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时间:2019-05-13 04:0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第一篇: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农业农村工作“3212”的总体部署,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我省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非农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开展生猪、泡菜、薯类、家兔、茶叶、柑橘、食用菌、蚕桑等8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新启动实施奶业、烟草、猕猴桃、林竹等4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现代畜牧水产、现代林业科技试点示范。筹备召开省科技

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现场推进会。继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大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试点工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负责)

(二)切实加强新农村示范片科技能力建设

针对新农村示范片的科技需求,在示范片核心区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集成应用。重点抓好“三新”:一抓新品种,建立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选择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二抓新技术,以增产、增收、节本、省工为目的,实行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推广粮食丰产、标准化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三抓新模式,创新耕作制度,推广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强化示范带动,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设施农业、新型村落民居建造技术、乡村环境治理技术、林竹基地建设科技推广机制模式、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等方面进行综合示范,带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等单位负责)

(三)着力强化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

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在稳定支持粮油作物育种攻关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育种攻关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突破性品种、专用品种和特色品种。继续推进“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品种数量,向着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转变;由单一品种选育,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转变;由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主体,向产学研联合推进良种产业化转变。适时组织启动农畜新品种选育招投标试点,加快突破性品种推广应用。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筹备召开全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十一五”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启动大会。(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等单位负责)

(四)狠抓主要粮经作物丰产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持续丰产、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和产后储存加工,畜禽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新型兽药及疫病防治、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及保护,中低产田快速改良及农田保护性耕作,林业生态,农机装备,新型肥料、新农药等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等方面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转化示范。继续抓好科技增粮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结合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粮食丰产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模式,强化科技成果熟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继续推进30个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示范县核心区建设。筹备召开全省“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粮食局等单位负责)

(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培训及科技普及推广工作

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青年专家快速成长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围绕我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全年培养新型农民30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实施农民“双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强化科技普及,抓好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等重点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深化林业科技推广行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计划,促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增效。加快水产健康养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科协、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等单位负责)

(六)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和结构布局,积极转变机制,逐步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大学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体系。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启动一批乡镇(含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围绕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扩散和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等单位负责)

(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的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作用,整合涉农科技资源,合力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省科技厅要发挥好统筹农业科技工作的作用,农业职能部门要发挥好组织大面积农技推广的作用,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要发挥好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作用,涉农综合部门要发挥好支持、保障作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共同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上新台阶。在全面总结我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十二五”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筹备召开全省农

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会。(省科技厅、省委农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负责)

第二篇:四川省2011年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要点

四川省2011年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要点

一、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推动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服务农村民生改善,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开展生猪、泡菜、薯类、家兔、茶叶、柑橘、食用菌和蚕桑8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新启动实施奶业、山羊、高粱、烟草、猕猴桃、林竹、水产、肉鸡等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科技试点示范。筹备召开全省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现场推进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加强四川创新团队建设,重点抓好以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县为重点的30个核心县,开展“四新”、“五良”技术集成与示范。(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委农工委、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负责)

(二)切实加强新农村示范片科技推广应用

针对新农村示范片科技需求,在示范片核心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加强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重点抓好“四新”:一抓新品种,建立与示范片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安全的新品种,选择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力争实现新品种全覆盖。二抓新技术,以增产、增收、节本、省工、节水为目的,实行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推广粮食丰产、标准化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力争实现新技术大面积配套。三抓新模式,创新耕作制度,推广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模式,成片推广新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四抓新机制,着力探索龙头企业、农民、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构建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围绕新村建设,在新型村落民居建造技术、乡村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示范,推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实现新突破。(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委农工委、省财政厅等单位负责)

(三)启动实施“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水产育种攻关

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

为战略举措来抓,着力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安全的突破性优良品种。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育种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扶持。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品种数量,向着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转变;由单一品种选育,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转变;由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主体,向产学研联合推进良种产业化转变。启动试行农作物及畜禽水产良种转化推广奖励,拟开展3-4个品种试点,加快突破性品种推广应用。筹备召开全省农作物及畜禽水产育种攻关“十一五”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启动大会。(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等单位负责)

(四)狠抓现代农业基础性公益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及油菜、水果、蔬菜、林竹等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水稻镉超标的主要成因及防治措施、轻简高效栽培、持续丰产、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新型兽药及疫病防控、生物饲料、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秸秆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中低产田快速改良及农田保护性耕作,林业生态修复、防沙治沙,农机装备,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等农用物资,水文监测与预报、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利信息化、水利现代化建设与管理、饮用水安全、水产养殖与水质保护、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病险水库加固除险、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示范。(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粮食局等单位负责)

(五)启动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

“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每亩实现农业收入1万元,每个示范区实现农业收入1亿元,带动1000万农民增收。一是抓好50个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我省“十一五”育成的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保障优质、高产种苗供应,力争五年内产业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抓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要按照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五化”要求,在每个示范工程实施县建设1-2个千亩标准园,努力促进产业基地单产、质量、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三是抓好万亩示范区建设。每个示范工程实施县每年新建和改造提升2-3个万亩示范区,辐射带动3-5万亩生产基地建设。四是抓好农产品及产地镉污染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在成都、德阳、泸州和凉山4个市(州)的12个县建设36个示范区,每个示范区100亩,探索解决农产品及产地镉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五是抓好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综合示范区建设。每个示范工程实施县新建1.5-2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六是抓好牧区节水灌溉示范县建设。每个示范工程实施县新建1000亩节水灌溉示范区。(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委农工委等单位负责)

(六)启动实施新增林业产值千亿示范工程

大力推进林板家具一体化、竹浆纸一体化、特色经济林一体化建设,到2015年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000万亩,建设100个现代林业产业基地示范片和50个林业产业园区,力争实现现代林业总产值2000亿元,比2010年新增1000亿元;农民每年从林业上人均获得收入1000元,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一是加强良种壮苗繁育。着力加快早实、高产、优质核桃、银杏、油茶、油橄榄等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大力推广巨桉、台湾桤木、绵竹等优良速

生树(竹)种,使林业产业基地的良种壮苗使用率达到100%。二是着力抓高产高效林培育。着力推广组培苗造林、测土施肥、生物防虫等实用技术,采取除草施肥、整形修枝、更换品种等措施,加快现有低产低效林改造,全面提高林地单位产量和效益。三是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林竹资源,发展木竹和特色林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构建一批木竹家具、竹浆造纸、特色林产品加工园区。(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委农工委等单位负责)

(七)启动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

通过在全省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肉羊、肉兔、水产优势区域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省主要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5-20个百分点,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园区)占规模养殖小区(园区、场)总量的50%以上,畜禽水产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成为全省畜牧水产生产的主要形式,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畜牧水产业助农增收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养殖小区(园区、基地)发展模式,突出“五化”的示范内容:一是畜禽水产良种化。加快我省“十一五”育成畜禽水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水产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二是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养殖池塘、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三是生产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水产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四是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畜禽水产疫病综合防控措施。五是粪污无害化。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清洁生产。(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委农工委等单位负责)

(八)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培训及科技普及推广工作

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10个。探索建立有利于中青年专家快速成长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围绕我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继续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施丘区农民“双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强化科技普及,抓好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点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站栏员”建设。深化林业科技推广行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计划,促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增效。加快水产健康养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节水、水土保持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科协、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负责)

(九)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和结构布局,积极转变机制,逐步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大学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体系。以农技推广示范县、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围绕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扩散和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0个。探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等单位负责)

(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的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作用,整合涉农科技资源,合力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省科技厅要发挥好统筹农业科技工作的作用,组织完成《四川省2011年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等工作;农业职能部门要发挥好组织大面积农技推广的作用,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新增林业产值千亿示范工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等工作;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要发挥好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作用;涉农综合部门要发挥好支持、保障作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共同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上新台阶。(省科技厅、省委农工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教育厅、省粮食局、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负责)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基本思路与建议

关于加强双阳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齐家镇农业站 狄玉刚

双阳区位于长春市区东南部。优质耕地面积70161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1107公顷,旱田面积59054公顷,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5.8%和84.2%,粮食年产量达5.5亿公斤,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双阳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技推广工作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一)全面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以人为本,全面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当好农技推广主力军。提高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的进步解决问题。培养和造就一支事业心强,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有专业知识、技术更新快、有实际操作技能农技推广服务队伍,进入千家万户,指导到田间地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新技术、新成果及时得到普及,转化成生产力。

(二)加强互动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积极搭建各方面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开展综合性、高层次、开放性的学术交

流活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参与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聘请资深专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动员社会各界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对农民进行高起点培训。

(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创业意识和能力

1、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治标应治本、致富先治“愚”。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上,通过“阳光工程”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农业才能增效,农民才能致富,农村才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农”问题也作了详细论述,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先进的农业科技要在农业生产中获得应用,最终必须为农民所掌握,农民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如何,就看农业技术部门推广的力度大,农民掌握的就快,推广力度小,农民掌握的新技术就慢。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新技术推广工作。

2、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要求具体,内容丰富。现在农业,农民是主体,要求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科技培训的同时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移风易俗。

有文化,作为现代农民,应该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的了解,学以致用。文化素质是反应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

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就没有新型农民。

懂技术,指导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如科学种田,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只有掌握和运用技术。才能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劳动效率,保护好生态环境。以利于创造高效优质现代农业,从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

会经营,指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它们之间时相互联系,有文化是前题和基础,培育新农民必须从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入手,结合我区农村实际进行。

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科技培训是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

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的目标。切实强化农业基础,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农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加强对从事农业技术培训为主,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等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管理,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培训要以农村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要

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需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实际,加强对农民进行相关方面的实际技术培训,为农业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加快振兴富民强区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而努力奋斗。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农业进入新的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因此,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业的重要任务。

二、农业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一些没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被安排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农技队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技术骨干十分匮乏。尤其更缺乏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影响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技工作者积极性不高。由于县域经济基础差,财政十分拮据,近年来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仅限于人头工资和很少量的专项经费,对一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没有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农技工作者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主要靠“一张嘴,两条腿”来完成。

三是干群素质有待提高,技术推广难度增大。近些年农技系统没有经费开展必要的学习培训,现有的农技人员年龄偏

大,知识陈旧老化,学历职称偏低,具有的知识技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

四是科技下乡活动明显减少。过去,每到春秋播种前,农业主管部门都组织技术干部与乡镇农技站一道下乡镇、村组讲技术课,发放技术资料,培训农民。如今,由于农业部门工作经费不足,而乡村对农业又不重视,很少有单位邀请技术人员去讲课,这种直接、有益、高效的科技下乡活动已明显减少。

五是农技推广载体自身素质差。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大部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多为老人和妇女。这些人知识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低,科技意识差,加之接触面窄,各种信息不通,对粮油种植新技术的需求愿望不高,在应用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方面,远远跟不上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致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难度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低,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三、几点建议

农技推广人员能力建设是体系管理工作的永恒话题,要常抓不懈,要作为各级农技体系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造就一批知识面广、技能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农技人员。

1、加强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经营方式开始由单一的原料型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作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面对千家万户农民群众,更迫切的需要农业信息技术。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因

此,必须组建强大而面广的信息系统网络。通过网络了解农业科学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价格、流通信息。鼓励各地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资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产品消费者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

2、抓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再教育工作,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一是政治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二是业务素质。不断更新农业知识,提高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素质,加快成果转化。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心,本着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原则,充分动员和利用一切培训资源,以乡、村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总目标,以科技进村入户为突破口,将农民科技培训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始终,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着力培养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入户率。

总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农技推广事业方兴未艾,农技推广工作者任重道远。作为国家农技推广主力军的我们,用科学发展,统揽工作全局,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制定新措施,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实

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四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作用:

第一,科技创新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市场价值的优劣。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在引导人们新的消费观念、促使开发新的涉农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根本作用。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现代农业,没有科技创新的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科技创新的农业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第二,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生产与消费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生产满足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常常因产品自身的问题导致市场与生产的脱节,从而使生产与消费不能协调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地位分析,其未来发展目标可表述为: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安全、生态等效益;不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且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享受需要。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就是开辟人类高品质生活的健康时代。

第三,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调整的动力。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表明,某一事物状态的改变,必然带动与其相互关联事物的变化或组合或产生出新的事物。农业科技创新在改变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必然打破原有产业结构的构成环节或方式,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组合,导致大批新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从而适应市场新的消费需求。

第四,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基本出路。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农民收益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即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生产环节的科技生产手段和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出名优品牌,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产品获取理想的市场价格,实现良好的产出效益,达到农民增收。农业推广作用:

第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大国,当时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依靠农业技术作支撑,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是一项战略性任务。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约化、市场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农业,就是要扭转以人力劳动和蓄力耕作为主、以自然恩赐为基础的落后状态。通过引进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和广泛使用工业产品的过程。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以强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薄弱,必须通过农业推广体系将农业技术传播注入到农业发展之中,改变人力劳动和蓄力耕作之下的低生产率,改变以自然恩赐为基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从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二,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提出。这些限制条件阻碍了农业技术进入农民的手中,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是连接农业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一个科学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承担着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使命,也是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渠道。

第三,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效,三农问题要得到妥善解决,最终的衡量标准是农民是否得到了实惠。农业技术推广旨在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和技术的传播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一次免费教育机会。可以说,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第四,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特点,只有农村人民的素质得以提高,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够以文明的心态自处,才能造就文明的乡风与整洁的村容。以人文知识为主的软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农民们的观念大为改变,从而适应技术变革和现代社会带来的变迁。

第五,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不仅包括为生产服务的硬科学,也包括为人文服务的软科学,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农业技 术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生态问题,有很多新技术是以生态良好发展为目标的,也有很多为生态发展而出现的农业管理理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协调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

第五篇:在全县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观摩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观摩会上的讲话

县农委主任

高兴偶(2012年5月21日)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快推进我县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县政府决定,今天在铜闸镇召开全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场观摩,相互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林水暨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部署的农业重点工作(项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田书记、方县长都亲自参加这次会议。下面,我代表县农委就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重点,切实增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战略部署,把农业科技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上,要求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健全镇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上,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上,提出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在我县就是要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油菜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年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土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育秧工厂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粮棉油高产示范片的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和发展等农业重点工作(项目),尤其是明确了2012年要千方百计克服土地等制约因素,建成8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办公楼,率先在全省完成基层办公室建设任务。要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确定每个镇至少要新增一个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示范片。这些目标任务的确立是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大家一定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极端重要性,自觉增强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农业重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加大工作落实力度,确保既定目标顺利实现。

二、咬定目标,坚定信心,确保完成全年农业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各镇、各部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强力推进各项农业重点工作的落实,各项农业重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2012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一季度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21家发展到25家,实现加工产值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占地385亩的大平现代粮油加工示范园正在抓紧建设,结合实施退城建郊,今年计划投入1.4亿元,在搬迁老厂的同时,新上特种油脂精炼线、中包装灌装线、研发中心以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振华棉业10万锭高档纺纱项目一期工程狠抓施工进度,该项目一期投资3.2亿元,到目前,3.3万平方米主厂房、2000平方米科研楼、两栋宿舍楼和食堂等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计划今年10月份试生产;昭关鹰皇油脂公司在去年11月份参股燕庄集团后,生产形势日新月异,企业达到满负荷生产,今年预计产值达4个亿以上,比去年翻一番,下一步公司将走集团化之路,力争3年内上市。二是基层农技站建设全面启动。前期规划设计、站址确定、用地指标的落实基本到位,运漕、铜闸农技站建设已破土动工,环峰、昭关、仙踪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林头镇正在落实站址,陶厂、清溪决定置换独立办公楼。三是工厂化育秧成效显著。承担工厂化育秧的绿野粮食合作社、富农农机合作社、大平粮油合作社,根据省、县工厂化育秧建设方案的要求,按照标准建成育秧大棚、播种车间、晒场、播种流水线作业等硬件设施,共签订了6200亩代育代插协议,已成功育苗46200盘,可栽大田2200亩,目前工厂化育秧工作仍在有序推进,有望在6月上旬每个水稻育秧工厂覆盖大田机插面积2000亩以上,全县集中示范面积0.6万亩左右,带动全县机插秧5万亩以上。四是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县各镇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陶厂镇以大渔滩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派出专门工作组,开展近三个月的工作,目前已完成集中连片的土地面积约4000亩,为全县面上的土地流转做出了样子。仙踪抓住农田整治的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又完成千亩以上的集中连片土地流转任务2个,其它各镇都在积极探索以各种有效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其它相关的农业重点工作各地也在狠抓落实。在看到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少数镇对农业重点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工作进展不均衡,部分镇农技站的建设选址和用地指标至今还未落实,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土地流转工作任务大多没有完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问题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将势必影响全年农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因此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速推动各项农业重点工作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各镇要围绕今年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农业重点工作任务,每项重点都要制定落实方案,排出时间节点,落实专人负责。

二、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各地要积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农业项目争取力度,努力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农业投入新格局,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镇各地要认真学习市县两级农业扶持资金政策,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和鼓励农业经营实体、土地流转大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粮棉油、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和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各镇也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四、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以粮棉油高产创建、水稻工厂化育秧为抓手,重点在仙踪镇创建2个整建制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在铜闸镇创建1个部级万亩水稻示范片,在仙踪、陶厂分别创建一个万亩油菜高产示范片,在运漕建立一个棉花万亩高产示范片,各镇根据各自的主导作物建立1-2个1000亩以上的高产示范片,并将此项工作纳年底的主要考核内容。在清溪镇的大平粮油合作社、铜闸镇绿野粮食合作社、林头镇富农农机合作社建立3个标准化水稻育秧工厂,通过示范引路,强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配套。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组织10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和农时,深入田间地头、畜禽场舍、河湖塘边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

同志们,今年全县农业重点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新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农业重点工作(项目)任务!

谢谢大家!

下载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县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观摩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观摩会上的讲话县农委主任高兴偶(2012年5月21日)同志们:为认真贯彻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快推进我县的......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申报指引-广东农业科学院

    附件1: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目标 凝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现实科......

    孙雷同志在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门户网站规范关于印发《孙雷同志在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打印 收藏 关闭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孙雷同志在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上......

    浅谈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基地建设

    浅谈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基地建设 摘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基地建设是国家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而确定实施的农业项目。......

    QC小组活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QC小组活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摘要:由于在一些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结构的大型企业中,缺乏对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及转化的相应管理平台支持,使企业中大量的优秀QC成果不能在总公......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德育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为了更好地反映世界德育改革的大趋势,体现德育新理念,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一、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以往......

    创新写作与学困生转化总结

    创新写作与学困生转化总结 武训希望小学 王惠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否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是,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提笔不懂如......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专项指南

    附件6 天津市2015农业科技类项目申报指南 为整体推进我市农业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依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