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综合招投标监管模式经验材料
近年来,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招标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标投标工作全局,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招标投标市场发展形势,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为目标,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竞争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证了奥运
工程、轨道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北京市招标办以合同全过程管理为抓手,以实现招标投标交易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适时互动的“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平台、一站式办公平台、计算机辅助评标平台、合同履约监管平台”四大平台建设为主线,依靠科学发展的思路、改革创新的办法和市场经济的手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规制度,提高监管与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招标投标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他们的经验受到各方关注,被多次推广。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招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北京市招标办建设启用了以“集约办事流程,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监管标准,提升服务形象”为主要目的的招标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构建起了“集中服务、阳光操作、有效制约、规范有序”的高效扁平化招标投标监管和服务模式,使招标投标管理事项备案监管和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招标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的使用,统一了办事程序、规则、时限和工作标准,实现了前台13项即时办理事项与后台7项集中办理事项的有效分离,使管理事项高度集约,服务高效快捷;实现了招标备案管理从“一人负责到底”到受理、审查、决定、告知四个办理环节既有机衔接又有效制衡的转变,隔开了具有审查权和决定权的工作人员与前来办事人员的直接接触,统一了审查标准,有效限制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从制度上保证了监管工作的公正廉洁,保证了招标投标管理事项办理全过程的公开透明;“一站式”网络办公平台接入了北京市纪委监察局的监督系统,市监察局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监督前台工作情况,对服务质量可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核;贯彻了服务至上的办公理念,大厅内集中融合了18项办理事项,设置了服务工作平台、服务区、咨询台、查询台、自动叫号、手机信息通知、大屏信息显示、网上填报、电脑填写、服务标准、便民手册、服务热线等服务设施;实现了前后台管理网络无缝衔接,“一站式”办公、信用监管、专家抽取、指纹识别、计算机辅助评标、合同履约管理等系统有机衔接,形成闭合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逐步推进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决定、网上告知,为建立“四大一全”即“大交易、大平台、大监管、大服务”和“信息齐全”的招标投标监管和合同履约监管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评标
为提高评标质量和效率,减少评标专家的工作量,推进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北京市招标办与市发包承包交易中心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联合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嵌入“一站式”监管平台,上游接信用信息系统,下游连合同履约监管平台。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模块同屏比较和清单对比功能,实现了评标专家在有限的评标时间内从重总价评审向清单单价评审的深化,切实提高了评标的内在质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同对施工现场变更洽商管理、减少合同纠纷起到了积极的预控和指导作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可以实现专家的独立评审,系统对不同投标文件模块随机分配到不同的评标室,评标专家在不同评标室即可完成同一项目的评标工作,杜绝了专家在评审工作中的相互影响,通过专家独立评标结果的上传,及时掌握每位专家的评标情况,促进评标专家的客观公正;计算机对招标文件约定的评标办法的锁定功能,规范了评标专家的评标程序和行为,减少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计算机系统的汇总功能,避免了专家故意或过失出现评分错误,确保了评审程序的科学性和计算统计的准确性;招标投标文件的电子化,降低了招标投标成本,形成的招标投标电子化成果为招标投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签订的电子合同实现了监管人员在施工现场的“零门槛”查阅,提升了监管水平。
三、实施合同履约全过程监管
建筑市场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招标投标过程是合同谈判与合同订立的过程,合同履约既是招标投标的目的又是对招标投标成果的巩固与检验,两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建立招标投标、合同订立、合同备案、合同履约为一体的招标投标市场与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闭合监管体系,北京市招标办按照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总体工作部署,从维护整个建筑市场秩序的高度出发,突破狭义上仅局限在招标投标活动本身的监管,将监管范围广义地延伸到中标后续合同执行履约阶段。调整职能,增设了施工合同管理部门,为合同履约监管提供机构人员保证;在《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的框架下,制定了《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
工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北京市施工合同动态管理办法》,为合同履约监管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施工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对施工许可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履约信息及时进行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对合同履约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实现了“招标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计算机辅助评标平台、合同履约监管平台”的无缝衔接;建立与施工现场监管
机构、工程造价、资质和资格等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对签订阴阳合同、转包、违法分包、任意更换项目经理等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目前,北京市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坚持“把住源头,管住过程,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的原则,正在逐步推动以项目管理为“根”,以总承包合同为“干”,专业合同、分包合同为“枝”的合同树体系建设,以实现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系统化、立体化,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管理水平。
四、构建立体联动的招投标监督体系
为提高招标投标活动的透明度,促进招标投标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北京市招标办不断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将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评标结果、中标人等事项在北京建设工程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实现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的有机结合;通过“一站式”办公平台在制度上规范监管行为;建立了特邀监督员制度,从人大、政协、社会聘请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担任招标投标特邀监督员,特邀监督员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政府投资工程和重点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招标办提出建议;实施了社会公众旁听制度,旁听人可以全程旁听工程开标过程,较好地发挥了公众监督作用,提高了公众对招标投标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建立了招标投标监管机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针对所有招标投标监管人员和岗位均制定了廉政风险点,签订了廉政责任书,根据风险点制定了防范措施,充分发挥pdca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将风险及时化解,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资料库,公开企业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构建以信用评价为核心的招标投标体系,将企业信用档案与企业投标ic卡有效衔接,发挥信用信息在资格审查、中标人推荐和确定等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自律。
第二篇:综合招投标监管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招标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标投标工作全局,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招标投标市场发展形势,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为目标,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竞争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证了奥运工程、轨道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市招标办以合同全过程管理为抓手,以实现招标投标交易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适时互动的“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平台、一站式办公平台、计算机辅助评标平台、合同履约监管平台”四大平台建设为主线,依靠科学发展的思路、改革创新的办法和市场经济的手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规制度,提高监管与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招标投标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他们的经验受到各方关注,被多次推广。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招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市招标办建设启用了以“集约办事流程,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监管标准,提升服务形象”为主要目的的招标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构建起了“集中服务、阳光操作、有效制约、规范有序”的高效扁平化招标投标监管和服务模式,使招标投标管理事项备案监管和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招标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的使用,统一了办事程序、规则、时限和工作标准,实现了前台13项即时办理事项与后台7项集中办理事项的有效分离,使管理事项高度集约,服务高效快捷;实现了招标备案管理从“一人负责到底”到受理、审查、决定、告知四个办理环节既有机衔接又有效制衡的转变,隔开了具有审查权和决定权的工作人员与前来办事人员的直接接触,统一了审查标准,有效限制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从制度上保证了监管工作的公正廉洁,保证了招标投标管理事项办理全过程的公开透明;“一站式”网络办公平台接入了市纪委监察局的监督系统,市监察局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监督前台工作情况,对服务质量可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核;贯彻了服务至上的办公理念,大厅内集中融合了18项办理事项,设置了服务工作平台、服务区、咨询台、查询台、自动叫号、手机信息通知、大屏信息显示、网上填报、电脑填写、服务标准、便民手册、服务热线等服务设施;实现了前后台管理网络无缝衔接,“一站式”办公、信用监管、专家抽取、指纹识别、计算机辅助评标、合同履约管理等系统有机衔接,形成闭合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逐步推进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决定、网上告知,为建立“四大一全”即“大交易、大平台、大监管、大服务”和“信息齐全”的招标投标监管和合同履约监管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评标
为提高评标质量和效率,减少评标专家的工作量,推进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市招标办与市发包承包交易中心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联合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嵌入“一站式”监管平台,上游接信用信息系统,下游连合同履约监管平台。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模块同屏比较和清单对比功能,实现了评标专家在有限的评标时间内从重总价评审向清单单价评审的深化,切实提高了评标的内在质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同对施工现场变更洽商管理、减少合同纠纷起到了积极的预控和指导作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可以实现专家的独立评审,系统对不同投标www.xiexiebang.com文件模块随机分配到不同的评标室,评标专家在不同评标室即可完成同一项目的评标工作,杜绝了专家在评审工作中的相互影响,通过专家独立评标结果的上传,及时掌握每位专家的评标情况,促进评标专家的客观公正;计算机对招标文件约定的评标办法的锁定功能,规范了评标专家的评标程序和行为,减少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计算机系统的汇总功能,避免了专家故意或过失出现评分错误,确保了评审程序的科学性和计算统计的准确性;招标投标文件的电子化,降低了招标投标成本,形成的招标投标电子化成果为招标投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签订的电子合同实现了监管人员在施工现场的“零门槛”查阅,提升了监管水平。
三、实施合同履约全过程监管
建筑市场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招标投标过程是合同谈判与合同订立的过程,合同履约既是招标投标的目的又是对招标投标成果的巩固与检验,两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建立招标投标、合同订立、合同备案、合同履约为一体的招标投标市场与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闭合监管体系,市招标办按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总体工作部署,从维护整个建筑市场秩序的高度出发,突破狭义上仅局限在招标投标活动本身的监管,将监管范围广义地延伸到中标后续合同执行履约阶段。调整职能,增设了施工合同管理部门,为合同履约监管提供机构人员保证;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的框架下,制定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 工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市施工合同动态管理办法》,为合同履约监管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施工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对施工许可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履约信息及时进行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对合同履约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实现了“招标投标一站式办公平台、计算机辅助评标平台、合同履约监管平台”的无缝衔接;建立与施工现场监管机构、工程造价、资质和资格等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对签订阴阳合同、转包、违法分包、任意更换项目经理等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目前,市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坚持“把住源头,管住过程,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的原则,正在逐步推动以项目管理为“根”,以总承包合同为“干”,专业合同、分包合同为“枝”的合同树体系建设,以实现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系统化、立体化,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管理水平。
四、构建立体联动的招投标监督体系
为提高招标投标活动的透明度,促进招标投标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市招标办不断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将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评标结果、中标人等事项在建设工程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实现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的有机结合;通过“一站式”办公平台在制度上规范监管行为;建立了特邀监督员制度,从人大、政协、社会聘请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担任招标投标特邀监督员,特邀监督员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政府投资工程和重点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招标办提出建议;实施了社会公众旁听制度,旁听人可以全程旁听工程开标过程,较好地发挥了公众监督作用,提高了公众对招标投标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建立了招标投标监管机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针对所有招标投标监管人员和岗位均制定了廉政风险点,签订了廉政责任书,根据风险点制定了防范措施,充分发挥pdca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将风险及时化解,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资料库,公开企业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构建以信用评价为核心的招标投标体系,将企业信用档案与企业投标ic卡有效衔接,发挥信用信息在资格审查、中标人推荐和确定等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自律。
第三篇:湖北省创建“五统一”综合监管模式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
湖北省创建“五统一”综合监管模式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
发布人: 李英娜
发布时间: 2010-8-12 15:21:00 阅读次数: 428 次 网友跟帖 0 条
近年来,湖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构建综合监管体制为着力点,推进招投标管理机制创新,在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统一综合监管机构、统一交易平台、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行业自律组织的“五统一”综合监管模式,招投标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不断深入。
一、构建综合监管体制是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的现实选择
招标投标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应用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但管理滞后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日益显现,由此滋生的腐败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在破解难题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解决招投标市场中的问题迫切需要从综合监管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
一是解决招投标市场管理问题需要加强综合监管。过去,招投标管理与监督分散在各行业部门,“九龙治水”,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招标和监督集于一体,行业保护、权力干预插手招投标活动、监管执法既交叉重叠又相互推诿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没有部门和行业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权威性的组织,对各类招投标市场进行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需要加强综合监管。招投标活动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一些招标人以效率为名规避招标或场外交易,一些投标人为争取项目假借资质、围标串标,一些中介代理机构为迎合业主或投标人意愿搞虚假招标或操纵招投标,一些评标专家受业主或投标人指使丧失原则、不公正评标,等等。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迫切需要加强综合监管,推动各方按照统一规则依法参与招投标。
三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问题需要加强综合监管。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查处的贿赂案件中,70%发生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其中大多数又发生在招投标环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必须把加强招投标综合监管作为重点来抓。
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把建立招投标综合监管体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一系列会议,采取一系列措施,从理顺招投标管理体制入手,以打造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市场为重点,以建立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秩序为目标,推进招投标综合监管体制创新。2003年推行招投标中心建设,2006年开始建立专门的综合监管机构,逐步把公共资源统一交易、统一监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今年,把实现省市县三级“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模式全覆盖作为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重点任务,在全省向纵深推进。
二、在创新中构建“五统一”综合监管机制
招投标综合监管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中我们紧紧抓住监管体制、平台建设、制度规范、专家管理和行业自律等五大关键问题,全面推进招投标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立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2006年10月,湖北省政府成立了监察、发展改革、交通、水利等1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省招投标工作的宏观管理、统一规划和指导协调,同时组建了省政府直属的 “湖北省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湖北省招投标监督管理局”,组织领导全省招投标综合监管工作,研究制定招投标相关政策和规定,对各职能部门履行招投标监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会同相关部门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管,配合执纪执法部门查处招投标违纪违法行为。全省市县两级相应建立招投标综合监管机构,有关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职能,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履行综合监管职能,纪检监察机关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而形成完整严密的综合监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监督错位等问题。
(二)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公开、运作规范、统一管理”的要求,在省市县三级建立综合招投标中心,作为向社会提供招投标专项服务的集中交易平台。全省共建立74家综合招投标中心,其中省级1家,市级15家,县级58家,把所有工程、货物、服务类招投标项目纳入中心公开交易,把所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综合监管范围。综合招投标中心实行信息全部公开、过程节点控制、专家统一抽取、评标现场监控,逐步实现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评标,并将招投标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实行全程监管。中心的建立既规范了招投标活动,又为综合监管提供了平台,使综合监管有机地融入整个招投标过程之中,形成了“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进行监管”的一体化运作模式。
(三)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为把各类招投标活动纳入统一的规范之中,湖北省先后颁布出台了20余项规章制度。在招投标基础法规建设方面,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出台“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防治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暂行办法”等三个政府规章,对招投标领导体制、监管机制、招标范围、运作方式、平台管理等若干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为综合监管提供法规支撑;在规范招投标活动方面,制定了信息发布、进场交易确认、招标代理机构遴选、防治围标串标等办法或规定,为招投标活动提供行为规范;在规范综合监管工作方面,先后制定了项目分级管理、执业资格认定、行业资格预审、投诉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部门职责明确、上下衔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在违规违纪处理方面,实行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公告制度,2009年对36件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了公示,出台了“招标投标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为加大对招投标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按照“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了全省统一的评标专家库,省本级评标专家库人数7000多人,专家储备4000多人,涵盖专业种类30多个。自主开发了专家总库管理系统,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电脑随机抽取、开标前24小时内语音自动通知。实行专家库动态化管理、专家评标考核评价制度、不良行为清除出库制度,有效解决了专家库管理不规范、人数偏少、门类不全和关系标、人情标等问题。
(五)建立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把行业自律、诚信机制建设作为招投标综合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成立了“湖北省招标投标协会”行业自律组织,组织254家单位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和廉政承诺书,强化自律约束;及时反映各方意见建议,推进综合监管机构改进监管工作;开展对代理机构、投标人的业务培训和从业行为评估工作,2008年以来,省招投标协会组织举办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2000多人,提高了会员业务素质和依法依规参与招投标的水平。
三、招投标综合监管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统一的区域招投标市场初步形成。通过招投标综合监管机制改革,招投标市场行为进一步规范。一些职能部门从规避抵触向主动进入中心交易、自觉接受监督转变。综合监管范围逐步向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拓展。2009年,湖北省各级综合招投标中心共接受并完成进场交易项目9450个,实现交易1268.2亿元,同比增长11.4%。一个政策统一、规则统一、场地统一的一体性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正逐步形成。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秩序初步建立。实行综合监管,较好解决了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同体监督问题。统一招投标平台建设,将公共资源交易纳入同一市场,使各类市场主体在信息、资源等方面拥有平等待遇,众多投标人可在统一规则下公开平等有序竞争,打破了行业垄断、行业保护和地区封锁,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市场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
(三)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公开招标和网上招标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大型政府投资项目直接进入省综合招投标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投标、评标,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益显著提高。全省招标项目的平均节资率已由2003年的7.8%,提高到2009年的10.5%。同时,所有项目集中在综合招投标中心进行交易,中心场地和各项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行政成本。
(四)推动了源头治腐工作逐步深入。通过建立统一的招投标综合监管体制,让公共资源交易在“市场阳光”下运作,领导干部插手招投标更难了、投标人围标串标更难了、招标人行政干预更难了、代理机构随意操控更难了、评标人违规评标更难了。招投标工作实现了行政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变,招投标监管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招标投标真正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防线。
通讯员:李英娜/经委
第四篇:国际招投标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经验
国际招投标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经验
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际上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和手段来管理和调节。政府只进行监督和引导。政府制定官方的物价指数,供长期合同在市场物价波动时调整合同价使用。政府不审查咨询人、招标代理、监理人、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资质,不发布各种资质证书。对投标人资质的审查注重其 所完成的类似项目的经验,避免冒牌顶替,借资投标的情况。投标人依靠诚信才能在市场长期立足和发展。行业协会或某些社会团体可以对投标人的投标业绩进行统 计和排序,如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每年统计全球最大的225家承包商等,但无法律效力。
国际上工程和货物招标主要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 标,将非价格因素折算为报价评标,尽量避免专家打分和表决的人为判断,而且不设废标的上下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某投标人多次低于其自身成本投标和 中标,其财务状况不能满足资格要求,必然会被市场淘汰。政府不建立和保持评标专家库,评标主要由业主和编制招标文件的专家进行。
使 用招标代理进行招标和管理承包商(即国内所谓代建制)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建设也是国际常见的惯例,世界银行的咨询服务采购指南有如何选择采购代理的规定和管 理承包商的定义。联合国专门的采购机构也为其他联合国机构或政府代理采购。但由招标代理采购和管理承包商建设在国际上从来就不是强制性的,由业主根据自身 的招标和建设管理能力确定。
采购分为公共采购和私营部门采购两大类,是以采购主体来划分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政府采购协议,多 边开发银行MDB贷款项目的采购,联合国机构自己进行的采购,各国政府出资的政府采购均属于公共采购的范畴。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目的是开放政府采购市 场,消除贸易壁垒。
联合国机构的采购由联合国机构自己执行,投标人必须事先注册登记,成为联合国的准供应商才有机会获得联合国采购 的订单。联合国机构也可以作为采购代理为客户服务。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采购由借款人进行和完成,国际金融组织进行监督和指导,投标人不需事先登记,可 以随时投标。国际金融组织为其为公需要自己进行的采购则与联合国采购类似,投标人需要事先注册登记。
第五篇:国有资金招投标监管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苏建招[2010] 33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项目
招标投标活动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建设局(委):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资金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推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依法打击串标围标行为,有效遏制投标人恶意超低价抢标,促使施工企业诚信履约和项目负责人到位到岗,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国有资金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推行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
国有资金投资的小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下同)可以采用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的办法(具体程序和方法详见附件一)。本通知中所称的小型、大型工程的具体规模标准范围可以按照《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建设部建市[2007] 171号)文中规定的标准执行,各市也可以另行规定。
二、资格预审环节推行投标项目负责人答辩制度
国有资金投资的大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实行资格预审的,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超过9家,则招标人可以按照苏建招[2006] 372号文的规定,邀请所有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参加投标;或者通过随机抽签(或评分排名)方式从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中确定不少于9家投标申请人参加投标;或者要求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的拟派投标项目负责人参加招标人组织的答辩,招标人根据答辩情况确定不少于9家投标申请人参加投标。但若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超过16家(含),则招标人首先应当通过随机抽签方式抽取15家单位,之后才可以通过投标项目负责人答辩的方法从中确定不少于9家投标申请人参加投标。
投标项目负责人答辩宜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答辩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资历、业绩、奖项,与本次招标内容相类似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建工程情况等。招标人负责组织本单位及招标代理、设计、监理等方面的代表组成答辫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细则,采取百分制的打分办法,答辩评审细则和评审办法以及评审结果,随同资格预审报告一并报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采用上述办法优选规定数量的潜在投标人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公告中加以明确。各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资格预审环节投标项目负责人答辩制度的实施细则。
三、推行投标人法定代表人面谈制度
国有资金投资的大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招标人可以要求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在开标之前与招标人面谈。
面谈应当在招标文件发售至投标截止日三天前的时间内由招标人组织进行,面谈地点宜放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面谈内容详见附件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明确的时间、地点参加集中面谈。集中面谈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法定代表人的书面承诺作为记录的附件,参加面谈的人员应当签字确认。
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参加集中面谈的,应当提前与招标人联系、确认,采取下述两种方式之一处理:一是参加开标会议,在开标前与招标人面谈,并签署有关承诺文件;二是将法定代表人就面谈内容所作的宣读、承诺过程录音录像、刻录光盘,并将刻录的光盘连同其签署的书面承诺于投标截止日三天前送交招标人。
在开标时,招标人应当将面谈的情况予以公布、说明,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不进行面谈的,招标人可以拒绝其投标。
各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投标人法定代表人面谈制度的实施细则。
四、推行两阶段评标制度
国有资金投资的大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技术复杂或者技术要求特别高的,在评标方法上宜实行两阶段评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次性递交投标文件,包括技术标和商务标两部分。
开标、评标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技术标开标评标。评标委员会先评审技术标(包括投标项目负责人答辩),技术标评审采取合格制或者评分制,只有技术标评审合格或者技术标得分排前几名的投标人(具体数量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投标人超过12个的,取前9名;投标人为9-11个的,取前7名;投标人为8个及以下的,取前5名)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开标、评标。
第二阶段:商务标开标评标(仅针对进入第二阶段的投标文件进行)。第一阶段技术标采用合格制评审的,在第二阶段仅根据商务标的评审情况推荐中标候选人;第一阶段对技术标进行评分的,技术标评分是否带入第二阶段,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
五、调整投标报价评审方法
对于不采用“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的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在投标报价评审时,招标人宜选择本通知附件三中规定的三种方法之一,对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进行判定,评审方法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
按照本通知附件三中的三种方法之一评审结束后,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不低于成本的、投标报价最低的有效投标人中标;采用综合评估法的,不低于成本的、投标报价最低的有效投标人的报价部分得满分,其他投标报价每高出该投标报价1%扣0.3~1分。
对于按照本通知规定实行两阶段评标的,本通知附件三规定的三种方法仅针对进入第二阶段评审的投标人及其投标报价进行评审。
六、规范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施工招标的设计图纸应当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应满足施工和计价要求。中介机构在编制招标控制价之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点(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中需要的措施项目费用计列完整。
招标控制价应以工程预算价作为基数,建筑工程的招标价调整系数不超过3%,装修、安装工程不超过5%,市政工程不超过8%,园林绿化工程不超过10%,其他工程不超过5%。公布招标控制价时,在公布总价的同时,还应当公布招标控制价的组成以及招标价调整系数、暂列金额、甲供材料费(含甲控乙供材料费)等内容。
各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测算、发布招标价调整系数。国有资金投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在公布的同时应当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备查。
七、推行预选承包商制度
为推进企业诚信履约,加大标后管理力度,实现建筑市场两场联动、闭合管理,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学习借鉴苏州、泰州等地的经验,对企业的资质等级、信用等级考核、工程质量状况、工程安全状况、良好行为、不良行为以及已承接项目的履约评价等方面作综合考评,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制度。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从预选承包商名录中选择投标人、承包人。
各地建立预选承包商名录时,还应当要求入选承包商明确一定数量的注册建造师一并入库,未入库的注册建造师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当地承接工程项目。
预选承包商名录原则上由各市选择、使用和管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对各地工作加以指导。
附件一:小型工程项目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
附件二:投标人法定代表人面谈的内容;
附件三:投标报价评审的三种方法。
二O一O年七月二十六日
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监察厅,各市招标办、交易中心。
附件一:
小型工程项目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
(一)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依据设计图纸、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表、材料市场信息价及施工组织设计要点(施工方案)等编制工程预算价;在工程预算价的基础上下浮一定比率作为发包价,建筑工程一般下浮5~10%,装修、安装工程6~ 12%,市政工程6~14%,园林绿化工程6~16%,其他工程6~12%。
(二)招标人依法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中的资格审查必要合格条件应当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定,并符合《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人资格审查办法》(苏建招[2006] 372号文)的规定,除“企业承担过类似及以上工程、项目负责人承担过类似及以上工程”可以选择外,不得选择苏建招[2006] 372号文第十五条中规定的其他可选条件。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一律实行资格后审。
(三)招标人发售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应当包括工程预算价及其组成、发包价及其组成和计算方法、资格审查条件、投标承诺格式等内容。有条件的市、县(市)可以实行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招标文件。
(四)投标人编制并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递交投标文件,交纳投标保证金,参如开标。投标文件中只需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资格审查文件和投标承诺等文件即可,投标人不需要编制投标报价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五)招标人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开标时间,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举行开标会。
(六)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资格及承诺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编写评标报告,评定进入公开随机抽取中标人程序的投标人名单。名单确定后,招标人应当邀请所有投标人复会,并当场公布评审结果。
(七)按递交投标文件的顺序,由每个有效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公开随机抽取代表该投标人的号码,招标人当场公布每个号码所对应的投标人。
(八)招标人公开随机抽取其中三个号码,第一个号码对应的投标人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第二个号码对应的投标人为第二中标候选人,第三个号码对应的投标人为第三中标候选人。
(九)招标人将投标人资格审查、承诺文件审查和中签结果等信息在网上予以公示。
(十)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承诺、招标文件公布的发包价等与中标人签订工程施工合同。
各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小型工程项目施工招标采用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二: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面谈的内容
(一)当面确认拟派的投标项目负责人无在建工程,或者虽有在建工程,但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任务已临近竣工阶段,并已经向原发包人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原发包人同意其参加其他工程项目的投标竞争;
(二)当面承诺本单位递交的资格预审文件、投标文件中的所有资料都是真实可信的,没有弄虚作假,否则,愿意放弃在工程所在地一定期限内的投标权;
(三)当面承诺不组织、不参与串标围标,没有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当面承诺一旦中标,中标项目负责人常驻施工现场,绝不违法分包、转包;
(五)当面承诺如果以后涉及招标投标方面的投诉举报,本人将在投诉书上签字,否则,招标人或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可以不予受理;
(六)其他招标人认为必须要求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承诺的内容。
附件三:
投标报价评审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设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所有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为A,若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人为7家或7家以上时,去掉其中的一个最高投标报价和一个最低投标报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为A。则:
招标最低控制价C=A×K,K值在开标前由投标人推选的代表随机抽取确定,K值的取值范围为95%-98%。
C值一经确定,在后续的评审中出现的任何情形都将不改变C值的结果。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最低控制价的,按废标处理。
方法二:设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所有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为A,若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人为7家或7家以上时,去掉其中的一个最高投标报价和一个最低投标报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为A,招标控制价为B,则:
招标最低控制价C=A×K1×Q1+B×K2×Q2,Q1的取值范围一般为30%,35%,40%,45%,50%;
Q2=1-Q1;
K1的取值范围为95%~98%;
K2的取值范围,建筑工程为90%~l00%,装修、安装工程为88%~100%,市政工程为86%~l00%,园林绿化工程为84%~100%,其他工程88%~100%。
Q1、K1值在开标前由投标人推选的代表随机抽取确定。K2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C值一经确定,在后续的评审中出现的任何情形都将不改变C值的结果。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最低控制价的,按废标处理。
方法三:投标报价低于有效投标人投标报价平均值下浮3%且低于招标控制价下浮8%的,评标委员会应对其进行重点评审,进行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的判定;
投标报价低于有效投标人投标报价平均值下浮6%且低于招标控制价下浮12%的,评标委员会应直接判定其投标报价低于成本。
所有投标报价中有2个或2个以上低于有效投标人投标报价平均值下浮3%且低于招标控制价下浮8%的,评标委员会将从最接近3%的开始,按照投标报价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是否低于成本的判定,若某一投标报价被判定低于成本,则从该投标报价开始,所有低于该投标报价的投标自动被判定低于成本。
将投标报价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中的综合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中低于基准单价(基准单价=有效投标人相应价格平均值×50%+工程预算价相应价格×50%)的85%范围的全部列出,用其投标价格与相应基准单价的价差乘以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数量,计算出合价差,合价差大于该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列明的利润金额的,即判定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低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