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

时间:2019-05-13 03:4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

第一篇: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

叶芃,原名叶生。博士,现为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盛国际管理咨询(中国)公司总经理,香港企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香港企业文化协会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广东企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香港证券协会会员。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中华区首席代表,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副总经理、董事、董事会秘书、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监、企业文化总监和投资银行中心总经理,熟悉企业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对企业文化有特别的研究,199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企业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研究,企业文化与价值的管理模式研究,引起业内的关注。在香港《大公报》《明报》《人民日报 》《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粤港信息日报》《经济研究》《商业研究》《企业管理》《21世纪人才报》等杂志报纸多次发表文章。被《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聘为专家顾问团专家,同时被聘请为国内外多家大型网站专栏作者,《阿里巴巴》《中国管理传播网》《中国营销传播网》《世界企业文化网》《HR管理世界》等等。

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能有机运用企业文化于企业经营及发展过程中、并把企业导入或推向文化的境界的企业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一方面非常重视企业文化,而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甚微、成效不佳呢?如何将企业文化与组织制度两者有机地结合,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与认同感,如何构建高效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如何建立高效能团队、塑造团队精神,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授权?

这个问题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文化如何在企业体系中落地生根,第二个问题应该是授权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企业文化战略如何实施的问题。

企业文化,对于经盛公司而言,就是:

从哲学的高度指导文化,从战略的角度理解文化,从人力资源层面配合文化。

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虚的东西变实,将感性的东西变理性,将抽象的东西变具体,要把文化象做战略一样实在。但无论怎么实在文化还是先有感性的东西,所以说做文化的人要有敏感度,对文化要特别敏感,如果你把握不住文化敏感的话,再好的工具你都用不上,因为你找不到点,找不到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哲学是道,文化是根,战略是术。战略源于文化的基本假设以及愿景使命的强大拉力,文化又为战略变革提供哲学辨证和内在动力。企业文化绝不是钉在墙上的标语、发在手里的传单,而是由战略为导向的制度、机制、程序整个系统的实施保障。企业哲学是指导企业运行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企业矛盾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只有在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企业发展的内外矛盾的前提下,企业才能确立其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价值观的辨证方法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的外在表达,企业哲学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大本大源。

中国企业哲学以融合贯通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为体,以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精神为用,追求企业内外部平衡和谐、共生共赢、内圣外王的哲学境界及文化力量。

在那些获得成功的高速成长的当代组织中,究竟什么在起作用呢?欲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个超越规划相对有限框架的哲学体系。它将促使组织内的所有个体树立起目标和战略意识,也包括确立必须能够指导他们集体行为的独特的价值观。

那企业文化如何战略化?经盛有一套完整体系,具体内容在我们出版中《中国企业文化战略》书中有全面的介绍。

企业文化在组织构架中如何保障它的实施?

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将企业文化职能放在人力资源部,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就是因为企业文化的职能可以通过人力资源这个途径来实施,现在大部分的公司都这样做,所以它使得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变得非常紧密。这也跟企业文化在西方一般将它列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有关,不利之处是企业文化毕竟不仅仅与人力资源有关,它是一项综合的战略,它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各个和个管理环节,人力资源部不是一个综合部门,它所考虑以及职能范围会使它局限在操作的层面上,而把企业文化越做越狭义了。第二种是把企业文化放在宣传部、企管部、策划部、总经办等综合性部门,这些部门属于综合管理部门,相对来言可以将企业文化与其它部门的工作衔接起来,这种做法较适合中小型企业。但它始终只是其中某一项职能而已,因此还是有局限性。第三种就是把文化单列出来,企业文化单独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甚至是中心,这无疑就很大程度上加强文化的职能,这基本上就具备了将企业文化作为战略的定位了,因为你将企业文化作战略来看待,但它却没有相应的独立部门,这就很难正式开展工作了。

但我们并不赞成为了文化而文化,就是说,在公司规模还处于中小型企业阶段,而且相应的文化需求并不强烈,只要在某一个部门强化文化这个职能就可以达到目的,就不必须说一位到位就一定要成立一个企业文化部。因为我们说过,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战略,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能力去支付正式运作企业文化的成本。相反,在公司战略还暂时不需要的时候,只要将文化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是授权。下面是我在《思维决定一切》中所说的授权。

授权,相信一般管理者都知道它的含义,也知道授权的必要性,但如果是有效授权的话,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其深层意义。有效授权,关键在这两个字“有效”,有些人不明白,授权还有无效的?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比喻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你陪新手去开车,你要给他充分授权,要不然他怎么能开好车呢。一方面,你会担心他开不好车,有可能会出车祸;一方面,你又不得不授权给他做,要不然他永远都开不了车,那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去教他呢?如果你发现他方向盘打的不好或者油门踩的不好,只要他不发生车祸,你就应该等他转了一个弯以后再跟他说你做错了或者走错了,你必需给他犯错的机会。如果每一次他做的不好,你就骂他,说你怎么能这样开,你太蠢了等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让他学得更快,反面使他更加紧张,出了更多错,甚至使他丧失继续开车的勇气。

授权是为公司培养人才的最好途径之一。

授权,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公司要发展,那意味着公司要不断培养人才,培养人才首先第一步就要学会授权,如果你不授权,所有的工作都是你一个人来做,那么公司永远不会有能够替代你位置的人,所以授权的工作很重要。你什么时候该授权?

如果你感觉自己没有太多时间用在管理上,这个时间老是不够用,经常要把工作带回家去做,总感觉别人做的事情没有自己做的放心,要求员工把每件事情都向自己汇报,自己又有很多事务性的事情要做,你们对照一下有没有这种感觉,有的话就应该授权了。实际上管理者应该做什么,顾名思义就是管理的工作。但是我们有些老板自己什么事都亲自做,老是说员工办事不放心,那什么时候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老板呢?老板应该是有这样的境界,就算你有一段长时间不在公司,公司都照常运行,就是说老板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因为下面的员工能够做好。

授权首先是一种管理的意识,一种培养人才的意识!

授权首先是要把握风险,就是要适当授权,要有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责任。

授权是适当的授权,你必须了解下属的能力。不能说将一项新的工作放手让新手去做,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就授权,到时候把这个责任推掉,这不能算是授权,而是推卸责任。作为领导,你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因为授权是有风险的。你把这个事情交给部门副经理去负责,实际上你要明确这个风险,因为如果做不好,部门负责人是你。而且你应该有义务去承担这种风险,既然坐到这个位置你就必须为结果负责。但从公司角度考虑,你又必须为公司培养人,所以一定要有风险承担的意识。如果做不好,第一个责任是你的,不能推卸责任说我已经授权给他。因此授权的风险应该是你可以控制的,只要风险是控制的,那就肯定要给下属受权。因为他第一次做不好,第二次做不好,第三次可能就做好了,但如果没有第一次做不好,他永远都不会有第三次做好的机会,所以你要给他机会去犯错,机会代表风险,那风险谁来承担,你来承担。

就象上面例子说的,如果明知道他根本连车有几个档位都不清楚,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学会开车,这种情况还授权给他去开车,这不明摆着会出车祸吗?所以授权之前一定要评估一下风险,如果这个风险不能控制,那就不能授权,不然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了。但只要觉得这个风险可以控制,就是说最多是走多点弯路,或者有点小磨擦,那就应该让他去试一下,因为新手开车肯定是会出点小麻烦的,不然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开车的经验了。

授权是对公司最大的忠诚!

管理者如果没有这种意识,老是把事情全部自己做,以为这样是对公司的忠诚吗?其实这是对公司最大的不忠诚,你把自己的工作都做完了,那下面的人做什么,下属没事做,公司就觉得人多了,那就要裁员了。那你不是害了他吗?而且公司永远都不会有人才梯队的形成。你培养下属是不是会担心自己的位置没得坐了,其实不用担心,相比还有更好的位置等着你。

授权流程是首先要交给合适的人,然后给他一个计划,接着就是过程监控。

什么是充分授权?充分授权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监控。把事情交给下属后,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他一些支持,不断跟踪,不能说只要他把球踢出去后就不管它往那边走了,你要教他怎么踢会更准一点,会更快一点,这才是一种有效的授权,所以说要进行支持,要进行过程的监控。

授权是要将责权利一块授权出去。

授权有个误区,就是将不好的工作授权给下属,让下属有责而无权,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授责不授权。不能只把责任给他,而不把权利给他。例如叫他去买一台设备,但相关的协调权,财务审批权或者说最终审核权利谁负责都没跟他说清楚,然后他做什么,事事给你汇报,他不汇报,又批评他。你跟他说给你授权了,但是权利却没有给他,只是把责任给了他,那么这不叫授权,而叫推卸责任。

还有授权的速度不要太快,当下属不了解或者说还对你的授权范围不清楚的时候,你就说我给你授权了,你赶快去做,他做错的机会就很大。所以要把授权的范围及时间进度交待清楚,不能模糊不清。

授权是要用一个启发性的观点去引导员工,教授他做事的技能和方法。

培养一个人是很不容易、很困难的,你要给他一个方法,但是你不要把自己的所有东西一下子全部套给他,你要相信他、鼓励他,用一种突破思维的方式或者新的方式来给他做好。你要跟他说,按照我的经验可能这样做会好点,但是,你最好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告诉他怎么去做,这样才能提升你的水平,所以不能完全用套模子的形式来授权。还有一个误区是逆授权,什么叫逆授权?比如说你把这个工作授权给他,反过来你感觉好像这个过程不是你授权给他,而是他授权给你。因为你发觉有什么事,凡是重要的决策的时候他找的是你,而你希望他把这个决策给做了,倒过来他事事向你汇报,事事跟你交代,反倒过来你又给他做决策,那到底是谁给谁授权?

授权的程度,通常情况下是:

你告诉我情况,我来决策;

你告诉我建议我来选择,你告诉我你希望怎么做,我随后再告诉你怎么做;你可以去做,但是你要给我知道你怎么做,要与我有联系。

授权的程度有好几种,通常情况下,你在授权之后要求被授权人有相关的一些建议,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希望你的员工给你的建议不是唯一的。你希望他有2、3个方案。因为这样做是培养他的思维,让他考虑问题更加系统性,因为他在他没有充分掌握这个技能的时候,他往往所做出来的决策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你跟他说有一到两个、三个方案呢,一是有利于你做决策,二是有利于培养他的系统的功能,这种授权程度是比较好的。在员工做错的时候,如果这种错误不是非常大,你可以故意不跟他说,如果做完后再跟他说,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做错了,错在哪里。并不是他一做错,你就停止然后跟他更正,当他再错的时候你又跟他纠正过来,这样他就永远不知道错在哪里。

第二篇:严正-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严正

第一讲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一、培训重要性相关因素分析

{案例}哈佛九宫格

表1-1哈佛九宫格是通过对与培训重要性相关因素的分析,从培训的阶段和培训中所涉及的角色两个纬度分析后形成的一个表格。两个纬度中的一个是根据培训的阶段不同,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分析哪一个阶段在培训中重要性上最重要;另一个纬度是根据角色来分析,与培训相关的主要的角色有哪些:第一学员本身,第二讲师,第三学员的业务主管,分析哪些角色跟培训效果的转化最重要。

将1到9这9个数字填写在九宫格中,比如作用最小的可以理解成9,作用第二小是8,依次类推,作用最大的可以理解成1。

美国哈弗大学做对七十余家机构的专家所作调查的结论,在三个环节里面,“培训中”最不重要;“培训后”最重要,就是培训后怎么转化;从角色这一个环节,讲师的角色最不重要,其次学员跟主管是一样的重要。

二、国内培训现状分析

1.过于看重讲师授课现场的表现,忽略课程开发的结构化设计

国内企业培训的先行实践,过于看重讲师现场的风采演示,忽略了课程开发的结构化设计,比如由保罗〃赫塞博士提出并开发的《情境领导》课程,几十年来,论证了一批批的讲师,课程的结构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2.不够重视培训前的需求诊断,难以精确掌握培训需求 国内企业一般都是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或是依据主管的建议来认定学员的需求,没有精准的识别出真正的培训需求。比如某些员工的沟通能力不强,培训者便认为他们需求有效沟通的培训,事实上需要的有可能是心理突破方面的培训,在工作中,可能是由于他自身过于自我关闭,过于自我导向,没有克服意识而导致的,并不是沟通技巧的问题。所以,要想让培训有效果,必须要在培训前进行精准的寻找,才能达到培训后希望达到的效果和得到改善。这一点上,胜任素质就是一种培训需求精准寻找的方法。

3.忽视培训后的成果转化

在培训后的转化管理上,国内虽然比较注重评估,但却忽略了培训成果的转让。比如培训后仅仅要求学员填写评估表,学员通过培训是否能学以致用,却没有考核和转化的机制。如果根据常人学习规律,三天以后即72小时以后,50%以上的知识点就会淡忘的状况下,这样,企业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就不成正比,边际效益不高,造成培训成本的极大浪费。

三、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体系建设

(一)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体系

“1+2”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指从组织绩效的目标达成出发,定义关键成果,识别成功要素,构建胜任素质模型,明确岗位用人标准。

1.培训前的需求评估

每个岗位的用人标准,就是要根据识别关键胜任能力素质,明确岗位要完成的高绩效来 评估;如何去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行为素质,分析员工绩效差距,并结合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来精准分析培训需求。

2.培训中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在培训中,要根据培训前的需求评估找到的精准需求来开发课程,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和素材来进行演绎。例如,肯德基、麦当劳,很少依赖于某个名厨,他们依赖的是菜单。新进的大学毕业生,照着菜单的标准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比如温度的掌控,加温的时长等,这些标准都是经过反复研发提炼而成,所以不会依赖某一个名厨。而中国的中餐,很多依赖名厨。厨师靠着十几年的感悟,掌握了这门菜的火候,他一旦离开,这门菜就无法继续传承,无法形成结构化。这就导致了培训成本的增加,依赖名师。

所以,我们的培训是要根据精准需求来开发,并在开发的课程中形成结构化的模式,根据结构化的模式来进行后期的完善和演绎。

3.培训后的转化与评估 培训后,要结合知识、技能和行为转化理论,结合成年人学习的规律来设计课程培训后的转化工具和方法,辅导受训学员本人及其主管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转化、巩固培训所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真正做到“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

{案例1}GE大学与通用电器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通用电气的每一个分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杰克〃韦尔奇赢得一个新的美称,电子商务杰克。在通用电器的克罗顿维尔领导力中心,韦尔奇充满激情地培训企业未来的领导人。杰克〃韦尔奇培养了400名领导者,在通用电气公司,韦尔奇兴奋地鼓励员工消除官僚作风,积极面对现实,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创新使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最尊敬的公司,也使他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CEO,他的秘密是:伟大的领导才能,深入实际,充满活力,精力充沛,领先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的顶盛长达20年之久,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几次经济衰退,一次大萧条,各种各样的危机,通用电气公司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它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秘诀是对人才的关注,它对人才的关注超过了任何一个特定的业务,而且韦尔奇认为:如果你真正认识到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员工的士气以获得最优秀的人才,那你就会保持长盛不衰。

杰克〃韦尔奇在1981年愚人节的时候担任GE的CEO,在这之前一个星期,董事会决定请他开始着手物色人选,杰克〃韦尔奇考虑的第一个人就是GE大学校长的人选。杰克〃韦尔奇说:“我需要克罗顿维尔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克罗顿维尔,我们就没有一个新思想的传播者,我希望把我进行改革的道理宣传给尽可能多的人,克罗顿维尔,GE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我希望他能集中于领导人才的开发,我希望他可以触摸到公司最优秀人员的头脑和心灵的地方,在改革过程中结合公司力量的精神纽带”。这是他对GE大学的定位。

杰克〃韦尔奇在总结自己在GE的贡献时,说道:“显然作为CEO,在20年间,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业务、战略、新产品、销售、企业并购等等,然而,在20年CEO的岗位中,我始终认为有关员工管理的内容是我对GE的最大贡献”。他开发过初级、中级、高级的领导力课程,这些课程使得GE产生了成千上万的卓越的领导者,使GE一直有优秀的财务表现且能够走在变革的前沿。

所以,企业培训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培训是使企业保持较好的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

{案例2}华立集团

华立集团是以华立集团有限公司为投资母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总资产25亿元人民币,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人民币,华立集团的前身为1970年9月创办的宇恒仪表厂,1987年4月,汪力成出任厂长,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经过32年的发展,其核心产业,计量仪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是全球产量规模最大的电工仪表制造商。从20世纪90年代起,华立集团在国内先后并购重庆、海南等地的上市企业,并把目光瞄准海外,2001年初,在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后,又在10月宣布成功收购飞利浦公司所属的CDMA移动通讯部门,并宣称为中国第一家掌握CDMA手机芯片技术的企业,并购浪潮中的汪力成本人也被美国《财富周刊》评为中国商人之首。

华立集团的成功最主要的就是靠人才的培养,人才梯队建设,他们成立了华立管理学院,严格按照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去做培训管理。

“1+2”培训体系就是指:

第一,培训前,能力模型和测评工具是课程开发的基础; 第二,培训中的管理包括课程开发体系、导师体系; 第三,培训后的成果转化管理。

(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即把人当作人,有两点含义:第一,人有共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第二,人有个性,每个人在知识、技能、经验、信心、承诺、动机即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各有不同,甚至每个阶段都有不同。要尊重人的个性,然后识别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进行匹配。

例如,提升非常优秀的高级营销员担任营销经理,给了他充分的授权,但是没有给他很好的培训,结果他在这个岗位上没能做出业绩。这说明,他具有营销员所需要的胜任素质,但在营销管理者岗位上,他还欠缺一些管理技能,他是新手,没有管理经验,需要培训。所以,有时,在一个公司理念中,我们会低估或高看一些人,这都是没有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备“两条线”:下面一条线是考核线,是底线;上面一条线是牵引线,引导员工不断往前。但是今天很多企业里面只有一条线,只利用考核线来激励员工,我们常常称之为结果导向。事实上,结果导向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例如,日本索尼某高管曾写了一篇文章叫《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书中他全面分析了为什么索尼被三星打败?当时韩国的三星提出想作为索尼的代工公司,而索尼拒绝了三星。可是后来,三星在全球范围内把索尼打败,此高管分析说:是因为索尼只有绩效主义。

真正使员工产生高绩效,需要两条线并行。用培训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创造能量,使行为、动机、人生价值和渴望能够被释放。培训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远远高于我们平常能够测算到的价值,培训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然后做好人的管理和开发。

第二讲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需求评估(一)

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需求评估具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梳理战略与企业文化,明确核心的胜任素质及领导胜任素质的培训需求

(一)根据企业企业文化、价值观确定培训需求 {案例}北大青鸟的企业文化

以前北大青鸟公司文化很清晰,但是比较杂乱,即没有统一的结构。后期去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梳理,在课程开发的时候,建立四块模型:

第一,职业道德:道德为本,忠诚为首,互通无要;

第二,企业运营的立场,对员工的渴望、要求:包括原则至上,结果导向,价值趋向,对事不对人,重在执行;第三,员工的心理素质:包括增强耐力,管理压力; 第四,员工的职场提升,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协调沟通。

所以,北大青鸟的梳理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课程开发需求上,落实后开发了满足以上需求的13门课程。

所以,公司的价值观、文化能够建设成为核心胜任素质,成为培训需求开发出来。

(二)根据企业战略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培训需求 1.企业战略方面

(1)考量企业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情况,考虑深层次的战略因素。①战略澄清:包括企业成长阶段分析、行业特质、战略目标等。②企业文化梳理:需要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素质等。③行业标杆研究。

(2)战略模型。主要分成四种:

①产品领型。比如阿迪达斯、耐克等,需要的员工胜任素质包括有:创造性、团队解决问题、突破性思维、预见性等方面。②客户导向型型。比如宝洁、安利。其员工的胜任素质需求有:建立关系、倾听、快速解决客户问题、积极主动等方面。

③高效运作型。比如戴尔、沃尔玛。其员工胜素质需求有:程序控制,持续改进,成本结构分析,成本领先等方面。

④并购整合型。比如联想、GE。其员工胜任素质需求有:文化整合,团队合作,统筹人力等方面。

2.根据企业发展阶段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四个阶段:

(1)创业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识别市场,界定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服务,核心的胜任素质是开拓、开发、进取,冒险;

(2)扩张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获取资源和开发运营体系,最重要的胜任素质是会消化、整合资源,建立组织的能量,使能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能够有效地进入企业;

(3)规范化阶段。是开发管理系统的阶段,重要任务是如何做好规范化。(4)巩固阶段。管理公司文化,价值观、信念、行为规划。{案例1}…

联想在处于规范化阶段之时,选择了杨元庆,是因为他最重要的能力是规范化的能力,他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有没有规矩,有规矩照规矩做,没有规矩,我们先立规矩再做”,在这个阶段需要这样类型的人才。

联想在并购IBM以后,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整合,第一年就聘用了赫德担任CEO,是因为他善于做整合;

整合完毕后的阶段,联想最重要的任务是拓展市场,此时,联想就聘请了原戴尔的营销副总裁来担任总裁一职。

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胜任素质的要求也在变化,企业发展速度快于员工发展,企业每发展一步,员工便会淘汰一批;员工发展的速度快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这一部分的员工就会离开,对企业也是损失,成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阵痛。面对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由于企业对整个培训需求的识别不够敏锐,没有尊重企业成长的规律所造成的。

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提前3~5年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预测,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员工的胜任素质有哪些不同的要求,需要提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做好接班人计划。因为员工胜任素质的提升是生命性的,对人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企业不同的阶段对人员的胜任素质要求不一样,如图2-1所示。

图2-1 {案例2}海尔的培训管理

海尔在80年代的时候,最主要的是狠抓质量,抓名牌。所以那时,他的整个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提升质量来展开。

张瑞敏发现冰箱有质量问题时,开展了“砸冰箱”事件解决这个问题。

他当时的分析是:机器设备没有问题,因为是德国的生产线;原材料没问题,因为是德国的零部件;工人技术没有问题,因为有德国专家在指导;是人的意识形态问题,即质量意识淡薄。他反复讲质量意识,大家却没有提升,为何培训没有见效?病因在海尔当时把冰箱质量分了等级:一等、二等、三等,还有等外品。这样就给了员工一个心理暗示:即生产出来的冰箱质量可以有不等,好的卖给外国人,差的出口转内销自己用,助长了员工的懒惰、自卑和不负责任。找到病因之后,张瑞敏便提出了解决办法:第一,取消海尔质量产品等级制度,第二就是砸冰箱。

虽然“砸冰箱”事件使海尔损失了相当于现在的500万,可以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企业培训,但张瑞敏认为很值,因为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员工所需要的胜任素质。

3.丹尼尔森企业文化模型

丹尼尔森文化模型,主要分两个倾向(如图2-2):

图2-2 {案例3}联想核心价值观

丹尼尔森文化模型在联想运用的最好,分两个维度(如图2-3):

图2-3 外部发展,灵活自如,创新导向;内部运营,规则秩序,服务导向。以此,构建联想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4.领导力胜任素质的课程体系

领导的胜任素质模型分为明道、趋势、优术、树人四部分(如图2-4)所示:按上下分:上是天,下是地,即天地;天是宏观的,有明道、趋势;明道就是发动机,趋势就是方向盘,指导如何应对变化,如何做战略决策,如何做创新变革。企业需要做好绩效管理制度、流程管理、做好人才梯队的发展。按左右分:左边是人的管理,包括人才的管理、价值观的管理、企业文化的管理;右边是事的管理,包括战略的管理和战略执行的管理等。

图2-4 管理者的任务: 第一,管理自己; 第二,管理员工; 第三,管理事务; 第四,管理团队。

依据企业的目标或所需完成的任务,开发相应课程。如图2-5所示

图2-5 第三讲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需求评估

(二)二、基于岗位任务的要求,明确岗位职能胜任素质的要求

(一)按照岗位层面与岗位职能建立用人标准

岗位层面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也可以按专业划分:技术系列,市场系列等,如图2-6所示。根据不同的层面分析此岗位需要的用人标准。

图2-6

(二)胜任模型的表现形式 1.“冰山模型” 研究胜任素质的第一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他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他提出了三要素的用人标准,即知识技能、行为习惯、个人特质。知识、技能是“冰山”以上部分,容易判断,可以培训改进,但是难以预测高绩效;个性动机、价值观是“冰山”以下部分,有很强的隐蔽性,主要是通过行为习惯去表现,所以行为习惯是胜任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可以观察、评估判断和引导发展,与高绩效相关。

2.胜质素质

将“冰山模型”演变成适合企业实际发展的胜质素质。(1)专业胜任素质:包括专业技能、知识、经验等。

(2)心理胜任素质:包括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自我认知、人际敏感度等。比如营销 人员的心理胜任素质是勇于挑战、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文员需要具备耐心、帮助他人成功的心理胜任质素。

(3)管理胜任素质:包括领导团队、协调沟通、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学习与创新等。(4)职业化胜任素质:包括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公平公正、文化的认同等。

(三)胜任素质模型构建 1.归纳法

归纳法是最原始的一种方法。比如构建店长胜任素质模型,可找出一些业绩优秀和业绩差的店长,然后识别归纳出业绩优秀店长的共同特征。其特点是精确,但成本非常高。适用于非常大型的企事业,岗位很固定,取样的数量即样本要足够多。构建流程:岗位职责梳理;样本选择和分析;进行编码构建;量化权重。

2.演绎法

根据企业的战略文化反推。技术上有两种方法:

(1)标竿学习法,参考、学习国外优秀同行的胜质素质模型。(2)问卷调查表,对企业的基层、中层、高层进行调研。

(四)胜任素质模型结构 胜任素质模型结构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胜任素质辞条名称; 第二层,胜任素质的定义描述; 第三层,关键行为指标; 第四层,有效评分标准。{案例1}胜任素质模型举例

某公司高管胜质素质模型的第一层:包含十项胜质素质 ①信守职业道德。②战略思考。③抓住机会。④倡导和领导变革。⑤将战略转化为实际成果。⑥激发共同目标。⑦说明和影响力。⑧建立伙伴关系。

⑨鼓励公开交流思想和知识。⑩持续学习。

胜任素质模型之鼓励公开交流思想和知识

①定义(第一层):营造一种公开的、坦诚交流的企业文化,鼓励大家自由地表达意见。②关键行为指标(第二层):营造一种能够不断进行公开交流、分享知识的工作环境,通过沟通分享创造良好的业绩。

经常向员工或其同事征求意见并分享信息。鼓励他人发表不同的甚至反对的观点。……

③有效评分标准(第三层)优秀

在分析、讨论问题与机遇时,鼓励并奖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和多方面的想法;能够 重新建立组织架构和管理系统(如目标、奖励,团队组合)以支持业务沟通的需要。…… 良好

建立多种程序以支持双向沟通(如全体员工大会,超级会议,员工扩张会议等); …… 需要改进

独自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 ……

{案例2}某企业高管胜质素质模型之领导能力(如图2-7)所示:

图2-7

(五)关键岗位技能制定方法 ①分析岗位胜质素质与要求。

②分析每项职责应具备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③制作知识、技能要素汇总表。

④明确关键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的等级与标准。

⑤评估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与差距,并明确能力差距要点。⑥根据员工能力差距重点来编排岗位课程体系与培训重点。{案例}中国移动营业厅营业员胜任模型构建

首先进行岗位职责、任务的分析,营业员主要的岗位职责就是:第一,十四项业务受理;第二,处理客户业务咨询;第三,新业务的推广;然后针对每一项职责罗列出他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将这些基本要素归并、排列,然后据此开发课程。

(六)胜任素质层级

胜任素质层级划分如图2-8所示:

图2-8 以1~5分来划分,学习阶段为1分,应用阶段为2分,扩张阶段为3分,指导他人阶段为4分,领导创新阶段为5分,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以此形成公司的任职资格。

(七)员工潜力识别——胜任素质评估 1.胜任素质评估序列划分 ①全员的核心胜任素质。②专业序列的胜任素质。③领导力序列的胜任素质。2.专业序列胜任素质

如图2-9所示:以联想为例,专业序列的胜任素质分为IT管理咨询系列、渠道销售系列、客户销售序列。

图2-9 3.管理序列能力体系

图2-10 第四讲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需求评估

(三)三、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找出素质差距,识别培训需求

(一)对员工的绩效诊断 1.绩效差距分析

利用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绩效现状和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体现的就是知识、技能、行为,以此来确认培训需求。如图2-11。

图2-11 2.绩效不佳分析 针对绩效表需要分析:

第一,绩效高于目标方面,列出事由及原因;

第二,绩效低于标准方面,列出事由,绩效低在哪些方面,绩效不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行为。如图2-12。

图2-12 {案例}高管人员的绩效管理系统 如图2-13所示。

图2-13 {案例}技术人员绩效跟进分析 如图2-14所示:

图2-14 分析: ①管理任务是对于程序、设备进行安装,设计、调试、运行。它的子任务:比如配臵和调试设备;根据特殊的维护要求,改装设备等。

②对子任务设定绩效指标、衡量方式,比如绩效衡量,在安装成立布臵任务方面,经过认证,能够运行,通过认证,方法正确等。

③设定绩效标准。

④分析完这些标准,判断没有完成绩效的方面,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二)工作定期辅导和定期绩效面谈 1.直级上级

在企业中的每季度绩效考核完,直线上级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辅导和面谈。沟通的内容包括:目标实现程度;查找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沟通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和计划。

2.隔级的上级

主管经理的上级要与员工最少一年要沟通一次。沟通的内容包括:发展计划;沟通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

3.员工下一步发展面谈与计划

定期的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回顾员工的业绩、能力;讨论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分析员工的能力、素质和未来目标;启发员工正确看待自己;实现下一步的计划措施。

德鲁克说,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工作有成效,使员工有成就感。企业中的领导与员工沟通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员工提升组织的绩效,提高员工成就感。

(三)绩效管理中的情境领导

情境领导从以领导者本人为中心转向以被领导者的状况为中心,根据两个维度(即员工的能力和意愿)把员工分成四类,能力包括知识、经验和技能;意愿包括信心、承诺和动机。第一类,没能力,没意愿;第二类,没能力,有意愿。第三类,有能力,没意愿。第四类,有能力,有意愿。针对四种员工,分析领导他的方式,做好胜任素质的提升、培养。

(四)双面神绩效管理

双面神(Janus)——古罗马的门神,传说中长了前后两个面孔,因而既可以看到前面,也可以看到后面;既能看到过去,也能看到未来。绩效管理同样关注变化和变迁,也有管理的两面性。双面神绩效管理包括两个核心部分:

(1)明确绩效目标;

(2)区分每个工作职位的关键性胜任素质。传统绩效管理的问题在于:更多的关心员工的目标,绩效考核的标准,绩效考核公平与否,考核结果的应用,奖金的发放等。却忽略了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找到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所在,识别胜任素质。

第五讲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需求评估

(四)四、根据企业发展与企业人才梯队建设计划,识别企业未来的培训需求

(一)职业发展通道

基层员工晋升为中层,中层发展为高层,相关岗位应该有清楚的标准,用胜任素质模型去体现各层级之间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距。如图2-15。

如2-15 {案例}中海油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净需求,如图2-16所示。

图2-16

(二)梯队人才建设 1.梯队人才建设

{案例}某公司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某公司的财务人员分成三类胜任素质:一是个人成功类;二业务成功类;三财务专业知识技能类。

通过标竿学习法和演绎法,如果得到33项胜质素质。

设计问卷,由董事局,CEO,财务专业人员,这三个层面的人来填写问卷,最终确定15项胜质素质。将15项素质素质公开,财务人员若想晋升,必须掌握这15项的胜任素质,然后据此制定接班人计划,进行课程规划,制定培训计划。

对财务人员分三年培养:第一阶段:0到6个月,学习初级的6门课程;第二阶段,7到12个月,学习9门课程;随后是中级、高级和特别级。用三年时间来培养一名财务总监。

2.接班人计划

根据财务管理人才梯队的建设,可做好接班人计划。

(1)人才测评,共性培养。比如,员工初进公司,要进行基本测评,在1~2年中,进行共性培养,在这一阶段中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能力。

(2)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就是指要对员工进行指导、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的轮换。(3)工作再设计。由于工作轮换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岗位都轮换,可进行工作再设计方案,即某员工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了两年、三年以后,可将自己没兴趣做的那部分(10%或20%的工作量)剥离出来,换到同一个部门的别的岗位上,然后再加上10%或20%的以前没有从事过的新的工作任务。此工作任务可以有两种加法:一是变成岗位说明书,作为岗位的一个工作内容;二是变成项目管理,比如某员工是绩效考核专员,可将他纳入总部胜任素质发展项目组中,作为其中的一名成员,他就有20%的时间来学习新的工作内容。这是激励员工的一个方法,要保证员工工作的新鲜感。

3.梯队人才的来源(1)考核。

(2)部门领导推荐。

(三)员工个人发展模式

员工进入企业,初期的1~2年中属共性培养,目的是让他了解企业、市场、客户、产品,和自我,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其管理风格、人格倾向、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以此判断员工的思维模式是属于专家型的思维、管理型的思维还是技能型思维。详见图2-17:

图2-17 {案例}…

联想集团根据员工专业发展,制定了胜任素质:比如IT产品系列,即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工业设计工程师,他们皆有任职资格:一级、二级和三级。晋升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任职资格和对应的课程。

第六讲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

(一)一、课程管理的总体思路

(一)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

第一,课程的立意、布局、框架,包括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重点。

第二,为了支持演绎观点,需要进行案例选择和编写,根据实际需要,对案例进行改编,有所侧重;考虑正反两面案例的表达和搭配方式;国外和国内案例的分布;案例的详略编写等。

第三,教学方法的匹配。

第四,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的编写。学员手册应将讲师PPT中的关键知识点删掉,用填空的形式,让学员去填。所以,有一些PPT的内容,是讲师手册上有,而学员手册中没有。

第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第六,课程配套测试工具的设计。

{案例1}北大青鸟“忠诚为首”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

基本思路:忠诚是什么?忠诚的重要性,怎么才能做到忠诚。谋篇布局过程:设计开头,结尾和中间过渡。

1.采用互动式开头,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大家一起讨论《三国》中哪位英雄人物最忠诚,让大家一起参与,以最短的时间达到高潮。

2.正确理解忠诚,忠诚的重要性。忠诚的定义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组织、对社会,真心诚意,没有二心。

3.创造一个忠诚的榜样,寻找合适的案例。一忠诚双赢的案例:既忠于个人又忠于组织,比如诸葛亮;二忠诚双输的案例,既不忠于个人又不忠于组织,比如吕布。案例讨论完,必须进行总结,目的是将学员发散的思维再收回来。

4.分析忠诚的四大内涵。通过讲行为,指出公司希望员工忠诚的行为标准;指出希望员工忠于自己的行为标准;公司认为不忠于自己的行为标准;忠于他人的行为标准。比如“爱岗”,包括安心本职工作和职位,不挑肥拣瘦;“服从”包括服从公司和领导的工作安排,不要越级汇报等。

5.操练忠诚。通过罗斯福的故事,蓝丝带的故事指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别人能够提供的帮助,给身边的人带来的增值,通过这些事例使课程达到高潮。

课程中对于PPT使用数量的问题:依据平均速度,四至五分钟用一张PPT,一个小时需要15张。180分钟需要45张左右。

第七讲基于胜任素质的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

(二){案例2}北大青鸟的价值取向的演绎

北大青鸟的价值取向是希望员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包括三点:一合理报酬,二提升价值,三快乐工作。

此课程谋篇布局过程:首先唤起员工去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一个价值取向,引发员工经营自我的渴望;然后导出能够给员工带来的价值增长。

课程演绎过程:

第一部分:知己,即认识自己,个人的价值取向:

1.个人角度与责任。首先以游戏开头,让大家放开思路讨论,“你在人生中有哪些角色和责任”;然后讲师总结一个人在社会圈、工作圈、家庭圈中的角色和任务,以及父母、朋友、孩子和同事等对自己的期待,讲师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演绎,让大家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其次提出《生命列车》的主题,倡导人要彼此关爱。2.个人的需求和资源。人有体,有物质的需求,是六欲的所在;人有魂,是情感的所在,有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人有灵,是信仰的关怀所在,有一个终极关怀的追求,如何去满足这些需求?

3.人的需求和资源。即一个人如何去平衡你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求,如何去进行自我经营。树立一个成功观:“做有价值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做个完整的人,做个均衡的人。”

4.邀请大家练习。让大家去勾勒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若干年以后,希望自己在哪?从事的行业?工资,晋升等。根据这个愿景,规划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5.互动游戏“生命线”。你想活到几岁?要达到的目标?如果40岁之前要实现此目标,你20岁、30岁要做什么?借着这个游戏,唤起他们去认真务实地经营自己,并将这个计划保留,用来提醒自己,以此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管理。

第二部分:知彼,即北大青鸟的价值取向,包括合理报酬,提升价值和快乐工作。1.合理报酬。指三险一金,固定工资,奖金,福利和股票期权等。2.提升价值。即实现自我:我现在在这,我往哪里去?我如何实现? 3.快乐工作。

第三部分:在知己知彼之间有一个平衡的选择,叫平衡的智慧生涯灯。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责任,知道岗位的胜质素质,以判定岗位需要的能力与个人自身的能力是否匹配;岗位所需要的特质与个人的人格特质是否匹配;岗位所能提供的报酬与自身的价值观是否匹配。

(二)课程开发的价值体现

在企业内部培训讲师,将需求课程结构化,编写课程的讲师手册,并发给其它讲师,但是不许其他讲师随便改动讲师手册,除非讲师手册中的案例已经过时,可通过内部讨论来更换,但在没有更新之前,其他讲师须按照讲师手册的标准去授课,这即是课程开发的价值。

二、课程体系

1.工作现场训练体系

工作现场训练体系也称为OJT体系,具体内容见图3-1:

图3-1 2.企业教育训练体系

企业教育训练体系具体内容见图3-2。是通过主管、支线人员和非支线人员这三个台阶,根据他们胜任素质的需求和测评的要求得出哪些是最紧急。第一阶段是蓝色部分;第二阶段是绿色部分;第三阶段是浅蓝色部分。据此做出一年或者三年的培训计划。

图3-2

第八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

内部培训师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TTT培训,而是告之讲师如何识别胜任素质的需求,如何开发课程,如何进行课程的演绎转化、呈现等。

1.教案编写

课程的时间,教什么,用什么方法调查,教具等,使课程体系程结构化。如图3-3所示,课程开发教案。

图3-3 2.教学活动与技巧类别 如图3-4所示:

图3-4 3.教学活动与技巧运用 如下图:

图3-5

图3-6

二、内部师资队伍的选择与培养、管理与发展

1.内部培训师的选择与培养

(1)形成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物质的激励机制和生涯规划。(2)建立内部培训师训练营,培训师胜任素质建模,开发识别培训需求,课程开发,初步的呈现技巧等。

例如,针对营销管理者和营销员工开发课程,第一阶段:就需要集中为营销管理者开发胜任素质,每人负责开发一门;第二阶段:进行课程演绎,并说明开发此课程的缘由、重点、难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案例选择是否合理?呈现技巧能否改善等。

2.内部讲师培养与管理带来的效益(1)降低培训成本;(2)使培训更加精确;

(3)在培训师亦是部门业务主管的情况下,有助于学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转化。

三、外部师资的选择与管理

外部讲师的课程,适用于通用类课程,不太可能量身订做,选择外部咨询机构和老师时主要从几下方面来选择:

(1)考察整个课程开发中的逻辑思路、结构是否清晰,是否符合企业所需,讲师受专业训练程度。

(2)老师的敬业程度,认真程度。

对咨询公司的选择亦是如此,公司本身的品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咨询公司的专业化程度。

第九讲培训的转化与评估

一、培训转化设计

第一,梳理培训转化理论,构建培训成果转化过程模型; 第二,找出障碍培训转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培训成果成功转化的氛围特征描述;

第四,从培训的质量、方向、数量上促使培训效果的转化。

二、培训转化的原理与理论

培训转化有三种理论的支持(如图5-1所示):

第一,同因素理论。即当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完全相同时,培训就可转化。第二,激励推广理论。一般原则可以在不同的环境里运用。第三,认知转换理论。有意义的材料和编码可以增强培训内容的储存、回忆,所以在各种类型的培训里面,这也可以转化。

图5-1

三、培训转化的模型

培训转化涉及的几个要素。

(一)受训者特点

(1)受训者的动机,是否愿意转化。(2)建立能够学以致用的性能。

可根据需要开发一些表格、制度,或提升培训转化能力。

(二)培训项目设计(1)营造学习氛围。(2)应用转化理论。(3)使用自我管理战略。

即对培训者、受训者有约束,要求学员在受训一个月内或受训三个月之内完成相关作业。

(三)工作环境(1)转化环境。

(2)管理者和同事的支持。(3)执行计划。(4)技术支持。

通过培训转化的三个要素,既能够把学习的内容保存下来,也把学习的内容进行推广维持。{案例} 华立集团的培训转化 在华立集团,员工在参加完外训、公开课回来之后,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员工把所有的讲义交到人力资源部。

第二,人力资源部和他的直接主管会给他安排两个小时左右的再培训。就是培训完的学员要把老师两天或者一天所讲的内容,与同事去分享。

这样做的好处:

第一,当再有这样的培训任务时,听课动机就会发生转变。第二,通过再培训,使得企业的培训成本可能降低。

第三,通过再培训,员工的上司、员工的同事就会理解他,就会鼓励他应用新工具。

四、员工自我管理

(一)员工自我管理包括的内容

(1)判断在工作中运用新掌握的技能,可能带来的最终结果的正面和负面作用;(2)设计、设臵应用所学技能的目标;(3)在工作中把所学的技能试着运用;(4)自我监督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5)自我强化。

(二)自我管理模式的内容样本

图5-2

五、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特征

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特征包括:(1)转化的环境;(2)管理者的支持;(3)同事的支持;(4)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5)技术支持;

(6)对培训成果转化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学习型组织。

(一)工作中阻碍培训转化的因素示例

(1)与工作中有关的因素:缺乏时间、资金、设备不合适,很少有机会使用新技能等;(2)缺乏同事支持,比如同事规劝受训者使用原有行为方式或技能;

(3)缺乏管理者支持,比如管理者没有强化培训或为受训者提供使用新技能的机会

(二)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氛围特征 如下图:

图5-3

(三)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水平如下图:

图5-4 {案例}行动计划样本

使管理者成为这个项目的指导者,为培训的实施设计计划,以实现比较高的支持。如下图5-5所示:

图5-5

{案例}新进人员训练成果追踪表

请新进人员的主管填写此表,员工经过训练以后,在他的工作领域上,跟受训前比较有什么改变,比如工作态度、工作精神,技能,工作效率、工作品质等,还有对他进行指导的时间比培训前更多,还是更少等等,一个月之后,我们要给受训者的主管填写此表,了解受训者在这几个受训点上有无进步和改变。如图5-6所示。

图5-6

第十讲企业培训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培训的发展趋势(1)培训方式:从粗广式走向更加理性、更加精细的管理;(2)培训管理重点:从培训中的管理转向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管理;(3)从追求名师发展成为追求品牌课程;

(4)内部培训体系的建构。比如建构企业大学、培训中心。

(5)内部培训师的培养。打造内部培训师队伍,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益。(6)培训和人才发展体系。比如人才梯队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案例}联想员工的发展理念 联想员工的发展理念

1.员工是发展自我的主人,对自己的直接发展负责,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2.发展是对高绩效的回报,只有高绩效才能持续发展;

3.员工发展有上级跟下级互动沟通,企业跟个人共同走向成功的过程。联想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如图6-1所示。员工自我负责,主动规划;人力资源搭建体系、设计机制去保证,但是最重要的操作的人员是业务主管。业务主管跟员工沟通,谈员工的规划、发展空间、事业舞台等,人力资源部只负责设计机制和体系。业务主管好比员工的父母,人力资源部好比老师,一个人的成长,老师或学校提供平台,更主要是父母,所以业务主管必须具有这样的功能和责任。

图6-1

二、职业生涯规划

图6-2 如图6-2所示。刚毕业的大学生,会面临几种选择,比如营销,技术,管理等,如果他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是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每一个层面的胜任素质会给员工指引了一个方向。

同时,要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约束,如果任何一方面的岗位,你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所以,公司一定有一个体系和机制,帮助员工识别自己。

三、人才梯队建设

1.人才需求计划

(1)现状分析、预测。员工的胜任力,不能胜任就需要有人才补充;(2)根据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

(3)确定目标岗位,任职资格,建立胜任素质模型。2.人才评价

人才评价就是指开发人才评价题库,人才评价的工具,实施人才评价,进行人才盘点。3.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人才库,是人才发展的通道,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员工培训发展的计划和接班人的计划。

4.相关制度的保障

图6-3

四、人才发展全面解决方案——CAD 如图6-4所示。

图6-4

五、员工发展的辅助体系

培训赋予员工发展体系更大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规培训。即以课堂、网络、学历教育等正规形式对特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2)在职培训或辅导。在工作中不断给予反馈和辅导,以提高员工能力和绩效;(3)指导。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4)岗位轮换。通过岗位轮换和特殊任务达到明确的发展目标。{案例}联想的指导人制度

联想有一个指导人制度,为每一个员工指定一名指导人,以关注新员工体验,对新员工提出相应的要求等;并对指导人进行考核,将其纳入指导人当期的考核内容,而且在部门内评选优秀指导人,以此构建一个双赢机制,这是指导人制度。

六、企业大学

1.做好战略定位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学员对象层次、企业大学的战略功能来定位。比如奥康,主要培养经销商、营销管理者;GE大学培养领导人;UT斯达康、摩托罗拉不但培养内部员工,还培养供应商、客户和经销商。

2.企业大学核心方法

包括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采用行动学习,即在行动中学习,学习中行动;临时培训项目。3.企业大学运营体系建设

包括建设原则;建设流程;建设方法。4.资源管理

主要包括内部课程体系架构,内部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和供应商的管理。5.知识管理

包括企业内部案例库;同行标杆企业案例;组织知识转移。6.领导力发展

包括领导力评估;领导力培训;领导力实践。{案例}华立管理学院

华立管理学院运营计划书主要包括管理学院成立的背景,管理学院的总体设想、管理学院的组织架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队伍建设、培训的组织实施、与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华立学院财务运作机制。

华立管理学院的总体构想:

第一,主要功能就是华立集团培训的规划、执行、监督和指导机构; 第二,华立集团用人标准及评价中心; 第三,是通过组织发展诊断研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即内部的咨询;第四,企业文化整合与传播。

华立管理学院的组织架构包括院长、培训主管、培训专员、企业内部培训师,涉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队伍的建设等。

第三篇:浅谈如何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 浅谈如何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浅谈如何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

赵 龙

焦作多尔克司示范乳业有限公司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对人才的竞争、培育和储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培训工作对于有效推动企业经营、创新和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员工成长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培训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大多数公司培训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构建企业培训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能够从战略角度审视企业培训的定位、内容、方式,从而有能力从不同角度获得企业内外各方的支持,推动企业培训的开展。

关键词:培训 战略导向 培训体系 前 言

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应从企业的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一个基于战略上的培训体系才能把企业培训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培训战略能够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突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然而目前企业培训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缺乏战略目的,培训体系不健全,没有一个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员发展计划作为培训工作的总体指导,培训工作没有计划性、针对性,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和科学的培训评估,培训效果不佳。要改变目前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培训的效果,增强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凝聚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企业的培训现状分析

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公司对培训很重视,历年都投入了不少经费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公司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如进行公司内训、参加各种公开课、名企参观、户外拓展等),也对实施情况进行月度跟踪,并花巨资建立了高档的培训室。然而该公司的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培训实施率远低于公司的目标值,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并不高,培训的效果未能得以有效的评估,培训工作在该公司并没有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而陷入不尴不尬的局面。

该公司在培训方面与国内大多数企业比起来,应该算是好的了,愿意投入资金,培训形式多样,也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跟踪反馈。那么为什么该公司的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据调查发现,该公司在培训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虽然做过培训计划,却没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而是通过发放表格让各部门自己提出各自的培训项目及计划,各部门也未重视此工作,有的只是随便填填了事,使得培训工作在内容上产生偏差,导致后期的培训实践缺乏实际效应,并不能引起员工参与的兴趣,培训从一开始便偏离了目标。

第二,该公司在培训方面做的很好的是入职培训,但未在企业内部建立讲师队伍,没有对企业内部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开发。这对该公司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是有点不相称的。企业应该建立起内部知识传承的管理机制,这也是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公司并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过有效的评估,仅仅是通过培训后的调查问卷了解一下情况,所谓的培训跟踪只不过是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至于培训产生的效果似乎没有予以强调,造成许多不需要的培训进入了企业的课堂,造成培训经费的巨大浪费。

第四,在培训职能整合方面,该公司没有采取措施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绩效管理等职能联系起来。这使得培训流于形式,对员工的工作并未产生激励的作用,反而成为他们工作的额外负担。

企业培训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培训投资的巨大浪费。因此,要想使企业对培训投资恢复信心,使企业的培训工作真正产生激励员工、促进公司发展的作用,就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一步步地将培训的管理工作做到位,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

二、实施战略导向的员工培训要求

(一)、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会有明确的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结构,导致人才的发展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的,服务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导向培训体系的建立,应以企业愿景为基础,以企业战略为中心。企业战略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只有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体系才能够有力地支撑企业战略的实施。只有根据企业战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培训,才能把具有基本操作技能的人员质量和数量结构调整到与企业战略适应的层次上来。

(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可交易的、不易被模仿的,具有专有专用性,能够被长期使用的可持续性能力。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设,竞争对手是很难进行模仿的。通过具有企业特点的战略性员工培训过程,能够使员工不断摆脱原有经验与局部观念的束缚,不断转化自己的技能与思想,从而能够使员工在一种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到企业中来成为具有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本系统,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三)、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员工在培训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应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战略导向的员工培训战略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相匹配。通过培训,可以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通过培训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有利于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的发展中,形成“企业发展—员工发展—企业再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帮助员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

任何形式的培训只能向员工输入有限的信息,产生有限的思想裂变和行为的改进。而培训员工自我提高的意识,比直接向其输入具体的信息功用更强大,效果更持久,并且,从外部强行灌输的信息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启发作用,远不如员工自觉提高的功效。因此,帮助员工树立终生学习观对于促进员工自我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构建

培训是一种投资行为,只有将培训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才能持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总体战略, 因为培训不能单独存在, 必须配合企业总体战略的运行。其次, 要根据企业总体战略来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员工培训体系,具体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计划实施与培训效果评估四个方面。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流程的出发点,是确定培训目标、指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的前提。根据培训需求的理论框架, 培训需求分析分为企业战略分析、任务分析与人员分析三个方面。(1)企业战略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的外部环境、内部氛围进行分析,从而将培训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确定培训的重点所在。企业培训体系是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的,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要求的高效培训体系。(2)任务分析指的是确定各个工作岗位的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这个层次的培训需求决定了培训的内容。这一层次的分析要求系统收集反映工作特征的数据, 这包括职位说明书、工作规范、服务质量报告和客户反映等重要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作为确定员工达到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态度的依据。(3)人员分析是指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能力与达到企业工作业绩标准所需的理想素质要求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人员层次分析的培训需求主要是为了评估未来培训的需要和将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二)、培训计划制订

培训计划实际上是对培训的目的、目标、对象、项目、组织者、方式、方法等进行预先规划设计。在进行完备和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之后,对得到的众多信息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并制订合理详细的培训计划。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以培训需求为依据。培训需求分析所得到的培训信息是第一手资料,如员工学历层次偏低,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较低等。这些需求信息可以为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订的计划一旦确定,也能有效实施。(2)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依据。开展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提高绩效,促进企业发展,否则“培训为企业发展服务”就成一句空话。因此,培训计划的制订要以公司新一轮发展计划为基础,为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类人才,做好企业前进的“助推器”。(3)以各部门工作计划为依据。从某种角度来讲,培训是各个部门的需要,因为只有各部门最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最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里,需要什么类型的培训,采用哪种培训方式。以各部门工作计划为依据的培训,计划容易实施,也能取得相应的效果。(4)以可以支配的资源为依据。培训资源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培训设施、师资、资金等等,它们是计划得以落实的保证,若没有足够的培训资源作支撑,许多培训计划只能推迟或“搁浅”。

(三)、培训计划实施

计划容易拟订,执行却是困难。因为计划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部分计划或项目难以如期或持续执行,甚至少数培训计划会中途泡汤。为保证培训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完成,须注意以下两方面:(1)明确责任。企业培训效果不仅取决于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也取决于培训课程的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如果管理职能不清,会造成培训工作的无序性,影响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及员工对培训的期望和热情。同时,培训主办部门还应设置培训项目责任人,以一定的制度来督导计划、项目按期执行。只有明确各级职责,培训工作才会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2)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培训对象等要素相适应,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在培训中,应设置不同课程、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四)、培训效果评估

企业培训评估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由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

第一层评估反应层面。这类评估主要是考核学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这是一种浅层评估,通常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

第二层评估学习层面。主要是检查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

第三层评估行为层。主要是学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此类评估可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

第四层评估结果层。这类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层的评估内容是一个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

培训评估在培训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评估反馈得到的信息,找

出问题所在并不断调整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培训与企业目标在动态过程中逐步趋于一致。

四、结论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投资的主要形式,是保持员工与工作岗位匹配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在企业中行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一种难以动摇的企业学习文化,把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企业。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并且使企业在为每一个员工提供成长和成功的机会的同时,也为自身长远发展储备各类人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健全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它需要深入企业内部,遵循分析、计划、实施、评估四个循环过程的运作,同时企业的培训体系只有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培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需要,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真正达到培训目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企业培训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2]王芬著:《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现状及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 年第六期,[3]杨生斌著:《培训与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雷蒙德.A.诺伊著,刘欣译,《雇员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石金涛著,《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四篇: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试卷

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单选题 正确

1.从培训的不同阶段比较,相对()阶段最重要。()

1.2.3.4.A 培训前

B 培训中

C 培训后

D 都一样重要

正确

2.企业大学作好战略定位的根据,不包括()

1.2.3.4.A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

B 根据学员对象层次

C 根据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D 根据企业大学的战略功能

正确

3.下列不属于领导力胜任素质构成的是:()

1.2.3.4.A 明道

B 取势

C 优术

D 变革

正确

4.“冰山模型”理论中,“冰山”以上部分指的是()

1.2.3.4.A 行为习惯

B 知识技能

C 个人特质

D 脾气秉性

正确

5.专业知识最主要的测评方法是()

1.2.3.4.A 考试

B 心理测验

C 访谈

D 行为观察

正确

6.选择外部咨询老师时,不应太注重()

1.2.3.4.A 讲师的态度和敬业精神

B 机构的名气

C 整个课程开发的逻辑思路、结构清晰程度

D 是否受过专业的训练

正确

7.培训转化的原理和理论不包括:()

1.2.3.4.A 同因素理论

B 激励推广理论

C 归纳演绎理论

D 认知转换理论

正确

8.胜任素质里面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

1.2.3.4.A 知识技能

B 行为习惯

C 个人特质

D 沟通能力

正确

9.企业扩张阶段的核心胜任素质是:()

1.A 如何消化资源、整合资源、建立组织的能量,使能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能够进来

2.3.4.B 如何开拓市场、开发未知领域、大胆的进取和冒险,以取得成功

C 如何使制度规范化,获得更优质的人才资源

D 巩固公司文化,价值观、信念、行为规划

错误

10.产品领先企业员工的胜任素质是()

1.2.3.4.A 创造性、预见性

B 建立关系、倾听、快速解决客户问题

C 注重程序控制,持续改进,成本结构分析,成本领先

D 开发产品,探索未知领域知识

正确

11.戴尔、沃尔玛的战略模型属于()

1.2.3.4.A 产品领先型

B 客户导向型

C 高效运作型

D 市场领先型

正确

12.不属于管理者的任务的是()

1.2.3.4.A 管理自己

B 管理产品

C 管理员工

D 管理团队

正确

13.下列不属于管理的胜任素质的是:()

1.2.3.4.A 领导团队

B 解决问题

C 专业技能

D 学习与创新

正确

14.员工自我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1.2.3.4.A 设计、设置应用所学技能的目标

B 在工作中把所学的技能试着运用

C 自我监督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

D 明确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正确

15.不属于工作中阻碍培训转化的因素是:()

1.2.3.4.A 缺乏时间和资金的支持

B 缺乏同事的支持

C 缺乏专业的培训讲师

D 缺乏管理者的支持

第五篇: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答案

单选题 正确

1.从培训的不同阶段比较,相对()阶段最重要。()

1.2.3.4.A 培训前 B 培训中 C 培训后 D 都一样重要

正确

2.如果企业的战略重点是识别市场、界定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服务,该企业处于()

1.2.3.4.A 创业阶段 B 扩张阶段 C 规范化阶段 D 建立公司文化阶段

正确

3.下列描述不属于国内培训存在的问题是()

1.2.3.4.A 过于看重讲师的演讲风采 B 过于重视名师效应

C 重视课程开发的结构化设计 D 不重视培训需求的找寻 正确

4.“以人为本”是指:()

1.2.3.4.A 把人当作人

B 把人当作实现工作任务的工具 C 把人当作机器 D 把人当作天使或英雄

正确

5.公司是产品领先的发展战略,员工的胜任素质的核心应该是()

1.2.3.4.A 创造性 B 积极主动性 C 程序控制 D 成本控制

正确

6.()是丹尼尔森文化模型的内部驱动。()

1.2.3.4.A 公司的企业文化 B 员工满意度上升 C 营销业绩的增加 D 领导的个人魅力

正确答案:A 复制学习法 7.下列不属于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的是()

1.2.3.4.A 复制学习法

B 标杆学习法

C 问卷调查法

D 归纳法

正确答案:A从 8.情境领导是()

1.2.3.4.A 从以领导者本人为中心转向以被领导者的状况为中心

B 从以被领导者本人为中心转向以领导者的状况为中心

C 从以领导者的状况为中心转向以被领导者本人为中心

D 从以被领导者的状况为中心转向以领导者本人为中心

正确

9.员工发展的辅助体系不包括:()

1.2.3.4.A 正规培训

B 在职辅导

C 人才测评

D 岗位轮换

正确

10.培训转化的原理和理论不包括:()

1.2.3.4.A 同因素理论

B 激励推广理论

C 归纳演绎理论

D 认知转换理论

正确

11.企业扩张阶段的核心胜任素质是:()

1.进来 2.3.4.A 如何消化资源、整合资源、建立组织的能量,使能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能够B 如何开拓市场、开发未知领域、大胆的进取和冒险,以取得成功 C 如何使制度规范化,获得更优质的人才资源 D 巩固公司文化,价值观、信念、行为规划

正确

12.数字模型的建立和测评属于培训体系的()环节。()

1.2.3.4.A 培训中 B 培训后 C 培训转化 D 培训前

正确

13.下列不属于管理的胜任素质的是:()

1.2.3.4.A 领导团队

B 解决问题

C 专业技能

D 学习与创新

正确

14.企业大学运营体系建设不包括:()

1.2.3.4.A 建设导向 B 建设原则 C 建设流程 D 建设方法

正确

15.CAD人才发展全面解决方案的内容不包括:()

1.2.3.4.A 素质建模 B 人才招聘 C 人才评价 D 人才发展

下载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员工诚信体系构建.

    46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12期企业员工诚信体系构建 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主要是指诚实、诚恳;“信”主要是指讲信用、信任。 企业诚......

    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试题

    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考试得分 87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5.0学分!单选题 错误 1.从角色角度分析,培训中的()角色最重要。() 1. 2. 3. 4.A 下属......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研究 【摘 要】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手段。本文......

    构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思考

    一、企业信贷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贷文化是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逐步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

    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

    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是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技能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获得长远发展、提高组织营运效率和效益的战略措施。在越来越重视人才竞争力的社......

    10 企业薪酬体系构建(精选五篇)

    第10章 企业薪酬体系构建 【本章关键词】 分层分类分模块薪酬体系 建立在对员工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对各薪酬模块分别设计,最后整合成整体薪酬的薪酬体系。 分模块 即把薪酬分为......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摘要】十一世纪是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优秀企业层出不穷,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对其开发和使用的程度决定了企业竞争力强弱。......

    构建烟草企业和谐考评体系初探

    构建烟草商业企业和谐评价体系初探程一岩(西南科技大学 金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学号:2010020686)【摘要】 本文在分析构建烟草商业企业和谐评价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