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2013年北大校长实名推荐9所高中
2013年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安徽省共有9所高中获得了该资格,比2012年增加了2所,9所高中将可以推荐11人。
此次增加的两所学校分别是无为中学和淮北一中,无为中学也是我省获得该资格的首家县级中学。2012年我省共有7所高中学校获得了推荐资格,分别是合肥市第一中学、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合肥市第八中学、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庆市第一中学、合肥一六八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其中合肥一中和淮北一中各获得了2名推荐资格,其他7所学校各1名。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近期陆续推出了校内选拔方案。
合肥一中推荐方案:上北大、清华须成绩拔尖
记者从合肥一中获悉,该校2013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实施方案公布,该校仍将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面试和学科成绩等环节完成推荐,其中综合素质评价为10分,面试为20分,学科成绩为70分,满分为100分。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条件是:高中阶段学科成绩“综合排名”(由年级部审核备查)列全年级文、理各前5%的学生。有下列情形者,取消被推荐资格: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的条件:高中阶段学科成绩综合排名列全年级文、理各前1%的学生优先。
依照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个人500字以上的自荐信,在综合素质、学科特长、诚信承诺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综合阐述。同时附相关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根据该校时间安排,11月7-11日,考生准备实证材料;11月13日,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公布审核合格名单;11月18日进行综合面试;11月18-24日,公示推荐人名单;11月25日,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报送相关信息。
合肥八中 “孝顺父母“被保留
合肥八中有一个推荐上北大的名额。去年的北大校长实名推荐中,“不孝敬父母者不得推荐”这一软性要求曾引发各界关注,不少人也曾质疑如何去界定孝敬的标准,因此,2013年北大则没再提“孝敬父母”的要求。但令人意外的是,近日八中所公布的申请要求中,“孝敬父母”依然被保留。
合肥八中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学校希望通过这一要求来传达一种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加强对“孝顺”的理解并积极行动。那么该如何去界定或考核“孝敬”标准?该负责人表示,去年该校主要以父母写的推荐信作为参考,同时在面试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请学生作答。学生在申报时必须要有三封推荐信,分别是自我推荐信、班主任推荐信以及家长的评价意见。
50名学生进首轮面试邀请媒体监督
根据八中公布的方案,首轮面试大概有50人可入围,符合条件的两类考生可申请:一是在年级部组织的高二学年期末和高三第一次段考中,理科综合排名前20名,文科前10名(综合排名方式为将二次考试排名的名次相加,数字越小表明综合排名位次越靠前,如理科综合排名前20名是指二次考试名次之和数据最小的前20位);二是高中阶段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或机器人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
申请材料备齐后,校方将对申请人进行初评、面试、公示、推荐四个步骤的审查,其间还将邀请媒体、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列席观察与监督
合肥168中学推荐上北大 看成绩也看特长
合肥168中学公布了该校2013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与合肥一中、合肥八中类似,该校同样要求学习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全年级前5%的同学才有资格参与此次竞争,但是又增加了“特长”的特别要求,并列入推荐选拔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方案,被推荐的学生学习成绩综合排名要位居全年级前5%,这样算来,只有文科前8名、理科前34名具备推荐资格。成绩主要依据高二高三阶段几次重要考试。但光有成绩还不够,合肥168中学还对“特长”做了特别规定。这些特长包括: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类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含省级);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其他比赛中,获得个人单项市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在有正式刊号的刊物发表过作品或在市级及以上征文比赛等活动中获奖;在学生会、学生社团或班委会中担任主要职务或是主要成员,工作表现突出,或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表现积极。此举主要是希望推荐出来的学生具备发展潜能,具有探索意识与创新思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只有一个名额,推荐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来年学校能否继续获得推荐资格。因此,最终被推荐的学生,将会签订书面诚信承诺书,承诺在2013年高校录取中,一旦符合北京大学录取条件,必须把北京大学作为高考首选志愿,不得改报其他高校或被其他高校录取。从近两年的录取情况来看,我省未有考生毁约。
安徽无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方案公布
作为获得北大推荐资格的我省唯一县级中学,无为中学日前出台“校长实名推荐”的具体实施方案。昨天下午,无为中学网站上已公布方案细则。据了解,不孝敬父母者被评选小组拒绝入列。
不在推荐评选之列的有: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同时,具体方案还对遴选程序、推荐名额作出详细规定。在初选中,根据报名学生基础学业成绩和学科特长综合排名,确定理科前10名学生入围。
蚌埠二中公布北大推荐方案面试成绩占15分
昨日,首次拿到北大“优惠券”的蚌埠二中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校长实名推荐”的具体实施方案。与先前合肥八中、无为中学等学校公布的方案相同,不孝顺父母者和从未参
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学生被排除在推荐范围以外。11月15日该校将进行最为关键的面试,面试占15分。
据了解,该校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的理科生将有推荐资格,方案对于拟推荐学生主要有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面试三方面的考核,其中综合素质方面占15分,由学生提供相关材料,评选组根据相关标准赋分。面试将于11月15日举行,进入面试的学生将向评审委员会进行3分钟的陈述和5~8分钟的答辩,满分为15分。
第二篇: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日前,北京大学招办正式公布了获得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中学以及校长姓名,在这13个试点省份中包括北京、天津和重庆三个直辖市,其余10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也多集中在省会城市。(11月17日《新京报》)
时评:谨防校长手中的推荐权集体沦丧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11月27日 15:29
红网
近日天北京大学发布公示:全国共39所中学具有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11月19日《扬子晚报》报道,南师附中王占宝校长要举荐给北大的学生叫匡超!目前正在接受“公示”。成为江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第一人”。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直备受争议,全国39所中学校长成为首批吃螃蟹者。仅仅两天后江苏产生了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第一人”。公众不仅对制度本身,更是对由此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提出种种顾虑和担心。比如如何确保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公正、公平。公众甚至担心一些校长利用推荐权进行不正当交易以谋取私利。
从39位获资质校长名单的公布到江苏推荐上北大“第一人”的产生,笔者觉得,先前公众的一些担心多余了。一些校长纷纷表态,他们将慎重行使推荐权。我也相信,在舆论的旋涡中,这39位校长不大可能拿自己的声誉和前途作人情,校长会极其慎重的行使这一推荐权。江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第一人”匡超同学也是众多荣誉载身:高一时就获得南京市英语电视口语大赛一等奖;08、09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今年获得了保送资格;08年省数学竞赛三等奖、09年又拿了二等奖!这样的儿女可谓实至名归无可争议。
笔者倒是担心,为了平息各方猜疑,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所谓“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到头来仅仅是一种形式,根本不是校长实际意义上推荐的结果。此前南师附中校长王占宝表示,向北大推荐的名单,校长只是个代表,但并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学校领导集体研究的结果。江苏省启东中学校长王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他不会滥用这个权力,而是采用公开透明的三轮“海选”方式产生。
其实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39所中学,都是各地著名的中学,也是每年高考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主要生源母校,相对于这些学校中有的一届可以有10多位毕业生考取北大清华,这1个名额的推荐权,实在有限。如果全国这39所中学校长都有同样想法,因顾及太多也实行集体协商制,将本来具备进步意义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衍化成毫无新意的“集体协商”和“名校保送”。则与北大的试点初衷相背,也是推荐制试点的最大败笔。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靠校长的独特眼光来“发现”,用校长的学术声誉为“担保”,开创了著名高校录取的新模式。笔者希望,获得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39位校长,独立的、慎重的、负责的行驶自己名义下的推荐权,而不是将名单拿到桌面上由集体研究决定,否则很可能造成手中的“推荐权”集体沦丧。
2高校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应慎行
我国的高考制度如果算上科举制,可谓是岁月淹远,更是积弊重重,古往今来上千年,从未绝迹,而今尤甚,且为祸非浅,长期为国人所诟病。近十数年来,要求高考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
对古时候的高考作弊,我们知之甚少,只能从一些书籍以及电视剧中窥知一二,但是,现代的高考弊端,许多有识且有心之士已作了比较详尽的归纳,大致有
1、高考一卷定终身;
2、高考不能体现学生能力;
3、高考湮灭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4、高考制约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5、高考增加了学生、教师的负担;
6、高考进行文理分科,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差„„这么几条。这些弊端,也确为众多十年寒窗苦读书的学子因此不能高第,以及本身就厌恶高考的人深恶痛绝。
为了消除这些积弊,做到高考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许多希望能够把普天之下具有真才实学的学子统统网罗于自己门下的名校也是费尽了心机,近几年,已经有许多高校相继推出了“自主招生”的制度,且据说实施以来,还是颇见成效的。
不过,要说在高考改革的问题上,最有魄力的还得数北京大学,11月8日晚,他们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自2010年起,凡浙江、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等13个省市获得北大“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使校长及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一说,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但是,自“校长推荐制”流传以来,就备受争议,此次正式实行,会是一剂“选才良方”还是一张“腐败温床”,赋予校长决定一些学生命运的权力,对教育会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又会带来怎样的问题„„这些可能更容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3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别苦了农村孩子
日前,北京大学招办正式公布了获得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中学以及校长姓名,在这13个试点省份中包括北京、天津和重庆三个直辖市,其余10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也多集中在省会城市。(11月17日《新京报》)
北大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拿出相当一部分名额录取新生的做法,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肯定。但是,主要集中在师资力量强、教学环境优越的省会重点中学,而这些中学里的学生几乎全部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因此这一推荐等于苦了农村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
农村中学虽然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上远远不及省会中学,但这并不会影响到这些学校就没有品学兼优的超常特长生,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往往越会孕育出为中华崛起励志图强的好苗子,他们的成长更应当值得我们的名校关注,尤其是那些身处劣境的农村娃,更应该得到扶助和关爱,我们在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为什么竟将这些农村娃给忘了呢?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既然是试点,目的是要对多年的应试教育死读书发起挑战,把选拔优秀苗子的权力交给中学校长,为什么就不能兼顾到农村中学呢?把进名校的推荐权交给省会城市中学的校长,必然会伤及广大农村娃的利益。农村娃为什么就享受不到城里孩子同样被推荐进名校的阳光雨露呢?将首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学校主要圈定在省会城市中学,确实引起了众人的丝丝忧虑。是农村娃达不到品学兼优进名校的条件吗?显然不是。北大校长周其凤在北京论坛(2009)举办期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素质要全面考量,一个所谓的高考状元的素质不一定比一个农村的孩子素质更高。既然农村孩子具有这种高素质,那我们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什么还要将他们关在推荐的大门之外呢?
4.在公平和成本面前,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能走多远
近日,北大试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已成为热议话题,在现行的高考制度面前,北大此举“赢得”的关注,其实在情理之中。就目前而言,人们关注的中心无非有三个,一是校长能否做到公平,因为真正了解学生的不是校长,而是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但他们却无权推荐;二是校长能否排除权力因素,做到阳光操作;三是全国共有39所中学的校长获实名推荐资格,这对一些落选名校是否公平。
可以看出,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北大此举能否做到公平上,很少顾及其它,对于一些对“校长实名推荐制”具体操作还不明确的公众来说,出现上述的担忧无可厚非。例如,“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否就是校长一人说算的制度,应该还没有最后定论,可是人们却急于指责北大了,说校长一人说了算太危险。不过,笔者今天(11月18日)中午看央视新闻频道得知,杭州一间已经获得推荐权的中学校长说,他们学校推荐出来的学生并不是由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组成一个相关的推荐小组,由学生、老师、家长组成,通过层层考察,综合评估,最后校长只是签名而已。这样一来,那些担忧校长不识英才的人就不必再担忧了。
不过,笔者又有了新的顾虑,不就是向北大推荐一名学生嘛,用得着如此折腾吗?如果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需要经过如此折腾才推荐出一名学生,成本未免太高了。这与北大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良好初衷就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推荐一名学生不需要过多成本,可以由校长说了算,如果为了维护推荐的公平,不能单单由校长说了算,不妨向杭州这个中学学习,组成推荐小组,但是这个小组的运作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不是一个推荐制度抽愿意看到的事实。那么,在公平和成本面前,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究竟能走多远?
其实,这反映出了一个北大必要面对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教育这块有些扭曲的土地上,并不是国外的经验都能照搬的,如果不顾及中国的教育事实,中国的社会事实,匆匆出台一项水土不服的政策,结果也许早已揭晓了。正如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所言,北大近几年改革时用“乏善可陈”来形容,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了了之,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又造成丑闻。这次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同样面临诸多困难,也许走不了多远。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有点嫌贫爱富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据11月10日《东方今报》报道)
“校长实名推荐制”的适用对象,除“综合素质优秀”者,即“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也就是俗称的“偏才、怪才”,那么隐含的逻辑,也就应体现出“英雄不问出处”的风貌。
但是根据实施方案,招生不仅并非直面学生,除了看校长——当然其是否具备识才能力及公心也是一个问题;也还要看学校——“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中学获得参加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的资质”——拿坊间话语来说,也就是一般非中学“名校”是给排斥在外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都能有望分上一杯羹。那么,这“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究竟是在招学生?还是在招学校呢?如此方案,能够说是合理、公平的吗?
我想起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报考资格要求:一,大学毕业生;二,“各校教员或学术机关服务人员”;三,“各地自修之士,经史小学等具有根柢”——亦即具有同等学历者。——所以,录取者中既有毕业于北大的高才陆侃如先生、由北大研究院国学门转入的杜纲百先生等;又有只具小学学历、倚靠自学的王力先生、卫聚贤先生、罗根泽先生、裴学海先生等——当然后者以学历论是其中的最低端者;至于具中等学校学历者,也就更不必说了。清华国学院的存续时间只是短短四年,却铸就辉煌,以高成材率至今为人称道;除了名师的因素外,与招生选拔上的“不拘一格”——“只推真才”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试问如王力先生、卫聚贤先生、罗根泽先生、裴学海先生等,在当时又有何“县立中学出身”可言?“省立中学出身”可言呢?
年初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先生曾抨击社会上的“惟名校”现象——“小学而要名校,中学而要名校„„一路名校‘分数驱动’把学生逼上快车道”,直言“当今社会的心态有些浮躁„„追求考高分的名校教育其实最不利于出人才。名校高分压力使很多优秀人才被扼杀!”,并哭笑不得于“自己明明是成都一所普通中学——成都十三中的毕业生,可当地的媒体却问也不问,想当然地认为他是成都最好的中学——成都七中的毕业生,并且让这一错误说法见诸报端。公众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2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而今看来,北京大学不仅未能免俗,且还在对社会上的非理性“惟名校”之风起到着助推作用。
时评:打破校长推荐僵局关键在北大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11月27日 15:28
红网
“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南开中学校长宋璞个人也想推荐偏才,但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他不得不采取以分数来作最后定夺,第一次搞这种实名推荐,感到压力非常大。外界对校长的猜忌,公众对学校的不信任,都让他感到难以按照自己个人的意见自主进行推荐。而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也表示想推荐偏才,但之所以没有,一是因为这届没有,二是唯考试分数“最能搁得平”。(11月22日《重庆晚报》)
随着被推荐学生的陆续出台,人们的期待逐渐落空,多少有些失望。无一例外的,几乎所有被推荐学生的成绩都是优秀的,而校长们的推荐程序虽然有所不同,但成绩都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准。这等于是学生通过校长推荐后再考北大,和自己参加考试区别不大。今年的推荐倒像是走了个过场,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推荐制陷入了僵局。
一旦学生愿意被推荐后,就必须承诺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填报北京大学。因此有家长表示,校长实名推荐,并不能选出什么特别的人才,只不过是北大的一个提前掐尖计划而已。窃以为,事实应不至如此,北大没必要打着改革的名号来掐尖,同时也说明,至少有一部分人对于改革是半信半疑的。
也可以看出,校长们都很小心,也就是说在此事上,他们是有顾虑的,毕竟推荐要阳光化,就好的一面来说,这对于防止潜在的作弊、暗箱操作是积极有益的,但坏的一面也在于此,因为太过小心瞻前顾后,难免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作为改革的初始摸索阶段,这也属情理之中,但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动力或力量,恐怕结果不容乐观,有泡汤的可能。
要想让改革能继续前行,打破校长们的顾虑就很有必要,而这又不能在校长身上下功夫,关键还是在于北大。
北大当然不能只招天才、偏才,但普遍意义上的人才,不管是通过高考还是自主招生,以北大的实力,是不难招揽的。因此改革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怎样网罗因高考流失的人才上。
从此前北大公布的实施方案上可以看出,虽然有往这方面的努力,但方案中的描述是不足的,主要思路还停留在高考的选拔方式上。因此,要打破僵局,就要转换思路,将选拔偏才作为主要,宁可没有也不让校长们推荐普遍意义上的人才,这样被推荐学生可能会减少,但质量更有保障;再者,告诉人们只要偏才,可以打消人们的疑虑,相信北大改革的决心;另外也应改进方案,如放宽校长推荐资格,面向更广的范围,灵活使用降分优惠等等。以事实、制度和决心来赋予校长们大胆的力量。
这个僵局能否打破,改革能否前行,就要看北大以及北大们将会怎么做了,要大胆、要挺住!
第三篇:北大校长实名推举制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自此,北大便成了众矢之的。一时间教育业界风起云涌,“教育公平、“有利尝试”众说纷纭,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凤凰网教育频道为您解析。
中新网12月1日电 昨天晚上6点,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公布了初审合格的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名单。开始为期5天的公示。据统计,名单一共包括39所中学的90名学生。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布的公示称,北大招办安排了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推荐学生报名材料进行了审核。如公示对象存在相关问题,公众可通过书面方式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反映。
武大前校长刘道玉痛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称改革初衷无可厚非,但此举隐藏几大不公平,可以预见会失败
“北大进行改革,初衷无可厚非,但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可取,这是在出昏招,因为这种做法没有抓住高校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本质问题。”昨日下午,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痛批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隐藏几大不公平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大问题是隐藏着不公平,中国高校不公平现象本来就已很严重,北大此举一推行,将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对于“北大招生新政”,刘道玉指出其症结所在。他还一一分析其隐藏的不公平。
首先,只有39所学校入围对其他学校来说不公平,他反问:“全国这么多中学,仅给39所学校校长推荐权,这对其他学校公平吗?再说这么多高中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对其他地方也不公平。”
其次,他认为对众多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不公平:“其他学校学生怎么办?难道这些学生就不优秀?”刘道玉还指出,校长实名推荐,“不直接、不科学、不权威”,因为真正了解学生的是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但他们却无权推荐,“是校长了解学生,还是老师了解学生?这是一种官本位思想的体现。当然,校长可能说会听取班主任的意见,但意见跟推荐是两回事。”刘道玉说。
“优秀学生可以降低30分,而一般学生却参加高考?”刘道玉认为这也不公平,“既然你是最优秀的学生,你还怕考试?高招录取时1分就可压一批人,降低30分是什么概念?” 照顾偏科生不能成为借口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也被许多人解读成偏科生的福音——一些偏科的学生将通过此种方式进入大学就读。不过刘道玉认为,这不能成为“校长推荐制”的借口,“我们要考虑偏科学生的特殊性,因为其中确实不乏一些杰出人才,比如吴晗被清华录取时,数学就得了0分。但是,通过降分录取不可取。”
对于偏科生,刘道玉认为应该通过特殊的办法来考核。“首先要有一个考试来衡量其是否偏科,其次要对其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证实他确实是杰出人才。”
强行推行肯定失败
对于北大此次的招生改革,刘道玉很不客气地指出,“如果北大明智的话,现在就应该戛然而止,如果一意孤行,肯定会失败。希望北大充分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不要盲目推行一项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高中校长推荐学生上大学,在国外非常普遍,但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小圈子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教育名家与中学校长的一项基本权利。刘道玉认为,北大此举却有“特权化”现象倾向,“这里面有权钱交易、走后门等隐患。”
应要求完全自主招生
刘道玉还抨击了现行自主招生制度:“我一向反对少数几个人享受免试,因为优秀学生减分或免试,成绩平平的还参加高考,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不公平。”但他并非反对改革,而是反对“不公平的改革”。他认为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北大应要求完全自主招生:“如果有改革精神,就应该要求完全自主招生,或者联系几所高校,单独考试,自主录取。”
他谈及北大近几年改革时用“乏善可陈”来形容,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了了之,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又造成丑闻,“作为中国大学的‘大哥大’,北大应在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学术水平上起带头作用,但是很遗憾,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
刘道玉还说:“真正的教育改革要有卓识与胆识。卓识让人知道问题在哪,应该做什么;而胆识表现出来的则是迎难而上。北大这次改革就缺乏卓识。”
今日,首批北大推荐生名单将初审确定,下周一(30日)将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公示。昨日,记者了解到,北大已经承认,此举是应对清华五校联招,提前抢夺优生资源。
意在抢夺优生资源近日,北大一位老师透露,“中学校长推荐制”是为了应对清华“五校联考”的权宜之计。所以,前天教育部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坦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其实不是改革。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应对清华“五校联考”的“制胜奇招”。就在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前不久,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5所著名高校招生部门刚刚决定,在2010年实行“五校联考”。通用测试部分,由这5所大学共同出题,高校特色测试和面试由各校自主决定,通过者,高考录取中享受该校30分的优惠。
“这一轮考试里,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两所学校。我们在29个省市都设了考点,学生也不用奔波。”清华招办相关人士认为,这跟以往清华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没有本质的不同。
生源争夺由来已久
然而,北大很多人对“五校联考”的看法却不同。北大一位老师透露,北大如此迅速地出台“校长实名推荐制”,绝不仅仅是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探索,“像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校,生源争夺由来已久,为了减少‘五校联考’可能对北大造成的生源影响,北大也马上公布了‘中学校长推荐制’。”
录怪才需另造条件
“中学校长推荐制”首批试行的13省市39所中学,已经把优生材料提交给了北大招办。记者了解到,为显公平,河南实验中学将学校纪委引入推荐过程中,并且“面试全过程都有录像,以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开、透明”;深圳中学以公开、透明的公开答辩方式,从7名学生中选出3人进入校长推荐名单;重庆巴蜀中学则独树一帜,请来市公证处两位工作人员现场公证。
而北大招办承认,对那些偏才、怪才的学生,只有在某一学科超常,并得到北大相关学科专家认可,北大招办才可能会创造条件让这类学生入学。
近日,北京大学本科招办最终确定了39所中学具有2010年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资格。其中北京地区的有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大学附中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4所。在公众的狐疑与观望中,校长推荐制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39所中学的确定,揭开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最新序幕。
犹记得日前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消息,公众质疑声四起,究竟哪些中学、哪些校长获得推荐资格?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会不会局限于名校?这些校长靠得住吗?
如今来看北京大学公布的中学及校长名单,不免黯然。先前的担忧并非多余,所有获得推荐资格的学校都是名校,在39所中学分布的13个省市区中,北京有4所中学获得推荐资格,校长有权力推荐的学生名额高达12-16名,名列13个省市区之首。
应该说,名校生源优质,更有资格获得推荐的资质,但问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一般学校,就没有可供推荐的栋梁之材?那些地处偏远、办学质量不那么过硬的中学,就没有可造之材?此外,北京在高等教育资源上占有优势,录取分数线低于其他地方,重点大学本地化也备受诟病,何故北京获得的推荐名额依然最多?
培根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对:“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在当下,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这一点连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都不否认。而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止是受教育的公平,还包括受推荐的公平。对那些无缘享受教育优质资源的学子来说,无论是师资还是学校硬件等方面与名校皆有差距,在这种殊为不易的求学环境中,不坠青云之志,他们同样也需要被推荐的机会,如果北京大学忽视他们,只青睐名校,容易加剧教育不公。同时,作为社会公正的“调节器”之一的教育,如果“嫌贫爱富”,还会加速公众的社会不公正感和被剥夺感。
当然,校长推荐制正在试水阶段,在推行中会逐步改进,自主招生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对其苛责,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真诚的期待。我们希望校长推荐制不只是名校的盛宴,更愿意看到,自主招生能越走越远,能在捍卫教育公平与扩大高校自主权、选拔优质人才中找到平衡。
近日,北大招生办发布消息,今年将在包括我省在内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由校长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在审核通过后,直接领取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直通证”,高考录取线下降30分。
八成家长担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靠关系”
高三家长、学生怎么看北大招生新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呢?有八成受访家长反对这一新政,认为“推荐生”将变成校长和学校的“关系生”。
“北大自主招生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让校长一人来推荐很可能造假。”甚至有家长质疑,“这不会滋生更大的教育腐败吗?”
有一成家长和高三学生表示赞同,“毕竟校长比大学的招生老师更了解学生的发展,这样增加了学生上北大的机会。” 另有部分考生和家长提出建议,现在考取北大、清华的考生越来越集中在大城市的几所重点名校。如果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也集中在这些学校的话,势必对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利,“创新招生制度是不拘一格揽人才,因此希望北大能给更多的学校这样的机会,甚至能照顾到偏远地区的学校。”
第四篇:北大2014年校长实名推荐安徽10所中学获资格
记者日前获悉,芜湖安师大附中、无为中学获得2014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两校各有一个推荐名额。
据悉,今年安徽省共有10所中学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和去年相比,新增了铜陵一中和安师大附中,去年入围的芜湖一中,今年却未在此列。安徽省入选的10所学校,共有13个名额。其中,合肥一中有3个名额,淮北一中有2个名额,其他学校各1个名额。
目前,2014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具体实施细则还在制定中,年底前将会公布。北大对学科成绩的要求将会更高,学科成绩综合排名达到全年级文、理科各前1%的学生才有可能被推荐。
据悉,2013年北京大学在安徽省共录取了93人,其中,北大本部74人,北大医学部19人。在这93名北大生中,保送生占了17人,自主招生占了13人。
第五篇:北大实名推荐竞选演讲稿
北大实名推荐竞选演讲稿
刘吕梁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参加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竞选.高中三载, 弹指一挥.记得三年前初到实中时, “ 令德令才,实验实知”的校训令我热血沸腾,它正好契合了我对人生的理解, 所以几年来我一直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令才的含义是什么?是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完善的知识结构.我认为,高中正是一个让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增长学识.提升内涵的平台.在三年高中学习中,我不仅在课内成绩优秀,还取得了物理竞赛省级全国二等奖.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华北地区一等奖.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省级一等奖.“ 我的中国梦”全国中学生读书征文国家级二等奖的成绩.我曾多年学习二胡.电子琴,并 自学掌握葫芦丝.我热爱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都是我课余活动的选择.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同时也喜欢历史,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尤其对明史.阿拉伯地区当代政治格局发展有粗浅的研究.“实验实知”意味着什么?就是通过实践获得真知,提升综合素质.在高一上了孙书记讲授的 “人生设计与规划”选修课后,我认识到,应当做一个有全面能力.国际视野.开阔思维与卓越见识的实中人.高一时,我作为志愿者到盲童学校与孩子们共度新年,并向他们赠送礼物.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到在今后的人生中还要更多地关注.去帮助弱者,将此作为自己的责任.研究性学习中,我与小组同学探究书店的运营模式,并作为小记者采访了新华书店的值班经理.在科技节彩车设计大赛中,我经过大量实验,为我们班的彩车设计了能够在车头中冒烟的烟囱装置,使我们班的彩车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年级最好成绩.高一暑假,我是全校唯一一个参加北京蔚蓝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全英文会议的人,与世界各国精英高中生一道,讨论世界政治大事;高二寒假,我独自去上海参加了微世界商业模拟挑战赛,与我的团队一道,创办 虚拟公司.开发产品,取得优秀业绩.通过高中参加的这些活动,我的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能够以创新的思维.开放的胸怀接受新的事物,乐于把自己放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迎接挑战.第二,这些活动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使我更加自信.这种自信让我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不卑不亢,从容面对风雨的洗礼;也正是这种自信,让我有勇气站在这里,接受大家的检阅,为了我向往的北大放手一搏.“令德”的含义是什么?是美好的德行.高尚的品质.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品质莫过于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我高中期间担任班长一职,积极承担班集体的责任: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我利用班会组织了拔河比赛.羽毛球班赛.风筝节创意广告表演大赛.为了给同学们锻炼 口才的 机会,我多次举办 辩论会.即兴演讲大赛;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我组织了模拟求职大赛.圣诞节班级华尔兹舞会等活动.我常想,作为班长,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使高中生活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值得铭记的东西.我很高兴,我的高中是一直在对他人的奉献中度过的,被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是我的骄傲.北京大学前校长马寅初先生说, “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者,即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 我愿意用我的行动践行北大的精神.我认为,人不只为自己而活,更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与胸怀.今天我是优秀的实中人,明日我已准备好了做一名优秀的北大人;今天我有能力做实中递给北大的一张名片,明日我愿做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今天大家支持我,明年我定将不负大家的期望,请大家相信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