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查
浙江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查学院:师范学院班级:初教111姓名:李超凌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 大。如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 查阅资料分析我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原 因,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对策,写出的调查报告。关键字:收入,分配,差距,富裕
正文: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执着 追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我国人民从整体上看,已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开始困扰政府和社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 会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正在形成一种“马太效应”——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 来越富。
这种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已经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很多地方的杀人劫财现象更是不 间断。很多人为了去拿高工资,拼命去争取公务员等职业,一旦失败,则绞尽脑汁,不管使 用啥手段都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要想社会最终能够和谐地发展,必须对当前不同社 会成员的收入进行调查,分析差距的大小以及合理性,再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对社会及政府 提出要求,力求以政策的形式提高低收入者的薪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那么社会的和谐发 展才有望。
一、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及发展趋势。
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呈现出缩小——扩大——再 缩小——再扩大的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对10万城乡住户的调查,以20%的高收入户与20%的低收入户人均收入比较,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1.8倍扩大到1994年的4倍,1998年扩大到4.5倍,1999年又扩大到4.6倍;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0.29倍扩大到1994年的6.6倍。城乡加权平均收入差距为5.6倍。若按全社会计算,以城镇中20%的高收入户与农村中20%低收入户相比较,则收入差距大约为15倍。
2、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方法,将经济单位分为国家、集体和其他三类。据统计,这三类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之间的职工收入从1985年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且差距越拉越大。同是金融业,其他经济类型的比国家和集体分别高6399元和9560元。社会服务业中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国有单位高3731元,比集体单位高6164元。
3、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最高的收入行业如房地产、金融保险与最低收入行业如社会服务、制造业采掘业的收入由1990年的1.3:1上升为1999年的2.6:1。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拉大。
4、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17866元,比一般职工的11488元,高6378元。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平均工资达28218元,比一般职工高16730元;中层管理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9670元,比一般职工高8182元。
5、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受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有两种情况,首先是不同从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与乡镇企业职工相比,收入差距为1-2倍;与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员相比,相差2-5倍;与从事个体运输和建筑业的农民工相比,相差5-8倍。
总而言之,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差距
量在逐年增加。似乎看不到缩小的趋势。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那么富有的人会越富有,而那些富有的人又看不起贫穷的人,则会使贫穷的人更贫穷。
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对于我省各地不同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里,我认为它既有合理的因
素,又有不合理的因素。从合理的因素讲,它主要有:
1.个人素质的差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个人能力的大小与收入成正比,能力越强,收
入越高,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
创新进取的积极性。
2.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机制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计划方式,并
基本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由竞争形成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初次分配领域的差距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3.新型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差距。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传统的行业如布匹的生产
已经不如新型行业如计算机的应用来的热门,因此,这些的差距也会造成合理性的收入分配
差距。
除了以上所述的合理性因素外,另外一些不合理性的因素包括:各种非法的收入;
垄断问题;政策因素;再分配的能力不足等等。其中政策因素显得尤其重要。政府若是没有
一个有效的政策,不但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反而会使社会越发地混乱。民心不一致,则很难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三、缩小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对策:
1、科学和谐的发展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
2、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分配制度不尽完善,财富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
3、取消不适当的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立能够促
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公正原则。
4、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牧区的财政转
移支付,把投入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5、个人所得税政策方案的调整。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调节制度,利用税收政策,调
节高收入者。对不同水平的高收入群体征收赋税。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引起的社会矛盾,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整社会政策和社会结构,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建立
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加大保护低收入者的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国家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的保证,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相
对低收入以及一般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总体水准保持一种大体同步。共享社
会发展成果,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体现。总之,我们必须正视
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社会公平问题要高度的关注,需要在实践
中不断进行探索,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保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参考文献:
1.李广友:“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性分析”
2.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4).
第二篇: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研
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研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出于种种原因,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主要是要通过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通过严格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
此外,国家还通过农业税收入和农业储蓄等渠道获得了大量资金积累。根据周其仁(1994)的估计,在1952~1982 年期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农民储蓄净流出三条渠道,从农村获取6127 亿元的剩余,相当于1982 年全部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
同时,人民公社制度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为政府的长期制度,户籍制度把农村劳动力禁锢于农村和农业,城市职工报酬以及享受的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保障远远高于农村可比劳动力,这种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改革前城乡居民较大收入差距的长期存在,也形成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刚性和改革后的城市偏好。
关键词:不平衡,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生产现状,市场经济。
准确把握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②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因此区分二者首先要看是哪一类经济形式再作判断。
(3)对比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3)原因: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第三篇: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调查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调查
舒清清2012012136贸易经济
调查时间:2014年5月9号
调查地点:重庆工商大学
调查对象: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
调查方式:材料分析法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在全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是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既有市场竞争形成的合理成分,也有制度性缺陷形成的不公平因素。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以及某些特殊政策都对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则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就导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追根溯源,导致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还有很多制度性成因。
初次分配的制度性缺陷是导致城乡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从初次分配的制度安排看,重工业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而财产性收入占比的加大和财产分布不均衡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从再分配的制度安排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没有起到缓解收入差距的作用,且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阻碍了城乡公平劳动收入的实现。除此之外,我国产业偏向政策也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整体上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得政府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为发展重工业,只有依靠农业支持工业的增长。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强制实行低价收购,这就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低价的生产资料,又可保证工人及其家庭享有低价的食品供给,以实行低工资政策。资金不断地从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使我国的传统农业失去了转变为现代农业的机会。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工农业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农产品生产的长期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不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制度因素户籍制和人为因素城市用工壁垒都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大
量的农业劳动力不得不滞留在农村内部从事高度分散的、低效率的劳动。小规模土地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先进生产设备的运用和传统农业的转变,这就致使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支出很少,农业整体效益持续低下导致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
二、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1.取消户籍制限制促进城乡产业融合(1)城市化和非农化同时并举。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谋业定居,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赋予农民参与市场平等竞争的机会,让自主迁徙、自主择业、公平竞争成为农民的基本权利,以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实际上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改革户籍制度后,农村的非农化进程;二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过程中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因此,提高农民收入的最终解决办法是非农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就业,让过剩的生产能力找到用武之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治本之策。(2)加快城乡产业融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求我们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当前城乡产业分割的格局,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城市化的产业布局中实现城乡经济统筹,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构建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有效机制,实现协调发展。既要使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又要使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全面转换,不仅要调整政策导向,而且要调整发展战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
2.建立以反贫困为基准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又一个重要手段。农民是庞大的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社会安全网,其基本权益要靠社会保障来维护,这一点我国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版块,保障重心放在城市,一般不包括农村。目前我国反贫困的任务还很艰巨。农村贫困人口得不到解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不现实的。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农村总人口的7%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农村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政府要正视当前社会保障面临的难题,由中央财政担负农村教育和医疗,通过建立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
平,要坚持国家出资与多元投入相结合。在农村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时保障项目不可能太多,目前农村保障的重点应该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两项。
3.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现规模化经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农业规模经济,首要前提就是要赋予农民长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关键是加大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力度。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标准,人均耕地1亩只能维持基本温饱,10亩可以达到温饱有余,100亩可以达到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平,1000亩以上才可以主要依靠农业达到富裕水平。农业实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家庭,这种分散的、小地块经营,是典型的现代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经营要求严重背离,应通过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来促进解决。
4.不断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我国现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决策城市化倾向”应该终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仅是改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使农业发展有一个较好的条件,以抑制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资源过多地转移,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遵循原则的转换,即由追求经济效率转向追求社会公平为主,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协调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农业的价格保护和补贴政策,另一方面,更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增加科技和农业基本建设投入。通过建立建立和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增加用于“三农”的支出要符合公共财政和WTO的要求。对农业主要是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农业科技以及流通、信息服务等方面,帮助农民减少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减少农业生产成本,通过“以工代赈”直接转化农民收入。对农村主要是增加小城镇建设、九年义务制教育、农村卫生和农村生态保护等支出。对农民主要是增加扶贫、技术培训等支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把农业补贴由价格支持转向直接补贴。通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建立粮食直补制度,压缩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数额,将粮食保护价与市场价差额直接补贴给农民,使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加大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提高财政支农的比重。按一定比例直接向第二、三产业提取农业发展基金,向社会征收农产品消费税等,用于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且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第四篇:收入差距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收入分配论文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在初次分配中
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意义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次分配中应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初次分配不注重公平而寄希望于二次、三次分配,最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的考察,指出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收入差距 初次分配 公平效率
一、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的区间。根据2006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2004年为0.465,2005年逼近0.48,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分配不公平警戒线。据统计,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国民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国民全部收入的50.24%。从我国的三次分配来看,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基础,收入差距过大主要在于初次分配中公平的缺失。
(一)二元经济体制下城乡差距扩大
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城乡差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不公平,城乡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差距对城乡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也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十年来均达到一半以上。
根据《2008国家统计年鉴》统计,可以看出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6元,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700.6元,收入之比为1:2.4,而到了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收入之比为1:3.23,突破收入之比1:3,据世界银行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1.5左右,超过1:2的极为罕见。可见,城乡差距是目前中国贫富差距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初次分配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显著,在1990年城乡居民所获得的收入比是1.3,1995年扩大到1.63,而到2004年达到2.01。可见初次分配是拉大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并且有学者指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差距将扩大为6:1。
(二)地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我国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增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加强了对东部
沿海的投资,使东部沿海在国家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了50.6%,大大超过了1953年到1980年期间40.6%的水平。
据统计,1997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46:1:1.03,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55:1:0.73。2007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49:1:0.98,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48:1:0.88。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东部的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总体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都比较大,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更严重。
(三)行业收入差距拉大
1978年以来,处于最高工资水平的是电力、煤气、供水及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业等,处于最低工资水平的行业为社会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按行业大类计算,2005年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比为3.88:1。近年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电力、煤气、供水、铁路、通信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均出现了提速,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率,与此同时,行业之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这些隐形收入是我国目前难以测量到的数据。
(四)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职工工资水平低
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关系,是按照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的分配,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不完善,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初次分配领域中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在与劳动结合的过程中,资本在分配过程中所占有的优势地位变得更加明显,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例不断缩小。
表: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单位:亿元)
据统计,1997年至2003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8.65%升至11.89%。但是升高的幅度缓慢,而从2004年至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1.63降至9.91,十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不升反降了。我国的人工成本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还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转轨国家和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据2004年国家劳动局统计,“2001年中国雇员的人工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中德国的2.52%,瑞典的2.6%,日本的2.89%,法国的3.02%,澳大利亚的3.42%,英国的3.49%,美国的4.08%;相当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韩国的6.54%,新加坡的4.98%;相当于转轨国家中捷克的14.7%,波兰的18.33%,罗马尼亚的65.87%;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中墨西哥的16.89%,巴西的30.50%,马来西亚的34.46%,泰国的59.95%。”
社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劳动者报酬应随着企业和政府利益的增长而增长,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逐年上涨才是合理与正常的现象。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不升反降的非正常
现象反映出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趋势,实际上是社会不公在财富分配领域的反映,是初次分配不公的结果和反映。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2000年,我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从15.9%降到11.9%,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265.9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在GDP高居中国榜首的广东,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更低,珠江三角州多数民工工资,6年未见提升,一直在600元左右,约为美国平均工资的5.6%。近些年来,有些企业只见利润增加,不见工资提升。尤其是已占城镇就业人数30 %的一亿多农民工,其工资十分微薄。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主要在私营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劳动时间周平均为56.17小时,比规定的劳动时间多出40 %,小时工资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的40 %、国企职工工资的30 %。”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 %,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的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近30年的时间,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而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 20、日本的1/ 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 20 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
二、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意义
有学者提出“公平与效率之间不存在谁优先、谁兼顾的问题,两者是完全统一的。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平。”本文认为,在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之间是双向互动关系,两者互
为条件、相互促进。首先,公平是促进经济效率的前提,只有在相对均等、规则相同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市场竞争充分有效;其次,效率有助于公平水平的提高,效率为公平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一)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更大程度地体现公平。邓小平同志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他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既要加快发展生产力,提高以公平为目的之效率,又要走出一条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之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最好诠释。
(二)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
须既要追求经济效率,又要体现社会公平。我国非常重视收入分配和公平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多方面体现了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什么是和谐社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标志着我国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也标志着党和国家在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的转折。
(三)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必须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初次分配在三次分配中是基础性分配,涉及的范围大、面广,分配的格局在初次分配结束后基本上已经成定局,如果在初次分配阶段已经造成了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想通过再分配的手段来进行调节其力度将不大。因此初次分配阶段应该重视收入差距问题,考虑合理的公平,以实现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首先,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效率的高低决定公平的实现程度,经济效率的提升是社会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根基,公平的规模和程度不能超过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只能随着效率的提高而提高。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由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由
人的积极性引发的创造力是一切效率的源泉。”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体现为工资、财产性收益等的公平分配,最终可以以货币衡量,初次分配的公平应当是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收入,分配越公平,人的积极性就越高,效率也就越高。在初次分配中贯彻公平原则就是要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统一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严惩各类非法经营等。
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初次分配可以讲“效率优先”,再分配再讲注重公平。这种观点显然认为调节分配只能靠二次分配,而不是依靠一次分配。在我国,分配不公主要产生于初次分配,例如近年来一些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甚至也包括一些国有企业,对劳动者过度剥削,将工人、农民工的工资压得很低,并且一直维持不变。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流行的分配改革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大到十余倍甚至更高,电信、电力、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所有这些都属于一次分配的问题,如果初次分配未能解决好公平问题,再分配将很难扭转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坚白.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杨强.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共分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陈燕.公平与效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汤玉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关于全面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M].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7]忠东.平等与效率的对话-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出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8]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李志宁.“低工资制”应当引起严重关切[J].企业标准化, 2007(5).[10]赵振华.关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第五篇:关于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查与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of university teachers
摘要:随着中国教师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他们的收入正在成为一个受到关注并引发争议的话题。教师经济地位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其收入的整体水平并不高,教师个体之间的贫富悬殊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会导致教师量供给不足,教师队伍不稳,流失严重,也是造成某些教师行为异化的重要原因。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包括实行教师高薪制;改革僵化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等。
关键词:高校教师;收入;弊端;解决办法
一、高校教师收入的现状
调查发现,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个人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千差万别。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如果将教授的年收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10个组别,每个组别包括10%的人数,那么收入最低的10%的教授2010年的人均年收入仅为5.6万元左右,而收入最高的10%的教授则为33万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5.9倍。对副教授做如此的10阶梯划分,可得出收入最低的10%的人2010年的年收入仅为4万元,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则为18.4万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4.5倍。讲师收入最低的组为3.1万元,而收入最高的组则为12万元左右,最高者为最低者的3.9倍。
如果不做分组而直接对个人进行比较,则同一职称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其中,教授2010年的年总收入最低者只有4.95万元,最高者为79.7万元,两者相差15倍。副教授2010年的年收入最低者只有2.8万元,最高者为67.1万元,两者相差23倍。讲师最低者只有2.2万元,最高者为57万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25倍。
在外兼职讲课收入方面,北京地区高校教授2010年最低者为500元,最高者为6.5万元。
在承担课题所得收入方面,北京地区高校教授2010年最低者课题费为0元,最高者为56万元。副教授2010年课题费最低者只有200元,最高者为8万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400倍。
“市场化”收入体制和教师之间收入的急剧拉大,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其特点之一,是注意力和精力较多地投向能够挣钱的“市场”,而相对忽视、偏离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老师们对此也感到无奈:一位教授表示,老师中能挣大钱的毕竟是少数,大学老师的相当一部分只靠学校给的仨瓜俩枣。越是基础课老师,收入越少。一位博士教师算了一笔账,北京市的技术工人月收入已经有三四千元,有的达到了五千多元,而自己得到的国家部分是1100元,学校给的是2500元,加到一块不到四千元。青年教师们感慨:读了二十多年书,收入不如初中毕业的农民工。教师的基本工资低于社会主流群体,为应对生活压力只能为“稻粱谋”。蓝皮书课题组进行了“科技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调查”,对高校教师、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农林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企业的研发人员、医疗部门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数据表明,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在五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最低。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比处于第一位的医生低大约10个百分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在各类专业人员中也最低,比创新倾向最强的农林科研人员低大约20个百分点。
二、高校教师收入不均的影响因素
高校教师收入到底差距在何处?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王处辉教授组织的课题组经过问卷调查,总结出高校教师之间收入差距的几个方面,不无道理。
一是制度性工资的差距。一般来说,一个年已65岁、有 40 多年工龄、在学术界很有地位的老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收入与一个刚刚硕士毕业,且上学之前没有工作经历的助教相比,制度性工资会相差 3.3 倍。但这并不是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二是校内津贴的差距。学术地位最高的在岗教授和正校级领导的校内津贴与刚刚硕士毕业的助教相比,两者之间的校内津贴级差可达 16.7 倍。这使得他们之间的收入水平显著拉大。若将制度性工资与校内津贴两项相加,学术地位最高的老教授与新助教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到 6.2 倍。再加上学术地位高的老教授享有多种社会资源,能成为各种评比、考核、选拔的专家组成员,而新助教很少有这些机会,所以两者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水平。
三是政府的特别津贴。大学教师若冠有 “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等名份,年津贴增量少则几千元,多则 10 万元之巨。
四是社会和市场对教研的需求以及参与市场意识的不同直接影响教师的收入水平。与社会和市场直接需求关系密切的应用性学科的教师,以及从事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都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办班、开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等方式在社会和市场中得到额外的经济收入,而从事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难从社会和市场上获得额外经济收入。
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之中,参与市场的意识也有很大差别。一部分人埋头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参与市场的意识很强。有人通过股票买卖,获取经济收入;有人将有市场开发价值的科研成果私自卖给生产厂家,获取相当数额的成果转让费;也有人为企业做市场调查或市场预测工作,获取调查咨询费。据新华网浙江频道 9 月 10 日电,高校教师在校外兼职创业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杭州滨江高新区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在校的教师成了这里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浙江某著名综合性大学就有一千多老师在外办企业兼职,而且这一数字每天都在改变;而浙江工业大学搞科研的老师就有一半参与了技术入股而做了兼职老板。有人估计,在杭州高校,有数千教师兼职创业。
五是因职能部门的权力因素所带来的收入差距。高校内部职能部门的行政权力也可以成为提高所在职能部门人员经济收入的特权。如研究生院、招生部门、成人教育学院、科研处等都有 “创收”的渠道,在这些部门工作的教职工,每年可得到额外的奖金收入。但一些职能部门如组织、宣传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除制度内工资奖金之外,鲜有创收渠道,所以同样是校内职能部门的干部职工也是苦乐不均,实际收入水平差距比较大。
三、高校教师收入差距大的不良影响
(一)收入水平不高导致教师量供给不足,教师队伍不稳,流失严重 曼斯基对 20 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生的资料进行研究时就发现,教师工资越高愿意当教师的人越多。我国教师工资水平提高以后,师范学院的分数线增高、入学率增大也说明了 “收入” 因素在人们选择职业时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工资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且职业要求较高、劳动强度较大,主观上真正愿意做教师的人至今还是不多,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根据对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毕业生中有不到9%的同学选择做教师,选择公务员职业的却高达25%。
即使已经进入大学校园工作,也有相当多的教师对大学工作缺乏兴趣和关注,教师资源多发性、多形式地大量流失,有的下海经商,有的进企业,有的入行政部门,有的流向国外。
(二)由不合理因素造成的贫富悬殊会导致教师行为的异化
众所周知,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是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不利于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的。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加大同样会导致教师行为的异化,即教师不再按其职业规范去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而是消极教学、误人子弟,最终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学生质量,损害学校声誉。这也是造成当前社会舆论对教师职业操守评价有所下降的重要因素。由不合理因素造成的贫富悬殊而导致的教师行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有些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虽然按岗位分配报酬,但执行的过程中偏重于量的考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追求量的多少,而忽视“质”的提高,有限的精力必然导致教师无暇顾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最终受害的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受损的是学校的声誉。
第二,如前所述,在职称评定、政府特别津贴的发放等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关键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成份,并不完全根据教师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多劳”不见得“多得”。
第三,校外兼职所带来的高额收入的诱惑使不少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大学教师不实行坐班制度,硬性工作量也相对较少,个别不把本职工作当作事业去做的教师只是一般性地完成基本工作量,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之外,与他人合伙开公司、办事务所等,获得远大于制度内工资的经济收入。
四、解决高校教师收入差距的方法和建议
(一)实行教师高薪制
组织行为学告诉我们,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们的经济收入理应继续得到提高。实行高薪制有助于更多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不必挖空心思、各显神通于本职工作以外的赚钱之路上,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为他们赢得社会声望。要实行高薪制,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是必须的。一直以来,政府投入不足都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的 “永远的痛”。
(二)实行聘任制与一定范围内的“终身制”相结合,改革僵化的人事分配制度 我国高校普遍实行职称终身制,一个人一旦被评为教授,则终身为教授。职称终身制使许多人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马放南山”,享受起来。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职称“终身制”有利有弊,必须扬长避短。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聘任制与一定范围内的终身制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定期考核,实行定期聘任制。每年对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工作按一定的比例量化,排出名次,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当然,对终身教授也要定期进行考核。
(三)严格考核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考核、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的公正合理性,高等院校必须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制度。学校可以成立自己的教师资格认定和考核委员会,出台具体考评条例,以促进教师职称评定、学术交流的规范化。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等,制定符合教职工特点的科学考核办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聘任以后的考核工作更要改变过去流于形式的倾向,把聘期考核做实,同时将考核结果与使用、待遇挂钩,作为教职工续聘、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确定分配方案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同时加大对关键重点岗位的倾斜和激励力度。
(四)努力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
道德操守和经济地位的同步提高,在整体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上,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领域、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模式,都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课外教育,乃至性教育、心理教育、性格教育,都已形成广泛的社会需求,有的已经显得相当迫切。而这其中每一领域的拓展和探索,对教育者的挑战都决不逊于对受教育者的挑战。
总之,在拥有合理的经济待遇和良性的人事分配制度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努力使每一位教师在提高自身水平和培养道德修养方面,具备自觉提高的意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王毅杰.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0(5):83138.[3]叶春云.高校教师收入状况及其评价[M].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0.12(4):39-43 [4]陈蓉.高校教师薪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M].湖南农业大学报,2009.12(7):59-61 [5]百度文库.高校教师工资真相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