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性-杨帆

时间:2019-05-13 04:2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性-杨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性-杨帆》。

第一篇: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性-杨帆

教学探微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南湖教委大庄小学杨帆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这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关系,还可以使老师掌握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有些教师却不重视课堂提问,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在提问时很随意,不注意提问的原则和技巧,这样就很容易犯一些提问的错误。例如:提问过多,问题过于简单,对学生缺乏挑战性,总是重复提问和重复学生的回答,浪费了大量的有效教学时间等。课堂提问非常重要,老师究竟该提问什么,该如何提问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这才是每位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结合我的一些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该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精心选择提问的内容

提问的内容对于提高提问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如果随意提问,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扰乱学生的思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适当控制提出问题的数量

提问数量是影响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提问数量,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提问数量过少,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就比较少,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老师在台上就只能唱独角戏。而提问数量过多,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前面的问题还没想清楚,老师新的问题又提出来了,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提问走了形式,学生对所学知识就难以理解、消化。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削弱学生对问题的灵敏度。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灵活的调整提问的密度和节奏,配合其他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正确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所谓提问的最佳时机就是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之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思路清晰,及时观察学生的表现,捕捉到提问的最佳时机,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一旦解决学生在精神上就会得到满足,也就达到了提问的效果。一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疑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感觉到有疑问。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把疑问大胆的提出来,通过全班学生讨论得出合理的答案。还有一种是学生感觉没疑问,但对这个知识点却不知道。这时候就要老师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正真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师在提问时还要注意提问时间,不能老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模式要灵活。针对学生成绩的差异,问题的难易也要随机而变,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掌控课堂的能力,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不失时机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本事。

四、选择合理的提问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员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员思维,调动全体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员思考,引导学员得出正确的答案。再次,可以只提问题没有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对于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完全让学员自己去寻找答案;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让学员从中受到启发。最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员提不同的问题。对年轻的工作经验少的学员,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

五、提问要关注到每一位同学

在现实教学中,每个班学生的数目都很多,老师在提问时不可能提到每一个同学,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提问的效果辐射到所有同学。老师在提问时要坚持公平原则,不能只提问少数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这样其他学生的思想就会消极,认为老师偏心忽视他们的存在,慢慢的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如果老师针对好中差,前排、中间、后排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提问,全班学生的神经都会绷得紧紧的,每个学生都在积极的思考,就算有些学生回答不上来,至少他感觉到了老师对他的重视,这样也就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六、课堂提问要注意方式

1.提出问题点名答。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点名让某一学生回答。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可抽个别学生来回答,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可使全体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其次当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以引起他本人和大家的注意。

2.提出问题大家答。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全体学生共同回答。让大家一起回答的问题,通常是比较简单而又比较重要的问题。通过大家的回答,教师可了解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对正在讲授的某一内容或问题,也可采取这种方式来了解大家是否能跟上思路或思路正确与否。

3.提出问题自己答。就是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自问自答。当教师提出问题后,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情,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回答时,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个明确、正确的答案。对一些已学过的知识需要回顾利用时,也可采取自问自答的方法,使大家在回顾思考的基础上,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也可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

4.提出问题暂不答。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暂不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或听讲后,再作回答。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讲,可充分调动大家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在一堂课临近结束时,教师提出与下次课讲授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大家来思考,等下次上课再作回答,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上好下次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苏学峰)

第二篇:小学老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手段,也是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讲课时,最害怕的是课堂一片寂静,尤其是上公开课,学生答题不踊跃,真让老师迫不及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的思维,较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兴趣,逐步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提问操作不当,学生的思考、回答就会偏离方向,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无所适从,以至于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老师在提问时,就要讲求艺术技巧。

一、改变提问方式,让学生愿说。

以往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老师问学生答,而且都是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语气。许多时候,学生往往出现沉寂与冷漠。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比如:谁来当小老师设计一个问题,让大家来回答。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用一种请求的语气说,你能帮帮老师吗?这样,学生就会很乐意地回答。有一次,我在教学《乌塔》一文时,学完课文后,便提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说乌塔些什么?”这时,教室里便一下子沉寂了下来,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举手。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老师都有很多话想对她说,你能帮帮老师吗?你能代老师说说话吗?”这是,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说老师我来帮你。看着同学们都乐意帮老师的神情,我感到很欣慰。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乌塔说,你真勇敢,一个人独自游欧洲。”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乌塔说,我要向你学习,自觉锻炼自己。”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乌塔说,你是可爱又可敬,我能和你一起游玩,那就好呢。”……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会说。

每一节课,老师在备课时,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由浅入深,化难为易,问的时候要巧妙一些。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开始时,我问:“谁来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只有两个同学举手,我没有急于指名回答,而是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问:“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桂林山水怎样?你用一句话赞赞桂林山水。”这时,很多同学都举起手来。一位学生说:“桂林山水真美丽。”另一位学生说:“桂林山水最美丽。”第三位学生说:“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丽的。”第四位学生说:“桂林山水是天下第一美丽的。”我适时指导,你们都说得对,作者就用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来赞美,和你们说得意思一样。从而理解“甲”就是“第一”。

三、多给思考空间,让学生能说。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堂气氛浓郁或沉静。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害怕学生的沉寂与冷漠,习惯于要求学生对答如流的喧哗场面,可就是不能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而形成自我见解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语言“卡壳”、思维“短路”等现象,课堂也由此陷入了更为被动、难堪的局面。其实,课堂从来就不该是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的,真正的课堂通常是冷热相生、动静相间的,而当提问出现静思的时候,恰恰也正是体现教师教学功底、展现教学智慧的时候。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时,问学生哪个句子写得好,大家都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句子写得好。我跟着问:“好在哪里?”教室里便一下子静了下来,同学们纷纷陷入沉思。这时,有一两位学生举起了手,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我并没有急于指名回答,而是继续耐心地等待。就这样,大约过了两分钟,才进行指名回答。第一个学生说:“这个句子写了漓江的水很美。”接着,我又叫起了第二位学生,他说:“这个句子写得比较具体、生动。”第三位学生则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得比较具体、生动!”第四位学生则说:“作者把漓江的水比作无暇的翡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篇:如何做好数学的课堂提问

【2011年东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

参 评 教 学 论 文

题目:

如何做好数学的课堂提问姓名: 林海业单位: 清溪联升小学联系电话:

如何做好数学的课堂提问

内容摘要:什么是课堂提问?有人会理解为:课堂提问就是简单的问与答。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这只是片面的、肤浅的理解。但凡从事过教育工作或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挖掘学生内在潜力的钥匙;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好的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通过“疏导”使学生智慧之水源源而来,促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够激起学生思维剧烈活动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那如何做好数学课的课堂提问呢?

关键词:课堂 提问

一、遵循课堂提问的原则性

1、从教学内容讲,要问的是关键,问题具有全面性。学生要从中体会教学内容的全部精神,使学生得到启发,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从中领会题中内在的联系,与题型的特点。如六年级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六年级原有学生560人,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7,后来转来一些男同学后,男生人生占总人生的7/15,现在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些坡度,需要老师通过一定铺垫作为指引学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时需要老师的点拨提问:在六年级原有的学生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谁的人数变了,谁的人数没变?没变的人数在后来的总人数中占几分之几?经过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学生明确了,用不变的女生人数除以后来女生占的分率就可求出现在的总人数,经过疏导学生明白;女生的人数不变;560×﹙1-3/7﹚=320(人)再用320÷(1-7/15)=600(人)。我又出了这样一道题进行巩固练习:有甲、乙两个书架,其中甲书架上书得本数占总数5/8,如果从甲书架上拿走26本书,则两个书架上的书刚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上的书原共有多少本?学生通过上一道题理解的基础上,很快得出:用甲书架上拿走的本数除以甲书架比乙书架多出的分率,即可求出总本数。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角度上讲,老师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数学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枯燥的,如何使数学课活跃起来,我认为课堂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既要紧扣教学内容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自然而然,学习就变得轻松起来。例如:我在教学一道把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时,先让学生自己准备用萝卜、橡皮泥做成正方体,在课堂上边提问,边演示,使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边思考、边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3、从教学方法讲,提问要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思考。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思考想象,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我是这样做的:先通过教具演示: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我没有直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体,而采取引导提问,如果让你们去拼,你们会怎么拼?经过这么一问,学生来劲了,都积极展开思考,还有的上台演示,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再提问引导,拼成的立体图形和原来圆柱的体积有关系吗?什么改变了?什么没变?长方体的长和圆柱的什么相等?高和圆柱什么相等呢?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提问,学生很自然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捕获“契机”提升提问效果

所谓的“契机”就是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和抓住学生最优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思考问题正除于“心求通过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创所”状态时,提问的效果是最理想的,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对思考问题有一股追根问底的狠劲,老师的提问引导就等于帮学生拨云见天,一点就通,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容易解决学生的疑惑,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1、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疑时,及时提问。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往往是教学重难点之处,此时老师就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铺垫、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意思,如我们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的一道题时:分数3/8的分子乘以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怎样变化?此题学生在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都懂得分母也应乘以3,但把题目改成3/8的分子加上分母又怎样变化时,学生冥思苦想,理不出头绪,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把分母加上了3,这明显不符合,这时老师点拨提问,得到的分数与原来相等吗?为什么不相等?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还包含一种什么意思呢?学生就慢慢明白,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就是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3/8的分子加上3,也就是增加分子的一倍,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也应增加分母的一倍,也就是加上8。

2、当“学生“迷糊” 时,及时提问学生”迷糊”的地方,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精练之处,学生往往只在教材书面肤浅的理

解;在没有老师的指引下,很少更进一不深究概念、题目的内在的含义。如;把一个正方体,每份的大小是原正方体面积的1/4。让学生判断对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是正确的,没有注意有没有平均分,而学生最容易忽略的是“平均”的作用。又如;把一根木棒锯成两段需要2分钟,那么把木棒锯成6段需要几分钟学生的计算往往是把每一段看作锯了一次,锯成6段就是要6×2=12分钟,并没有认真分析原来锯成两段需要锯几次。这时只要老师作适当的提问,就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明白把木棒锯成6段只要锯5次,只要5×2=10分钟,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把数学运用于生活。

三、提问要有阶段性。

数学的课堂提问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释题阶段、析题阶段、调控阶段、评价阶段。

1、释题阶段

在学生做完题目后,在老师把作业发回时,往往听到学生说“我太粗心了”“我怎么没注意这句话呢”“我怎么就没想到呐”此类的感叹,这就说明读题释题的关键性,我们在课堂提问后,要注意给学生搭桥、铺路,通过适当的提问,疏通学生思维障碍,如在教学:小明有邮票72枚,小军的邮票是小的7/8,小方的邮票枚数是小军的5/9,小方的有邮票多少枚?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1)问题告诉我们什么?(2)问题是什么?(3)要求的问题与什么有关?通过精心的设问,使问题具有极好的启发诱导性和清晰的层次性,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

2、析题阶段:

由于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对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时老师要及时提问,步步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思维水平。如教学六年级图形放大与缩小时,老师让学生把一个长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再发现放大与缩小的规律,一位学生回答说:“我发现放大的图形面积扩大2倍。”这老师马上给予否定,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浅层次的水平上,其实老师只要再问几个为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得到拓展;再有在提问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自身的操作,去发现规律,真正提高思维水平。

3调控阶段

课堂提问要注重艺术性;提出的问题要考虑让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思维,问题要包含多种水分。提问时要注重哪些细节,提问的问题会把学生引领到那种状态。用那种提问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提出的问题是否给兴趣不高的中下生带来教学机会不平等;或因教师的低期而导致学习动机的降低,优生是否过于活跃。如;一些较基础的内容差生还弄不明白,可优生听得有点厌烦。这些情况老师在进行问题设计前要考虑好,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调控,实现师生互动。提问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扬民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运用知识,妥善处理信息,学会分析推理,进行表达交流。老师的课堂提问中同时要考虑提问时,问题是否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评价阶段

教师的体温又不同的方式,问题设计也应有多样性。学习不是简单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感知的过程,老师要考虑学生本身的因素,不能按照自己或课本的逻辑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不应强求统一。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的质疑,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分析问题。即使有时学生答错了,但有老师的鼓励,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动力,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就自然成为学生的支柱;在课堂上,大拇指往往比食指更有效果。提问时要因问而异,因人而异。差生优差生的表扬,优生有优生的肯定。这样才能是差生变优,优生更优。

参考文献:《班主任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主编:彭诗琅、万柏裕

《数学教材教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四篇:关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注意什么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 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课堂提问的要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探索,以此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良好的提问能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随意提问,没有针对性。

2、单向提问,学生只被动回答。

3、提问成了考验学生记忆的手段。

4、提问脱离实际,超越学生认知水平。

5、提问反复,数量过多。

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价值,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材,注意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预先知道学生该如何回答,这是课堂提问的最基本的原则。教师不能信手拈来,随意发挥,使学生思维突然脱轨,从而停滞、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新授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难度控制要适度合理。难易适度就是指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要考虑二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如果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最为有效,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难易适度。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二、善于捕捉孩子的信息,适当追问,层层递进。

问题往往是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课堂提问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反应即时调整,围绕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追问。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要善于通过追问让孩子把行为背后的思考表达清楚。在预设活动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经验大多是无序的,零星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多层设问,层层递进。

三、注重开放性提问,努力营造双向提问的良好环境。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要求学生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要能够激发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萌发创新思维。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没有把学生当做是学习的主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贵于思,学起于问。教学艺术在于放手让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质疑,从博问中多识,从多识中博问,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课堂提问观念,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才能实现课堂的真正价值,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课堂提问的要求和原则

课堂提问的要求:

(一)设问得当。

设问的时候,要考虑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知识内涵和知识的联系,又能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把握知

识,开阔视野,获得能力。

(二)发问巧妙。发问能很好地切入到知识的内涵,一语中的,与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课堂的思维实际巧妙结合。

(三)启发诱导。

提问,能引导学生从恰当的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一步一步地解开知识的之谜,最终获得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归纳总结。

课堂提问能很好地归纳知识的特点,总结出知识的特征,使学生牢固地

掌握知识。

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提问应有充分的准备。

课堂提出什么问题,备课的时候要有通盘的打算,并考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哪些情况。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某一问题由哪一知识层次的学生回答,这些都应该有所考虑。

(二)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活动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所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所有的问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三)提问宁精勿滥。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提的问题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练,一个问题解题能使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能准确理解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思维能力,这是最高超的提问高手。

(四)提问应兼顾各种类型的问题。提问不能片面,应该全面的关注各种问题。

课堂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养成边读边想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是一位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师,对此,我深表赞成,特别是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有效提问有几点思考:

一、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十分好奇,脑子里好像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有问不完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他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打断你的讲课,兴趣盎然地问了出来;有时你讲这,他问那;下课了,他们围着老师刨根问底,问个不停。这时,老师千万不要烦学生,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饶有兴趣的和学生讨论解答。老师要保护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想问,这是低年级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二、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来源

1、来自于课前精心设计

有效提问是教师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

2、来自于课堂生成

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有效的学习中,边读边想时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在师生互动学习讨论中,生成的问题,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变为课堂的有效提问。

教师设计和课堂生成的这些有效提问,往往会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我在上小学语文第二册园地的一篇短文时,课前设计问题:这个未来机器有哪些妙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大脑是种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不断思考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有人回答,有人补充,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有人情不自禁地小声说:“除了书上有的,我还想让未来机器有更多的妙用。”我马上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同学们,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个小声说的学生这时挺高兴地和其他学生踊跃发言,这个神奇的机器还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暴雨时吸进水,干旱时喷出来抗旱,火灾时吸进火,又马上有人质疑,火和水吸在一起会打架吗?老师借势问:“那你怎么设计让他不打架呢?”有学生马上回答:“设计两层——”课堂上,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求知欲强,师问,生答,生问,生答,质疑,问难,回答,补充,由于我课前设计有效地问题,又能机智地抓住课堂生成地有效问题,真是酣畅淋漓地理解了短文,这个过程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如何设计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呢?

1、换位思考

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非自主的”,但那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进行角色

换位,仍然以教师这一成人的感受去设计问题而造成的。备课时,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的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出最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2、巧设悬念

根据文本,学习的目标,把握文章的脉络,巧设悬念,展开学习的思路,一下把学生的思路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任务上。如,我在教学 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时,课一开始我就设下悬念:“石头是我们见过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可黄山的石头却很神奇,你想知道黄山的这些石头到底神奇在哪里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老师调动起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随后的图文结合中,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紧紧围绕着者课开始的悬念,深深地体会到黄山奇石的神奇,学生纷纷想像并描述“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神奇模样。在整个课堂上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都特别浓厚,围绕着老师巧设的悬念,展开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层层剥笋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像层层剥笋一样巧设探究性问题,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

探究学习的兴趣,随着老师积极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学小学第三册语文苏轼的诗《赠刘景文.》时,师问:诗的第一句描写深秋景色特征有,荷花、菊花都开败了,但菊花还有傲霜枝,作者在这里赞美了菊花残枝的什么精神?生答:赞美菊花残枝傲霜斗寒的精神,师接着问:为什么作者又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要记住的是什么美景?学生读诗后知道:“正是橙黄橘绿时,”师又问:这行诗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斑斓,富有生气,那么作者要赞美的是深秋的什么?生答:赞美深秋是收获的季节。师追问:苏轼把这样的诗送给刘景文,能给好朋友什么美感和精神力量?生:感受到深秋丰收的美景,傲霜斗寒的气概,师总结: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深秋富有生气,是收获的季节,还有菊花残枝傲霜斗寒的气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苏轼。教师通过这种层层剥笋的提问,让学生理解了诗意和诗人的感情。教师设计的这种层层剥笋的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问突出知识的重难点,要有层次和前后衔接,相互呼应。

4、拓展想像

学完课文,教师朝深处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的趣味,培养学

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我上第二册《棉花姑娘》一课,在课尾,我提问:棉花姑娘会怎么感谢七星瓢虫呢?学生纷纷展开大胆的想像力,有个孩子作出了有趣的回答:“棉花姑娘会用棉花做成被子送给七星瓢虫让他冬天盖,好暖和暖和。”我给予了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你真懂事,是个心怀感恩的好孩子。”孩子听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像创新的能力,又教育了学生做人要知道感恩。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生成的问题等变化,而灵活地变化,才能在课堂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教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治理角逐的乐趣。

第五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交流信息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的设计能比较直观、综合地反映教师的学科素质和教育艺术水平,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①。”然而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行为却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有利于教师更为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不良的课堂提问观念

(一)满堂发问、浅白直露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培养同学们思维能力。但是,再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提问的有效方法,设计的问题没有一点科学性,往往进行一些浅白直露的发问。看似一个问题,实则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假思索,随口回答。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记得一次公开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某位老师总共设计了几十个问题。如、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教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了?”学生答:“牺牲了。”还有同学随口说:“死了” ……这样按教材内容推磨式的发问,虽然问得很多,但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的思考,那学生的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课堂提问并不能以问的次数的多少去评论,当然,我们也不反对教师课堂提问,但问题是否“问”的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针对性,关键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问题。

(二)只有部分学生具备学习潜能,只提问部分学生

闲谈之余,同事们经常说起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几乎都是异口同声。他们长叹自己班里只有少数学生还好,上课能积极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其他的都不行。像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提问他们,还不是耽误时间,一节课也讲不了多少,根本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这种说法却正好反映出教师认为只有部分学生具备学习潜能,是教师无意地对学生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划分,并且他们对学生的这些期望已经在学生身上变为现实。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有学习潜能时,就给这些学生的回答以更多的支持和表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耐心。这种态度被学生感受到并做出相应的反映。这样给予高期望的学生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相信自己在学习上真的能行,于是在课堂中也善于表达;而给予低期望的学生教师眼中的差学生则会觉得自己在学习上的确没有潜力,倾向于自我放弃,于是在课堂中就沉默不语。这样,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往往是那些好学生参与了课堂交流,而其余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于是,在课堂中,学习好的学生便成了主要“演员”,大部分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在课堂中就失去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其后果就是班里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

明显了。

(三)、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等于掌握了该内容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就能说明他已掌握该问题涉及的内容。这看似合理,其实不然。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就按照自己认为的答案获得过程进行见讲解。课后,当翻开学生的作业,会发现好多错误之处。究其原因是教师只在课堂中注重了结果,但忽略了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正确回答问题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该问题,学生有时只靠猜测获得了答案,有时可能答案正确,但过程错误;而有时,尤其是集体回答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正确答案,但碍于班级环境的压力(如果不随声附和,老师和学生会小看他),对他人得出的答案加以附和,而其本身并

未理解该问题。

(四)、鼓励学生猜测

在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老师提出回答有关对于错、是与否之类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便让学生去猜测。特别是代数学的老师,总是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窍门,如猜测。他们认为猜测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了一种做题技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这种想法是极度错误的。首先,“直觉思维是根据对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的直接感触而做的判断。它往往是在逻辑推理思维的多次运用和熟练后压缩、略去许多中间环节转化而成的。其结果是需要通过逻辑思维或实践活动来加以验证的,这与没有根据的盲目猜测截然不同。”②虽然有时庆幸猜对,只是偶然的结果,如果题型稍加改变,那就无法去猜了。其次,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事物的计划性,组织性和逻辑性都较差,老师应该平时也要注重培养这些不足之处。然而,教师却鼓励学生做题猜测的方法,无疑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无计划性,无组

织性和无逻辑性的倾向,阻碍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五)、“我不知道”等于我不理解

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碰到学生回答“我不知道”的现象,而教师对此也往往很无奈。很多教师虽然清楚有些学生可能只是不想回答该问题而不是不会,可有担心继续追问下去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只好到此为止,或停止提问或转向其他学生。显然这样的提问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却没有效果。这类现象其实是“从众效应③”(即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个人在认识或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于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因此,当学生认为回答“我不知道”要比潜在的回答错误有更大的好处(比如避免了同伴的嘲笑和教师的讥讽)。并且该课堂已经形成说“我不知道”的氛围时,学生出于两全其美的心理,就会

更倾向于说“我不知道”。

(六)、学生不会回答时应给予过多的提示

具体教学时,当学生不会回答某问题时,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思路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最终得出答案。这一现象,教师普遍认为合理。因为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提示,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回忆所学的相关内容,而且可以保护学生的面子,节省教学时间。这一观点似乎很正确,可是慢慢就会发现,当学生已经习惯教师提示时,就不再会自己主动进行思维去寻找答案,也就没有任何回答不出而造

二、改善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宽松的班级氛围

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其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越来越在意外在标准对自己的评价。怕他们回答不出问题或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丢面子。因此,只有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更倾向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相互信任,支持,他们之间不担心说出个人看法后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如丢面子,受到嘲笑与批评等)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少评价,多支持,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

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班级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情绪安全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提问要有广泛性,平等性

这里所说的广泛性是指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性是要对全体学生有同样的期待。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提问少数学生(如好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这样使除好学生以外的学生思想更加消极,有的教师虽然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但提问时却有意无意给“差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殊不知学生极可能从中获得这样一种“暗示”:“我不行,我只有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师的眼里对差生降低提问的要求可能是因材施教,可有时却未能达到目的。因为这些学生可能会因意识到教师对自己提出了简单一些的问题而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学习的确很差,从而消极地对待自己和学习。同时,好一点的学生对简单的问题由己知道答案而不再思考。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坚持以同样的期待来面对全体学生。尽管有些

学生可能回答不出,但只有相信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确认他们都能回答出问题,这样,才可以促使

每一个学生都用心思考,才能最好地引导学生最高的表现,使他们得到最优发展。

(三)提问后要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

课堂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急于找学生回答,而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考察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性的问题,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等待时间要稍长一点。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好学生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等④。”但在等待时需要注意,因为随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

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四)应对“我不知道”回答的策略

针对学生回答“我不知道”的原因,除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班级氛围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改变这种状态。

1、重复该问题

当教师感到学生其实可以回答该问题,可是却用“我不知道”来逃避回答时,一字不变地重复该问题比仅仅消极接受学生“我不知道”的反复更为有效。重复该问题时,教师注意不能带有消极情绪或明显的对抗

意味,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与焦虑情绪。从而造成逃学、厌学。

2、原意不变,改变问题的措辞

恰当的做法是适当改变原有问题的措辞,这样既没有降低问题的难度,保证了对全体学生高标准的要求,而且也能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促其认真思考该问题,做出尝试。

3、缩小提问的范围

当重复问题和改变问题的措辞都不能使学生有所回答时,那说明学生真的不理解该问题或只是部分

理解该问题。这时恰当的缩小提问范围是合适的。

还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然后继续课堂教学活动,但需要在课下单独对不会的学生进行补习,坚持在学习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如果其他同学也不能正确回答。这时教师对该问题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回顾,以

找出学生没有理解的环节,重新释疑,使学生完全理解。

即便上述几个相互关联的策略没有成功,教师也要按这一系列的程序来应对。因为坚持的结果是让学生意识到说出自己知道的部分要比仅仅说“我不知道”容易的多。即当学生说“我不知道”后他还要面对教师的一系列询问。

总之,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

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提问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某些具有思考价值的东西,学生不容易发现,经过教师提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知识较难,学生不易懂,教师就把难点和关键之处用疑问句式提出,引起学生不定向思维,便可以化难为易,深刻理解。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乐于提问和善于提问,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系统性、艺术性。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1.提问要新颖,要有新意例如学习完“有理数”后,呈现问题:“桌子上有3只杯口都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2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3只杯子的杯口全部朝下?7只杯口都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3只呢?如果用„+1‟„-1‟分别表示杯口„朝上‟„朝下‟,你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学生觉得有趣,积极动手、动脑,积极思考。2.所提数学问题要注重知识的难度水平所提数学问题的难度水平要根据学生对所提问题是否能够回答来确定,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提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得着。3.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不同程度的......

下载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性-杨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性-杨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提问[定稿]

    《课堂提问技能训练》摘录 一、课堂提问概述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初探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一旦问题......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读书心得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读书心得 北门西小学赵兰静 寒假期间读了《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这本书后,我觉得深受启发。这本书非常有特点,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

    企业文化课堂提问

    一、海尔企业文化的内涵海尔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16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四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

    课堂提问类型

    初中物理中心教研组学习材料2012-2-28 课堂提问类型 一、记忆型 1、目的:考察学生对概念、字词、公式、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 2、思维特征: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

    泰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叁等奖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但目前......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

    课堂提问1

    让语文课堂提问成为“艺术”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无效提问,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