都是采用六人制比赛。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男子排球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联欢节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都是采用六人制比赛。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中国开始学六人制排球技术和比赛规则。1950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国体育工作者暑假学习会。在学习会上,北京大学林启武教授向全国体育工作者介绍了六人制排球比赛的规则与办法。参加学习会的100多人经过学习、领会对六人制排球产生了兴趣,并且掌握了初步的知识。这些学习班学员都成了开展六人制排球的“火种”。同年8月,虞积刚、阎维仁在《新体育》杂志上撰文,详细介绍了六人制排球的比赛规则及简单的攻、防战术。1951年5月,林启武教授又撰文叙述了六人制排球的特点及打法。中国排球界在初步了解六人制排球的基础上,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六人制排球与九人制排球的不同点上。由于两者规则有很多不同,技术打法差异也很大,因而探讨规则、研究技术成为这个阶段各种学习活动的中心内容。这对中国当时学习六人制排球以及从九人制排球过渡到六人制排球是不无作用的。排球界很快进入了边学习、边实践的阶段。

三、建立等级制度及培训教练员

为了提高中国的排球运动水平,在5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口号。苏联推行的体育制度是当时中国学习与借鉴的重要方面之一。具体地说,就是学习与借鉴苏联运动竞赛的等级制度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制度,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这有利于调动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向高一级目标奋进。

1956年4月,国家体委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裁判员等级制度条例》(草案)。条例规定运动员等级分为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和三级运动员;裁判员等级分为国家级裁判员、一级裁判员、二级裁判员和三级裁判员。并规定了达到各种等级的具体条件、证章和证书。

1958年6月21日和1958年7月11日国家体委两次修定了等级制度,并制定了《排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具体地规定了各级运动员取得称号的标准。

1958年6月21日,国家体委首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练员等级制度》(草案)(注:这个草案未能施行;1963年5月10日国家体委公布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练员等级制度》,也未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总之,中国排球界在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方面和体育等级制度方面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吸取其精华。

四、加盟国际排联

新中国排球队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青年联欢节等排球比赛活动之后,中国排球队朝气蓬勃的精神和独特的技术引起了国际排坛的注意。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张之槐任主席。1953年11月张之槐、马启伟以中国排球协会的名义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排球联合会的行政会议。1954年1月11日,国际排球联合会正式承认并接纳中国排球协会为正式会员。1956年8月,由国际排联主办的男子第三届和女子第二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在法国巴黎举行。国际排联正式向中国男、女排球队发出了邀请。

中国排协很重视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并于1956年2月通过选拔,组成了国家男、女排球代表队。代表队在上海、北京进行了集训,而且还在7月14日-8月9日访问了苏联、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在此期间男女队各进行了11场比赛。中国男女队还参加了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四国排球联赛。参加的国家有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些比赛是中国队准备参加巴黎锦标赛所进行的赛前锻炼。

8月30日至9月12日,17个国家的女子排球队和24个国家的男子排球队云集巴黎,参加了本届盛会。队数之多,是世界排球锦标赛历届之首。

五、发球革命和修改拦网规则

1957年,广东男排根据排球比赛的对抗规律和本队的具体条件,在当时举行的全国排球甲级联赛中,大胆地运用了勾手大力发球技术。在实践中,他们通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摸索出一套运用大力发球的规律。他们把发球与接发球的训练比例扩大到整个技术训练的60%左右,使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有了数量上的保证,因而在比赛中发球得分多,一传失误少,一次进攻占了很大的便宜。1957年广东男排由全国前6名以外的队,一跃而进入了前3名,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的勾手大力发球。1958年全国甲级联赛,广东男排又由1957年的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大力发球仍是他们致胜的“法宝”。

在广东队的带动下,大力发球风靡全国,不仅甲级队普遍采用,乙级队以及参加锦标赛的各队都开始广泛地运用;不仅男子队采用,女子队也有不少队员采用。这个时期来华访问的外国队都尝到了中国队大力发球抢攻的苦头,一场比赛他们的一传要丢18分左右,最多的高达25分。

当大力发球技术还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另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发球——上手飘球技术也出现了。中国最早运用这种新技术的是上海“红队”(即上海体院竞技指导科队)的龚俊平。当时,上海“红队”和上海“蓝队”都以大力发球见长,而上海红队除采用大力发球之外,龚俊平的上手飘球也是红队得分的重要手段。当时虽然还没有人从理论上对这一技术进行总结和提炼,但在实践中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发球的威力。总之,大力发球和上手飘球的出现对中国排球的技术、战术是一次推动,或者说是一种技术革命。它使排球各项技术间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1964年,国际排联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修改了有关“拦网”的规则。修改后的规则条文为:“当一方扣球前,另一方前排队员身体任何部分越过球网上沿以上的垂直平面触球,即为过网触球犯规,但当一方队员扣球或吊球后,另一方拦网队员过网触球不算犯规。”这明确地规定了在对方扣球后拦网手可以过网拦球。

这个变化对于拦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在此之前,拦网手无论在扣球前还是在扣球后,都绝不允许过网。因此,拦网的手型是手腕后仰在网侧形成一个与网子平行的平面来阻挡对方的扣球。所以,人们仅仅把拦网看作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修改后的规则允许拦网手过网拦击,完全改变了拦网技术单纯防御的性质。队员可以通过拦网将对方的扣球拦死在对方的场地内而得分或得发球权。

1964年在中国排协获悉国际排联在1965年修改拦网规则后,国家体委球类司就决定在即将举行的全国排球联赛中执行新规则。于是,一个群众性的钻研拦网新技术的热潮迅速在全国掀起。什么“盖帽式”、“屋檐式”、“弹钢琴式”等过网拦球技术出现在中国各排球队之中。中国男排还把拦网的手法和变化总结为“捂”、“变”、“包”、“打”、“拍”、“直”、“放”、“幌”、“分”、“合”十字要诀,并在训练中加以强化。1965年7月,中国男排参加了在苏联里加举行的五国国际排球赛。在比赛中,中国男排的直臂屈腕盖帽拦网的比赛中崭露头角,中国队获第三名。同年11月,日本排球队访问中国。当时的日本男排是世界第五名,身高情况和中国差不多,但比赛时由于中国队在拦网上占绝对优势,结果比赛一边倒。中国队共拦死对方77次,而日本队只有33次。日本队称中国队的拦网是“可怕的拦网——万里长城”。日本教练松平康隆先生后来评论说:“1966年是中国男排的高水平时代”。

六、重大的转折

1972年4月,国家体委要求各省运动队恢复正常的训练。排球界的一些老同志也从“五七”干校重新回到了排球工作岗位,他们又立即组织起有马启伟、张然、侯希臣、陆连康、曾远期等人参加的排球调研组,赴全国各赛区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酝酿改善措施,并撰写文稿,总结中国排球训练工作20年来的经验,制订翻身计划。

1972年11月,国家体委又贯彻了中央指示,提出了三大球要在三至五年间达到一般国际水平的要求。国家体委在王猛主任的带领下,召开了全国三大球训练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排球作了三件大事,开始了中国排球史上的重要转折。

第一件: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六人排球20余年的经验教训,找出了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明确了尽快实现目标的方向与措施。

第二件:根据当时世界排球的发展和中国排球运动的状况,修改并重新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以攻为主,积极防守,发展高度,加强配合,实现快、狠、活的技术战术指导思想”。并指出:技术全面是组织各种战术,实现快速、灵活打法的基础;快速灵活是中国排球运动的特长和发展方向,是当前在战术打法形式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集体配合是组成战术、实现快速灵活打法的保证。这些新的提法,实质上是中国排球20多年发展中经验教训的结晶,反映了排球界人士对排球运动规律的认识水平。

第三件:提出了解决目前青黄不接的紧急措施,狠抓青少年队伍的建设,并立即组织各种形式的集训大会战。提出“冬训是关键的环节”,必须抓紧、抓好,要掀起一个群众性的训练热潮。并提出要创造各种条件来提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的排球水平有所恢复、提高,尤其是冬训,在漳洲基地各省精华聚集,水平提高很快。

1973年7月,中国排球队访问了日本。同年11月,男、女排球队又访问了伊朗。也在这一年,北京男、女排,广东男排访问了叙利亚、意大利、黎巴嫩、苏丹和坦桑尼亚。在国内,参加在基地集训的各省代表队迎战来华访问的日本国家高中男、女排球队。这些赛事使中国排球运动员获得了和世界强队实际交手一搏的机会。

1975年第三届全运全排球赛出现了形势好转的苗头。由于多年集训,使一些年轻运动员迅速成长起来,特别是女排开始形成全国多强对峙的格局,预示着中国排球运动的新时代的到来。

1976年初,袁伟民和戴廷斌亲自到集训基地物色运动员。同年6月,新的国家排球队在北京正式成立。袁伟民和戴廷斌走马上任,开始担负起赶超世界水平,冲击技术高峰的重任。

1977年11月,世界杯女子第二届、男子第三届排球赛在日本东京、大阪等23个城市举行。中国排球代表队在团长黄中的带领下,首次参加了世界杯赛,这也是中国排球代表队同世界大赛阔别十余年后的第一次征战。

本次比赛,中国女排击败了实力雄厚的本届亚军古巴队,但因决赛时负于日本队和韩国队,根据胜负局数计算而屈居第四名,这是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大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在预赛时战胜了日本女排,这是自1957年日本队访华以来,也是自日本队60年代摘取世界桂冠以来,中国女排第一次战胜日本国家队。

在1977年的世界杯赛中,中国男排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快速多变的打法战胜了加拿大、韩国、巴西等世界强队。在中国男排参加的国际大赛史上,首次获得世界第五名的好成绩。

七、中国女排的腾飞(1)

中国女排继获得第二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第四名后,逐渐走向成熟。其目标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78年8月中国女排又参加了在苏联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以7胜2负的成绩获得了第6名。虽本次比赛获第六,但与前几名强队的差距缩小了。前六名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各队都没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队的两场失利与经验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袁伟民教练看到了自己队伍的进步,并根据当时国际排坛发展趋势,建立起一支具有高度、攻防兼备的全面型队伍。

1979年12月5日中国女排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这次比赛共有7支队伍参赛。中国队以六战全胜的纪录夺得了世界的桂冠,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愿望。

1981年3月,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经过了7轮28场的激烈比赛,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实现了夺取世界桂冠的愿望。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奖”,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奖”、“最佳二传手奖”和“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在比赛中,中国女排在吸收欧亚两种流派长处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了一套“全攻全守”的独特战术风格,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排坛面前。

1982年9月12日至25日,中国女排参加了在秘鲁利马等地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预赛分6个组。中国队以3比0分别胜了意大利和波多黎哥队后,却以0:3负于美国队,从而给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投下了阴影。

冠亚军决战中,中国女排经受了一场特殊的考验。在噪声的干扰中,中国姑娘斗志旺盛,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夺得二连冠。

在秘鲁大赛中,袁伟民教练说:“拿了两个世界冠军,我认为还不够,因为在世界排坛上最高的荣誉是„三连冠‟”(以前苏联女排和日本女排曾先后拿过这个称号),中国女排全体队员决心要夺取“三连冠”,拿下洛杉矶奥运会的冠军。

1983年,中国女排的“大换血”是出乎人们预料的。日本女排认为她们将“从黑暗中见到光明”。美国女排则更加坚定了她们实现“加里弗尼亚之梦”的愿望(美国女排在加里弗尼亚建队,暂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金牌为目标)。塞林格重申美国总统里根的话,“在奥运会上拿第二就是失败。”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至8月11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

本届比赛虽然苏联、古巴及东欧一些国家没有参加,但从国际女排实力来看,中国、美国、日本、秘鲁等队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队伍,因此,这次比赛仍不失为世界最高水平的较量。金牌的含金量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

本次比赛的最后一场预赛是“中美之战”。中国队还是输给了美国队,使关心中国女排的人们都捏了一把汗。但从比赛来看,中国队有了很大的进步。跟上次中国失利相比,在实力上已有好转。

在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轻取日本队。8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美决战的时刻到来了。比赛一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第一局打了38分钟,中国队16:14胜了关键的第一局。在第二局中,中国队越打越好,美国队防不胜防,情绪波动。最后中国女排用49分钟拿下了第二局。第二局中国队利用巧妙的配合,越打越猛,终于以3:0结束战斗。

中国女排在美国本土上战胜了美国女排,获得了“三连冠”的胜利,实现了夺取“三连冠”的愿望。

8月9日,《体育报》以《辉煌的胜利、艰苦的历程》为题发表了专题社论,向中国女排表示祝贺。社论指出,“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历史的殊荣”。

1984年,袁伟民离开中国女排后,国家女排主教练的人选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了使中国女排长盛不衰,国家体委十分重视选拔主教练的工作。在1984年12月13日至15日,由国家体委袁伟民副主任在郑州主持召开了中国排球协会教练员会扩大会议,经过反复的酝酿与讨论,国家体委任命邓若曾为中国国家女排的主教练。

邓若曾上任后,进行了队伍调整,在他上任前,张蓉芳、周晓兰、朱玲等老队员退役。他上任后,补上了年轻队员殷勤、叶萍和巫丹。邓若曾教练和女排全体姑娘们把“三连冠”的殊荣作为新的起点,又投入了艰苦奋斗的生涯。

1985年11月10日至20日在日本举行了第四届女排世界杯赛。在开幕式上,中国女排队长郎平把四年前夺得的世界杯流动奖杯亲手交给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台下8支球队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都盯着这个奖杯。当记者问到郎平有什么感想时,她说:“我们要把杯子再夺回来!”

由于这届比赛强队之间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女排以较大的优势又一次夺得了世界杯,在新的征程上又写下光辉的一页。本次比赛,邓若曾获“优秀教练员”奖;郎平获“最佳选手”及“优秀选手”奖;杨锡兰获“最佳二传手”奖及“优秀选手”奖;郑美珠获“优秀选手”奖。在这次比赛中,中、古之战是世人注目的焦点。第一局关键的时刻,古巴队曾以14:10领先,路易斯的超手扣球使中国女排陷入困境,但久经沙场的中国女排临危不惧,情绪稳定,技术发挥良好,在已用完二次暂停的情况下,打得有条不紊,章法清晰,敢打敢拼,毫不手软,郎平连扣连中,终于反败为胜。最后中国女排以3:1获胜。

第四届世界杯赛后,邓若曾教练由于身体情况欠佳,请求辞去女排主教练的职务,这一人事变动,增加了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的难度,经国家体委认真研究,决定张蓉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江申生任教练。

1986年9月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克服了重重困难,越打越有信心,终以8战8胜的出色战绩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唯一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在这次锦标赛上,女排教练张蓉芳获“最佳教练员”奖;杨锡兰获“最佳运动员”奖和“最佳二传手”奖,杨晓君获“最佳一传手”奖。

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正值中国处于改革初期。中国女排的成功,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全国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前进,也使旅居海外的侨胞扬眉吐气,使他们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之前,曾有一些外国人断言:“中国人只能在小球项目上取得成绩,在大球项目中要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历史是最公正的评论家。女排的成功已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无论是在小球项目上,还是在大球项目上都能夺取世界冠军。

第三篇:中国现状

中国现状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的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另一种说法是,全国只有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中国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

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1988~2000期间,黑龙江省嫩江县天然林斑块数由240上升为343,平均斑块面积由80公顷下降为68公顷。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湿地消失

天然湿地大量消失

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池”(池塘)。生态危机

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上游地区过度开发黑河水,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的不足2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数百处湖泊消失。湿地被誉“地球之肾”,“肾”萎缩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灾害。

人工林树种单一

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以杨树为例,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成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整个大西北、华北平原,甚至江南一些地区,也以杨树为主。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单一树种形成的种群实质上是一种生物多样性极端下降的“绿色荒漠”。第六,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危及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基础。现代农业过分强调技术,用地而忽视养地。“化学化”尽管带来了产量的快速提高,但土地出现退化,食品安全受到冲击。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激素、添加剂、农膜,甚至反季节种植、转基因技术滥用,使得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加剧、产量下降。以前要一年才能长大的猪,现在四个多月就能催肥。两只翅膀的鸡,在激素的作用下可长出3~6只翅膀。这样的食品进入食物链的生态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中国生态危机现状还包括生物入侵、全球变暖、海洋生产力下降等等。政府要像重视环境污染控制那样高度警惕生态危机带来的隐患,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解决这个难题,还中国一个真正的蓝天。只有生态退化遏制了,环境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还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

1、进一步加强恢复生态系统工程。停止砍伐森林、全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木还草、恢复湿地、禁捕禁猎、治理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实现全处理,这些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国家、企业和全民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当作头等大事,可以毫不过分的说,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同等重要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是生态保护工作的必备群众基础。应大力推进全民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公众了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国情、省情,使“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深入人心,使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

3、加强生态监测。在中国单纯的水环境、气环境和工业污染监测已趋于成熟,并已经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生态环境还在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监测技术和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方面的有关数据还是采取从各部门东拼西凑的方法获得,其准确性和时效性均较差,已经制约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必须建立和开展有效和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

编辑本段相关数据

生态危机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历史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我们现在只要翻开一下世界地图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荒凉、最贫苦、最穷困的地方,在古代都曾经是最繁荣、最昌盛的地方;现在世界上那些生活最穷苦、最艰难的人民,在古代,他们的祖先在某一段时期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由兴而衰、由富而贫哩?我们再看一看世界文明发展史:从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从古印度文化;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到中国的楼兰,我们研究一下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事实,就是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数量、质量和植被的分布有关系再请看下面的事实吧!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政见的政府首脑们怎么会坐到一起(1992年在巴西和2000年在约翰内斯堡)共同研究世界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呢?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政见的政府又怎么会乐意参加、制定并执行那么多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呢?世界上的事情已经够联合国头疼的了,如果不是事态严重,联合国为什么要在1973年成立环境规划署这样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和协调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呢?下面我们改用一些数字来叙述,因为数字的表达能使概念量化,往往比文字的表达更为具体而清晰。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说明地球上有20亿的人没有适当的安全饮用水供应。在第三世界由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2.5万人死亡。受污水危害的儿童,每天有6000名,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死亡的人数。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日本只要花100吨水就可换1吨石油。在我们中国的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由于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2003年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74亿!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在内。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仅气象、海洋、地震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折合成1990年价格),就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约480亿元;20世纪60年代570亿元;20世纪70年代590亿元;20世纪80年代690亿元;20世纪90年代前5年约1190亿元;1996年仅因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200亿元;1998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3007亿元。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项统计报告分析,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这个数字既不包括其它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包括1997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所造成的损失。意思就是说:到2002年实际损失的数字会更大。而200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8%左右,这一年增长8%的实际数字是10万个亿,10万个亿呀!坦率地说,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如果我国的环境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那就意味着全国人民一年的血汗所创造的财富全被生态环境的破坏抵消了,白干了!如此下去,我们怎样才能富国强民、怎样才能全面进入小康!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人们,能够认识、理解、需要、并接受生态化了。因为,20世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人类再也无法承受起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人地之间、人际之间、和代际之间的种种极度紧张关系。在我国,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理解生态化的深刻含义,说不定有些人还在利用生态化的号召力达到赢利的目的。但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却在忧心忡忡。2002年,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生态环境问题时,语气沉重:“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认为:“局部环境的破坏可能引发全局的环境问题,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杨朝飞司长答记者问时说:“我国面临的生态压力仍然很大,在生态方面,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2000年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树立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大多数有识之士确信:生态化转换是关系到生存、发展、健康、幸福的根本,是各行各业以及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它将

成为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唯一选择,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生态化”不仅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方向性的词汇、还是一股不容回避的洪流、是人类社会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编辑本段黄河流域的生态危机

黄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据统计,黄河拥有水资源只有580亿立方米.而且,黄河水因泥沙太多,每年16亿吨泥沙至少需200亿立方米的水来冲刷,其可利用之水还必须减去200亿立方米.这样黄河实际拥有的可利用水量是每年300亿立方米.3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供沿河9个省区及河北.天津两省市使用,本来已经供不应求,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水资源,使得水资源浪费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缺水,成为黄河面临的一大难题.1979年,黄河领域有154个城市缺水,1988年,缺水城市增加到300个,总缺水量高达54亿立方米.进入90年代以后,缺水城市每年都在增加.城市膨胀,流动人口剧增之后,城市用水不得不挤占农业用水,或在城市完全不顾后果地大量超采地下水,出现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等.因为缺水,华北粮仓河北省一方面年年旱灾,另一方面农田保积年年降低.全省1986年的水田浇灌面积较1980年减少了900万亩,粮食产量长期徘徊不前.宁夏,甘肃,因为严重缺水,大量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无法摆脱贫苦困.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近20年以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据《黄河志》记载,1761年黄河花园口最大流量为3.2万立方米,1958年7月17日为每秒200立方米。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0亿立方米,黄河入海水量占径流总量的比率,50年代为79%,60年代为60%,70年代为,80年代为。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现象,当年断流17天,1991—1995年间平均每天断流620公里;1997年断流13次共226天,断流河段长683公里。黄河可能成为季节性的内陆河。在断流的地方,昔日黄河帆影已成无水之舟。断流使下游沿黄城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东营,滨州,濮阳等城市对居民实行定时供水,家家户户蓄水备荒,摆满了坛坛罐罐。沿黄两岸禾苗枯焦,断流时间一长,便颗粒无收。断流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例如:年产30万吨尿素合成氨的”中原化肥厂”,因黄河断流影响,不得不停产。总之,因断流给沿黄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非常严重。仅以山东省滨州为例:滨州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濒渤海,是黄河入海的必经之地。这一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下均为咸水,很难食用,因而这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主要依靠黄河水,黄河水是其经济命脉

第四篇: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分析

[导读]: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欣喜的地方?又有哪些令人担忧的问题?2011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主席吴定富在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整体上而言运行平稳有序,但仍存在着发案率高、涉案金额大、投诉信件多等问题,亟待监管者着力解决。

每天5元,最高30万保障

和家人一起投保,共同享受9折优惠

这里是推广位以下显示均为向日葵已认证会员,其资料真实可靠。

利润同比增长72.3%,整体而言平稳有序

保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1-6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8056.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359.6亿元,同比增长16.9%;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697亿元,同比增长11.4%。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959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

风险防范取得明显成效。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财务状况总体保持稳健。新华人寿增资140亿元,偿付能力多年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华安产险发行8亿元次级债,偿付能力重新达标。截至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降至5家,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比由2010年底的7%降至0.7%。保险案件风险防范取得积极进展,全行业新发生刑事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同比下降40%和51%。

业务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从产品看,财产险业务中,在车险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非车险继续保持均衡较快发展态势,增速比车险业务高11个百分点,占财产险业务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中,受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新会计准则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7%下降至0.8%。新单10年期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高出人身险业务7.3个百分点。从渠道看,主要人身险公司普遍出现了个险渠道发展速度快于银保渠道、对保费增量贡献大于银保渠道的现象。个人代理业务占比4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相互代理等新型渠道发展较快,在形成一定保费规模的同时,业务质量稳步提升。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务发展明显加快。1-6月,中部八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965.7亿元,占全国比重24.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西部十二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495亿元,占全国比重18.6%,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发展。1-6月,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489.8亿元,同比增长72.3%。财产险承保盈利状况持续改善,34家财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14个大类险种中实现承保盈利的达到12个。人身险业务的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人身险公司利润总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15.7%。

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保险机构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适度调减基金投资,增加银行存款和长期股权投资,资产配置趋于稳健。截至6月末,银行存款占比33.5%,债券占比45.8%,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占比13.2%。1-6月,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1%,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上实现了安全性和稳健性的要求。

涉案金额5151.8万元,问题致命且不容忽视

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保险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期、全面爆发,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使保险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通胀压力居高不下。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基准利率。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调整给保险业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一是寿险业务增长面临压力。受加息影响,部分寿险产品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力下降,预计2011年寿险市场整体规模增长有限。同时,部分传统固定收益率产品以及新型产品面临一定退保风险。今年1-5月,寿险公司退保金按照老口径计算达734.8亿元,同比增长72.4%。二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加剧。资本市场低迷和加息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降,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由于通胀压力增大及流动性紧缩力度加强,债市收益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持续震荡,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同时,在当前形势下,保险公司普遍压缩投资总额,加大长期资产配置,个别公司资产流动性偏低的问题开始显现。

业务模式转型的压力增大。在外部成本上升和政策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资源约束对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正在形成,保险市场转型压力进一步凸显。一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富余劳动力减少给现有个人营销体制带来挑战。以“拉人头”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组织发展模式,与我国日益年轻化、知识化消费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素质、稳定队伍、创新模式成为下一步营销体制改革的重点。二是银保渠道面临进一步规范与转型。银行保险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加上信贷紧缩、加息等因素,银保业务增速放缓,预计短期内业务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三是产险市场高度依赖车险的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随着汽车销量增速下滑,车险业务增速放缓,需要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市场不规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过近年来的集中治理,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违法违规行为仍不断发生。一是一些违规行为屡查屡犯。从上半年检查情况看,销售误导、理赔难等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为,通过虚假费用、虚挂中介进行变相贴费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虚假赔案、虚假承保农业保险业务、团险业务拼凑保单等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反弹,在监管高压态势下违法违规手段更加隐蔽,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二是新型渠道暴露出管理漏洞和操作风险。个别公司在发展网络销售的同时,网络运营管理没有完全跟上,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公司的电话营销涉嫌侵犯公民隐私,严重损害行业形象。三是案件风险治理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共发生案件104件,涉案金额5151.8万元。虽然总体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今年以来呈逐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保险诈骗和侵占挪用客户保险资金,社会影响恶劣。一些违规经营行为涉嫌犯罪,风险不容忽视。

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收入比重达91.6%,寿险市场“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长期期缴、保障功能强、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障需求的产品发展不足,客户可选择的保险产品形态有限,弱化了保险产品在整个金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力。二是分红险具有保底收益和特殊分红的特性,资金运用收益的高低,对分红险业务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分红险占比过高,分红险单一险种的业务波动会造成整个寿险市场的大幅波动。三是过度集中于分红险,在加息条件下需要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来覆盖成本,客观上会增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求可能会放大风险。

中小保险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增强。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亏损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上半年预计利润情况看,共有61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保险公司。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处于100%-150%区间的主要为中小保险公司,并且数量由年初的11家上升至14家。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补充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增资困难。当前,保险市场上中小公司占大多数,而且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会有新的公司不断进入。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酿成行业风险。对此,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著名保险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预测 ——人寿保险业将会超越信息服务业,成为未来十年热门行业之一。全国保费收入可观,每年都保持飞速发展;据中国保监会相关数据统计: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1999-2008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2005-2009年中国寿险营销员保费收入增长情况(注:2009H1代表09年第一季度)保险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

保费规模快速增长

保险从业人员的快速增长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07年保险从业人员已达204万,其中新进入人员达42万,增长幅度达25%,大量社会主流人群进入保险行业。08年一季度呈加速趋势。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 07年底全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比06年增长24.7%倍。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1亿,比07年增长39.1%。

政府强力支持与推动

社会变迁:

外生变量不可阻挡的提升保险需求

家庭小型化增加单个家庭风险,提升家庭保险需求。家庭小型化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社会 特征之一。逐渐缩小的户均人口,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第一,由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人口增长放缓。第二,近年来,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三代同堂的家庭逐渐减少,更多的是一对父母带一个孩子分离出新的家庭,这样,家庭绝对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保险需求更多的还是靠城市家庭推动的。家庭小型化使得个体家庭遭遇风险的因素加大,扩大了家庭的保险需求。

经济变迁:

制度革新中延续保险需求爆发

增长低保险深度预示保险需求爆发增长将近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产业划分角度看,保险 业属于第三产业金融业的子行业,保险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特殊性,与国民财富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可以说,保险业是财富效应带动下的产业。

人均收入 比较高的国家同时保险消费也比较高,随着收入的增加,保险集中度也同时上升——保险的增长快于潜在经济的增长,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以 后,人均GDP的增加将引起保险深度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当人均国民收入在2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时候,平均保费增长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一到两倍。

从数字看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欣喜的地方?又有哪些令人担忧的问题?2011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主席吴定富在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整体上而言运行平稳有序,但仍存在着发案率高、涉案金额大、投诉信件多等问题,亟待监管者着力解决。

利润同比增长72.3%,整体而言平稳有序

保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1-6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8056.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359.6亿元,同比增长16.9%;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697亿元,同比增长11.4%。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959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

风险防范取得明显成效。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财务状况总体保持稳健。新华人寿增资140亿元,偿付能力多年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华安产险发行8亿元次级债,偿付能力重新达标。截至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降至5家,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比由2010年底的7%降至0.7%。保险案件风险防范取得积极进展,全行业新发生刑事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同比下降40%和51%。

业务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从产品看,财产险业务中,在车险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非车险继续保持均衡较快发展态势,增速比车险业务高11个百分点,占财产险业务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中,受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新会计准则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7%下降至0.8%。新单10年期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高出人身险业务7.3个百分点。从渠道看,主要人身险公司普遍出现了个险渠道发展速度快于银保渠道、对保费增量贡献大于银保渠道的现象。个人代理业务占比4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相互代理等新型渠道发展较快,在形成一定保费规模的同时,业务质量稳步提升。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务发展明显加快。1-6月,中部八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965.7亿元,占全国比重24.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西部十二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495亿元,占全国比重18.6%,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发展。1-6月,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489.8亿元,同比增长72.3%。财产险承保盈利状况持续改善,34家财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14个大类险种中实现承保盈利的达到12个。人身险业务的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人身险公司利润总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15.7%。

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保险机构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适度调减基金投资,增加银行存款和长期股权投资,资产配置趋于稳健。截至6月末,银行存款占比33.5%,债券占比45.8%,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占比13.2%。1-6月,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1%,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上实现了安全性和稳健性的要求。涉案金额5151.8万元,问题致命且不容忽视

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保险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期、全面爆发,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使保险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通胀压力居高不下。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基准利率。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调整给保险业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一是寿险业务增长面临压力。受加息影响,部分寿险产品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力下降,预计2011年寿险市场整体规模增长有限。同时,部分传统固定收益率产品以及新型产品面临一定退保风险。今年1-5月,寿险公司退保金按照老口径计算达734.8亿元,同比增长72.4%。二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加剧。资本市场低迷和加息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降,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由于通胀压力增大及流动性紧缩力度加强,债市收益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持续震荡,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同时,在当前形势下,保险公司普遍压缩投资总额,加大长期资产配置,个别公司资产流动性偏低的问题开始显现。

业务模式转型的压力增大。在外部成本上升和政策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资源约束对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正在形成,保险市场转型压力进一步凸显。一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富余劳动力减少给现有个人营销体制带来挑战。以“拉人头”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组织发展模式,与我国日益年轻化、知识化消费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素质、稳定队伍、创新模式成为下一步营销体制改革的重点。二是银保渠道面临进一步规范与转型。银行保险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加上信贷紧缩、加息等因素,银保业务增速放缓,预计短期内业务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三是产险市场高度依赖车险的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随着汽车销量增速下滑,车险业务增速放缓,需要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市场不规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过近年来的集中治理,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违法违规行为仍不断发生。一是一些违规行为屡查屡犯。从上半年检查情况看,销售误导、理赔难等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为,通过虚假费用、虚挂中介进行变相贴费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虚假赔案、虚假承保农业保险业务、团险业务拼凑保单等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反弹,在监管高压态势下违法违规手段更加隐蔽,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二是新型渠道暴露出管理漏洞和操作风险。个别公司在发展网络销售的同时,网络运营管理没有完全跟上,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公司的电话营销涉嫌侵犯公民隐私,严重损害行业形象。三是案件风险治理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共发生案件104件,涉案金额5151.8万元。虽然总体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今年以来呈逐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保险诈骗和侵占挪用客户保险资金,社会影响恶劣。一些违规经营行为涉嫌犯罪,风险不容忽视。

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收入比重达91.6%,寿险市场“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长期期缴、保障功能强、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障需求的产品发展不足,客户可选择的保险产品形态有限,弱化了保险产品在整个金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力。二是分红险具有保底收益和特殊分红的特性,资金运用收益的高低,对分红险业务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分红险占比过高,分红险单一险种的业务波动会造成整个寿险市场的大幅波动。三是过度集中于分红险,在加息条件下需要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来覆盖成本,客观上会增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求可能会放大风险。

中小保险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增强。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亏损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上半年预计利润情况看,共有61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保险公司。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处于100%-150%区间的主要为中小保险公司,并且数量由年初的11家上升至14家。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补充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增资困难。当前,保险市场上中小公司占大多数,而且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会有新的公司不断进入。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酿成行业风险。对此,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篇: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现状

放眼望去、大多数企业奄奄一息、物价房价居高不下、经济数据年年增长

中国经济改善了什么?居民消费 增长了多少?

现在整个实体经济出现了大干大亏,小干小亏,不干不亏的局面

政府层面已近焦头烂额,头疼医头,教疼医脚,摁下葫芦起了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且愈演愈烈?

原因其实很简单,政府不是没努力,但是,只懂理论讲大道理的所谓专家用理论知识去管理经济,纯粹瞎扯淡

治标还需制本!!

民生民生,生存、生活才是人民之本能需要

中国的经济是和民生切切相关的 美国的工资水平比中国高近十倍,但是很多有关民生的商品却比中国低很多,并且质量是中国无法可比的 比如:粮食、牛肉、海产品、汽油、房价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绝对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中国发展的几种现象: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粮食问题竟然依赖美国,8成的种子来自美国供应,被美国公司垄断,原因很奇葩,美国的转基因 种子产品高抗病虫,泱泱大国号称地大物博,难道连自己国家种地的种子都解决不了吗?转基因的危害就不说了大家都清楚,真不知道管农业 的官员在忙什么,对了,和他们无关,他们吃特供粮食

2,农业种植和养殖 业严重资源浪费,粮食和肉类食品竟然比发达国家贵很多,难道中国的草贵吗?还是人工费用贵?原因很简单,没有形成集约化管理,产生不了规模效应,造成物价居高不下

3,年年打假假货为啥还是铺天盖地?

就不说淘宝 假货了,直说一点,假名牌运动装运动鞋满大街都是,没人管,你不打假不保护知识产权让品牌企业怎么活?就像养鱼一样,你在乌黑的脏水养鱼鱼能生存吗?

人人骂日本人,日本怎么打假?直接判刑和罚破产,中国呢?就算抓了,请客送礼和监管部门成朋友了,继续卖把

所以说,不是管不了,是不想管而已

,4,反腐 败反了几年了,确实很有成效,但是反完了后面如何呢?倒霉的抓了,吃公粮不干活的一个没少,以前干点活的也懒得干了,为啥?没好处了,其实贪腐的是有实权的官员,大多数公务员还是靠工资吃饭的,反腐和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两条线同时进行,你让十个人做一件事情让他们吃半饱,不如安排三个人来做让他们吃饱吃好,政治体系和薪资改革并没有更好的衔接方法出台,造成了人浮于事越来越严重,公务人员众多,纳税人负担越来越重

5,人为设置的各种衙门并没有减少一个

本届政府确实发文减少了一些层层审批,但实际减少多少呢,少的可怜,各级衙门一个没少,说明政府层面口号喊得山响,改革是雷声大雨点下,最起码是效率低下

6,所谓的国企改革改了些什么?

除了国家政策垄断行业以外,那个行业国企能竞争过私企?答案是没有一个,这是所有制造成的,改变不了这个体制,根本谈不上改革

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了

个人观点:

1,首先政府还是先让农民种好地把,把支持外国人的钱多支持农民一点,真正加强农业现代化 建设和农业集约化建设,让全国人民吃上安全的粮食,和平价的副食肉类,让越来越少的农民富起来,民以食为天,全国人民吃饱了吃的安全才有心思做好事情

2,精简政府闲杂人员,让大批闲人去创造价值去而不是做硕鼠,参照发达国家公务员和全国人口的比例裁员就好了,估计要去掉七成吧,这样集中仅有的资源提高存量公务员待遇,提高他们积极工作的动力,剩的钱够解决全国失学儿童和贫困家庭了,相信中国人民不会比外国人难管

3,严厉打假,让制假者坐牢,让假货无处藏身。提倡优质产品、多创造出自中国的世界名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这样企业才能生存有发展

4,严格预防腐败而不是只事后打击

重新设计改进政治体制,其实不是政府没有能人,各类人才济济,也不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立竿见影,只是不想做而已,因为改革必然触动当权阶级利益,他们没有动力去做

比如,治理腐败预防腐败很简单,把发达国家成熟的模式和香港廉政公署的东西照搬过来做下改进就可以了,有这么难吗?

5,让老百姓活的好才是正道

现在穷的不是来国家,是普通老百姓!其他不说,就说房地产,100万的房子国家收了多少税?大头都给国家拿走了吧,全国建了多少房子,国家就按比例拿走多少税,这只是房地产一项而已,现在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通员工3000左右,还要交掉相当比例的社保,你想想普通老百姓不节衣缩食怎么活?

6,不用天天喊免税、减税

只要你税收合理,收税公平公正,不用天天喊减税,正常交税全国人民都会接受的,但是你这种税收制度和收税标准,真的是让人难以##,缴税是否公平官员最清楚

几个大因素集合起来导致的。

第一,政府利益集团的蛋糕不能动。这点就导致改革不可能改体制。现在除了逐渐放出一部分权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其他的办法。这点不能动,那么剩下的改革不过是皮毛,而不是筋骨。

第二,人口的全球第一极速老龄化。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1.14。什么概念?日本这么惨,天天喊被少子化,老龄化压得抬不起头,总和生育率1.4左右。欧洲惨吧?白人总和生育率1.3左右。加上穆斯林移民1.6,1.8,每个欧洲国家不同,不一而足。但是欧洲一直被称作 老欧洲。没有未来,必然被高生育率的穆斯林移民转变成欧洲斯坦的老欧洲。

纯汉人总和生育率绝对是低于1的。新疆维族,还有内地的回族,一般生育率都是4左右。1980年强制一胎化实行,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2.2左右,刚好是满足世代交替的生育率。美国现在也就是这个生育率。一胎化强制打胎,搞死了多少孩子,永远不可能知道真相。但是,计生委在公开媒体上,曾自豪的宣称强制计划生育30年少生4亿人。而官方媒体也曾在联合国自豪的宣称,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是的全世界人口晚了5年达到70亿。当时这个少生的都是汉人。没人敢去强制打穆斯林的胎。穆斯林群体会跟你玩命的。但是汉人就不同的,扒房牵牛,可以流出来,打出来,就是不能生出来。等等触目惊心的标题口号和暴行。

就今年,好几个当年的主持计生的一把手都在官媒表态,从未搞过强制一胎化。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为自己撇清责任了。可惜。历史是后人写的,也是后人评价的。

第三,就是TPP这个东西了。这个论坛里谈得很多。说白了就是中国政府完全不讲信用,谈好的并不履行。中国政府的意思就是我几千年都是这么玩的。大家有核武器,世界大战打不起来。那么欧美日,就想办法绕开中国,我不制裁你,我不跟你玩命,我绕开你,总行吧?

第四,中国环境污染已经到达极限,而房地产 之类的,专门学香港那套,就是长期剥削民众未来潜在消费 的玩意儿,也已经到达极限。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竟然内需不行。经济根本无法内循环,也算起奇葩了。涸泽而渔,就是近30年历代中国政府做的事情。

第五,看看中国目前的对策,地方政府近十几年,寅吃卯粮,最后就指望中央政府兜底,所以现在有了地方债置换。其实还是老样子搞,就是稍微收敛一些。一毛不拔的中国政府,根本不想真正的减税,所以故意推高股市,搞注册制,为的是啥,第一,救这帮负债累累的国企央企,第二,给中国的民营 企业融资。注意,凡事不用政府掏钱,而政府反而能搂钱的事情,政府才是乐见其成的。结果股市玩的太HIGH了,提前崩了,说白了还是,你想慢牛,你手底下那么多官僚和利益群体,肯慢慢搂钱,让经济喘口气么?不会,大家都看出船要沉了,自然是能尽快捞多少捞多少。然后转移出国。

第六,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内需早就完蛋了,外贸产业转移的早走了,不能走的被人民币升值 搞的奄奄一息。就剩下投资铁公鸡拉动了。投资拉动有个边际效应,到后面投的钱越多,效益越差。最后可能变成负的。但是没办法啊,不这么干,经济连5都保不住,所以,注意看财经新闻,现在还在搞那套,美其名曰,稳增长。

第七,访美就是希望美国不要把绞索勒太紧,让俺喘口气,所以下了很多大单。美国多精明,你来送钱,我乐意,伸手不打笑脸人啊。可是我继续搞TPP,两不耽误啊。现在是赔钱卖高铁,这就是所谓一路一带 的实质,只有炒作价值,长期来看就是赔钱货。

第八,现在搞腾龙换鸟,希望引入高科技 产业。高科技产业最关键一条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你中国能做到么?政治体制不改革的话,根本不可能。怎么可能搞出美国硅谷这种?

条条都是死路,根本的不能改,那么只能拖,拖到啥时候,天晓得。因为改了就是怕失去政权,失去民心倒是不怕,大家知道就行了

下载中国排球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排球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谈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浅谈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摘要:中国的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法制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不断取得新进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探索、逐步发展的过程,其历程可以大体分......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大全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 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 国民经济高......

    中国知识产权现状

    中国知识产权现状一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商标法》修改工作,新修改的《商标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完成《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

    中国高尔夫球场现状

    中国高尔夫球场现状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05日 16:42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高尔夫作为一种新兴的贵族运动,应该有非常大的赢利空间的,也正是因为很多人都看好这一商机,近年来高尔夫......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揭秘: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仪器信息网 2016/03/22 11:13:57 点击 2259 次 [导读] 3·15前夕,广州市消委会等40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同发布的......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一、摘要 中国属于缺水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