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所认识的北大
结课论文
——所认识的北大
姓名:乌琼
班级:工管--1
学号:2012131119
日期:2013年11月
所认识的北大
随口提及“北大”二字,想必人人都可说出个一二三。然则你先留着,今日,则听听我讲,讲什么?问的好,就讲讲北大的过去,让我们重温一下,昨日所认识的北大。
从哪里开始,才算开头。不知道,就从开端讲吧。话说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主张兴建京师大学堂。7月3日,光绪帝批准创建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孙家鼐为首任管学大臣。初定名京师大学堂,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转眼间到了1902年的12月份,京师大学堂得到恢复。两年后,1904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想学习点外国的先进知识,到底学的怎么样则不讲,总之走出去了,有想法了。1917年(民国六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注入了新的血液,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到这里应该或是需要有个大插曲,那就是蔡元培,他和北大。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等。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进行过初步的民主改革,到1916年,学校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数量增加到1500人。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毅然赴任,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把大学当作做官发财的阶梯,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1.改变学生的观念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以后蔡元培每年在学生开学的时候都要将此重申一遍,1918年他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 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 所,亦不可视 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 问家之人格。”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把大学建成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保证。蔡元培认为要打破北大的旧习惯,不仅在改变学生的观念,还应“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则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根据这一原则对北京大学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和整顿,一方面延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一方面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的进步。1922年成立的国学研究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国学研究人才,其研究成果也斐然可观。蔡元培还十分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针对北大图书馆新书偏少,他任校长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中就强调将来要“筹集款项,多购新书”,以“供学生之参考”。以后李大钊执掌北大图书馆,各类图书特别是介绍新思想、新学术的图书得到了充实。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他倡导成立了各种体育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等,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对于教师,蔡元培历来以学识为重,认为个人的品行应由自己负责,学校不宜多加干涉。但是对于那些即使富有学术声誉,但私生活糜烂,甚至诱引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也坚决解聘。
坚持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遵循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把学科与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说着说着就超出了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讲,蔡元培与北大的感情太深。继续我们的北大。随着时间,转眼到了1919年(民国八年)的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随后的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
傍晚,饭后,手拉之手,在未名湖畔,溜溜圈,找个对湖面的地方,坐下,说说小情话,亦是欢乐无穷啊。看,那远处的博雅塔,耸立在深处,许下诺言,未尝不可。
休息后,继续。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都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所认识北大,还有,我停了,你继续吧。
第二篇:参观北大红楼所感
参观北大红楼所感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
穿过车水马龙的五四大街,我们来到了位于沙滩的北大红楼。走进院落大门,正对的是一座四层坡屋顶建筑,红色的砖墙,红色的窗棂,红色的铺瓦与挑檐,四根历经风吹雨淋的水磨石立柱门廊傲然竖立。眼前这座建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沧桑而庄严,历经百年(建于1916年),它已失去往昔的风采,在今天高楼林立的北京,显的似乎其貌不扬。然而,当我再次走出这座建筑时,我被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所震撼,折服。回望这座历史遗迹,我肃然起敬。
北大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在这里,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们发起的爱国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礼教,旧思想,旧文化;在这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激励着革命先驱用青春点燃了新文化的火海,开辟了中国未来的新道路。
走进北大红楼,前厅内竖立着一尊栩栩如生的铜像,这是为纪念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而设立的。在第一间展览室内,陈列了有关蔡元培先生的许多珍贵物品,有蔡元培先生(1986年—1940年)就任北大校长的任命状,有他提出“兼容并包”教学思想的手稿。听了讲解员的讲述,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元培先生对北大的改造,在接到任命状时,有人劝他不要去北大任职,因为当时这里为京师大学堂,学生多为官绅子弟,学风懒散,很难整顿,还会吃力不讨好。但是,蔡元培先生义无反顾执意来到北大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学风,整顿学员,聘请教师,开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打破了限制平民学生上课的规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同思想的人可以同时在一所课堂上相互争论,探讨。这种“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为近现代中国教育接受进步思想,改革教育旧体制开启了先河,我也为蔡元培先生不畏艰辛做出的执着努力而深深钦佩。
沿着高高的走廊往前走,两侧分别是“五四”风云中学子们上课的大教室
和馆藏书库。接下来是毛泽东同志工作过的新闻报刊阅览室,迎门而立的是一张斑驳的旧书桌,桌上笔架砚台一字摆开。当年,从长沙来京的学生毛泽东就坐在书桌后面,平日里,他在这里登记阅览室新到书刊和前来阅览的人的姓名。那时,作为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月薪只有八块大洋,勉强维持一个人在北京租房吃住的基本生计。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毛泽东同志认真工作的闲暇之余,翻阅大量报刊书籍,如饥似渴的学习新文化,探索新思想,分析社会,了解中国。在北大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各种思潮,流派撞击和融合的激流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下,追求真理,积极探索的毛泽东最终选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论信仰,成为了一名坚定地共产主义革命家。
走到一楼西侧,有一间是有关陈独秀(1879年—1942年)的展室,里面也有一尊铜像,与那时长袍马褂的先生相比,一身西装,饱学西学的陈独秀的新青年形象脱颖而出。墙面上的展物中,有还原了当时《新青年》杂志的封面和一些宣传新文化的画册。1917年陈独秀接受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在《新青年》这块阵地上,陈独秀等人吹响了思想启蒙的号角,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提出了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正如陈独秀遗留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种共产党人的坦荡胸襟,浩然正气,自强不息,更加深了我们对这位革命前辈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敬仰。
岁月易逝,精神永存。参观北大红楼不仅仅为了重温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用“心”来感知红楼的脉搏和精神。在国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时刻,革命先辈用火红的青春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方向;他们以满腔热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如今,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党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推广开来,使之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青年工作者,我们不但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有担当,要扎实学好本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胸怀全局,放开思路,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前,我国正
行驶在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和谐稳定,同时,我国又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多重问题相互叠加,这就更要求我们实事求是的去认识,撇清迷雾看真相,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当下所处的发展方位和阶段坐标。“知中国,服务中国”,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三篇:我所认识的毛泽东
我所认识的毛泽东 ——观《走进毛泽东》有感
众所周知,毛泽东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他还是一位学问家,诗人,书法家等等。他为我们党和中华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名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一个手不释卷而又不唯书的人,他喜欢读书,而且善于读书,这使得他的见解高于其他人。
他平易近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像父亲对待孩子那样,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对家乡的山,水,人民充满了情感。
他倾其一生,领导了前无古人、艰辛备至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他跟随历史来引导历史,带领人民来解救人民,建立了自由、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让地球的东方巍然屹立起光耀世界的民族灯塔;他付出了自身的一切,又连同自己的庭,七位亲人先后“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想象在建国后的“万岁”家庭还会送子朝鲜战场,再续悲壮英雄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什么是无欲刚刚,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举世无双,什么是无与伦比?恐怕只有在饱尝了“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国耻、又充分了解毛泽东之后,才能真正意会而仍然难以言表。
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比钢铁还要硬的人”。求学路上,他挑着行李步行到湘乡;面对失学,他在图书馆苦读半载;人民受辱,他奋笔疾书九天十一稿;代表大会上,他的提议一再被驳回;反围剿时,他的见解也一再被忽视;苦闷的征途中,他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征战的岁月里,他欲与天公试比高;故地重游,他遥想当年,勇气登顶望空。
有人说,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以为他立志要成为伟人。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
第四篇:我所认识的刘备
我所认识的刘备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读的书之一,每当无所事事,我便拿出来翻看,至今不知看了多少遍,其中诸葛亮的智慧是我印象最深的,无怪乎鲁迅先生说“状诸葛之多智近妖”。曹操的奸诈;刘备的窝囊;关羽的骄矜;张飞的勇猛;赵云的严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过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后,我对刘备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近日又读了《三国志》,我想我对刘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心里总想一吐为快。
我认为刘备非平庸之人,有英雄之志,豪气过人,有英雄气概,御人有术,善于权术。但才稍不足,不善兵机。却有英雄之福,终成英雄之业。
首先得承认刘备不是个平庸之人。为什么呢?这只能用反证法,因为根据史料的记载,从正面很难找到他有英雄本色的地方。试想一下,如果他是平庸之人,那么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岂不是瞎了眼。诸葛亮未出山时,自比管仲、乐毅,有远大理想,为一代俊杰。关羽、张飞、赵云乃一时豪杰,武艺超群,怎么能屈事平庸之人,此反证一也。刘备少时,同宗德然的父亲元起常资助给他,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三国志.先主传》);初起兵时,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见而异之,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三国志.先主传》);如果刘备是平庸之人,他们能资助他起兵吗?此反证二也。陶谦病故时,让刘备代徐州牧,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投刘表,表“以上宾待之”(《三国志.先主传》);再说他的对手曹操,刘备当初投奔他,“厚待之,以为豫州牧”,后“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青梅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处都出自《三国志.先主传》)。此反证三也。刘备投曹操时,程昱对曹操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三国志.武帝纪》)。刘璋引刘备入川时,黄权谏璋说“左将军有骁名,„„”(《三国志.黄权传》);周瑜曾上表孙权:“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国志.周瑜传》),此反证四也。由此可见,刘备非平庸之人,不说他是当世之俊杰,亦非泛泛之辈。我认为董昭的话概括刘备最为准确,《三国志.董昭传》说“备勇而志大”。刘备确实是一个勇敢而又有大志的人。
再说刘备有英雄之志吧。刘备出生于刘氏王朝之后,一个破落的家庭,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以贩履织席为生。少有大志,《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他小时候同小伙伴玩耍时说“吾必乘此羽葆盖车”,可见他年少就有英雄之志。而且他从不丧志,《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九州春秋》记载他寄禺刘表数年,一次,他上厕所,看见自己大腿内生了赘肉,不禁潸然泪下,刘表问他,他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三国志.诸葛亮传》隆中请诸葛亮出山时说:“欲信大义于天下”;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在当阳被曹操所追赶,别人劝他放弃民众,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再从他两个儿子的取名也可以看到,“刘封”和“刘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可见刘备有做帝王的远大抱负,而且时时牢记在心,并为之奋斗。
我说刘备豪气过人,有英雄气概。一是佩服他的坚忍不屈,屡战屡败,却还屡败屡战,有着“打死不告饶”的英雄气概,终其一生,为了理想而奋斗。他投公孙赞、投陶谦、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其中还小投过吕布,他之所以能屈身事人,是因为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他还得为之奋斗,他是一个隐忍负重的英雄好汉。其次是敬佩他有一种慷慨赴义的豪迈之气。他为孔融出兵三千抗黄巾军;为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当曹操攻陶谦时,他率几千兵驰援;当董承“受衣带诏”找他谋杀曹操时,他遂与同谋。他以弱击强,无所顾虑,慷慨赴义。我想他也是想在战争中锻炼,壮大自己的队伍,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然,当孔融派太史慈向他求救时,他惊讶地说“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耶”他自知他的知名度还不够,仍需努力。再次就是他“三顾茅庐”表现出来的那种求贤若渴,卑恭谦虚。作为一个朝廷的左将军,在仅闻其名的情况下,就能够做到三次登门拜访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平民布衣,确实不易。试想一下,我们今天有些局长、副局长小小芝麻官,都目空一切,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当然他可能是败怕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卧龙”这个名声这么响,还有徐庶相荐,肯定也差不了。不管怎样,这种谦逊是很难得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再者我认为他还比较诚实,为人仁义,待人宽厚,不失为君子。说他的诚实、仁义,一是曹操南征时,诸葛亮劝他攻刘琮取荆州以立足,他说:“吾不忍也”(《三国志.先主传》);二是当阳长阪被曹操追赶,别人劝他放弃民众,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先主传》);说他待人宽厚,是指他对待部下,对民众都能施以恩德,《三国志.先主传》说他:“少语言,善下人”(在下面我还要重点论述)。
为什么我又说他御人有术,善权术呢?我是从他待人来说的,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人仁义,待人宽厚。说得不好听是别有用心,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收买人心。《三国志.先主传》:“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曹公南征刘表,表卒,„„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别人纷纷来投奔他,说明他能善待来投奔的人,有好的名声在外。对于部下,他一直很用心来待他们,也可以说是用生活中的小恩小惠来笼络他们。对关羽、张飞,《三国志.关羽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对赵云,裴松之注《云别传》:“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对其他人,《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魏书》: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就这样,他用“同坐”“同吃”“同睡”的小伎俩来笼络、恩惠人心。使关、张、赵矢志不渝地跟着他,其他士卒也不忍离他而去,甚至于刺客都不愿杀他。《三国志.先主传》:“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再重点说说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很是感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国志.诸葛亮传》)。刚出山时,“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服,刘备劝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先主传》)。白帝城托孤时,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就使得诸葛亮感激涕零,《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这样写的: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被刘备玩弄权术,死死拴在蜀汉这条船上了,以至于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落得病死沙场。难道他不是御人有术吗?
再说说刘备才稍不足。我是从他戎马一生的经历来总结归纳的。“乱世出英雄”,他生于乱世,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给刘备提供了这个造英雄的机会。刘备结识了关羽、张飞,纠集了一小队人马,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斗,开始了他的英雄之志进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才稍不足吧。
先说他的将帅之才,打仗吧。起初,他参与剿灭黄巾军的战争,小有战功,后被黄巾军战败,投公孙赞。支援陶谦,陶谦病故,代替徐州牧,有了立业之基。然而,他不能守,在他与袁术相对抗时,被吕布趁机夺了徐州,丧失了立足之地,只好去投曹操。以后又离开曹操,被曹操击败,去投袁绍。袁绍被曹操击败后又转投刘表,屯兵新野。在此之前,刘备兵微将寡,兵不过数千,将无非是关、张、赵,一直是寄人篱下,屡战屡败,他五易其主,四失妻子,颠沛流离。为什么总会打败仗呢?关、张、赵乃万人敌,当世之虎将。究其原因,我认为他实力弱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腹无良谋,不善兵机,御敌无方,而且无智谋之士相佐。其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兴邦。《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魏书》:“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有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三国志.魏帝纪》:“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备为顺所败。”官渡之战时,“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英雄记》:“备留张飞守下坯,引兵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更有胜负,„„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不说他每次闻曹操来弃城而走,就说他连高顺、曹仁、袁术都打得他落荒而逃,他有何谋略?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何况曹操起初也不是很强大。《三国志.魏帝纪》裴松之注《世语》:“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曹操也是在战争中逐步壮大的。曹操之所以能迅速强大,我认为一是曹操腹有良谋,胸存韬略;二是他广揽人才,知人善用。所以战必胜,攻必克。而刘备在战争中屡战屡败,自身难保,很少去搜罗人才,或是无睱去搜罗人才。就连身边的人才也不善于用,因战败使之流失。如接手徐州后,陈登是当时名士,最后还是投了曹操。不知是刘备疲于奔命还是志能之士看不上他,奔波十几年,无法壮大。刘备不善兵机,还夜郎自大,关羽、张飞死后,他为了给他们报仇,举全国之兵伐吴,连营七百里。连曹丕都说:“岂有连营七百里可拒敌者乎”最后兵败,不久身亡。再说说刘备的统帅之才。刘备无将帅之才,也许你会说他象刘邦一样,“不善将兵,而善于将将”罢。然而我认为答案不一定是,下面我说三点:一是作为统帅,他不能高屋建瓴地有长远规划,分步骤来实现他的理想。当他弱小时,他投别人“反复难养”,为什么呢?易中天老师说他不甘落处人之下。我说他寄身其中,不懂得借势谋生。他不知道很好地配合别人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敌人,发展壮大自己。当别人不行时或溜之大吉,或在败后另投他人。《三国志.先主传》:“曹操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带领本部人马离开了袁绍。当时关羽已经从曹操那里“亡归先主”,曹操可以用关羽来斩颜良,刘备为什么不能用关羽为袁绍杀敌立功呢?或者带领关羽等佯攻曹操,也可稍牵制曹操,打乱曹操的部署。这一点,他不如孙权策,孙策向袁术借兵,率兵东征,“所向皆破”,一举而有江东基业。只有等到诸葛亮这样的大贤出来,他才羽翼丰满,文有诸葛亮,武有关、张、赵,才有雄伟蓝图,才能开疆拓土。如果没有诸葛亮,很可能就没有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使东吴才促成了孙刘联盟)。就没有刘备的平定南方四郡,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刘备也有过打败曹操的机会,只是他没有很好地把握。当初,曹操远征三郡乌丸时,刘备说刘表攻曹操老巢许昌,刘表不从。难道他自己不能率兵攻击吗?他完全可以带领自己的人马,另向刘琦借部分兵马出击。关、张、赵何许人也?难道能无功而返吗?可见他也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坐失良机。二是作为统帅,他不能知人善用。就说当初,庞统来投,他委以耒阳县令。“卧龙”“凤雏”天下齐名。他不可能不知道吧,后来,鲁肃写信推荐,诸葛亮劝说,才“见与善谭,大器之”。现说赵云,老部下、老相识,他能不了解吗?先相从时,就为他“募得部卒数百人”,跟随多年,在当阳败军之际,救甘夫人、阿斗于乱军之中;当孙夫人欲带阿斗回江东时,与张飞勒兵截江夺阿斗于大江之上;进益州从外水上江阳,攻城拔寨立下汗马功劳。封赏时仅封为翊军将军,难道他不及黄忠、魏延吗?再说留关羽守荆州也是失策。关羽有勇略,有武艺,是他手下第一将,固然是最佳人选。然而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连自己的老部下都轻视,使之畏惧,《三国志.先主传》:“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何况其他人!我认为赵云严谨、忠勇、武艺超群,也不失为守荆州的人选。我想赵云虽很少为刘备开疆拓土,然而固守一方是才堪其用的。假如守荆州用赵云而不用关羽,其结果或未定论。也可用关羽和赵云同守荆州,就象曹操用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一样,能够才使用,才万无一失。刘备当时用关羽,我想不外乎是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关羽与他“恩若兄弟”,用费诗的话就是:“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三国志.费诗传》)。用《三国演义》里费诗的话:“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是最忠诚于他的人,也是最受他信任的人。原先关羽被曹操擒住,待之甚厚,还是留不住,最后回来了,关羽守荆州就象自己守一样,可以放心。二是关羽的名声、威望都高于众将,是守荆州的首选之人,如用别人恐怕关羽心里不服。不然,为什么在后来用魏延为汉中太守,守汉中,而不用张飞,一军皆惊呢?三是关羽守荆州,形同一方诸侯,地位尊重,可以免去帐前听用,去冲锋陷阵之苦。用关羽,最后荆州失守,关羽败亡,丢了土地又折大将。三是作为统帅,不要说他纳谏如流,至少也不能固执己见,感情用事,一意孤行。关羽死后,为了给他报仇,举全国之兵伐吴,当时“群臣多谏”。赵云谏阻,《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云别传》:“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秦宓也反对说:“陈天时必无其利”。虽然《三国志》找不出诸葛亮劝阻的话,但我相信他一定也劝阻了,因为“联吴抗曹”一直是他的军事策略。在隆中时他就说过:“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不然,在刘备战败后,他也不会叹气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他是不支持刘备伐吴的。既然是群臣多谏,就不可能只有赵云、秦宓。秦宓因谏“下狱幽闭”,赵云不受信任,“留云督江州”。在进军途中,黄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刘备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两处见《三国志.黄权传》)。他一意孤行,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惨败而归,逃回白帝城,不久,身死白帝城。蜀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我认为刘备攻打东吴的原因与易中天老师的观点基本一致。不过,我认为主要是荆州丢失,关羽、张飞被杀。其观点是:一是刘备得了益州之后,实力大增,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指日可实现,只待天时有变。然而,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使他丢失一州之地,而且隆中之策也无法实现了,荆州必须夺回来。二是关羽、张飞被杀,使他损失了两员大将,而且是“恩若兄弟”的大将,面子上挂不住,怒气难消,要报仇雪恨。三是刘备夜郎自大,自以为强大,可以从曹操手中抢汉中,斩夏侯渊,败张郃,还怕你小小东吴。既然你破坏了孙刘联盟,我也就无所谓了,先收拾你小子。这也就是易中天老师说的东吴弱小可欺。用我们的俗话说就是:你他妈的,不想活了,还敢惹老子,老子今天就弄死你。我认为此时的刘备有些飘飘然,找不到北了。刘备此时也并不比孙权强大,一流的谋士、战将,文不过有诸葛亮,武不过马超、赵云、魏延而已,而孙权文有张昭、张紘、诸葛谨、步骘、顾雍,武有陆逊、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恒、丁奉、吕范、全琮等,都是东吴股肱之臣。四是刘备伐吴态度之坚决,无人可劝阻。如果不是荆州丢失、关羽、张飞被杀、东吴弱小可欺,他会如此一意孤行,硬是铁了心要伐东吴吗?不可能如此仓促伐吴,而且是“御驾亲征”;也不可能如此浮躁,他在四月份才登基,七月份就出兵伐吴。而且在整个夷亭之战中,他自始至终是浮躁,可见他是心怀愤懑,沉不下心来。五是如果只是伐吴,可与诸葛亮等大臣商量,从长计议,那他一定会带上重要的谋士象诸葛亮和得力的如马超、赵云、魏延之类的战将,不可能如此草率出兵,可见刘备是意气用事。
我说刘备才稍不足,不是说刘备无才,只是才能够不上层次。从正史史料中很难找出他对事、对物先见之明或宏观大论的地方。他御人有术,善于笼络人心,同时,刘备也还有点识人、用人的本领。《三国志.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诸葛亮一出祁山,用马谡为先锋,在阳平关因扎营不当,被魏国张颌所破,致使诸葛亮全军败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也不能说他完全不懂兵机。《三国志.先主传》:“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十二月,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后来,刘表也为没有听刘备的计策而后悔。《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汉晋春秋》:曹公自柳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由此可见,刘备还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和识人的本领。
我说刘备有英雄之福,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刘备有英雄之志,则必须有人相助。初举义兵,就有关羽、张飞相从,而且不离不弃,生死相随,此福气一也。他屡战屡败,却每次得以生存,未死于乱军之中,此福气二也。别人刺杀他,刺客却下不了手,此福气三也。与董承谋划曹操,事情败露,而他已经出走了,董承等被诛,此福气四也。败军之际,却请诸葛亮出山相佐,游说东吴,建赤壁之功,开始开疆拓土,此福气五也。想图谋益州,刘璋自己邀请他去,张松、法正为内应,得益州,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帝王之业,此福气六也。有此六福,还不是有福之人吗?
总之,刘备坚毅不屈,孜孜求之,虽然才稍不足,然而以其英雄之气,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为之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将相佐,终于驻足一方,成三足鼎立之势,建帝王之业。唉,可谓机缘巧合,又福气使然矣!
2010.10.6 初稿
2010.10.16修改
第五篇:我所认识的贫困
姓名:赵明玥
学号:100501128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我所认识的贫困
从经济学上说,贫困是由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所造成的使个人和家庭不能维持正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生活状态。虽然农村的贫困问题非常的严重,中国绝大多数绝对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村,但是,由于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相对贫困也不容忽视,而在城市,这种相对贫困体现的更加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引起较多的关注。一些由于个人或家庭原因而陷入生活困难的人口,通常被政府或各单位内部的救济体制所接纳。但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迁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通货膨胀加剧,加上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影响,一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或者感受到了严重的相对 剥夺。原有的社会救济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这样,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浮到了社会的表层,继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之后,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期,由数十名经济学家提交的在不同区域做的调查报告,都给出一个相同而清晰的描述: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现出明显地加重。
我国城市贫困层有何新的变化呢?从我所调查的资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效益不好,导致许多职工生活困难和城市贫 困人口增加。
第二,城市贫困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失业人员、下岗(或放长假)人员、困难企业的部分在岗职工以及部分退休职工成为目前城市贫 困层的主要成员。上述城市贫困层的主体之所以陷入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第三,城市贫困层的贫困程度有所加深。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有集体企业的效益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城市贫困层中的许多渐成员甚至缺乏必需的收入保障。失业、下岗职工及退休人员的收入也在贬值,而且他们大多难以享受原先曾是免费的医疔等服务和各种其他福利。在部分商品,特别是食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持昂贵和就业不足的打击下,城市贫困层的生活条件有日趋恶化的趋势。
有专家认为,解决城市贫困的问题要比农村脱贫还难。首先,城市贫困居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不存在“增收和减负”的可能。其次,城市贫困家庭也很少有向其他城市转移的机会和能力,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很难承担迁移的风险。
现阶段我们至少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控制城市贫困层的扩大,缓解贫困问题,减小其负面影响。从具体策略上看:
第一,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第二,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统一的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网络。第三,扩大生产性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第四,加强贫困居民的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其成员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最后,在进行配套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缓解贫困不仅要重视消除贫困者自身的局限性,也要重视消除其所处环境的缺陷;不仅要注意提供良好的物的 硬环境,也要注意调整其他社会阶层的行为和态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软环境。