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白琼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探究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学习中的探究点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进行自主探究呢?
一、创设探究情景。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探究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赤壁大战的录像,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定格画面,打出两行字幕:
兵力:曹军八十万人,东吴三万人
结果:曹军丢盔弃甲,东吴大获全胜
然后出现一个大大的“?”。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问题如潮,围绕“曹操有八十万大军怎么会被东吴三万人马杀得丢盔弃甲呢?”这个大问题,从战时背
景、战争双方将领、战斗策略运用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小问题,为实施探究学习确定了明确的目标。
二、破题入手,跳跃探究。
题目是全文的“旗帜” 和“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提供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体现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学习《田忌赛马》一课中,可以分以下几步让学生进行探究:
(1)学生质疑:田忌和谁赛马?经过、结果怎样?
问题一出来,就成了学生学习这一篇课文的第一个探究点。这个探究点一确立,学生马上会自主地投入到了解整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去,使学生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是主动进行的,水到渠成,过度非常自然。
(2)读最后一段,抓出最后一段中的重点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引导质疑:为什么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探究点2)
由于最后一自然段不直接写赛马,而是写作者的看法,学生读过后联系已了解的课文内容就会产生疑问,自己确立学习的目标,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
(3)为什么按正常顺序就败了?转败为胜的关键点在哪里?(调换顺序,学生用学具表演。探究点3)
(4)“只……下”说明这办法很简单,但作为大将军的田忌为什么想不到,而孙膑却想得到?(再细读第三小节,探究点4)
(5)马快不了多少,只要调换顺序就一定能胜利吗?(调换的顺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齐威王的心理。探究点5)
(6)那么在田忌取得第一场胜利后,有没有再失败的可能?为什么?又为什么能取胜?(探究点6)
(7)用课文中最后的议论句,再加上胜利全由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不同的说法把课文总结一下。
显然,由于把课文归纳出六个探究点引导学生变序读解,就大大提高了训练理解课文的力度,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建构了一条优化认识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短程”。
三、抓文眼、关键句进行探究。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挚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为学习课文的探究点,有利于读懂课文。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在引导学生研读阮恒献血这部分时,先提示学生可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在这课中最为关键的是描写阮恒神态和动作的词。学生通过思考,立刻提出疑问:“课文中有几处地方都描写了阮恒哭,分别用上了词语„啜泣‟„呜咽‟„哭泣‟,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确立了学习的探究点,学习的情绪高涨,马上认真细致地读课文、讨论,最后得出作者用这三个不同的词,可以体现阮恒在抽血过程中越来越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性。又如教学《猫》一课时,当学生学到猫高兴的表现时有一句这样写到“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可让学生找找哪个词最吸引自己,学生找完,探究的目标马上就有了,几十只手高高举起,问道:老师,作者为什么要用“小梅花”这个词来代替猫的脚印,这个词用得妙在哪里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和思维特点,通过想一想,比一比,换一换,议一议等方法,学生恍然大悟,才知道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从而较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每篇课文往往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探究,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学到课文结尾:陈庚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庚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请同学们试着根据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分别提出:“陈庚为什么要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为什么说自己对不起小兄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想。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证明。因为,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才有了问题进行探究,体现了他们主动求知的强烈意愿。
四、仔细看图,图中探究。
课文的插图往往落在课文的重点处,有的课文从插图入手,图文对照,有利于导出主线。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插图,描绘了11个纤夫的形象,课文则逐一介绍“领头的”老头儿及一个“中年人”,依次引出“高个子”、“小伙子”。从“穿红上衣的少年”又依次引出“有病”的、“秃顶”的老头儿,退伍不久的士兵和“愤怒”的高个子。最后介绍“走在最后的”一个老头儿。这11个群像,都被一条纤绳所“捆绑”,而外貌、年龄、身世、服饰、表情各异,以此可形成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现问题,来确定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时应从哪个点进行探究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五、参考习题,思考探究。
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探究课文的启示。如 《西门豹》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题中的“巧妙”——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点睛之笔。教师从课题入手设问:课文写了西门豹的一件什么事?他的办法好不好?课后习题中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你觉得妙在哪里?这样,便单刀直入,给学生探究性学习树立了目标。
六、矛盾之处细探究。
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草原》一课写草原美景时,写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抓住“翠色欲流”和“轻轻流入云际”这看似矛盾处质疑。这可引发学生认真探究,反复咀嚼语言文字。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探究点)进行探究,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点的确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点的确立》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探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且,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探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探究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学习中的探究点,成为我们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进行自主探究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备课组来谈谈自己浅在的观点:
一、创设探究情景。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 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探究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 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教学伊始,我出示课题后,便让学生从审题入手,引导他们主动质疑,说说看了题目后有什么想法?于是,学生提出: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等一系列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理解文章的中心做了很好的准备,为实施探究学习确定了明确的目标。
二、放大‚金点‛,抓点带面探究。
当我们通过对教材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钻研之后,就需要从中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时可以把思考的着力点,集中到沙里掏出的‚金点‛上,放大这些‚点‛来设计教学。这就如同打井,一定要一直挖下去,直到打出水来,力求点上突破,点上求效。每篇课文,都有一些值得深究的点,这个点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教师要善于慧眼发现,放大金点。
例如《五彩池》一课,写了五彩池的形状以后,再写五彩池的水的颜色时,有这样一句话,‚更使我惊奇的是……‛这里的‚更‛字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点。设计时,可以在可见出示的这段话中去掉这个‚更‛字,让学生发现少了一个‚更‛字,由此引发出:有这个‚更‛字和没有这个‚更‛字有什么不同?如有这个‚更‚字说明作者在看到五彩池的形状时,就已经感到惊奇了,当再看到五彩池的水的时候,惊奇的程度更深了,有这个‚更‛字说明五彩池的景色更加神奇美丽; ‚更‛字在文中起到了上挂下连的作用等等。
三、抓文眼、关键句进行探究。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挚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为学习课文的探究点,有利于读懂课文。如教学《杏儿熟了》这课时,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前,先提示学生可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在这课中最为关键的是描写奶奶笑的词。学生通过思考,立刻提出疑问:‚课文中有两处地方描写了奶奶的笑,分别用上了词语‘爽朗地笑了’‘笑容可掬’,奶奶为什么要笑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确立了学习的探究点,学习的情绪高涨,马上认真细致地读课文、讨论,最后得出通过描写奶奶的两次笑,从而体会出劳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每篇课文往往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探究,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苏武牧羊》一课,当学到课文结尾:‚看到苏武含着热泪端坐在车上,怀里紧紧地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旧旌节,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动,没有一个不落泪的。‛教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请同学们试着根据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分别提出:‚苏武为什么要含着热泪?为什么要把那支脱光了毛的旧旌节紧紧地揣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想。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 地位的有力证明。因为,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才会有问题进行探究,才能体现他们主动求知的强烈意愿。
四、仔细看图,图中探究。
课文的插图往往落在课文的重点处,有的课文从插图入手,图文对照,有利于导出主线。如《苏武牧羊》的插图,描绘了无边无际的荒漠,到处长满野草,没有人烟,唯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一群公羊和那支代表国家的旌节。以此可形成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现问题,来确定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时应从哪个点进行探究,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探究点进行探究,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卫磊
2011年12月
第三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住处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且提出了教学的主体参与机制和方式,即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探究中创造,在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与给予的进程,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开放的、活跃的,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去进行思考研究与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通过亲身探究获取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的知识。
一、创造条件,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使学生通过认识人类已有文化,从而促进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是有对人类认识的重复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此过程中贯彻尝试创新,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结论性教学为“教师设疑、激疑、学生解疑、尝试创新”的探究式教学。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叶圣陶曾言:“学习是学生自已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已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我们必须相信学生,乐于为学生提供“探究”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指导。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学生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教朱自清的《绿》时,学生提出:“梅雨潭的绿奇异在哪里?”针对学生质疑我们应组织学生读课文,讨论、查阅资料,发现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表现梅雨潭的绿,表现对梅雨潭的喜爱之情。
二、激发兴趣,提供探究的动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为此新课程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觉持久的热情。只要有了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奥苏泊尔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动机。因此,我们要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疑问探究主题,了解探究的大体方向。例如在讲《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以先放映一些济南秀丽的山水图片,给学生以直观感 性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对济南山水景色特点探究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直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教《陶罐与铁罐》的时候,提出了这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在这个专题的引导下,从文中找理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得有理有据。将学生引入教学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氛围之中,即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题,教师说什么问题,考虑到课堂的时空限制及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层面,尽可能地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合作小组,提供探究的伙伴
按照构建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构建对事物的理解。合作学生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构建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所以,在自主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小组。大家共同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积压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学习《春》时,引导学生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文字,共同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同学间合作的成功意义。
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四、弘扬个性,培养探究的独创性
巴列班斯基曾说:“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度的规律。”也有人说:素质教育是回归生命本质的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的确在语文教学中人格塑造是终极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例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解,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全过程有及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等,同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未来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求异的习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五、敢于实践,品味探究的过程性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教《在山的那边》一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次失败的经历,从而引导学习主体探索、进取、尝试,克服困难,不计挫折,树立坚定信念。又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在赏析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时,提出“卷”字能否用其他动词代替呢?我们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自主探究,学生理解了“卷”这个动词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景以及作者受害之重。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语文教师应该构建自主探究式语文课堂,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自主与探究共舞 童心与个性齐飞(阮晓美)
——小学语文探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践新课程的重要阵地,而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本文在广泛学习新课程理念和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旧观念,大胆创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自主为基础,注重质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同时变单一课本为多渠道,变狭隘课堂为广阔生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做了粗浅的尝试。
【关键词】自主探究;质疑解疑;创造力 前 言:
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探究性学习不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被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是指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疑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坚持人本主义,强调主体发展,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它把一种 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抽象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使教学观念的转变有了具体的方法作依托。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究精神。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为此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1、着眼自主,创设探究、解决问题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教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选准有研究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而且是处在儿童信息临近区的问题。这就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使教学过程简洁明快,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同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力避提问的随意性。
例如《赤壁之战》这类故事性很强的课文,任老师摆脱“情节分析”,组织学生集中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揭示课题、初读并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之后,让学生质疑问难,经师生共同筛选,确定以下3个问题:
1、黄盖为什么会想出火攻的办法?这个办法好不好?
2、黄盖假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怀疑?
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80万,原因在哪里?
这三个问题覆盖了全文,要求学生潜心阅读,从全文的字里行间、从赤壁之战这一整个事件中去寻找答案,学生综合性地依据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吸收,再组织好内部语言,然后做出正确的表达,这显然比以往教师随课文故事情节平推式的提问要好得多。由于问题集中,教学环节减少,就能留出整块时间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主动去获取和处理信息。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2、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教给探究的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互动性原则,师生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从探究点的设计到探究的延续,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如在探究点设计时的引导。在《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让学生说说小女孩最后的命运如何,并相机出示文中的一句话:“„„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并鼓励学生质疑,有学生就提出:“冻死了是件很痛苦的事,为什么她还带着微笑?”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此时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细细地读课文,学生也积极地投入问题的探究中。同样,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性在学生个体探究时的辅导,群体探究时的指导,将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教师有效的“导”,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启发思维,引导思路,疏导疑难,总结规律,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探究的途径,学会如何探究.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当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给学生多种形式的探究方法。如在探究《劳动的开端》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我”挑煤时的艰辛?可让朗读好的同学通过朗读来表现,也可让会画画的同学用图示法来说明。可以自己读课文探究,也可以自己找小伙伴去研讨。而在交流讨论时,可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语言材料,先读读这材料,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或怎么研究的?例如在《劳动的开端》学生在个体探究后,一生站起来交流:“我找到了这个句子----睡得正熟„„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里把我从桌上摔下来比作落到了万丈深渊,可看出我劳动太吃力了,睡得特别死。劳动的条件也很差只能睡在桌上,他们根本没把挑煤人当人看。”学生这样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到语言文字的评析,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这样的回答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精神,有助于语言、思维、表达的同步发展,也避免了教师一路穷追不舍地提问,不仅如此,还能清晰地暴露学生在探究时思维的矛盾处、闪光点等,便于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
3、注重质疑解难,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要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起点。
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我总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就是以学生“质疑”为切入口,以学生“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间,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由他们提出,也有他们解决。
3.1课始:自学存疑,自主鉴赏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上课伊始,探究型阅读教学就要强调学生自学存疑,注意发挥学生课前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质疑答难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学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自学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
1、自由选择,多种形式。以四人为单位自由组合,让学生自由选择搭档,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创设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
2、团结协作,自学存疑。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难问题讨论,简单的马上解决,稍有难度的保留,以参加全班的讨论。
3、合作学习,同甘共苦。小组讨论的结果属于集体,每人都有所有权。在评价时,我们肯定一个小组的学习成功,而不是某个尖子生。这样,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如教学《田忌赛马》时,上课一开始我就留给学生10分钟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提供自学实践的机会——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动笔做个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课堂上学生埋头读书,动笔圈画,查阅资料。)我巡视,待学生自学基本完成后提出要求: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最后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报上来,全班同学共同来解决。
(课堂上小组活动,同学各抒已见,气氛活跃。)
阅读教学课前10分钟自学的设置,以读为基础,以思为核心,以议为形式,通过读、划、查、说等不同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书、议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并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度,使学生彼此之间优势互补,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3.2课中:质疑答难,自主探究
质疑的目的是解疑,在自学存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难免碰壁,教师应给予学生解疑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解答,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例如:听、读、思、议、画、找、写等。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由学生自己决定。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我大胆采用了“跑组”的合作形式,学生可以离开座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组成小组(当然他一定会选与他兴趣相同者)。我还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并同意他们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旁观者,而要穿针引线,适时、适当点拨,参与探究。如教学《小镇的早晨》,学生自学存疑后——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初步掌握了课文的内容,现在各组把本组中较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生:“橹是什么?摇橹声是怎样的?”
生:“为什么小镇的早晨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
生:“恬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为什么小镇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这不是矛盾的吗?
生:“价廉物美是什么意思?” „„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问题提得也很有价值。在这些问题中老师相信,有些问题我们班中的小老师也能解决。
这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解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般的先由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过程既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生质疑答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在质疑答难中,教师为学生主动提问提供机会,并且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尊重学生的学路,以学路带教路,于关键处随机点拨,抓重点词句的教学,通过动作演示、换词比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有创新行为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3.3课末:激疑拓展,培养创造力
想象是人的知识、意愿、智慧、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都非常重要。在探索型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而激疑拓展环节能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各自的想象。如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课末可以进行激疑拓展:“原来大自然时时刻刻在悄悄对我们说话,他们的语言又是那么丰富多彩,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大自然的语言,又用怎样的方式告诉我们?”想象激起孩子们去寻求新知识的欲望,拓宽了思维空间的内驱力,并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口。
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课末激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多求异,少求同,敢于标新立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要的是构建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自学存疑——质疑答难——激疑拓展”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线索是“疑”,核心是“思”,关键是“创”。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学习的自主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
4、构建开放性,拓宽主动探究的领域 4.1突破学科界限,鼓励多角度求知
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它可以与其他学科形成交叉联系。比如四年级有一篇习作是练习写“新村渔乐池”教材上提供的是一幅模糊、陌生的画面材料,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次写作不感兴趣,缺乏热情。能不能不写教材要求写的内容,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地方呢?我知道了学生有这一愿望后,运用计算机输入学生熟悉的广场、公园、等多幅画面供学生选择练习。每个景点都可以放大,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画面,可以是一个景点,也可以是多个。随着鼠标移动,从观察入手,由说到写,有写到评,有评到改,动脑、动口、动手,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4.2突破教材为本,引导多渠道积累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言文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内化,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内化。主动阅读应是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它能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以一种主动探究的意识,学一课去读多篇,学一点去带一个面,掌握一个词去拓展一大串。比如学生学了《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一课,课后就收集了国旗卫士训练的生活、图片及相关资料进行拜读;学了《五彩池》中实物形容式词柠檬黄,课外就收集了湖绿、葡萄灰、梅红、草绿等30多个词。这是对课堂语言学习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课文学习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要适当增加容量以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扩展阅读的教材可以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收集的课外阅读文章,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希望阅读的文章。比如学生在学了《说茶》一课后,对茶产生了一定兴趣,课后把相关茶的知识绘声绘色告诉家长,从网上收集有关茶具、茶与健康、茶食、茶诗等资料。并要老师再加一节语文课由他们自己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这种多句渠道的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4.3突破课堂为中心,倡导多方面尝试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课内打好语文基础,目的是在课外求得发展,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活力。比如在每周我都会布置生活作文,写身边的真人真事;观察自然景观,写观察日记。平时我还要求学生结合各种节日进行语言训练的尝试,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给妈妈一个惊喜,制作一张贺卡,作一首小诗,将一个故事等;教师节时围绕“老师我想对你说”这一主题练习写作,并开展即兴演讲。有时也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实践活动。
5、结束语
总之,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感情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主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究新知创造条件,这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关键。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词汇量的方法很多。教学中,让学生识记生字、词语,多读课文,读熟课文,背诵课文。教会学生查字典、词典,培养学生遇到生字、新词会使用工具书帮助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课外让学生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并积累好词佳句。
工作和学习同样重要,工作中要注意调节,努力工作的同时要挤出时间加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期简报设计太巧妙,让我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第五篇:探究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强调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观点和知识,也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把探究教学应用于古诗的学习中,对古诗的意境,背景等的探究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还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探究教学 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常吟古诗,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思想。在小学中吟诵古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字的感悟能力。而且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文感悟能力,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古诗的特点(一)韵律美
古诗对仗工整,一般每句压韵,读来朗朗上口,如宋朝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二)语言美
古诗语言凝练,而且常常用一些象征手法或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是再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如《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个“于”字把诗人对秋天那种喜爱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三)意境美
古诗往往借助一些外界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孟郊的《游子吟》,把母亲的爱通过一针一线表达的很彻底。许多 古诗不仅写景也在写情,通过很好地感悟诗中的意境,就能更好地感悟诗人的情。
二、探究教学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究教学的概述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思想自古就有。研究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早在我国古代,儒家学者孔子的教学中就蕴含着启发式的思想,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就是听教师讲或自主学;“问”即意味着自主探究。
(二)探究教学在古诗中应用的重要性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意境进行探讨研究,利用老师创设的情景,通过想象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古诗教学中有许多睿智的道理,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通过探究研究,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从中收获很多知识和道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古诗中运用探究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语言美以及意境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探究教学在古诗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根据古诗基本特点,以及探究教学的特点,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一)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以音乐入手,让学生诗文配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诗歌教学中,选用相应的音乐背景,用熟悉的音乐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共鸣,从而深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小学生的感知是直观的,一首优美的小诗配上与意境相配的音乐,再加上优美的朗读,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我们可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想像秋高气爽的景象。当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时为学生创设情景,简单地讲述诗人当时的背景,让学生探究当时的画面,如果根据诗意画一幅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山要画得怎样?你还看到了什么?石径、小屋、枫树分别是怎么样的?最后展示学生的画并且逐步引导学生读出诗文:云雾缭绕的山、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的石砌小路、在白云间若隐若现的小屋、红红的铺满山坡的枫树。此时,学生如临其境,完全陶醉在了美景中。这时就要抓住时机适当点拨,使学生感悟“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原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感悟诗意。借助音乐,学生想像、入境,不仅加深了对诗意、诗境的理解,同时很自然地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
(二)多元教学,通过朗读促进思考,促进感悟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反复朗读,通过读能促进感悟,促进思考。如骆宾王的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有的小学教材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古诗,因为它节奏明快,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我们在教学生欣赏这首诗歌时,选择好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朗读语音响起,学生跟着范音轻声读,体会诗的韵味,再创设情境挑战读、激情读,这样就把学生带进了诗歌海洋的边缘。总之多读多诵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讨论交流,探究诗意,体悟情理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如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这是小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
(四)延伸阅读、拓展能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在学习完王维的《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你是否还知道他的其他诗?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可以改写古诗,体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
探究式教学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是古诗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魅力。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设计》2009年第4 期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2009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