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

时间:2019-05-13 03: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

第一篇: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

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

——由2009年招生工作引发的思考

孙义军招生办主任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招生工作关系到各高职院所的生死存亡,这是高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困境入手,通过对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工作调研透析招生困境的成因,从而提出若干走出招生困境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困境;对策

引言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自2002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成效。从1998年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的高职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311万人,增长了6倍,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900万人,增加了6倍。可见,高职教育不仅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而且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可持续发展。然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难以独善其身,出现了招生计划、合格生源和报到率“倒挂”与比例失调的“反常现象”。透过高职学院招生的困境,发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出现了缺少统一规划、缺少系统性思考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在战略层面思考招生工作,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

一、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的现状与困境

(一)生源数量减少

生源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没有生源就谈不上生存。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初中毕业生,通过“3+2”的方式,进入“五年制的高职班”;

(2)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对口升学考试的方式进行高职考试;(3)高中毕业生,通过普通高考的方式进入高职录取。由于初高中学生生源总量锐减的客观影响,以及高职院校与技工学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趋势,这使得很多高职院校招生形势非常严峻,甚至面临由于招不上生而被迫倒闭的危险。

(二)生源质量下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一般安排考试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就是在有限的生源中,有的学生会通过复读,或者选择名牌大学的函授等途径,而放弃进入高职教育。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也不好,从而使高职教育陷入“招生难——质量差——招生难”的恶性循环中。

(三)社会对高职学校的满意度不高

即使通过高职教育可以培养高技能型的社会急需紧需人才,但是很多就业单位、学生和家长对于高职教育都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当前社会用人的标准追求高学历,这使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发展难免受到严重影响和挤压。

(四)招生市场混乱

随着考试生源的减少,以及大学扩招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诸多不足,迫使高职院校不得不重视招生的宣传工作,以应对高职教育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从而,有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时会进行虚假宣传,并采用乱发录取通知书、给招生回扣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扩大招生。

二、高职学院招生工作调研:透析招生困境成因

为了更加透彻地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的招生困境成因,本文进行了相关调研。本调查的对象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09年新生(共800人,占到校生总数的21.6%),采取了问卷的形式,目的是深入了解高职教育招生困难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

(一)招生简章和指南是考生了解学院招生信息的主要途径

调查发现,对“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该学院的”,选择“招生简章、报考指南”的占56.15%,而选择“网络”和“通过家人、朋友介绍”的分别占32.45%和11.40%。可见,招生简章、报考指南和校园网站是学院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是考生了解和认识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更是考生填报志愿和提高报到率的主要依据。

(二)就业率是考生报考高职院校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发现,对“您报考该院校最重要的原因”,选择“就业率”的占54.56%,而选择“专业偏好”、“找不到其他院校”和“其他”的分别占4.75%、30.44%和10.25%。可见,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考生选择学院的重要指标,毕业生就业状况同样也影响着学院的招生工作。

(三)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考生不满意的重要方面

调查发现,对“校舍面积、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是否满意”,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是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2.66%、8.65%、22.00%、45.34%和21.35%。

(四)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只有部分考生可以认识和理解

调查发现,对“对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否的认识”,选择“能学到实用技术”的仅占36%,而选择“只是一个学习经历”的占52%。

三、若干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

练好内功无疑是我国高职院校提高招生录取率的法宝。

(一)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第一:专业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职院校要提高竞争力,需要强化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应该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因此,高职教育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考生家长的心愿和考生求学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和实践模式,从而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比如,可以与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和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渐形成毕业生就业网络,从而实现以高就业率吸引高质量的生源的目标。

第二:教师要以“双师型”为标准

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具备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要求,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部分高职院校缺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

要实现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需要优化招生工作的宣传工作,推动招生宣传工作成为向考生和家长提供升学和就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从而最大效果地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

第一:提升招生宣传理念

高职院校招生宣传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简单地为了招生而宣传,而是需要将院校的内涵形象宣传与招生宣传相结合,从而有效地进行战略宣传部署,高度重视院所整体形象的宣传。

第二:丰富宣传策略

因为高职院校具有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其招生工作也必须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从而吸引考生、家长和社会企业的积极关注。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在招生宣传时,邀请知名企业家来学校宣讲,邀请出色校友回校演讲等等。

第三:适时召开现场咨询会

招生现场咨询会是高职院校招生效果很好的平台。高职院所应该专门组织招生团队,积极有效地向考生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招生宣传,尤其是在每年6月中旬考生报志愿前和7月末高职报志愿前这两个关键时段,大力让考生和家长了解院校的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毕业生就业形势等情况。

第四: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离不开校友、家长和社会相关力量的配合,他们都是院所招生宣传有效的资源。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相关招生材料在小区分发,从而加强学校与社会力量的联系,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

结束语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十一五”时期“普及、发展、提高”等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新的战略部署。“生源是基础,课程是关键,投入是保障,就业是生命”,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要素。总之,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地的高职院校,虽然面临招生工作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政府社会极为重视的有利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学校应该采取诚信办校和宣传招生,走出一条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瑶祥.高职招生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体会[J].教育与职业,2007(14).[2]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3]黄灿,玉恩德.影响高职高专考生择校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招生实践为例[J].科学教育家,2009(6).[4]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协调与招生制度改革[J].民办高等

教育研究,2006(1).

第二篇: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公共事业管理2009162班学号:20092839姓名:严薇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相比一些超级大国,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规模较小,而且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够稳定。首当其冲的困难我认为是资金的匮乏,它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或是个人的社会捐助,但是政府的拨款毕竟有限,而社会捐赠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有能力捐资给非营利组织,因而资金的筹集不容乐观。再者,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引起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有相当多的非营利组织即使是作了财务报告也没有能够进行严格的审计,这导致非营利组织的会员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的信度降低。其次,在人员管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非营利组织应该是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可是在中国现阶段,组织起非营利组织的高层,积极性并不高。再次,非营利组织产生的激励不够有效,一般情况下,当使其形成一定的公众效应,回馈给它的会员一定的好处时才能提高会员缴纳会费的积极性和额外捐献的程度。最后,中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不够明确也不系统,并且具有优惠政策的各类税收的范围也比较小,尤其缺乏对民间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的优惠措施。

但是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也有很多。首先,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试着提高自创性收入,整合资本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重视多种投资方式的应用,不断地创新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服务方案规划,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拓展更多的业务,赢得更多的资源。第二,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行政支出的管理应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尽可能控制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所获得的利润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或员工,建立非营利组织独立的财务和审计制度。其三是要进一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内部体制,提高整体人员素质,充分运用民主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枕。第四点要提高自身的服务品质,满足社会和政府表达其意愿和利益的要求,提升他们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最后,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的减免非营利组织税收的政策,特别可以对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应缴税所得额扣除等方面的优惠。

总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若是想要有长久健康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它的资金问题,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管理,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保证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浅谈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赵宗凤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育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性质,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然而,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高职英语依然沿袭大学本科教学模式,高职特色没有得到体现,目前所培养的学生并不完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1)英语教师队伍不能够很好的与时俱进。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教育目标不同,英语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现代教育观念还存在认识上的错位和偏差,导致教学与现实脱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教师们继续扮演着教学大纲的忠实执行者和书本知识的机械传授者角色。(2)由于近几年高职扩招,高校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超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缺少时间和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学术交流,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发展新动向,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着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3)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是一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比其他学校的英语教师水平更高。但现实情况是却不容乐观,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多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讲授专业英语时,比如物流英语、会计英语、计算机英语时,学生本来很感兴趣,但由于课堂上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讲解单词、翻译课文,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亟待。

2、学生方面:

(1)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高考成绩中等以下水平的 生源(简称普高生),二是来自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生源(简称对口生)。生源的多元化结构导致生源基础不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新生英语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对英语表现出厌学情绪,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改革的实施存在难度。

(2)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扩张。高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师生比例失调。学生的增加,教师工作量超标,导致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水平,以及适应时代的发展。

3、管理方面:

(1)考核手段单一。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考核手段主要是书面考试。卷面成绩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这种方法只能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考核缺乏效度。(2)英语学习环境欠缺。除了每周几个课时的课堂英语学习之外,课外几乎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加上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二、高职院校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1、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观念。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个体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密切关注语言学、语用学等专业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善于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二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目标。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行为潜能时,认为期望(expectancy)越高,诱发力(valence)也就越强,行为动机(motivation)也就越强,自我意象(self-image)就越积极,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就会越高。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外语学习的关键在于主题“学生”,而非客体“教师,教材”。

2.构建科学的英语评价考核体系。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要全面,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使考核真正成为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过程,仅靠课堂英语学习远远不够。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要加强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要积极构建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多方营造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4、英语教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只有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能是教学改革上一个新台阶。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水平是高职英语教育的关键。每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应不断地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改革不合适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是重视教学过程,尊重教学规律的表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营造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这样,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高。只有这样,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才能日趋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参考文献:

[1]寒冰,浅析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分析及对策研究 [2]杨露,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3]高剑嵘,试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4]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第四篇: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作者:李月明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及影响

第五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企业文化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理论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面,文化的竞争是更高层面的竞争。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逐步被众多有远见的企业列为企业管理和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原因,在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耗费了企业的资源和精力,也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目前的企业文化,各有其自身的特色。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现状,发现不足之处,才能为建设好企业文化提供可靠的出发点,才能使企业被顾客所认同,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特色取胜。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企业文化建设有优势

竞争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国营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市场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创新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效率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风险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人才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服务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企业文化建设有问题

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观指导。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许多中小企业,经历的风风雨雨不多,其企业文化的兴起,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企业的文化潮流涌现相同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文明竞争和空前开放的世界,导致各国相互学习管理经验,这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一股“文化热”。但到目前为止,有些企业的文化尚未健全。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

2、提炼独具特色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企业性质。B、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C、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民族文化、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总之,只有在认真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3、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4、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5、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地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6、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结论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员工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企业结构具有小巧灵活,所有者与员工接触机会多等优势,这也为它们改变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确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互信为前提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可能。适合企业方展的文化才能吸引到企业所需的人才,才能使企业员工潜能得到方展,才能使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得以产生相应的效率。只要认真学习,总结,不断探索,文化建设就一定会不断的迈上新台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地积累文化资本,走上持续的发展之路。

下载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高职学院招生现状与对策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摘要:腐败,是指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有害菌体的危害侵蚀发生的腐烂变质现象。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在社会和政党团体内的......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对策[范文模版]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环境危机和公共意识危机逐渐为公众重视。为缓解或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应运而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食品安全是目前全国上下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今后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该制定完......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和对策浅析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在当今社会,我国医患关系又发生了一些新的......

    浅谈我国保险业失信现状与对策

    浅谈我国保险业失信现状与对策 重庆工商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 05级保险二班 吕立 指导老师:粟丽历 摘要: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特别是我们省份福建应该抓紧治疗中小企业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才......

    !高职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高职语文教育一直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况,因为其本身对学生就业没有产生直接的效应和作用,加之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技能的教育以及教育成本的......

    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赵立英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针对高职教学的现状,本文从学生、教材,教法和学法等角度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