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析义和团运动口号评价的有效性
简析“扶清灭洋”口号评价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应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主体,在讲授义和团运动时,对于“扶清灭洋” 口号的评价,其中说它盲目排外,我认为在讲解时,有必要让学生全面的去分析问题,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认识。
为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让学生分析“扶清灭洋” 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进而分析“扶清灭洋”的目的和结果,最后让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通过师生探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在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了转变之后,且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下提出的,也就是清政府从以前的镇压剿灭到现在的安抚利用之后出现的,这样义和团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就不能再单独理解为盲目排外了,“灭洋”,应该成为当时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的心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考虑它的盲目排外应该说有点不妥,非要这么说,我感觉也只是个程度的问题,客观方面的问题,而它带给学生的信息将是什么不良影响呢?从义和团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来看,无疑展示了它的巨大功绩,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由此我们不难进一步得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当时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更符合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需要,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这样,放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对“盲目排外”的价值去向也就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在选修一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一文中,94页下半部分小字内容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改革派暗杀幕府官员,„„„。在反对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偏激的排外活动。„„„从港口走不到家就会被杀掉。这里,日本同样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改革派的举动仍然符合当时日本国家的利益,是亡国,还是要振奋国民精神,英勇抵御外辱,孰轻孰重,不言而喻,我想,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日本能够发展到今天,也应该值得我们思考,那么“盲目偏激的排外活动”又该作何理解呢?学生从中应该感悟到什么?
是的,学习先进无可厚非,但想想日本,一方面从事暗杀活动(只要你买侵略者的东西),一方面在明治维新时期虚心向西方学习,看看中国,清政府时期的五大臣出洋考察,结论该作何思考?
我们向往和平,反对战争,但在外敌寻衅滋事的情况下,众志成城,旗帜鲜明,给予坚决反击,无论是“扶清灭洋”的口号,还是日本改革派的暗杀活动,其盲目性应该淡化了吧?
第二篇:浅谈义和团运动
浅谈义和团运动
摘要:中国古代近代有无数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古有陈胜、吴广反秦暴政,东
汉末年黄巾起义;近代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它们全都表现出中国农民的大无畏敢于挑战的精神,然而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农民运动,尤其是在近代的环境下,更铸就了义和团运动的特殊性。它是一场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运动,然而,它对于西方文明和洋人甚至是用洋货的中国人的态度极是残暴,因此,它是集矛盾性复杂性于一身的运动。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农民运动,反帝反侵略,扶清灭洋。
前言:芮玛丽在考察辛亥革命背景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指出,“历史上没有哪一年能像
1900年对于中国那样具有分水岭般的决定性意义。”综合义和团运动的各个不同层面来看,芮玛丽之言不足为奇。
一、义和团的起源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等地的许多民间秘密结社中的一种。虽然
这个秘密结社重在“拳”而不在“教”,但清政府历来把它当作“拳教”加以查禁,使它难以发展。甲午战争后,德国占领胶州湾,强划山东全省为其势力范围;外国教会亦在山东扩展势力,纵容、包庇不法“教民”(即中国教徒),遇有民教涉讼事件,它们往往出面干预,胁迫地方官袒教抑民,作出不公正的判决。群众对教会积恨成仇,各地反教斗争接踵而至。
1898年,华北地区直隶等省的严重旱灾持续已久,农民们的生计因此异常艰难,他们
脱离土地而投身义和团之类的流民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此时,久旱不雨的天气对于义和团不啻于天赐良机,他们大肆宣传说,洋人的教堂挡住了天、洋人是母子乱伦而产的之类的,因此触怒了天神,天神不予降雨作为惩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杀洋人毁洋货。这成为了义和团运动开始的诱因。
在同年十月,山东冠县义和拳以阎书勤为首,联合直隶威县赵三多等,聚众烧毁红桃园
教堂,占领犁园屯,震动了鲁、直两省的毗连地区,成为义和拳反帝斗争兴起的讯号。这个事例也成为了义和拳运动的直接原因。这件事发生后,义和拳运动迅速展开,次年十月十二月,山东、直隶两省反侵略斗争达到高潮,两省毗连地区的反教斗争连成一片。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
二、义和团的所为和经历
义和团成立后,口号也随之发生改变,从1989年11月赵三多的助清灭洋到1899年11
月朱红灯的兴清灭洋,最后成为后期的扶清灭洋。这一系列的口号变迁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以及对外国侵略主义的态度。这些口号在初期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最后被出卖。
在义和团壮大之初,义和团领导者赵三多等人便将义和团神化了,而这“神助”的义和
团在当时更加吸引民众参与,到了1900年夏,“降神附体”的活动在义和团中已经十分普遍,义和团员们擅用这些“法术”抗击洋人,也正是这种原因,义和团员们相信年轻女子可以保护团员的法术以及女子污秽物可以败法,于是许多团员开始劫掠女子,并且在战争中用上女子。
此外,虽然义和团具有明显的爱国反侵略性质,但是他们对于洋人洋物和“二毛子(即
中国教民)”是及其残忍的。义和团事件中,全国各省,主要是华北的直隶、山西,以及内蒙古和东北,普遍发生针对外国人甚至中国基督徒的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天主教、基督新
教、东正教教职人员及中外信徒皆有死伤。仅仅在山西,全省被杀的中国天主教徒计就有
5700余人之多。另外,义和团在中国各地,毁铁路拆电杆破坏各种教会教堂,而在这一点,义和团是及其落后和封闭的。
而在清政府方面,义和团的“剿”与“抚”义和团在山东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引起帝国
主义者的恐惧和仇视,他们指责地方官吏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教士、教民,对毓贤尤为不
满。在帝国主义的重压下,1899年12月初,美国公使示意清政府由武卫右军统领袁世凯为
山东巡抚,以便统带所部新军镇压反教群众。清政府接受了这项无理要求。袁世凯一上任,便大肆屠杀义和团员,彼时,义和团遭受了巨大的重创。
其实,从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起,清政府官员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主“剿”
和主“抚”两种不同意见。前者认为义和团源自白莲教,必须严加取缔,坚决镇压,以防止
事态扩大;后者认为对义和团采取高压政策,很可能对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险,主张实行“招
抚”,加以操纵利用。这两派意见交互影响清政府,使它举棋不定,对义和团的镇压忽松忽
紧。在1900年,清政府最终选择了“招抚”,而当时的慈禧太后更是利用了义和团于1900
年6月对八国联军宣战,最终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对于义和团的观点看法
义和团运动是一个事件,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状况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清政府来说,义和团刚刚兴起时他们畏惧的,因为任何一个独裁政府都害怕民间运
动和民间团体,生怕他们在当地扩大影响力,聚集民众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但当慈禧太
后发现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时,就开始处心积虑利用义和团来反对洋人,因为在戊戌变法中洋人不仅支持赞成变法的光绪皇帝还为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的主将提供避难
所,而在变法之前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也积极向中国知识分子传授西方政治思
想,可以说因为变法的事慈禧太后已经把洋人恨到了骨子里;此外慈禧太后轻信义和团“神
功护体”、“刀枪不入”等迷信思想,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向所有邦交国宣战并命令官兵配合义和团对中国教民和住在中国的洋人大开杀戒。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感到自己受到
了义和团的欺骗:义和团那些迷信的玩意儿根本不能阻挡洋人的火枪大炮。此外出于政治方
面的考虑,慈禧太后只有剿灭义和团才可以恢复同各国的关系,让联军撤离北京以保住自己的权力。所以,又将屠刀伸向了义和团;
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义和团是负面的看法,他们
痛批义和团“野蛮”、“落后”、“迷信”。但是,到了20年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高潮
阶段,虽然许多西方人试图以“义和团主义”的复活为说辞来诋毁中国的民族主义,但中国的革命者已开始正面评价甚至美化义和团,说义和团实质就是“爱国主义”和“反抗帝国主
义”;
可是,视义和团为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敢战士的这种正面看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达到了
顶峰,此时,义和团作为一个修正过的神话十分符合文革时期特殊的主旋律的需要,因此,在这段时期,对义和团的赞美和歌颂始终不断,在后期反苏运动中,还被作为攻击国内外敌
人的象征性武器。然而在同一时期,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许多西方人则将义和团的狂热、野
蛮和排外作为标签贴在了红卫兵的身上。
在现代学者看来,虽承认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性和爱国性,但也看到了义和团运动的落后
和盲目,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观点和态度。
小结: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爆发,这一爆发具有巨大的非理
性,这次运动在爱国的旗帜下,席卷了华北、内蒙古和满州,使251名外国人和成千上万的中国教徒丧命,此外还有几十万无辜的贫民和部分反对运动的官员。活动以清政府的彻底屈
服并签定了《辛丑条约》而告终,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最终
确立,在运动过程中,部分人士曾力图挽回一些损失,如张之洞、刘坤
一、李鸿章等人的东
南互保政策,使得中国的半壁江山免除了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所带来的灾难,但这已经
无力挽回清政府走向灭亡的势头。此后,中国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清政府终于在1911
年走到了尽头。义和团运动使中国社会在被迫中前进了,虽然义和团运动使中国的民族意识
开始觉醒,但是这个结果却是惨淡的,而这个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则是得不偿失且永远无法
挽回的。这深刻的说明,不是打上爱国的旗帜,就真正能够做到爱国。也同样说明,远离了
现代化的器物而企图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是注定了要失败的。从义和团的教训中可以看
出,在安定团结的今天,把极端的不理智的行为制止在初始阶段,无疑是正确的和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柯艾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相蓝欣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止庵著《神奇的现实》
百度百科
第三篇:义和团运动
第15课义和团运动
[内容]
(一)填空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通过《爱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_______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二)单项选择
2.在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德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A.福建B.广东C.山东D.云南
(三)列举
3.列举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的四次战争。
二、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1900年夏,义和团的势力发展到_________地区。天津义和团的首领有______和_______。
2.________年6月,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英、___、___、___、_法、___、意、奥八国侵略军由海军司令_______率领,从经天津向进犯。
3.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__________在逃跑途中,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______”。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二)单项选择
4.义和拳改名义和团后,提出的口号是()
A.反清灭洋B.扶清灭洋C.反帝反封建D.反清复明
5.在《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的数额是()
A.2100万元B.2亿两C.4.5亿两D.13亿两
6.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第四篇:有效性评价
课堂教学有效性在知识上表现为学会,在能力上表现为会学,在情感上表现为学得有趣。
那么,对此又如何评价呢?笔者试从学生发展的航标、学生成长的体验、学生进步的基石和学生价值的提升四个学生发展的视角来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以探寻一种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框架。
一、学生发展的航标:教学目标有效性
评价学生发展的内涵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领域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它决定着教学目标作为学生发展航标的属性。教学目标有效性评价,一是考查教学目标的表述,二是评价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投射作用。
1.教学目标表述的评价
从评价学的观点来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生,而不能是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教学目标须用教育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育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须是确定的而不能是模棱两可的,行为化的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表述主要表现在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和行为动词上。对教学目标的评价除了评价教学目标的全面性,还要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评价。要评价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不是学生,教学目标是不是针对学生而制定的;要评价教学目标行为条件的表述中是否有信息提供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和完成行为的情景等;要评价教学目标中是否有用以评价和测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的标准;要评价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中是否有用以描绘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动词。
2.教学目标投射作用的评价
教学目标投射作用主要有指向作用、激励作用以及预设和生成作用,因此,必须对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投射作用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就是从目标出发及时恰当地调控教学。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要体现在学生发展的层次上。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表现为儿童能够完成的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若处于形成状态,儿童是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的,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因此,不能只追求课堂教学表面的热闹和形式,要开展具有挑战性、激励性和探究价值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的预设作用和生成作用使学生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获得预设性的发展,而且还要获得生成性的发展。所谓预设性的发展就是指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好的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以及学生力所能及的、应该达到的进步与发展目标。所谓生成性的发展意味着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发展的生成性就是把学生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二、学生成长的体验:学习过程有效性评价
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关注的是用 “以学论教”、“以学定教” 的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参与度
没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就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所谓积极参与是指心理上、情感上对参与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应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和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被动和应付地参加。
2.思维度
学生的思维度与学生的有效参与相关。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发展的保证,离开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也就是说,那种以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只是浅层次或低效的参与。对学生思维度的评价要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积极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要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独创性如何;要看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条理清楚和排列有序。总之,要看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得到了有效培养、有明显提高,还是仅能模仿教学所展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要看思维能力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还是思维能力有所下降。
3.交往度
保罗·弗莱雷(P·Frdird)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边交流活动。交流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在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言说和做事,并在学生思考、言说和做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利用有意义的“学生资源”。因此,评价交往度应关注:师生之间能否平等对话和沟通;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确实解决了问题或产生了新的认识;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融合以及成果共享。
4.愉悦度
愉悦度与思维度是辩证的统一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需要知识的获得,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对愉悦度的评价除了学生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善于倾听和思考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要点外,还要对愉悦保持的时间进行评价。
三、学生进步的基石:教学过程有效性评价
教师倾心于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必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同时,教师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不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还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教进行多元的评价。
1.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判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判断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所谓发展的差异性指的是在同一班级之中,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谓学生发展的个别性是指每个学生的特长是不一样的。对教师判断学生发展水平能力的评价,一要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分类分层指导,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或练习,达到巩固新知识并不断拓展提高的目的,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二要看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活动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2.教学组织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活动过程的引领者、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组织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抓住知识的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对教学内容组织能力的评价,一是看是否围绕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教学环节之中;二是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三是看教学内容是否凸显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四是看课堂知识预设和生成关系处理是否恰当,对课堂生成信息能否正确引导,并使之生成新问题和新知识;五是看有无科学性和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活动。教师组织的活动在品质上,要难度适中,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在活动方式上要分层次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在活动主体上要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在活动条件上,要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
(3)教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能力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和论证等方式系统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本领。对教学语言的组织,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和形象生动。
3.诊断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就是教师的诊断能力。
教师诊断问题的能力往往表现在教师的生成性品质上。教师的生成性品质包括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和教学的个性化,比如,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教案的超越,对教学内容或环节的灵活处理等。对教师诊断问题能力的评价,要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教学应变能力
课堂上各种教育因素是多变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个性的世界。教师要驾驭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应变能力的评价要看教师能否快速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有用信息,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四、学生价值的提升: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就是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
1.认知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
认知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认知上体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认知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课后测验与调查课堂学习情况的形式进行。
(1)课后测验
课后测验是对认知领域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测定学生认知领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它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采用课后测验评价的步骤是:确定编制试题的依据———编制试题———实施测验———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2)学生课堂学习评价
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1)教师讲课速度的适应性。教师讲课速度的适应性表现在本堂课教师讲课的速度是太快、太慢,还是合适。2)教师讲课内容的适切性。教师讲课内容的适切性体现在本堂课教师讲课的容量是太多、太少,还是合适;学生对本堂课教师讲的内容是全不懂、不全懂,还是全懂;学生对本堂课教师所讲的内容的感觉是太难、难度一般,还是容易。3)课后作业完成的差异性。课后作业完成的差异性表现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是看了书也不会、要边看书边做,还是不需要看书就能做。4)课后再学习的独立性。课后再学习的独立性表现在学生课后再学习是请教过他人,还是没有请教过他人。
2.情感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的情感是制约和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情感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评价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情感影响的评价。
(1)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评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感上表现为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欲望。对学习欲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这堂课是很喜欢、不喜欢,还是讨厌等。对学生兴趣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是课上有兴趣、课后无兴趣,课上无兴趣、课后仍然无兴趣,课上有兴趣、课后仍然有兴趣,还是课上无兴趣、课后有兴趣。
(2)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情感影响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情感的投入对学生情感的影响表现在民主和关爱上,对其评价就是看课堂上是否具有民主的氛围,教师是否对学生体现出一片真爱。在课堂上,教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关爱,没有被冷落的学生。教师要环视学生,表示关切,要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瑞生)
第五篇:义和团运动之我见
义和团运动之我见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我认为这份“和约”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反抗意识和爱国精神,但也反映出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天朝上国的观念以及盲目排外的思想。
甲午战败粉碎了中国人洋务自强的美好憧憬,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额的赔款,再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生活早已是苦不堪言。材料中第一、二、十五条中所写“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等无一不体现出了义和团民众对于列强各种不平等条约的愤怒以及敢于斗争的精神,对于施加在中国人身上的侮辱,他们绝对是反抗到底,并且是“加倍奉还”,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材料中也充分反映了义和团民众抵御外侮的坚定信念和爱国精神。和约中第八、九、十条提出“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这些都体现出团民渴望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可谓是写出了大部分中国人民的心声,要求“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收回关税主权,从和约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不甘心忍受压迫和奴役的民族自尊心,民族意识也已经被唤醒。然而在社会形态改变时,中国农民不能更有效地发起反抗,却只能借助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这在当时也是十分无奈的。
当然,和约中也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第十一、十九条中提出“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一味的将愤恨和怨气发泄在传教士和洋人身上,盲目地排斥外国人。由于义和团中下层民众占据主体,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因而他们较为偏激的报复教会的教民,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而第十四条所说“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第十八条“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以及第二十条“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等则反映出中国人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和闭关锁国的封建思想。义和团民众没有意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反而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蛮夷之邦”进行交流往来,体现了义和团运动思想上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虽然和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落后性,盲目性,但从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中国下层民众在严峻的民族危机下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不屈的民族自尊心。义和团运动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顽强抵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他们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