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统计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什么是统计?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2、如何理解统计的职能?
统计的只能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1)信息职能: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灵活、系统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信息。(2)咨询职能:是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展开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威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3)监督职能:是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民、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进经济、社会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
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3统计学与数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联系:数学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为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统计学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数学科学在统计学中应用的过程,这就说明统计学与数学有着没密切的关系。
区别:首先,数学的研究是抽象的数
量规律,而统计学则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其次,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方法也是不同的,数学研究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而统计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则是逻辑与演绎的结合占主导地位的是归纳。
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大量性、客观性。
5、统计学的分类:按统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分: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按统计方法的构成分: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
6、统计活动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资料搜集、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与信息开发五个环节。
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法、指数法、抽样推断法。
8、统计的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进行统计监督。
9、统计总体:就是指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的特征。
10、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表明总体单位的某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
11、统计标志的分类按照表示事物特征的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标志表现:品质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
按其作用功能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12、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表现:标志值或变量值。
13、变量的分类按照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将变量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按照变量的性质可将变量分为:确定
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14、统计指标:包括含义两方面的:一是指标的内容和所包括的范围;二是指标的数值也就是经过调查登记加以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字。
15、统计指标的特点:可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16、统计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通过对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的汇总而取得的。统计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2)区别: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性;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一般不具有综合性。统计指标必须是可量的,没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统计指标:标志则必须是可量的。
第二章
17、统计数据的分类:根据客观现象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定类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定比尺度从而形成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及数值型数据。按不同的分类标志分为:观测数据、实验数据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18、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一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等第一手资料,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二是来源于别人通过调查或实验的数据等第二手资料。
19、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方法、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20、调查表的构成:由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构成。
21、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由引言、填写说明、问题与答案三部分组成。
22、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形式:选择题、问答题。问题的表述方式:6W即who(谁)、where(何处)、when(何时)、why(为什么)、what(什么事)、how(如何)。
23、问题答案的设计要求:穷尽性和互斥性。
24、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准确性、关联性、时效性、一致性、经济性。
25、统计标志的分组:1)品质标志分组;2)数量标志分组(又包括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遵循上限不包括原则
26、全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全距/组距组中指=(上限+下限)/2
缺下限组中值=该组上限—(相邻组组距/2)缺上限组中值=该组下限+(相邻组组距/2)
27、分配数列或频数分布:把总体的全部调查数据按组归类排列就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之间的分布。
28、统计图表:对于分组数据通常采用:直方图和直线图;对于未分组的数据采用:茎叶图和箱线图。
第三章
29、总量指标:是指反映经济社会现象发展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
30、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2)按其反映的时间性质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3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包括: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
32、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总量指标的比值,用来反映现象发展的程度、结构、速度、密度和普通程度等。
33、相对指标的作用:1)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2)可以分析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联系;3)可以分析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对比关系。
34、相对指标的分类与计算: 1)、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
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空间条件下的指标数值/另一空间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4)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另一性质不同但联系密切的总量指标%
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
35、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1)严格保持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的可比性;2)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
36、平均指标:1)简单算术平均数=∑X/n 2)加权算术平均数=∑xf/∑f
3)简单调和平均数=n/(∑1/x);4)几何平均数=n√∏x37、1)未分组的中位数=(n+1)/2
2)单项数列中位数的项次=∑f/2 3)组距式变量数列:下限公式、上限公式P6538、下限公式、上限公式P66
39、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关系:1)当频数分布为对称分布时三者相等;2)当频数分布为非对称分布时三者不等:右偏分布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左偏分布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40、变异指标:1)极差2)平均差3)标准差4)标准差系数P72
第四章
41、时间数列:是指将某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也称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
42、时间数列的种类: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43、时间数列编制原则:1)时期长短相等2)总体范围一致3)经济含义相同4)计算方法一致
44、时间数列中的水平指标:发展水平、增长水平、平均发展水平。
45、发展水平:用“发展到”“增加到”“降低到”“降低为”等来表示。分为:基期和报告期
46、增长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47、平均发展水平P8348、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49、直线趋势的测定 P98
第五章
50、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用来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51、指数的作用:1)能综合反映复杂经济社会现象在总体上综合变动的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2)能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3)能反映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52、统计指数的分类:1)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53、综合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它通过先综合后对比的方法计算。
54、同度量因素:是指把不能直接加总的现象转化成能够加总的现象总量的媒介因素。它的作用:媒介作用、权数作用。
55、拉氏指数、派氏指数P116
56、平均式指数与综合指数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二者都是计算总指数的方法。平均式指数在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使用的条件下,两种指数计算公式可以互变,而且分子分母均是总量指标。2)区别:综合指数是从经济社会现象的总量出发,找出同度量因素后,再加总对比,以观察总量的变动;而平均式指数从个别指数出发,将它们加权后再平均,以观察个体指数的平均变化。
57、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P12158、指数体系:是指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保持一定关系的各种指数所构成的体系。
59、指数体系的作用:1)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2)根据指数体系中各个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60、平均指标指数的两因素分析P128
第七章
61、参数估计:也称抽样推断,指从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元素),并根据抽中的单位(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参数)。
62、抽样的组织形式:1)简单随机抽样2)类型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
63、抽样平均误差计算P168-16964、点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的观察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65、估计量应满足的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66、点估计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具体、明确;缺点是没有考虑抽样误差,难以说明推断的概率(把握)有多大。
67、区间估计:是根据样本统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68、区间估计的步骤:P17569、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1)总体方差2)置信水平3)允许的抽样误差范围4)抽样方法的不同。
70、假设检验的步骤 P180—P183 71、相关分析的种类:1)按相关程度分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2)按相关的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研究变量的多少分为:单相关、偏相关和复相关。72、简捷法计算样本相关系数P196 7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P200
第二篇:2014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
着重考查对数据的理解,注意后面的习题
注意几个概念:样本、总体、统计量、变量以及数据的来源等
第二章
中位数、四分位数、均值的计算,分组均值、分组分位数计算
离差、自由度是什么(理解)(见33页)
偏态研究的是什么,峰度测度的是什么
注意课后9、10、11、12等类似的题目
第三章
抽样
第四章
1、一个参数的计算128页
2、什么情况下使用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3、两个参数的计算,注意匹配、方差等
课后题如3、9、11、12题等
第五章
1、假设的陈述——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2、假设描述
3、两类错误是什么
4、拒绝域怎么表示155页
5、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总体均值、比率注意单侧还是双侧检验6、167页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什么时候用t分布、正态分布
判断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7、176页两个总体方差的比把握自由度
第六章考概念、方法原理
原假设、备择假设是什么
187-188页的基本原理
193页均方、f值等
方差分析之单因素、双因素(双因素考的概率比较大,但不排除单因素出现在填空等)等
195页 第七章
注意p227/p241的回归图表数据
1、相关回归的概念及差异的关系
2、一元线性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的写法
3、总体回归函数与样本回归函数中ue代表的意思如何检验怎样设置
第三篇: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统计总论
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
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
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
单位特征的。表示方法不同。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15.变异: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都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16.变量(包括各种数量标志和全部统计指标,都是以数值表示的,但是不包括品质标志):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变量值。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时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判断、估算和预测等工作过程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2.统计调查的种类
被研究总体范围: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经常调查、一时调查
组织方式: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搜集资料方法不同: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
3.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d.拟定调查表示e.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f.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计划g.选择调查方法。
4.普查:是国家为了详细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统计调查。特点:a.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掌握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b.普查主要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总体现象。
5.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定期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6.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重点调查能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取得某些标志的主要情况和基本趋势
7.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8.抽样调查:根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
行观察,并据以推断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作用:节省人力、费用,提高调查的经济效果:节省时间,提高调查的时效性:可以增加调查项目,取得比较详细的资料,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可靠程度。1.无法或很难进行的全面调查可以应用抽样法了解全面情况。2.应用抽样法可对全面调查的结果加以补充或订正。3.抽样法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运用抽样法可以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按照某种或某几个标志,将总体单位划分若干性质不同的组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
2.分配数列的概念:将总体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间分布。种类:品质分布、变量分布
3.统计表:统计调查所得来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这些统计资料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表格内,就形成了统计表。
4.统计表的作用:能使统计数字条理化、系统化、能更清晰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便于分析研究对象各项目之间的互相关系,便于比较分析。便于把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显著的表述出来,同时便于显示各项目之间的显著差别。利用统计表便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5.统计表的结构: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统计数字。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总工作总量的一种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的作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
3.总量指标的分类:
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
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
4.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结果。特点是把两个对比的具体数值概括化或抽象化了,使人们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固有联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5.相对指标的作用: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列关系。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6.结构相对指标: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作用:a.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特征。b.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以及发展趋势。c.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d.结构相对指标在平均数计算中用于分析加权算术平均指标的大小及其变动原因。
7.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作用:比例相对指标对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比例相对指标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8.比较相对指标: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作用:对事物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或不同个人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差别。另外,计算比较标准典型化的比较相对数,还可以找出工作中的差距,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9.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作用:a.说明一个国家、地区、部门、的经济实力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b.反映和考核社会经济效益。c.为编制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区别平均指标: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通程度求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时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指标值的平均。
10.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作用:a.可以准确地说明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为搞好经营管理提供依据。b.可以反映计划执行进度,以
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推动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c.可以反映经济计划执行中的薄弱环节,鼓励执行计划的落后者向先进者看齐,为组织新的平衡提供依据。
11.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第五章平均指标
1.平均指标:同质总体某一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特点:将数量差异抽象化、职能就同类现象计算、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抽样误差:是指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抽样指标代表总体指标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抽样误差表现为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绝对离差。
影响因素:1.抽样单位数目多少。2.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大小。3.抽样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变异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度的指标。作用:1.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重要尺度。2.变异度指标可以衡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程度。3.研究总体标志值分布偏离正态情况。4.变异指标是进行抽样推断等统计分析的一个基本指标。
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1.时间方面的可比性2.空间的可比性3.指标口径的可比性
4.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方面的可比性。
发展水平:是指动态数列中各时间上所对应的指标数值的统称。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间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由于它是不同时间的、动态上的平均,故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影响动态数列的四个因素:1.长期趋势。2.季节变动。3.循环变动.4.不规则变动。直线趋势的测定方法:1.时距扩大法。2.移动平均法。3.最小平均法。
抽样调查的特点:1只抽取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2.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3.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4.抽样调查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指数:广义,是泛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动态变化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狭义,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的特殊相对数。性质:相对性、综合性、平均性。
统计指数的作用:1.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2.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程度。3.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指数分类:1按照指数所反映的现象总体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按照指数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按照指数编制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4.按指数所说明的因素不同,分为两因素指数和多因素指数。5.按指数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综合指数:是用综合法对总体各部分数值来进行对比而计算的指数,用以反映总体动态变化。特点:1先综合后对比2.把总量指标中的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一测定所要研究的因素3.分子与分母所研究对象的范围原则上必须一致。4.综合指数的计算对资料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全面资料。
相关关系的种类:1从相关关系涉及的变量数量分为简单相关关系和复相关关系或者多重相关。2从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3.从变量的相关关系变化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4按相关的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无相关。
第四篇:统计学重点
1.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在进行的服务或产品流程的客户反馈情况;检测各项标准的一致性;满足管理者某一方面的好定数据收集计划,实施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所叙述句的获取渠道。
奇心;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都依赖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需要对大量的25.正态分布的性质:A:如果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则:p(u-6<=x<=u+6)=0.683;:p(u-26<=x<=u+36)=0.995;:p(u-36<=x<=u+36)=0.997.B:如果随机变定数据收集计划,实施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所叙述句的获取渠道。量x1 x2…xn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且E(xi)=ui,var(xi)=xi平方,则随即变量x1 x2…xn的线性
2.正态分布的性质:A:如果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组合,即服从正态分布。C:如果x~n(u,6平方),则x-u/6~N(0.1).则:p(u-6<=x<=u+6)=0.683;:p(u-26<=x<=u+36)=0.995;:p(u-36<=x<=u+36)=0.997.B:如果随机变26.x拔抽样分布于总体分布的关系,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是无偏的,(样本均值的均值为量x1 x2…xn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且E(xi)=ui,var(xi)=xi平方,则随即变量x1 x2…xn的线性u)
组合,即服从正态分布。C:如果x~n(u,6平方),则x-u/6~N(0.1).27.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A:点估计,如果已知总体x的分布形式,但是其中一个或多
3.x拔抽样分布于总体分布的关系,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是无偏的,(样本均值的均值为个参数未知,这种借助于总体x的一样样本来估计其未知参数的数值,被称为参数的点估计。B,u)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
4.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A:点估计,如果已知总体x的分布形式,但是其中一个或多28.x拔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之间的关系。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多时,来自不同的样本均值的抽个参数未知,这种借助于总体x的一样样本来估计其未知参数的数值,被称为参数的点估计。B,样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造成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简述为,从一均值为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u方差为6的总体中进行抽样,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当样本容量足够大(n>=30),样
5.x拔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之间的关系。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多时,来自不同的样本均值的抽本均值的分布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有x拔~(u,6平方/n),即样本均值的均值为u,样本样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造成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简述为,从一均值为均值的方差为6平方/n。
u方差为6的总体中进行抽样,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当样本容量足够大(n>=30),样29.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A,基本原理,也成为显著检验,是实现作出一个关于总体本均值的分布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有x拔~(u,6平方/n),即样本均值的均值为u,样本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均值的方差为6平方/n。差异,从而决定应接受或者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对总体作出的统计假设进行检验的方
6.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A,基本原理,也成为显著检验,是实现作出一个关于总体法依据是概率论的“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发生”的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试验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B,基本步骤:a,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0和被选假差异,从而决定应接受或者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对总体作出的统计假设进行检验的方设H1,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c,选取显著水平a,确定原假设H0的法依据是概率论的“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发生”的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接受与和拒绝域,d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e,做出统计决策。
试验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B,基本步骤:a,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0和被选假30.相关与回归性分析区别。相:变量之间有关系,担不是一一对应。回:研究变量之间相互联设H1,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c,选取显著水平a,确定原假设H0的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又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之间的相接受与和拒绝域,d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e,做出统计决策。关关系。区:相关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及相关的强弱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找
7.相关与回归性分析区别。相:变量之间有关系,担不是一一对应。回:研究变量之间相互联到一条直线来适当的代表个点的趋势。
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又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之间的相31.关关系。区:相关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及相关的强弱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找32.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
在进行的服务或产品流程的客户反馈情况;检测各项标准的一致性;满足管理者某一方面的好到一条直线来适当的代表个点的趋势。
奇心;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都依赖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需要对大量的8.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
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在进行的服务或产品流程的客户反馈情况;检测各项标准的一致性;满足管理者某一方面的好
定数据收集计划,实施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所叙述句的获取渠道。奇心;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都依赖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需要对大量的33.正态分布的性质:A:如果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
则:p(u-6<=x<=u+6)=0.683;:p(u-26<=x<=u+36)=0.995;:p(u-36<=x<=u+36)=0.997.B:如果随机变定数据收集计划,实施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所叙述句的获取渠道。
量x1 x2…xn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且E(xi)=ui,var(xi)=xi平方,则随即变量x1 x2…xn的线性9.正态分布的性质:A:如果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组合,即服从正态分布。C:如果x~n(u,6平方),则x-u/6~N(0.1).则:p(u-6<=x<=u+6)=0.683;:p(u-26<=x<=u+36)=0.995;:p(u-36<=x<=u+36)=0.997.B:如果随机变
(样本均值的均值为量x1 x2…xn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且E(xi)=ui,var(xi)=xi平方,则随即变量x1 x2…xn的线性34.x拔抽样分布于总体分布的关系,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是无偏的,u)组合,即服从正态分布。C:如果x~n(u,6平方),则x-u/6~N(0.1).10.x拔抽样分布于总体分布的关系,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是无偏的,(样本均值的均值为35.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A:点估计,如果已知总体x的分布形式,但是其中一个或多
个参数未知,这种借助于总体x的一样样本来估计其未知参数的数值,被称为参数的点估计。B,u)
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11.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A:点估计,如果已知总体x的分布形式,但是其中一个或多
36.x拔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之间的关系。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多时,来自不同的样本均值的抽个参数未知,这种借助于总体x的一样样本来估计其未知参数的数值,被称为参数的点估计。B,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样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造成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简述为,从一均值为
u方差为6的总体中进行抽样,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当样本容量足够大(n>=30),样12.x拔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之间的关系。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多时,来自不同的样本均值的抽
本均值的分布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有x拔~(u,6平方/n),即样本均值的均值为u,样本样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造成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简述为,从一均值为
均值的方差为6平方/n。u方差为6的总体中进行抽样,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当样本容量足够大(n>=30),样
本均值的分布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有x拔~(u,6平方/n),即样本均值的均值为u,样本37.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A,基本原理,也成为显著检验,是实现作出一个关于总体
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均值的方差为6平方/n。
差异,从而决定应接受或者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对总体作出的统计假设进行检验的方13.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A,基本原理,也成为显著检验,是实现作出一个关于总体
法依据是概率论的“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发生”的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
试验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B,基本步骤:a,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0和被选假差异,从而决定应接受或者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对总体作出的统计假设进行检验的方
设H1,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c,选取显著水平a,确定原假设H0的法依据是概率论的“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发生”的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
接受与和拒绝域,d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e,做出统计决策。试验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B,基本步骤:a,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0和被选假
设H1,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c,选取显著水平a,确定原假设H0的38.相关与回归性分析区别。相:变量之间有关系,担不是一一对应。回:研究变量之间相互联
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又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之间的相接受与和拒绝域,d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e,做出统计决策。
关关系。区:相关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及相关的强弱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找14.相关与回归性分析区别。相:变量之间有关系,担不是一一对应。回:研究变量之间相互联
到一条直线来适当的代表个点的趋势。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又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之间的相
39.关关系。区:相关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及相关的强弱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找
40.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到一条直线来适当的代表个点的趋势。
在进行的服务或产品流程的客户反馈情况;检测各项标准的一致性;满足管理者某一方面的好15.奇心;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都依赖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需要对大量的16.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
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在进行的服务或产品流程的客户反馈情况;检测各项标准的一致性;满足管理者某一方面的好
定数据收集计划,实施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所叙述句的获取渠道。奇心;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都依赖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41.正态分布的性质:A:如果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p(u-6<=x<=u+6)=0.683;:p(u-26<=x<=u+36)=0.995;:p(u-36<=x<=u+36)=0.997.B:如果随机变定数据收集计划,实施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所叙述句的获取渠道。
量x1 x2…xn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且E(xi)=ui,var(xi)=xi平方,则随即变量x1 x2…xn的线性17.正态分布的性质:A:如果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组合,即服从正态分布。C:如果x~n(u,6平方),则x-u/6~N(0.1).则:p(u-6<=x<=u+6)=0.683;:p(u-26<=x<=u+36)=0.995;:p(u-36<=x<=u+36)=0.997.B:如果随机变
(样本均值的均值为量x1 x2…xn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且E(xi)=ui,var(xi)=xi平方,则随即变量x1 x2…xn的线性42.x拔抽样分布于总体分布的关系,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是无偏的,u)组合,即服从正态分布。C:如果x~n(u,6平方),则x-u/6~N(0.1).18.x拔抽样分布于总体分布的关系,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是无偏的,(样本均值的均值为43.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A:点估计,如果已知总体x的分布形式,但是其中一个或多
个参数未知,这种借助于总体x的一样样本来估计其未知参数的数值,被称为参数的点估计。B,u)
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19.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A:点估计,如果已知总体x的分布形式,但是其中一个或多
44.x拔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之间的关系。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多时,来自不同的样本均值的抽个参数未知,这种借助于总体x的一样样本来估计其未知参数的数值,被称为参数的点估计。B,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样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造成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简述为,从一均值为
u方差为6的总体中进行抽样,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当样本容量足够大(n>=30),样20.x拔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之间的关系。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多时,来自不同的样本均值的抽
本均值的分布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有x拔~(u,6平方/n),即样本均值的均值为u,样本样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造成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简述为,从一均值为
均值的方差为6平方/n。u方差为6的总体中进行抽样,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当样本容量足够大(n>=30),样
45.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A,基本原理,也成为显著检验,是实现作出一个关于总体本均值的分布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有x拔~(u,6平方/n),即样本均值的均值为u,样本
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均值的方差为6平方/n。
差异,从而决定应接受或者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对总体作出的统计假设进行检验的方2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A,基本原理,也成为显著检验,是实现作出一个关于总体
法依据是概率论的“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发生”的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
试验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B,基本步骤:a,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0和被选假差异,从而决定应接受或者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对总体作出的统计假设进行检验的方
设H1,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c,选取显著水平a,确定原假设H0的法依据是概率论的“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发生”的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
接受与和拒绝域,d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e,做出统计决策。试验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B,基本步骤:a,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0和被选假
46.相关与回归性分析区别。相:变量之间有关系,担不是一一对应。回:研究变量之间相互联设H1,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c,选取显著水平a,确定原假设H0的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又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之间的相接受与和拒绝域,d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e,做出统计决策。
关关系。区:相关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及相关的强弱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找22.相关与回归性分析区别。相:变量之间有关系,担不是一一对应。回:研究变量之间相互联
到一条直线来适当的代表个点的趋势。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用意是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又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之间的相
关关系。区:相关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及相关的强弱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找 到一条直线来适当的代表个点的趋势。
23.24.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
在进行的服务或产品流程的客户反馈情况;检测各项标准的一致性;满足管理者某一方面的好
奇心;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都依赖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需要对大量的
第五篇:应用统计.统计学考试大纲
《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常见离散分布、常见连续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分布的K阶矩、变异系数、分位数、中位数、其他特征数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边际分布与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多维随机变量的特征数、条件分布与条件期望
四、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伯努利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林德伯格-莱维中心极限定理、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随机变量序列的依概率收敛、随机变量序列的按分布收敛、弱收敛
五、统计量及其分布
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经验分布函数、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样本矩、次序统计量及其分布、样本分位数与样本中位数、五数概括与箱线图、χ2分布、F分布、t分布、充分统计量
六、参数估计
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点估计的评价标准、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两个正态总体下的置信区间
七、假设检验
显著性检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其他分布参数的假设检验、分布拟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