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电子化招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电子化招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
辽住建[2010]90 号
各市建委:
电子化招投标是对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重大改革,是将招投标管理由“人制”转变为“机制”的重大突破,是网络技术在招投标活动中应用的重要体现。电子化招投标的应用,有利于降低低企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市场竞争活力;有利于防止权利寻租与腐败、建立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保证我省电子化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省厅决定开展招投标电子化的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确定试点城市 招投标电子化试点城市由丹东,锦州,阜新3个市为首批试点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4个市;沈阳,大连将按照新网站建设的统一部署,尽快完善使用功能,逐步推广应用,省厅不再另行安排两个城市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由两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安排。
二、试点内容 试点内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试点内容为电子投标和电子评标。第二阶段的内容为网上备案流程,网上投标,网上开标,网上评标,评标专家远程抽取,远程评标,诚信管理,资质管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等。
三、时间要求第一阶段试点时间从2010年3月开始,2010年5月末转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试点时间为2010年6月1日开始,2010年8月30日转入试运行状态。未被列为试点的城市可根据本地情况,随时提出申请,省厅负责组织协调,但务必于2010年9月开始试点工作,12月31日全省试点工作结束。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与所辖市共同协商,同步进行。力争从2011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实施电子化招投标管理。
四、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电子化招投标的试点工作。电子招标投标工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打破陈规,建立招投标新制度的基础。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将电子化招投标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由浅入深,逐步开展。要正确处理好电子招投标与现行政策和其他工作的衔接,科学合理地组织推进。
2、做好交易中心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基础工作,交易中心要调整好开标室和评标室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尽快适应电子招投标工作的各项要求。
3、做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各市要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组织本辖区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进行培训。
4、及时总结经验。省厅将不定期的对试点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帮助各市查找和分析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逐渐完善软件的使用功能,确保电子化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0一0年三月十八日
第二篇:关于启用招投标电子化系统的通知
关于启用招投标电子化系统的通知
类 别:中心动态
发布时间:2012/2/14 9:07:2
5各有关单位:
武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投标电子化系统(以下简称电子标系统)已开发完成,即将投入使用,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2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为系统试运行阶段,各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在制作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以及在开标时,应尽可能使用电子标系统。试运行期间,开标会现场同时接收电子标书和纸质标书,如果电子标开标出现异常,或与纸质标书不一致,以纸质标书为准。
二、2012年6月1日起,电子标系统正式使用,届时,开标会现场不再接收纸质投标文件。
中标单位在中标公示生效后,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备案前,用提交的电子标书打印一份完整的投标文件签章存档。
三、为确保目前武汉市场上各类工程量清单软件、投标文件制作软件能与我中心的招投标电子化系统顺利对接,保障投标人的利益,避免出现因数据格式误差导致的废标情况,我中心采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北省住宅和城乡建设厅制定的《湖北省建设工程造价应用软件数据交换规范》,作为武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投标电子化系统数据接口标准,现予以公布。
请各相关单位对照该标准,及时调整有关软件,我中心于2012年2月27日——29日,协助进行软件接口测试,并公布通过测试的软件。
软件修改、测试联系人:张伟
手机:***
QQ:13852430
武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2012年2月13日
附件:湖北省建设工程造价应用软件数据交换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请到本网站下载专区下载)
第三篇: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08‟113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探索我省金融改革发展创新的途径,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我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改善我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进一步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规范和引导民间资本为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涉农企业、中小企业等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二)基本原则。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各市(州、地)选取有条件的申报公司作为试点,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按照严格监管、规范运作的原则,制定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准入标准和操作程序,参照金融企业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按照明确职责、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多方联动、协调一致的监管机制。按照“小额、分散”的贷款原则,确保试点小额贷款公司严格经营范围,坚持小额贷款的经营取向,切实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
二、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建立以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联系金融工作的副秘书长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贵州银监局、人行贵阳中心支行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安排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协调处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中小企业局。
省中小企业局作为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变更和市场退出等重大事项进行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及其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调指导、监督管理、政策宣传工作,协助省中小企业局统筹安排小额贷款公司的布局,转报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试点申报方案,监测分析防范本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
(三)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试点工作,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督管理,防范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风险,做好风险处置工作,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严厉打击小额贷款公司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违法活动。
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做好试点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三、试点工作的安排
(一)目标任务。2008年年底以前,力争各市(州、地)分别推荐1—2家单位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先行试点,2009年适当扩大试点规模,原则上每个市(州、地)试点公司不超过5家(经济较发达地区可适当增加试点名额)。在试点基础上力争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为我省县以下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
(二)具体安排。试点工作自本通知印发之日启动,按照《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见附件)实施。具体安排为:2008年11月,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确定试点对象,上报试点申报材料;2008年12月,小额贷款公司经审核、依法注册登记后,正式开展小额贷款业务;2009年,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试点地区。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
试点期间,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由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银监、人行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实施。省中小企业局要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明确的小额贷款公司金融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相应处置责任,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动态监测系统,及时识别、预警和防范风险,指导各地人民政府处置和防范风险。
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扶持,研究适合本地的具体扶持政策,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措施。
附件: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市属学校、高校附中:
为了贯彻《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过程、转变教育模式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在全市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按照全面贯彻《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
[2012]4号)精神,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工作目标: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实施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类指导。试点选择的县区和学校应有代表性,统筹考虑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根据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二)需求导向,注重应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发
1挥教育信息化在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的作用。
(三)协同创新,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教育相关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和作用。鼓励试点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开展多方合作,鼓励跨地区、跨学校对接与联合,鼓励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政策、体制和机制以及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四)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单位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工作内容
(一)区域综合试点。以县(市)、区(开发区)为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重点围绕教育信息化促进本地区教育公平(如: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途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与管理;校本培训与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区域间信息化协作提高教育质量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人才培养与当地人才需求协调发展等)、经费保障(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经费保障政策、经费投入渠道与方式等)、专业队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试点。
(二)中小学校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师资短缺课程开设,科学、通用技术、艺术等新增课程的开设与资源开发,特色信息化环境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绿色数字化校园建设,家校互动,跨地区学校合作开展信息化应用等)、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如:
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应用模式、高中选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双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本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如: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经验,信息化环境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等)等方面开展试点。
(三)中职学校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学校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围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在特色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技术在实习、实训、管理中的应用,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如: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开发与应用、职业学校资源共享机制等)、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创新(如:应用数字化资源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的模式,信息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机制探索,信息化在职业学校学籍与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等)、服务社会(如:校企联合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模式等)等方面开展试点。
四、试点单位基本条件
(一)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在本地区或学校进行信息化应用探索;对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有明确的思路、措施和特色。
(二)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和条件保障,包括教师和专业技术队伍保障,经费投入保障,开展试点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三)区域试点应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学校试点应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和支持。
五、试点工作的实施
(一)组织与分工。市教育局统筹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政策,确定试点单位,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县(市)、区(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统筹制定本地区试点工作方案,组织试点单位申报;对试点单位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推进本地区试点工作。
(二)申报。试点县(市)、区(开发区)和学校的申报工作由县(市)、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试点单位要按照本通知的总体要求,制订试点申请方案,填写相关申请表格。申请方案需要明确试点单位负责人、单位概况、试点选题和目标、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预期效果、保障措施、进度安排等内容。对前期已进行教育信息化相关实验项目且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的区县与学校,在同等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2012年申报名额:对于申报区域综合试点的县(市)、区(开发区),市教育局根据各县(市)、区(开发区)前期已进行教育信息化相关建设和实验项目所取得的成效,拟确定2—3个县(市)、区(开发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学校每县(市)、区(开发区)原则上推荐4所(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各1所);市属学校试点申报直接报市教育局装备电教中心。
市教育局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查后确定“合肥市教育信
息化试点县(市)、区(开发区)”和“合肥市教育信息化试点校”。我市试点工作开展后,市教育局将在试点单位中创建和评选我市的教育信息化示范县(市)、区(开发区)和示范学校。
(三)试点单位实施。经批准的试点单位要在申请方
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试点内容、试点目标,形成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逐级报县(市)、区(开发区)教育行政
部门和市教育局备案。实施方案要突出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通过信息化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试点目标、进度安排、配套政策、保障措施、责任主体、预期成果等内容。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完善试点工作制度,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及时总结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四)评估验收。试点单位的试点周期一般应为2—
3年。2015年末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市教育局将组织专家组对试点单位进行抽查和中期评估,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及时对试点单位进行动态调整。
(五)加强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工程,对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各试点单位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模式、好做法、好经验,并逐级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区县教育局要通过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引领本地区乃至全市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六)报送要求与联系方式。各县(市)、区(开发
区)教育主管部门要于2012年4月18日前将审核后的《教育信息化试点申请表》(见附件)随申报方案报至市装备电教中心,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联 系 人:王胜花联系电话:0551-3505170
电子邮箱:89232823@qq.com
附件:教育信息化试点申请表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法〔2010〕4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经中央批准,现就在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中,基本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一)涉及财产金额较小,或者属于行政机关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案件;
(二)行政不作为案件;
(三)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案件。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或者口头起诉笔录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在期限届满前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安排开庭日期。
三、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实行独任审理。
四、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委托他人转达等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审判。
前述传唤方式,没有证据证明或者未经当事人确认已经收到传唤内容的,不得按撤诉处理或者缺席审判。
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应当一次开庭并当庭宣判。法庭调查和辩论可以围绕主要争议问题进行,庭审环节可以适当简化或者合并。
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案。
七、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且理由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不宜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行政审判联系点法院(不包括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
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选择法治环境较好、行政审判力量较强和行政案件数量较多的基层人民法院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